首页
读书
网课
《史记新注》目录


正文

  &殷本纪第三&&裘锡圭注译&殷契,〔1〕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2〕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3〕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4〕五品不训,〔5〕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6〕五教在宽。”封于商,〔7〕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8〕&【注释】〔1〕“殷契”、商族传说中的始祖。“契”,音xi8。殷本是地名(在今河南安阳市一带),商朝建过都的地方很多,殷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处,所以商也称殷。〔2〕“有娀氏”,上古部落。“娀”,音s#ng。〔3〕“玄”,黑色。“玄鸟”,指燕子。简狄吞燕蛋而生子,是商族较原始的传说。简狄为帝喾次妃的说法是后起的。〔4〕“百姓”,在上古较早的时候,“百姓”的意义跟后世有别(古注或释为百官),较晚的著作有时也袭用古义。此处舜命契之语是袭自《尚书·尧典》的,但是从文义上看,在《殷本纪》里,司马迁是按照一般的意义来使用“百姓”这个词的。所以译文对“百姓”不作翻译。〔5〕“五品”,指父、母、兄、弟、子,跟“五伦”意近。“训”,顺。〔6〕“司徒”,古代主管民事的长官。“敷”,布,施行。“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几种道德规范。〔7〕“商”,商族的发祥地,旧说故地在今陕西商县,近人多认为在今河南商丘市。〔8〕“平”古有“正”、“定”、“均”、“和”等义,这里似乎应该当“定”讲。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1〕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2〕振卒,子微立。〔3〕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4〕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5〕&【注释】〔1〕“圉”,音y(,同“圄”。〔2〕“振”,《史记索隐》引《世本》作“核”,殷墟甲骨卜辞(商代后期王室的占卜档案)和《山海经·大荒东经》都称为“王亥”。“核”以“亥”为声旁,古音跟“亥”相近。“振”当是“核”的讹字。(参看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卷九。)〔3〕“微”,甲骨卜辞称为“上翀”,古书或称“上甲微”。微是名,上甲是号。在商王室世系里,微以下各人都有以天干为主体的号。〔4〕据甲骨卜辞,上甲之后的三世,依次是报乙、报丙、报丁。《史记》把报丁放在报乙之前,是错误的。〔5〕成汤在甲骨卜辞里有成、唐、大乙等名号(“大”音t4i,同“太”)。“唐”、“汤”音近,在铜器铭文和古书里,成汤的“汤”也有作“唐”的。《史记》的“天乙”可能是“大乙”之误,也有可能汤本有天乙、大乙两号。

  &成汤,〔1〕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2〕从先王居,〔3〕作《帝诰》。〔4〕&【注释】〔1〕“成汤”,这两个字大概是衍文。〔2〕“亳”,音b$,故地在今山东曹县、河南商丘市之间,汉代曾在此置薄县(“亳”、“薄”同音通用)。在今河南偃师县西面也有古亳城,相传曾为帝喾和商汤所居。或谓汤本居商丘之亳,后迁居偃师之亳。〔3〕“从先王居”,旧说帝喾曾居亳,“先王”指帝喾。〔4〕“诰”,音g4o,一般指有训诫意味的成篇言辞或文告。“《帝诰》”,《尚书》佚篇,旧说记汤向先王报告迁居于亳之事。此篇名,《书序》作“《帝告》”;一说本作“《帝蹚》”(“蹚”同“喾”),由于所告先王为帝喾而得名。下文“……作《汤征》”、“……作《女鸠女房》”这类句子里提到的篇名,都是《尚书》里的。其中除了《汤誓》、《盘庚》和《高宗肜日》,都是佚篇(有的篇见于今本《古文尚书》,是后人的伪作)。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1〕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2〕无有攸赦。”〔3〕作《汤征》。

  &【注释】〔1〕“葛”,古国名,故地在今河南宁陵县北(宁陵就在商丘东面)。〔2〕“殛”,音j0,诛罚,诛杀。〔3〕“攸”,音y#u,虚词,这里的“攸”字用法跟“所”相近。

  &伊尹名阿衡。〔1〕阿衡欲奸汤而无由,〔2〕乃为有莘氏媵臣,〔3〕负鼎俎,〔4〕以滋味说汤,〔5〕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6〕言素王及九主之事。〔7〕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8〕作《女鸠女房》。〔9〕&【注释】〔1〕“阿衡”,或谓是伊尹的官号。伊尹在古书中也称保衡。“阿”、“保”二字都有“保育”之义(这一义的“阿”音5)。也有可能“衡”是伊尹之名,“阿”、“保”是伊尹的官号(参看俞樾《群经平议》)。依此说“阿”应读5。〔2〕“奸”,音g1n,同“干”,不按常礼见人(多指见地位高的人)。〔3〕“有莘氏”,上古部落,故地在今山东曹县西北。“莘”,音sh5n。汤曾取有莘氏之女为妃。“媵”,音y@ng,陪嫁。〔4〕“鼎”,古代煮食物盛食物的器皿,多数为圆腹,有三足两耳。“俎”,音z(,切割肉类用或祭祀时放牛羊等祭品用的几形器物。这里以“鼎俎”泛指庖厨割烹的用具。〔5〕“说”,音shu@,劝说人。〔6〕“反”,同“返”。〔7〕“素”,朴素。“素王”,当指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理想中的无为而治的上古帝王。“九主”,九种君主。据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的伊尹论九主一篇,九主包括法君一、专授之君一、劳君一、半君一、寄主一、破邦之主二、灭社之主二。其中只有法君是理想的君主〔《马王堆汉墓帛书》(壹)二十九至三十三页〕。马王堆帛书中的这一篇,当是战国时代糅合道、法两家的学派假托伊尹之名而作的。伊尹以滋味说汤,伊尹本为处士以及伊尹言素王、九主之事等说法,大概都起于战国时代,不能视为信史。〔8〕“女鸠、女房”,汤的两个臣下。女是族氏,《书序》作“汝”。〔9〕或以《女鸠》、《女房》为两篇。由于原书已佚,无可确考。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1〕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2〕遂伐桀。汤曰:“格女众庶,〔3〕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4〕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5〕女其曰:‘有罪,其奈何?’夏王率止众力,〔6〕率夺夏国。有众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7〕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8〕无有攸赦。”以告令师,作《汤誓》。于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

  &【注释】〔1〕“昆吾氏”,上古部落,曾居于帝丘(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许(在今河南许昌市东)等地。〔2〕“钺”,音yu8,古代的一种兵器,类似板斧,往往用作权力的象征。〔3〕“格”,来。“女”,音r(,同“汝”,你。自此以下至“无有攸赦”,大体用《尚书·汤誓篇》文。〔4〕“匪”,非。“台”,音y0,我。〔5〕“啬”,同“樯”,收获谷物。这一句今本《尚书·汤誓篇》作“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夏”大概是衍文。“后”与“君”同义。“正”与“政”古通用。旧说多以为“我后”指夏桀,把“割政”解释作“为割剥之政”。司马迁可能也是这样理解的。但是从上下文看,这样讲不很妥当。近人或以为“我后”指汤,“割正”或“割政”当读为“害征”,“害”训为“何”(参看杨筠如《尚书覈诂》)。译文从此说。下面对《史记》所用《尚书》文字的翻译,可能还有跟司马迁的理解不一致的地方,不再一一指出。〔6〕“率”,语助词(参看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7〕“理”,音l0,同“釐”,赐予。〔8〕“帑”,音n*,同“孥”,妻子儿女,儿女。“僇”,音l),同“戮”,侮辱,杀死。“帑僇”,罚及妻子儿女。一说“帑”同“奴”,当“罚为奴隶”讲。

  &桀败于有娀之虚,〔1〕桀儆于鸣条,〔2〕夏师败绩。汤遂伐三■,〔3〕俘厥宝玉,〔4〕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5〕作《夏社》。伊尹报。〔6〕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注释】〔1〕“有娀之虚”,有娀氏居住过的地方,“虚”同“墟”,其地在今何处不详。或以为在唐蒲州境内(蒲州在今山西省西南角,其范围北至今河津,东至今闻喜、运城,治所在今永济),大概是根据鸣条在安邑的说法推测的(参看下条注文)。〔2〕“儆”,音b5n,同“奔”。“鸣条”,故地据旧说在今山西运城县安邑镇北,一说在今河南封丘县东。〔3〕“三■”,国名,也作“三朡”,故地据旧说在今山东定陶县。“■”,音z#ng。〔4〕“厥”,音ju6,代词,用法跟“其”相近。〔5〕“社”,土地之神。旧说夏以句(勾)龙为社神,汤灭夏后想变置社神,由于找不出比句龙更合适的,只好作罢。〔6〕“伊尹报”,据旧注,《史记》有一个本子作“伊尹报政”,可能指伊尹向汤报告各地的情况。

  &汤归至于泰卷陶,〔1〕中瞭作诰。〔2〕既绌夏命,〔3〕还亳,作《汤诰》:“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4〕‘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5〕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6〕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7〕农殖百谷。〔8〕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9〕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10〕有状。〔11〕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12〕女毋我怨。’”以令诸侯。伊尹作《咸有一德》,〔13〕咎单作《明居》。〔14〕&【注释】〔1〕“陶”,大概是衍文。“泰卷”,《书序》作“大坰(音ji#ng)”,故地在今何处不详。旧说或谓在定陶,当是据三■在定陶的说法推测的。〔2〕“中瞭”,音zh^ng& hu!,他书多作“仲虺”,汤的重要大臣。“中”同“仲”。“瞭”是“雷”的古写,古音与“虺”相近。仲虺所作之诰即《尚书》中的《仲虺之诰》,已亡佚。〔3〕 “绌”,音ch),同“黜”,贬退,废绝。〔4〕“后”,君。〔5〕“乃”,你的。〔6〕“渎”,音d*,大川。〔7〕在比较原始的传说中,后稷等人是有神性的,他们是上帝从天上派下来为下民(即地上的人)做好事的。“降播”,本来大概指把播种的方法从天上下传到民间。〔8〕“农”,勉,努力。“殖”,生长,繁殖。〔9〕“后”,指后嗣。〔10〕“予”,音y(,同“与”,赞许,援助。〔11〕“状”,情状,事实。〔12〕“毋之在国”,据旧注,《史记》有一个本子作“毋政在国”。“不道,毋政在国”,大概是不准无道的诸侯统治他的国家的意思。原文疑有误。或谓“毋之在国”犹言“毋使之在国”。〔13〕“咸”,皆。据旧说,《咸有一德》讲君臣同德。〔14〕据旧说,咎单是汤的司空,《明居》是讲明安排民众居处的法则的。安排民居是司空的职责。

  &汤乃改正朔,〔1〕易服色,〔2〕上白,〔3〕朝会以昼。〔4〕&【注释】〔1〕“朔”,音shu^,阴历一个月的第一天。“正朔”,一年的第一天。“正”,音zh5ng。据说夏、商、周三代的正朔都不同,夏以建寅之月(旧历正月)为一年之首,商以建丑之月(旧历十二月)为一年之首,周以建子之月(旧历十一月)为一年之首。〔2〕“服色”,古代各个王朝为车马、祭牲等物规定的最受重视的颜色。据说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3〕“上”,同“尚”。〔4〕“朝会”,臣属们一起朝见君主。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1〕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2〕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適长孙也,〔3〕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4〕&【注释】〔1〕我国统治者生称帝,始于战国时代(帝喾、帝舜等是传说中的人物,不在此例)。《史记》认为商代称帝,是错误的。〔2〕“中壬”,他书或作“仲壬”。“中”,音zh^ng,同“仲”。下文“中丁”之“中”同。〔3〕“適”,音d0,同“嫡”。〔4〕“肆”,陈。“徂”,音c*,往,死亡(后一义同“殂”)。《伊训》、《肆命》、《徂后》三篇皆已亡佚。据旧说,这三篇都是记伊尹训诫太甲之辞的。《肆命》陈述天命以诫太甲。《徂后》称述已逝先王(或谓即汤)的法度以诫太甲。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1〕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2〕以朝诸侯。

  &【注释】〔1〕“桐宫”,桐地之宫,旧说在偃师之亳附近。一说桐与汉代虞县南的桐亭为一地,故地在今河南虞城县南,近于商丘之亳。〔2〕“摄”,代理。“当”,音d1ng,掌管。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1〕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2〕褒帝太甲,〔3〕称太宗。

  &【注释】〔1〕“反”,同“返”。〔2〕《书序》作《太甲》,无“训”字。〔3〕“褒”,音b1o赞扬,夸奖。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1〕亳有祥桑、穀共生于朝,〔2〕一暮大拱。〔3〕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4〕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5〕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6〕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7〕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8〕&【注释】〔1〕“伊陟”,伊尹之子。〔2〕“祥”,吉凶的预兆。“穀”,树名,即楮(音ch()。此字从“木”“殼”声。〔3〕“拱”,两手围握,常用来比拟树干的粗细。〔4〕“阙”,音qu5,缺失,过错。“与”,音y*,同“欤”,句末疑问语气词。〔5〕“赞”,告,称道。“巫咸”,太戊的大臣。〔6〕“艾”,音y@,同“喭”,治理。〔7〕旧说原是臣名,《原命》是命原之辞。由于此篇已亡佚,内容无法确考。〔8〕甲骨卜辞提到已死的商王时,屡称“中宗祖乙”(祖乙是太戊之孙,见下文),又有“中宗祖丁、祖甲”之文(祖丁、祖甲亦见下文),但是称太戊为“中宗”之例在卜辞里尚未发现。此外,古本《竹书纪年》也以祖乙为中宗。《史记》可能有误。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1〕河亶甲居相。〔2〕祖乙迁于邢。〔3〕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

  &【注释】〔1〕“隞”,音2o,他书作“嚣“或”“敖”,故地在今河南荥(音x0ng)阳县北。在荥阳东南的郑州市曾发现了规模很大的商代古城遗址。有人认为商代的隞范围可能比较大,不一定局限在荥阳北面,郑州商代古城可能就是隞都遗址。但也有人认为郑州商城是汤所都的亳的遗址。〔2〕“亶”,音d3n。“相”,音xi4ng,故地在今河南内黄县东南。〔3〕“邢”,旧说读为“耿”(《书序》“祖乙圮于耿”),耿的故地在今山西河津县东南。近人多不从此说,认为这个邢就是邢丘,故地在今河南温县东。依后说,邢仍当读x0ng。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1〕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2〕&【注释】〔1〕“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据关于祭祀先王的甲骨卜辞来看,祖乙应为中(仲)丁之子,而不是河亶甲之子。〔2〕“巫贤”,或谓是巫咸之子。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帝阳甲之时,殷衰。

  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立诸弟、子,〔1〕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2〕于是诸侯莫朝。

  &【注释】〔1〕“更”,音g5ng,变更,轮流更替。“诸弟子”,或以为“弟”与“子”并列,“诸弟、子”指王之诸弟与诸子,或以为“弟子”当解释为弟之子。译文从前一说。〔2〕“比”,旧音b@,接连。“九世”,当指中(仲)丁至阳甲九王。

  &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1〕乃五迁无定处。〔2〕殷民咨胥皆怨,〔3〕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4〕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注释】〔1〕盘庚迁都,依《史记》之说,应是从黄河以北的邢迁到黄河以南的亳;依古本《竹书纪年》,则是从黄河东南的奄(在今山东曲阜,为南庚、阳甲所居)迁到黄河以北的殷(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今人多从《竹书纪年》之说。〔2〕“五迁”,指商汤到盘庚的五次迁都,具体说法有分歧,如商汤迁住亳、盘庚迁殷(依《史记》也是迁亳)是否算在五迁里,就有不同意见。〔3〕“咨”,叹息声,这里似乎应该当叹息讲。“胥”,音x,皆。〔4〕“高后”,时代早的先君,“高”与高祖之“高”同义。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1〕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

  &【注释】〔1〕《尚书·盘庚篇》所记为盘庚在迁都前后对贵族和民众的训话(但已经过后人改写),《史记》此处所说似有问题。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1〕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2〕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3〕得说于傅险中。〔4〕是时说为胥靡,〔5〕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注释】〔1〕“冢宰”,即太宰,辅佐天子的官。〔2〕“说”,音yu8。〔3〕“百工”,百工的“工”有工人和官吏两义,营求傅说的百工,旧说多认为是百官,但也有人认为是画人像的画工一类人。译文取后说。〔4〕“傅险”,地名,他书多作“傅岩”,故地在今山西平陆县东。〔5〕“胥靡”,一种刑徒。刑徒就是被罚服劳役的罪人。“靡”,音m!。一说胥靡之“靡”同“縻”,则读为m0。

  &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1〕祖己曰:〔2〕“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3〕典厥义,〔4〕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5〕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6〕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7〕罔非天继,〔8〕常祀毋礼于弃道。”〔9〕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注释】〔1〕“雉”,音zh@,野鸡。“呴”,音g#u,鸟鸣。《史记》这一段是以《尚书·高宗肜日篇》为据的。高宗即武丁。据后人研究,《高宗肜日》所记的并不是“武丁祭成汤”,而是武丁之子祖庚祭武丁之事。《史记》说“武丁惧”,实际上应是祖庚惧。“肜”,音r$ng。据甲骨卜辞,“肜日”是一种祭名。《高宗肜日》说,在举行高宗的肜日之祭时有野鸡鸣。《史记》说祭祀的明日有野鸡鸣,也是错的。旧说“祭之明日又祭”为“肜”,《史记》当由此致误。〔2〕“祖己”,贤臣,近人或以为即祖庚兄孝己(参看杨筠如《尚书覈诂》)。〔3〕《高宗肜日》作“惟天监下民”。“下民”是跟“上天”相对而言的,泛指地上的人,意义与跟君上、官吏相对而言的“庶民”不同。这一段里的“民”都指下民,其中包括统治者。〔4〕“典”,主。〔5〕“若”,顺。〔6〕“附”,或谓当读为“付”,当付与讲,译文用此说。〔7〕《高宗肜日》作“王司敬民”,疑《史记》“嗣”字当读为“司”,当主管讲。〔8〕“天继”,《高宗肜日》作“天胤(音y@n)”,“胤”的意思就是后代。〔9〕《高宗肜日》作“典祀无丰于昵”,意思是说,在经常的祭祀里,不应对亲近的先人(如父亲)特别隆重。可能祖庚在祭祀中有太重视武丁的情况,所以祖己这样告诫他。《史记》此句跟《高宗肜日》的原文有很大出入,可能有误,译文姑且据《史记》勉强译出。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1〕遂作《高宗肜日》及《训》。〔2〕&【注释】〔1〕《史记》对《高宗肜日》的理解是有问题的。因此这里说祖己由于“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而尊之为高宗,也是不可信的。〔2〕“《训》”,此篇全名,《书序》作“《高宗之训》”。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1〕帝甲淫乱,殷复衰。

  &【注释】〔1〕“帝甲”,从甲骨卜辞看,商王有时把已死的父王称为“帝”,“帝”下可加天干字,但天干字上不能加“祖”、“武”、“大”、“小”等字。在祖甲之子廪辛、康丁时代的卜辞里,有称祖甲为帝甲之例。《国语·周语下》也称祖甲为帝甲。所以帝甲这个称号虽然并不是生称,但也不是虚构的,跟上文帝祖庚、帝武丁等称号不一样。下文帝乙、帝辛这两个称号也不是虚构的,但是帝纣这个称号就又是虚构的了。

  &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帝廪辛崩,弟庚丁立,〔1〕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2〕&【注释】〔1〕“庚丁”,据甲骨卜辞,为“康丁”之误。〔2〕“徒河北”,据古本《竹书纪年》,徙河北的是盘庚,而且自盘庚迁到河北的殷以后,至纣之亡,一直没有再迁都。《史记》说武乙“去亳,徙河北”,恐不可信。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1〕令人为行。〔2〕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3〕命曰“射天”。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4〕帝太丁& 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注释】〔1〕“博”,玩博戏。我国已知的最古博戏是六博,双方各有六棋,根据投博箸的结果,在博局上行棋,以定胜负。〔2〕“为”,音w8i,给,替。“行”,指行棋。〔3〕“卬”,音y3ng,同“仰”。〔4〕“太丁”,据《晋书·束晳传》等所引《纪年》当作“文丁”,卜辞称“文武丁”。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1〕启母贱,不得嗣。少子宰,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2〕&【注释】〔1〕“微”,地名,故地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一说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启封于微,故称微子启。〔2〕纣应是帝辛之名,辛是天干称号。

  &帝纣资辨捷疾,〔1〕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2〕知足以距谏,〔3〕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4〕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5〕爱妲己,〔6〕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7〕北里之舞,靡靡之乐。〔8〕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9〕而盈巨桥之粟。〔10〕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11〕益广沙丘苑台,〔12〕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13〕慢于鬼神。大冣乐戏于沙丘,〔14〕以酒为池,县肉为林,〔15〕使男女倮相逐其间,〔16〕为长夜之饮。

  &【注释】〔1〕“资”,资质。“辨”,明察。〔2〕“格”、打击、搏斗。〔3〕“知”,音zh@,同“智”。〔4〕“矜”,音j9n,自以为贤能。〔5〕“嬖”,音b@,宠爱,亲昵。〔6〕“妲己”,有苏氏女子,商纣宠妃。苏为己姓国,故称妲己,妲是字,己是姓。“妲”,音d2。〔7〕“师涓”,纣的乐师,师是职,涓是名。古代多称乐师为师。“涓”,音ju1n。或谓“师涓”是“师延”之误。〔8〕“靡靡”,柔弱的样子。〔9〕“鹿台”,建筑名,故址在今河南淇县南。纣的别都在妹(也作“沬”,即朝歌,故地在今河南淇县),鹿台是妹邑的重要建筑。〔10〕“巨桥”,商粮仓所在地,故地一说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一说在今河南浚县西。〔11〕“仞”,音r8n,同“牣’,充满。〔12〕“沙丘”,故地在今河北广宗县西北。苑,畜养禽兽的园林。〔13〕“蜚”,音f5i,同“飞”。〔14〕“冣”,音j),同“聚”。〔15〕“县”,音xu2n,同“悬”。〔16〕“倮”,音lu%,同“裸”。一音hu4,义同。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1〕于是纣乃重刑辟,〔2〕有炮格之法。〔3〕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4〕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5〕纣怒,杀之,而醢九侯。〔6〕鄂侯争之强,〔7〕辨之疾,〔8〕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9〕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10〕西伯之臣闳夭之徒,〔11〕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12〕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13〕费中善谀,〔14〕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15〕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注释】〔1〕“望”,怨恨。“畔”,同“叛”。〔2〕“辟”,音b@,法。〔3〕“炮”,音p2O,烧,烤。“格”,搁东西的架子。“炮格之法”,把人放在下面生着火的铜格上受苦的一种酷刑。〔4〕“西伯”,西方诸侯之长。“西伯昌”,即周文王。“九侯”,有的古书作“鬼侯”,“九”、“鬼”古音相近。古代在今河北磁县西南有九侯城,也称鬼侯城。或谓鬼侯即鬼方(商代西北方的一个方国)的君主,鬼侯城是任职于商王朝的鬼侯在王畿内的封邑。九侯之“九”旧或音qi*。“鄂侯”,有的古书作“邘(音y*)侯”,不知何者为是。鄂的故地在今山西宁乡县。邘的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县西北。“三公”,古代朝廷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官。〔5〕“憙”,音x@,同“喜”。〔6〕“醢”,音h3i,肉酱。〔7〕“强”,古代称极力谏上为“强(音qi3ng)谏”(如下文“比干……乃强谏纣”),“强”字音义与此同。〔8〕“辨”,同“辩”。〔9〕“崇”,国名,依旧说故地在今陕西户县(旧作“鄠县”)东,一说在今河南嵩县北。〔10〕“羑里”,故地在今河南汤阴县北。“羑”,音y%u。〔11〕“闳”,音h$ng。〔12〕“洛”,即今陕西北部的洛河。〔13〕“费中”,他书或作“费仲”。“中”,音zh^ng,同“仲”。〔14〕“谀”,音y*,奉承。〔15〕“恶来”,秦先祖蜚(飞)廉之子,父子俱事纣。恶来以有力著称,武王伐纣时被杀。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1〕纣由是稍失权重。〔2〕王子比干谏,〔3〕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4〕灭之,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5〕恐,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假人、元龟,〔6〕无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维王淫虐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7〕不迪率典。〔8〕今我民罔不欲丧,曰:‘天曷不降威,〔9〕大命胡不至?’今王其奈何?”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10〕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注释】〔1〕“滋”,加益。〔2〕“稍”,逐渐。〔3〕“王子比干”,据说是纣的叔父。他是商王之子,故称王子。〔4〕以下一段据《尚书·西伯戡黎篇》。西伯此次所伐之国,《尚书》作“黎”,《尚书大传》作“耆”,《史记》作“饥”。“黎”,“耆”、“饥”古音相近,一般认为指同一个国家。黎国故地在今山西长治西南。〔5〕“咎”,憎恶。〔6〕“假人”,《西伯戡黎》作“格人”。“格”、“假”古音相近,古书时常借“假”为“格”,《史记》的“假人”似应读为“格人”。从文义看,“格人”应是能知天意和吉凶的人。“格”字古有“至”义。《尚书·君奭(音sh@)》说商代贤臣伊尹等人“格于皇天”“格于上帝”,大概就是说他们能直接跟上帝打交道。“格人”可能就指能“格于皇天”“格于上帝”的人。“元龟”,特大的龟,古人用龟甲占卜,认为龟越大越灵验。〔7〕“虞”,揣度(音du$)。〔8〕“迪”,由。“率”,法。〔9〕“曷”,音h6,何,怎么。〔10〕“盟津”,即孟津,黄河古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跟孟县之间。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1〕乃与大师、少师谋,〔2〕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3〕乃详狂为奴,〔4〕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5〕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6〕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7〕表商容之闾。〔8〕封纣子武庚禄父,〔9〕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10〕于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11〕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

  &【注释】〔1〕“数”,音shu^,屡次。〔2〕“大师、少师”,《尚书·微子》作“父师,少师”,解说《尚书》的多数认为指箕子和比干。《殷本纪》下文说“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本纪》说“太师疵(音c9)、少师疵(音qi2ng)抱其乐器而儆周”,可知司马迁认为微子所与谋的大师、少师就是掌乐的太师疵、少师彊。大师之“大”音t4i,同“太”。〔3〕“箕子”,商贵族,封于箕(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北),故称箕子,或谓是纣的父辈。〔4〕“详”,音y2ng,同“佯”,假装。〔5〕“牧野”,故地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属于纣别都妹的郊野地区。〔6〕“大白”,古代一种纯白的旗,也称“太白”。〔7〕“封”,堆土,在墓上堆土为坟。〔8〕“闾”,音l+,里巷的大门。〔9〕“武庚禄父”,禄父是名,武庚是号,与武丁、武乙等号同例。〔10〕“说”,音yu8,同“悦”。〔11〕夏、商、周三代的王都未曾生称帝,周贬帝号称王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1〕成王命周公诛之,〔2〕而立微子于宋,〔3〕以续殷后焉。

  &【注释】〔1〕“管叔、蔡叔”,都是周武王之弟。武王灭殷后,命管叔、蔡叔辅助武庚治殷王畿故地(或谓管叔、蔡叔和武庚三分殷王畿而治)。武王死后,管叔、蔡叔联合武庚反对在中央执政的武王之弟周公。事详本书《周本纪》、《管蔡世家》等篇。〔2〕“成王”,武王之子,见《周本纪》。〔3〕“宋”,宋都,故地在今河南商丘市,本是商族的根据地。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1〕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2〕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车为善,〔3〕而色尚白。

  &【注释】〔1〕“《颂》”,指《诗经》中的《商颂》。《商颂》中的《玄鸟》、《长发》都说到契的事。〔2〕“以国为姓”,其实是“以国为氏”。上古姓、氏有别,如商、周是氏,子、姬是姓。司马迁把姓和氏混为一谈,是不正确的。上文“姓子氏”、“以傅险姓之”等说法都有问题。〔3〕“路车”,上古君主所乘的一种车。“路”也作“辂”。《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

  &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