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史记新注》目录


正文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盛冬铃注译 平阳侯曹参者,〔1〕沛人也。〔2〕秦时为沛狱掾,〔3〕而萧何为主吏,〔4〕居县为豪吏矣。〔5〕【注释】〔1〕“平阳”,县名,秦汉时属河东郡,故治在今山西临汾西南。〔2〕“沛”,县名,秦时属泗水郡,汉时属沛郡,故治即今江苏沛县。〔3〕“狱掾”,郡县中主管刑狱事务的吏员。“掾”,音yu4n,长官属吏的通称。〔4〕“萧何”,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秦末为沛主吏,后随刘邦起兵反秦,是刘邦的主要谋臣;在楚汉战争中,萧何任丞相,留守关中,不断以人员物资支援刘邦,天下既定,论功第一,拜为相国,封酂侯(酂音cu$),汉代的律令典章多其制定。详见本书《萧相国世家》。“主吏”,即主吏掾,为郡县长官的属吏,主管人事考绩,记录吏员的功过。〔5〕“豪吏”,有势力和威望的吏员。

  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1〕将击胡陵、方与,〔2〕攻秦监公军,〔3〕大破之。东下薛,〔4〕击泗水守军薛郭西。〔5〕复攻胡陵,取之。徙守方与。方与反为魏,〔6〕击之。丰反为魏,〔7〕攻之。赐爵七大夫。〔8〕击秦司马■军砀东,〔9〕破之,取砀、狐父、祁善置。〔10〕又攻下邑以西,〔11〕至虞,〔12〕击章邯车骑。〔13〕攻爰戚及亢父,〔14〕先登。〔15〕迁为五大夫。〔16〕北救阿,〔17〕击章邯军,陷陈,〔18〕追至濮阳。〔19〕攻定陶,〔20〕取临济。〔21〕南救雍丘,〔22〕击李由军,〔23〕破之,杀李由,虏秦候一人。〔24〕秦将章邯破杀项梁也,〔25〕沛公与项羽引而东。〔26〕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27〕将砀郡兵。于是乃封参为执帛,〔28〕号曰建成君。〔29〕迁为戚公,〔30〕属砀郡。

  【注释】〔1〕“中涓”,原指主管宫中洒扫之事的小臣,此处用来借指亲近的侍从。〔2〕“将”,音ji4ng,用作动词,统率军队。“胡陵”,秦县名,属薛郡,故治在今山东鱼台东南。“方与”,音f2ngyù,秦县名,属薛郡,与胡陵接境,故治在今鱼台西。〔3〕“监”,郡监,亦即监郡御史。秦时每郡设三名主要官员:郡守是行政长官,都尉负责军事,监郡御史则监察官吏。“公”,尊称。据本书《高祖本纪》及《樊郦滕灌列传》,此秦监公是泗水郡监,名平,后降于萧何、夏侯婴。〔4〕“薛”,秦县名,属薛郡,故治在今山东滕县东南。〔5〕“泗水”,秦郡名,治所在沛(今江苏沛县),辖境约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宿迁、泗洪以西,萧县、涡阳、凤台以东地区。“守”,郡守。“郭”,外城。〔6〕“魏”,指魏王咎。陈胜起义后,战国时六国的旧贵族也纷纷起兵反秦,图谋复国,魏国旧贵族即迎立故宁陵君魏咎为魏王。当时魏相周市(音fú)正率军东攻丰、沛,扩充地盘。〔7〕“丰”,沛县属邑,刘邦的故乡,故地在今江苏丰县。当时守丰的是雍齿,他背叛刘邦,以城降魏。〔8〕“七大夫”,秦军功爵分二十级,其第七级为“公大夫”,又称“七大夫”。〔9〕“司马”,军中掌管军政、兵员的武官。“■”,音y0,是“夷”字的古体。“砀”,音dàng,秦县名,属砀郡,故治在今河北永城北。〔10〕“狐父”,古地名,故地在今安徽砀山东南。“祁”,古城邑名,故地在今砀山西。“置”,驿站。“善置”,当时属祁。〔11〕“下邑”,秦县名,属砀郡,故治即今安徽砀山。〔12〕“虞”,秦县名,属砀郡,故治在今河南虞城北。〔13〕“章邯”,秦军将领,秦二世时官少府,受命把郦山刑徒改编为军队,统率前往镇压反秦武装,先后攻破周章、陈胜、项梁、魏咎等军,后兵败降于项羽,被封为雍王。刘邦自汉中东出争天下,章邯败走自杀。其事迹可参看本书《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的有关记载。〔14〕“爰戚”,秦县名,属砀郡,故治在今山东嘉祥南。“亢父”,秦县名,属砀郡,故治在今山东济宁市南。〔15〕“先登”,谓首先攻上城墙。〔16〕“五大夫”,二十级军功爵中的第九级。〔17〕“阿”,即东阿,秦县名,属东郡,故治在今山东阳谷东北。当时齐将田荣正被秦军围困在东阿。〔18〕“陈”,音zh8n,通“阵”。〔19〕“濮阳”,秦县名,故治亦即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西南。〔20〕“定陶”,秦县名,属东郡,故治在今山东定陶西北。〔21〕“临济”,秦亭名,故地在今河南长垣南济水北岸。〔22〕“雍丘”,或作“雝丘”,秦县名,属砀郡,故治即今河南杞县县城。〔23〕“李由”,秦丞相李斯之子,当时任三川郡守,率军配合章邯与反秦武装作战。〔24〕“虏”,通“掳”。“候”,军候,维持军纪的执法官。〔25〕“项梁”,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项羽的叔父,为楚将项燕之子,秦二世元年(公元前二○九年)九月,在吴中(今江苏南部地区)起兵反秦,后自号武信君,又奉楚怀王之孙心为王,于秦二世三年九月进军定陶,因连战皆捷而骄傲轻敌,被秦将章邯夜袭击破,败死。其事迹可参见本书《项羽本纪》。〔26〕“引”,退兵。“东”,用作动词,东行。〔27〕“楚怀王”,战国时的楚怀王熊相在公元前二九九年受秦昭王的诱骗入秦约盟,被拘不得归,死在秦国。楚国人一直很怀念他。楚国灭亡,楚怀王的一个孙子名心的,流落在民间替人放羊,项梁起兵后把他找到立为楚王,仍称楚怀王,以号召楚人起来反秦复国。此楚怀王心后又称义帝,被项羽派人击杀。“砀郡”,秦郡名,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市南),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南开封、通许以东,永城以北,山东曹县、嘉祥以南,以及安徽金乡、砀山、亳县等地。“砀郡长”,即砀郡的郡守,称郡守为“长”,是沿用战国时楚国的官称。〔28〕“执帛”,楚国的爵名。〔29〕“建成”,秦县名,属砀郡,故治在今河南永城东南。〔30〕“戚”,即爰戚,秦县名,见前注。“戚公”,爰戚县令。县令称“公”,是沿用战国时楚国的官称。

  其后从攻东郡尉军,〔1〕破之成武南。〔2〕击王离军成阳南,〔3〕复攻之杠里,〔4〕大破之。追北,〔5〕西至开封,〔6〕击赵贲军,〔7〕破之,围赵贲开封城中。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8〕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9〕迁为执珪。〔10〕从攻阳武,〔11〕下轘辕、缑氏,〔12〕绝河津,〔13〕还击赵贲军尸北,〔14〕破之。从南攻犨,〔15〕与南阳守■战阳城郭东,〔16〕陷陈,取宛,〔17〕虏■,尽定南阳郡。从西攻武关、峣关,〔18〕取之。前攻秦军蓝田南,〔19〕又夜击其北,秦军大破,遂至咸阳,〔20〕灭秦。

  【注释】〔1〕“东郡”,秦郡名,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市西南),辖境约相当于今山东茌平、东阿、梁山、成武以西,河南南乐、濮阳、滑县、延津以东地区。“尉”,郡尉,负责一郡军事的官员。〔2〕“成武”,秦县名,属东郡,故治即今山东成武。〔3〕“王离”,秦名将王翦的孙子,当时爵武城侯,为章邯部将,后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俘虏。“成阳”,秦县名,属东郡,故治在今山东鄄城东南。〔4〕“杠里”,城邑名,在成阳西。〔5〕“追北”,追击败军。“北”,败逃。〔6〕“开封”,秦县名,属砀郡,故治在今河南开封市南。〔7〕“赵贲”,秦将。“贲,音bēn。〔8〕“杨熊”,秦将,后因开封、曲遇之败被秦二世处死。“曲遇”,秦城邑名,故地在今河南中牟县东。〔9〕“御史”,监察官员。秦时军中有御史监军。〔10〕“执珪”,楚国官爵名,位相当于侯伯。〔11〕“阳武”,秦县名,属三川郡,故治在今河南原阳东南。〔12〕“轘辕”,音hu2nyu2n,山名,在河南偃师东南,与登封、巩县接界;山道盘旋,形势险要,是兵家必守之地。“缑氏”,秦县名,属三川郡,故治在今偃师东南。“缑”,音gōu。〔13〕“津”,渡口。“河津”,指黄河古渡平阴津,故地在今河南孟津东北。〔14〕“尸”,即尸乡,为秦三川郡郡治雒阳东面的一个聚邑,故地在今河南偃师西。〔15〕“犨”,音ch$u,秦县名,属南阳郡,故治在今河南鲁山东南。〔16〕“南阳”,秦郡名,治所在宛(今河南南阳市),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南鲁山、南召及伏牛山以南,方城、泌阳、桐柏以西,湖北随州、襄樊二市及谷城以北地区。“守”,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音yǐ,秦南阳郡守的名字,据荀悦《汉纪》记载,其人姓吕。“阳城”,秦县名,属南阳郡,故治在今河南方城东。〔17〕“宛”,秦县名,故治即南阳郡治,在今河南南阳市。〔18〕“武关”,故址在今陕西商南南,是关中地区东部的重要关隘。“峣关”,故址在今陕西蓝田东南,因临峣山得名,比武关更接近秦都咸阳。“峣”,音y2o。〔19〕“蓝田”,秦县名,属内史,故治在今陕西蓝田西。〔20〕“咸阳”,秦王朝首都,故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1〕汉王封参为建成侯。从至汉中,〔2〕迁为将军。从还定三秦,〔3〕初攻下辩、故道、雍、斄。〔4〕击章平军于好畤南,〔5〕破之,围好畤,取壤乡。〔6〕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7〕破之。复围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因击赵贲、内史保军,〔8〕破之。东取咸阳,更名曰新城。参将兵守景陵二十日,〔9〕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赐食邑于宁秦。〔10〕参以将军引兵围章邯于废丘。〔11〕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12〕至河内,〔13〕下修武,〔14〕渡围津,〔15〕东击龙且、项他定陶,〔16〕破之。东取砀、萧、彭城。〔17〕击项籍军,〔18〕汉军大败走。参以中尉围取雍丘。王武反于外黄,〔19〕程处反于燕,〔20〕往击,尽破之。柱天侯反于衍氏,〔21〕又进破取衍氏。击羽婴于昆阳,〔22〕追至叶。〔23〕还攻武强,〔24〕因至荥阳。〔25〕参自汉中为将军中尉,从击诸侯及项羽,败,还至荥阳,凡二岁。

  【注释】〔1〕“以沛公为汉王”,项羽入关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又封十八人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国包括汉中、巴、蜀三郡,都南郑。详见本书《项羽本纪》及《高祖本纪》。〔2〕“汉中”,秦郡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东),辖境约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湖北郧县、房县及十堰市以西地区。〔3〕“三秦”,项羽把秦王朝首都所在的关中地区一分为三,封给秦三降将:章邯被封为雍王,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司马欣被封为塞王,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东地区;董翳被封为翟王,领有今陕西北部地区;合称“三秦”。项羽封此三王,是要他们阻扼刘邦出汉中争天下的通道。〔4〕“下辩”,县名,故治在今甘肃成县东北。“故道”,县名,故治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当连接关中和汉中的陈仓道南口。“雍”,县名,故治在今陕西凤翔西南。“斄”,音t2i,县名,故治在今陕西武功西。此四县当时都是雍王章邯的领地。〔5〕“章平”,章邯之弟,后被汉军俘虏。“好畤”,县名,故治在今陕西乾县东,当时是雍王章邯领地。“畤”,音zh@。〔6〕“壤乡”,聚邑名,故地在今陕西武功南。〔7〕“壤”,即壤乡。“高栎”,聚邑名,与壤乡邻近。“栎”,音lì。〔8〕“内史”,官名,在秦时为京师行政长官,秦汉之际项羽所封的诸侯王国可能亦设内史以掌管王国政务。此“内史保”当是三秦某王的内史,史失其姓。〔9〕“景陵”,地名,当在关中,确切地点失考。〔10〕“宁秦”,县名,故治在今陕西华阴东,本为塞王司马欣领地。〔11〕“废丘”,县名,故治在今陕西兴平东南,当时是雍王章邯的都城。〔12〕“中尉”,官名,掌管王国都城治安。“临晋关”,故址在今陕西大荔东,东临黄河,河东即三晋地,故名。〔13〕“河内”,指今河南境内林县、安阳及太行山以南,鹤壁、滑县以西,新乡、武陟以北,济源、孟县以东地区,当时是项羽所封的殷王司马卬的领地。〔14〕“修武”,县名,故治在今河南获嘉东,当时是殷王司马卬领地。〔15〕“围津”,即白马津,当时黄河的一个渡口,故址在今河南滑县东北。〔16〕“龙且”,项羽部下大将,曾任司马,又称司马龙且,后在汉三年(公元前二○三年)十一月被汉将韩信、灌婴攻杀。“且”,音jū。“项他”,又作“项它”、“项佗”,项羽的亲属,当时任魏相。后来投降刘邦,汉初被封为平皋侯,赐姓刘。“他”,音tu$。〔17〕“萧”,县名,故治在今安徽萧县东南,当时属项羽。“彭城”,县名,故治即今江苏徐州市,当时是项羽的都城。〔18〕“项籍”,即项羽。羽是字,籍是名。〔19〕“王武”,汉将,当时为柘县(今河南柘城)县令,称“柘公”,因汉军大败而叛汉投楚。“外黄”,县名,故治在今河南民权西北,本为项羽领地,前已被汉军攻克。〔20〕“程处”,汉将,时因汉军大败而叛变。“燕”,县名,故治在今河南延津东北,本为项羽领地,前已被汉军攻克。〔21〕“柱天侯”,司马贞《索隐》作“天柱侯”,其人姓名无考,当亦汉将,因汉军大败而叛变。“衍氏”,聚邑名,故地在今河南郑州北。〔22〕“羽婴”,楚将。“昆阳”,县名,故治即今河南叶县,当时属楚。〔23〕“叶”,县名,故治在今河南叶县西南,当时属楚。〔24〕“武强”,聚邑名,故地在今河南郑州东北。〔25〕“荥阳”,县名,故治在今河南荥阳东北,时刘邦率军在此与项羽对峙。

  高祖二年,〔1〕拜为假左丞相,〔2〕入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3〕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遫军东张,〔4〕大破之。因攻安邑,〔5〕得魏将王襄。击魏王于曲阳,〔6〕追至武垣,〔7〕生得魏王豹。取平阳,〔8〕得魏王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赐食邑平阳。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东,〔9〕大破之,斩夏说。韩信与故常山王张耳引兵下井陉,〔10〕击成安君,〔11〕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将军于邬城中。〔12〕戚将军出走,追斩之。乃引兵诣敖仓汉王之所。〔13〕韩信已破赵,为相国,〔14〕东击齐。〔15〕参以右丞相属韩信,〔16〕攻破齐历下军,〔17〕遂取临淄。〔18〕还定济北郡,〔19〕攻著、漯阴、平原、鬲、卢。〔20〕已而从韩信击龙且军于上假密,〔21〕大破之,斩龙且,虏其将军周兰。定齐,凡得七十余县。得故齐王田广相田光,〔22〕其守相许章,〔23〕及故齐胶东将军田既。〔24〕韩信为齐王,〔25〕引兵诣陈,〔26〕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

  【注释】〔1〕“高祖二年”,公元前二○五年。〔2〕“假”,暂时代理。“丞相”,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级官职。丞相或分左右,以右为尊。〔3〕“魏王豹”,战国末魏国宗室贵族宁陵君魏咎之弟。秦末部分反秦武装拥立魏咎为魏王,魏咎被秦将章邯攻破自焚,魏豹继立为魏王,追随项羽。后项羽欲自领魏地,改封魏豹为西魏王,魏豹因此对项羽不满,在楚汉战争初期归顺刘邦,不久又叛汉,为汉将韩信、曹参等俘送荥阳,随即遇害。详见本书《魏豹彭越列传》。〔4〕“韩信”,淮阴(今江苏淮阴市东南)人,初从项羽,后归刘邦,由萧何推荐而被刘邦拜为大将,在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曾自立为齐王,刘邦改封他为楚王,又降封为淮阴侯。高祖十一年(公元前一九六年)因谋反被吕后诱杀于长安。详见本书《淮阴侯列传》。“遫”,音s)。“东张”,聚邑名,秦时属河东郡蒲坂县,故地在今山西永济西北。〔5〕“安邑”,县名,秦时为河东郡郡治所在,故地在今山西夏县西北。〔6〕“曲阳”,县名,秦时属恒山郡,故治在河北曲阳西。〔7〕“武垣”,县名,秦时属巨鹿郡,故治在今河北河间西南。〔8〕“平阳”,时为魏豹的国都。〔9〕“相国”,官名,职同丞相而位望稍尊。“夏说”,陈余部将。陈余拥立战国时赵国宗室贵族赵歇为赵王,赵王歇又封陈余为代王。陈余留赵辅佐赵王,任命夏说为代相国守代。赵、代当时都与汉为敌。此谓夏说为赵相国,似有误。“说”,音yu8。“邬”,县名,秦时属太原郡,当时为代国领有,故治在今山西太原东北。〔10〕“张耳”,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战国末曾为魏公子信陵君门客,秦时变姓名逃亡,一度参加陈胜起义军,又先后拥立武臣、赵歇为赵王。秦亡后,项羽封张耳为恒山王。后张耳归汉,被刘邦封为赵王,高祖五年(公元前二○二年)去世,谥景。详见本书《张耳陈余列传》。“常山”,本作恒山,后避汉文帝刘恒讳改常山。秦郡名,治所在东垣(今河北石家庄市东),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北恒山及满城以南,保定、安国、栾城以西,赞皇、高邑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井陉”,即井陉口,当时的一个军事要隘,故地在今河北井陉东北井陉山上。“陉”,音x0ng。〔11〕“成安君”,即陈余,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秦末曾与张耳一起参加陈胜起义军,又共同先后拥立武臣、赵歇为赵王,被赵歇封为成安君。后在秦将章邯围攻邯郸时与张耳反目成仇。张耳投汉,陈余被赵王歇立为代王,举赵、代二国之兵与汉为敌。汉三年(公元前二○四年)兵败被杀。详见本书《张耳陈余列传》。〔12〕“别将”,另外一支军队的将领,偏将。〔13〕“敖仓”,秦代的一个大粮仓,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北敖山上,地当黄河、济水分流处,是漕粮集中地。楚汉战争时,刘邦夺取此仓,以供军需。〔14〕“韩信已破赵,为相国”,当时刘邦封张耳为赵王,任韩信为赵相国。〔15〕“东击齐”,当时的齐王是田广,与汉为敌。〔16〕“属”,音shǔ,隶属。〔17〕“历下”,聚邑名,因在历山下而得名,秦属济北郡历城县,时为齐地,故地在今山东济南市西。〔18〕“临淄”,县名,齐都所在,秦时属临淄郡,故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19〕“济北”,秦汉间郡名,治所在博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辖境约相当于今山东阳信、邹平、莱芜以西,泰安市、肥城以北,平阴、禹城、德州市以东,以及河北海兴、盐山等地。〔20〕“著”,县名,时属济北郡,故治在今山东济阳西。“漯阴”,县名,时属济北郡,故治在今山东禹城东。“平原”,县名,时属济北郡,故治在今山东平原南。“鬲”,县名,时属济北郡,故治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南。“卢”,县名,时属济北郡,故治在今山东平阴东北。〔21〕“上假密”,即高密,县名,秦时属胶东郡,故治在今山东高密西。一说上假密为亭名,故地在今山东诸城东北。〔22〕“田广”,齐国旧贵族田荣之子。秦末田荣与其弟田横同随从兄田儋起兵反秦,田儋自立为齐王,后被秦军攻杀。经过一番角逐,田荣成了齐王,项羽伐齐,田荣兵败走死。田横乃立田荣子田广为王。田广后被汉军俘杀。“相”,官名,国中百官之长,辅佐国君处理政务。当时各诸侯国的相或称相、或称丞相、或称相国。“田光”,据本书《田儋列传》及《樊郦滕灌列传》,田光是守相,败走城阳被汉将灌婴追杀。当时真正的齐相是田横。〔23〕“守相”,留守代理之相。时齐相田横领兵在外,所以别置守相。〔24〕“胶东”,秦置胶东郡,治所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辖境约相当于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及昌邑、潍县、安丘地。秦汉间项羽以其地封田市(音fú)为胶东王,田荣击杀田市,地乃属齐。〔25〕“韩信为齐王”,韩信定齐后,自立为假齐王(暂时代理的齐王),刘邦不得已承认既成事实,正式封韩信为齐王。〔26〕“陈”,县名,秦时为陈郡郡治所在,故地即今河南淮阳。

  项籍已死,天下定,汉王为皇帝,〔1〕韩信徙为楚王,齐为郡。参归汉相印。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2〕而以参为齐相国。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3〕与诸侯剖符,〔4〕世世勿绝。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曰平阳侯,除前所食邑。

  【注释】〔1〕“汉王为皇帝”,时为汉五年(公元前二○二年)。〔2〕“肥”,刘邦长子刘肥,庶出,母为曹氏。高祖六年(公元前二○一年)被封为齐王,封地包括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等郡的七十三县,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刘肥在位十三年,于惠帝六年(公元前一八九年)去世,谥悼惠。详见本书《齐悼惠王世家》。〔3〕“列侯”,秦爵二十等,彻侯最尊,汉因之,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称通侯,又称列侯。汉代的列侯有自己的封国(侯国),爵位可以世袭。〔4〕“符”,信符,封爵的凭证。剖符是把符一剖为二,其一授予受封的诸侯,其一留在朝廷,以示信用。

  以齐相国击陈豨将张春军,〔1〕破之。黥布反,〔2〕参以齐相国从悼惠王将兵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南至蕲,〔3〕还定竹邑、相、萧、留。〔4〕【注释】〔1〕“陈豨”,宛朐(今山东菏泽西南,朐音qú)人,从刘邦起兵,以功封阳夏侯,官巨鹿郡守,后任赵相国,统率赵、代边兵。因结客养士,为朝廷所疑,于高祖十年(公元前一九七年)反,勾结匈奴,自立为代王,高祖十二年冬兵败被杀。详见本书《韩信卢绾列传》。“豨”,音x9。〔2〕“黥布”,六(今安徽六安市)人,本姓英,因曾受黥刑,所以又称黥布。秦末率刑徒起义,从项羽破秦兵,屡次以少胜多,破关入咸阳后,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与项羽发生矛盾,归投刘邦,刘邦立之为淮南王。韩信、彭越被杀后,黥布心中恐慌,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一九五年)举兵反,不久败走番阳(今江西波阳东北,番音p$),被杀。详见本书《黥布列传》。〔3〕“蕲”,音qí,县名,秦属泗水郡,汉属沛郡,故治在今安徽宿州市南,当时是黥布的领地。〔4〕“竹邑”,县名,故治在今安徽宿州市北。“相”,县名,故治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萧”,县名,故治在今安徽萧县西北。“留”,县名,故治在今江苏沛县东南。此四县秦属泗水郡,汉属沛郡,当时都是黥布的领地。

  参功: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1〕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注释】〔1〕“大莫敖”,战国时楚国官名,位次于令尹(相),相当于中原各国的卿。项羽楚人,沿用楚国官称。此大莫敖姓名不详,当是项羽部属。

  孝惠帝元年,〔1〕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2〕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3〕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4〕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5〕善治黄老言,〔6〕使人厚币请之。〔7〕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注释】〔1〕“孝惠帝元年”,公元前一九四年。〔2〕“齐七十城”,刘肥的封国有七十三县,此言“七十城”,是举其约数。〔3〕“富于春秋”,春秋谓年岁。富于春秋指年轻,来日方长。〔4〕“如”,这里用为连词,相当于“而”。〔5〕“胶西”,郡名,时属齐国,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辖境约相当于今山东半岛胶莱河以西,高密以北地区。“盖”,音gě,姓。〔6〕“黄老言”,指道家学说。“黄”指黄帝,为传说中上古的圣帝;“老”指老子,即老聃,春秋战国时人,《道德经》的作者。道家尊黄帝、老子为祖,其书亦多托名黄帝、老子。〔7〕“币”,本指缯帛,古代往往以缯帛作为赠送宾客的礼物,后因泛称礼品财物为币。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1〕“吾将入相”。居无何,〔2〕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3〕“以齐狱市为寄,〔4〕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5〕今君扰之,好人安所容也?〔6〕吾是以先之。”

  【注释】〔1〕“舍人”,王侯贵官身边门客侍从的通称。“趣”,音cù,催促。“治行”,整理行装。〔2〕“居无何”,过了不多久。〔3〕“属”,音zhǔ,通“嘱”。〔4〕“狱市”,监狱和市场。“为寄”,当作寄管之物。意谓维持原状,勿作变动〔5〕“并容”,兼容并蓄,善人恶人都在其中。〔6〕“奸人”,为非作歹的恶人。

  参始微时,〔1〕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2〕至何且死,〔3〕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4〕【注释】〔1〕“微时”,身份卑微,尚未显达之时。〔2〕“卻”,音x@,通“隙”,嫌隙,隔阂。〔3〕“且”,即将。〔4〕“约束”,此指规约、章法。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1〕重厚长者,〔2〕即召除为丞相史。〔3〕吏之言文刻深,〔4〕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5〕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6〕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7〕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注释】〔1〕“木”,木讷,质朴。“诎”,音qū,言语钝拙。〔2〕“重厚”,庄重忠厚。〔3〕“除”,任命。“丞相史”,丞相属吏。〔4〕“言文”,花言巧语,善于言辩。“刻深”,用心苛刻严酷。〔5〕“醇酒”,味厚质纯的酒。〔6〕“不事事”,不任事。前一“事”用作动词。此谓不做相国应做的事。〔7〕“间之”,找个机会。“间”,音ji4n。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1〕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2〕乃反取酒张坐饮,〔3〕亦歌呼与相应和。〔4〕【注释】〔1〕“恶”,音wù,厌恶。〔2〕“幸”,希望。“按”,讯问追究。〔3〕“张”,陈设,摆开。〔4〕“和”,音hè,以声应答,跟着唱。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1〕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2〕乃谓窋曰:“若归,〔3〕试私从容问而父曰:〔4〕‘高帝新弃群臣,〔5〕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6〕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7〕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8〕“与窋胡治乎?〔9〕乃者我使谏君也。”〔10〕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11〕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注释】〔1〕“窋”,音zh*。“中大夫”,官名,秩二千石,备皇帝顾问论议,为郎中令属官。〔2〕“少”,轻,轻视。“朕”,音zh8n,第一人称代词,秦以前人人可用,从秦始皇时起,只有皇帝才能自称朕。〔3〕“若”,你。〔4〕“从容”,此谓不慌不忙地闲谈。“从”,音c$ng。“而”,通“尔”,你,你的。〔5〕“弃群臣”,皇帝死去的委婉说法。〔6〕“洗沐”,沐浴。汉制,官吏五日一洗沐,洗沐之日不上官署办公。后因以“洗沐”作为官吏例假的代称。〔7〕“笞”,音chī,用鞭子或竹板抽打。〔8〕“让”,责备。〔9〕“治”,用刑惩处。“与窋胡治”是“胡与窋治”的倒装。〔10〕“乃者”,用以表示追叙前事,略等于“往昔”。〔11〕“垂拱”,垂衣拱手,不做什么事情。语出《书·武成》“垂拱而天下治”,后多用以指帝王无为而治。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1〕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若画一;〔2〕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3〕民以宁一。”〔4〕【注释】〔1〕“出入三年”,谓三年上下。曹参入相在惠帝三年,死于惠帝六年,疑此“三年”应作“四年”。〔2〕“■”,音ji3ng,明白。“画一”,整齐。〔3〕“载”,行。“清净”,指清静无为的政治。〔4〕“宁一”,安定而不散乱。

  平阳侯窋,高后时为御史大夫。〔1〕孝文帝立,免为侯。立二十九年卒,〔2〕谥为静侯。子奇代侯,立七年卒,〔3〕谥为简侯。子时代侯。〔4〕时尚平阳公主,〔5〕生子襄。时病疠,〔6〕归国。立二十三年卒,〔7〕谥夷侯。子襄代侯。襄尚卫长公主,〔8〕生子宗。立十六年卒,〔9〕谥为共侯。〔10〕子宗代侯。征和二年中,〔11〕宗坐太子死,〔12〕国除。

  【注释】〔1〕“御史大夫”,官名,掌议论及监察之事,秩万石,与丞相、太尉并称三公,是朝廷最高级官员之一。〔2〕“立二十九年卒”,时当文帝后三年(公元前一六一年)。〔3〕“立七年卒”,时当景帝前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4〕“子时代侯”,其人《汉书·卫青传》以为名“寿”。〔5〕“尚”,娶公主为妻。尚有尊奉之义。公主身份尊贵,不敢说“娶”,所以用“尚”字。“平阳公主”,汉景帝女,为武帝同母的姐姐。原封阳信公主,与平阳侯曹时结婚后,又称平阳公主。〔6〕“疠”,音lì,麻风病。〔7〕“立二十三年卒”,时当汉武帝元光四年(公元前一三一年)。〔8〕“卫长公主”,汉武帝长女,因是卫子夫所生,所以称卫长公主。〔9〕“立十六年卒”,时当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一一六年)。〔10〕“共”,音gōng,通“恭”。〔11〕“征和”,汉武帝年号(征和二年为公元前九一年)。〔12〕“坐”,因某事而获罪。“太子”,汉武帝长子刘据,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立为太子。刘据为卫子夫所生,是曹宗的亲舅父。武帝晚年多病,怀疑是由于有人埋蛊(音gǔ,把代表怨家仇人的木偶埋在地下,用符咒之术使之受灾)诅咒的缘故,命亲信江充查办此事。江充与太子不和,诬称在太子宫中掘得巫蛊用的桐木人,太子惊慌愤怒,把江充杀了。武帝以为太子造反,派丞相刘屈氂(音l0)领兵攻太子,长安大乱。太子外逃躲藏,后被地方官发觉,自杀。在这次变乱中丧生的有几万人。曹宗征和二年获罪的原因,《汉书·高惠高后功臣表》及《曹参传》以为是奸通宫人,私闯宫门,当时被判死刑,后援例纳金赎罪,减为城旦(戍边筑城四年),与《史记》此篇记载有异。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1〕参与休息无为,〔2〕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注释】〔1〕“离”,通“罹”,遭受。〔2〕“休息”,休养生息。

   译文 平阳侯曹参是沛县人。他在秦朝时当沛县的狱吏,而萧何任主吏掾,两人在县里是有权势威望的吏员。

  高祖自立为沛公起兵反秦,一开始曹参就以中涓的身份追随他。曹参曾率领军队进击胡陵、方与,攻打秦朝泗水郡郡监的军队,把他们打得大败。又向东攻下薛县,在薛县外城的西面攻击泗水郡郡守的军队。再次攻打胡陵,拿下了这个地方。然后率军转移防守方与,而方与背叛沛公倒向魏王,曹参就攻打方与。丰邑当时也反叛投魏,曹参又率军攻打丰邑。(因为屡建军功,)沛公赐给他七大夫的爵位。以后又在砀县的东面攻打秦朝司马■的军队,打败秦军,攻取了砀县、狐父和祁城的善置。还进攻下邑向西进军,到达虞县,进击秦将章邯率领的车队和骑兵。攻打爰戚和亢父,曹参身先士卒,最旱登上城墙,爵位升迁为五大夫。又向北救援被秦军围困的东阿,攻打章邯的军队,冲进敌阵,追击敌军直至濮阳。转攻定陶,占领临济。南下救援雍丘,击溃了秦将李由的军队,杀死了李由,并且俘虏秦军军候一人。当时秦将章邯击溃了项梁的军队,杀死了项梁,沛公和项羽都领兵向东退却。楚怀王任命沛公为砀郡长,统率砀郡的军队。在这时沛公就封曹参为执帛,号称建成君。又迁任爰戚县县令,隶属于砀郡。

  后来曹参又跟随沛公进攻秦朝东郡郡尉的军队,在成武南面战胜这支敌军。在成阳南面攻击秦将王离的军队,到了杠里再次发动攻击,大获全胜。一路追击,向西到达开封。又进击秦将赵贲的军队,打败了这支敌军,把赵贲围困在开封城中。向西又在曲遇攻击并打败了秦将杨熊的军队,俘获秦军司马和监军御史各一人。爵位迁升为执珪。后又跟随沛公攻打阳武,攻下轘辕、缑氏,封锁了平阴地方的大河渡口,回军在尸乡北面击溃了赵贲的军队。又跟随沛公向南攻打犨县,在阳城外城东面与秦朝南阳郡守■交战,冲进敌阵,攻下宛县,俘虏了■,全部平定了南阳郡。跟随沛公向西进攻武关、峣关,夺取了这两个关隘。继续前进,在蓝田县南面攻打秦军,又在夜间攻击秦军北侧,把他们打得大败,于是就进军到达咸阳,灭亡了秦朝。

  项羽来到关中,封沛公为汉王,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曹参跟着汉王到汉中,升任将军。又随从汉王回军平定三秦,先是进攻下辩、故道、雍县、斄县。在好畤南面进攻并战胜了章平的军队,围困好畤,攻取壤乡。在壤乡东面以及高栎进击三秦的军队,把他们击溃,又回军包围章平,章平从好畤突围出逃。曹参于是进攻赵贲和内史保的军队,打败了他们。向东攻取了咸阳,把咸阳改名为新城。曹参带领军队驻守景陵二十天,三秦方面派遣章平等攻打曹参,曹参领兵出击,大败敌军。汉王把宁秦赐给他当食邑。曹参以将军的身份带兵把章邯包围在废丘,又以中尉的身份跟随汉王出临晋关,到达河内地区,攻下修武,渡过围津,东进定陶攻击龙且、项他的军队,打败了他们。向东攻取砀县、萧县和彭城。在进击项羽军队的战斗中,汉军大败溃逃。曹参以中尉的身份率军包围并攻取了雍丘。当时王武在外黄叛变,程处在燕县叛变,曹参前往攻击,全部击溃叛军。柱天侯又在衍氏反叛,曹参又进军打败柱天侯,攻下衍氏。接着在昆阳打败羽婴,一直追击到叶县。又回军进攻武强,从而到达荥阳,曹参自从在汉中担任将军、中尉,跟随汉王出汉中攻打诸侯和项羽,到被项羽打败,回军荥阳,前后共两年时间。

  高祖二年,曹参被任命为代理左丞相,进入关中屯兵驻守,过了一个多月,魏王豹叛变,曹参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与韩信分别率领军队向东进军,在东张地方攻打魏王将军孙遫的军队,大败魏军。从而进攻安邑,俘虏了魏将王襄。在曲阳攻击魏王豹,追到武垣,把他活捉了。接着攻下平阳,俘获魏王的母亲和妻子儿女,全部平定了魏地,总计得到了五十二座城。汉王把平阳赐给曹参作为食邑。接着曹参又跟随韩信在邬县东面进击赵相国夏说的军队,大获全胜,杀死了夏说。韩信和原常山王张耳带兵直下井陉,进攻成安君,命令曹参回军把赵国偏将戚将军围困在邬县城中。戚将军突围出逃,曹参追上把他杀了。于是就带兵前往汉王所在的敖仓。韩信攻破赵国以后,被汉王任命为赵相国,率军东进,攻打齐国。曹参以右丞相的身份隶属韩信,击败齐国部署在历下的军队,从而夺取临淄。又回军平定济北郡,攻占著县、漯阴、平原、鬲县、卢县等地。不久,又跟随韩信在上假密大败龙且的军队,杀死了龙且,俘虏了这支军队的将军周兰。平定齐国,共得七十多个县。还活捉了原齐王田广的丞相田光、留守的代理丞相许章,以及原齐国的胶东将军田既。韩信当了齐王,带兵去陈郡与汉王会合,一起攻破项羽,而曹参就留在齐地平定那些还没有归服的地方。

  项羽死后,天下全部平定,汉王做了皇帝。韩信被改封为楚王,齐地成了朝廷管辖的郡,曹参把丞相的印玺归还朝廷。高祖封长子刘肥为齐王,任命曹参为齐相国。曹参在高祖六年被赐给列侯的爵位,与其他列侯一起剖符受封,封爵世世代代传承不绝。曹参以平阳地方的一万六百三十户作为封邑,封号为平阳侯,而削除以前受封的食邑。

  后来曹参以齐相国的身份进击陈豨部将张春的军队,把他们打垮。黥布反叛,曹参作为齐相国又跟随齐悼惠王刘肥率领步兵、车队、骑兵等共十二万人,与高祖会合,一起攻打黥布的军队,打得他们大败,向南一直追击到蕲县,又回军平定竹邑、相县、萧县、留县。

  曹参的功绩:总共攻下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活捉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

  孝惠帝元年废除了诸侯王国设相国的法令,改任曹参为齐丞相。曹参当齐国的相,那时齐国有七十座城。天下刚刚平定,悼惠王还年轻,曹参把齐地受人尊敬的老年有德之人和儒生全都召来,向他们请教安抚百姓的办法。而齐国原先的儒生有好几百人,所说的话各不相同,曹参不知如何决定。他听说胶西地方有个盖公,擅长于研究道家黄老学说,就派人致送厚礼把他请来。同盖公相见后,盖公给他讲治理国家应该崇尚清静无为而百姓自然安定,以此类推他讲了许多道理。曹参于是就让出自己居住的正房,请盖公住进去。他治理国家主要就是采用黄老的一套办法,所以担任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形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被人们盛赞是个贤明的丞相。

  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自己身边的舍人赶快整理行装,说:“我马上要去长安担任朝廷的相国了。”过了不多久,果然有使者来召曹参入朝。曹参离开齐国前嘱咐接任的齐国丞相说:“你要把齐国的监狱和市场当作寄管的物品,千万别去扰乱变动。”后任的齐国丞相问道:“治理国家难道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吗?”曹参说:“不能那样想。监狱和市场,是好人坏人都能容纳的地方,你如果随意去扰乱变动,(采用严厉的手段,)那叫坏人到何处安身?(无处安身,他们就会到处作乱,)所以我首先把这一点提出来。”

  曹参微贱时,与萧何很要好;做了将相以后,两人有了隔阂。到萧何病重将死时,他向皇帝推荐的贤才只有曹参一人。曹参接替萧何当汉朝的相国,所做的事情与萧何生前毫无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规。

  曹参从各郡和各诸侯王国的吏员中挑选不善于辞令然而稳重忠厚有德行的人,立即把他们召来担任丞相的属吏。吏员中那些擅于言辞、深文周纳、一心追求名声的人,就把他们斥退。曹参自己不分日夜,整天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以及宾客看到曹参不理政事,来见的人都想提出忠告。凡客人来到,曹参就让他饮美酒,客人找机会,想有所进言,曹参又让他饮酒,总是让客人喝醉了才离去,最终还是不能开口谏说,这种情况习以为常。

  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吏员的住所。吏员住所中整天有人饮酒唱歌,呼叫喧闹。相国身边的办事人员很讨厌他们,但没有办法,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去游玩,曹参听到了吏员住房中喝醉酒唱歌呼叫的声音,身边的办事人员希望相国会把那些家伙召来追究治罪。可是曹参竟然反而让人把酒取来摆开酒席,坐下饮酒,也唱歌呼叫,同那边互相应和。

  曹参发现别人有细小的过错,总是帮他们掩藏遮盖,府中相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任中大夫。惠帝见相国不理政事,感到奇怪,心想:“难道相国看不起我?”于是就对曹窋说:“你回家,试着私下在闲谈时问问你的父亲:‘高祖去世不久,皇上正年轻,您当相国,整天饮酒,不向皇上请示,也不处理公务,怎么为治理天下忧虑呢?’但你可别讲是我告诉你的。”曹窋休假日回家,装作无事而在曹参身边侍候,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道:“赶快进宫侍奉皇上,天下大事不是你所应该说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你为什么要惩治曹窋?先前可是我让他去劝你的。”曹参脱下所戴的冠,谢罪说:“陛下自己观察,您的圣明英武同高帝相比怎么样?”惠帝说:“我怎么敢同先帝比啊!”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才能跟萧何比,谁更强一些?”惠帝说:“您好像比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再说高帝与萧何一起平定天下,制定的法令都很明白。现在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职责,遵照执行而不违背偏离,不就可以了吗?”惠帝说:“对啊,您就好生休息吧。”

  曹参担任朝廷的相国,有三年左右时间。死后被谥为懿侯,由儿子曹窋继承爵位。百姓们歌唱称颂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替他,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安宁心欢喜。”

  平阳侯曹窋,高后时任御史大夫。孝文帝即位,曹窋被解除职务,成为一般列侯。他在侯位二十九年去世,被谥为静侯。儿子曹奇继承侯位,在位七年去世,被谥为简侯。曹奇的儿子曹时继承侯位,与平阳公主结婚,生了儿子名襄。曹时患麻风病,后来就不在长安居住,回到自己的封国。他在位二十三年去世,被谥为夷侯。儿子曹襄继承侯位,与卫长公主结婚,生了儿子名宗。曹襄在位十六年去世,被谥为共侯。儿子曹宗继承侯位。征和二年,曹宗受卫太子事件的牵连而丧生,封国被撤除。

  太史公说:曹相国参攻城野战的功劳之所以能有如此之多,是因为他同淮阴侯一起作战。等到韩信被杀以后,列侯中建立功勋的,就只有曹参独占美名了。曹参担任朝廷的相国,竭力主张清静无为,合乎道家的学说。然而在百姓遭受了秦朝的残酷统治之后,曹参能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这符合百姓的心愿,)所以天下人都称颂他的美名。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