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史记新注》目录


正文

  史记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1〕 杨世钰 注译西南夷君长以什数,〔2〕夜郎最大;〔3〕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4〕滇最大;〔5〕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6〕此皆魋结,〔7〕耕田,有邑聚。〔8〕其外西自同师以东,〔9〕北至楪榆,〔10〕名为嶲、昆明,〔11〕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12〕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13〕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14〕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15〕其俗或土箸,〔16〕或移徙,在蜀之西。〔17〕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18〕皆氐类也。〔19〕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20〕 【注释】〔1〕“西南夷列传”,《史记·太史公自序》:“唐蒙使略通夜郎,而邛、筰之君请为内臣受吏,作《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汉西南夷在今四川省西部、贵州省大部及云南省全境。《会注考证》引凌稚隆云:“此传以夜郎、滇二国为首,盖汉所封也。”〔2〕“西南夷”,此处所指为与夜郎同族的南夷,“西”字衍。《考证》引中井积德云:“西字疑衍,《汉书》无。”“君长”,南夷各部社会发展复杂,或为原始部落,或为阶级社会。此处以君长指代南夷各部。“什”,即十,数词。“数”,音shǔ,计数,动词。“以什数”,意为有几十个部落。〔3〕“夜郎”,古夷国名,治所在今贵州安顺之关岭县,统治区域主要在北盘江流域,包有贵州西部、云南东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部分地区。〔4〕“靡莫”,古代云南族群名,包括滇人在内,当在今昆明及曲靖地区。〔5〕“滇”,音diān,族名,亦为国名,在今云南昆明地区。〔6〕“邛”,音qióng,夷人部族名,古羌人后裔。“邛都”,邛人聚居地,当在今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地区及滇西北之楚雄州、丽江地区。〔7〕“魋结”,音zhíjì,《汉书》作“椎结”,意为把头发结成椎形的髻。〔8〕“邑聚”,《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作“邑聚而居,能耕田”。人聚居之处称邑聚。《史记·五帝本纪》:“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释名·释州国》:“邑,犹俋也,邑人聚会之称也。”〔9〕“同师”。《汉书》作“桐师”,在今云南保山、龙陵一带。〔10〕“楪”,音yè,又作“叶”。“楪榆”,地名,在今云南省大理市,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一○九年)立为县。〔11〕“嶲”,音suǐ,又作嶲唐,族名。汉武帝时设为县,在今云南省保山地区。“昆明”,族名,在今云南大理洱海地区,其势力向东达到楚雄、滇池地区。〔12〕“毋常处”,指没有固定的住处。司马迁所记洱海区域的生产状况,只是一部分地区的状况,根据考古资料,两汉时洱海地区已有较发达的农业生产。“毋”,音wù,“处”,音chǔ。〔13〕“可”,大约、大概、副词。〔14〕“徙”,音sī,族名。又作“斯”、“斯榆”。《资治通鉴》卷一八汉元光五年胡三省注引颜师古云:“徙,音斯,故又号徙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长所便略定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文中“斯”即“徙”,汉武帝时设徙县,在今四川天全县。“筰”,音zuó,族名。“筰都”,意为筰人所居之地。汉设沈黎郡,后改为汉嘉郡,在今四川雅安地区。〔15〕“冉駹”,音rǎnmáng,族名,羌族。马长寿《氐与羌》一书认为冉駹为藏族,非羌族。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以其地置汶山郡,地节三年(公元前六七年)并入蜀郡,为汶山县。东汉为蜀郡汶山道。《考证》云:“《汉书·张骞传》汶山作文山。钱大昭曰:《地志》无沈黎、文山二郡。沈黎省于天汉四年,文山省于地节三年,皆并蜀。”分布于今四川茂汶县至松潘县一带。〔16〕“土箸”,亦作“土著”,即有固定居处的意义。“箸”,音zhuó。〔17〕“蜀”,古蜀国,治成都,其统治区域主要在川西。汉设蜀郡,范围较古蜀国缩小。〔18〕“白马”,族名,氐族。《索隐》云:“夷邑名,即白马氐。”分布在陇右成州、武州一带。〔19〕“氐”,音dī,族名。“氐类”,意为氐人的族属。〔20〕“巴、蜀”,古代巴国和蜀国分别统治川东和川西地区。汉设巴郡(治江州)和蜀郡(治成都),范围与古巴、蜀相比已大为缩小。此处泛指巴、蜀地区。

  始楚威王时,〔1〕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2〕略巴、蜀、黔中以西。〔3〕庄者,故楚庄王苗裔也。〔4〕至滇池,〔5〕地方三百里,〔6〕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7〕道塞不通,〔8〕因还,〔9〕以其众王滇,〔10〕变服,从其俗,以长之。〔11〕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12〕诸此国颇置吏焉。〔13〕十余岁,秦灭。〔14〕及汉兴,〔15〕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16〕巴、蜀民或窃出商贾,〔17〕取其筰马、僰僮、髦牛,〔18〕以此巴、蜀殷富。

   【注释】〔1〕“始”,意为当初。“楚威王”,战国时楚国国王,公元前三三九年至前三二九年在位。关于庄入滇的时间,《史记》、《汉书》皆说在楚威王时,荀悦《汉纪》说在楚庄王时。古本《华阳国志》则说在楚顷襄王时。《北堂书钞》卷一三八引《华阳国志》:“楚顷襄王遣将军庄泝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而步战;既灭夜郎,而秦夺楚地,无路得归,遂留之,号为楚庄王。以且兰有椓舟牂牁处,乃改郡为牂牁矣。”《太平御览》卷一六六、七七一载古本《华阳国志》,关于庄入滇时代的说法均与上引文同。《后汉书》写于《史记》、《汉书》、《华阳国志》之后,范晔比照各家之说,亦主张庄入滇时代应在楚顷襄王时,《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军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将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以且兰有椓船牂牁处,乃改其名曰牂牁。”综观诸书所载,庄入滇的时间,应在楚顷襄王时(公元前二九八至前二六三年)。〔2〕“循江上”,江指长江支流沅水。《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及《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皆认为庄由沅水入夜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军庄豪从沅水伐夜郎”。沅水源出贵州省云雾山,上游称清水江,流入湖南省西部。自湖南省黔阳县黔阳镇以下称沅江。庄应由湖南溯沅江而上,由湘西进入贵阳以东的且兰地区,进至贵阳以西的夜郎地区,再到达滇池地区。〔3〕“巴、蜀、黔中以西”,《汉书·西南夷传》作“巴、黔中以西”。《考证》引王念孙曰:“‘蜀’字因上文‘巴、蜀’而衍,庄循江上,自巴、黔中以西而至滇池,不得至蜀也。《汉书》无‘蜀’字。”“巴”,指巴郡。“黔中”,指黔中郡,战国时楚置,后入秦,治临沅(湖南常德市),辖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交界处,为通夜郎的要道。〔4〕“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国君,曾争霸中原。公元前六一三年至前五九一年在位。〔5〕“滇池”,为云南省最大的湖泊,位于昆明坝子西南部,形状似半月形,湖水流经螳螂川(下游称普渡河)汇入金沙江。滇池现有面积三百平方公里,南北长三十二公里,东西平均宽为十点五公里。秦汉时期滇池的面积比现代大。滇池名称的来历有各种说法:一、晋人常琚《华阳国志·南中志》:“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其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后汉书》、《水经注》等皆主此说。二、认为“滇,巅也,言最高之顶”,或言滇为彝语,即大坝子之意。三、认为滇池以古代滇族之族称而得名。〔6〕“地方三百里”,《汉书·西南夷传》作“方三百里”,“地”字衍。《考证》引王念孙曰:“‘池’下不当有‘地’字。《索引》本及《汉书》皆无地字。”〔7〕“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会”,恰巧,适逢。《考证》引沈家本曰:“案此事楚顷襄王二十二年,上距威王末年五十二年矣。”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即公元前二七九年。〔8〕“道塞不通”,“塞”,阻塞。秦夺巴、黔中郡阻塞了庄退回楚国的道路。〔9〕“因”,于是。“还”,退还滇池旁。〔10〕“王”,音wàng,称王,名词作动词用。“王滇”,在滇称王。〔11〕“长之”,为滇国之长。“长”,音zhǎng。〔12〕“常頞”,秦将。“頞”,音àn。“五尺道”,《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五尺道在郎州。”颜师古云:“其处险厄,故道纔广五尺。”五尺道当由四川宜宾,经昭通,直达曲靖。〔13〕“诸此国”,《考证》云:“‘诸此国’,疑当作‘此诸国’,而下文‘此国间’脱‘诸’字。”“颇”,悉,皆。“置吏”,设置官吏。可见秦时在云南已经建立政区,设置官吏。〔14〕“秦灭”,公元前二○六年秦国被推翻。〔15〕“汉兴”,公元前二○二年,刘邦灭楚,建立汉朝。〔16〕“弃此国”,西汉初年无暇顾及西南夷的夜郎、滇、邛都等国。“弃”,舍弃。“开蜀故徼”,“徼”音jiào,边界。《考证》引王念孙曰:“开字当依《汉书》作‘关’;言秦时常于诸国置吏,及汉初,则弃此诸国,而但以蜀诸徼为关也。”颜师古曰:“西南之徼,犹北方塞也。”此句意为把蜀郡原来的边塞作为关。〔17〕“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巴”指巴郡。“蜀”指蜀郡。“或”,有的人。“商贾”,作动词用,指进行贸易。此句意为巴郡、蜀郡的老百姓,有的人暗中越过边界与西南夷进行贸易。〔18〕“筰马”,筰都的马。“僰”,音bó。僰人主要居住于犍为郡一带,“僰僮”,意为以僰人作奴婢。“髦牛”,即牦牛。“髦”,音máo。《史记·货殖列传》:“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南御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马、旄牛。”《汉书·地理志》:“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南贾滇、僰僮,西近邛,筰马旄牛。”

  建元六年,〔1〕大行王恢击东越,〔2〕东越杀王郢以报。〔3〕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4〕南越食蒙蜀枸酱,〔5〕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牁〔6〕,牂牁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7〕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8〕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乃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9〕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10〕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11〕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12〕为置吏,〔13〕易甚。”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14〕将千人,〔15〕食重万余人,〔16〕从巴蜀筰关入,〔17〕遂见夜郎侯多同。〔18〕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19〕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牁江。〔20〕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21〕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22〕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23〕十余县,属蜀。

   【注释】〔1〕“建元”,汉武帝年号。“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2〕“大行”,官名。秦称典客,为九卿之一。汉景帝时改称大行令,武帝以后称大鸿胪。主要执掌少数民族事务。“王恢”,任大行令,公元前一三五年受命与韩安国由豫章、会稽伐东越(事见《史记·东越列传》)。元光元年(公元前一三四年)王恢主张诱击匈奴,汉武帝以王恢为将屯将军,与李广、公孙贺、李息、韩安国等共击匈奴,谋泄,匈奴退兵,事未成。王恢以“逗桡当斩”,后自杀于狱中(事见《史记·韩长孺列传》)。“东越”,又称闽粤,秦并天下,以其地为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二○二年),立无诸为闽粤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在今福建福州)。〔3〕“东越杀王郢”,建元三年(公元前一三八年)闽越攻东瓯。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汉武帝遣王恢出豫章,韩安国出会稽击东越。东越王弟余善杀其王郢投降。〔4〕“番”,音pó。“番阳”,县名,治今江西波阳。“番阳令”,唐蒙当时为县令。“风”,即讽,婉言劝说。“指”,意旨,意向。“晓”,晓谕,知道。“南越”,又称南粤。秦于其地置桂林郡(治今广西桂平)、南海郡(治今广东广州)、象郡(治今广西崇左县)。秦末,龙川县(今广东龙川县)令河北真定人赵佗兼并三郡,自立为南粤王。汉兴,刘邦封赵佗为南越王。汉武帝时,南粤相国吕嘉反。元鼎五年(公元前一一二年),汉武帝遣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平定南越,以其地置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蒲等九郡。〔5〕“枸酱”,以枸树的果实所作之酱。“枸”,又作“蒟”,音jǔ。〔6〕“道西北牂牁”,《考证》引王念孙曰:“‘牂牁’下当有‘江’字。‘道’,从也,言从西北牂牁江来也。”“牂牁”,音zāngkē。牂牁江即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西北麓,经云南的宣威县,流入贵州省境的威宁、六盘水、晴隆、关岭、贞丰、安隆、车亨,在望谟县南部边境的双江口与南盘江汇合,称红水河,为珠江上游。西汉初年,夜郎国雄踞于北盘江流域地区。〔7〕“番禺”,古县名,在今广东省广州市。“番”,音pān。〔8〕“役属”,役使而臣属之。〔9〕“黄屋”,帝王车盖,以黄缯为盖里,称黄屋。汉制,唯皇帝用黄屋。“纛”,音dào,即旗。古代帝王乘舆的装饰物,用犛牛尾或雉尾制成,设在车衡的左边,称“左纛”。“黄屋左纛”亦代表帝王。〔10〕“外臣”,即藩臣。〔11〕“长沙”,西汉封国,治临湘(今湖南长沙市)。“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12〕“通”,义为开通。“夜郎道”,由巴、蜀通向夜郎的道路。〔13〕“为置吏”,意为设置官吏。〔14〕“郎中将”,应为中郎将。秦置。西汉时皇帝的侍卫由中郎将统领,位次于将军。〔15〕“将”,音jiàng,率领。“将千人”,即主领士兵千人。〔16〕“食重万余人”,运送粮食辎重的有一万多人。〔17〕“巴蜀筰关”,“蜀”字衍,《汉书·西南夷传》无“蜀”字,作“巴筰关”。“筰关”,应为符关,《考证》引王念孙曰:“‘巴筰关’本作巴符关。《水经》云:‘江水东过符县,北邪东南,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注》云:‘是故巴夷之地,汉武帝建元六年,以唐蒙为中郎将,从万人出巴符关者也。’是符关即在符县,而县为故巴夷之地,故曰巴符关也。汉之符县,在今泸州合江县西,今合江县南有符关,仍汉旧名也。若筰地,则在蜀之西,不与巴相接,不得言巴筰关矣。《史记》作‘巴蜀筰关’,多一‘蜀’字。旧本《北堂书钞·政术部》引《汉书》作‘巴符关’。”〔18〕“多同”,夜郎国王名。《汉书》颜师古注云:“多同,其侯名也。”〔19〕“犍为郡”,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置,初治鄨县(今四川合江),后移治僰道(今四川宜宾),辖僰道、江阳(今四川泸州)、武阳(今四川彭山)、南安(今四川乐山)、资中(今四川资阳)、符(即鄨)、牛鞞(今四川简阳)、南广(今云南盐津)、汉阳(今云南威宁)、■鄢(今云南宣威)、朱提(今云南昭通)、堂狼(今云南巧家、会泽、东川)十二县。〔20〕“自僰道指牂牁江”,即由僰道直接通向牂牁江边的夜郎地区。“僰道”,此处有两层意思:其一指汉僰道县;其二指由僰道县通向南夷的道路,此道又称南夷道。《水经·道水注》云:“唐蒙凿石开阁,以通南中,迄于建宁,二千余里,山道广丈许,深二三丈,其錾凿之迹犹存。”《舆地记胜》云:“西汉武僰道,即汉帝遣唐蒙凿石以通南中者,今石门是也。”此道由宜宾,经昭通、曲靖,达滇池及北盘江流域的夜郎国。〔21〕“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著名辞赋家。汉武帝时奉命出使西南夷,曾撰《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书》。本书有传。〔22〕“郎中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中郎将”。〔23〕“都尉”,武官名,地位略低于将军。西汉景帝时改郡尉为都尉,辅佐郡守,并掌全郡军事。武帝时置属国都尉于各要地,以都尉掌管所属地区的行政和军事。元光六年(公元前一二九年),司马相如出使至西夷邛、筰,设都尉,领十余县,属蜀郡。

  当是时,〔1〕巴蜀四郡通西南夷道,〔2〕戍转相饷。〔3〕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湿,〔4〕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5〕发兵兴击,耗费无功。上患之,使公孙弘往视问焉。〔6〕还对,言其不便。及弘为御史大夫,〔7〕是时方筑朔方以据河逐胡,〔8〕弘因数言西南夷害,〔9〕可且罢,〔10〕专力事匈奴。〔11〕上罢西夷,〔12〕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13〕稍令犍为自葆就。〔14〕 【注释】〔1〕“是时”,这个时候。〔2〕“巴蜀四郡”,《集解》引徐广曰:“汉中、巴郡、广汉、蜀郡。”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通”,开通,开辟。〔3〕“戍”,《汉书》作“载”。〔4〕“罢饿离湿”,“罢”音pí,通“疲”,义为疲乏。“离”,通“罹”,遭受。“湿”,《正义》作“漯”,音wēn。言士卒历暑热气而死者众多。此句《汉书·西南夷传》作“罢饿餧,离暑湿”,义为疲乏饥饿,遭受湿热。〔5〕“数”,多次。“反”,反抗。〔6〕“公孙弘”,事载《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姓公孙,名弘,字季。齐菑川薛县人,少时为狱吏,武帝初即位,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出使匈奴,还朝,武帝认为弘无能,以病免。元光五年(公元前一三○年),复征为博士,元朔元年(公元前一二六年)为御史大夫,后为丞相,封平津侯。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年)卒。〔7〕“御史大夫”,官名。秦代三公之一,位为副丞相,掌监察。汉承秦制,御史大夫仍为三公之一。西汉丞相缺位,常以御史大夫递补。东汉改称大司空,职掌也发生变化。〔8〕“筑朔方”,修筑朔方城。朔方,郡名,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置。治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辖境约当今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河”,黄河。“胡”,匈奴。“据河逐胡”,意为凭据黄河驱逐匈奴。〔9〕“数言”,多次陈说。“西南夷害”,通西南夷带来的害处。〔10〕“且罢”,暂且停止。〔11〕“专力”,集中力量。“事”,对待,对付。〔12〕“上罢西夷”,《汉书》作“上许之,罢西夷”。罢西夷,停止通西夷的活动和设施,即取消司马相如所设郡县。〔13〕“独置”,只设置。“县一都尉”,即在南夷夜郎地区设置了两县,以一都尉统领之。据《汉书·武帝纪》:“元朔三年秋,罢西南夷城。”即指此事。〔14〕“稍令犍为自葆就”,《正义》曰:“令犍为自葆守,而渐修成其郡县也。”“稍”,逐渐。“葆”,即保。“葆就”,犹保聚。

  及元狩元年,〔1〕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2〕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3〕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4〕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5〕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6〕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7〕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8〕诚通蜀,〔9〕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10〕指求身毒国。〔11〕至滇,滇王尝羌乃留,〔12〕为求道西十余辈。〔13〕岁余,皆闭昆明,〔14〕莫能通身毒国。〔15〕 【注释】〔1〕“元狩”,汉武帝年号,公元前一二二年至前一一七年。〔2〕“张骞”,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建元二年(公元前一三九年)应募出使西域,至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六年)归汉。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又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曾被封为博望侯。〔3〕“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张骞建议通大夏事,又见《史记·大宛列传》。“蜀布”,蜀地出产的布。“邛竹杖”,用邛崃山(在四川中部)出产的竹子做的杖。《集解》:“此竹节高实中,可作杖。”〔4〕“身毒”,音jiāndú。又写作“天竺”、“乾毒”、“捐毒”。古国名,在今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带。〔5〕“贾人”,商人。“市”,买。〔6〕“或”,有人。“邛西”,即邛都的西面。〔7〕“盛言”,义为极言。〔8〕“隔其道”,隔断了大夏通往汉的道路。〔9〕“通蜀”,通蜀不是由汉通向蜀的道路,因前文已述“开蜀故徼”,此指开通由蜀通向身毒的道路。〔10〕“使间”,派遣使者伺隙行使使命。《汉书·张骞传》云:“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西夷西”,《史记·大宛列传》:“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駹、出冉、出徙、出邛、僰,皆各行一二千里。”据此,“西夷西”即指蜀、犍为以西之地。〔11〕“指”,通“旨”,义为意图。“求”,寻求。〔12〕“尝羌”,《汉书》作“当羌”,滇王名。“尝”,一作“赏”。〔13〕“为求道西十余辈”,指滇王派出了十余起人,为汉使寻求通往西方的道路。“十余辈”,十余起人。〔14〕“皆闭昆明”,《集解》引如淳曰:“为昆明所闭道。”“闭”,封闭,阻拦。〔15〕“莫”,没有人。“通”,通往,通到。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1〕及夜郎侯亦然。〔2〕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3〕足事亲附。〔4〕天子注意焉。〔5〕 【注释】〔1〕“汉孰与我大”,汉与我们滇国相比谁大。“孰”,谁。“我”,指滇国。〔2〕“亦然”,也是这样说。〔3〕“因”,就,副词。“盛”,赞美。“盛言”,极言。〔4〕“足事亲附”,《考证》引颜师古曰:“言可专事招来之,令其亲附。”“足”,可以。“事”,专门从事。〔5〕“注意”,留意。“注意焉”,意为留意这件事件。

  及至南越反,〔1〕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2〕且兰君恐远行,〔3〕旁国虏其老弱,〔4〕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5〕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6〕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7〕行诛头兰。〔8〕头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牁郡。〔9〕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10〕夜郎遂入朝。〔11〕上以为夜郎王。〔12〕 【注释】〔1〕“南越反”,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一一二年)南越丞相吕嘉叛乱。〔2〕“上”,指汉武帝。“驰义侯”,越人,名遗,失其姓。《考证》:“《汉书·武帝纪》作‘越驰义侯遗’,驰义侯盖越人,失其姓。”“因”,凭借,通过。“犍为”,指犍为郡。〔3〕“且兰”,“且”,音jù。《汉书·地理志》牂牁郡领十七县,故且兰县为故且兰侯邑,是牂牁郡之中心地带。《宋书·地理志》:“牂牁郡领且兰、毋歛二县。”此二县即汉且兰县地。《华阳国志》:“名且兰为牂牁国。”其地在今贵州都匀、黄平一带。〔4〕“旁国”,邻近的国家。〔5〕“使者”,指汉派往宣诏南夷的使者。清梁玉绳曰:“此且兰所杀汉使者即驰义侯。”“太守”,官名,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郡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行政长官称郡守,汉景帝时改称太守。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故亦称为二千石。犍为为郡,故设太守。〔6〕“发巴蜀罪人”,汉代有给罪人减刑从军徙边的制度。如《后汉书·明帝纪》载:“永平八年,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死一等,勿笞,诣度辽将军营,屯朔方五原之边县。”《魏书·刑罚志》载:“汉武时,启河右四郡诸疑罪而谪徙之。”发巴蜀罪人,意为给当地罪人减轻刑罚,令其从军。“尝”,《汉书》作“当”。“校尉”,汉代军职的称号,地位次于将军。西汉时有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尉,为当时专管特种军队的将领。〔7〕“引兵还”,汉军与巴蜀兵欲沿牂牁江支援攻南越。未行,南越已平,汉军即返回犍为。〔8〕“头兰”,《索隐》:“即且兰也。”《考证》:“《汉书》‘头兰’作‘且兰’。姚范曰:‘且兰为不发兵助汉击南粤,而头兰以常隔滇道,事不相蒙。如《史》意应以击南粤,且兰不下,乃引兵诛且兰,乃还平南夷也。《汉书》乃袭《史》文,混而为一事,疑误。愚案头兰别是一国,姚说是。’”〔9〕“牂郡柯”,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以古夜郎地置,治且兰,辖境当今贵州西部、云南东南部及广西西北部。《汉书·地理志》牂牁郡“县十七:故且兰、镡封、鄨、漏卧、平夷、同并、谈指、宛温、毋敛、夜郎、毋单、漏江、西随、都梦、谈藁、进桑、句町”。〔10〕“会”,《汉书》无此字。“反者”,指且兰、头兰之属。〔11〕“入朝”,入京朝见汉武帝,表示归附汉朝。〔12〕“上”,指汉武帝。“夜郎王”,封夜郎侯为王。

  南越破后,及汉诛且兰、邛君,〔1〕并杀筰侯,〔2〕冉駹皆振恐,〔3〕请臣置吏,〔4〕乃以邛都为越嶲郡,〔5〕筰都为沈犁郡,〔6〕冉駹为汶山郡,〔7〕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8〕 【注释】〔1〕“邛君”,邛都夷人的首领。〔2〕“筰侯”,筰都夷人的首领。〔3〕“振”,同“震”。“振恐”,震惊,恐慌。〔4〕“请臣”,请求臣属。“置吏”,设置官吏。〔5〕“越嶲郡”,据《汉书·武帝纪》:元鼎六年冬十月,“令驰义侯征西南夷平之,定西南夷,以为武都、牂牁、越嶲、沈黎、汶山郡”。故越嶲等郡的设置应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其中牂牁郡的设置应在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越嶲郡,治邛都(今四川西昌),辖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云南西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丽江地区一部分。《汉书·地理志》载,越嶲郡“县十五:邛都、遂久、灵关道、台登、定筰、会无、筰秦、大筰、姑复、三降、苏示、阑、卑水、灊街、青蛉”。〔6〕“沈犁郡”,治筰都(今四川汉源县东北),辖今四川西部大渡河以北之雅安地区。天汉四年(公元前九七年)废,辖地并入蜀郡,东汉更名汉嘉县,为蜀郡属国(参见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十四页)。〔7〕“汶山郡”,治汶山(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六七年)省,并入蜀郡,为汶江县,东汉为蜀郡汶山道。“汶”,音mín。〔8〕“武都郡”,西汉元鼎六年置,治武都(今甘肃西和县西南),辖今甘肃南部武都、成县、徽县、西和、两当、康县及陕西西凤县、略阳等地。《汉书·地理志》载,武都郡“县九:武都、上禄、故道、河池、平乐道、沮、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

  上使王然于以越破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1〕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2〕皆同姓相扶,〔3〕未肯听。劳浸、靡莫数侵犯使者吏卒。元封二年,〔4〕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5〕滇王始首善,〔6〕以故弗诛。〔7〕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8〕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9〕赐滇王印,〔10〕复长其民。

   【注释】〔1〕“上”,指汉武帝。“王然于”,人名,汉武帝派往滇国的使臣。“风喻”,暗示,劝说。〔2〕“劳浸、靡莫”,二国皆与滇王同姓。《汉书·西南夷列传》“劳浸”作“劳深”,疑因“浸”、“深”二字形近误为“深”。“靡莫”,在今云南曲靖地区。〔3〕“同姓”,同一个族属。“相扶”,颜师古曰:“扶,犹倚也,相依为援,不听滇王入朝。”〔4〕“元封二年”,公元前一○九年。〔5〕“临”,临近,逼近。“临滇”,军队逼近滇国。〔6〕“始首善”,颜师古曰:“言初始以来常有善意。”〔7〕“弗诛”,未加诛灭。〔8〕“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汉书·西南夷传》作“滇王离西夷,滇举国降”,《史记》衍“难”、“西”二字。“离”,即“丽”,附丽。意思是滇国附丽于西夷,举国投降汉朝。因汉朝经营西南夷地区,最先以西夷(即夜郎)为通道,置牂牁郡,故谓滇附丽西夷。〔9〕“益州郡”,郡治滇池(今云南晋宁),辖二十四县,全部在云南境内,辖今云南大部分地区。〔10〕“滇王印”,一九五六年云南省博物馆在云南省晋宁石寨山滇王墓葬遗址发掘出金印一枚,蛇纽,上刻“滇王之印”四字,与《史记》所记完全吻合(见云南省博物馆《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

  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1〕最宠焉。

   【注释】〔1〕“邑”,国。

  太史公曰:〔1〕楚之先岂有天禄哉?〔2〕在周为文王师,封楚。〔3〕及周之衰,〔4〕地称五千里。〔5〕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6〕汉诛西南夷,国多灭矣。唯滇复为宠王。然南夷之端,见枸酱番禺,〔7〕大夏杖、邛竹。〔8〕西夷后揃,〔9〕剽分二方,〔10〕卒为七郡。〔11〕 【注释】〔1〕“太史公”,司马迁自称。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先后任太史令,被称为太史公,司马迁亦用此自称。〔2〕“楚”,指先秦时期的楚国。“天禄”,上天赐给的禄位。〔3〕“在周为文王师,封楚”,《史记·楚世家》熊通云:“吾先鬻熊为文王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4〕“周之衰”,指平王东迁以后的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势力日渐衰落。〔5〕“称”,号称。〔6〕“苗裔”,后裔。〔7〕“枸酱番禺”,指唐蒙在番禺见到蜀地的枸酱。〔8〕“大夏杖、邛竹”,指张骞在大夏看到用邛莱山所产竹子做的杖。〔9〕“揃”,音jiǎn,分割。〔10〕“剽”,音piào,意为分割。“揃”、“剽”均是被迫分割的意思。〔11〕“七郡”,即犍为、牂牁、越嶲、沈黎、汶山、武都、益州等七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