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正文

  梨花伴月 并序  
 入梨树峪过三岔口循涧西行可里许依岩架屋曲
 廊上下层阁参差翠岭作屏梨花万树微云淡月时
 清景犹絶
云牕倚石壁月宇伴梨花四季风光丽千岩土气嘉萦
情如白日托志结丹霞夜静无人语朝来对客夸
  曲水荷香 并序  
 碧溪清浅随石盘折流为小池藕花无数緑叶髙低
 每新雨初过平堤水足落红波面贴贴如泛杯兰亭
 觞咏无此天趣

卷十

荷气参差逺益清兰亭曲水亦虚名八珍旨酒前贤戒
空设流觞金玉羮
  风泉清听 并序  
 西峰之间流泉潏潏微风披拂滴石作琴筑音与鹤
 鸣松韵相应泉味甘馨怡神养寿恰合章孝标松下
 泉诗注瓶云母滑潄齿茯苓香
瑶池芝殿老莱心涌出新泉万籁吟芳槛倚栏蒸灵液
南山近指奏清音
  濠濮闲想 并序  
 清流素练緑岫长林好鸟枝头游鱼波际无非天适
 会心处在南华秋水矣
茂林临止水间想托身安飞跃禽鱼静神情欲状难
  天宇咸畅调万斯年曲并序  
 湖中一山突兀顶有平台架屋三楹北即上帝阁也
 仰接层霄俯临碧水如登妙髙峰上北固烟云海门
 风月皆归一览

卷十

通阁断霞应卜居人烟不到丽晴虚云叶淡巧万峰明
雁过初宾鸿侣鸥雨秋花遍洲屿
  暖溜暄波 并序  
 曲水之南过小阜有水自墙外流入盖汤泉余波也
 喷薄直下层石齿齿如潄玉液飞珠溅沫犹带云蒸
 霞蔚之势
水源暖溜辄蠲疴涌出阴阳涤荡多懐保分流无近逺
穷檐尽诵自然歌
  泉源石壁 并序  
 狮径之北冈岭蜿蜒数里翠崖如壁下暎流泉泉水
 静深寻源徙倚咏朱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之句悠然有会
水源依石壁杂踏至河隈清镜分霄汉层波溅碧苔日
长定九数发白考三才天贶名犹鄙居心思道该
  青枫緑屿 并序  
 北岭多枫叶茂而美荫其色油然不减梧桐芭蕉也

卷十

 疎牕掩映虚凉自生萝茑交枝垂挂崖畔水似青罗
 带山如碧玉簪竒境在户牖间矣
石磴髙盘处青枫引物华闻声知树密见景絶纷哗緑
屿临牕牖晴云趁绮霞忘言清静意频望羣生嘉
  莺啭乔木 并序  
 甫田丛樾之西夏木千章浓阴数里晨曦始旭宿露
 未晞黄鸟好音与薫风相和流声逸韵山中一部笙
 簧也
昨日闻莺鸣栁树今朝阅马至崇杠朱英紫脱平原緑
月驷云错落[马龙]
  香逺益清 调栁稍青 并序  
 曲水之东开凉轩前后临池中植重台千叶诸名种
 翠盖凌波朱房含露流风冉冉芳气竟谷
出水涟漪香清益逺不染偏竒沙漠龙堆青湖芳草疑
是谁知 移根各地参差归何处那分公私楼起千层
荷占数顷炎景相宜

卷十

  金莲暎日 并序  
 广庭数亩植金莲花万本枝叶髙挺花面圆径二寸
 余日光照射精彩焕目登楼下视直作黄金布地观
正色山川秀金莲出五台塞北无梅竹炎天暎日开
  逺近泉声 并序  
 北为趵突泉涌地觱沸西为瀑布银河倒泻晶帘暎
 崖微风斜卷珠玑散空前后池塘白莲万朶花芬泉
 响直入庐山胜境矣
引泉开瀑布迸水起飞珠锵玉云岩应色空有若无
  云帆月舫 调太平时 并序  
 临水仿舟形为阁广一室袤数倍之周以石阑疏牕
 掩映宛如驾轻云浮明月上有楼可登眺亦如舵楼
 也
阁影凌波不动涛接灵鳌蓬莱别殿挂云霄粲挥毫
四季风光总无竭卧闻箫后乐先忧薫弦意藴羲爻
  芳渚临流 并序  

卷十

 亭临曲渚巨石枕流湖水自长桥泻出至此折而南
 行亭左右岸石天成亘二里许苍苔紫藓丰草灌
 木极似范寛图画
堤栁汀沙翡翠茵清溪芳渚跃凡鳞数丛夹岸山花放
独坐临流惜谷神
  云容水态 并序  
 闗口之南有室东向緑坡下望緑树为田青峰如堵
 川流溶溶白云冶冶不知孰为水也由长桥而渡疑
 入四明山中一径分过云南北
雨过云容易散波流水态长存悠然世俗惟念必得经
书考原
  澄泉遶石 并序  
 亭南临石池西二里许为泉源源自石罅出截架鸣
 筜依山引流曲折而至雨后溪壑奔注各作石堰以
 遏泥沙故池水常澄澈可鉴
每存髙静意至此结衡茅树密开行路山长疑近郊水

卷十

泉绕旧石雉雀乐新巢晴夜荷珠滴露凝众木梢
  澄波迭翠 并序  
 如意洲之后小亭临湖湖水清涟彻底北面层峦重
 掩云簇涛涌特开屏障扁舟过此辄为流连正如韦
 应物诗云碧泉交幽絶赏爱未能去
迭翠耸千仭澄波属紫文鉴开倒影列返照共氤氲
  石矶观鱼 并序  
 逺近泉声而南渡石步有亭东向倚山临溪溪水清
 澈修鳞衔尾荇藻交枝歴歴可数溪邉有平石可坐
 以垂钓
唱晚渔歌傍石矶空中任鸟带云飞羡鱼结网何须计
备有长竿坠钓肥
  镜水云岑 并序  
 后楹依岭三面临湖廊庑周遮随山髙下波光岚影
 变化烟云佳景无邉令人应接不暇
层崖千尺危嶂涵緑几重碧潭狮径盘旋道北松枝宛

转山南沈吟力尽难得悬象俯察仰参至理莫求别伎
经书自有包函
  双湖夹镜 并序  
 山中诸泉从板桥流出汇为一湖在石桥之右复从
 石桥下注放为大湖两湖相连阻以长堤犹西湖之
 里外湖也
连山隔水百泉齐夹镜平流花雨堤非是天然石岸起
何能人力作雕题
  长虹饮练 并序  
 湖光澄碧一桥卧波桥南种敖汉荷花万枝间以内
 地白莲锦错霞变清芬袭人苏舜钦垂虹桥诗谓如
 玉宫银界徒虚语耳
长虹清径罗层崖岸栁溪声月照阶淑景千林晴日出
禽鸣处处入音谐
  甫田丛樾 并序  
 流杯亭之北瓜囿之西平原如掌丰草茂木麕[鹿加]雉

卷十

 兔交牣其间秋凉弓劲合烝徒行步围诚猎场选地
留憩田间乐旷观恤闾阎丛林欣赏处遍地豫丰占
  水流云在 并序  
 云无心以出岫水不舍而长流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杜甫诗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斯言深有体验
雨后云峰澄水流逺自凝岸花催短鬓髙年寸寸増
  赵北口水淀作
风微见水緑日暖弄牕妍树老依根壮心平任物迁维
舟临草岸挥翰借壶天此日庙旁借一屋写字非是禽鱼乐人稠
万户烟
  阅河长歌 并序  
 朕阅河出郊自南苑过芦沟顺永定河之南岸见十
 五年前泥村水乡捕鱼虾而度生者今起为髙屋新
 宇种谷黍而有食矣水淀改成沃野溜沙变为美田
 因思古人云有治人无治法斯言信哉若治之不早
 民至于今未知何似也故有感而作长歌一篇以示

卷十

 善后之计云尔
春风春社艳阳天雪尽尘清徧路阡曽记当时泊舟处
今成沃土及膏田十年之前泛黄水民生困苦少人烟
歴歴实情亲目覩老转少徙益难抚挟男抱女至马前
皆云此河不可堵桑干马邑虽发源山中诸流数难数
吾想畿内不能防何况逺虑治淮黄数巡髙下南北岸
方知浑流为民伤春末无水沙自涨雨多散漫遍汪洋
若非动众劳人力黎庶无田渐乏食庙谟不惜费帑金
救民每岁受饥溺开河端在辨髙低堤岸逺近有凖则
未终二年永定成泥沙黄溜直南倾万姓方苏愁心解
从此乡村祝太平昔日宵旰尝萦虑将来善后勿纷更
  畅春园西新园观花
春光尽季月花信露羣芳细草沿阶緑竒葩扑户香寸
阴惜鬓短尺影逐时长心向诗书奥精研莫可荒
  汤泉应候
一为消疾驻灵泉步辇平明观插田喜见蕣华方遍野

卷十

更看修竹逺笼烟虽无玩赏因偕乐屡庆丰登共息肩
牕外雨声滴草舍密林莺语亦欣然
  五月上旬避暑热河涂中喜麦秋盈野雨旸得时
   赋七言一律
避暑乗舆出鳯城麦秋预卜望庚晴千村共饱连年稔
万井同欢比屋楹谷有灵泉山脉壮道无峻岭马蹄轻
移风易俗先忠孝蕃息编氓在厚生
  夏日山庄二首
日永炎风盛纯阴在内含扶阳求物理避暑岂幽探山
静轻敲热泉潆照碧岚随时驻步辇无暑亦无贪
  其二
畏景消烦虑吟诗读古风野花罗槛外山鸟满林中云
气氤氲合莺啼飒爽同无能寻丽句赋物媿难工
  金莲盛放二首
曽观贝叶志金莲再见清凉徧地鲜近日山房栽植茂
参差髙下共争妍

卷十

  其二
数亩金莲万朶黄凌晨浥露色辉煌熏风拂槛清波暎
并作芙渠满院香
  热河产人参虽不及辽左枝叶皆同命翰林蒋廷
   锡画图因戏作七言截句记之
旧传补气为神草近日庸医误地精五叶五枝成洛数
顺时当用在权衡
  莲花岩松牡丹
离宫初雨后花气满天街石壁流泉响松坪古干佳香
凝金掌露名重玉盘钗静里经声息方知道有涯
  涌翠岩观瀑赏白莲
毕竟天然造化功方能巧设古今同喷云百尺穿岩石
瀑水千层点药丛波涌白莲承晓露溪浮緑盖动香风
经声似脱红尘外泡影依稀宇宙中
  梨树峪道中步辇口占二首
入峪桥分三岔路傍崖步辇景何深山中独见松林影

卷十

时有清流助鼓琴
  其二
一溪转展见山花步步石苔杨栁斜试看目前将熟果
青榛郁李并堪夸
  云岩
三庚不用碧筩酒九井何贪消暑珠自有云峰来树雨
巉岩风飒列茅庐
  山居即事
清商方至催蝉急林叶吟风暑渐遥三伏炎蒸纔过半
山居徧地喜禾苗
  春行
千红艳万紫鲜频催须鬓方寸悬桃火栁烟恐荡志吟
风弄月禁狂颠案牍惟勤被景牵逢春又恶斗芳妍礼
乐诗书海岳编进徳修业须钻研昙云寂灭沦王道老
氏无为徒茍延致知端赖格物先次第由来性理篇性
理无私天地宣太极乾坤未画前敬承执中授受远勿

卷十

替心传思永年
  去岁八九月雨最多民间俗说封地雨故一冬少
   雪犹可支持自交立春复不见云所以望雨甚
   殷昨晚密云四起夜深甘霖即霈田间老幼无
   不举手加额欢声载道朕以民食为天喜均一
   体故赋七言近体以示羣臣
吟咏由来喜雨多久晴喜雨更如何天心即是民心感
海甸应同畿甸歌立政刚柔符造化体仁寛裕得人和
两间物理原难尽勿入浮夸曲士科
  清潭
一潭清冷拂游尘活水源头可问津静处定知无复浪
动时须认养濳鳞临流能解薫风意对景先愁涝雨频
云影波光相暎处湛然澄澈见天真
  古北口提督马进良以年老辞去朕念当日鹰扬
   百战挽强执鋭自守紫塞内外恬静皆因宿将
   老成之所致今回林泉深所惜也故赋五言特

卷十

   记不忘疆场旧事也
勇贯先锋气鹰扬后阵威秦闗提寳剑沙碛厯天旗白
发秋霜肃丹心皎日辉饯饮军民别恩崇赐御衣
  五十三年冬旱十二月初二日大雪二十一日又
   雪途中偶成
玉花泱漭近春和步辇平明逈陌过村老凭门吟里曲
行人载道咏寒歌无尘逺视山横塞破冻齐驱马渡河
盈尺王畿皆作瑞龙沙惟虑雪霜多塞外不宜多雪 
  春日郊行示地方官六首
警跸幸畿南中和慰闾里千村静路尘淑气遍逺迩
  其二
每春来此地黎庶尽安康尚徳先寛政官僚勉直方
  其三
春搜省耕种莫悞农桑时假寐羮墙睹殷勤意在兹
  其四
牧民寄所重授钺赖宣风曩昔官箴在开诚上下同

卷十

  其五
平成多歴年生齿既蕃庶惟食在天时轻徭民自豫
  其六
案读五经义遐观四海图缅懐洙泗训期共乐天衢
  舟中观耕种
四野春耕阡陌安徐牵密缆望河干土肥原系黄沙过
 永定河泛滥之际遍地黄水自治河之后得以耕种辛苦先年挽异澜
  南方青竹丛林不乏观玩北地气寒非保护得宜
   即难艺植朕尝有事河干往来数次览竹树之
   畅茂暂时停辇即行后于禁苑种植颇蕃今经
   三十余年迩来延至数亩之广其围至八寸径
   二寸五分有零古人以竹比君子因而思及草
   木无知积小以至于髙大人有血气加之培养
   岂非国家桢干之选欤故赋七言一律记之
培养丛篁多厯年竹牕抱节緑云鲜猗猗玉润歌君子
济济心虚忆俊贤可爱缤纷含宿雨最宜潇洒动新烟

卷十

余春欲伴寒松住渐晩韶光被景牵
  五十四年仲夏避暑途中瑞麦盈野赋五言律以
   记
忽送清尘雨题诗吮兔毫青黄接玉粒霡霂佐琼膏入
野农歌遍缘溪牧笛髙蔚林能解愠密草满亭[自本]
  秋幸出郊见收成志喜五言律二首
节届商秋早农忙屡岁丰柴门歌再稔比屋乐同风人
烟多庆色霜树杂微红极目髙低景山川一望中
  其二
涤暑髙风至中分白露微草肥宜牧马林薄好行围水
向阶前注峰排云外稀斜阳临帐殿晩色秘天机
  季冬汤泉
素雪满川山未露霜林盈野日将斜祈年正喜逢长至
澡徳非同玩物华秉烛检书冬夕永爇香待旦画屏遮
灵泉每助消寒效总为纯阳辨正邪
  汤泉道上遇雪口占

卷十

种麦田间盼尺盈牧羊沙漠恶飘霙王臣率土分忧乐
须识天公有不平
  晓发芦沟
有闰春深淑景迟长桥冰泮未流澌徘徊风景思畴昔
千里金堤保旧规
  六里桥铁柱
镕垆铸冶镇桥西往返行人旧迹迷世逺传殊谁识得
天南铜柱想应齐
  水村
曽记江淮泊万艘便旋水淀暂春游虽无浩渺长波险
亦有清漪锦浪浮日暮帆樯排逺岸风轻蓑笠聚芳洲
乡村不识居官况漫笑朝堂身世忧
  舟中观猎
习战昆明汉武穿于今江海靖鲸烟常思逺涉坚筋
每令平流演猎舩雁阵惊鎗离复合鸥羣畏弩散还连
衰年虽乏挽强力黾勉春搜以徳先

卷十

  阅永定河堤 有序  
 康熙四十年永定河告成至今十六载堤岸坚固并
 无汜滥去岁山水陡长几不能保所以春幸回銮便
 道察阅方知昔年修筑有益于民生永保安澜矣故
 赋七言近体以记其事
豫定安澜在事前每逢雨潦自心牵帑金不惜筹耕种
膏土惟思广陌阡堤老失防愁剥蚀岸坚常护幸安全
肩舆频视桃花水滚滚浑波通碧涟
  风阻驻跸白洋湖偶成
平波数顷似江声风阻湖邉一日程可笑当年巡幸逺
依稀吴越列行营
  小满后偶旱途中祈雨四月二十三日甘霖大霈
夙夜愁懐春夏间天时难信未怡颜平原晚麦纤荎稿
四野新禾旱色殷乍起云光连岭岫先垂雨脚遍人寰
共沾甘澍敷膏泽民食方知稼穑艰
  山庄四季

卷十

   春
节届三春胜发生万彚齐诸花候玉辇百谷待村犂
   夏
九夏愁旸雨千林叶正肥祇因思避暑端拱计频违
   秋
金风多爽飒清露滴烟浮目睹仓箱满方知岁有秋
   冬
岁暮添霜鬓殷勤宵旰劳地寒盈尺雪还虑北风髙
  弘恩寺
解夏清襟陌上尘盂兰大喜见桃秦临风洗钵龙池雨
凝露舒莲瀑水濵送节双轮应梦相收成万物足深淳
穷通莫问老僧语一任平生今古津
  题新安道上
满目平川映逺空身形少健一衰翁社前荷锸争春暖
陇畔扶犂趁晚风雨泽深邀天地徳耕桑还赖穑人功
京南每出同村叟总得阳和一气中

卷十

  山庄逺眺
岛屿堪图画溪桥宛自成池边树影接峰外月华生众
鸟巢檐穏羣獐伏地平无知知徳化推扩至民情
  登四面云山
云梯石磴逼笼嵸倚杖傍观众壑同更上一层图逺望
奈何树杂与烟笼
  夏日山庄百花齐放
咫尺雄闗一线墙景风已拂尚芬芳近都爱此清凉地
逢草逢花莫不香
  山居
迎薫避暑驻山庄四顾重重邱壑长雨后雏莺歌密树
风前练雀舞斜廊静观得趣无非景佳兴涵虚可致凉
烹茗汲泉清意味个中谁解有真香
  喜岭外水土
露凝肥草净无尘处处泉源漾碧津食少事多宵旰老
暂偷闲暇养吾身

卷十

   臣闻书者古之号令虞夏商周之书其大者皆二帝
   三王实心实政之宣于口者也盖圣人知周万物而
   道济天下所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
   右民者布之为令则莫不信从书之于册则世为天
   下法洪范所谓是彛是训于帝其训宋儒邵雍所谓
   口代天言者是也我
  国家诞膺
天命
列圣相承所以弘济民物者与二帝三王先后同揆而定鼎
   燕京畿辅之内服教尤先近光最切我
世祖章皇帝初登
 宸极
颁训太学
御制祭明庄烈帝文及表忠録褒明臣杨继盛等二三大政
   肇发于
  京畿万邦黎献莫不喁喁向风我

卷十

圣祖仁皇帝深仁厚泽沦浃于海内者六十有一年每颁
诏令农夫野老儿童女妇莫不聚观感叹以及春秋时
巡畿内驻跸之地凡有题咏逺近传诵我
 皇上丕承谟烈训迪庶官整齐百度而尤加意于
  京畿之礼俗正服式劝树艺兴井田稽屯庄惩豪暴逐
   蠧胥絶博戏诘逋逃
 圣谟洋洋善良蒙休而憸民为之悚息以视成周之董正
   三事髙宗之嘉靖殷邦实有过焉臣等承
 命纂修通志敬録
三朝勅谕为畿辅政教而
特颁并
御制诗文有渉于地事民风物产者裒为十卷登诸简端俾
   官吏士民诵
 皇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亿万斯年永为法守云

   畿辅通志卷十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十一
京师
 我
国家诞膺天命抚有寰宇东临沧海西被流沙南距交
 趾北极大漠海隅日出罔不率俾而光宅
京师实当恒代渤碣之中大矣哉踞九州岛之上游俯万
 方如庭户土风宣畅百物阜安洵北干崇隆之气所
 欝盘而融结也昔朱子统论海内山川形势谓此地
 山脉自云中来岱宗耸其左华岳峙其右襟带黄河
 而嵩髙为前案又其前则淮南江南五岭诸山环拱
 而内向者凡三四重自古建都之地莫与比并粤稽
 载籍轩辕氏都涿鹿颛顼氏都髙阳近代辽金元明
 相继营建于此而我
朝发祥于长白天作髙山其南麓分为二干东包朝鲜
 西折为医巫闾以及

卷十一

兴京
盛京塞门诸山蜿蜒绵亘拥卫于肩背者复数重四面
 形胜皆我版图是则前代所未有也体厚者势崇源
 洪者流逺亿万斯年之丕基盖于兹而永建矣
 城池
京城周围四十里为九门南曰正阳崇文宣武东曰朝
 阳东直西曰阜成西直北曰安定徳胜城南一面长
 二千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北二千二百三十二
 丈四尺五寸东一千七百八十六丈九尺三寸西一
 千五百六十四丈五尺二寸髙三丈五尺五寸垜口
 五尺八寸基六丈二尺顶收五丈
 辽史南京析津府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
 五尺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鳯西曰显西
 清普北曰通天拱辰金史海陵天徳二年始图上燕
 城宫室制度三月命张浩等増广燕城城门十三东
 曰施仁宣曜阳春西曰丽泽显华彰义南曰景风丰

卷十一

  宜端礼北曰会城通元崇智光泰周七十五里元史
  至元四年城京师方六十里十一门正南曰丽正南
  之右曰顺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东曰安贞北之西
  曰健徳正东曰崇仁东之右曰齐化东之左曰光熙
  正西曰和义西之右曰肃清西之左曰平则明实録
  洪武元年徐达取元都指挥华云龙经理筑城缩其
  城之北五里废光熙清肃二门其九门俱仍旧永乐
  七年营北京城十九年营建宫殿成乃拓其城周围
  四十里正统二年命太监阮安等修城楼四年工成
  乃改丽正曰正阳文明曰崇文顺成曰宣武齐化曰
  朝阳平则曰阜成我
 朝定鼎宅中建极屡加修整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禁旅
  分驻左右翼东则镶黄正白镶白正蓝西则正黄正
  红镶红镶蓝翊卫
帝居又有提督九门步军统领左右翼步军总尉及巡城
  御史専司稽察而规制弘备矣

卷十一

 城壕之水源出昌平州白浮村之神仙泉通榆河会
 一亩马眼诸泉汇为七里泺东流遶都城曰玉河又
 西山玉泉从水闗径银锭桥流入
西苑遶
宫禁自玊河桥入城壕合流至大通桥入漕河明正统
 时侍讲刘球请于城外宣武桥西量作[减水河]以泄
 城中诸水从之仍命钦天监正皇甫仲和等审视仲
 和言宣武门西旧有凉水河其东城河南岸亦有旧
 沟皆可疏通以泄水势嘉靖中工部尚书雷礼以外
 城壕池浅狭请悉深浚水乃自城西北隅环城东注
 厯九桥九闸从城东南隅流入大通桥
皇城起
大清门厯长安左右门东安西安地安三门周围三千
 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正南曰
大清门少北曰长安左门曰长安右门东曰东安门西
 曰西安门正北曰地安门自

卷十一

大清门之内曰天安门天安门之内曰端门左曰阙左
 门右曰阙右门
  按地安门旧为北安门
本朝顺治九年改今名天安门旧为承天门顺治八年
 改今名
紫禁城起
午门厯东华西华神武三门南北各二百三十六丈二
 尺东西各三百二丈九尺五寸城髙三丈垜口四尺
 五寸五分基厚二丈五尺顶收二丈一尺二寸五分
 南曰
午门左曰左掖门右曰右掖门太和殿前曰太和门左
 曰昭徳门右曰贞度门其东之南曰协和门北曰左
 翼门其西之南曰雍和门北曰右翼门太和殿前东
 为体仁阁西为弘义阁由太和殿入为中和殿保和
 殿东有中左门后左门西有中右门后右门保和殿
 之后为干清门左曰内左门右曰内右门其东为景

卷十一

 运门西为隆宗门自协和门出为东华门自雍和门
 出为西华门城之正北曰神武门文华殿在东华门
 内箭亭之南武英殿在西华门内南薫殿在武英殿
 之南
  按辽史皇城在南京析津府西南隅大内门曰宣
  教外三门曰南端左掖右掖西曰显西设而不开
  北曰子北统和二十四年改南京宣教门为元和
  外三门为南端左掖门为万春右掖门为千秋大
  金国志宫城四围凡九里三十步自天津桥之北
  曰宣阳门内城之南门也东曰宣华西曰玉华北
  曰拱宸辍耕録元宫城周围九里三十步分六门
  正南曰崇天崇天之左曰星拱右曰云从东曰东
  华西曰西华北曰厚载旧志明初燕王府建于元
  之皇城旧址即今之西苑门四东曰体仁西曰尊
  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至永乐十五年乃改建皇
  城于东去旧宫一里许至东华门之外宣徳七年

卷十一

  始加恢廓移东华门于河之东迁居民于灰厂西
  之隙地
京城南一面转抱东西角楼止长二十八里为七门南
 曰永定左安右安东曰广渠东便西曰广宁西便城
 南一面长二千四百五十四丈四尺七寸东一千八
 十五丈一尺西一千九十三丈二尺各髙二丈垜口
 四尺基厚二丈顶收一丈四尺各门俱有瓮城
 外城建于嘉靖三十二年先是成化十二年定西侯
 蒋琬言宜仿南京旧制筑土城嘉靖二十一年都御
 史毛伯温等言成祖迁都金台当时内城足居所以
 外城未立今城外之民殆倍城中宜筑外城城外取
 土即可成壕时以给事中刘养直言而止二十九年
 议筑正阳崇文宣武三闗厢外城不果三十二年朱
 伯辰复言四郊咸有土城故址环绕如规周可百二
 十余里因命都督陆炳平江伯陈圭等相度形势寻
 又以西南地势洼下难于施工命先筑南面四十一

卷十一

   年工部尚书雷礼请修缮重城添永定等七门之瓮
   城从之四十三年京师重城成我
  朝雍正五年
 特发帑金于广宁门外叠石为道广二丈长亘九里九年
   増修城洞门复广石道数里又于朝阳门外叠石为
   道直至通州所费以亿万计行旅商贾引重致逺感
   颂
 皇仁因立
 龙亭于道左
   坛庙
圜丘坛在正阳门外南郊其制三成南向一成面径五丈九
   尺髙九尺二成面径九丈髙八尺一寸三成面径十
   二丈髙八尺一寸各成面砖用一九七五阳数及周
   围栏板柱子皆青色琉璃四出陛各九级白石为之
   内壝圆墙九十七丈七尺五寸髙八尺一寸厚二尺
   七寸五分灵星石门四面各三外壝方墙二百四丈

卷十一

   八尺五寸髙九尺一寸厚二尺七寸灵星门如前坛
   之东有神库神厨祭器库宰牲亭坛之西有神乐观
   牺牲所銮驾库又外围方墙为门四南曰昭亨东曰
   泰元西曰广利北曰成贞雍正八年
 特发帑金于坛门外叠石为道至正阳桥
皇穹宇在
圜丘后制圆象天环转八柱圆顶重檐覆以青瓦中安寳顶
   东西南三出陛各十四级槛墙栏柱俱用青色琉璃
   左右两庑各五间亦覆青瓦四围圆墙前设门三每
   年冬至大祀
天于圜丘日月星辰云雨风雷分四从坛
祈谷坛在
圜丘坛北曰大享殿殿以圆为制周围共十二柱内柱亦十
   有二中龙井柱四圆顶三层上覆青瓦中覆黄瓦下
   覆緑瓦中安寳顶殿陛围圆三级白石为之殿台三
   层俱有石栏前后各三出陛上中各九级下十级东

卷十一

   西一出陛级同左右两庑各二座前庑九间后庑七
   间俱覆緑瓦四围方墙前为大享门东西北各有门
   又外围墙为门四南即成贞门东西北亦各有门后
   为
皇干殿五间上覆青瓦下绕石栏墙之东有神库神厨宰牲
   亭西南有斋宫每年正月上辛恭祀有事则改次辛
    按明初以冬至祀天圜丘夏至祀地方泽洪武十
    年罢之而以正月上辛合祀天地于大祀殿并日
    月星辰山川诸神俱在焉嘉靖九年分为圜丘方
    泽朝日夕月四郊其大祀殿则以孟春上辛祈谷
    十年又改启蛰月祈谷二十四年又改大祀殿为
    大享殿而祈谷礼不行崇祯十四年复行祈谷礼
    用上辛
  本朝因之我
圣祖仁皇帝及我
 皇上敬

卷十一

天勤民躬亲祀祷精禋感格宜大有之频书也
方泽坛在安定门外其制二成北向一成面方六丈髙六尺
   二成面方十丈六寸髙六尺各成面砖用六八阴数
   皆黄色琉璃青白石包砌四出陛各八级周围水渠
   一道长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阔六尺内
   壝方墙二十七丈二尺髙六尺厚二尺灵星门六正
   北三东西南各一外壝方墙四十二丈髙八尺厚二
   尺四寸灵星门如前坛之西南有神库神厨乐器库
   宰牲亭西北为斋宫又有銮驾库又外围方墙二重
   内重北门三东西南门各一最外惟西向三门又西
   有石坊曰泰折街雍正二年
 钦定曰广厚街
皇祗室在
方泽后向北五间上覆緑瓦四围方墙前有门每年夏至大
   祭
地于方泽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分四从坛

卷十一

  本朝顺治十六年
  启运山
  积庆山
  天柱山
  隆业山附四从坛分配十八年罢
  积庆山配享康熙二年以
  昌瑞山从五镇之次
    按歴代天地之祭分合不一由汉厯唐千余年皆
    合祭其分祭者惟魏文帝之太和周武帝之建徳
    隋髙祖之开皇唐明皇之开元四祭而已宋之分
    祭惟元丰六年一祭而己明初亦合祭天地于南
    郊岁以孟春行事至嘉靖九年乃作圜丘方泽于
    南北郊分祭天地
  本朝虔供祀典定以冬至祀
天于圜丘夏至祭
地于方泽就阳荅阴比之前代义益周而制更备矣

卷十一

 朝日坛在朝阳门外西向方广五丈髙五尺九寸坛面
  砖青色琉璃四出陛九级圆壝墙七十五丈髙八尺
  一寸厚二尺三寸灵星门六正西三东南北各一坛
  之北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祭器库其南为斋宫外围
  墙前方后圆西北各三门墙之西北有石坊曰礼神
  街雍正二年
钦定曰景升街每年春分祭遇甲丙戊庚壬年
亲祭余年
 遣大臣摄祭
 夕月坛在阜成门外东向方广四丈髙四尺六寸坛面
  砖白色琉璃四出陛六级方壝墙二十四丈髙八尺
  厚二尺二寸八分灵星门六正东三南北西各一坛
  之南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祭器库其北为斋宫外围
  方墙东北各三门墙之东北有石坊曰礼神街雍正
  二年
钦定曰光恒街每年秋分祭遇丑未辰戊年

卷十一

 亲祭余年
  遣大臣摄祭
  太岁坛在正阳门外之西正殿
  太岁两庑月将殿七间南向东西两庑各十一间前有
   拜殿七间坛之东为斋宫其西有神库神厨祭器库
   宰牲亭每年于正月上旬吉日十二月杪俱以时享
太庙日致祭
    按明洪武三年建山川坛于天地坛之西缭墙周
    回六里中为正殿七坛以祀太岁风云雷雨五岳
    四镇四海四渎钟山之神东西两庑六坛以祀山
    川城隍月将之神永乐时于北京建坛一如其制
    嘉靖十一年即山川坛为天神地祗二坛始别建
    坛以専祀太岁隆庆元年礼官议神祗既从祀南
    北郊不宜复有神祗坛之祭而太岁之祭如故
  本朝亦専祀太岁其山川神祗二坛并省
  先农坛在太岁坛西南南向方广四丈七尺髙四尺五

卷十一

   寸四出陛东为斋宫銮驾库东北为神仓东南为
   具服殿殿前为观耕台方广五丈髙五尺南东西三
   出陛耤田在观耕台南每岁仲春
 皇上举行耕耤大典
 亲诣行礼
    按歴代耕耤之制载在经史汉耕于巨定于美田
    于定陶于下邳无定所唐戒近郊履千亩行九推
    宋耕数十亩或十有二畦无定数明制稍备我
世祖章皇帝顺治十一年
亲享先农行耕耤礼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一年
亲享先农行耕耤礼
 皇上恪共祀事珍重农功于雍正二年
 亲载耒耜举行大典以后每岁
 躬耕并
 勅各省守土之官俱行耕耤之礼恺泽弘敷

天和逺召频生嘉谷屡庆丰年禾黍呈祥或一茎十有余
    穂或一稃二米洵亘古未有之盛事也
  社稷坛在
  午门右北向同坛同壝坛二成上成方五丈次成方五
   丈三尺髙五尺四出陛用五色土随方筑之壝垣四
   面开灵星门垣之色亦各如其方坛之北有殿又有
   拜殿俱南向其西为神库神厨宰牲亭外为周垣东
   西广六十六丈七尺五寸南北袤八十六丈六尺五
   寸垣皆饰以红覆以黄琉璃瓦
太庙在
  皇城内午门之左南向前殿九间东西两庑各十五间
   中殿九间东西两庑各五间后殿九间东西两庑各
   五间南为庙门东为神库宰牲亭西为神厨每年四
   孟月时享岁暮祫祭以亲王及功臣配享两庑我
圣祖仁皇帝
躬承大祭斋明俨恪始终不懈

卷十一

 皇上敬
天法
祖仁孝诚敬每当大祀尤为精意感孚所以
上帝居歆
祖考来享为自古所罕觏云
奉先殿在
  景运门之东南向前殿七间后殿七间中设暖阁寳床
   内安
神龛顺治十三年
世祖章皇帝以
太庙时享逾时稍逺思得朝夕奠献以展孝思命稽往制建
   立
奉先殿十四年告成康熙二十年
圣祖复命重修节序朔朢香帛酒醴内务府掌仪司供献
   每逢
万寿圣诞及

卷十一

  国家大典礼若
  乗舆出入则告祭
寿皇殿在景山北上门内安奉
圣祖仁皇帝御容
 皇上孝思纯笃岁时朔朢必
 亲诣行礼
  传心殿在文华殿东南向康熙二十四年崇祀
 皇师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
 帝师陶唐氏有虞氏
 王师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武王圣位正设南向
 先圣周公圣位左旁西向
 先师孔子圣位右旁东向每年仲春仲秋
 经筵前一日遣官告祭
   山陵
孝庄文皇后昭西陵在
世祖章皇帝孝陵之南

卷十一

    按先是
圣祖仁皇帝遵奉
孝庄文皇后遗命以
昭陵奉安年久未便合葬建造兆域必近
孝陵乃于康熙二十七年择地
孝陵之南建
暂安奉殿
 皇上雍正二年以
暂安奉殿安奉三十余年
圣祖歴数绵长子孙蕃衍海宇升平民物康阜乃恪遵
文皇后慈旨仰体
圣祖孝思即
暂安奉殿建为
昭西陵以定万年之兆云
世祖章皇帝孝陵在遵化州西七十里鳯台山麓
孝康章皇后

卷十一

端敬皇后合?
    按鳯台山峰峦层秀顶如华盖羣岫环拱众水来
    归规模弘整天造地设五峰山在东北崛起东曰
    快目南曰瑞云西曰红翠北曰虎嵒中曰紫盖绵
    聨起伏互相拥护
寳城前为享殿曰隆恩殿门曰隆恩门
神道南为
神功圣徳碑亭外为红门康熙二年封鳯台山为昌瑞山从
    祀地坛礼部工部题定地界自分水岭起左山麓
    以南至鲇鱼池口瞭马台以北河西岸山麓以西
    右山麓以南至寛佃峪口以北河东岸山麓以东
    俱属
陵寝重地守卫森严又
陵后马兰闗第二台以西龙洞闗第二台以东不应有城皆
    撤焉
孝惠章皇后孝东陵在

卷十一

孝陵东
圣祖仁皇帝景陵在昌瑞山之东
孝诚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合?
  敬敏皇贵妃祔?
景陵匾额皆
 皇上御笔亲书
 御制
圣徳神功碑叙述
圣祖六十一年鸿猷盛烈昭示万世凡数千言
 特命并立二碑一刻清文一刻汉文至碑亭制度悉凖
孝陵
    按
  昌瑞山脉自太行逶迤而来前有金星峰后有分水岭

卷十一

    诸山即太行之支麓左有鲇鱼闗马兰峪右有寛
    佃峪黄花山森罗回拱鳯台左水鳯台右水分流
    夹绕俱汇于龙虎峪诚乃天生福地灵区陵垣东
    自马兰闗城起南过马兰峪城西东南由石门驿
    北南过金星山西南由天台山北北由杏花山西
    抵黄花山东南山角广袤四十余里左为水闗者
    十二右为水闗者十南面正门三墙门二
孝陵于康熙十六年彩云焕发从已越午雍正元年蓍草丛
    生茎长八尺雍正五年嘉禾呈秀
景陵安奉
龙輴之日五色祥云覆护缭绕经时雍正六年芝生
寳鼎七年复生于
圣徳神功碑侧鳯凰鸣于天台山十二年复生九芝于
寳城最近山上
世祖
圣祖峻徳洪功

卷十一

 皇上至诚纯孝感召盖如此云
  妃园寝在
景陵之东
  温僖贵妃
  慧妃
  荣妃
  平妃
  良妃
    康熙二十年建妃衙门雍正五年尊为妃园寝
   祠宇
  堂子在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享殿三间环以周廊中
   为八角亭北为神房外为殿门又外为大门神厨顺
   治元年建每年元旦
 亲祭
 歴代帝王庙在阜城门内街北正殿九间曰景徳崇圣之
   殿重檐五出陛东西两庑各七间南为景徳门东为

卷十一

   神库神厨西为宰牲亭又南为庙门街曰景徳街每
   年春秋二仲月祭以歴代名臣配享两庑
    按歴代帝王庙崇祀三皇五帝三王及汉唐宋辽
    金元明创业诸帝两庑以开国勲臣配享
  本朝康熙六十一年
圣祖仁皇帝特命重加详定歴代享国之君俱増入崇祀其
    名臣辅佐太平者増入配享雍正元年
 皇上祗遵
圣谕旨设神位上自伏羲下迄有明凡一百六十四帝名臣
    自风后力牧以下七十九人
 皇上常亲诣行礼以展诚敬
  文庙在安定门内国子监之东南向正殿七间三出陛
   题曰
 先师庙中颜
圣祖仁皇帝御书万世师表
 皇上御书生民未有匾额东掖为祭器库西掖为乐器库

卷十一

   东西两庑各十九间丹墀中建碑亭五两庑之南折
   而北向为东西序各十一间门各一两序之中为庙
   门五间中门三门左右列石鼓各五相传为周宣王
   猎碣元大徳十一年虞集为大都路教授移置国学
   今置庙门之内其文漫灭不可读潘迪音韵载四百
   九十四字薛尚功帖载四百五十一字今存三百二
   十五字殿后为
 崇圣祠初名启圣祠雍正元年加封
 先师五代王爵改题今名每年春秋二仲上丁日致祭有
   事则改次丁或下丁四配十一哲配享两庑先贤先
   儒分祀
  本朝顺治九年
世祖章皇帝亲诣
  文庙行释奠礼十七年以修葺
  文庙成
亲诣释奠康熙八年

圣祖仁皇帝亲诣
  文庙行释奠礼
 皇上雍正二年释奠
  文庙以旧称临雍幸学皆尊君之辞
 特命改称诣学以表至敬两庑从祀先儒
 特命重加详议増定复颁
 谕旨每年亲祭一次雍正六年二月仲丁
 亲诣行礼
 御制诗刻石建碑
  显佑宫在地安门西北每年恭遇
 万寿日遣官致祭
  东岳庙在朝阳门外二里每年恭遇
 万寿日遣官致祭
   元延佑中建庙有赵孟俯书张天师神道碑虞集?
   书仁圣宫碑赵世延书昭徳殿碑并列阶下明正统
   中重修有英宗御制碑记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重建
圣祖仁皇帝御制碑文记焉
  都城隍庙在京城西隅每年秋遣官致祭恭遇
 万寿日遣官致祭雍正三年重修
  紫禁城城隍庙在
  神武门内之西每年秋遣官致祭恭遇
 万寿日遣官致祭
  闗帝庙在地安门西每年春秋二仲月及五月十三日遣官致祭
   本朝顺治九年
勅封神为忠义神武闗圣大帝雍正三年
 封神曽祖为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崇祀后殿五年
    修庙
 御书忠贯天人匾额悬置庙中一在正阳门月城内
  火神庙在地安门北每年六月二十三日遣官致祭
     按唐贞观中建庙元至正中即其遗址重建明万
     歴中増饰壮丽

 本朝康熙二年列于祀典
 宣仁庙在
 紫禁城外东北隅
 本朝雍正六年
勅建以祀
 风神
御赐题额
 时应宫在西安门内金鳌坊南
 本朝雍正二年
勅建以祀
 龙神
御赐题额
 凝和庙在
 皇城东
 本朝雍正八年
勅建以祀

 云神
御赐题额
 昭显庙在兴龙寺南
 本朝雍正八年
勅建以祀
 雷神
御赐题额
 景恵殿在太医院北每年仲春仲冬上甲日遣礼部堂
  官致祭太医院官分献
   按明嘉靖中建庙崇祀三皇以勾芒祝融风后力
   牧配享东西两庑岐伯雷公华陀等二十八人从
   祀
 崇元观在
 皇城内西北隅明时建
 光明殿在
 皇城内西南隅明嘉靖年建

  拜斗殿在
  皇城内西南隅明嘉靖年建
  福佑寺在
  皇城内西华门之北
  本朝雍正元年建
  白塔山寺在承光殿北
    按
  本朝顺治八年即琼花岛旧址立塔建寺康熙十八年
    重修
  弘仁寺在太液池西南岸
  本朝康熙五年建有
圣祖御制碑记
  静黙寺在雷神庙南康熙五十一年
 勅建
  松竹寺在
  皇城内东北隅康熈年

勅建
 广济寺在西四牌楼康熙年
勅建
 柏林寺在雍和宫南元时建康熙年
勅建
 大兴隆寺在西长安街元至元中建有二塔一七级一
  九级寺僧海云可庵葬其下正统十三年修嘉靖十
  五年改为讲武堂
 崇国寺在府西北隅元时有东西二崇国寺此西寺也
  有赵孟俯所书寺碑明宣徳间重建赐额大隆善护
  国寺寺为托克托丞相故宅今佛坐下有遗像
 本朝康熙六十一年奉
勅重建
 白塔寺辽寿昌二年建塔制如幢色白如银元至元八
  年加铜网石栏十六年改建圣寿万安寺明天顺二
  年改名妙应寺

  福寿寺在海子内
 拈花寺在
 皇城西北旧名护国报恩千佛寺明万歴初建
 本朝雍正十一年奉
勅重修
赐额拈花寺
御制碑文
勅果亲王书丹勒石以纪
 万寿寺在
 皇城西
 本朝雍正十一年建
 觉生寺在
 皇城内西北
 本朝雍正十一年
勅建
 广通寺在

 皇城西
 本朝雍正十一年建
 观音寺在
 皇城西南
 本朝雍正十一年建
 大髙元殿在
 神武门之北南向
勅建怡贤亲王祠在宛平县治东一在
 正阳门内东南隅雍正十年户部公建
  苑囿
 瀛台在
 皇城内西华门之西
   按太液池之南旧为南台池水澄泓波光潋灔葭
   蒲散绿菡萏舒红两岸芳树阴森画桥蜿蜒崇台
   杰阁掩映交辉栏槛之外逺岫遥峰倒影波中望
   如蓬岛

圣祖仁皇帝御以避暑肇锡今名又于苑中
特建勤政楼夏月
御殿听政或时
召大臣游宴其中台之正北为五龙亭中曰龙泽左曰澄祥
    曰滋香右曰涌瑞曰浮翠合名之为五龙亭
孝庄文皇后尝避暑于此
圣祖每驾御舟问安或侍膳亭上左右为蕉园临漪亭水云
    榭承光殿紫光阁台之西南为丰泽园秋云亭知
    稼轩尝
御以观稼池中石梁长数百步东西各建华表曰金鳌曰玉
    蝀迤北稍东又有石桥亦峙华表北曰堆云南曰
    积翠明为西苑禁地
  本朝自紫禁城外车马皆得往来过之者如歴仙源云
  南海子在外城永定门外
    按海子之水自万泉庄平地涌出共汇于此为海
    子大小凡三方一百六十里缭以围墙四面各为

    门物产充牣为游猎之地元曰飞放泊明永乐中
    扩其地
  本朝因之时
 命禁旅行围以肄武事
  畅春园在
  京城西直门外十二里
    按园地本名海淀明武清侯李伟别墅在此
圣祖仁皇帝以驻跸之暇饮泉而甘乃
命因其胜概稍加恢扩筑宫设籞不事华饰
赐名畅春园时奉
孝庄文皇后
孝恵章皇后晏憩于此
御制记文以纪其胜
  圆明园在
  畅春园北
 皇上雍邸时

圣祖赐园也疏泉扶石藻绘不施曲磴平桥髙槐翠栁大门
   外对列各部院朝房羣臣奏事盛夏无暑
  学校
   国子监在安定门内
  文庙之西南
    按监之中为彛伦堂
圣祖御书赐额又有
世祖
圣祖临雍诸勅谕
圣祖御书大学圣经石刻
 皇上御书文行忠信匾额堂左为绳愆厅右为博士厅两
    庑有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为诸生
    肄业之所后有东西两厢为祭酒司业休憩之地
    门曰集贤门街曰成贤街
  本朝顺治九年
世祖章皇帝临雍行释奠礼幸彛伦堂讲书赐赉有加四

    氏子孙随班观礼者俱送监读书广监生乡试额
    十五名康熈八年
圣祖仁皇帝临雍亦凖顺治九年例四氏子孙观礼者准十
    五名送监读书广乡试额八名雍正二年
 皇上亲诣太学
 御彛伦堂
 命祭酒司业进讲诸生云集观光盛典
 特颁谕旨广监生乡试额十八名郡县学量増入学名数
    文教覃敷中外向化琉球自康熈二十七年遣子
    弟入监就学至是复来为从来所罕觏云
   宗学有左右二翼左翼在东大市街之东屋一百余
   间右翼在瞻云坊之北屋九十余间为宗室弟子诵
   读之所雍正三年
 特建
   八旗官学在各旗分地雍正五年以就学者众乃即
   各旗官房容百人诵读者増建官学

卷十一

   八旗义学各旗就所分地官房延师课授幼学雍正
   三年
 特建雍正九年以选拔贡生实雍者众
 特旨修葺监门外官房二百余间为诸生肄业地
   官署
   内阁在 午门内东南隅 文华殿之南外门西向
   南为本房専译章奏迤北为大学士内阁学士治事
   之所东为典籍库蔵秘书图籍又
  皇史宬在东安门外东南
实録
玉牒
起居注蔵焉皆内阁经管
    按明制儒臣入阁办事预机务曰文渊阁又曰东
    阁
  本朝初改为秘书国史弘文三院大学士集昭徳门内
    东南隅办事惟新拜时于内阁一设公案康熈二

    十八年始办事阁中
  起居注馆在午门内之西日讲官恭缮
  记注之所
   内务府在武英殿后
  本朝特设以总管内大臣掌之领司七曰广储会计掌
   仪都虞慎刑营造庆丰院三曰奉宸武备上驷及织
   染局药房皆各有分署
御书赐额曰职司综理
  六科在 午门外东西向吏户礼在东兵刑工在西
   按
 本朝初六科直房在 午门内西与内阁相对谓之六
   科廊后迁今处
  中书科在 午门外之西
  宗人府在
 皇城东吏部公署之北西向
御书赐额曰敦崇孝弟

卷十一

  吏部在宗人府公署之南西向
御书赐额曰公正持衡堂后为休憩之所有明侍郎吴寛
  手植紫藤花左右为文选验封稽勲考功四清吏司
  及司务厅分署
  户部在吏部公署之南西向
御书赐额曰九式经邦堂左右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
  广山东山西河南陜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
  四清吏司及司务厅分署
  总督仓场署在崇文门外朝阳坊
  崇文门监督署在崇文门外街东
  礼部在户部公署之南西向
御书赐额曰寅清赞化堂左右为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
  清吏司及司务厅分署行人司会同馆铸印局属焉
   按行人司署旧在长安右门外后改为督捕厅又
   改为制造库今司署在正阳门外雍正七年统于
   礼部

卷十一

  兵部在宗人府公署之后西向
御书赐额曰整肃中枢堂左右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
  清吏司及司务厅分署
   按兵部旧有督捕司
 本朝特设以侍郎主之佐以理事官及郎中员外主事
   公署在长安右门外康熈三十八年裁并刑部
  刑部在
 皇城西贯城坊东向
御书赐额曰明刑弼教堂左右为左现审右现审江南浙
  江江西福建湖广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
  西云南贵州十六清吏司及司务厅督捕司分署司
  狱附焉
   按现审左右二司雍正二年设立系本部司官兼
   摄七年更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及笔帖式等官専
   司其事
  工部在户部公署之后西向

 御书赐额曰敬勅百工堂左右为营膳虞衡屯田都水四
   清吏司及司务厅分署瑠璃厂黒窑厂灰厂柴木厂
   属焉
   八旗都统公署在各旗分地
  本朝定鼎之初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禁旅分驻左右翼
    正东则正白镶白东北镶黄东南正蓝正西则正
    红镶红西北正黄西南镶蓝各设都统副都统叅
    领佐领等官领之其治事未设専署雍正二年
 命以各旗分地官房为都统衙门
   理藩院在长安左门外长安街北玉河桥东南向
  本朝特设掌蒙古喇嘛外藩之事
 御书赐额曰宣化遐方堂左右为禄勋宾客柔逺理刑四
   司分署
    按院旧在刑部北后迁今处
   都察院在刑部公署之北东向
圣祖御书赐额曰都俞吁咈堂左右为河南江南浙江山西

   山东陕西掌道监察御史分署京畿道分署在其南
   巡视五城御史公署皆在正阳门内之西又五城兵
   马司旧惟东城指挥有署在崇文门外朝阳坊雍正
   八年
 命各就所辖地以官房为署又雍正八年五城闗内设巡
   检十四员闗外设巡检十二员闗内各按铺司立栅
   栏四百四十处每处派拨兵丁二名人役一名令巡
   检分隶巡查闗外令巡检亦各按界址巡逻俱无定
   署
   翰林院在长安左门外玉河西岸北向
圣祖御书赐额曰道徳仁艺堂左为讲读厅右为编检厅后
   有敬一亭瀛洲亭寳善亭原心亭成乐轩皆晏休之
   所
    按明永乐初翰林在禁内供奉不别立公署正统
    七年始于玉河西岸以元之故鸿胪寺为翰林院
    院内有刘井学士刘定之所浚在堂之左有柯亭

    学士柯潜所建在堂之右
   詹事府在玉河东岸西向
圣祖御书赐额曰徳业仁义堂左为春坊右为司经局列署
   府中皆不隶府而以翰林官序补
   通政使司在长安右门外长安街南北向
 御书赐额曰慎司喉舌登闻鼓院属焉
    按登闻鼓院在长安右门外旧设满汉科道各一
    员掌之雍正二年统于通政司
   大理寺在都察院公署之南东向
 御书赐额曰执法持平
   太常寺在刑部公署之北銮仪卫南东向
 御书赐额曰祗肃明禋
   光禄寺在
  皇城东华门内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司属焉
 御书赐额曰敬慎有节
   太仆寺在正阳门内东中心台

御书赐额曰勤字天育
   按寺旧在长安左门外雍正七年迁今处
  四译馆在正阳门外中西坊北向凡八馆曰西天曰
  暹罗曰回回曰八百曰髙昌曰西蕃曰缅甸曰百译
  译字生学习其中以太常寺少卿提督之隶于翰林
  院
  鸿胪寺在工部公署之南西向
御书赐额曰肃赞朝仪雍正五年统于礼部
  钦天监在鸿胪寺公署之南西向
御书赐额曰奉时敬授
   按监所司观象台在城东南隅一名瞻象台上有
   浑天仪如尚书璇玑玉衡图皆铸铜为器四柱以
   铜龙架而悬之又有简仪状相似而省十之七止
   周围数道而已玉衡亦以铜为之如尺而首尾皆
   曲有二孔对孔直窥以候中星又有铜球左右旋
   转以象天体以方函盛之函四周作二十八宿真

    形台下小室有量天尺铸铜人捧尺北面室正中
    穴其上以候日中测景之长短中为紫微殿旁有
    铜壶滴漏按元至正十六年建司天台于大都仪
    象之器悉仍金之旧而规环不协太史令郭守敬
    出所制简仪仰仪及诸仪表皆极精妙明洪武中
    取至南京正统中复置观象台仪器铜球方函南
    面有明英宗铭
  本朝康熈十一年
圣祖仁皇帝御制仪器安设台端曰天体仪曰赤道仪曰黄
    道仪曰地平经仪曰地平纬仪曰纪限仪凡六座
    其旧仪移置台下蔵焉
   太医院在钦天监公署之南西向
    按院内有明堂针灸铜人金时安抚王檝使宋时
    所进岁久缺壊元至元二年尼波罗国人阿尼哥
    修之闗鬲脉络皆备又有针灸经石刻宋仁宗御
    书题篆至元间自汴移此

  銮仪卫在刑部公署之北东向左右中前后五所銮
  舆驯马擎盖弓矢旌节旛幢扇手斧钺戈戟班劔
  东西十二司属焉驯象所在宣武门内之西卫中员掌
  之
御书赐额曰恪恭舆卫
  贡院在城东南隅观象台北
   按院制外为崇墉四周皆施以棘院之前中左右
   各树坊中曰天下文明左曰虞门右曰周俊坊之
   内为贡院门次为龙门直甬道为明逺楼左右号
   舍鳞次栉比中为至公堂东为监试厅左右为受
   卷弥封誊録对读供给五所堂后隔以重门曰内
   龙门内为聚奎堂考官阅卷之所又后为会经堂
   堂东西经房相属同考官居之按此地为元礼部
   旧基明永乐时改为贡院万厯初因故址拓地重
   建
 本朝三年大比屡加増葺规制益为弘备云

  衍圣公府在
 皇城东太仆寺街明仁宗赐第
  教场在徳胜门外
大阅时临幸
 本朝顺治十三年建
  八旗教场在
 京城各门外镶黄旗在安定门外正黄旗在徳胜门外
  正白旗在东直门外镶白旗在朝阳门外正红旗镶
  红旗在阜成门外正蓝旗在崇文门外镶蓝旗在宣
  武门外各有演武厅以时讲肄操练
  厯局在宣武门内天主堂东
   按明天启二年建首善书院后礼部尚书徐光启
   于此修厯改署曰厯局
 本朝因之
  寳泉局在顺天府治东南属户部雍正二年添设东
  西南北四局以裕鼓铸仍统于寳泉

 寳源局在朝阳门内西南属工部
 织染局在地安门内之东
 仓库
 火仓在户部公署之西
 木仓在长安右门外属工部
 海运仓厫八十座
 旧太仓厫八十座
 南新仓厫七十五座
 禄米仓厫五十七座
 北新仓厫八十座
 兴平仓厫八十座
 富新仓厫六十四座
 太平仓厫八十座以上八仓俱在
京城之东
 万安仓厫四十二座雍正元年建
 裕丰仓厫六十四座雍正七年建

 储济仓厫一百八座雍正七年建以上三仓俱在
正阳门外
 丰益仓厫三十座雍正八年建在
圆明园西
 本裕仓在清河厫三十座
 大运西仓厫二百三座
 大运中仓厫一百一十九座
 大运南仓厫八十一座以上三仓俱在通州
 銮驾库在长安左门外翰林院公署之西
 户部大库在户部公署东北
 縀疋库属户部旧在户部公署今在西安门内
 颜料库属户部旧在户部公署今在西安门内
 节慎库在工部公署之东
 制造库在长安右门外以上二库俱属工部又门神
 库帘子库俱属制造库
  按门神库在东安门内小南城帘子库在地安门

  内之东雍正二年并入制造库经管
 西十库在西安门内曰甲字库乙字库属户部丙字
 库丁字库戊字库属工部承运库广盈库广恵库广
 积库赃罚库属内务府又内务府所属縀库盔甲库
 鞍库毡库俱在
太和殿东银库衣服库茶叶库在
太和殿西瓷器库器皿库在西华门内木库房库铁库
 在营造司署傍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十二
  星野
 昔尧命羲和厯象日月星辰鸟火虚昴用定分至所
 以奉天道重人时也自周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岛
 之地而春秋内外传所载占?纎微必验先儒颇议
 其浮夸至班固作汉志凖三统厯以十二次十二野
 相配厥后费直易说蔡邕月令章句皇甫谧帝王世
 纪或谱以易卦或轮以节气或附以月律而魏太史
 令陈卓更详郡国所入之度数唐僧一行又谓天下
 山河之象存乎两戒以气相属而不系于方隅然在
 天有列宿在地有州域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
 于天则自古不易之论也太史公世掌天官其先为
 周室藏史所次星野必周官保章氏之旧而自变封
 建为郡县地理之书莫先于班氏今据二史以按
京畿之地自上谷涿代以东北至渔阳右北平辽西薄

 海为幽州于春秋为燕国其次析木其星尾箕今之
 顺天永平宣化当其地自涿中山以西南至常山巨
 鹿信都清河邯郸平山为冀州于春秋为晋国其次
 大梁其星昴毕今之保定顺徳广平正定及易冀赵
 深定诸州河间天津之北境当其地而景沧所属乃
 在虚危元枵之次为古青州齐国地自魏郡以东南
 至东郡陈留为并州于春秋为卫国其次娵訾其星
 营室东壁今之大名当其地疆联四州次兼四辰星
 延八舎爰稽古经传子史星厯之书删取其大要至
 于占候之术则有司存非地志所宜及故概弗采着
 焉
 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岛之地所封之域皆有分星以
 观妖祥周礼  
 星土星所主土也封犹界也郑司农说星土以春秋
 传曰参为晋星商主大火国语曰岁之所在则我有
 周之分野之属是也某谓大界则曰九州岛州中诸国

 之封域于星亦有分焉其书亡矣堪舆虽有郡国所
 入度非古数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
 吴越也元枵齐也娵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
 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
 火宋也析木燕也此分野之妖祥主用客星彗孛之
 气为象周礼注 
 后郑云大界则曰九州岛者此解经九州岛之地按春秋
 纬文耀钩云布度定纪分州系象华岐以西龙门积
 石至三危之野雍州属魁星太行以东至碣石王屋
 砥柱冀州属枢星三河雷泽东至海岱以北兖州青
 州属机星蒙山以东至南江会稽震泽徐扬之州属
 权星大别以东至雷泽九江荆州属衡星荆山西南
 至岷山北岖鸟鼠梁州属开星外方熊耳以至泗水
 陪尾豫州属摇星此九州岛属北斗星有七州有九但
 兖青徐扬并属二州故七星主九州岛也周之九州岛差
 之义亦可知云州中诸国以下别释经所封封域但

 吴越在南齐鲁在东今岁星或北或西不依国地所
 在者此古之受封之日岁星所在之辰国属焉故也
 吴越二国同次者亦谓同年度受封故同次也周礼疏 
 大吕丑之气也十二月建焉而辰在元枵太簇寅之
 气也正月建焉而辰在娵訾应锺亥之气也十月建
 焉而辰在析木姑洗辰之气也三月建焉而辰在大
 梁中吕已之气也四月建焉而辰在实沈周礼注 
 析木燕之分星幽州之星土也周礼总义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孟夏之月日在毕孟冬之月日
 在尾月令  
 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圣王因其会而分之以为大
 数焉观斗所建命其四时此云孟春者日月会于娵
 訾而斗建寅之辰也孟夏者日月会于实沈而斗建
 巳之辰孟冬者日月会于析木之津而斗建亥之辰
 也月令注
 此云孟春者日月会于娵訾而斗建寅之辰者娵訾

 是亥次之号立春之时日在危十六度月半雨水之
 时日在营室十四度营室号娵訾月令疏
 三统厯四月节日在毕十二度四月中日在井初度
 按元嘉厯四月节日在毕十一度四月中日在毕十
 五度按律厯志立夏日在毕十二度同上
 按三统厯十月节日在尾十度十月中日在箕七度
 按元嘉厯十月节日在心二度十月中日在尾十二
 度同上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分为十二次日月
 之所躔也地有十二分王侯之所国也每次三十二
 度三十三分之十四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为中气
 自危十度至壁八度谓之豕韦之次立春惊蛰居之
 卫之分野自胃一度至毕六度谓之大梁之次清明
 谷雨居之赵之分野自毕六度至井十度谓之实沈
 之次立夏小满居之晋之分野自尾四度至斗六度
 谓之析木之次立冬小雪居之燕之分野自须女一

 度至危十度谓之元枵之次小寒大寒居之齐之分
 野月令章句 
  按蔡邕此说与皇甫谧帝王世纪不合
 岁在星纪而淫于元枵春秋襄二十八年左氏传 
 岁岁星也星纪在丑斗牛之次元枵在子虚危之次
 春秋左传注 
 左传及国语所云岁在者皆谓岁星所在故云岁岁
 星也五星者五行之精也厯书称木精曰岁星火精
 曰荧惑土精曰镇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此五
 者皆右行于天二十八宿则着天不动故谓二十八
 宿为经五星为纬言若织之经纬然也天有十二次
 地有十二辰丑子亥北方之辰也次之与辰上下相
 值故云星纪在丑元枵在子释天云元枵虚也汉书
 律厯志云元枵初婺女八度终于危十五度是元枵
 为虚危之次也春秋左传疏 
 岁在娵訾之口春秋襄三十年左氏传 

 娵訾营室东壁二十八年岁星淫在元枵今三十年
 在娵訾是岁星停在元枵二年 春秋左 传注 
 李廵曰娵訾元武宿也营室东壁北方宿名十二次
 子为元枵丑亥为娵訾春秋左传疏 
 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春秋昭四年左氏传 
 陆道也谓夏十二月日在虚危冰坚而藏之夏三月
 日在昴毕蛰虫出而用冰春分之中奎星朝见东方
 春秋左传注 
 释例云北陆虚也西陆昴也杜以西陆朝觌谓奎星
 朝见昴为西方中宿则昴未得见宿是日行之道日
 在北陆为夏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元枵之次小
 寒节大寒中汉书律厯志载刘歆三统厯云元枵之
 初日在婺女八度为小寒节在危初度为大寒中终
 于危十五度是夏之十二月日在虚危也杜以西陆
 为三月日在大梁之次清明节榖雨中三统厯云大
 梁之初日在胃七度为清明节在昴八度为榖雨中

 终于毕十一度是夏之三月日在昴毕春秋左传疏 
 箕斗之间有天汉故谓之析木之津春秋昭八年左传注 
 析木之津于十二次为位在寅也襄三十年传称岁
 星在娵訾之口其明年乃及降娄岁星岁行一次降
 娄距此九年故此年岁在析木之津也春秋左传疏
 天有十二次地有九州岛以此九州岛当彼十二次周礼
 虽云皆有分星不知其分孰分之也星纪在于东北
 吴越实在东南鲁卫东方诸侯遥属戌亥之次又三
 家分晋方始有赵而韩魏无分赵独有之汉书地理
 志分郡国以配诸次其地分或多或少鹑首极多鹑
 火甚狭徒以相传为说其源不可得而闻之或有灾
 祥而为占者多得其效盖古之圣哲有以度知非后
 人所能测也同上  
 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昴毕间为天街散为冀州
 分为赵国春秋元命苞 
 北方辰星水生物布其纪同上  

 箕尾为燕春秋说题辞 
 斗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
 阳第七瑶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春秋 
 运斗枢 
 辰星水精也尚书考灵曜 
 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尔雅  
 箕龙尾斗南斗天汉之津梁尔雅注 
 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者析木之津箕斗之
 次名也孙炎曰析别水木以箕斗之间是天汉之津
 也刘炫谓是天汉即天河也天河在箕斗二星之间
 箕在东方木位斗在北方水位分析水木以箕星为
 隔隔河须津梁以渡故谓此次为析木之津也不言
 析水而言析木者此次自南而尽北故依此次而名
 析木也郭云箕龙尾斗南斗天汉之津梁以四方皆
 有七宿各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
 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皆西首而东尾箕

 在苍龙之末故云龙尾斗至南方即见故云南斗昭
 八年左传曰今在析木之津国语曰日在析木之津
 者是也尔雅疏 
 营室谓之定娵訾之口营室东壁也尔雅  
 定正也作宫室皆以营室之中为正营室东壁星四
 方似口因名云 尔雅 注 
 营室谓之定室者营室一名定郭云定正也作宫室
 皆以营室中为正诗墉风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郑
 笺云定星昏中而正于是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
 室娵訾之口营室东壁也者娵訾室壁之次也壁居
 南则在室东孙炎曰娵訾之次则口开方营室东壁
 四方似口故因名也郭云营室东壁星四方似口因
 名云由其营室与东壁相成故得正四方襄三十年
 左传云岁在娵訾之口是也 尔雅 疏 
 大梁昴也西陆昴也浊谓之毕 尔雅  
 昴西方之宿别名旄头掩兎之毕或呼为浊因星形

 以名 尔雅 注 
 大梁昴也西陆昴也者大梁昴之次名也昴西方之
 宿名也昴又谓之西陆昭四年左传云古者日在北
 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又十一年传云岁及大
 梁蔡复楚凶是昴星之名凡三郭云昴西方之宿别
 名旄头者天文志云昴曰旄头是矣浊谓之毕者毕
 西方之宿名一名浊郭云掩兔之毕或呼为浊因形
 以名 尔雅 疏 
 元枵虚也颛顼之虚虚也北陆虚也 尔雅  
 虚在正北北方黒色枵之言耗耗亦虚意颛顼水徳
 位在北方虚星之名凡四 尔雅 注 
 元枵虚也者元枵虚之次名也郭云虚在正北北方
 黒色枵之言耗亦虚意然则以其色黑而虚耗故名
 其次曰元枵颛顼之虚也郭云颛顼水徳位在北方
 然则以北方三次以元枵为中元枵次有三宿又虚
 在其中以水位在北颛顼居之故谓元枵虚星为颛

 顼之虚也昭十年左传云郑裨灶言于子产曰今兹
 岁在颛顼之虚是也北陆虚也者虚星又谓之北陆
 也孙炎曰陆中也北方之宿虚为中也昭四年左传
 云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杜注云陆道也陆之为中
 为道皆无正训各以意耳要以虚为北方中星宿是
 日行之道故谓之北陆郭云虚星之名凡四者元枵
 也虚也颛顼之虚也北陆也 尔雅 疏 
 东壁居不周风东主辟生气而东之至于营室营室
 者主营胎阳气而产之东至于危危垝也言阳气之
 危垝故曰危十月也律中应锺应锺者阳气之应不
 用事也其于十二子为亥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
 故该也东至于虚虚者能实能虚言阳气冬则宛藏
 于虚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故曰虚南至于
 箕箕者言万物根祺故曰箕正月也律中泰簇泰簇
 者言万物簇生也故曰泰簇其于十二子为寅寅言
 万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南至于尾言万物始生如

 尾也北至于浊浊触也北至于留留者言万物之稽
 留也故曰留八月也律中南吕南吕者言阳气之旅
 入于藏也其于十二子为酉酉者万物之老也故曰
 酉 史记 律书 
 尾箕幽州虚危青州营室至东壁并州昴毕冀州 史 记 
  天官 书 
 东宫尾为九子箕为敖客西宫昴曰髦头毕曰罕车
 昴毕间为天街北宫元武虚危危东六星两两相比
 曰司空营室为清庙曰离宫阁道 同上  
 二十八舎主十二州斗秉兼之所从来久矣燕齐之
 疆候在辰星占于虚危 同上  
 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
 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同上  
 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平旦建者魁魁
 海岱以东北也 同上  
 元枵初婺女八度小寒中危初大寒 于夏为十二月 商为正月周为 

 二月终于危十五度娵訾初危十六度立春中营室十
 四度惊蛰 今日雨水于夏为正月 商为二月周为三月 终于奎四度大梁
 初胃七度榖雨 今曰 清明 中昴八度清明 今曰榖雨于夏 为三月商为四 
  月周为 五月 终于毕十一度实沈初毕十二度立夏中井
 初小满 于夏为四月商为 五月周为六月 终于井十五度析木初尾
 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 于夏为十月商为十 一月周为十二月 终于
 斗十一度 汉书律 厯志 
 壬癸常山以北一曰甲齐戊魏壬燕赵寅赵辰邯郸
 已卫未中山申齐亥燕代 汉书天 文志 
 赵地昴毕之分壄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涿
 郡之髙阳鄚州乡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又得勃
 海郡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
 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邱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五原
 上党皆赵分也鴈门于天文别属燕燕地尾箕分壄
 也东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鴈门
 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

 昌及勃海之安次皆燕分也乐浪元菟亦宜属焉自
 危四度至斗六度谓之析木之次燕之分也齐地虚
 危之分壄也东有淄川东莱琅邪髙密胶东南有泰
 山城阳北有千乗清河以南勃海之髙乐髙城重合
 阳信西有济南平原皆齐分也卫地营室东壁之分
 壄也今之东郡及魏郡黎阳河内之野王朝歌皆卫
 分也 汉书地 理志 
 赤道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一虚十 进 三 危十六
  进 二 室十六 进 二 壁十 进 二 昴十一 进 二 毕十六 进 二 尾十八 进 三 
 箕十一 退 三 黄道度三百六十五四分一虚十危十六
 室十八壁十昴十二毕十六尾十八箕十 后汉书 律厯志 
 十二次度数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于辰
 在寅燕之分野属幽州 费直周易分野析木起尾九 度蔡邕月令章句析木起尾 
  四 度 自须女八度至危十五度为元枵于辰在子齐之
 分野属青州 费直起女六度 蔡邕起女一度 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
 为娵訾于辰在亥卫之分野属并州 费直起危十四 度蔡邕起危十 

  度  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为大梁于辰在酉赵之分
 野属冀州 费直起娄十度 蔡邕起胃一度 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
 度为实沈于辰在申魏之分野属益州 费直起毕九 度蔡邕起毕 
  六度 晋 书天文志 
 州郡躔次陈卓范蠡鬼谷先生张良诸葛亮谯周京
 房张衡并云尾箕燕幽州凉州入箕中十度上谷入
 尾一度渔阳入尾三度右北平入尾七度西河上郡
 北地辽西东入尾十度涿郡入尾十六度渤海入箕
 一度乐浪入箕三度元菟入箕六度广阳入箕九度
 虚危齐青州齐国入虚六度北海入虚九度济南入
 危一度乐安入危四度东莱入危九度平原入危十
 一度淄川入危十四度营室东壁卫并州安定入营
 室一度天水入营室八度陇西入营室四度酒泉入
 营室十一度张掖入营室十二度武都入东壁一度
 金城入东壁四度武威入东壁六度敦煌入东壁八
 度昴毕赵冀州魏郡入昴一度巨鹿入昴三度常山

 入昴五度广平入昴七度中山入昴一度清河入昴
 九度信都入毕三度赵郡入毕八度安平入毕四度
 河间入毕十度真定入毕十三度 同上  
 辰星曰北方冬水主燕赵又为燕赵代 同上  
 尾亦为九子箕亦曰天津一曰天鸡主八风虚二星
 冢宰之官也主北方危三星主天府天库营室二星
 天子之宫也一曰元宫一曰清庙又为军粮之府及
 土功事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主土
 功昴七星天之耳目也主西方又为旄头昴毕间为
 天街天子出旄头罕毕以前驱此其义也毕八星主
 边兵主弋猎 隋书天 文志 
 冀州于古尧之都也舜分州为十二冀州析置幽并
 其于天文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为大梁属冀州自
 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属幽州自危十六度
 至奎四度为娵訾属并州准之星次本皆冀州之域
 帝居所在故其界尤大 隋书地 理志 

 周礼职方氏正东曰青州其在天官自须女八度至
 危十五度为元枵于辰在子齐之分野 同上  
 析木为云汉末派山河极焉故其分野自北河末派
 穷北纪之曲东北负海为析木负海者以其云汉之
 阴也 唐书天 文志 
 大梁析木以负北海其神主于恒山辰星位焉 同上  
 须女虚危元枵也初须女五度余二千三百七十四
 秒四少中虚九度终危十二度其分野自济北东踰
 济水渉平阴至于山茌循岱岳众山之阴东南及髙
 密又东尽莱夷之地得汉北海千乗淄川济南齐郡
 及平原渤海九河故道之南濵于碣石古齐纪祝淳
 于莱谭寒及斟寻有过有鬲蒲姑氏之国其地得陬
 訾之下流自济东达于河外故其象着为天津絶云
 汉之阳凡司人之星与羣臣之録皆主虚危故岱宗
 为十二诸侯受命府又下流得婺女当九河末派比
 于星纪与呉越同占营室东壁娵訾也初危十三度

 余二千九百二十六秒一太中营室十二度终奎一
 度自王屋太行而东得汉河内至北纪之东隅北负
 漳邺东及馆陶聊城又自河济之交涉荥波濵济水
 而东得东郡之地古邶墉卫凡胙邗雍共微观南燕
 昆吾豕韦之国自阁道王良至东壁在豕韦为上流
 当河内及漳邺之南得山河之会为离宫又循河济
 而东接元枵为营室之分胃昴毕大梁也初胃四度
 余二千五百四十九秒八太中昴六度终毕九度自
 魏郡浊漳之北得汉赵国广平巨鹿常山东及清河
 信都北据中山真定全赵之分又北逾众山尽代郡
 鴈门云中定襄之地北纪之东阳表里山河以蕃屏
 中国为毕分循北河之表西尽塞垣皆髦头故地为
 昴分冀之北土马牧之所蕃庶故天苑之象存焉尾
 箕析木津也初尾七度余二千七百五十秒二十一
 少中箕五度终南斗八度自渤海九河之北得汉河
 间涿郡广阳及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乐浪元

 菟古北燕孤竹无终之国尾得云汉之末派龟鱼丽
 焉当九河之下流濵于渤碣皆北纪之所穷也箕与
 南斗相近为辽水之阳尽朝鲜三韩之地在呉越东
 南 同上  
 天寳九载八月五星聚于尾箕荧惑先至而又先去
 尾箕燕分也 同上  
 河北道盖古冀二州之境汉河内魏渤海清河平原
 常山上谷涿渔阳右北平辽西真定中山信都河间
 广阳等郡国又参有东郡河东上党巨鹿之地孟懐
 澶卫及魏博相之南境为娵訾分邢洛恩贝冀深赵
 镇定及魏博相之北境为大梁分沧景徳为元枵分
 瀛莫幽易涿平妫檀蓟营安东为析木津分 唐书地 理志 
 河东道盖古冀州之域汉河东太守上党西河鴈门
 代郡及巨鹿常山赵国广平国之地河中绛晋慈太
 原汾忻潞泽沁辽为实沈分代云朔蔚武新岚宪为
 大梁分 同上  

 河南道盖古豫兖青徐之域青淄宻登莱齐棣为元
 枵分 同上  
 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三曰玑为人主火其分为梁汉
 志主冀州五曰玉衡为音主土其分为燕汉志主兖
 州六曰闿阳为律主木其分为赵汉志主扬州七曰
 摇光为星主金其分为齐汉志主豫州又曰一至四
 为魁魁为璇玑五至七为杓杓为玉衡是为七政第
 八曰弼星在第七星右不见汉志主幽州第九曰辅
 星在第六星左常见汉志主并州晋志辅星傅乎闿
 阳所以佐斗成功丞相之象也其色在春青黄在夏
 赤黄秋为白黄冬为黑黄 宋史天 文志 
 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西近文昌二
 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
 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又曰上台上星主兖
 豫下星主荆扬中台上星主梁雍下星主冀下台上
 星主青下星主徐 同上  

 天市垣二十二星在氐房心尾箕斗内宫之内东蕃
 十一星三曰燕七曰齐八曰中山九曰九河十曰赵
 十一曰魏西蕃十一星三曰梁九曰晋十曰河间 同 上 
 东方尾宿九星按汉永元铜仪尾宿十八度唐开元
 游仪同旧去极百二十度一云百四十度今百二十
 四度景佑测验亦十八度距西行从西第二星去极
 百二十八度在赤道外二十二度干象新书二十七
 度箕宿四星按汉永元铜仪箕宿十度唐开元游仪
 十一度旧去极百十八度今百二十度景佑测验箕
 四星十度距西北第一星去极百二十三度南方虚
 宿二星按汉永元铜仪以虚为十度唐开元游仪同
 旧去极百四度今百一度景佑测验距南星去极百
 三度在赤道外十二度危宿三星按汉永元铜仪以
 危为十六度唐开元游仪十七度旧去极九十七度
 距南星去极九十八度在赤道外七度营室二星按
 汉永元铜仪营室十八度唐开元游仪十六度旧去

 极八十五度景佑测验室十六度距南星去极八十
 五度在赤道外六度壁宿二星按汉永元铜仪东壁
 二星九度旧去极八十六度景佑测验壁二星九度
 距南星去极八十五度西方昴宿七星按汉永元铜
 仪昴宿十二度唐开元游仪十一度旧去极七十四
 度景佑测验昴宿十一度距西南星去极七十一度
 毕宿八星按汉永元铜仪毕十六度旧去极七十八
 度景佑测验毕宿十七度距毕口北星去极七十七
 度 同上  
 十二国十六宿在牛女南近九坎各分土居列国之
 象九坎之东一星曰齐齐北二星曰赵秦南一星曰
 代代西一星曰晋韩北一星曰魏楚南一星曰燕陶
 隐居曰赵二星在郑南燕一星在楚南晋一星在代
 北代二星在秦南齐一星在燕东 同上  
 五车五星在毕宿北东北一星曰天狱主辰星燕赵
 分及幽冀主稻东南一星曰天仓主岁星卫分并州

 主麻 同上  
 黄道宿度虚十 秒六 十四 危十七 太  室十七壁九昴十一
 毕十六尾十七箕十 宋史律 厯志 
 析津本晋蓟县改蓟北县开泰元年更今名以燕分
 野旅寅为析木之津故 辽史地 理志 
 野旅寅野谓星野旅谓躔次寅者辰舍东方之位燕
 分析津之所也 辽史国 语解 
 大都北极出地四十度太强夏至晷景长一丈二尺
 三十六分画六十二刻夜三十八刻 元史天 文志 
 周天列宿度古用管窥今新制浑仪测用二线所测
 度数分秒与前代不同尾十九度一十分箕十度四
 十分虚八度九十五分危十五度四十分室十七度
 一十分壁八度六十分昴十一度三十分毕十七度
 四十分 元史 厯志 
 黄道宿度尾十七 九十 五 箕九 五十 九 虚九 分空 太 危十五
  九十 五 室十八 三十 二 壁九 三十 四 昴十一 ○ 八 毕十六 五十 同上 

 黄道十二次宿度危十二度六十四分九十一秒入
 娵訾之次辰在亥毕六度八十八分五秒入实沈之
 次辰在申尾三度一分一十五秒入析木之次辰在
 寅 同上  
 太阳黄道十二次入宫宿度危十三度三十九分五
 十九秒外入卫分娵訾之次辰在亥毕七度九十六
 分六秒外入晋分实沈之次辰在申尾三度九十七
 分七十二秒外入燕分析木之辰在寅 同上  
 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五星
 二十八宿东方曰苍天其星房心尾东北曰变天其
 星箕斗牵牛北方曰元天其星须女虚危营室西北
 方曰幽天其星东壁奎娄西方曰昊天其星胃昴毕
 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元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
 辰星 淮南鸿烈 天文训 
 辰星正四时常以二月春分効奎娄以五月夏至効
 东井舆鬼以八月秋分効角亢以十一月冬至効斗

 牵牛出以辰戌入以丑未出二旬而入晨?之东方
 夕?之西方 同上  
 星分度尾十八箕十一四分一虚十危十七营室十
 六东壁九昴十一毕十六 同上  
 甲齐戊魏壬卫辰晋已卫申齐戌赵亥燕 同上  
 甲戌燕也乙酉齐也壬子赵也己酉己夘魏也 同上  
 辰星水精生元武 抱朴 子 
 辰星主幽州 星经  
 尾九星如钩苍龙尾箕四星形状如?箕虚上下各
 一如连珠危三星不直旧先知室两星上有离宫出
 壁两星下头是霹雳昴七星一聚实不少毕恰似爪
 义八星出 步天 歌 
 自婺女八度至危十六度曰元枵之次一名天鼋于
 辰在子谓之困敦于律为大吕斗建在丑今齐分野
 自危十七度至奎四度曰豕韦之次一名娵訾于辰
 在亥谓之大渊献于律为太簇斗建在寅今卫分野

 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曰大梁之次于辰在酉谓之
 作噩于律为姑洗斗建在辰今赵分野自毕十二度
 至东井十五度曰实沈之次于辰在申谓之涒滩于
 津为中吕斗建在已今晋魏分野自尾十度至斗七
 度百三十五分而终曰析木之次于辰在寅谓之摄
 提格于律为应锺斗建在亥今燕分野 帝王 世纪 
 辰星一曰熊星一曰钩星一曰毚星一曰鼎星一曰
 爨星一曰伺星北方黑帝叶光纪之神元武之宿水
 之精也 观象 玩占 
 尾汉太初厯洛下闳所测十八度宋皇佑所测十九
 度崇寜所测十九度少元授时厯郭守敬所测十九
 度一十分箕太初厯一十度皇佑所测十度元丰所
 测十一度崇寜所测十度半授时厯所测十度四十
 分
 虚太初厯十度唐一行所测十度太强元丰所测九
 度少强授时厯所测八度九十五分危太初厯十七

 度皇佑所测十六度崇寜所测十五度半授时厯所
 测十五度四十分室太初厯十六度一行所测十六
 度皇佑所测十七度授时厯所测十七度一十分壁
 太初厯九度崇寜所测八度太授时厯所测八度六
 十分昴太初厯十一度崇寜所测十一度少授时厯
 所测十一度三十分毕太初厯十六度一行所测十
 七度皇佑所测十八度元丰所测十七度崇寜所测
 十七度少授时厯所测十七度四十分 古今律 厯考 
 星度分野十二次东西南北相反者四疑似者七所
 可据者其惟析木乎其宿尾箕亦艮之维燕可以言
 东北也 乐轩 集 
 古之人有以天河断两戒者天犹卵也经星之次环
 其四周银河之所界者半其余则天市太微位焉故
 二十八舍其附于河者三之二沿之河以分其势稽
 紫宫以定其余有条有次故秦虽西而位坤维之鹑
 首云汉之升两戒之道也呉虽东南而位坤维之星

 纪云汉之降两戒之终也燕穷北纪之曲故以末派
 之析木为燕盖星河之流起于井终于箕则南者反
 北北者反南矣 鬳斋十 一藁 
 北方黑色其类水其应上为辰星 素问  
 辰星北方之位黑帝之子 天官 星占 
 北斗七星间相去九千里皆在日月下 长厯  
 布度定纪布州系象雍属魁冀属枢兖青属机徐扬
 属权荆属衡梁属开阳豫属瑶光 广雅  
 顺天府河间府天文尾箕分野永平府延庆州保安
 州万全都指挥司天文尾分野保定府天文尾箕兼
 昴毕分野真定府天文昴毕分野顺徳府广平府天
 文昴分野大名府天文室壁分野 明统 志 
 九州岛十二域或系之北斗或系之二十八宿或系之
 五星冀主枢此系之北斗者也析木燕此系之二十
 八宿者也辰星主燕赵代此系之五星者也 地理 通释 
 地有山岳以宣其气精锺为星星也者体生于地精

 成于天列居错时各有逌属紫宫为皇极之居太微
 为五帝之廷明堂之房大角有席天市有坐苍龙连
 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崔奋翼于前灵龟圏首于
 后黄神轩辕于中六扰既蓄而狼蚖鱼鳖罔有不具
 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于是备矣众星列布
 其以神着有五列焉是为三十五名一居中央谓之
 北斗动变挺占实司主命四布于方为二十八宿日
 月运行歴示吉凶五纬经次用告祸福则天心于是
 见矣近天则迟逺天则速行迟者觌于东属阳行速
 者觌于西属阴摄提荧惑地?见晨附于日也太白
 辰星见昬附于月也 张衡 灵宪 
 杜预曰阴阳之运随动而差差而不已遂与厯错夫
 所以差者由天周有余日周不足也天周有余则天
 常平运而舒日周不足则日常内转而缩天日之差
 于中星验焉尧之冬至初昏夘中而日在虚七度虚
 者北方之宿则日行北陆躔于元枵之子也今之冬

 至初昏室中而日在箕三度箕者东方之宿则日行
 东陆躔于析木之寅也计今去尧未四千年而差五
 十度矣 郑晓天 文述 
 天有三垣紫微太微天市是也紫微太微皆将相辅
 佐之位而天市下垣则列国星宿之所在其星东西
 二十有二宋南海燕东海徐呉越齐中山赵九河魏
 韩楚梁巴蜀秦郑河中河间晋周曰分野者指列星
 所属之分而言郑氏谓星所主土是也其国在此而
 星则在彼彼此若不相配而其为象未尝不相属非
 地之在北者其分野在天亦居北地之在南者其分
 野在天亦居南也 苏伯衡 论分野 
 河间地错燕齐赵三国之交稽古以星分野尚矣而
 义有不尽于辰次者如北斗玉衡主赵开阳主燕摇
 光主齐五车东北一星主燕赵中台下一星主冀州
 须女下十二国星齐一星在九坎之东齐北二星为
 赵又燕一星与赵对峙天市垣西藩第十星曰河间

 东藩第九星曰九河夫瀛非九河故道乎非冀之遗
 封乎非燕齐赵分壤乎是皆可以广瀛之占而不拘
 于辰次者而河间之分尤有可疑者法以析木占燕
 元枵占齐大梁占赵夫三国之地相邻三国星次不
 相近析木去元枵越一次去大梁隔四次则愈逺矣
 今合燕齐赵交境置河间府地为一郡之地星非一
 次之星何所据乎考古分野多推汉书为详汉以髙
 乐重合为齐分以武垣章武为赵分及考汉地志武
 垣省入河间章武有盐官近千童废县在盐山重合
 在沧州髙乐在南皮夫武垣在髙乐之西为赵分矣
 髙乐为齐分章武越在髙乐之东而反属赵于理安
 乎或孟坚止摭旧文而未躬履其地惟唐法象志以
 两戒分山河以斗为纲以云汉为纪箕尾为地纪之
 穷居天之艮而箕列天汉有津梁之义亦曰天津下
 达于地以太华与终南为地络渤碣为络尾渤碣负
 海居地之寅亦处津洳故上应天津而占箕尾且考

 古占书桓公霸齐五星聚于箕唐天寳间幽蓟首事
 五星亦聚于箕是以法象及占书考之箕尾占瀛或
 有符者如必欲分占之则以沧景二州及近州治者
 用占箕宿兼女虚以府治及近府者占尾宿而带女
 庶几近之盖女本越分渤碣濒海亦有杨越之象且
 须女上列天津而西近天市河间星于沧或亦符焉
  河间府 志考疑 
 魏在冀东南境其星觜觹参分野按通志云其域冀
 兖其星室壁其分野卫魏此特槩论大名府耳盖府
 城之东与兖接壤府城之南如开州长垣东近濮上
 而浚县滑县西近懐庆卫辉彰徳俱为卫地其星野
 的是室壁故通志槩论云云若魏另在府城西北四
 十余里与兖卫俱逺正是古冀东南境其星野名室
 壁似为未合又按郡志云昴毕冀赵之分野魏县大
 名内黄元城属之盖据周礼注疏云昴毕冀州及隋
 书天文志云自胃七度至毕十二度为大梁属冀州

 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属幽州自尾十六
 度至奎四度为娵訾属并州自栁九度至张十二度
 为鹑火属三河推之星次皆古冀州之域而且悉举
 魏郡邺都汲郡河内等处风俗以实之然魏县本亦
 邺都境壤也据此则为昴毕似无可疑况又考据汉
 书地理志云赵地昴毕之分野昔赵分晋地得之北
 有信都正定常山中山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南
 至浮水繁阳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五原上党由此观
 之彼时繁阳内黄皆是邻封而清河亦曽为大名府
 属县则魏县显亦赵国郡壤而星野与今郡志又同
 似愈无可疑矣但考地理志又以魏地为觜参之分
 野而以室壁星分属之卫及考其所谓魏者乃髙陵
 以东尽河东河内也所谓卫者乃东郡魏郡黎阳河
 内也然晋地本殷之旧都周克殷分为三国诗经风
 邶墉卫是也即今河内河东等处而河内则今懐庆
 卫辉等处河东则今彰徳大名等处皆是当战国时

 总皆卫地今星野分别似大相违得非地理志亦且
 自相剌谬耶及又考据周礼春官保章氏所掌分星
 之辨亦以觜觹参为魏分野谓当河东尽大夏之墟
 上党居下流与赵魏接壤皆是而所谓赵冀分野则
 自浊漳之北尽赵郡云中定襄皆是而星分则昴毕
 也卫分野则自阁道王良至东北为河济之上流河
 内及漳邺之南又循河济而东皆是而星分则营室
 也由是则魏卫之分益明而星野为觜觹参庶不甚
 谬也 魏县 志 
  按杜佑通典文献通考古兖州其在天文营室东
  壁则卫之分野兼魏宋齐赵之交蓚将陵长河 旧 广 
   川  春秋战国皆属齐沧州清池[长芦]盐山景城弓
  髙南皮东光临津无棣春秋战国时为齐赵二国
  之境赵畿内邑也昴毕赵冀州河间入毕十度星
  野无可议者惟齐之星野自须女八度至危十五
  度为元枵于辰在子州郡躔次虚危齐青州各书

  沧景诸邑属古兖州而兖州星野自轸十二度至
  氐四度为寿星于辰在辰郑之分野夫沧景诸邑
  既属兖州则州郡躔次为角亢氐郑兖州明矣乃
  列沧景于古衮州之域而又称属齐仍为元枵之次
  则沧景诸邑竟为古青州之域而非兖州矣如通
  典通考所载为营室东壁卫之分野或为近之宋
  洪迈容斋随笔云十二国分野上属二十八宿其
  最不可晓者莫如晋天文志谓自危至奎为娵訾
  于辰在亥卫之分野属并州而或为冀州或为兖
  州凉州于并州了不相干又谓自毕至东井为实
  沈于辰在申魏之分野属益州而河内河东于益
  州亦不相干雍州为秦或又自属并州幽州岂非
  蔽于天而不知地乎今沧景诸邑星次为青齐而
  壤地实属兖州亦所不可晓者诸说仍存其旧附
  录于此以备参考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十三
    建置沿革
  京畿在周职方为幽冀并三州之地旁延兖豫自殷以
   前载籍无征着于春秋十二诸侯之谱者是为燕晋
   之疆及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是为巨鹿邯郸辽西右
   北平上谷渔阳代郡汉兴郡国相错为国者七为郡
   者十其在于晋为国者十有三为郡者十有一其在
   于隋为郡者十有九其在于唐为河北道而旁延于
   河东河南为州者二十有九宋分河北为东西二路
   建康以后地入于金金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元立中
   书省以分镇藩服而河北之为路者九明建北京属
   府八州十有九县百二十有六我
世祖章皇帝定鼎于兹省漷县入通州省兴济入青县并永
   寜入延庆阜平县入曲阳行唐
圣祖仁皇帝改宣府镇为宣化府升遵化县为州复置阜平

  县我
皇上嗣位申画畿疆改山西之蔚州以隶宣化河南之磁
  州以隶广平山西之广昌以隶易州大名之滑浚内
  黄以隶河南分顺天之丰润玉田以属永平分保定
  之涞水以属易州深泽以属定州建天津府沿河一
  州五县属焉升易冀赵深定并为直隶州设承徳州
  于热河改梁城所为寜河县或以厚边镇而固屏藩
  或以广营田而尽水利或以绾河防而利漕运或以
  便吏治而达民情特设直隶布政使司统十府二十
  有三州一百二十县规模宏逺区画周详皆
圣徳之所广运云
 直隶布政使司
  颛顼都于帝邱其地北至幽陵
   颛帝之所建帝喾受之创制九州岛统领万国北至
   于幽陵 文献 通考 
  唐尧使禹平水土为冀兖二州之域

  帝尧时禹平水土以为九州岛虞舜表提类而分区
  宇判山河而考疆域冀北创并部之名燕齐起幽
  营之号 晋书地 理志 
 虞舜肇十有二州以冀州南北阔大分卫水为并州
 燕以北为幽州
  十二州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幽并营也中古之
  地但为九州岛曰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禹治水作
  贡亦因其旧及舜即位以冀青地广始分冀东恒
  山之地为并州其东北医无闾之地为幽州又分
  青之东北辽东等处为营州 尚书 集注 
 夏省幽并仍为冀兖之域
  古有九州岛舜置十二州至夏还为九州岛 周礼 疏 
 商因之
  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汉南曰
  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
  曰幽州齐曰营州 尔雅  此盖殷制 尔雅 注 禹别九州岛

  有青徐梁而无幽并营是夏制也周礼有青并幽
  而无徐梁营是周制也此有徐幽营而无青梁并
  疑是殷制也 尔雅 疏 
 周为幽冀并兖之地
  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河东曰兖
  州 周礼  
  周之冀州小于禹贡时冀州以其北有幽州并州
  故知也 周礼 疏 
  李巡曰燕其气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禹
  贡其地合于冀州也 尔雅 疏 
  周成王时改作禹贡冀野析于幽并 晋书地 理志 
 春秋为燕晋卫齐诸国地战国时为燕赵魏齐四国
 之疆
  武王封召公于燕其后三十六世俱称王东有渔
  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鴈门南得涿
  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

  渤海之安次皆燕分也 汉书地 理志 
  赵分晋得赵国北有信都正定常山中山又涿郡
  之髙阳鄚州乡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又渤海
  郡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
  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邱皆赵分也 同上  
  齐地北有千乗清河以南勃海之高乐髙城重合
  阳信皆齐分也 同上  
 秦制天下为四十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代郡
 邯郸巨鹿东郡等郡
 汉武置十三州此为幽冀兖三州地
  冀州刺史领魏郡巨鹿常山清河广平正定中山
  信都河间赵国兖州刺史领陈留东郡幽州刺史
  领涿郡勃海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广阳 潜 确 
   类 书 
 后汉三国因之
  幽州刺史部蓟本燕国刺史治冀州刺史部髙邑

  故鄗光武更名刺史治 后汉书 郡国志 
  后汉因前代冀州理于鄗今赵郡髙邑县幽州理
  蓟今范阳郡县 文献 通考 
 晋初仍属四州永嘉后为刘元海石勒慕容隽符坚
 慕容垂地
  晋十九州岛冀治房子 今赵州 临城县 幽治涿 今幽州范阳 县 地理通 
   释  
  惠帝之后冀州沦没于石勒勒以太兴三年僭号
  于襄国称赵后为慕容隽所灭慕容氏又为符坚
  所灭孝武太元八年坚败其地入慕容垂垂僭号
  于中山是为后燕 晋书地 理志 
  惠帝后幽州没于石勒穆帝永和五年慕容隽僭
  号于蓟是为前燕七年隽移都于邺隽死子暐为
  符坚灭坚败地复入慕容垂是为后燕 同上  
 后魏初増置定相平安瀛东燕沧殷南营九州岛共领
 四十三郡

  司州太祖天兴四年置相州天平元年迁都改定
  州皇始二年置安州天兴三年改瀛州太和十一
  年分定州河间髙阳冀州章武浮阳置殷州孝昌
  二年分定相二州置沧州熙平二年分瀛冀二州
  置安州皇兴二年置南营州永熙二年置东燕州
  太和中分恒州东郡置天平中寄治幽州宣都地
  平州晋置治肥如城 魏书地 形志 
   按相州别有三郡入河南省界
 北齐置东北道行台
 后周置幽州总管府
 隋大业初府废改为涿郡上谷渔阳北平辽西安乐
 檀州河间博陵常山信都赵郡襄国武安清河十五
 郡属冀州武阳勃海二郡属兖州
  武阳郡后周置魏州渤海郡开皇六年置棣州大
  业三年为沧州信都郡旧置冀州清河郡后周置
  贝州襄国郡开皇十六年置邢州武安郡后周置

  洺州赵郡开皇十六年置栾州大业三年改为赵
  州常山郡后周置恒州博陵郡旧置定州河间郡
  旧置瀛州涿郡旧置幽州上谷郡开皇元年置易
  州渔阳郡开皇六年徙元州于此北平郡旧置平
  州安乐郡旧置安州檀州郡后周为元州开皇十
  六年州徙寻置檀州 隋书地 理志 
 唐武徳初复改诸郡为州三年置幽州总管府邢洺
 魏定等州皆置总管府寻罢贞观初分幽蓟檀妫平
 涿瀛莫易定沧景镇冀深邢赵洺贝魏澶二十一州
 属河北道后又増祁州顺州天寳以后分置范阳卢
 龙成徳魏博义武横海等节度使
  天寳元年更幽州节度使为范阳节度使寳应元
  年范阳节度使复为幽州节度使又兼卢龙节度
  使置成徳军节度使治恒州广徳元年置魏博节
  度使治魏州建中三年置义武军贞元三年置横
  海军节度使治沧州太和三年罢横海节度更置

  齐沧徳节度使五年赐号义昌军节度天佑元年
  赐魏博节度号天雄军节度二年更成徳军节度
  号武顺军节度 唐书方 镇表 
 五代后唐平州入契丹石晋天福初割幽涿瀛莫檀
 蓟顺妫新儒武寰等州入契丹周显徳二年废景州
 为定逺军六年复三闗増置雄霸二州于是与辽以
 白沟河为界辽会同元年建为南京道领顺檀涿易
 蓟景平等州其奉圣归化可汗儒弘等州属西京道
 宋雍熙四年分河北为东西两路端拱二年并为一
 路熙寜六年复为两路宣化五年幽州入宋置燕山
 府路其后三路俱入于金
  东路领大名开徳河间三府沧冀博棣莫雄霸徳
  濵恩清十一州徳清保顺永静信安保定五军西
  路领正定中山信徳庆源四府相浚懐卫洺深磁
  祁保九州岛天威北平安肃永寜广信顺安六军 宋 史 
  宣和间与金合兵攻契丹五年以其地来归七年

  郭药师以燕山叛没于金 文献 通考 
 金天徳三年迁都燕京改为中都路仍分河北为东
 西路又分置大名府路
  金史中都路领大兴府通蓟易涿顺平滦雄霸保
  安遂安肃等十三州河北东路领河间府蠡莫献
  冀深清沧景八州西路领正定中山彰徳三府威
  沃邢洺磁祁浚滑七州大名府路领开州其徳兴
  府宣徳弘武等州仍属西京路
 元初为燕京路总管至元二十一年置大都路总管
 府又分为永平河间保定正定顺徳广平大名共八
 路皆属中书省谓之腹里
  元史大都路领涿霸通蓟漷顺檀东安固安龙庆
  十州永平路领滦州河间路领沧景清献莫陵六
  州保定路领易祁雄安遂安肃完七州正定路领
  中山府赵冀深晋蠡五州广平路领磁威二州大
  名路领开滑浚三州其顺寜府保安州则属上都

    路
   明洪武九年置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等克元都诏改为北平设
    北平行中书省并置燕山大兴永清等六卫九年
    革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 明太祖 实录 
   永乐元年建北京称行在十九年始都北京改布政
   司为北直隶
    北京东抵辽东北并边西抵山西南抵山东自昌
    平经顺天保定正定顺徳广平至大名府南北一
    千一百三十里自山海闗经通保定正定至井陉
    东西一千二百八十里 潜确 类书 
  本朝
世祖章皇帝统一万方定鼎建都顺天永平保定河间正定
   顺徳广平大名八府直隶
  京师康熙三十二年改宣府镇为宣化府雍正二年特
   置直隶布政使司升正定府属之定冀晋赵深五州

 俱为直隶州三年改天津卫为直隶州七年升河间
 府属之沧州为直隶州九年复改天津州为县降直
 隶沧州为州更置天津府改梁城所为寜河县十一
 年于热河建承徳州十二年复降直隶晋州为州升
 保定府属之易州为直隶州并辖山西之广昌县今
 领府十州二十三县一百二十
顺天府
 禹贡冀州之域周武王封召公奭于此是为北燕
  北燕伯朝于晋 春秋襄公二十 八年左氏传 
  世本曰居北燕宋忠曰有南燕故云北燕 史记 注 
 秦为上谷郡地
  秦四十郡幽为上谷郡 舆地 广记 
 汉髙帝时为燕国
  二世元年九月韩广为赵略地至蓟自立为燕王
  始 史记秦楚 之际月表 
  项羽分燕为二臧荼为燕王广为辽东王 史记 索隐 

  汉五年七月从击燕王臧荼臧荼降八月乃立卢
  绾为燕王 史记卢 绾传 
 元鳯元年置广阳郡
   按水经注言秦始皇灭燕以为广阳郡今考史
   记始皇纪三十六郡无广阳之名当以昭帝置
   者为定
 本始元年更为广阳国
  本始元年广阳项王建以刺王子绍封 汉书诸 侯王表 
  广阳国髙帝燕国昭帝元鳯元年为广阳郡宣帝
  本始元年更为国县四蓟方城广阳阴乡 汉书地 理志 
 建武十三年省入上谷郡永平八年复为广阳郡置
 幽州刺史治于此
  广阳郡世祖省并上谷永平八年复五城蓟广阳
  昌平军都安次 后汉书 郡国志 
  后汉州刺史所治幽治蓟 通典  
  光武封叔父良为广阳王十五年徙王赵省广阳

  合上谷和帝永安元年复立广阳郡幽州刺史与
  郡同理 太平寰 宇记 
 建安十八年改属冀州
  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冀州 献帝 春秋 
 三国魏为燕国
  太和六年诏曰其改诸侯王皆以郡为国 三国魏 志明帝 
   纪  
  太和六年改封燕王 三国魏志 燕王宇传 
 晋太康中改属幽州永嘉后后赵改为燕郡仍属幽
 州永和六年前燕徙都于此其后符坚慕容垂迭有
 其地州郡之名如故
  燕国汉置孝昭改为广阳郡统县十 晋书地 理志 
  石勒于蓟置幽州于州置燕郡 太平寰 宇记 
  穆帝永和六年燕王儁击赵拔蓟徙都之 通鉴 纲目 
 后魏为幽州治
  幽州治蓟城燕郡领县五蓟广阳良乡军都安城

   魏书地 形志 
 北齐置东北道大行台后周改置总管府
  北齐于州置东北道行台后周改立总管府于州
   太平寰 宇记 
 隋开皇三年废燕郡置幽州总管府如故大业三年
 废幽州改置涿郡
  涿郡统县九 隋书地 理志 
  后周改置燕范阳二郡隋开皇三年废郡所领县
  属州大业三年罢州以其地并入涿郡 太平寰 宇记 
   按文献通考开皇三年废郡以州治民大业三
   年改州为郡盖后周以前之州乃统郡之州犹
   今之布政司隋以后之州乃统县之州与今之
   各府同
 唐武徳元年复为幽州仍置总管府六年改大总管
 府七年改大都督府
  髙祖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又置都督府以治之

   唐书地 理志 
  武徳初边要之地置总管以统军七年改总管曰
  都督总十州者曰大都督 唐书百 官志 
 贞观元年属河北道
  河北道幽为析木津分 唐书地 理志 
  十道四曰河北 唐六 典 
 开元二年置幽州节度使天寳元年更州为范阳郡
 幽州节度使为范阳节度使干元元年复改郡为幽
 州
  幽州范阳郡大都督府本涿郡天寳元年更名 唐 书 
   地理 志 
  开元元年幽州置防御大使二年置幽州节度诸
  州军管内经略镇守大使治幽州天寳元年更幽
  州节度使为范阳节度使寳应元年范阳节度使
  复为幽州节度使又兼卢龙节度使 唐书方 镇表 
 干宁中为刘仁恭地

  梁初别为十一国北有燕刘仁恭 地理 通释 
 五代后唐仍为幽州
  庄宗初起并代取幽沧有州三十五其后合一百
  二十三州以为唐 五代史 职方考 
 晋天福中入于辽
  石氏入立献十有六州于契丹 五代史 职方考 
 会同元年改幽州为幽都府升为南京
  天显十年以幽州为南京改天显十年为会同元
  年 五代史 附録 
 开泰元年改南京为燕京幽都府为析津府属南京
 道
  南京析津府太宗升为南京又曰燕京府曰幽都
  军号卢龙开泰元年落军额统州六县十一析津
  县宛平县昌平县良乡县潞县安次县永清县武
  清县香河县玉河县漷阴县顺州懐柔县檀州密
  云县行唐县涿州范阳县固安县新城县归义县

  易州易县涞水县容城县蓟州渔阳县三河县玉
  田县景州遵化县 辽史地 理志 
  中都路辽会同元年为南京开泰元年号燕京大
  兴府辽会同元年府曰幽都仍号卢龙军开泰元
  年更为永安析津府 金史地 理志 
 保大末入于金天辅七年入于宋
  天辅七年二月诏平州官与宋使同分割所与燕
  京六州之地 金史太 祖纪 
 宣和五年为燕山府属燕山路
  宣和四年十月改燕京为燕山府涿易八州并赐
  名五年正月以王安中为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
  抚使知燕山府四月癸巳金遣杨璞以燕京涿易
  檀顺景蓟州来归庚子童贯蔡攸入燕 宋史徽 宗记 
 寻仍入金天会三年仍曰燕京析津府七年属河北
 东路贞元元年改燕京为圣都寻改中都析津府为
 大兴府建都焉

  天徳三年诏迁都燕京贞元元年改燕京为中都
  府曰大兴 金史海 陵记 
  贞元元年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
  为中都大兴府天会七年属河北东路县十大兴
  宛平安次漷阴永清寳坻香河昌平武清良乡镇
  一广阳 金史地 理志 
 元太祖十年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至元元年改燕
 京为中都大兴府仍旧定都之九年改中都为大都
 二十一年改大兴府为大都路总管府直隶中书省
  大都路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
  世祖至元元年中书省臣言燕京分立省部乞正
  名遂改中都其大兴府仍旧四年始于中都之东
  北置今城而迁都焉九年改大都十九年置留守
  司二十一年置大都路总管府领县六州十州领
  十六县县六大兴宛平良乡永清寳坻昌平州十
  涿州领范阳房山霸州领益津文安大城保定通

  州领潞县三河蓟州领渔阳丰润玉田遵化平谷
  漷州领香河武清顺州檀州东安州固安州龙庆
  州领懐来 元史地 理志 
 明洪武元年八月改大都路为北平府九月置大都
 督分府于此十月隶山东行省二年三月置北平行
 省以北平府隶焉九年改北平行省为北平承宣布
 政使司永乐元年正月以北平为北京称行在改北
 平府为顺天府
  洪武元年八月壬午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九月
  壬寅置大都督分府于北平十月庚寅以北平府
  隶山东二年三月癸丑置北平行省先北平之府
  州县隶山东者皆复其旧 明太祖 实録 
  永乐元年正月辛夘制以北平为北京庚戌改北
  平府为顺天府 明成祖 实录 
  顺天府领州五县二十二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
  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香河县通州三河县武清

  县漷县寳坻县昌平州顺义县宻云县懐柔县涿
  州房山县霸州文安县大城县保定县蓟州玉田
  县丰润县遵化县平谷县 明统 志 
本朝顺治初裁漷县入通州康熙十五年升遵化县为
 州领州六县二十统于顺天府尹并属布政司而以
 霸昌通永二道分辖焉
   按旧分大兴宛平霸州保定文安大城涿州房
   山良乡固安昌平州顺义懐柔密云永清东安
   香河属霸昌道通州三河武清寳坻蓟州遵化
   州平谷丰润玉田属通永道雍正四年以通永
   道专司河务通州三河等州县并属霸昌道而
   以丰润玉田二县分属永平府九年改寳坻县
   之梁城所为寜河县十一年置热河承徳州十
   二年仍以通州三河等七州县分属通永道今
   领州七县十九
 大兴县

  周初蓟国春秋时为燕国都秦置蓟县属上谷郡
  汉初为燕国都昭帝元鳯元年置广阳郡治此宣
  帝本始元年更为国光武省并上谷永平八年复
  置广阳郡治三国魏为幽州燕国治晋因之后魏
  为幽州燕郡治北齐周因之隋开皇初废燕郡为
  幽州大业初废幽州为涿郡治唐为幽州范阳郡
  治属河北道晋天福初入辽改曰蓟北县会同元
  年改为南京幽都府治开泰元年改府为析津府
  县为析津县为燕京治仍属南京道保大末入于
  金寻入宋为燕山府治宣和七年仍入金贞元元
  年改燕山府为大兴府二年改析津县为大兴县
  元至元九年为大都路治明洪武初为北平府治
  永乐七年为顺天府治
本朝因之
 宛平县
  汉蓟县地隋置辽西郡以处降人唐武徳元年改

  曰燕州六年迁于幽州城开元二十五年徙治幽
  州北桃谷山天寳元年曰归徳郡建中二年废郡
  为幽都县晋天福初入辽开泰元年改为宛平县
  属南京道析津府金为大兴府治元为大都路治
  明初为北平府治永乐七年改为顺天府治
本朝因之
 良乡县
  汉置广阳县属广阳国后汉因之晋属范阳国后
  魏属燕郡北齐省入蓟县唐为良乡县地五代唐
  长兴三年始移良乡县来治属幽州晋天福中入
  于辽属燕京析津府保大末入于金寻入宋属燕
  山府宣和七年仍入金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
  初属北平府寻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
 固安县
  汉置方城县属广阳国后汉属涿郡晋属范阳国

  后魏属范阳郡齐废隋开皇六年改置固安县属
  幽州寻属涿郡唐武徳四年属北义州贞观元年
  属幽州大厯四年改属涿州晋天福中入于辽属
  燕京析津府保大末入于金寻入宋属涿州寻仍
  入金属涿州隶中都路元宪宗九年改属霸州又
  改属大兴府中统四年升为州明洪武元年改州
  为县属北平府永乐元年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
 永清县
  汉益昌县地晋以后为安治方城二县地唐如意
  元年分安次置武隆县属幽州景云元年改曰会
  昌天寳元年又改曰永清五代晋天福初入辽属
  析津府保大末入于金寻入宋属燕山府宣和七
  年仍入金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初属北平府
  后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

 东安县
  汉置安次县属渤海郡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燕国
  后魏为安城县仍属燕郡隋复曰安次县属涿郡
  唐属幽州晋天福中入于辽仍曰安次县保大末
  入于金寻入宋属燕山府寻仍入金属大兴府元
  太宗七年改属霸州中统四年升为东安州属大
  都路明洪武九年改为东安县属北平府后属顺
  天府
本朝因之
 香河县
  唐武清县地辽于县之孙村置香河县属析津府
  保大末入于金寻入宋宣和中赐名清化寻仍入
  金属大兴府元初因之后属漷州明洪武十年省
  县入漷州十三年复置后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
 通州

  汉置潞县属渔阳郡晋属燕国后魏仍属渔阳郡
  后为郡治隋开皇初郡废属涿郡唐武徳二年置
  元州贞观初州废仍属幽州辽因之金天徳三年
  于县置通州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初以州治
  潞县省入属北平府后属顺天府
本朝顺治九年省漷县入州仍属顺天府
 三河县
  汉潞县地唐武徳二年析置临泃县属元州贞观
  初废开元四年析潞县置三河县属幽州十八年
  改属蓟州五代初废后唐长兴三年复置晋天福
  中属于辽属蓟州尚武军保大末入于金寻入宋
  宣和五年属广川郡七年仍入金天徳三年升潞
  县为通州以县隶焉元因之属大都路明属顺天
  府通州
本朝因之
 武清县

  汉置泉州县属渔阳郡晋属燕国后魏太平真君
  七年为渔阳郡治隋属涿郡唐属幽州天寳初置
  武清县晋天福中入于辽属析津府保大末入于
  金寻入宋宣和五年属燕山府七年仍入金属大
  兴府元至元十三年改属漷州明初改隶通州后
  属顺天府通州
本朝因之
 寳坻县
  汉泉州县地唐为武清县地辽为香河县地金大
  定十二年以新仓镇置寳坻县承安三年升置盈
  州为大兴府支郡以香河武清隶焉寻废州仍为
  县元属大都路明洪武十年改隶通州后属顺天
  府通州
本朝因之
 寜河县
  本寳坻县梁城所地

本朝雍正九年置县属顺天府
 昌平州
  汉置昌平军都二县皆属上谷郡后汉改属广阳
  郡晋属燕国后魏初省昌平入军都属燕郡天平
  中于军都城置东燕州及昌平郡昌平县北齐因
  之后周州郡俱废寻又置平昌郡隋初郡废县属
  幽州大业初属涿郡唐亦属幽州石晋时入于辽
  属析津府保大末入于金寻入宋属燕山府宣和
  七年仍入金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初属北平
  府永乐中属顺天府正徳元年升为昌平州旋罢
  八年复升为州
本朝因之
 顺义县
  汉置狐奴县属渔阳郡晋属燕国后魏废唐开元
  二十五年移置燕州来治天寳初曰归徳郡干元
  初复曰燕州建中二年省燕州后改为顺州五代

  晋天福初入辽仍曰顺州置归化军保大末入于
  金寻入宋宣和五年赐名顺兴郡寻仍入金复曰
  顺州置温阳县元废县存州明洪武元年废州改
  置顺义县属北平府后属顺天府正徳八年属顺
  天府昌平州
本朝因之
 密云县
  战国燕置渔阳郡汉兼置渔阳县为郡治三国魏
  郡废晋并废县后魏复置渔阳县属渔阳郡又分
  置密云县属密云郡治白檀北齐省渔阳县入宻
  云隋以密云县属安乐郡唐武徳元年于县置檀
  州天寳初曰密云郡干元初复曰檀州属河北道
  五代晋天福初入辽曰檀州武威军属南京道保
  大末入于金寻入宋赐名横山郡升镇逺军节度
  七年仍入金废州以县属顺州隶中都路后复为
  檀州以密云县并入元因之属大都路明洪武元

  年十二月改州为宻云县属顺天府正徳中改属
  昌平州
本朝因之
 懐柔县
  汉渔阳县地唐初为密云昌平二县地贞观二十
  二年置弹汗州开元四年改曰归顺州治懐柔县
  天寳初曰归化郡干元初复为归顺州辽州以县
  属顺州保大末入于金寻入宋隶顺兴郡后仍入
  金明昌六年更名温阳元废明洪武元年十一月
  并入檀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北平府后属顺
  天府正徳中改属昌平府
本朝因之
 涿州
  秦上谷郡地汉髙帝六年置涿县并置涿郡治焉
  后汉属幽州三国魏黄初中改为范阳郡晋为范
  阳国后魏仍为范阳郡后齐后周因之隋开皇初

  废郡属幽州大业初属涿郡唐武徳元年废郡属
  幽州大厯四年析幽州置涿州五代晋天福中入
  于辽仍曰涿州置永泰军属析津府保大末入于
  金寻入宋赐郡名曰涿水升为威行军节度七年
  入于金仍为涿州属中都路元太宗八年升为涿
  州路中统四年复为涿州属大都路明洪武初省
  范阳县入州属北平府寻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
 房山县
  汉置良乡县属涿郡晋属范阳国后魏属燕郡北
  齐省入蓟县寻复置隋属涿郡唐属幽州圣厯元
  年改为固节县神龙初复曰良乡五代唐时徙废
  金大定二十九年置万寜县以奉山陵明昌二年
  更名曰奉先属涿州至元二十七年又改曰房山
  仍属涿州明属顺天府涿州
本朝因之

 霸州
  汉置益昌县属涿郡后汉废为安次县地唐为永
  清县地五代晋天福入于辽周显徳六年取益津
  闗置霸州仍置永清县为州治以鄚之文安瀛州
  之大城来属宋景佑二年废永清县入文安政和
  三年赐名永清郡属河北东路金大定二十九年
  创置益津县为州治贞元二年属中都路元亦曰
  霸州中统四年省州治益津县入州至元二年复
  置明洪武初省益津县入州属北平府后属顺天
  府
本朝因之
 文安县
  汉置文安县属渤海郡后汉属河间国晋属章武
  国后魏属章武郡隋属河间郡唐初为瀛州景云
  二年改属莫州五代周显徳六年割属霸州宋景
  佑初移入州郭皇佑初复还故地仍属霸州金属

  霸州隶大兴府元属霸州隶大都路明属顺天府
  霸州
本朝因之
 大城县
  汉置东平舒县属渤海郡后汉属河间国晋于县
  置章武国后魏曰平舒仍为章武郡治隋开皇初
  郡废属河间郡唐武徳四年属景州贞观元年还
  属瀛州五代晋天福初入于辽周显徳六年収复
  改曰大城属霸州宋属霸州隶河北东路金属霸
  州隶大兴府元属霸州隶大都路明属顺天府霸
  州
本朝因之
 保定县
  汉涿郡易县地唐为归义县地宋初为归信县地
  太平兴国六年以涿州新镇建平戎军景徳元年
  改为保定军景佑元年析霸州文安大城二县五

  百户隶军宣和七年废保定军为保定县隶莫州
  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金复为县属雄州元至
  元二年省入益津县四年复仍属霸州明洪武七
  年省入霸州十三年复置县后属顺天府霸州
本朝因之
 蓟州
  春秋山戎无终子国秦置无终县属右北平郡汉
  因之晋属北平郡后魏改属渔阳郡晋开皇十六
  年徙置元州于此兼置总管府大业初府罢寻改
  置渔阳郡唐武徳初郡废属幽州开元十八年始
  析置蓟州天寳初曰渔阳郡干元初复曰蓟州属
  河北道五代晋天福初入辽曰蓟州置尚武军保
  大末入于金寻入宋赐郡名曰广川宣和七年仍
  入金置渔阳县为蓟州治属中都路元太祖十年
  定其地属大都路明洪武初仍为蓟州以州治渔
  阳县省入复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
   平谷县
    汉置平谷县属渔阳郡后汉及三国魏皆因之晋
    省后复置唐为渔阳县金置平峪县元至元二年
    省入渔阳郡十三年复置平谷县明洪武十年省
    平谷县入三河县十三年复置平谷县仍属顺天
    府蓟州
  本朝因之
   遵化州
    汉置俊靡县属右北平郡唐为玉田县地五代唐
    始置遵化县辽重熙中于县置景州清安军保大
    末入于宋赐名滦州郡寻入金废州仍曰遵化县
    属蓟州元因之隶大都路明属顺天府蓟州
  本朝初因之康熙十五年以
陵寝所在
特旨升县为州属顺天府

永平府
 禹贡冀州之域商孤竹国为幽州地春秋为肥子国
  应邵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也 汉书地 理志注 
  平州春秋时山戎肥子二国地 文献 通考 
 战国属燕秦为右北平辽西二郡境汉于辽西郡置
 肥如县后汉及晋因之后魏于肥如县置平州
  辽西郡肥如 汉书地 理志 
  平州治肥如城 魏书地 形志 
 领辽西郡
  汉末公孙度自称平州牧取襄平县为名在今奉
  天府辽阳州魏晋置平州治昌黎在口外旧大寜
  卫界皆非后魏之平州十六国春秋后燕慕容懿
  以令支降魏魏以为平州牧时晋义熙三年魏天
  赐四年盖自是始移平州于今府界又魏书冯文
  通傅子崇镇肥如来降世祖遣李继持节拜崇领
  幽平二州牧封辽西王盖自是肥如始有平州之

  名即今卢龙县也
 又分置北平郡
  平州领郡二辽西郡领县三肥如阳乐海阳北平
  郡领县二朝鲜新昌 魏书地 形志 
 后齐省辽西郡入北平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
 置北平郡唐武徳二年复曰平州
  隋为北平郡武徳二年改为平州 旧唐书 地理志 
 天寳初仍曰北平郡干元初复曰平州属河北道
  天寳元年改为北平郡干元元年复为平州 旧唐 书地 
   理 志 
 后唐同光初入于辽置辽兴军节度属南京道
  平州辽兴军太祖天赞二年以定州俘户错置其
  地 辽史地 理志 
  唐末刘仁恭以遗契丹后唐庄宗取之后复入契
  丹契丹改平州为辽兴府以营滦二州隶之号为
  平州路 文献 通考 

 保大三年入于金天辅七年二月建为南京
  天辅七年以燕西地与宋遂以平州为南京 金史 地理 
   志  
 寻入于宋宣和五年建泰寜军
  宣和五年辽将张觉据州来降 宋史地 理志 
  金人闻觉叛遣栋摩将三千骑来讨觉拒之营州
  栋摩不交锋而退觉遂妄以大捷闻朝廷建平州
  为泰寜军拜觉节度使 宋史张 觉传 
 寻仍入金
  宣和五年六月辽人张觉以平州来附十一月金
  取平州 宋史徽 宗纪 
 天会四年复为平州
  天会四年九月复以南京为平州 金史太 宗纪 
 置兴平军节度贞佑三年侨置临潢府
  临潢府贞佑三年四月尝侨置于平州 金史地 理志 
 四年入蒙古元太祖十年改兴平府中统元年升平

 滦路置总管府大徳四年改曰永平路属中书省
  大徳四年以水患改永平路 元史地 理志 
 明洪武初曰平滦府属山东行省明年改隶北平布
 政司四年又改曰永平府永乐十八年直隶京师
本朝因之领州一县五雍正三年以顺天府之玉田丰
 润二县属焉领州一县七
 卢龙县
  商孤竹国春秋为肥子国汉置肥如县属辽西郡
  魏晋因之后魏延和初于此置平州为辽西郡治
  又侨置新昌县为北平郡属北齐废辽西郡并所
  领海阳县入肥如隋开皇六年又省肥如入新昌
  十八年改新昌曰卢龙大业初置北平郡唐武徳
  二年改北平郡为平州领临渝肥如二县其年自
  临渝移治肥如改为卢龙县复开皇旧名辽因之
  保大末入于金为南京寻入宋属泰寜军寻又入
  金天会四年为平州兴平军治元为永平路治明

  为永平府治
本朝因之
 迁安县
  春秋山戎令支国汉置令支县属辽西郡后汉因
  之晋初没于鲜卑为辽西郡治后魏真君八年省
  入阳乐后为卢龙县地五代时入契丹以所俘安
  喜县民置安喜县属平州金大定七年改曰迁安
  仍属平州元至元二年省入卢龙后复置属永平
  路明属永平府
本朝因之
 抚寜县
  汉临渝县属辽西郡晋省为肥如县地隋为卢龙
  县地隋末复置临渝县为北平郡治唐武徳二年
  改为平州自临渝移治肥如改为卢龙县又増置
  抚寜县七年二县俱省贞观十五年于故临渝县
  置临渝属平州万岁通天二年改曰石城五代初

  入契丹徙置石城于县南五十里以就盐官金大
  定二十九年以新安镇置抚寜县属平州元至元
  二年省入昌黎县三年复置四年复省七年复置
  属永平路明属永平府
本朝因之
 昌黎县
  汉参县属辽西郡后汉省入临渝晋以后为海阳
  县地隋唐为卢龙县地后侨置营州栁城县五代
  时入契丹以所俘定州民置营州邻海军并置县
  曰广寜金皇统二年废营州以县属平州大定二
  十九年以与广寜府重改曰昌黎元至元二年省
  抚寜海山入昌黎三年复置抚寜四年又以抚寜
  海山俱入昌黎七年复置抚寜仍省昌黎海山入
  抚寜十二年复置昌黎以属滦州并海山入焉寻
  属永平路明属永平府
本朝因之

 滦州
  古孤竹国战国属燕汉置海阳县属辽西郡晋魏
  皆因之北齐省入肥如隋唐为卢龙县地五代时
  入契丹始析置滦州永安军属平州后又置义丰
  县为州治金仍曰滦州天辅七年置永安军节度
  使属中都路元属永平路明初以州治义丰县省
  入属永平府
本朝因之
 乐亭县
  汉骊成县属右北平郡后汉省唐为石城县地金
  大定末置乐亭县属滦州元初尝于县置漠州寻
  废复为乐亭县隶永平路滦州明隶永平府滦州
本朝因之
 玉田县
  春秋无终子国汉为无终县地隋为渔阳郡治唐
  武徳二年自无终徙渔阳郡于潞置元州领潞渔

  阳又分置无终县贞观元年省干封二年复置县
  属幽州万岁通天二年始改为玉田县神龙元年
  改属营州开元四年还属幽州八年复属营州十
  一年又属幽州十八年属蓟州辽因之宋宣和四
  年金以蓟州来归六年于县建经州七年入于金
  仍属蓟州元因之明初隶北平府蓟州永乐二年
  隶顺天府蓟州
本朝因之雍正三年改属永平府
 丰润县
  汉土垠徐无二县皆属右北平郡后汉移郡治土
  垠晋移郡治徐无后魏郡废二县皆属渔阳郡北
  齐废土垠后周又省徐无入无终唐为玉田县地
  金泰和中置丰润县大安初改润曰闰属蓟州元
  至元二年省入玉田四年以路当冲要复置明洪
  武初复改闰曰润
本朝康熙十五年改属遵化州隶顺天府雍正三年改

  属永平府
保定府
 古冀州之域有虞分属幽州禹贡仍属冀州周属幽
 州春秋战国属燕赵秦属上谷巨鹿二郡汉为涿巨
 鹿二郡及中山并信都国地分属幽冀二州
  涿郡属幽州巨鹿郡中山国信都国属冀州 汉书 地理 
   志  
 后汉为涿巨鹿二郡及中山河间安平三国地
  涿郡幽州刺史部巨鹿郡中山国安平国河间国
  冀州刺史部 后汉书 郡国志 
 晋为范阳巨鹿中山河间博陵髙阳六国地
  幽州范阳国冀州巨鹿国河间国髙阳国博陵郡
  中山国 晋书地 理志 
 后魏为髙阳范阳巨鹿中山博陵北平昌黎辽东乐
 良九郡地分属瀛幽定南营四州
  定州领中山郡巨鹿郡博陵郡北平郡瀛州领髙

  阳郡幽州领范阳郡南营州领昌黎郡辽东郡乐
  良郡 魏书地 形志 
 齐属东北道行台周属幽州总管隋属河间上谷博
 陵信都四郡唐为莫涿易瀛定深祁七州地皆属河
 北道
  祁州本唐定州地分建 文献 通考 
 五代晋天福初割属辽置泰州开运二年収复州寻
 废仍为莫州地周分置雄州宋建隆元年始分莫州
 地置保塞军
   按今府基址实始于此
 太平兴国六年升为保州
  以穆宗三陵及族属在此析易州满城南境升为
  保州治保塞县 旧志  
 政和三年赐名清苑郡又分置广信安肃永寜顺安
 北平五军与深祁雄定四州及中山府分属河北东
 西路

   按宋史雄州属河北东路中山府深州祁州保
   州定州北平军安肃军永寜军广信军顺安军
   属河北西路
 其涿易二州地则入辽属南京道
  南京契丹又改号燕京金灭契丹以燕京及涿易
  檀顺景蓟六州二十四县来归宣和五年改为燕
  山府 宋史地 理志 
 金天会七年于保州置顺天军节度使隶河北东路
 又増置遂安肃蠡安完五州与涿易雄深祁五州及
 中山府分属中都河北东西路
  易州涿州雄州保州安州遂州安肃州属中都路
  蠡州深州属河北东路中山府完州祁州属河北
  西路贞佑二年移保州顺天军属中都路海陵仍
  赐名清苑郡 金史地 理志 
 元太宗十一年始升顺天军为顺天路置总管府至
 元十二年改为保定路领易祁雄安遂安肃完七州

 蠡州属正定路俱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改保定府
 隶北平行中书省七年隶北平布政使司永乐中建
 北京于北平遂为直隶保定府
本朝顺治初移置巡抚于保定康熙八年设守道巡道
 各一员雍正二年以巡抚为总督二年以守道为布
 政司巡道为按察司十二年以易州为直隶州分涞
 水属之改深泽属定州今领州二县十六
 清苑县
  汉置乐乡县属信都国又置樊舆广望二县属涿
  郡后汉皆省入北新城晋复置樊舆乐乡县寻省
  入北新城属髙阳国后魏太和初分新城置清苑
  县复置乐乡县改樊舆曰扶舆又析置永寜县为
  今满城县界俱属髙阳郡北齐复曰樊舆同北新
  城清苑乐乡三县省入永寜仍改曰乐乡隋开皇
  中又改曰清苑属河间郡唐武徳初属满州贞观
  元年改属瀛州景云二年改属莫州五代晋初入

  契丹置泰州开运二年克复仍废为清苑县宋建
  隆初于县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初置保州仍改县
  曰保塞为州治金大定中复曰清苑元为保定路
  治明为保定府治
本朝因之
 满城县
  汉置北平县属中山国后汉晋因之后魏孝昌中
  属北平郡兴和二年分置永乐县属南营州乐良
  郡北齐属昌黎郡后周省永乐改北平曰永乐隋
  属上谷郡唐属易州天寳元年改曰满城五代晋
  天福初入契丹属泰州开运初还属晋徙泰州治
  此寻州废仍属易州宋初因之太平兴国中省南
  境入保塞县金大定二十八年复置满城县属保
  州元属保定路明属保定府
本朝因之
 安肃县

  战国时燕武遂地汉置北新城县属中山国后汉
  属涿郡晋属髙阳国后魏曰新城属髙阳郡永熙
  二年置南营州领五郡十一县改新城曰新昌属
  辽东郡北齐惟留昌黎郡领新昌县隋开皇元年
  州移二年郡废十八年改新昌曰遂城属上谷郡
  唐属易州五代周分置梁门口寨宋太平兴国六
  年以遂城县置威卤军又以梁门砦置静戎军并
  置静戎县为治景徳元年改威卤为广信军改静
  戎为安肃军宣和七年废安肃军为安肃县寻复
  为军仍治安肃县金天会七年改广信军为遂州
  安肃军为徐州天徳三年改徐州为安肃州徐郡
  军大定后降为刺郡废军治安肃县贞元二年号
  遂州为龙山郡泰和四年废遂州为遂城县属保
  州贞佑二年复置遂州元至元二年省入安肃州
  后复置遂州属保定路明初废遂州入安肃州洪
  武六年又废安肃州为安肃县仍属保定府

本朝因之
 定兴县
  秦置范阳县汉属涿郡后汉为范阳侯国仍属涿
  郡晋属范阳国后魏属范阳郡隋开皇初改曰遒
  县属上谷郡唐初废入易县五代及宋因之金大
  定六年始改置定兴县属涿州元属易州明洪武
  六年改属保定府
本朝因之
 新城县
  战国时燕督亢陂汉置新昌县为侯国属涿郡后
  汉省唐大厯四年分固安县地复置新昌县太和
  六年又析置新城县皆属涿州五代晋入于契丹
  分界于此宋宣和四年改曰威城金复曰新城元
  太宗二年改新泰州七年复为新城县属大都路
  十一年属顺天路至元二年属雄州十年属大都
  二十三年复属雄州洪武六年改属保定府

本朝因之
 唐县
  春秋燕唐邑战国属中山汉置唐县属中山国后
  汉及晋因之后魏属中山郡北齐省入安喜县隋
  开皇十六年复置属博陵郡唐属定州五代梁开
  平三年改曰中山后唐同光初复故晋改曰博陵
  汉初复故宋属中山府金因之元属保定路明属
  保定府
本朝因之
 博野县
  汉置蠡吾县属涿郡后汉为侯国属中山国晋属
  髙阳国后魏属髙阳郡北齐废蠡吾县入博野元
  至元三年省博野入蠡州三十一年复置博野县
  属保定路明洪武元年迁治故蠡吾县界属祁州
  六年直隶保定府
本朝因之

 庆都县
  战国赵庆都邑汉置望都县属中山国后汉及晋
  因之后魏初属中山郡孝昌中属北平郡后齐郡
  废省入北平县隋开皇六年复置望都县大业初
  废唐武徳四年复置属定州五代因之宋属中山
  府金改曰庆都县元初属正定府太宗十一年改
  属保定路明属保定府
本朝因之
 容城县
  汉置容城县属涿郡后汉省入遒县晋复置容城
  县属范阳国后罢后魏太和中复置属范阳郡北
  齐天保七年省入范阳隋开皇元年改范阳为遒
  县唐武徳五年于县置北义州贞观元年州废县
  属易州圣厯二年改曰全忠神龙中仍曰遒县天
  寳元年复曰容城五代晋天福初入契丹仍属易
  州周显徳六年亦置容城县割属雄州寻废宋建

  隆四年复置仍属雄州金泰和八年割属安州贞
  佑三年改属安肃州后属雄州元仍属雄州隶保
  定路明初省入雄县洪武十四年复置属保定府
本朝因之
 完县
  战国燕曲逆邑汉置曲逆县属中山国后汉章和
  二年改曰蒲阴晋因之后魏初属中山郡孝昌中
  分置北平郡以蒲阴属焉北齐郡废省蒲阴置北
  平县仍属中山郡隋属博陵郡唐属定州万岁通
  天二年改曰徇忠神龙元年复曰北平五代唐长
  兴三年改曰燕平宋初复故庆厯二年置北平军
  金改曰永平属中山府贞佑二年升为完州元至
  元二年废州为永平县寻复为完州属保定路明
  洪武二年废州为完县属保定府
本朝因之
 蠡县

  汉置陆成县属中山国后汉省入蠡吾本初元年
  改置博陵县并置郡汉末郡废以县入安平国晋
  秦始元年改县曰博陆并置高阳国治焉后魏改
  县曰博野属髙阳郡隋属河间郡唐武徳四年属
  满州五年以县置蠡州八年州废县还故属九年
  复置贞观元年又废县属瀛州永泰中改属深州
  元和十年复隶瀛州后又属深州五代周显徳二
  年改属定州宋雍熙四年以县置寜边军景徳元
  年改永寜军宣和七年废为博野县寻复故属河
  北西路金天会七年升为寜州博野郡天徳三年
  改为蠡州属河北东路元属正定路至元三年省
  博野县入州明洪武二年改隶保定府八年改州
  为县
本朝因之
 雄县
  战国燕易邑汉置易县属涿郡后汉属河间郡晋

  曰易城县属河间国后魏复为易县改属髙阳郡
  髙齐天保七年省入鄚县唐武徳五年改置归义
  县属幽州寻以容城县及幽州之固安归义置北
  义州贞观元年县省八年复置归义县属幽州景
  云二年隶鄚州是年还隶幽州大厯四年改属涿
  州五代晋初入契丹周显徳六年収复于县置雄
  州宋太平兴国中改县曰归信政和三年赐郡名
  曰易阳金仍曰雄州天会七年置永定军节度属
  河北东路贞元二年属中都路元初军废至元二
  十三年以雄州属保定路明洪武初省县入州七
  年改州为县
本朝因之
 祁州
  汉置安国县属中山国后汉因之晋属博陵郡后
  汉真君七年并入深泽景明二年复置属博陵郡
  北齐废隋开皇六年改置义丰县属博陵郡唐属

  定州万岁通天二年改曰立节神龙元年复曰义
  丰五代因之宋太平兴国初改曰蒲阴县景徳九
  年移祁州来治领蒲阴鼓城深泽三县属河北西
  路金仍为祁州属河北西路元属保定路明初省
  蒲阴县入州属保定府
本朝因之
 束鹿县
  汉置安定贳三县皆属巨鹿郡后汉曰鄡省安
  定贳县入之晋属赵国后魏曰仍属巨鹿郡北
  齐改为安国隋开皇六年改为安定十八年改曰
  鹿城属信都郡唐武徳四年属廉州贞观元年改
  属深州十七年州废属冀州先天二年又属深州
  天寳十五载改曰束鹿五代因之宋初改属镇州
  淳化九年还属深州金仍之元至元三年改属祁
  州明仍旧
本朝因之

 安州
  战国燕葛邑汉为涿郡高阳县地隋属河间郡唐
  如意元年析河间置武兴县属瀛州长安四年属
  易州复属瀛州神龙元年改名唐兴县景云二年
  改属鄚州五代晋改曰宜州周显徳六年省入鄚
  县宋太平兴国七年改置唐兴砦淳化三年建为
  顺安军属河北西路金天会七年升军为安州属
  河北东路大定二十八年徙治葛城因升葛城为
  县泰和八年移州治于渥城以葛城为属县属中
  都路元初州还治葛城至元二年省为镇入髙阳
  后复改安州仍治葛城隶保定路明洪武七年省
  葛城县入州仍改州为县十四年复置安州属保
  定府
本朝因之
 髙阳县
  战国燕髙阳邑汉初置髙阳县属涿郡后汉属河

  间郡晋泰始元年置髙阳国以县属焉后魏为髙
  阳郡治隋开皇初郡废十六年置满州大业中州
  废属河间郡唐武徳四年复置满州贞观元年州
  废仍属瀛州五代因之宋至道三年以瀛州髙阳
  属安顺军熙寜六年省为镇八年复为县仍为安
  顺军治金天会七年升军为安州复置髙阳军大
  定二十八年以髙阳为属县泰和八年改属莫州
  寻复故元属安州明洪武八年并入蠡县十二年
  复置永乐后仍隶保定府安州
本朝因之
 新安县
  汉涿郡容城县地曰浑渥城金泰和四年析置渥
  城县八年移安州治于渥城元至元二年州县俱
  省改为新安镇入归信县四年割入容城九年置
  新安县属保定路明洪武七年省入安州寻复置
  属安州

本朝因之
河间府
 禹贡冀州之域周为幽兖二州之域春秋为燕齐及
 晋东阳地战国燕赵二国之境秦为上谷巨鹿二郡
 地汉初为巨鹿涿二郡地文帝二年始分赵地别置
 河间国治乐城属冀州
  河间国故汉文帝二年别为国应劭曰在两河之
  间 汉书地 理志注 
   按乐城今献县
 后汉初并入信都和帝永元三年复置为国
  河间郡文帝置世祖省属信都和帝永元三年复
  故 后汉书 郡国志 
 晋因之后魏初为河间郡改属定州太和十一年分
 定冀二州置瀛州
  瀛州取瀛海为名 续通 典 
 隋开皇初郡废

  隋初废郡置瀛州 文献 通考 
 大业初州废复为河间郡
 唐武徳四年复曰瀛州
  瀛州隋河间郡武徳四年讨平窦建徳改为瀛州
   旧唐书 地理志 
 天寳元年复曰河间郡干元元年复曰瀛州属河北
 道
  长庆元年置瀛莫都团练观察使升节度使天复
  元年置平营莫等州观察使 唐书方 镇表 
 五代晋天福元年地入辽周显徳元年収复
  瀛州晋以赂契丹周世宗取之属霸州 文献 通考 
 宋升为河间府置瀛海军属河北东路
  河间郡大观二年升为府赐军额 宋史地 理志 
 金为河北东路治置总管府复置瀛海军节度
  河间府天会七年置总管府正隆间升为府置瀛
  海军节度使后复置总管府 金史地 理志 

 元至元二年置河间路总管府直隶中书省明洪武
 元年改河间府属河南分省二年改属北平行省九
 年属北平布政使司永乐元年直隶京师
本朝因之领州二县十五雍正三年改府属之天津卫
 为州旋又升为直隶州移青县静海二县属之七年
 升府属之沧州为直隶州移东光南皮盐山庆云四
 县属之九年复升天津州为府置天津县而以青县
 静海及沧州南皮盐山庆云共七州县隶之东光县
 属河间府今领州一县十
 河间县
  汉置州乡武垣二县俱属涿郡后汉省州乡以武
  垣属河间国晋因之后魏太和十一年移河间郡
  治武垣又置瀛州于县之赵都军城隋大业初置
  河间县为河间郡治省武垣入焉唐武徳四年改
  为瀛州治五年置武垣县贞观元年省武垣入焉
  宋为河间府治金因之元为河间路治明为河间

  府治
本朝因之
 献县
  本汉乐成县为河间国治后汉因之晋曰乐成仍
  为国治后魏太和十一年移郡治武垣以县属之
  隋开皇十八年改曰广成仁寿元年又改曰乐寿
  仍属河间郡大业末窦建徳都此唐武徳四年建
  徳平还属瀛州大厯中属深州元和十年复隶瀛
  州后又改属深州五代因之宋至道三年还属瀛
  州金天会七年升为寿州天徳三年改曰献州属
  河北东路元至元二年废州仍为乐寿县未几复
  为州属河间路明初省县入州洪武七年又降州
  为献县属河间府
本朝因之
 阜城县
  汉置阜城县属勃海郡后汉徙废晋复置后魏分

  属武邑郡隋开皇九年属观州贞观十七年还属
  冀州天佑二年改曰汉阜五代汉复故宋淳化元
  年属永静军嘉佑八年省为镇入东光熙寜十年
  复置金属景州元因之明洪武七年改属河间府
本朝因之
 肃寜县
  本汉武垣县地隋唐为河间县地宋雍熙初置平
  鲁寨景徳二年改为肃寜城金升为县属河间府
  元至元二年废为镇入河间县寻复置属河间路
  明属河间府
本朝因之
 任邱县
  本战国燕鄚邑汉置鄚阿陵髙郭三县俱属涿郡
  后汉省阿陵髙郭二县以鄚县属河间国晋因之
  后魏及隋属河间郡唐武徳四年改属蒲州五年
  始分置任邱县属瀛州景云二年于鄚县置鄚州

  并领任邱开元十三年改鄚为莫天寳初改州为
  文安郡干元元年复曰莫州属河北道五代晋天
  福元年地入辽周显徳六年复取之宋熙寜六年
  省莫县入任邱移州治之属河北东路金贞佑二
  年州县俱废改置莫亭县元初复于莫亭置莫州
  并置任邱县属之至元二年州县俱省入河间后
  复置属河间路明洪武七年省莫州入任邱属河
  间府
本朝因之
 交河县
  汉置建成成平景成三县皆属勃海郡后汉省建
  成景成以成平属河间国晋因之后魏属章武郡
  隋开皇十八年改成平曰景城大业初属河间郡
  唐武徳四年属瀛州贞观元年属沧州大厯七年
  复旧后隶景州寻又来属宋初因之熙寜六年省
  景城为乐寿县地金大定七年始分乐寿置交河

  县属献州元至元二年又省入乐寿寻复置明洪
  武七年改属河间府
本朝因之
 宁津县
  本汉东光临乐二县地属勃海郡后汉省临乐晋
  置新乐县属乐陵国后魏省隋开皇十六年置胡
  苏县属平原郡唐武徳四年属观州六年属沧州
  仍移州来治贞观元年州还治清池仍以县属观
  州十七年又属沧州天寳元年改名临津贞元三
  年属景州长庆元年还属沧州二年又属景州太
  和四年又属沧州景福元年仍属景州周显徳二
  年还属沧州宋熙寜六年省入南皮县金改置寜
  津县属景州元初属济南路至元二年改属河间
  路明属河间府
本朝因之
 景州

  汉置修县属信都国后汉改属勃海郡晋及后魏
  因之隋开皇五年改修曰蓨仍属信都郡唐武徳
  四年属观州贞观十七年改属徳州永泰元年还
  属冀州五代宋因之金始以蓨县属景州元初升
  为元州后复为蓨县至元二年自东光移景州来
  治属河间路明初省蓨县入州属河间府
本朝因之
 呉桥县
  本汉安县属平原郡后汉省晋置东安陵县属勃
  海郡后魏去东字隋大业初并入东光唐武徳四
  年复置安陵县属观州贞观十七年属徳州景福
  元年隶景州寻复属徳州宋景佑二年省入将陵
  县金始分将陵之呉桥镇置属景州元属河间路
  景州明属河间府景州
本朝因之
 东光县

  本汉置属勃海郡后汉至晋魏仍之东魏移渤海
  郡于此隋开皇初郡废九年于县置观州大业初
  州废以县属平原郡唐武徳四年于弓髙置观州
  以县属之贞观十七年州废县属沧州贞元三年
  又于弓髙置景州以县属之长庆元年州废还属
  沧州二年又置景州县仍属焉太和四年州废县
  还沧州景福元年复置景州县又属天佑五年移
  州来治五代周显徳二年废景州为定逺军属沧
  州宋太平兴国六年以军直隶京师景徳元年改
  曰永静军属河北东路金初仍升为景州大安间
  避讳改曰观州元初复曰景州至元二年始移州
  治蓨县以东光为属县明属河间府景州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升沧州为直隶州移东光属之九
  年还属河间府
 故城县
  汉置广川歴二县属信都国后汉省歴县入广川

  属清河国晋改属勃海郡后魏属长乐郡北齐废
  入枣强县隋开皇六年复广川县于县东界仁寿
  初改名长河属平原郡唐属徳州元和四年移长
  河县治此十年又移还东界金明昌五年于唐故
  长河县置上故城镇元升为故城县属河间路至
  元二年并为故城镇是年复置县属景州明属河
  间府景州
本朝因之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十四
  建置沿革
天津府
 禹贡冀兖二州之域周幽兖二州之域战国为燕齐
 二国境秦为上谷渔阳二郡地汉高帝置渤海郡为
 渔阳渤海二郡地
  渔阳郡县十二泉州渤海郡县二十六浮阳阳信
  千童南皮定章武高成高乐参户柳东平舒 汉书 地理 
   志  
 后汉因之晋为燕国章武国及渤海郡地
  勃海郡汉置统县南皮浮阳高城章武国泰始元
  年置统县东平舒章武燕国汉置统县泉州 晋书 地理 
   志  
 宋文帝置乐陵郡孝武分置渤海郡后魏因之太武
 初改渤海郡为沧水郡文帝时复旧明帝分瀛莫二

 州置沧州及浮阳乐陵等郡为勃海章武浮阳乐陵
 四郡地
  冀州渤海郡汉高帝置世祖初改为沧水郡太和
  二十一年复领县南皮瀛州章武郡晋置章武国
  后改领县平舒沧州浮阳郡太和十一年分勃海
  章武置属瀛州景明初并章武熈平二年复领县
  浮阳高城章武乐陵郡晋为国后改领县阳信 魏 书 
   地形 志 
 隋为渤海河间二郡地
  豫州渤海郡开皇六年置棣州大业二年为沧州
  统县阳信饶安盐山南皮清池兖州河间郡旧置
  瀛州统县[长芦]平舒 隋书地 理志 
 唐武徳元年于渤海郡复置沧州四年于河间郡复
 置瀛州长庆二年又置景州太和四年废景福元年
 复置
  沧州景城郡本渤海郡治清池武徳元年徙治饶

  安六年徙治胡苏贞观元年复治清池县七清池
  盐山[长芦]饶安无棣干符景州贞元三年析沧州
  之弓高东光临津置长庆元年州废县还沧州二
  年复以弓高东光临津南皮景城置太和四年州
  又废县还沧州景福元年复置县四南皮瀛州河
  间郡县五平舒 唐书地 理志 
  沧州汉渤海郡隋因之武徳元年改为沧州景州
  隋并属渤海郡贞观二年更置景州瀛州隋河间
  郡武徳四年讨平窦建徳改为瀛州 旧唐书 地理志 
 宋大观二年更置清州为沧州清州地属河北东路
  沧州景城郡横海军节度县五清池无棣盐山乐
  陵南皮清州本干宁军幽州[芦台]军之地晋陷契
  丹周平三闗置永安县属沧州太平兴国七年置
  军改县曰干宁隶焉大观二年升为州 宋史地 理志 
 金为沧州及清州之靖海县
  清州宋干宁郡军国初因置军天会七年以守边

  置防御县三靖海沧州横海军节度宋景城郡贞
  元二年来属县五清池无棣盐山南皮乐陵 金史 地理 
   志  
 元属大都河间二路明洪武初属北平河间二府永
 乐二年置天津左右三卫
  天津卫属小直沽荒旷斥卤之地初无所隶明永
  乐二年筑城三年调官军守之名曰天津 天津 卫志 
  天津及左右三卫其地曰直沽文皇下沧州始立
  兹卫名曰天津象车驾所渡处也 明李东阳天 津卫城记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改卫为州直隶
京师以顺天府之武清县河间府之青县静海县来属
 四年武清县还属顺天七年复割河间府之沧州直
 隶
京师以东光南皮盐山庆云四县属之九年改设天津
 府置天津县其东光县还属河间而沧州及所属南
 皮盐山庆云皆来隶焉领州一县六

 天津县
  秦为渔阳郡地汉置泉州仍属渔阳郡后汉因之
  晋亦为泉州属燕国隋为瀛州[长芦]县唐亦为长
  芦属沧州宋属清州元初属燕京路大兴府后改
  属大都路明洪武初属北平府永乐二年筑城置
  戍三年调天津卫及天津左卫治焉四年又调天
  津右卫于此
本朝因之雍正三年改卫为州九年改设天津府以州
  境置县属焉
 青县
  汉置参户县属勃海郡后汉省入章武县隋为长
  芦鲁城二县地唐干宁中置干宁军五代晋天福
  初地入辽置宁州周显徳六年取之仍曰干宁军
  并置永安县为治宋初军废属沧州太平兴国七
  年复置干宁军并改永安县曰干宁熙宁六年省
  县为镇元符二年复置县崇宁三年又省县大观

  二年升干宁军为清州政和三年赐名干宁郡五
  年复置干宁县金仍曰清州属河北东路贞元初
  改县曰会川元初改州曰清宁府寻复改清州属
  河间路明初省会川县入州洪武七年废清州为
  青县属河间府
本朝顺治十六年省兴济县入青县仍属河间府雍正
 三年改属天津州九年属天津府
 静海县
  汉渤海郡章武东平舒二县地后汉以东平舒属
  河间国晋属章武国后魏太和中以平舒县属瀛
  州章武郡章武县属沧州浮阳郡隋为平舒县地
  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地宋为清州涡口呰金明昌
  四年以其地置靖海县仍属清州元至元二年并
  入会川县寻复置隶河间路明洪武初改靖曰静
  七年改属河间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改属天津州九年属天津府

 沧州
  秦上谷郡地汉高帝五年置勃海郡后汉为勃海
  郡地晋因之后魏太和十一年分置浮阳郡熙平
  二年始分置沧州隋开皇初郡废改置漳河郡寻
  废十六年又分置景州大业初二州皆废为渤海
  河间二郡地唐武徳元年复置沧州治清池天寳
  元年改景城郡干元元年复曰沧州属河北道宋
  为沧州景城郡属河北东路金升为临海军元复
  为沧州属河间路明洪武初始以州治清池县省
  入属河间府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升为直隶州九年改属天津府
 南皮县
  秦置南皮县汉属勃海郡后汉移郡来治晋因之
  后魏世祖改郡曰沧水太和二十一年复故东魏
  移郡治东光以南皮属之隋属渤海郡唐武徳四
  年属景州贞观元年属沧州长庆二年改属景州

  太和四年又还沧州景福元年又属景州周显徳
  二年又还沧州宋属沧州景城郡金属沧州隶河
  北东路元属河间路沧州明属河间府沧州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升沧州为直隶州以南皮属之九
  年改属天津府
 盐山县
  本春秋齐无棣邑汉置高城县属勃海郡为都尉
  治后汉曰高城侯国晋因之后魏太和中属浮阳
  郡兴和中分立东西河郡及隰城县武定末罢仍
  属浮阳郡隋开皇十八年改盐山属渤海郡唐武
  徳四年置东盐州贞观元年州废还属沧州宋属
  沧州景城郡金属沧州隶河北东路元属河间路
  沧州明属河间府沧州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升沧州为直隶州以盐山属之九
  年改属天津府
 庆云县

  本春秋齐北境汉勃海郡阳信县地隋开皇六年
  分置无棣县仍属渤海郡唐初属沧州贞观元年
  并入阳信八年复置太和二年改属棣州寻还沧
  州五代因之宋治平元年徙治东界元初分无棣
  之半置西无棣县仍属沧州至元二年并入乐陵
  寻复置明永乐初避讳改曰庆云仍属沧州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升沧州为直隶州以庆云属之九
  年改属天津府
正定府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属晋战国属赵
  赵之东恒山邑也 文献 通考 
 秦为巨鹿郡地汉高帝置恒山郡
   按恒山郡志元氏县属冀州
 文帝改常山郡
  常山郡张晏曰恒山在西避文帝讳故改曰常山
   汉书地 理志注 

 元鼎四年又为正定国地
   按国治正定县属冀州
 后汉并正定入常山国
  建武十三年并西京十三国正定属常山 后汉书 光武帝 
   纪  
 晋仍为常山郡又为赵国地属冀州后魏因之
  后魏道武登常山郡城北望安乐垒美之遂移郡
  治于安乐城今州城是也 旧唐书 地理志 
 后周宣政元年于郡置恒州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
 复曰恒山郡义宁初复置恒州治石邑又为赵郡地
 属冀州唐武徳四年徙治正定天寳元年复曰常山
 郡干元元年复曰恒州寳应元年置成徳军节度使
  成徳军节度使领恒定易赵深五州治恒州天佑
  二年更号武顺军节度 唐书方 镇表 
 兴元元年升都督府元和十五年改曰镇州
  元和十五年避穆宗名更 唐书地 理志 

 又为赵州地属河北道五代后唐初建北都寻罢改
 州为正定府晋天福九年复曰恒州汉仍曰镇州寻
 复为正定府
  镇州故曰成徳军梁初以成音犯庙讳改曰武顺
  唐复曰成徳晋又改曰顺徳汉复曰成徳 五代史 职方考 
 周又为镇州宋复曰正定府常山郡成徳军节度属
 河北西路
  庆歴八年初置正定府路安抚使统正定府磁相
  邢赵洺六州 宋史地 理志 
 金因之兼属威州
  正隆间依旧次府置本路兵马都总管府转运司
   金史地 理志 
 元曰正定路置总管府又为保定路地属中书省明
 洪武初改为正定府直隶京师
本朝顺治初裁阜平入曲阳行唐二县康熙初复置雍
 正二年改冀赵深晋定五州为直隶州分领南宫等

 十七县十二年复以晋州并所领之无极藁城及定
 州之新乐县还隶焉领州一县十三
 正定县
  战国时中山国东垣邑秦置东垣县汉更名正定
  属常山郡元鼎初置正定国治此后汉建武中省
  国入常山县晋为常山郡治魏属常山郡北齐复
  为郡治后周置恒州亦治此隋复为恒山郡治唐
  为恒州治载初元年改曰中山神龙初复曰正定
  自是州郡常治此明为正定府治
本朝因之
 井陉县
  汉置属常山郡后汉晋及北魏因之齐周县废隋
  开皇十六年于县置并州大业初州废仍属恒山
  郡义宁初置井陉郡治此唐武徳元年复曰井州
  贞观十七年州废仍属恒州宋属正定府熙宁六
  年省入获鹿平山八年复置金天会七年改置威

  州治亦曰陉山郡元宪宗二年徙州治洺水以县
  属焉属广平路明还属正定府
本朝因之
 获鹿县
  周中山国石邑后属赵汉置石邑县属常山郡后
  汉省晋复置仍属常山郡后魏因之北齐废井陉
  改石邑曰井陉隋开皇六年复曰石邑十六年析
  置鹿泉县并属并州大业初复省鹿泉入石邑属
  恒山郡唐武徳初改恒州复置鹿泉县属焉四年
  徙州治正定以石邑为属县而鹿泉县属并州贞
  观十七年废并州以鹿泉县属恒州至徳元年改
  鹿泉曰获鹿宋开寳六年省石邑县入焉属正定
  府金兴定三年升为镇宁州元初曰西宁州寻复
  曰获鹿县属正定路明属正定府
本朝因之
 元氏县

  战国赵元氏邑汉置元氏县为常山郡治后汉因
  之晋改属赵国后魏属赵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复置属赵郡唐属赵州五代唐改属正定府宋金
  因之元初属赵州太祖十五年还属正定路明属
  正定府
本朝因之
 灵寿县
  周中山国地后为赵地汉置灵寿县属常山郡后
  汉晋及北魏因之后周属蒲吾郡隋开皇初郡废
  属恒州大业初州废仍属恒山郡义宁初置燕州
  唐武徳四年州废以县属并州七年还属恒州宋
  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行唐八年复置属正定府金
  因之元属正定路明属正定府
本朝因之
 栾城县
  春秋晋栾邑战国属赵汉置闗县属常山郡后汉

  废改置栾城县仍属常山晋省北魏太和十一年
  复置栾城县属赵郡北齐又废隋开皇十六年复
  置属栾州大业初属赵郡唐属赵州大歴三年属
  恒州天佑二年更名栾氏五代后唐复故宋属正
  定府金因之元初属赵州太祖十五年还属正定
  路明属正定府
本朝因之
 平山县
  周番吾邑汉置蒲吾县属常山郡后汉晋及北魏
  因之隋开皇十六年析置房山县大业初省蒲吾
  入井陉属恒山郡义宁初于县置房山郡唐武徳
  元年改曰岳州四年州废属并州至徳元年改曰
  平山县宋属正定府金因之元属正定路明属正
  定府
本朝因之
 阜平县

  汉灵寿及南行唐二县地宋咸平三年析置北砦
  金初改曰北镇明昌四年置阜平县属正定府元
  属正定路明属正定府
本朝顺治十六年省入曲阳行唐二县康熙二十二年
  复置仍属正定府
 行唐县
  周时赵南行唐邑汉置南行唐县属常山郡为都
  尉治后汉仍属常山晋因之后魏曰行唐县太和
  十四年置唐郡二十一年郡废仍属常山郡隋因
  之唐属恒州长寿二年改曰章武神龙元年复故
  大歴三年置泜州九年废仍属恒州五代梁开平
  二年又改曰章武唐同光初复旧晋改曰永昌汉
  复旧宋属正定府金因之元初改属保定路明复
  属正定府
本朝因之
 赞皇县

  汉房子县地齐天保中为高邑县地隋开皇十六
  年析置赞皇县属栾州大业中属赵郡唐属赵州
  宋熙宁五年省为镇入高邑元佑元年复置属赵
  郡金属沃州元至元二年并入高邑七年复置属
  赵州明属赵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改赵州为直隶州县属正定府
 晋州
  春秋鼓国后属晋战国属赵汉置下曲阳县属巨
  鹿郡后汉因之晋属赵国后魏曰曲阳为巨鹿郡
  治北齐省隋开皇十六年改置晋阳县属栾州十
  八年改为鼓城大业初属赵郡唐武徳四年属亷
  州贞观初属定州大歴三年改属恒州宋端拱初
  改隶祁州属河北西路金因之元太祖十年始于
  县置晋州属正定路明洪武初以州治鼓城县省
  入属正定府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为直隶州十二年复属正定府

 无极县
  汉置毋极县属中山国后汉因之晋省后魏太和
  十三年复置属中山郡隋属愽陵郡唐武徳四年
  属亷州贞观元年属定州万岁通天二年改毋字
  为无景福二年置祁州治此五代因之宋景徳元
  年祁州移治蒲阴以县属定州金为中山府仍领
  无极县元属正定路明属正定府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改属直隶晋州十二年还属正定
  府
 藁城县
  春秋为肥子国后并于晋汉置藁城县属正定国
  魏复置属巨鹿郡北齐改为高城县兼移巨鹿郡
  治焉隋置亷州复曰藁城大业初属赵郡义寜间
  复置巨鹿郡唐复曰亷州贞观年州废县属镇州
  天佑年更曰藁平县五代周复曰藁城宋属正定
  府金因之元为永安州废为藁城县属正定路明

  属正定府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改属晋州十二年还属正定府
 新乐县
  春秋鲜虞国汉置新市县属中山国后汉晋魏因
  之隋开皇十六年析置新乐县大业初省新市以
  新乐属愽陵郡唐属定州宋属中山府金元因之
  明属正定府定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定州为直隶州仍领新乐十二
  年还属正定府
顺徳府
 禹贡冀州之域殷时邢都周初邢国春秋属晋战国
 为赵地秦属巨鹿郡
  巨鹿郡秦置属冀州 汉书地 理志 
 前汉属赵国
  赵国县四襄国故邢国 汉书地 理志注 
 晋初属广平郡

  司州广平郡统县十五永嘉之后沦没刘聪 晋书 地理 
   志  
 周武帝置襄国郡
  周武帝改为襄国郡 元和郡 县志 
 隋开皇初郡废置邢州大业初复为襄国郡唐武徳
 元年复曰邢州置总管府四年府废天寳初改曰巨
 鹿郡
  邢州巨鹿郡本襄国郡天寳元年更名 唐书地 理志 
 干元初复曰邢州属河北道中和二年徙昭义军于
 此五代梁开平二年改保义军后唐同光元年改安
 国军宋初仍曰邢州巨鹿郡安国军节度使宣和中
 升信徳府属河北西路金天会七年复降为邢州
  邢州宋信徳府巨鹿郡安国军节度使天会七年
  降为邢州仍置安国军节度 金史地 理志 
 元初置元帅府后改安抚司中统三年升顺徳府至
 元元年升顺徳路总管府

  至元元年以洺州磁州来属二年洺磁自为一路
  以顺徳为顺徳路总管府领县九邢台巨鹿内丘
  平乡广宗沙河南和唐山任县 元史地 理志 
 明洪武初仍属顺徳府直隶京师
本朝因之领县九
 邢台县
  商时邢都周初为邢国秦置信都县汉属赵国后
  汉因之建安十七年割属魏郡晋属广平郡后并
  入任县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属北广平郡建义
  初分属易阳郡周武帝置襄国郡隋开皇初郡废
  九年改曰龙冈十六年为邢州治寻为襄国郡治
  唐初仍为邢州治宋宣和二年改曰邢台为信徳
  府治金仍为邢州治元为顺徳路治明为顺徳府
  治
本朝因之
 沙河县

  汉襄国县地隋开皇十六年析南境置沙河县属
  襄国郡唐武徳初于县置温州四年州废县还属
  邢州宋属信徳府金属邢州元属顺徳路明属顺
  徳府
本朝因之
 南和县
  汉置属广平国后汉属巨鹿郡建安十七年割属
  魏郡晋属广平郡后并入任县后魏太和二十年
  复置永安中于县置北广平郡高齐郡省后周又
  置南和郡隋开皇初郡废属襄国郡唐武徳初于
  县置和州四年州废仍属邢州宋金因之元至元
  二年省入沙河后复置属顺徳路明属顺徳府
本朝因之
 平乡县
  战国赵巨鹿邑秦置巨鹿县并置巨鹿郡汉仍为
  巨鹿郡治后汉移郡治廮陶以巨鹿为属县晋因

  之后魏景明二年改置平乡县孝昌中属南赵郡
  隋开皇三年属洺州十六年属邢州唐武徳初于
  县置封州四年州废仍属邢州宋熙宁六年省入
  巨鹿县元佑初复置属信徳府金仍属邢州元属
  顺徳路明属顺徳府
本朝因之
 巨鹿县
  汉置南滦县属巨鹿郡晋初省石赵复置后魏太
  平真君六年又并入柏人太和二十年又置南滦
  属南赵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复置南滦大业初
  改曰巨鹿属襄国郡唐武徳元年于县置起州并
  析置白起县四年州废省白起以巨鹿隶赵州贞
  观元年属邢州宋属信徳府金属邢州元属顺徳
  路明属顺徳府
本朝因之
 广宗县

  汉巨鹿堂阳二县地后汉分堂阳置经县属安平
  国晋因之后魏太平真君二年并入南宫永安二
  年复置西经县属巨鹿郡高齐省隋为径城宗城
  两县地属清河郡唐武徳四年以径城宗城置宗
  州析径城置府城县九年州废省府城入径城天
  佑三年曰广宗属魏州宋属大名府金改属洺州
  元宪宗五年分平乡县之道武镇置广宗县至元
  二年又省入平乡后复置属顺徳路明属顺徳府
本朝因之
 唐山县
  春秋晋柏人邑汉因置柏人县属赵国后魏孝昌
  中属南赵郡隋属襄国郡唐武徳元年于县置东
  龙州四年州废县属赵州五年还邢州天寳元年
  改名尧山宋熙宁六年省入内邱元佑初复置属
  信徳府金改名唐山县仍属邢州元至元二年并
  入内邱县后复置属顺徳路明属顺徳府

本朝因之
 内丘县
  汉置中丘县属常山郡后汉属赵国晋因之后省
  入柏人后魏太和二十一年复置属南巨鹿郡孝
  昌中属南赵郡隋开皇初避讳改名内丘属襄国
  郡唐武徳四年属赵州五年属邢州宋金因之元
  属顺徳路明属顺徳府
本朝因之
 任县
  春秋晋任邑汉置任县及张县俱属广平国后汉
  省张县以任县属巨鹿郡建安十七年又割属魏
  郡晋仍属广平郡后魏永安中属北广平郡高齐
  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大业初废入南和县唐武
  徳四年复置属邢州宋熙宁五年又省入南和元
  佑元年复置属信徳府金仍属邢州元至元二年
  省入邢台后复置属顺徳路明属顺徳府

本朝因之
广平府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为邯郸郡地
 汉置广平国属冀州部
  广平国武帝征和二年置为平干国宣帝五鳯二
  年复故属冀州 汉书地 理志 
 后汉省广平国以为巨鹿郡地
  巨鹿郡建武十三年省广平国以其县属 后汉书 郡国志 
 三国魏置广平郡晋因之后魏亦曰广平郡
  广平郡汉武帝为平干国宣帝改为广平国后汉
  建武中省属巨鹿魏文帝黄初二年复改治曲梁
  城 魏书地 形志 
 后周置洺州
  周武帝建徳六年置洺州以水为名 元和 志 
 隋大业三年改为武安郡唐武徳初复置洺州
  大业三年罢州为武安郡武徳元年又改为洺州

  兼置总管二年陷于窦建徳四年讨平又为刘黒
  闼所陷寻讨平之六年罢总管复为洺州 元和郡 县志 
 天寳元年曰广平郡干元元年复曰洺州属河北道
 五代因之宋曰洺州广平郡属河北西路金因之
  洺州广平郡建隆元年升为防御 宋史地 理志 
  洺州广平郡治永年天会七年以守边置防御使
   金史地 理志 
 元曰广平路并隶中书省
  广平路唐洺州又为广平郡元太宗八年置邢洺
  路总管府以邢磁威隶之宪宗二年为洺磁路止
  领磁威二州至元十五年升广平路总管府 元史 地理 
   志  
 明洪武元年为广平府属河南分省二年改属北平
 行省九年属北平布政使司永乐元年直隶京师
本朝因之领县九雍正四年以河南彰徳府之磁州来
 属领州一县九

 永年县
  春秋晋曲梁邑汉置曲梁侯国属广平国后汉属
  魏郡晋为曲梁县属广平郡后魏为广平郡治北
  齐废入广平县隋仁寿元年改广平为永年大业
  初为武安郡治唐属洺州治宋金因之元为广平
  路治明为广平府治
本朝因之
 曲周县
  汉武帝建元四年置曲周县属广平国后汉属巨
  鹿郡魏属魏郡晋省后魏景明中分平恩置曲安
  县属广平郡北齐省隋开皇六年复置曲周县属
  洺州大业初废入洺水唐武徳四年复置属洺州
  宋熙宁三年省为镇入鸡泽元佑二年复为县寻
  复为镇四年复为县属洺州金因之元属广平路
  明属广平府
本朝因之

 肥乡县
  汉邯郸县地魏黄初二年分置肥乡县晋属广平
  郡东魏天平初并入临漳隋开皇十年复置属慈
  州十六年属洺州大业初属武安郡唐武徳元年
  属紫州四年属磁州六年属洺州宋金因之元属
  广平路明属广平府
本朝因之
 鸡泽县
  汉置广平县为广平国治后汉省广平国以县属
  巨鹿郡建安十七年割属魏郡晋为广平郡治后
  省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属广平郡北齐省隋开
  皇十六年置鸡泽县大业二年并入永年唐武徳
  四年复置属洺州宋金因之元初并入永年后复
  置属广平路明属广平府
本朝因之
 广平县

  汉魏县地金大定七年置广平县属洺州元属广
  平路明属广平府
本朝因之
 邯郸县
  春秋卫地后属晋战国为赵国都秦置邯郸郡汉
  高帝四年改置赵国治邯郸县景帝三年复为邯
  郸郡五年复为赵国属冀州后汉建安十七年割
  赵国之邯郸属魏郡晋属广平郡后属魏郡后魏
  太平真君六年仍属广平郡东魏省隋开皇十六
  年复置属武安郡唐武徳四年属磁州贞观元年
  属洺州永泰元年属磁州宋金元皆因之明属广
  平府
本朝因之
 成安县
  春秋晋干侯邑汉置斥邱县属魏郡后汉晋因之
  东魏天平初并入临漳北齐置成安县属清都尹

  后周属魏郡隋开皇三年属相州大业初属魏郡
  唐武徳元年属磁州贞观元年还属相州天佑二
  年复名斥邱三年属魏州后唐复曰成安宋属大
  名府金属洺州元至元二年并入滏阳后复置属
  磁州明属广平府
本朝因之
 威县
  汉巨鹿县地后汉和帝分置广宗县属巨鹿郡晋
  为广宗侯国属安平国后魏中兴中置南北广宗
  县寻并为一属广宗郡隋仁寿元年改曰宗城属
  清河郡唐初属贝州武徳四年置宗州九年州废
  县属贝州天佑三年复曰广宗属魏州后唐复曰
  宗城宋属大名府金増置洺水县与宗城俱属洺
  州元初省宗城入洺水大宗六年洺水属威州八
  年属洺州定宗二年复属威州宪宗二年自井陉
  移威州来治属洺磁路至正中省洺水入威州明

  初降为威县属广平府
本朝因之
 清河县
  汉置厝县属清河郡后汉安帝时改曰甘陵为清
  河国治寻为甘陵国治晋改曰清河仍为清河国
  治后魏为清河郡治北齐复置武城县为清河郡
  治改清河曰贝邱后周于郡置贝州隋开皇初郡
  废改武城曰清河改贝邱曰清阳大业初州罢复
  置清河郡治清河以清河属焉唐武徳四年复置
  贝州治清河六年徙治歴亭八年复治清河天寳
  元年改为清河郡干元元年复为贝州属河北道
  五代晋置永清军宋庆歴八年军罢改曰恩州属
  河北东路金移恩州治歴亭以清河属焉元属大
  名路明属广平府
本朝因之
 磁州

  汉武安县地后周武帝置釡阳县隋开皇十年置
  磁州大业初州废县属魏郡唐武徳元年复置磁
  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属相州永泰元年复置磁州
  天佑三年改曰惠州属河北道五代唐复曰磁州
  宋曰磁州滏阳郡属河北西路金曰磁州仍属河
  北西路元太祖十年升为滏源军节度属真定路
  太宗八年属邢洺路宪宗二年属洺磁路至元十
  五年属广平路明曰磁州省滏阳县入焉属河南
  彰徳府
本朝因之雍正四年改属直隶广平府
大名府
 禹贡冀兖豫三州之域夏为观扈国春秋属晋卫二
 国战国属魏卫二国秦属东郡
  元君十四年秦拔魏东地初置东郡更徙卫野王
  县而并濮阳为东郡 史记卫 世家 
  景涽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 史记魏 世家 

 汉为魏郡东郡及陈留郡地
  汉高祖使韩信定河北以秦邯郸郡之南部东郡
  之边县置魏郡即今元城县是也 元和郡 县志 
 三国魏黄初二年置阳平郡晋因之后郡徙
  元城县魏黄初二年于此置阳平郡石赵移阳平
  郡理馆陶 元和郡 县志 
 后魏永安元年置昌乐郡东魏天平中郡罢后周大
 象二年始置魏州
  魏州前燕慕容暐于今州理置贵乡郡寻省周静
  帝大象二年又于贵乡郡之东界置魏州 太平寰 宇记 
 隋大业初改为武阳郡唐武徳中复曰魏州龙朔二
 年改曰冀州咸亨三年复曰魏州天寳元年曰魏郡
 干元元年仍曰魏州属河北道
  周大象二年置魏州隋大业三年罢州为武阳郡
  隋乱陷贼唐武徳四年讨平窦建徳改置魏州其
  年又陷刘黑闼五年平黑闼置总管府七年改为

  都督府贞观六年罢都督复为州 元和郡 县志 
  魏州隋改名武阳郡武徳四年复为魏州置总管
  府贞观元年罢都督龙朔二年改为冀州大都督
  府咸亨三年依旧为魏州罢都督府天寳元年改
  为魏郡干元元年复为魏州 旧唐书 地理志 
 广徳元年为魏博节度使治所天佑元年赐号天雄
 军
  广徳元年置魏博等州防御使治魏州是年升为
  节度使天佑元年赐魏博节度号天雄军节度 唐 书 
   方镇 表 
  田承嗣迁贝博沧瀛等州节度使代宗宠其军曰
  天雄以魏州为大都督府从子悦继为节度使僭
  称魏王以府为大名府 唐书藩镇 魏博传 
 五代唐同光元年升为东京兴唐府三年建为邺都
 晋天福初改为广晋府汉干佑元年改为大名府周
 显徳元年罢都仍为天雄节度使

  魏州唐故曰大名府置天雄军五代皆因之后唐
  建邺都晋汉因之至周罢大名府后唐曰兴唐晋
  曰广晋汉周复曰大名 五代史 职方考 
  大名府唐末魏博藩镇所治五代汉干佑元年升
  为大名府左传魏大名也此本魏都故曰大名云
   名胜 志 
 宋初因之庆歴二年建北京熙宁六年属河北东路
  大名府魏郡庆歴二年建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
  府路安抚使熙宁以来并因之六年分属河北东
  路 宋史地 理志 
 金为大名府路贞佑二年置行尚书省
  大名府天雄军旧为散府先置统军司天徳二年
  罢正隆二年升为总管府附近十二猛安皆隶焉
   金史地 理志 
 元为大名路属中书省
  大名路唐魏州五代南汉改大名府金改安武军

  元因旧名为大名府路总管府 元史地 理志 
 明洪武元年为大名府隶河南分省二年隶北平行
 省九年隶北平布政司永乐初直隶京师
本朝因之领州一县十雍正三年以内黄县改属河南
 彰徳府浚滑二县改属河南卫辉府领州一县七
 元城县
  汉置元城县属魏郡后汉因之三国魏为阳平郡
  治晋因之石赵移郡治馆陶东魏天平初属魏尹
  北齐省入贵乡隋开皇六年复置元城县属魏州
  大业初属武阳郡唐贞观十七年又并入贵乡圣
  歴二年又置属魏州开皇十三年移入州郭与贵
  乡皆为州治五代唐改曰兴唐晋复曰元城宋为
  大名府治金因之元至元二年并入大名寻复置
  为大名路治明为大名府治
本朝因之
 大名县

  汉元城县地东魏天平二年置贵乡县属昌乐郡
  后属魏尹后周为魏州治隋为武阳郡治唐为魏
  州治五代唐改曰广晋汉改曰大名为大名府治
  宋因之熙宁六年省入元城绍圣二年复置政和
  六年徙治南乐镇属大名府金仍移入府郭元至
  元九年复还旧治明洪武初省入元城三十一年
  复置属大名府
本朝因之
 魏县
  汉置魏县属魏郡为都尉治后汉晋魏因之北齐
  省入昌乐县隋开皇六年复置属武阳郡唐属魏
  州天寳中徙治西界宋属大名府金因之元属大
  名路明初移今治属大名府
本朝因之
 南乐县
  汉乐昌县属东郡后汉废后魏太和二十一年分

  魏县置昌乐县永安初置昌乐郡东魏天平中罢
  郡县属魏郡隋开皇六年析置繁水县大业初省
  昌乐入繁水属武阳郡唐武徳五年复置昌乐县
  属魏州贞观十八年省繁水入焉五代唐改曰南
  乐宋初属大名府崇宁四年改属开徳府金还属
  大名府元属大名路明属大名府
本朝因之
 清丰县
  春秋卫地汉置顿丘县属东郡后汉因之建安十
  七年割属魏郡晋泰始二年于县置顿丘郡后魏
  因之北齐郡县俱废隋开皇六年复置顿丘县属
  武阳郡唐初属魏州武徳四年于县置澶州贞观
  元年州废还属魏州大歴七年复置澶州又析置
  清丰县属之五代晋天福三年州徙徳胜寨县随
  州徙废旧州为顿丘镇四年改镇置徳清军宋庆
  歴四年徙清丰县治徳清军熙宁六年省顿丘入

  清丰属开徳府金元属开州明改属大名府
本朝因之
 东明县
  本汉离狐县属东郡后汉建初四年改属济阴郡
  晋属济阳郡后魏属济阴郡隋仍属东郡唐属曹
  州天寳元年改曰南华宋因之崇宁元年属兴仁
  府金初为河所圮省入寃句寻移东明县来治仍
  属曹州元太宗七年属大名路至元二年改属开
  州明洪武初省入开州弘治四年复置属大名府
  万歴中属开州
本朝仍属大名府
 开州
  本古颛顼之墟禹贡兖州之域夏时为昆吾国春
  秋曰帝邱为卫国都战国曰濮阳仍为卫都秦始
  皇五年置东郡汉因之以濮阳县为郡治晋咸宁
  三年改置濮阳县东晋后为濮阳郡移治滑台以

  濮阳为属县后魏因之隋属东郡唐属濮州五代
  晋天福三年改置澶州四年移濮阳县入州治开
  运元年升为镇宁军节度宋曰澶州澶渊郡镇宁
  军节度崇宁四年建为北辅五年升为开徳府宣
  和二年罢辅郡属河北东路金复为澶州皇统四
  年改曰开州属大名府路元属大名路明洪武初
  以州治濮阳县省入属大名府
本朝因之
 长垣县
  春秋卫地战国卫首垣邑汉置长垣县属陈留郡
  后汉为长垣侯国晋复为县属陈留国后魏太平
  真君八年并入外黄景明五年复置属东郡隋开
  皇十六年改曰匡城仍属东郡唐初复置长垣县
  与匡城俱属滑州贞观八年省入匡城五代梁改
  匡城曰长垣属开封府后唐复曰匡城宋建隆元
  年改曰鹤邱寻复曰长垣仍属开封府金初属大

  名府泰和八年以限河不便改属开州元初属大
  名路至元二年仍属开州明属大名府开州
本朝因之
宣化府
 禹贡冀州之域周幽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燕地秦
 为上谷郡地
  上谷郡秦置属幽州 汉书地 理志 
 汉置广宁县 宁后汉晋 书俱作? 属上谷郡后汉因之晋分上
 谷置广?郡
  广?郡故属上谷太康中置郡 晋书地 理志 
 后魏兼置燕州
  太和中分恒州东部置燕州 魏书地 形志 
 北齐属北燕州后周属燕州隋属涿郡
  后齐置北燕州领长宁永丰二郡后周去北字开
  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 隋书地 理志 
 唐初为妫州属河北道

  妫州妫川郡本北燕州武徳七年平高开道以幽
  州之懐戎置贞观八年更名 唐书地 理志 
 唐末分置武州属河东道
  武州唐末置属河东道后唐改为毅州 文献 通考 
 石晋大福初地入辽改置归化州兼置雄武军属西
 京道
  归化州雄武军本唐武州僖宗改毅州后唐太祖
  复武州明宗又为毅州潞王仍为武州晋高祖割
  献于辽改今名 辽史地 理志 
 保大二年入于金天辅七年入宋
  天辅六年九月归化州降戊辰次归化州丁丑奉
  圣州降十月丙戌朔次奉圣州七年二月诏平州
  官与宋使同分割所与燕京六州之地 金史太 祖纪 
  以幽蓟武朔等州与宋而置南京于平州宋人终
  不能守 金史太 祖纪赞 
  宣和五年五月金许朔武蔚三州 宋史徽 宗纪 

  宣和五年始得云中府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
  等州所谓山后九州岛也 宋史地 理志 
 寻仍入金
  武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宣和五年金人以州来
  归六年筑固疆堡寻复为金人所取 宋史地 理志 
 大定七年改宣化州八年又改宣徳州属西京路元
 初升为宣宁府太宗七年改山东路总管府中统四
 年改宣徳府属上都路后至元三年改顺宁府明洪
 武初府废二十六年置宣府左右前三卫隶北平都
 指挥使司永乐七年直隶京师又置总兵镇此称宣
 府镇宣徳五年置万全都指挥使司领宣府左右前
 三卫及万全左右隆庆左右懐安永宁保安懐来龙
 门开平蔚州共一十四卫云州永宁等七所隆庆保
 安二州
  自洪武至嘉靖凡置卫所二十有一城堡三十有
  三俱隶万全都司其隆庆保安二州永宁一县抚

  镇统之 宣镇 志 
本朝初仍曰宣府镇领宣府前卫及万全左右懐安懐
 来永宁龙门开平保安蔚州共十卫延庆保安二州
 康熙三十二年改置宣化府领州二县八雍正六年
 以山西大同府之蔚州属焉领州三县八
 宣化县
  本汉广宁县属上谷郡后汉因之晋省入下洛县
  唐初为懐戎县地后析置文徳县为武州治辽为
  归化州治金大定二十九年改县曰宣徳为宣徳
  州治元为宣徳府治明洪武初府县俱废二十六
  年改置宣府左右前三卫
本朝初省左右二卫入前卫为宣府镇治康熙三十二
  年改置宣化县以宣府驿深井堡并入为宣化府
  治
 赤城县
  本汉上谷郡北境后魏御彛镇地唐为妫州地辽

  置奉圣州领望云县金属徳兴府元中统四年升
  为云州于此置赤城站明初州废宣徳初移开平
  卫于独石于此置赤城堡
本朝初其地属宣府镇曰上北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
  赤城县以开平卫龙门所及滴水崖云州镇安马
  营镇宁等七堡并入属宣化府
 万全县
  本汉上谷郡宁县地唐为武州文徳县地元为宣
  徳府宣平县地明洪武二十六年于此置徳胜堡
  永乐二年移万全右卫治此十六年直隶京师宣
  徳中属万全都指挥使司
本朝初因之属宣府镇为西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置万
  全县以张家口膳房新河口洗马林四堡并入属
  宣化府
 龙门县
  汉置女祁县属上谷郡为东部都尉治后汉省唐

  末置龙门县属新州辽属奉圣州金初属弘州后
  属徳兴府明昌三年又改属宣徳州元至元二年
  废为镇属宣徳县至元二十八年改置望云县属
  云州明初州县俱废宣徳六年置龙门卫属万全
  都指挥使司嘉靖元年分为中路
本朝初属宣府镇顺治六年改曰下北路康熙三十二
  年复置龙门县以葛峪赵川鵰鹗长安岭四堡并
  入属宣化府兼设龙门路都司于此辖葛峪长安
  岭二堡
 怀来县
  本战国燕上谷郡地秦因之汉置沮阳县为郡治
  后汉晋因之后魏时郡县俱废齐周及隋为怀戎
  县地唐垂拱中分置清彛军长安二年始移懐戎
  县及妫州来治天寳初曰妫川郡干元初复曰妫
  州属河北道五代晋天福元年入辽改州曰可汗
  县曰怀来属西京道金初州废明昌六年改县曰

  妫川属徳兴府元复曰怀来县延佑二年改属龙
  庆州明洪武初改懐来守御千户所永乐十五年
  改懐来左卫十六年曰懐来卫直隶京师宣徳中
  改属万全都指挥使司
本朝初因之属宣府镇为东路康熙三十二年改为懐
  来县以保安卫及土木榆林二堡并入属宣化府
 蔚州
  本秦代郡汉因之隋为上谷郡飞狐县北境唐开
  元十二年置安边县属蔚州天寳初移蔚州治此
  至徳二载更名兴唐五代晋初改县曰灵仙后入
  辽置蔚州忠顺军属西京道金因之元至元二年
  废州以灵仙县属弘州寻复置州属宣徳府明洪
  武初以州属山西大同府
本朝因之雍正六年以蔚州属宣化府
 蔚县
  明洪武七年置蔚州卫于蔚州城中属山西行都

  司宣徳五年割卫属万全都指挥使司
本朝初仍旧置兼领顺圣东西二城康熙三十二年改
  卫置蔚县以桃花堡广昌城并入属宣化府
 西宁县
  本汉阳原县属代郡后汉省东魏置北灵邱郡北
  齐省唐开元中置横野军天寳后废辽统和中置
  永宁县兼置弘州永宁军后改愽宁军属西京道
  金亦曰弘州改军曰保宁寻废入定七年改县曰
  襄阴元至元中以襄阴县省入州属大同路明初
  州废天顺四年于故顺圣县筑顺圣川东城于此
  筑顺圣川西城俱属万全都指挥使司
本朝初属蔚州卫康熙三十二年改置西宁县以东城
  并入属宣化府
 怀安县
  本汉上谷郡下落县地唐末置懐安县属新州辽
  初属奉圣州后改属大同府金因之元初属宣徳

  府中统三年改属兴和路明初县废洪武二十六
  年改置懐安卫属万全都指挥使司
本朝初因之属宣府镇康熙三十二年改为县以万全
  左卫及柴沟西阳河二堡并入属宣化府
 延庆州
  本秦上谷郡地汉置居庸县属上谷郡后汉及晋
  因之后魏孝昌中陷废天平中复置仍属上谷郡
  高齐县废为怀戎县地唐天寳中析置妫川县属
  妫州唐末改置缙山县兼置儒州五代晋天福元
  年入辽置缙阳军属西京道金皇统元年州废以
  县属徳兴府崇庆元年复升为镇州元初州废至
  元三年省县入懐来五年复置属奉圣州延佑三
  年升为龙庆州属大都路明洪武初州废永乐十
  一年复置曰隆庆州直隶京师隆庆元年以避年
  号改曰延庆州
本朝初属宣府镇为东路康熙三十二年省永宁卫入

  州属宣化府
 保安州
  本秦上谷郡地汉置下落涿鹿潘三县皆属上谷
  郡后汉因之晋太康中分置广宁郡治下落以涿
  鹿潘县属之后魏太和中兼置燕州孝昌中陷废
  北齐改置懐戎县兼置北燕州及长宁永丰二郡
  周去北字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以怀戎县
  属涿郡唐武徳七年复置北燕州贞观八年改曰
  妫州长安二年徙治居庸界光启中改置新州兼
  置永兴县为州治属河东道后唐同光元年置威
  塞军晋天福元年入辽改奉圣州武定军属西京
  道金大安元年升为徳兴府治徳兴县属西京路
  元至元三年复降为奉圣州改县曰永兴属宣徳
  府后至元三年又改曰保安州属顺宁府明洪武
  初州县俱废永乐十三年复置保安州直隶京师
本朝初属宣府镇为东路康熙三十二年属宣化府

易州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燕地秦置上谷郡
  春秋时属燕晋战国时属燕赵秦置三十六郡以
  为上谷郡 元和郡 县图志 
 汉初置故安县属涿郡后汉因之
  燕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阳新城故安 汉书地 理志 
  汉置涿郡今州即汉涿郡之故安县也 续汉书 地理志 
 魏晋属范阳国后魏亦为上谷郡隋开皇元年置易
 州大业初又改置上谷郡
  隋开皇元年自今遂城所理英雄城移南营州居
  燕之候台改名易州取州南易水为名炀帝初州
  废复为上谷郡遥取汉上谷为名 太平寰 宇记 
 唐武徳四年复曰易州属河北道天寳初亦曰上谷
 郡干元初复故
  唐武徳四年讨平窦建徳改为易州领易涞水永
  乐遂城遒五县天寳元年改为上谷郡干元元年

  复为易州领易满城二县 太平寰 宇记 
 五代晋开运二年入契丹周显徳六年收复仍曰易
 州宋雍熙四年复入辽辽置高阳军宣和四年归宋
 赐名遂武郡寻没于金属中都路
  辽统和九年升高阳军领易县 续文献 通考 
  宣和四年契丹将高鳯以郡来降宣和末没于金
   文献 通考 
 元初废易县入州至元三年复置易县仍为州治十
 年以州属大都路二十三年改属保定路
  元太宗十一年割隶顺天府至元十年隶大都路
  二十三年还隶保定 续文献 通考 
 明复省县入州属保定府
本朝因之雍正十二年升为直隶州以涞水并改山西
 之广昌县属焉领县二
 涞水县
  汉置遒县属涿郡后汉为侯国晋曰遒县属范阳

  国后魏属范阳郡周大象二年省入涿县隋开皇
  初改范阳为遒更置范阳县于此六年改曰固安
  八年废十年又置为永阳县十八年始改曰涞水
  属上谷郡唐属易州宋金辽元因之明属保定府
  易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升易州为直隶州涞水仍属焉
 广昌县
  古冀州地周属并州春秋时代国战国属赵秦置
  广昌县属代郡汉曰蜚狐东汉仍曰广昌隋属易
  州唐属蔚州元为涞源郡明仍改广昌属山西大
  同府蔚州崇祯时改灵昌州寻复为县
本朝因之雍正十二年升易州为直隶州割广昌县属
  之
冀州
 禹贡冀兖二州之域
  郡理东入兖州之域西入冀州之域禹贡故迹以

  洚水为界也 通 典 
 春秋晋东阳地战国属赵秦属巨鹿汉为信都国
  汉高帝分赵巨鹿立清河信都常山其信都即今
  州理是也 元和郡 县志 
 景帝改为广川国
  刘敞曰景帝前二年为广川国四年为信都郡中
  二年复为广川国 汉书地 理志注 
 宣帝甘露四年复曰信都国后汉永平十五年改曰
 乐成国延光元年改曰安平国三国魏置冀州
  领郡国九理于此 文献 通考 
 晋太康五年又改曰长乐国后魏曰长乐郡兼置冀
 州
  冀州领郡四长乐渤海武邑安徳 魏书地 形志 
  初曰冀州更名魏州亦曰信都郡干元初仍为冀
  州属河北道武徳四年改为冀州置总管府移治
  所于下愽贞观元年废都督府移州治于信都 旧 唐 

   书地 理志 
 宋庆歴八年置安武军金因之属河间府
 元曰冀州明洪武初省入属正定府九年隶北平布
 政司永乐初直隶京师
本朝初仍属正定府雍正二年为直隶州领县五
 南宫县
  汉置属信都国晋因之北齐废隋复置仍属信都
  郡唐武徳间属宗州贞观间还属冀州宋皇佑四
  年升南宫之新河镇为县省南宫入之六年复置
  金元明亦属冀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冀州为直隶州而南宫仍属焉
 新河县
  汉置堂阳县属巨鹿郡后汉晋属安平国后魏属
  长乐郡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信都郡唐属
  冀州五代晋改曰蒲泽割属正定汉复故周还属
  冀州宋皇佑四年省堂阳升新河镇为新河县熙

  宁六年复废为镇入南宫元太宗四年复置新河
  县属冀州明亦属冀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冀州为直隶州而新河仍属焉
 枣强县
  汉置属清河郡后汉废晋复置属广川国后魏神
  瑞二年并入广川太和二十二年复置属长乐郡
  隋属信都郡唐属冀州宋熙宁元年省入信都十
  年复置金元明俱属冀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冀州为直隶州而枣强仍属焉
 武邑县
  汉置属信都国后汉属安平国晋初因之太康十
  年置武邑郡后魏皇始二年移郡治武强以武邑
  属之北齐天保七年县废隋开皇六年复置仍属
  信都郡唐属冀州宋金因之元初属东武州太宗
  六年还属冀州明属冀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冀州为直隶州而武邑仍属焉

 衡水县
  汉信都国桃县地隋初为信都下愽武邑三县地
  开皇十六年置县属信都郡唐属冀州宋金因之
  元明改属深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冀州为直隶州而以衡水改属
  焉
赵州
 春秋晋地战国属赵秦为巨鹿郡地汉为常山及巨
 鹿郡地
  常山郡县十八封斯平棘巨鹿郡县二十宋子敬
  武 汉书地 理志 
 后汉为常山国地
  赵州后汉属常山国兼置冀州治鄗 文献 通考 
 晋为赵国地
  赵州晋为赵国置冀州治房子 文献 通考 
 后汉始于平棘县置赵郡属殷州

  殷州孝昌二年分定相二州置治广阿 魏书地 形志 
  赵州后魏为赵郡明帝兼置殷州为赵州郡仍旧
   文献 通考 
 齐改赵州
  天保二年改殷州为赵州 北史齐 文宣记 
 隋开皇初省大业初复为赵郡
  赵郡开皇十六年置栾州大业三年改为赵郡 隋 书 
   地理 志 
 唐武徳初改曰赵州
  武徳元年张志昻以郡归国改为赵州 旧唐书 地理志 
  赵州赵郡武徳初治柏乡四年徙治平棘 唐书地 理志 
 五年改曰栾州
   按时以大陆县之栾州省入因改名焉
 贞观初复曰赵州天寳初曰赵郡干元初复曰赵州
 属河北道五代因之宋为庆源府属河北西路
  庆源军节度本赵州军事崇宁四年赐军额宣和

  元年升为府 宋史地 理志 
 金复曰赵州后又改曰沃州
  天会七年改为赵州天徳三年更为沃州军曰赵
  郡军 金史地 理志 
  赵州靖康后入于金为沃州治平棘 文献 通考 
 元复曰赵州属正定路
  赵州旧领平棘临城栾城元氏高邑赞皇宁晋隆
  平柏乡九县太祖十五年割栾城元氏隶正定 元 史 
   地理 志 
 明洪武初以州治平棘县省入属正定府
  汉之赵理邯郸晋之赵理房子齐魏以来之赵理
  平棘即今治也 名胜 志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为直隶州领县五
 柏乡县
  本春秋晋鄗邑地汉置鄗县属常山郡又分置柏
  乡侯国属巨鹿郡后汉建武初改鄗曰高邑属常

  山国为冀州刺史治晋改属赵国后魏属赵郡北
  齐徙废移治房子县界隋开皇十六年置柏乡县
  属栾州大业三年改属赵郡唐属赵州宋熙宁五
  年省为镇入高邑元佑元年复置属庆源府金属
  沃州元明俱属赵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赵州为直隶州而柏乡仍属焉
 隆平县
  汉置广阿县属巨鹿郡后汉省后魏太和十三年
  复置广阿县又于县置南巨鹿郡寻改为南赵郡
  孝昌二年又置殷州治广阿北齐天保初避讳曰
  赵州七年州废隋初郡废开皇十六年分置栾州
  仁寿元年改县曰象城大业初州废又改县曰大
  陆属赵郡唐武徳四年复曰象城天寳元年又改
  曰昭庆属赵州五代因之宋开皇二年又改曰隆
  平熙宁元年省为镇入临城元佑元年复置属赵
  郡金属沃州元仍属赵州明洪武初省入柏乡十

  三年复置仍属赵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赵州为直隶州而隆平仍属焉
 高邑县
  本战国房子邑汉置房子县属常山郡后汉属常
  山国晋属赵国兼为冀州刺史治后魏属赵郡北
  齐天保七年废房子改置高邑县仍属赵郡隋初
  属栾州寻属赵郡唐属赵州宋属庆源府金属沃
  州元明俱属赵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赵州为直隶州而高邑仍属焉
 临城县
  本春秋晋临邑汉为房子县地北齐省房子隋开
  皇六年复置房子县属赵郡唐属赵州天寳元年
  改曰临城天佑二年复曰房子五代梁因之后唐
  复曰临城宋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明俱属赵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赵州为直隶州而临城仍属焉
  宁晋县

  汉置杨氏廮陶二县属巨鹿郡后汉移郡治廮陶
  以杨氏属焉晋省杨氏入廮陶仍为巨鹿国治后
  魏永安二年分廮陶置廮遥县属巨鹿郡北齐郡
  废又省廮陶入廮遥县隋初属栾州开皇六年又
  改廮遥曰廮陶大业初属赵郡唐天寳元年改曰
  宁晋属赵州五代因之宋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
  明俱属赵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赵州为直隶州而宁晋仍属焉
深州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晋地战国属赵秦为上谷巨鹿
 郡地汉置下博县属信都国后汉属安平国桓帝以
 后为博陵郡晋属安平国后魏属长乐郡北齐属博
 陵郡隋初郡废开皇十六年析为深州
  取州西故深池为名 金幼孜 深州记 
 大业初州废
  以其地分入博陵河间二郡 文献 通考 

 唐武徳初复置深州天寳初改为饶阳郡干元初复
 曰深州属河北道
  深州饶阳郡武徳四年以定州之安平瀛州之饶
  阳置寻徙治饶阳贞观十七年州废县还故属先
  天二年以瀛州之饶阳冀州之鹿城下博武强定
  州之安平复置 唐书地 理志 
 五代周显徳中分置静安军
  深州静安本汉下博县周置静安军以县隶俄复
  焉 宋史地 理志 
 宋初因之太平兴国七年以下博县属静安军雍熙
 二年军废以下博属深州四年改下博曰静安移深
 州来治省陆泽入之属河北西路
  宋雍熙四年废陆泽淳化初以正定府束鹿来属
  至道初以乐寿瀛州为饶阳郡防御 文献 通考 
 金曰深州属河北东路
  天会七年析河北为东西路深州宋饶阳郡防御

  国初为刺郡 金史地 理志 
 元初属河间府太宗十年改属正定路
  深州唐改饶阳郡后仍为深州元初隶河间置帅
  府太宗十年隶正定路领饶阳安平武强束鹿静
  安五县后割安平饶阳武强隶晋州束鹿隶祁州
  以冀州之衡水来属领二县静安衡水 元史地 理志 
 明洪武初以州治静安县省入仍属正定府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为直隶州领县三
 武强县
  汉置武隧县属河间国后汉改属安平国晋初因
  之后又分置武强县俱属武邑郡后魏皇始三年
  徙武邑郡治武强神光二年省武强太和十八年
  复置北齐废郡并武隧入武强隋属信都郡唐武
  徳四年属冀州贞观元年改属深州十七年属冀
  州先天二年还深州开元二年复属冀州永泰初
  又属深州唐末还属冀州宋金因之元初于县置

  东武州太宗六年州废还属深州十一年割属祁
  州宪宗割属晋州明亦属晋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深州为直隶州而以武强属焉
 饶阳县
  战国赵饶邑汉置饶阳县属涿郡后汉属安平国
  晋属博陵国后汉属博陵郡隋属河间郡唐武徳
  四年移深州来治此贞观十七年州废还属瀛州
  先天二年仍属深州宋金因之元割属晋州明亦
  属晋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深州为直隶州而以饶阳属焉
 安平县
  汉置安平县属涿郡后汉改属安平国至晋泰始
  初改置博陵国于此后魏因之隋开皇初郡废十
  六年于县置深州大业初州废属博陵郡唐武徳
  四年复置深州寻徙治饶阳以安平属之贞观十
  七年属定州先天二年仍属深州宋金因之元太

  祖十九年于县置南平州太宗七年复改为县中
  统二年改属晋州明亦属晋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深州为直隶州而以安平属焉
定州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鲜虞国战国中山后属赵
  战国初为中山国后为魏所并后又属赵 文献 通考 
 汉高祖置中山郡
  中有山故曰中山 元和郡 县志 
 景帝三年改中山国治卢奴
  中山国高帝郡景帝三年为国属冀州应劭曰中
  山故国 汉书地 理志注 
 后汉及晋因之太元八年后燕慕容垂都此置中山
 尹后魏皇始二年置安州天兴三年改曰定州
  后魏道武帝平慕容寳为中山郡置安州又改定
  州以安定天下为名也 元和郡 县志 
 高齐改州治卢奴县曰安喜后周置定州总管府

  后周置总管府领鲜虞郡 文献 通考 
 隋开皇初避讳改鲜虞郡大业初改曰博陵郡
  大业三年改博陵郡遥取汉博陵郡为名也 元和 郡县 
   志  
 唐武徳四年平窦建徳置定州并置总管府
  武徳六年升为大总管府七年改为都督贞观五
  年废都督府 旧唐书 地理志 
 天寳初复曰博陵郡干元初复曰定州属河北道建
 平四年置义武军节度使
  定州贞元十三年复为大都督府十四年废依旧
  为上州 旧唐书 地理志 
 五代因之宋亦曰定州博陵郡太平兴国初避讳改
 军名曰武定
  宋庆歴八年置定州路安抚使 文献 通考 
 政和三年升为中山府属河北西路金天会中复曰
 定州寻复为中山府

  中山府天会七年降为定州博陵郡定武军节度
  使后复为府 金史地 理志 
 元属正定路
  中山府旧领祁完二州太宗十一年割二州隶顺
  天府后为散府隶正定 元史地 理志 
 明洪武元年改中山府为定州以州治安喜县省入
 属正定府隶河南分省二年隶山东行省寻隶北平
 行省九年隶北平布政司永乐初直隶京师
本朝初仍属正定府雍正二年为直隶州领县二
 深泽县
  汉置深泽县属涿郡后汉以属安平国晋属博陵
  郡后魏曰深泽郡北齐废隋复置深泽县唐属定
  州改属祁州宋省为镇入鼓城元佑元年复置属
  祁州金仍属祁州元至元二年并入束鹿三年复
  置仍属祁州明仍旧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改属定州

   曲阳县
    战国赵曲阳汉上曲阳属常山郡后汉改属中山
    国晋属常山郡后魏置上曲阳县齐改曰曲阳隋
    曰石邑曰恒阳唐初属定州大歴三年属汦州九
    年复属定州元和十五年复曰曲阳县宋因之金
    属中山府元恒州寻复为曲阳县属保定路明属
    正定府定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以定州为直隶州仍领曲阳
  承徳州
    元属上都明大宁卫地
  本朝为热河
圣祖行宫在焉雍正十一年即其地设直隶承徳州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十五
   形胜疆域
  自古建都之地论者皆曰洛不如闗闗不如蓟诚哉
  是言也盖洛阳虽居土中道里均贡赋便而无形势
  可凭闗中地势足以临制山东而西北则无髙山广
  川以为之限又漕更砥柱前世以为难我
 朝光有天物定都于顺天实古燕地而畿辅封域半跨
  晋疆旁延于齐卫东则永平南则河间天津北则宣
  化西则保定又西南则正定顺德广平大名其山镇
  曰恒岳而伊祁马耳西屏封龙皆名山也其泽薮曰
  昭余祁而滹沱漳卫涞易皆名川也左俯沧海右倚
  太行紫荆居庸山海诸闗耸峙环拥南向以临天下
  臂指雍梁控抱豫青徐兖河济交会江汉朝宗荆扬
  之漕按程而至五岭之贡计日无淹是谓天府之国
圣人首出统驭垓埏天作地成以为四方之极者欤

  形胜
直隶布政使司
 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薮曰貕养其川
 河泲其浸菑时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其泽薮
 曰杨纡其川漳其浸汾潞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
 山其泽薮曰昭余祁其川虖池呕夷其浸涞易 周礼  
 冀州三面距河兖河之西雍河之东豫河之北周礼
 职方河内曰冀州是也 尚书禹贡 蔡沈注 
 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
 有滹沲易水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南有碣石雁
 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此所谓天府也 战国 策 
 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 同上  
 南有鸿沟东有淮颖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 同上  
 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
 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上谷至辽东地
 踔远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

 鲜真番之利 史记货 殖列传 
 赵地北有信都正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髙阳鄚
 州乡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又得勃海郡之东平
 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邯郸北通燕
 涿南有郑卫漳河之间一都会也燕地东有渔阳右
 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雁门南得涿郡之易
 容城范阳北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勃海之安
 次皆燕分也乐浪元莬亦宜属焉蓟南通齐赵勃碣
 之间一都会也 汉书地 理志 
 燕之涿蓟富魁海内为天下名都 盐铁 论 
 燕郄背沙漠进临易水西至军都东至于辽长蛇带
 塞险陆相乘也 河图括 地象 
 东至于海南廹于河西距大行北通渝闗蓟门 唐六 典 
 松亭闗古北口居庸闗为中原险要 宋富弼上 仁宗封事 
 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
 龙华山耸右为虎嵩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

 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
 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也 朱子 语类 
 燕国有朝鲜辽东云中九原楼烦易水以为之塞范
 阳有卢龙古北松亭狐门之要以为之守 宋李清 臣策 
 当天津析木之交实上谷广阳之胜形势有金汤之
 险膏腴号陆海之饶 宋羣臣 贺表 
 南京筑城后远望数十里间宛然如带回环缭绕形
 势雄杰 契丹 志 
 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南通齐赵为一大都会 太 平 
  寰宇 记 
 地博大以爽垲兮亘绳直而砥平 宋范镇 幽都赋 
 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
 庭宇 金史梁 襄传 
 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闗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
 都畿易于据守 同上  
 尾箕之墟幽冀之区郁郁葱葱屹乎皇都峙以西山

 居庸缭以涿易潞沽山川相缪古今不殊 吴礼 部集 
 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
 驻跸之地非此不可 元史穆 呼哩传 
 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
 峙万岁山浚太液池派玉泉通金水萦畿带甸负山
 引河壮哉帝居择此天府 辍畊 录 
 地势寛厚闗塞险固总握中原之夷旷者莫过燕蓟
 虽云长安有崤函之固洛邑为天地之中要之帝王
 都会亿万年太平悠久之基莫燕蓟若也 杨文 敏集 
 是邦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
 形胜甲于天下诚天府之国也 博物 策会 
 京师形胜甲天下扆山带海有金汤之固 舆地指 掌图 
 京师负重山面平陆地饶鱼盐榖马果蓏之利又转
 东南之粟财货骈集天险地利足制诸边汴洛闗中
 江左皆不及也 吾学 编 
 京东负山控海负山则泉深而土泽控海则潮淤而

 壤沃诸州邑泉从地涌一决而通水与田平一引而
 至 潞水 客谭 
 居庸障其背河济襟其前山海扼其左紫荆控其右
 碓山髙峙流河如带 五杂 俎 
 自燕而南直抵徐淮沃野千里齐晋为肩吴楚为腹
 闽广为足浙海东环滇蜀西抱气势雄大规模弘逺
  同上  
 大地之脉咸祖昆仑而南北二络最大北络极于幽
 燕大河至此入海与鸭绿江会东有下沙此山水一
 大交会也其北崇冈千疉其前坦平千有余里泰山
 耸于南诚国家万年之基也 庄渠 遗书 
 太行自西来演迤而北绵亘魏晋燕赵之境东极于
 医无闾重冈疉阜拥护而围绕之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东则汪洋大海稍北乃古碣石稍南则九河故道
 浴日月而浸乾坤所以界之者又如此其直截而广
 大也况居直北之地上应天垣之紫微其对面之案

 以地势度之则泰岱万山之宗正当其前居乎艮位
 成始成终之地介乎震坎之间出乎震而劳乎坎以
 受万物之所归体乎北极之尊向乎离明之光使万
 物之广亿兆之多莫不面焉以相见则凡舟车所至
 人力所通者莫不在于照临之下自古建都之地上
 得天时下得地势中得人心未有过此者也 大学衍 义补 
 幽州之地诚天府之国而太行之山自平阳之绛西
 来北为居庸东入于海龙飞鳯舞绵亘千里重闗峻
 口一可当万独开南面以朝万国非天造此形胜也
 哉 读书 一得 
 山川峙濯险甲寰区而紫荆扼蜚狐之口居庸拊上
 谷之背山海掣元莬之肘其因地利而尽人谋可谓
 千古石画 长安 客话 
 汉唐都闗中去边几千里余今京师北抵居庸东北
 抵古北口西南抵紫荆闗近者百里逺不过三百里
 尔 同上  

 京师扆山带海有金汤之固正定以北至于永平闗
 口不下百十而紫荆居庸山海喜峰口古北口黄花
 镇险阨尤着 职方 图考 
 周礼幽州薮曰貕养其川河泲其浸菑时冀州薮曰
 杨纡其川漳其浸汾潞葢水泽至渥也国家定鼎于
 燕用幽冀为畿辅负重山面平陆奥衍之利甲于东
 南若疏其上源自涓滴传而致之何田不充何漕不
 裕 明给事中 魏呈润疏 
 宣府大同藩篱也居庸紫荆门戸也顺天正定保定
 等府州县堂室也藩篱密斯门戸固门戸固斯堂室
 安 渔石 集 
 右挟太行左据碣石背疉险兮重闗面平原兮广泽
 宗恒岳其巍巍镇医闾而奕奕冠九州岛之形胜实为
 天府之国 李时勉 北京赋 
 沃壤千里水有九河沧溟之雄山有太行居庸之固
 玉泉之流经纬乎禁籞之中碣石之壮盘踞乎畿甸

 之内故其山川之壮观风气之清淑诚有以卓冠四
 方为万国之都会帝王子孙万世太平悠久之基 金 幼 
  孜皇都大 一统赋 
 天造地设灵锺秀毓总交会于阴阳尽灌输于海陆
 南临巨野东瞰沧溟西有太行之嶻[山皋]北有居庸之
 峥嵘泻玉泉之逶迤贯金河而回萦琼岛上耸以盘
 礴太液下澈而澄泓 同上  
 西接太行东临碣石巨野亘其南居庸控其北势抜
 地以峥嵘气摩空而崱屴复有玉泉漫流宛若垂虹
 金河澄波雪练含空贯天河而为一与瀛海其相通
  杨荣皇都 大一统赋 
 伊洛距其前恒岳倚其陬环西山而作城界东海以
 为沟导江淮以共注引河济而北流 胡启先皇都 大一统赋 
 疉以太行五华之障函以军都汤峪之屏表以岱峄
 之罘之镇觭以盘龙密云之嶒带以白露浑源之川
 鞶以漳卫直沽之津扼居庸以制胜若乗髙而建瓴

 拥燕云以驭夏若坐堂而俯庭狭闗中于西阻陋中
 原于四驰卑齐鲁之东藩迸吴越于南陲 余光北 京赋 
 总环瀛之要害抗万垤而建瓴 盛时泰 北京赋 
 粲星分于箕宿映黄道之开张壮天险于居庸亘重
 闗于太行会百川于辽海环河岳于封疆拱北辰兮
 帝居陋巩固于金汤均万国兮会同而适居天下之
 中央也 陈敬宗 北京赋 
 瞻恒岳而控西山跻居庸而狭滦蓟壮九重于南面
 运启文明峙双闗于中天髙连营室 梁本之为鲁王 贺建北京表 
顺天府
 北京上应北辰以象天极南面而听天下天险地利
 甲于闗中 治平 略 
 居庸曹王大安黍谷崆峒之山环抱如箕而燕城峙
 其中其地如掌 鸡肋 集 
 京师前挹九河后拱万山正中表宅水随龙下自辛
 而庚环注皇城绕巽而出天造地设 涌幢 小品 

 北京青龙水为白河出密云南流至通州城白虎水
 为玉河出玉泉山经大内出都城注通惠河与白河
 合朱雀水为芦沟河出大同桑干入宛平界出芦沟
 桥元武水为湿余高梁黄花镇川榆河俱绕京师之
 北而东与白河合 蓬窻 日录 
 淮南子谓地有九薮燕之昭余祁居一焉薮者聚也
 王者以聚民畜国 府旧 志 
 甸服西北控御东南若建瓴然泰岳峙其南华山环
 其右前则三案重围后则九河归宿诚四塞之国矣
  同 上 
 闗塞诸山雄峙于西北浑河诸水环绕于东南 同 上 
 东枕辽海沃野数千里北则居庸耸峙为天下九塞
 之一西山秀甲天下畿南皆平野沃壤百昌繁殖 大 兴 
  县 志 
 千山拱护万国朝宗山奥而深土肥而衍 宛平 县志 
 北拱神京南控涿鹿东襟漯水西拥房山 良乡 县志 

 孔道东偏神京南壁 固安 县志 
 水分桑干之派渠成拒马之名 永清 县志 
 设险则三闗盘遶涣文则九河萦旋幽燕腹心之地
 边邮唇齿之邦 宋史  
 东濒沧海南拥三闗 辽史  
 北控燕云南接雄霸 金史  
 地势广阔水陆要冲 元史  
 南控海口北接天城四无山阜平坦髙旷之地 东安 县志 
 负京师于北面沱港于南运河顺左而行三闗拱右
 而立此畿辅襟喉之地燕赵唇齿之邑也 东安县志 以上六条 
  俱东 安县 
 黄山北耸白水西来 香河 县志 
 上拱京阙下控天津潞浑二水夹会于东南幽燕诸
 山雄峙于西北舟车辐辏冠葢交驰实畿辅之襟喉
 水陆之要会也 通州 旧志 
 运河萦其前而万艘经泊漷水环于后而三派分流

 长堤如龙蜿蜒相接而会于城闉亦形胜之地也 同 上 
 山维华维灵水曰洳曰泃 三河 县志 
 潞水流经其左浑河派衍于西 武清 县志 
 西拱京师东连大海南接天津北抵云蓟三山拥峙
 四水萦回 宝坻 县志 
 南接神京北通宣大往来孔道供亿实繁 昌平 州志 
 山似阵云水如天堑 同上  
 呼奴崒嵂灵迹巃嵸大峪汪洋高梁澎湃 顺义 县志 
 维山嵎维水潭纡俯临北塞雄镇东隅 宻云 县志 
 山锦绣以围天水珠玑而喷地 怀柔 县志 
 八荒辐辏万国喉咽 涿州 志 
 县之西多山林川泽 房山 县志 
 冈峦络绎而入晋溪流潆漾以环燕 同上  
 自陶河至泥沽口屈曲九百里天设险阻真地利也
  宋知雄州何 承矩上言 
 当三闗之腹心居东南之左臂林树葱郁境土平遥

  霸州 旧志 
 东阻泥沽西连涿鹿南襟河济北揖天山上当龙门
 积石之委下环天津沧海之洋九河汇流三闗重地
  同上以上三 条俱霸州 
 境有河渠地称泽国 文安 县志 
 沿河环其东南白沟绕其西北四顾平坦地势广漠
  大城 县志 
 金沙映于西南玉带绕于东北 保定 县志 
 东连石门西接泃水沽河环遶于南边城横峙于北
  蓟州 志 
 东横大岭西峙兔山北倚瑞屏南濒泃水 平谷 县志 
 北枕长城南襟黎水东镇鹿岭西启石门 遵化 州志 
 山鳯翥而龙蟠川星翻而斗滚纷纷郁郁献五色之
 卿云郁郁葱葱萃千年之王气风水攸聚形胜独隆
  同上  
永平府

 连接边郡 隋书地 理志 
 负山带河为形胜之地 辽史地 理志 
 地连青幽 元志  
 肥水之西洞山之北赤山之东方山之南四塞险固
 实东北之雄邦 地志 集略 
 碣石之依长城之枕护燕蓟为京师屏翰拥雄闗为
 辽左咽喉 畿辅 旧志 
 后背羣山前阻大海可谓冀北之神皋燕东之天府
  府志  
 平州有卢龙镇山如龙形 元和郡 县志 
 负闗阻寒襟漆带滦阳山首昻于东南桃燕尾蟠于
 西北 卢龙县志以上 二条俱卢龙县 
 左环分水右据尖山滦水经其南塞垣倚其北 迁安 县志 
 横山龙抱于东兔峰虎踞于西阳河天堑于南界岭
 云连于北 抚寕 县志 
 南临渤海北负仙台东控渝闗西挹滦水 昌黎 县志 

 滦水龙翔岩山虎踞 滦州 志 
 负山对海夹以两河 乐亭 县志 
 辰象临乎析木海势倒乎扶桑分襟带于燕山束咽
 喉于渝塞 玉田 县志 
 羣山耸于北大海润其南 丰润 县志 
保定府
 燕南陲赵北际 九州岛 志 
 临城四野地址坦平 图经  
 二川交流夹绕州治 元志  
 北控三闗南通九省 元刘 因赋 
 地连四部雄冠中州控雁门之紫塞引鸡距之清流
 倚太行之岩观接易水之长洲 同上  
 前有弥潴大陆之利北有重闗天险之固 广志  
 羣山西峙众水东潆 府旧 志 
 鸡水潆洄其左狼峰崷峍于右 同上  
 唐塞周闗东西雄要 同上  

 四逹之衢人民凑集 地理 志 
 燕赵界区神京要地 清苑县志以上 二条俱清苑县 
 东涌鸡距泉西峙抱阳山南连方顺河北拥玉峰岭
  满城县 旧志 
 龙山突兀温水涟漪 安肃 县志 
 督亢之原膴膴河阳之树森森 定兴 县志 
 紫水潆洄白沟浩淼 新城 县志 
 大茂尊而众岫堆螺唐河阔而诸津遶带 唐县 志 
 龙冈虬折蟾水珠浮 博野 县志 
 邑据要冲桑麻万井 宋刘乳五 岳庙碑记 
 京省扼地 庆都县 旧志 
 千寻翠壁欲叅天以起万斛珠泉不择地而生 同上 以上 
  三条俱 庆都县 
 东控瓦桥西连武遂南通渥水北倚范阳 容城 县志 
 河十八折故云曲逆县三千年犹名壮哉 完县 志 
 东枕瀛州古号燕齐之界南襟?水今当晋魏之冲

  蠡县 志 
 山川秀抜雄镇千里 地理 志 
 角峙双雄带环诸水 雄县志以上 二条俱雄县 
 三河环境比洋洋大国之风两阜临闗有屹屹名城
 之势 祁州 志 
 东观瀛郡坐鹿岩而指广川如邻座下西睇恒州溯
 滹泽以逹肥子俨在舟中 束鹿 县志 
 一河遶西北九水汇东南板桥之戍垒犹存土尾之
 危堤可恃 安州 志 
 界分瀛易雄闗未改乎髙河境接蠡濡龙脉直趋于
 龎口 髙阳 县志 
 渥水广百余里孤城仡仡宛在中央 新安 县志 
 东西孔道三面水环 新安 县志 
河间府
 燕狥乐寿邢振临城清河絶其南弓髙断其北 唐吴 武陵 
  遗吴元 济书 

 渤海一名北海水盘洄曰渤 河间 府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