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毛泽东之路》目录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面临看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甚至战争威胁。但是,在六十年代以前,由于中苏友好同盟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即使是发生了台湾海峡危机那样的书件,毛洋东电并不认为美帝国主义敢于入侵我国。

  进入六卜年代以后,情况大不相同了,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恶化以至中苏同盟关系的解体,整个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也大不同于五十年代了。1962年印度政府再次挑起中印边境冲突,蒋介石集团趁中苏关系破裂和大陆暂时困难,叫嚣“反攻大陆”,1963年起美帝国主义在越南南方的侵略战争不断升级,美国与亚洲一些国家及台湾签订了各种军个或准军事的条约和协议,对我国构成军事包围,日本国内复活军国主义的活动也日渐猖撅。

  面对着这样严峻的局面,毛泽东在研究、指导国内四清运动及国际反修的同时,对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心血。

  毛泽尔戎马半生,用兵如神,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舞台上,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他坚信人民战争的伟力,坚信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人民军队能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坚信正义战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和杰出的军事家来说,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的确是愚拙可笑的。

  问题的另一面是,作为一个军事家,毛泽东对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并没有掉以轻心。用他自己的活来说,这就叫“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进入六十年代以后,面对着不断严峻的局面,毛泽东精心研究了我国国家安全的形势和任务,亲自指导了我国一系列重大的战备活动。

  l962年,正当蒋介石集团叫嚣“反攻大陆”时,毛泽东要求利用对付蒋介石进攻的战备行动,把军工搞起来,对原来的常规武器生产储备方针作了相应的调整。1963年初,在一次听取中印边界反击战汇报时,毛泽东插话说:你们都要准备打仗,不要以为天下太平,要注意军事,只搞文化、不搞武化是不行的。

  自1964年起,毛泽东对我国遭受外敌人大规模入侵的危险性估计得更为严重。在1964年5、6月间进行的中共中央北京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已把国防看作是与农业并列的“一个拳头”,提出在原子战争时期,没有强大稳固的后方不行。据此,他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下决心搞好三线建设。

  并不像有些人臆想的那样,毛泽东低估或轻视了核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实际上,曾经枪林弹雨,在血与火中指挥雄兵百万的毛泽东对现代战争、现代武器并不陌生。他估计到,一旦大战来临,敌人会在全面进攻之前,进行持续的大规模空袭轰炸,并有可能占领一线。所以,他认为,我们的国防工业要摆在三线,要经得起敌人头一轮大轰炸,不要把我们多少心血、多少时间搞起来的老家当一下子就打掉了,不要在战争初期就把我们的力量,国防工业生产能力破坏掉,要把国防工业建在三线,建成能抗飞机轰炸、抗原子弹袭击的巩固的战略后方。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要求全党把三线建设当作一件很重要、很紧迫的战略任务来看待。他指出,国防工业建设要同帝国交义、修正主义争时间、抢速度,对沿海工厂搬迁和三线建设要热心些,不能冷冷清清,积极性越高越好,哪怕是粗糙一点,也要赶快搞起来。他语重心长地告诉与会人员,把这些事做好了,我就放心了。为了引起全党的重视,同年8月他提出,现在再不建设三线,就如同大革命时期不下乡一样,是革命不革命的问题。

  毛泽东还估计到,一旦战争爆发,北京可能被轰炸,各省被割断。他认为,应付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是各省都要有自己的兵工厂。这样,即使各省被隔断,也不至于垮掉,仍有能力生产武器与敌展开持久战。他提出,中央主要生产、研制尖端武器,重武器,各省主要生产轻武器。因此,他要求各省都要建设自己的小三线,抓常规武器生产。他曾敦促一些地方领导,要有准备,赶在和平时期搞点枪,否则战时割断了就搞不到了,针对当时人们的一种顾虑,他说,有人说搞了敌人不来用不上不是浪费?那不对,一定要搞,准备好了敌人可能不来,敌人来了总要打掉一些坛坛罐罐,这不是浪费,敌人不来也不是浪费,一定要搞。他责成各级党委都要抓军事工作,抓民兵工作,抓武器生产,这样,不管敌人从哪里来,要做到有准备,我们的国家就亡不了。在三线建设问题上,毛泽东不但认为我们要有战略大后方,而且战略大后方要建设得适应战时需要,要保证在敌大轰炸的条件下,仍能保持正常生产。为此,在三线工业造点布局问题上,毛泽东主张靠山、近水、扎大营。考虑到战时可能被敌人封锁割断,以及我国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薄弱,他主张国防工业在结构上要“小而全”。在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方针问题上,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丰富实践以及现代战争的特点,发展了他以往的战略思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大规模的外敌人侵,在战争初期、敌我力量对比仍然是敌强我弱、敌进攻我防御,敌主动我被动。如果排成一条线分兵把口处处设防,则会使战线拉得太长,敌人到处可以突破。所以,只有大胆地、主动地、彻底地诱敌深入,把敌人放进来,才能有理有利,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使敌人拉长战线,兵力分散,后方空虚,背上包袱。而我方则有把握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和地点歼灭敌人。基于这样一种估计,毛泽东当时的想法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我就扑空,我打你准能消灭你。打得赢就打,不打,总是跑,是机会主义。而打不赢则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敌人来了,修点工事顶一下,使后方有所准备,让敌人进来,陷得越深越好。在确定诱敌深入的同时,毛泽东也强调在战争初期第一线要顶的精神。1965年,毛泽东说,不管怎样,我们不要学蒋介石那样,让日本人长驱直入,很快就打到南京、武汉、长沙,不要学斯大林那样,让希特勒长驱直入,一下就逼到莫斯科、列宁格勒城下,要搞几道防线,要防止敌人向纵深空降,不能让敌人长驱直人。他强调,在反侵略战争中,作战的根本方针是运动战,攻的时候用,防御时也用。

  民兵建设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考虑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方针时,始终把民兵的作用和建设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地位。1962年6月,毛泽东发出了民兵工作“三落实”的指示,即“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他在解释这“三落实”的方针时说:组织落实,就是搞多少民兵,搞多少普通民兵,有兵有官,有强的干部,要有组织,有班排连营团师,一有情况能召之即来。政治落实,就是对民兵要做政治工作,坚持四个第一,要设政治委员、指导员,做人的工作,分清好坏人,民兵在政治上一定要可靠,特别是基千民兵。军事落实,就是要有手榴弹,有轻武器。各省要搞一个兵工厂,先搞修理,后搞制造。要搞些训练。天上掉下来的,地下冒出来的。甚至于帝国主义把大规模战争强加于我们,怎样对付,都要有办法。

  1965年3月,美国派出地面部队进入南越参战,并出动飞机对北越进行轰炸,越南战争进一步升级。与此同时,美国军政要员和舆论工具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明确地提出要把中国作为“头号敌人”。针对美帝国主义的战争升级行为,中国党和政府立即作出了坚决、强硬的反应。1965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从6月起,中国先后向越南北方派出了地空导弹、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

  与美国在越南战争升级同时,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以1966年3月苏共23大力标志,中苏两党断绝了两党之间的关系。此后,中苏边境冲突日益增多,苏方也开始向中国发出了越来越明显的战争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毛泽东进一步加重了对战争危险性的估计,1965年10月,他再一次要求全党要备战,各省要把小三线建设好,不要怕敌人不来,不要怕兵变,不要伯造反。(17)他要求,全军应以临战的姿态搞战备。同年年底,他在一次讲话中说,要准备早打,准备大打,准备它突然袭击,准备它摔原子弹,准备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其他各国反动派一齐来。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毛泽东提出了要把国防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在1965年9至10月召开的中央北京工作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三五”计划的基本方针为:“以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局布”。自此,经济建设的中心由解决吃穿用转变为备战。

  毛泽东重视人的作用,重视政治思想、觉悟的作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轻视武器装备、尖端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在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之后,毛泽东曾气愤他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他提出,要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尖端武器,加强国防工业,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国防工业体系。根据毛泽东的决心和指示,中央有关部门提出,从六十年代起,应以跃进的姿态加快国防工业,特别是尖端技术的基本建设速度。六十年代初,尽管我国的国民经济遇到极大困难,国家许多重点工程下马,围绕着国防工业中一些重点项目“上马”还是“下马”的问题,中央内部还有不同意见。但由于毛泽东的坚决态度,别的项目都处于压缩、下马的状况,而尖端武器的研究。制造则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1964年,毛泽东提出,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管他什么国家,管他什么弹,原子弹、氢弹我们都要超过,就在这一年,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毛泽东大力发展尖端武器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导弹、核武器研制工作,以超出常规的速度发展着。1964年不仅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而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1966年10月,我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6月,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一系列使全世界瞠目的成就,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产物,也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结果。

  六十年代中期的大备战距今己近30年了。现在看来,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对战争危险估计得过于严重,以战备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也的确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三线”建设也由于要求过急而存在着粗糙、浪费、质量低等缺陷。现在的人们有理由对这些缺陷提出批评。但是,人们不应忘记,当时的中国的确存在着强敌入侵的危险,人们不应当忘记,当时美国国防部长所说的“共产党中国是今天美国的主要敌人”,“中国和遏制中国的倾向,是自由世界最大的问题”,以及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设想动用原子武器以达到“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的设想,或者是对中国的核基地进行“外科手术式”攻击的计划……人们只要不忘记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昨天的事实,或许就比较容易理解,正是因为中国大规模的备战行动,使得蒋介石集团不敢妄动,使得美军即便是在侵越高峰时其地面部队也未敢越过17度线,使得美国在越南战争时期始终紧张地注视着中国的反应和动向,使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不敢贸然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 《孙子兵法》有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大规模备战和紧张对峙的结果是,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遏制住了强敌入侵中国的企图,尽管我们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