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古诗词
发现
电子书下载
思维
中医
内参
武术
游记
课程
排行榜
知识库
工具下载
CTF
众测
峰会
20年
商城
论坛
注册
|
登录
首页
读书
网课
发现
素材库
电子书下载
文摘
思维
中医
武术
内参
诗词
游记
我的
我的书籍
我的书架
我的订单
我的网课
个人中心
管理中心
消息
《毛泽东军事文选》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1卷
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1〕
湘南运动大纲〔1〕
湖南民众组织更需要武装〔1〕
湖南秋收暴动要有军队帮助〔1〕
给湖南江西省委转中央的信〔1〕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
井冈山的斗争〔1〕
红四军司令部布告〔1〕(一九二九年一月)
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1〕
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1〕
给林彪的信
从蛟洋到达汀州后给中央的信〔1〕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
关于第一次攻赣州的经验教训的训令〔1〕
整顿军风纪的训令〔1〕
关于官兵考绩的训令〔1〕
征募和教育新兵问题的训令〔1〕
加强体力与提高射击技术的训令〔1〕
进占牛行车站的命令〔1〕
撤向安义奉新休整的命令〔1〕
进攻文家市的命令〔1〕
向长沙推进的命令〔1〕
诱敌出工事外消灭并乘胜攻入长沙的命令〔1〕
收缴敌人枪械办法的训令〔1〕
攻长沙不克的原因〔1〕
第一军团待命攻击吉安的命令〔1〕
兴国调查〔1〕
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敌疲惫而歼灭之的命令〔1〕
给江西省行委的信〔1〕
伏击进犯小布之敌的命令〔1〕
横扫左翼之敌张辉瓒等部的命令〔1〕
攻击龙冈敌张辉瓒部的命令〔1〕
进攻谭道源部的命令〔1〕
追击谭道源部的命令〔1〕
粉碎第一次“围剿”后分散筹款的命令〔1〕
普遍举办《时事简报》的通令
为争取第二期作战胜利军事上应准备的工作〔1〕
移动队伍整顿训练并筹款的命令〔1〕
战前部队集中的命令〔1〕
动员部队帮助群众插秧耕田的训令〔1〕
消灭进攻东固之敌的命令〔1〕
消灭王金钰公秉藩两师的命令〔1〕
攻击中村南团之敌的命令〔1〕
先敌占领南丰的命令〔1〕
给周以栗谭震林等的信〔1〕
消灭由赖村进攻之敌的命令〔1〕
夺取富田新安的命令〔1〕
消灭由崇贤进高兴圩之敌的命令〔1〕
消灭龙冈之敌的命令〔1〕
裁减行李马匹的通令〔1〕
转移阵地截击敌军的命令〔1〕
开往福建工作筹款的命令〔1〕
收集攻打土围炮楼经验的训令〔1〕
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1〕
直下漳州泉州方能调动敌人〔1〕
直捣漳泉部队必须更迅速更集中〔1〕
龙岩战斗胜利原因和岩永今后工作〔1〕
今后中心任务和新区、白区工作的意见〔1〕
对政治估量、军事战略和东西路军任务的意见
当前作战方向问题〔1〕
消灭乐安之敌的训令〔1〕
宜黄乐安等地敌情和我军作战部署〔1〕
打击陈诚部队的训令〔1〕
部队必须轻装的命令〔1〕
关于打破敌军围攻鄂西苏区的意见〔1〕
对红四方面军粉碎第四次“围剿”的建议〔1〕
对鄂豫皖红军战略战术问题的意见〔1〕
关于目前军事行动的报告〔1〕
提议在前方召开中央局全会讨论作战行动问题〔1〕
关于方面军行动与中央局全会地点问题的意见〔1〕
敌大举进攻前部队向北工作一时期的训令〔1〕
关于鄂豫皖应选敌弱点歼其一部的意见〔1〕
关于地方武装编制问题的密令〔1〕
汀州不能轻易放弃〔1〕
中央政府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1〕
吉安的占领〔1〕
地方部队的编制、训练与勤务〔1〕
扩大红军〔1〕
武装民众与建设红军〔1〕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
目前时局与红军抗日先遣队〔1〕
应在川陕甘三省建立苏维埃政权〔1〕
四方面军须力攻平武松潘〔1〕
四方面军应迅速北上〔1〕
左路军应改道北上〔1〕
消灭腊子口之敌的部署〔1〕
部队的行动部署和严整纪律问题〔1〕
日内无急于求战之必要〔1〕
通过洪德城环县时须做战斗准备〔1〕
部队争取在吴起镇金汤镇集结休息〔1〕
拟在铁边城以东地区消灭追敌〔1〕
陕甘支队的行动部署〔1〕
调查直罗镇附近道路地形情况〔1〕
消灭直罗镇一带之敌〔1〕
对敌一○六师及董英斌部作战部署〔1〕
从侧面和正面抑制敌一一七师〔1〕
消灭董英斌沈克两师之部署〔1〕
一军团十五军团行动部署〔1〕
追击逃敌董英斌的部署〔1〕
对沈克一○六师的基本方针〔1〕
目前根本方针应是南征与东讨〔1〕
直罗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1〕
红军靠近外蒙的根本方针等问题〔1〕
同意夺取甘泉宜川〔1〕
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1〕
准备东征的行动计划
一军团及二十五军的行动部署〔1〕
同意北征军打敌援兵的部署〔1〕
消灭袁克征团等部的部署〔1〕
休息训练准备接受新任务〔1〕
传达与讨论东征命令及部队开进问题〔1〕
东渡前抓紧提拔干部〔1〕
行军中严格注意隐蔽〔1〕
全力争取东面胜利与二十八军的行动部署〔1〕
关于东征作战的命令〔1〕
两军团应乘胜向石楼急进
游击队过河后的任务及组织担架队问题
我军目前方针是建立作战根据地〔1〕
争取在山西发展抗日根据地的训令〔1〕
派一个师开赴车鸣峪关上等作战要地〔1〕
消灭关上水头两地之敌〔1〕
全力消灭关上之敌〔1〕
在有利条件下攻击水头之敌〔1〕
关上村战况及我继续歼敌之部署〔1〕
两军团宿营位置以利于打击前进之敌为原则〔1〕
在关上水头地区创造作战根据地〔1〕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
一切为着打第二个胜仗〔1〕
渡河以来战况与黄河以西的军事部署〔1〕
关于执行优待俘虏政策的问题〔1〕
消灭中阳一带敌军的部署〔1〕
各个击破向大麦郊推进之敌〔1〕
消灭兑九峪之敌的部署〔1〕
以主力一部抄敌后路包围消灭之〔1〕
第四团应迟滞敌向水头进攻〔1〕
打破敌军进攻争取创造山西苏区〔1〕
十五军团乘虚北进相机袭取介休等地〔1〕
一军团十五军团应扩大占领区域〔1〕
十五军团在晋西北创造根据地的行动方针〔1〕
创造河东战场及加强要道工作〔1〕
第一军团的行动方针〔1〕
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政治军事等问题的通报〔1〕
集中全力与东西来敌打遭遇战〔1〕
第一方面军改编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及其方针任务〔1〕
敌军布防及红军第十五军团之部署〔1〕
东征军的行动计划和陕甘部队的扩编问题〔1〕
一军团继续留在晋西南的任务〔1〕
七十八师应消耗敌军滞其南进〔1〕
同意集中兵力在乡宁等地域作战〔1〕
十五军团和二十八军的行动部署〔1〕
破坏河防与寻敌作战不宜兼顾〔1〕
诱大宁之敌西进消灭之〔1〕
第一军团和第十五军团目前休整计划与扩红问题〔1〕
关于西渡黄河扩大陕甘苏区的命令〔1〕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关于西征战役的行动命令〔1〕
目前形势与战略方针〔1〕
关于当前军情变化和基本任务等问题的通知〔1〕
成立野战军后方勤务部及设小后方〔1〕
一军团主力应向环县急进〔1〕
横山定边间的作战部署〔1〕
我军决定出瓦窑堡准备作战〔1〕
东北军活动情况和中央机关转移的部署〔1〕
第二第四方面军宜北出甘南〔1〕
红军接近苏联的道路和时机问题
今后战略方针和任务〔1〕
关于西征战役的作战原则〔1〕
地方武装集中与分散并用的原则〔1〕
我军应继续执行三大战略任务〔1〕
目前西方野战军以休养生息为主〔1〕
广泛宣传第二、第四方面军北上胜利〔1〕
对白军俘虏着重施以政治教育〔1〕
攻占岷州战略上十分有利〔1〕
征询对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作战部署的意见〔1〕
冬季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的行动方针〔1〕
占领宁夏的部署〔1〕
聂荣臻部应南下策应红四方面军〔1〕
对三个方面军的行动意见〔1〕
四方面军宜以主力控制隆静会定大道〔1〕
阻滞胡宗南部西进〔1〕
应以红一军团一部先占界石铺〔1〕
一军团主力暂在现地待机〔1〕
发展重点在宁夏不在甘西〔1〕
阻止胡宗南西进确保界石铺〔1〕
四方面军有充分把握控制隆静会定大道〔1〕
四方面军宜迅即北上〔1〕
拟令一、二师策应第二第四方面军北上〔1〕
开办随营学校非常必要〔1〕
应与国民党军积极建立反日统一战线〔1〕
二师宜位于硝河城地域〔1〕
二方面军渡渭水后的我军行动部署〔1〕
二方面军宜乘敌尚未全部集中之时迅速转移〔1〕
四方面军应迅将主力集结马营通渭地区〔1〕
截断会静定间道路并立即占领庄浪〔1〕
派人侦察宁夏及绥远等地敌情〔1〕
目前不应过分威胁宁夏〔1〕
对一军团主力行动的意见〔1〕
集中渭水以北后的行动部署〔1〕
二十八军二十九军三十军目前的部署〔1〕
按照十月作战纲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1〕
目前我军应坚持休整与迟滞敌人前进的方针〔1〕
同意彭德怀宁夏战役计划〔1〕
击破南面之敌的部署〔1〕
对胡宗南部作战的部署〔1〕
先打胡宗南后攻宁夏〔1〕
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1〕
关于过河部队的行动〔1〕
关桥堡地区作战应依实况决定〔1〕
集中全力歼灭饥疲之敌〔1〕
争取在运动中打敌一个师〔1〕
力求消灭敌一部〔1〕
作战新计划〔1〕
河西部队称西路军及其领导机关名称人选问题〔1〕
询问西路军情况〔1〕
关于打曾万钟的部署〔1〕
关于打敌办法〔1〕
胡宗南进攻定边盐池及我军之部署〔1〕
朱瑞支队的作战部署〔1〕
先打丁德隆后打周祥初孔令恂〔1〕
胡宗南部的行动及我军部署
打丁德隆胜利后立即打周祥初〔1〕
坚决阻敌第一旅占领盐池〔1〕
组成南北纵队打击敌军〔1〕
捉住敌军矛盾彻底击破胡宗南〔1〕
与其击溃敌许多团,不如干净消灭敌一个团〔1〕
提议东北军确占兰州汉中两战略要点〔1〕
野战军应开至西峰镇
应奉行大的战略击破敌之要害〔1〕
配合张学良杨虎城部消灭东来之敌〔1〕
对张学良杨虎城击破东敌部署的提议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
准备对付亲日派进攻〔1〕
十五军团应出陕南
目前中心在坚决备战拒顾迎张〔1〕
野战军集中后的工作
如敌决心开战红军主力可分三步出击
力主和平避免内战
红军主力以出商洛为宜
谈判原则和军事部署〔1〕
与蒋介石交涉红军驻地等事项〔1〕
红军与张学良杨虎城军应同进同退〔1〕
与南京谈判的主要内容〔1〕
向南京方面要求增加防地〔1〕
国内和平实现后的形势和任务〔1〕
关于剿匪的基本方针〔1〕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2卷
为日军进攻卢沟桥致蒋介石电〔1〕
红军政治工作决定要重新起草〔1〕
关于红军编制及准备〔1〕
为力保平津、张家口致阎锡山电〔1〕
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1〕
向蒋介石转达红军改编计划〔1〕
关于红军作战的原则〔1〕
对国防问题的意见〔1〕
红军的作战任务与兵力使用原则〔1〕
同各方接洽要有谦逊的态度
红军主力不走平汉路而走同蒲路
洛川会议将讨论重大军事问题〔1〕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1〕
关于陕北红军各独立军师改编的电令
与阎锡山交涉红军活动区域
力争把阜平等县规定为八路军活动地区〔1〕
对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基本原则的解释
关于敌情判断及我之战略部署
八路军战略区域问题
王兆相部主力准备配合一二○师作战〔1〕
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原则
在日军占太原的设想下布置五台山脉游击战争
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
在保定及晋北决战中八路军须发挥战略作用
关于华北作战的战略意见
对日军在华北作战计划的估计和边区应紧急进行备战动员〔1〕
在华北局势危急情况下应坚持游击战争方针
平型关战役战果
正确对待配属八路军指挥之友军〔1〕
关于各师在山西的作战部署
在晋西北创建抗日根据地
关于华北作战的补充意见
华北战局重点在娘子关龙泉关一带之太行山脉
关于太原失守后华北战略部署的意见
用游击战配合友军作战〔1〕
日军占太原后八路军的作战部署
一二九师一二○师等部的作战部署
恢复军队中政治委员及政治机关制度〔1〕
总部与一一五师的行动部署
游击战争主要应处于敌之翼侧及后方
边区红军须立即进行直接抗战的准备和动员〔1〕
目前决定的战斗在正太路
把勇敢精神与谨慎精神联系起来
在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1〕
一二○师在晋西北的部署
太原失守后华北将以八路军为主体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准备充分力量对付敌向内地各县之进攻
过渡期中八路军在华北的任务
八路军骑兵团向蒙境出动〔1〕
巩固河防为目前紧迫任务〔1〕
围攻三边地区土匪要友周详的计划〔1〕
对进攻晋察冀边区之敌的作战方法〔1〕
派两个支队向平汉路东游击〔1〕
在友军区域内应
在敌南进中须集中兵力打两三个胜仗〔1〕
对日军进攻形势的判断与我之部署的建议〔1〕
使敌攻武汉处于我战略包围之中〔1〕
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1〕
应派精干部队发展雾龙山区〔1〕
茅山山脉利于新四军发展〔1〕
关于一一五师分三步向河北山东等地进军的意见〔1〕
力争建立长期抗战的主要战略支点〔1〕
在日军深入进攻条件下必须部署足够力量于外线〔1〕
须尽全力歼灭府城西进之敌〔1〕
三四三旅应即改变作战计划
与合众社记者的谈话〔1〕
关于巩固河防的部署〔1〕
我后路不被隔断的条件下主力可留晋击敌〔1〕
敌情与一一五师之部署〔1〕
对陈光罗荣桓部行动问题的指示〔1〕
有计划地部署晋豫边的游击战争〔1〕
一二○师应与傅作义协力击破西进之敌
三五八旅宜从娄烦方向打起
军委指导只提出大的方针
八路军应准备转战陕甘豫地区
刘伯承师徐海东旅主力以担任正太作战任务为宜〔1〕
与国民党谈华北军事时注意分两个阶段
刘伯承师目前留东边活动有利〔1〕
贺龙师主力须逐渐南下以代林彪师陈光旅〔1〕
以最快速度创造巩固的冀晋豫根据地〔1〕
晋东南作战的主要任务〔1〕
立即组织以八路军名义出现的游击兵团〔1〕
冀鲁豫急需建立军政统一领导〔1〕
刘伯承师徐海东旅宜位于同蒲路东侧
巩固与发展晋察冀根据地〔1〕
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大量发展游击战争〔1〕
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
《大公报》提倡准决战的论调是不对的〔1〕
进攻是主要的,也是有条件的〔1〕
准备向豫皖苏鲁敌后发展〔1〕
在华北应广泛开展游击战争〔1〕
抗日战争没有战略进攻只有战役反攻及战略反攻〔1〕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
论持久战〔1〕
新四军可放手在敌后活动〔1〕
拟创造大青山根据地〔1〕
在华北西北放手发展游击战争〔1〕
在敌后比较空虚地区发动游击战争〔1〕
我们在抗战过程中的总方针〔1〕
八路军第四纵队的工作方针〔1〕
程子华率队进击柳林西北地区〔1〕
克服困难创建冀热察根据地〔1〕
在冀热边区创造根据地具有战略意义〔1〕
各方动员战胜敌人对晋察冀边区的围攻〔1〕
抗战十数个月的总结〔1〕
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
长期艰苦奋斗创造冀热察根据地〔1〕
战争和战略问题〔1〕
张云逸可率两三个营过江活动〔1〕
在大青山坚持长期游击战争〔1〕
冀中区域的中心任务〔1〕
陈光罗荣桓率师部及陈光旅主力去山东淮北为宜〔1〕
《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1〕
抗战与外援的关系〔1〕
中国军队应当学习苏联红军的经验〔1〕
各级政治机关主要工作者必须是党员〔1〕
改进抗大分校教育计划的意见〔1〕
对新四军参谋会议的意见〔1〕
抗大三周年纪念
对八路军参谋会议的意见〔1〕
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1〕
《共产党人》发刊词
晋西南新旧军冲突和我们的方针〔1〕
对山东军事工作的意见〔1〕
晋西目前形势及我军事部署〔1〕
准备应付华中急变〔1〕
目前不可能实行征兵制〔1〕
目前形势与我之对策〔1〕
集中一切力量为发展武装建立根据地而斗争〔1〕
皖南部队须力争江北〔1〕
在自卫原则下给进攻者以彻底打击〔1〕
挺进军的战略任务〔1〕
在主要地区求得对内和平巩固已得阵地〔1〕
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1〕
在华北军事上转为守势,造成政治上有理有利地位〔1〕
巩固华北发展鲁苏皖豫鄂五省
巩固中央与晋东南及晋察冀之联络〔1〕
新四军的政治工作任务〔1〕
援助新四军创立皖东淮北苏北抗日根据地〔1〕
目前华中的军事策略〔1〕
目前在华北华中的方针〔1〕
新四军能否应付国民党的袭击〔1〕
发展和巩固华中根据地的部署及策略〔1〕
对中间派应采取的方针〔1〕
新四军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苏南苏北广大地区〔1〕
对华北华中的战略部署〔1〕
目前华中应切实发展苏北〔1〕
对八路军野战政治工作的意见〔1〕
山东根据地今后的任务〔1〕
无论何部向我进攻必须坚决消灭之〔1〕
目前方针是缓和磨擦强调团结〔1〕
新四军的行动方针〔1〕
对反共派俘虏官兵的处置办法〔1〕
对目前世角蓄势的估计及对国民党可能进攻的对策〔1〕
对付日蒋联合反共的军事部署〔1〕
尽一切可能进行争取友军的工作〔1〕
军政委员会条例(草案)〔1〕
华北各部队今年冬季的任务〔1〕
对黄埔系军人进行统战工作意义重大〔1〕
对苏北的作战部署〔1〕
皖南部队必须于十二月底全部开动完毕〔1〕
目前蒋介石反共政策的实质及我之方针
向国民党提出制止对新四军的进攻〔1〕
皖南部队务须迅速渡江〔1〕
重庆形势严重项英曾山暂勿离开军队〔1〕
叶挺应迅速过江〔1〕
努力巩固苏北根据地〔1〕
组织机动突击兵团应付华中紧急局面〔1〕
要有决心有办法达到北移之目的〔1〕
江南部队分批走苏南为好〔1〕
打破国民党进攻争取时局好转〔1〕
叶挺宜于两周内渡过江北
新四军不宜在茂林久留〔1〕
皖南部队以突围出去分批东进或北进为有利〔1〕
包围韩德勤沈鸿烈以答复蒋介石对皖南新四军之聚歼计划〔1〕
在政治上军事上准备全面大反攻救援新四军〔1〕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目前华中指导中心应着重于三个基本战略区〔1〕
只有恢复国内团结才能抗御日寇之进攻〔1〕
日军进攻态势及我们对国民党的方针〔1〕
设立炮兵司令部直属军委〔1〕
对日军进攻形势和蒋介石政治动向的分析
对山东华中战略部署的意见〔1〕
发展上海到福州广大地区的游击战争〔1〕
团结对敌有计划地配合友军作战
八路军新四军均在敌后猛击敌人
与友军配合作战坚决破坏敌之进攻〔1〕
河北平原反“蚕食”斗争的政策〔1〕
准备在战略上配合苏军作战〔1〕
帮助苏联红军我们决取广泛游击战的长期斗争方针
八路军新四军仍应坚持长期斗争的方针
自卫方针应准备长期坚持下去
军渡碛口线之河防应该加强〔1〕
派一个团带干部去发展中条山的游击战争
对伪军的政策及对伪官兵的处理意见〔1〕
征求华北各战略单位对军区建设的意见〔1〕
配合国民党军作战争取时局好转〔1〕
普遍设立炸弹制造厂〔1〕
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广播讲演〔1〕
对国际战争形势的估计
印发和学习红四军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
增长力量,准备反攻〔1〕
新四军的任务不是向南发展而是支持现有根据地
山东根据地实为战略转移的枢纽
下绝大决心实行彻底的精兵简政
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与人民结合的军队〔1〕
晋西北要积极开展游击战争
关于发展军队的生产事业〔1〕
新四军工作的总方针
在今后三年中应力求巩固屹立不败
准备对付蒋介石进攻边区的军事部署
晋察冀应下决心实行精简〔1〕
开展拥政爱民运动〔1〕
在国民党军进攻时应执行自卫原则〔1〕
应付阎锡山部六十一军东进的方针〔1〕
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发展的三个阶段〔1〕
和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谈话〔1〕
纪念联合国日,保卫西安与西北!〔1〕
发展沪杭周围及沪宁路沪杭路两侧的游击战争〔1〕
坚持为人民服务〔1〕
关于建立豫西根据地的部署〔1〕
准备力量向苏浙地区发展〔1〕
华南今后主要发展方向是广西与南路〔1〕
一九四五年的任务〔1〕
晋察冀部队应努力向日军占领区发展
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1〕
坚决打击反动者,争取较好者〔1〕
扫清顽伪发动民众建立巩固根据地〔1〕
建立湘北根据地然后南进〔1〕
自己动手,克服困难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1〕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
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1〕
湘鄂赣边区根据地必须创立〔1〕
王震王首道部的行动方针〔1〕
豫中豫东日军占领区较利于建立根据地〔1〕
主要打敌伪军,只在自卫立场上打顽军〔1〕
开辟郑州许昌等地甚为必要〔1〕
入豫部队作战方针是向西防御向东向南进攻〔1〕
争取年底到达五岭与王震部会合
争取时间在粤北湘南
准备应付必然到来的内战局面〔1〕
准备与王震王首道部会合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1〕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3卷
中央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1〕
华中准备对付内战的部署〔1〕
必须力争占领之交通线及沿线城市〔1〕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1〕
坚决拒绝蒋介石的“驻防待命”的命令〔1〕
在战役上须占绝对优势不可浪打〔1〕
河南部队目前的任务〔1〕
广占乡村不打大城市
华中部队当前任务和作战方法
包围大同和解决太原问题
向蒋介石提出的声明和要求〔1〕
山西国民党军部署及我军作战任务〔1〕
抽九个团赴东三省〔1〕
力求占领许多中小城市〔1〕
站在自卫立场坚决反击国民党进攻〔1〕
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1〕
《双十协定》公布后应注意的问题〔1〕
平绥战役关系我党在北方的地位及争取全国和平局面〔1〕
集中太行与冀鲁豫全力争取平汉战役的胜利〔1〕
应抽调地方军补充野战军〔1〕
目前东北发展方针〔1〕
组织一支野战军进行津浦战役〔1〕
关于山东华中作战问题〔1〕
集中力量在桐柏山区创造战场〔1〕
归绥包头大同等地必须占领〔1〕
组织晋察冀第二野战军歼灭向承德进攻之敌〔1〕
孤立傅作义部于集宁后再歼灭之〔1〕
攻占打成一片的几个城市以利野战〔1〕
东北我军力量的布置
迅速组织热河野战军和冀东纵队〔1〕
尽快抽调部队海运东北
平汉战役的部署〔1〕
程子华速去热河准备反击蒋军进攻承德〔1〕
准备集中全力歼灭傅作义部夺取归绥〔1〕
以地方兵团及民兵阻敌南援〔1〕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当面之敌然后再打援敌〔1〕
赵尔陆即率部兼程至临城地区〔1〕
准备钳制王仲廉可能北援之部队〔1〕
歼灭霍守义陈大庆李品仙部
萧克罗瑞卿十一月内必须完成三项任务〔1〕
准备在邹滕地区打大歼灭战〔1〕
集中最大兵力歼灭当面之敌〔1〕
抵抗由营口葫芦岛登陆之蒋军迫其缓进〔1〕
十一月作战部署〔1〕
冀中地区动员一切力量破坏铁路〔1〕
在山海关锦州地区坚决歼灭北进之敌〔1〕
平汉战役胜利经过〔1〕
坚决作战控制东西北满〔1〕
杨苏纵队速加补充十天后开锦州沈阳〔1〕
对俘虏官兵处理的办法〔1〕
对西北系和东北系部队展开军运工作〔1〕
黄克诚梁兴初两部速至锦州充当歼灭顽军之主力
保卫热河并组织破路司令部〔1〕
罗荣桓等渡海后立即去沈阳会商作战大计〔1〕
把发动群众创造战场当作东北当前紧急战略任务〔1〕
将创造战场当作战略任务〔1〕
黄克诚梁兴初两部应取捷径赴锦州〔1〕
夺取归绥方案〔1〕
坚守山海关绥中兴城之线掩护我主力集中锦州〔1〕
以锦州地区为战略枢纽布置工作〔1〕
从内线作战着眼分批歼灭国民党三个军
关于开展高树勋运动、练兵和拥政爱民〔1〕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
全力控制长春哈尔滨两市及中东路全线〔1〕
对国民党武装和非武装人员的政策〔1〕
反动逆流高涨之时严防敌人突袭〔1〕
关于对付美蒋大举进攻东北的对策〔1〕
争取四平本溪两个胜仗是当前关键〔1〕
对东北作战问题的补充指示〔1〕
东北作战须统筹全局作长期打算〔1〕
守住四平本溪以利谈判〔1〕
速歼东北之敌在停战前夺取优势〔1〕
破袭北宁路并向沈阳以北游击〔1〕
望准备应付任何事变〔1〕
占领长春后的东北军政工作部署〔1〕
集中优势兵力在四平南北地区举行数次大的战役决战〔1〕
全力争取四平公主岭地区作战的胜利〔1〕
南满速调部队北上作战长春应布置守城〔1〕
长春部队迅即划分为城防与野战两部〔1〕
宜多调部队北上保卫长春哈尔滨〔1〕
歼灭新一军的作战部署〔1〕
对东北军事工作和地方工作的意见
死守本溪争取时间以待停战到来〔1〕
应慎重使用生力军〔1〕
中原军区部队应争取合法转移〔1〕
坚守四平目前不要举行大规模进攻〔1〕
立即准备对平古线及南口等地区举行攻击〔1〕
关于练兵问题的指示〔1〕
在四平本溪坚持奋战争取有利于我之和平
同意中原局对顽军进攻所取方针〔1〕
于有利时机在运动战中打击敌人〔1〕
坚守本溪挫敌锐气〔1〕
继续不断破毁锦榆段铁路〔1〕
关于热河战役的意见〔1〕
对断敌后路围歼四平之敌的意见
加紧准备对付傅作义的进攻〔1〕
布置热东战役要兼顾其他工作〔1〕
切断四平敌军后路钳制本溪援敌
速派部队相机占领锦西〔1〕
国民党内战阴谋及我之对策〔1〕
美蒋对东北问题的态度及我方的对策〔1〕
望热河各部积极行动配合东北我军作战〔1〕
望研究破坦克之术〔1〕
坚守四平不可能时应主动放弃〔1〕
退出四平后的军事部署〔1〕
对顽军进攻取局部报复手段〔1〕
对平古线和热东地区行动的部署〔1〕
放弃四平后我之行动方针〔1〕
东明作战暂勿举行〔1〕
积极准备作战并加强顽军内线工作〔1〕
东北主力应不怕丧失地方准备长期斗争〔1〕
四平防御战不能成为一般作战方针〔1〕
准备对付国民党向晋绥晋察冀发动进攻〔1〕
充分准备对付国民党大举进攻〔1〕
大量购办黄色炸药着重练习攻城战〔1〕
山东军区以首先消灭吴化文等部为有利〔1〕
不用照会即可攻取泰安等地〔1〕
中原部队须求自救之道与准备突围〔1〕
先取泰安等城后再考虑攻济南〔1〕
同意在东北采取运动战与游击战方针〔1〕
加强兵力全部控制吕梁地区〔1〕
大同口泉及朔县宁武等地的作战部署〔1〕
准备一切条件在运动中歼灭进攻承德之敌〔1〕
停战期间东北部队应休整补充严防敌军进袭〔1〕
休整养精准备粉碎敌人进攻〔1〕
先取朔县宁武再取山阴岱岳不要惊动傅作义〔1〕
必须用一切方法歼敌于南线〔1〕
总结攻城经验休整补充部队〔1〕
准备国民党不愿和平时能够进行有力作战〔1〕
我行动愈坚决有力和平可能性愈增〔1〕
力争和平准备再战〔1〕
迅速歼灭聊城等处伪军〔1〕
准备夺取兖州及聊城博平〔1〕
中原军区部队须随时准备突围〔1〕
准备对付蒋军对胶东苏中的大举进攻〔1〕
准备对付蒋介石大打的作战部署〔1〕
准备攻取宁武等城〔1〕
应考虑承德弃守问题〔1〕
全局破裂后太行和山东两区的战略计划〔1〕
东北应准备于谈判破裂时粉碎蒋介石进攻〔1〕
同意中原军区部队立即突围〔1〕
先攻怀仁等地然后相机夺取大同〔1〕
对南线作战的补充指示〔1〕
苏中可能暂时失陷宜预作准备〔1〕
暂无和平希望准备全国大打〔1〕
分途突围及保护军调小组安全〔1〕
对晋绥作战的部署〔1〕
华中野战军应准备出蚌浦线作战〔1〕
蒋介石已向我中原部队实行攻击〔1〕
国民党大打后
为避免仓卒作战七月底前完成大打准备〔1〕
利用停战时机加紧备战〔1〕
准备应付边打边谈局面〔1〕
各部暂处待机位置加紧准备〔1〕
夺取青县沧州需有充分准备〔1〕
关于中原军区部队突围后的行动问题〔1〕
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1〕
对时局的估计和我党的方针〔1〕
中原军区部队突围后的形势和任务〔1〕
攻打平汉路的时机和作战部署〔1〕
统一指挥夺取代县崞县等地〔1〕
国民党不全面长期停战我绝不片面停战〔1〕
对东北局关于东北形势及任务决议的修改意见〔1〕
注意加强部队纪律教育〔1〕
中原军以机动灵活之行动在外线牵制敌人〔1〕
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1〕
完成一切攻击准备待命收复长春路两侧各县〔1〕
中原军的战略任务是在敌后创立根据地〔1〕
中原军胜利突围的意义〔1〕
学习陈赓部集中主力各个歼敌的作战方法〔1〕
关于攻打忻州五台定襄问题〔1〕
徐州附近作战关系全局力争打好〔1〕
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1〕
刘邓军须配合山东野战军的第二战役〔1〕
八九两月内东北仍应保持平静同时作好战斗准备〔1〕
在鄂西鄂北豫南灵活作战建立根据地〔1〕
应下决心在陕南分散游击〔1〕
晋察冀部队应立即
集中优势兵力分割歼灭敌人〔1〕
宁可丧失一些地方不可勉强作战〔1〕
到处扶植地方游击队创立游击根据地〔1〕
在陕豫边分散打游击做群众工作〔1〕
不要打只能击溃不能歼灭之仗〔1〕
只要五万机动兵力在手总有机会歼敌〔1〕
冀热辽作战要由现有部队担负〔1〕
用袭击方法夺取洪洞赵城〔1〕
大同战役后即准备平汉战役〔1〕
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1〕
东北八九两月完成作战准备〔1〕
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歼敌〔1〕
尽可能集中更多军队于主要作战方向〔1〕
太行山东华中积极作战以援中原〔1〕
须于最短期内攻取洪赵霍三城〔1〕
王震部应坚决就地分散和敌人打小圈子〔1〕
粟裕部再在苏中作战
争取时间创造战场〔1〕
望苏中再布置几次作战〔1〕
调动刘峙兵力推迟主力决战时间〔1〕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集中兵力歼灭一一八旅与十一旅〔1〕
占领霍县灵石待歼胡宗南军〔1〕
占领南通海门后应注意
对付海安如皋之敌的意见〔1〕
以持久战斗夺取大同〔1〕
配合陈赓及太岳力量夺取吕梁〔1〕
战役战斗上不要平均使用兵力〔1〕
要歼敌四十几个旅〔1〕
陕南豫西鄂西各部应彻底分散控制广大地区〔1〕
采取打圈子办法迷惑敌人〔1〕
刘邓部应充实十五至二十个主力团〔1〕
攻占薄弱据点调动敌人而歼灭之〔1〕
寻机歼灭薛岳部八至十个旅的作战方案问题〔1〕
粉碎蒋军进攻热东冀东等地的部署〔1〕
将陕南鄂西北打成一片造成根据地〔1〕
华中野战军的作战经验〔1〕
山东华中的歼敌方针〔1〕
相机歼灭敌第三师〔1〕
寻机歼敌造成有利局势〔1〕
关于歼灭大同之敌的意见〔1〕
吸引蒋军向苏中增援对全局有很大利益〔1〕
准备固守张家口至南口沿线地区〔1〕
集中优势兵力着重歼灭保安团〔1〕
主力他调须留得力部队在苏中作战〔1〕
立即部署歼灭刘峙一路〔1〕
歼灭第三师后的行动部署〔1〕
速将主力隐蔽集结准备打击北进之敌〔1〕
华中野战军九十月份的作战任务〔1〕
歼第三师后相机解决东明之敌〔1〕
望派地方部队扰击向单县进攻之旅〔1〕
参战主力集结休整未使用之部队相机歼灭东明之敌一部〔1〕
歼灭进攻集宁之敌的作战部署〔1〕
准备在宿迁新安沭阳等地相机歼敌〔1〕
坚决克服归队思想在敌后创造根据地〔1〕
提议华中野战军主力即开两淮机动位置〔1〕
各个击破的战法须应用到战术上〔1〕
关于刘邓军作战经验的通报〔1〕
要学会集中优势打击一点的战法〔1〕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个别地方为主〔1〕
待敌分散有机可乘之时各个歼灭敌人〔1〕
集中最大兵力歼击一点逐一歼灭敌人〔1〕
只要指挥上既灵活又勇敢就能打破敌人进攻〔1〕
望早日执行攻取金乡鱼台单县计划〔1〕
晋察冀区应为歼敌八个旅而斗争〔1〕
两军会合第一仗必须打胜〔1〕
须准备连续打几个大仗〔1〕
三个月总结〔1〕
全力歼灭薛岳十个旅左右以转换战局〔1〕
目前应于第二线第三线做好作战准备〔1〕
请刘邓考虑以主力袭击敌后空虚地带〔1〕
关于目前战局及谈判问题〔1〕
张家口失陷后晋察冀部队的作战方针〔1〕
在淮海地区打几个大仗以开展局面〔1〕
选送学生学习坦克问题〔1〕
集中山野华野全力在淮北歼灭东进之敌〔1〕
采取围城打援办法歼敌有生力量〔1〕
敌强我弱必须准备长期斗争〔1〕
华中等战略区战况及对蒋军攻势的估计〔1〕
望即组织部队歼敌二十六师〔1〕
壮大力量以占领整个海南岛为目标〔1〕
应集中主力歼灭南满分散之敌〔1〕
敌攻临沂是调虎离山切勿上当〔1〕
鄄城战役结束后应向西进击〔1〕
对密集之敌可钳制一路打另一路〔1〕
关内作战快到转折点有利东北作战〔1〕
歼灭桂系一部和冯治安等部的部署〔1〕
以拖住邱清泉胡琏不使加入鲁南为原则〔1〕
迅即攻占大宁吉县区域〔1〕
关于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部署〔1〕
南方各省乡村工作方针〔1〕
对俘虏军官的处理办法〔1〕
战役和战术上均须集中兵力以期必胜〔1〕
晋察冀部队应争取每月歼敌两个旅左右〔1〕
陈谢军西进前须作好充分准备〔1〕
集中三四两纵各个歼灭九十一师〔1〕
扩大战果再歼孙震一部〔1〕
乘机打击敌七师七十四师极为必要〔1〕
发展吕梁区以保卫延安巩固太岳〔1〕
如在一两个月内歼灭第五军等北进之敌则全局好转〔1〕
冀东地区的作战方针〔1〕
同意夺取中阳并歼赵承绶部〔1〕
歼灭进攻沭阳之敌极为重要〔1〕
南满集中主力歼敌拖延敌对北满进攻〔1〕
应逐步扩充冀东主力部队〔1〕
宿迁沭阳大胜后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1〕
调动邱清泉东进歼灭之较为有利〔1〕
陈谢纵队迅速集中蒲县附近准备连续战斗〔1〕
在内线多歼敌人再转外线作战更为有利〔1〕
宜集中主力于鲁南歼灭二十六师〔1〕
鲁南首战以歼敌二十六师为宜〔1〕
在苏中等敌占区必须坚持游击战争〔1〕
多打小仗以歼敌有生力量为目标〔1〕
刘邓军宜速向东南歼敌〔1〕
在嘉祥等地打几个大歼灭战〔1〕
力争每战歼敌三至四个旅〔1〕
歼灭八十八师主力开辟东南战场〔1〕
一切以打大歼灭战为目标〔1〕
打王敬久部应当作一个大歼灭战来准备〔1〕
集中最大兵力彻底歼灭当面之敌〔1〕
歼灭冯治安部后再行决定打欧震〔1〕
围城打援是歼敌的重要方法之一〔1〕
宜加紧补训不必急于打仗〔1〕
灭邱清泉军的几个办法〔1〕
攻临城时准备歼灭增援队〔1〕
攻克枣庄并准备歼灭欧震部〔1〕
全力歼击欧震军开辟南进道路〔1〕
夺取平介灵霍巩固孝义〔1〕
乘胜展开攻势收复失地创造机动战场〔1〕
抓住时机攻占豫东淮北收复失地〔1〕
准备充分后再打欧震〔1〕
打欧震务必集中五十个团于一个战场〔1〕
不要位于敌诸路之合击点上〔1〕
不被敌牵制找敌弱点打〔1〕
注意多打歼灭战少打击溃战〔1〕
准备于五月开始转为外线作战〔1〕
打大歼灭战的两个条件〔1〕
以多打弱敌孤立强敌为原则〔1〕
对粉碎陈诚进攻计划的意见〔1〕
晋察冀上半年应基本解决平汉线上蒋系各军〔1〕
力争三至四个月内歼灭董钊四五个旅〔1〕
宜在鲁南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1〕
关于彻底粉碎陈诚向鲁南进攻的建议〔1〕
威胁徐州抑留邱清泉部〔1〕
必须等候敌进至郯城临沂地带再打第一仗〔1〕
在临沂建筑防御工事以利歼敌〔1〕
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力争主动〔1〕
围城打援各个歼灭商丘砀山之敌〔1〕
关于开至莱芜新泰作战的问题〔1〕
解决郝鹏举部应与全部战略方针联系考虑〔1〕
进行胶济战役必须有充分准备〔1〕
莱芜战役后我军的行动方针〔1〕
集中主力乘胜攻占胶济路〔1〕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4卷
考虑作战行动应以便利歼敌为标准〔1〕
保卫延安主要依靠外线作战〔1〕
陈谢等部主力的行动方案〔1〕
保卫延安的命令〔1〕
青化砭战斗后准备打第二仗〔1〕
同意积极歼敌的方针和部署
只要打破胡宗南军即可改变陕北局面〔1〕
攻占晋西南各县不在占地而在歼敌有生力量〔1〕
中央军委机关转移情况〔1〕
应提早举行正太战役缩短作战时间〔1〕
采取正面及两翼三面埋伏的战法〔1〕
暂时避免作战隐蔽待机〔1〕
彭习:
休整数天后分数路广泛袭击敌之后路〔1〕
放手扩大战果打敌薄弱据点〔1〕
工事太坚者不必强攻应超越前进〔1〕
敌情正在变化我军主力现地待机
关于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通知〔1〕
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1〕
忍耐等候不骄不躁可以寻得歼敌机会〔1〕
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1〕
王世泰部应保证断敌粮道〔1〕
望部署歼击瓦窑堡可能逃跑之敌〔1〕
确有把握方可攻击瓦窑堡或蟠龙〔1〕
一周内攻克蟠龙即可保持主动〔1〕
攻克蟠龙后的行动部署
刘邓陈粟晋南陕北各部队的作战任务〔1〕
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1〕
能否解决敌一四四旅〔1〕
待敌分散疲惫之时发起歼击为宜〔1〕
部队荫蔽休整一时期再出关中陇东〔1〕
不性急不分兵诱敌深入相机歼击〔1〕
迟滞敌军行动掩护青化砭作战〔1〕
攻击昌潍可能引起的几种情况及处置办法〔1〕
击破顾祝同系统第一线兵力的部署〔1〕
钳制关内敌军配合东北作战〔1〕
蒋介石驱我至黄河以北而歼灭的方针将归于破产〔1〕
须不失时机歼击一路好打之敌〔1〕
同意西北野战兵团六月作战方针
集中兵力打破一路则全局好转〔1〕
吸引敌人主力组织打援战役〔1〕
荫蔽休整待机再战〔1〕
东北作战方针及关内战局
在山东战场打破敌人进攻的作战方针〔1〕
对陈谢纵队西进作战的部署〔1〕
陈谢纵队应立即发起吕梁战役〔1〕
中原军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1〕
目前阶段陈粟谭军与刘邓军只作战略配合〔1〕
同意刘邓全军休整月底渡河〔1〕
先打八十一师后打十八师〔1〕
六月中旬作战以全歼敌七个旅为目标〔1〕
一切大规模破坏铁路的行动应予停止〔1〕
做好夺取大西北的一切准备〔1〕
各战场形势和中工委今后六个月内的工作
目前宜打分散与较弱之敌〔1〕
晋察冀主力的作战方向〔1〕
陈谢军七月中旬开始向榆林方向出击〔1〕
边区野战军与陈谢军的作战方针
不要打无把握之仗〔1〕
应取分路出击敌远后方之方针〔1〕
部署强大力量准备马鸿逵逃跑时歼灭之
每战应以歼灭孤立分散之敌为主〔1〕
以神速动作打开与刘邓会师之道路〔1〕
晋察冀野战军下半年的行动部署〔1〕
以尽歼泰安至临城全线之敌为第一目标〔1〕
击灭胡宗南夺取大西北的两个方案
目前应采取四路分兵各打各的方针〔1〕
歼击第八军并相机攻取潍县〔1〕
争取在内线多歼敌人〔1〕
一年作战总结及今后计划
放手歼敌粉碎鲁中敌军进攻〔1〕
部队是否西移须依情况决定〔1〕
目前应放手攻占泗水等七城〔1〕
陈谢纵队使用方向改为渡河南进〔1〕
陈谢等部速作好出豫西的准备〔1〕
对确保与扩大战略主动权的军事部署〔1〕
做好到国民党区域作战的准备工作〔1〕
刘邓军立即集结休整准备南进〔1〕
同意临朐战役后我主力移诸城莒县地区〔1〕
陈谢集团归刘邓指挥并组织前委〔1〕
刘邓陈谢等部的作战任务〔1〕
必须于两个战役间争取休息〔1〕
刘邓军出大别山的准备工作〔1〕
粟裕迅去郓城指挥五个纵队策应刘邓作战〔1〕
华野五个纵队渡运河后的作战任务〔1〕
立足鲁西南粉碎敌驱我过黄河企图〔1〕
对刘邓出动后敌之对策的估计〔1〕
刘邓陈粟等部配合作战的部署〔1〕
整顿队势以利争取新胜利〔1〕
陈粟应速西去〔1〕
陈粟六个纵队集中处于内线钳制敌人〔1〕
陈谢集团应提前渡河〔1〕
刘邓南进决心完全正确〔1〕
令王世泰部直出长武彬县速占泾渭间诸县〔1〕
华东野战军西兵团统归刘邓指挥〔1〕
总意图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1〕
停攻榆林城集中兵力打钟松部〔1〕
对我军南进的三点意见〔1〕
陈谢宜早日渡河援助刘邓〔1〕
注意分割敌人逐一歼灭之〔1〕
陈粟部的供应和晋冀鲁豫三个纵队行动问题〔1〕
克服困难争取整个军事形势的转变〔1〕
对西北战场形势的分析〔1〕
西兵团应积极策应刘邓作战
我军对蒋介石企图在胶东抽兵的对策
陈谢渡河后应放手向豫西发展〔1〕
陈粟部应迅速渡河南进打开局面〔1〕
给敌以歼灭与歼灭性打击须同时注重〔1〕
采取于运动中半歼灭半击溃的作战方针〔1〕
东北我军应于九月下旬开始作战以配合南线
陈谢主力速抢占陕县灵宝等县〔1〕
先敌抢占绥清间一段阻敌南进〔1〕
刘邓部目前的行动方向〔1〕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1〕
陈谢部的作战范围和原则〔1〕
西北野战军主力迅速南进相机攻占洛川等城〔1〕
迅速建立无后方作战的思想
要有建立鄂豫陕根据地的决心〔1〕
全歼敌五十七师后的作战部署〔1〕
注意歼灭运动中的中央系各部及滇军〔1〕
陈谢集团攻克卢氏后的作战任务〔1〕
西兵团暂不分兵运河以东为好〔1〕
陈谢部的行动计划〔1〕
目前各战区的作战情况〔1〕
西北野战军应配合陈谢完成重要任务〔1〕
二七两纵目前不宜离开滨海〔1〕
抓住时机打开陕东陕南局面〔1〕
西北野战军有配合陈赓兵团争取战略胜利之任务〔1〕
西北野战军主力南进的部署〔1〕
同意陈谢韩三路出兵意见〔1〕
四纵东进协同秦纵歼击李铁军部〔1〕
打李铁军部的部署〔1〕
西北主力应在内线完成三项任务〔1〕
打李铁军及以后的作战任务〔1〕
四纵第十二旅应在陕南建立根据地〔1〕
同意陈粟部分两路前进方针〔1〕
清涧瓦窑堡两处可先打一处〔1〕
陈粟部在一两个月内应只打小仗不打大仗〔1〕
在新区作战的方针〔1〕
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各纵的作战任务〔1〕
凡无把握之仗不要打〔1〕
我军已全面转入反攻〔1〕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
固守清涧杀伤消耗敌人待机举行反突击〔1〕
西北战场的情况与经验〔1〕
攻克吉林后应将主攻方向转至北宁平绥两线
东西兵团的指挥和建制等问题
陈谢部休整后的行动部署〔1〕
对陈粟部组织机动兵团及分散作战的部署
同意三军举行大破平汉路战役〔1〕
攻石门打援兵的部署〔1〕
同意陈粟提早集中主力大破陇海路〔1〕
对胡宗南企图打通陇海线应取的方针〔1〕
关于攻取榆林城和打援的问题〔1〕
充分准备彻底破毁陇海路汴徐段〔1〕
对敌援军宜先打十八师〔1〕
东北局应全力加强军事工业建设支援全国作战
对集结之敌的打法〔1〕
晋察冀野战军配合东北作战问题〔1〕
出击三边及进攻榆林问题〔1〕
陈赓部队目前的中心任务〔1〕
同意再打运城〔1〕
刘邓军明年的任务〔1〕
建立空军已成党的迫切任务〔1〕
粟部与陈谢部配合攻击平汉路〔1〕
目前华野仍以打中等规模之仗为有利〔1〕
粟裕及陈谢两部长期配合刘邓行动的部署〔1〕
粟裕部可南下破路歼敌〔1〕
关于东北冬季作战的部署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
二八两纵的作战任务〔1〕
对大别山区作战部署的意见〔1〕
关于建立报告制度〔1〕
对某些铁路不破坏或只作战术性破坏
应向全军施行政策与纪律教育〔1〕
对中原地区今后两三个月的作战部署〔1〕
粟裕部应执行向西南行动的计划
南线三军三个月作战的方针〔1〕
采取渤海整军经验开展军队的民主运动〔1〕
组建苏北兵团和山东兵团〔1〕
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1〕
对出击平绥路的意见〔1〕
粟裕部渡江的路线和方法〔1〕
刘邓部宜组织中等的及大的歼灭战〔1〕
东北野战军应利用冰期歼灭大批敌人〔1〕
打几个胜仗以配合粟裕部休整
攻城部队整训地点应便于打逃敌〔1〕
对中原各军的作战部署〔1〕
抓紧时间整训部队然后出击汉水流域〔1〕
钳制敌十一师等部以利刘邓主力休整〔1〕
杨罗杨部应按时进入冀东
对起义部队不用虚名笼络方法〔1〕
对刘邓等部的作战部署〔1〕
用诉苦和三查方法整训部队收效宏大〔1〕
西北大捷基本原因在于冬训〔1〕
迅速对洛阳及洛郑线发起攻击〔1〕
攻击洛阳的重点应放在打援上〔1〕
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1〕
攻克洛阳后的行动方向〔1〕
在宽大机动中大量歼灭敌人〔1〕
攻克淄川后的行动部署〔1〕
关于情况的通报〔1〕
政策与策略是我党我军的生命〔1〕
陕甘全局战事由彭德怀部独力担任
刘邓陈唐两部的作战部署〔1〕
应集结主力歼灭敌三十五军〔1〕
同意先歼暂四军主力〔1〕
刘邓军准备出豫西南和汉水流域〔1〕
可先打长春但不应强调南下困难
晋察冀野战军有配合东北作战的任务〔1〕
粟裕兵团暂不渡江,华中主力在中原歼敌〔1〕
许谭兵团休整后向津浦线行动〔1〕
陈锡联部主要任务是钳制十八军〔1〕
许谭兵团是否进入鲁西南依情况而定〔1〕
许谭兵团应逐一攻占汶上济宁兖州等七城市〔1〕
东北应充分准备大军所需粮食〔1〕
是否可能以两个月时间夺取长春〔1〕
多方调动敌人方能创造机会〔1〕
请林罗刘回答朱总司令提出的三个问题〔1〕
攻克长春的攻城与打援问题〔1〕
待歼灭七十五师后再打别部〔1〕
徐向前兵团已北上打阎不能西调〔1〕
攻克开封后的各项政策〔1〕
目前必须打有确实把握的仗〔1〕
在睢杞通许之线歼敌一路是很适当的〔1〕
许谭兵团一部仍应吸引敌军增援兖州〔1〕
许谭兵团威胁徐州配合粟裕部作战〔1〕
许谭兵团集中兵力攻克兖州济宁是上策〔1〕
不失时机寻歼吴绍周〔1〕
钳制敌第十八军保障粟军胜利〔1〕
一周内不使敌十八军越过睢杞线〔1〕
粟裕部应于十天内完成再战准备〔1〕
对付胡琏张轸部北进的措施〔1〕
对破坏铁路的指示〔1〕
争取三四日内攻克济宁汶上〔1〕
许谭兵团宜攻击济南分散敌人〔1〕
望派兵抢占太原机场〔1〕
抢占机场迅速完成攻击济南之准备〔1〕
粟陈部应阻止邱兵团北援济南〔1〕
争取于十天内外夺取太原〔1〕
争取于十天内外夺取济南〔1〕
控制砀山黄口段威胁徐州〔1〕
韦吉兵团应不惜疲劳再打几仗〔1〕
襄阳太原济南各地战况及今后的兵源问题〔1〕
许谭所部暂在现地待命〔1〕
如不太困难应迅即抢占太原机场〔1〕
准备歼击可能北犯之敌是正确的〔1〕
同意刘陈邓歼击胡琏一部〔1〕
询问一三两纵能否向西参战〔1〕
林罗刘部应作好南进作战的各种准备〔1〕
立即组织西进兵团向绥远作战〔1〕
部队休整及下一步作战计划〔1〕
应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1〕
杨成武部向绥远行动配合锦榆线作战问题〔1〕
东北主力出动及开始攻击锦榆线的时间〔1〕
杨成武兵团应按原计划西进〔1〕
目前北宁线正好打仗部队应迅速行动〔1〕
目前宜在渭北打胡宗南
同意杨罗耿兵团行动计划〔1〕
务必抓住可能从东北大量转移之敌〔1〕
对攻济打援的初步设想〔1〕
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需要刘陈邓有力配合〔1〕
不要过早引起傅作义西援〔1〕
关于攻济打援的作战计划问题〔1〕
同意调韦吉兵团主力参加济南战役〔1〕
济南作战应准备在最困难的情况下战胜敌人〔1〕
集中最大兵力阻援与打援〔1〕
刘邓各纵似以待机歼敌为有利〔1〕
相机夺取归绥集宁等城〔1〕
同意刘陈邓攻打熊绶春的部署〔1〕
密切注视刘峙向济南空运兵力〔1〕
准备回师歼击由沈阳撤退之敌〔1〕
东北秋季作战重点应放在卫立煌范汉杰系统〔1〕
暂无章节
国学
毛泽东军事文选
放入书架
开始阅读
简介:
更多
发布时间:
2019-12-10 14:03:26
最后修改:
2019-12-10 14:03:26
圣贤书院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