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正文

地理

山川

兴化府

仙游县

大飞山小飞山县之主山也。蜿蜒数百里,屹立为二,高可千仞,其形翼然,如飞扬之状。下有钟鼎、马鞍二山,东为将军山,后为天马山。瀑布山悬崖瀑布,泉高数千尺,望之如垂练。下有龙潭。(上二山在功建里。)大象山在兴泰里。下有唐光禄郑绩墓。(已上三山俱县北。)鸣山1山顶有石,高二十余丈。石上有风穴,穴中有蛎壳,天将雨侧鸣,过三日不雨则旱。乡人遇旱,祷之必应。上有鸣峰岩,尝有道人卓姓者,结庵其上。宋县尉黄岩孙诗:“卓道当年爱此峰,直于顶上驻禅饰。岩深疑有仙人宅,地僻全无俗客踪。罅石引泉围古屋,断烟拖露2滴寒松。夜来冷枕蒲团堰,梦破一声残月钟。”白岩山白石成岩,下插青溪,又名白石山。旧经云:“孤标秀异,灵仙所集焉。”香山旧经云:“昔有人登此山,时闻异香,或于土中得之,若乳香然。下有院,旁有清溪,其源发于泉州之晋江。水极清泚,而奇峰森列,溪旁小径,可通杖履。又有石梯、挂钱石、银台石马、香炉峰、龙潭。九峰山亦名九仙峰。上有云即雨。县之前山也。飞凤山东有昭灵宫。卧牛山(上六山在孝仁里。)罗山傅氏族居其下。唐僧湼槃谶3曰:“吾居尔室,干戈永息;尔居吾穴,衣冠不绝。”后尝两易为僧舍。又曰:“二百年后,异姓同光。”今林氏同居焉。翘足山自留仙山发脉,以至于此。(上二山在永兴里。)柳峰山自东南望之,其形如帽;自正南望之,其尖如笔。九龙山山分九支,与铜鼎山对峙。牛歇亭山王迈家其南。照船山其山秀拔,登其巅,望见南海。鸿渐山山秀丽可观。锦屏山风亭市居人。延迤其下。(上六山在连江里。已上十四山俱县南。)鸡子城山昔越王筑城其上,旧经云:“灵异非人力所为。”又有彭城,相去不远,遗址并存。昆仑山大溪之南。二峰圆整秀拔。山之巅有蟹井,祷雨必应。又有昆仑岩。龟城山其形如龟,故名。(上三山在常德里。)石鼓山在永兴里东渡溪之南。有石如鼓,因名。东山在沙溪桥之东,其下为严坂。又县东北兴泰里,亦有东山,状如伏龟。白马山琼山山之石莹洁如玉,上有盘石,广十余丈,可坐数百人4。(上三山在香田里。已上七山俱县东。)宝幢山在养志里。东为玉幢峰,西为金貂峰。诰轴山南林山魁岩山正奏山在大帽峰之前,旧名“精进”,旁有烂柯山,下有大□陂5。泗洲台山俗传尝有仙人往来其间。又有仙人台。山有天柱峰、大帽峰,其势高大,若展旗然。宋叶颙世居其下。双桂山双峰峙立,故名。又名“双髻”。(上六山在万善里。已上七山俱县西。)铜盘山山峰尖锐,其顶坦夷如盘。九仙山自永福县嶙峋起伏而来,至此耸为一峰。石上涌飞泉,色白味甘。世传汉时有何氏兄弟九人,饮此泉因而上升,故名,东有仙迹石,南有侯坂高平山,唐陈峤世居焉。高望山旧名高望峰,在九仙山之西,何岭之上。上有石浮图,下有龙潭,南有双髻峰;又有二石,各高数丈,名曰“笏石”。北有仙人台。古重山在紫洋之东,延袤二十里6。其上为古重岩,旁有石室,深四丈许,广亦如之。又有小石室十余,皆有隙路相通。玉几山方平如几,其高与九仙山齐。(上五山在常德里。)石犬山顶有石,状如伏犬。林洋山莲花山状如莲花。银岩山又名“白岩山”,山下有羊山,又有黛蓝山,下瞰清溪,小市数家,水竹映带。如兰山下有水陆精舍。双髻山又名双笔峰。南镇山福鼎山7与莲花、石所三山峙立。南湖山8在何岩之西,旧有万安寺。小岩山中有石门,门中有石镜、石龟、石鼓。牛岭山石屏山山下旧有亭。寻阳山有大山自西北来,峙为三峰:曰大雪、仙台、香炉。又有鸡髻岩、云顶岩、红袍山、笏山、笔架山、烽火山9、大象山、鸾峰10、莲花峰环列左右。循南而东,又有石龟岩、龙须岩、银顶峰。宋知县陈昭度《西轩赋》云:“西涧之水,悬流二千尺,开辟已三百年,初发源于银顶。”即其地也。莲花峰之下有龙潭。云顶岩亦名云顶峰。岩有石室十余处,旧传隐者栖息于此,名旧隐岩。旁有化蟒岩、钓月湾、闻猿洞、眠云阁,有石并峙,对望之如阁。又有漈坑。岩之前有郑氏书堂,西挹其秀。古谶云:“漈坑卿监无人识,云顶山前出状元。”宋乾道中,有部使者过此山,曰:“当生异人。”后郑侨果擢魁,荐官至枢相,是其验也。高阳山又名谷目11山。崇林蔽翳,居人剢木以识所从出入之路。后人讹传剢木为谷木。宋黄某言:“谷中山小娟秀12,如人之眼目,是其清明处也。”(上十四山在兴泰里。剢考之韵书无此字,疑当作“剥”,又疑当作“掾”。)蛇湾城山亦号越王城。(已上二十山俱县东北。)将军山鼓楼山北斗岐山平光山飞鸟山相传昔有孝子庐墓于此,飞鸟群集,乡人谓孝感所致,因名。郡志“鸟”作乌。乌石山在乌石溪口。又闻贤里亦有乌石山,陈氏居焉。大帽山陈次升世居焉。金鸡山顶有石如鸡,故名。(上八山在善化里。)梁山旧经云:“平田之中,突起一峰,高插霄汉,其上多神仙窟宅,水旱祷无不应。旧传尝有紫气凝结,经旬不散,邑以祥瑞闻。是时盖梁朝也。故以梁名。”明山祥云山九座山《泉南录》云:“重峦叠嶂之中,巍然高峙,凡九峰,故名。”盘髻峰。亦名凤顶山,在九座院后。旧经云:“八峰环绕,而一山中峙,迥然峭拔,势如盘髻植荀。嘉木异卉,寒暑不改色,盖绝胜之境也。”栖真岩。院东三百步有石龛,广逾寻丈。旧记云:“山之中有蟒岩,巨蟒族孕其闻。唐僧智广驻锡于此,蟒悉化为石。”锡杖泉。栖真岩下有浅穴,无水,智广以锡杖叩石,泉忽涌出。彻云涧。院西三十步,有大涧出于穷山,群石丛萃堆积,水下激石,其声铮然如钟磐环佩。失名氏谏“延绵不可穷,寒光彻云际。落石旱雷喷13,溅宝春雨细。”龙潭。彻云涧北上,跻险扪萝,不啻五里,却入涧中。巨石之下,宽余一丈,深二、三尺,水湛而清,旁有阴窦,莫测深浅,岁旱祷应,答如响。透龙石。潭北有大石,中断如截,旧传尝岁旱,龙蛰其中,智广叱之,透石而去,故名。大祐山14其山自金华岭而来,伏为平地者里许,乃复突起一峰。(上五山在闻贤里。已上十三山俱县西北。)金井栏山在常德里。洪山旧经云:“洪崖崄峻,层峦清洒,相传旧有紫气盘绕,又时闻丝竹之声。”魁山与洪山相连。留仙山旧传何氏兄弟尝留憩此山,石棋局犹存。大尖小尖山双峰尖秀而高耸。铜鼎山形如覆鼎,其旁有耳,与垂帘挂幕之山相并。(上五山在永兴里。)云顶山自洪山、魁山发脉而来,其麓绵厚,黄氏15居焉。新峰山其高凌天,顶平如掌。(上二山在香田里。)紫帽山16塔斗山在双溪之上。其顶有螺峰岩,又有浮屠。(上二山在连江里。已上十山俱县东南。)郑墓山大智山(上三山17在孝仁里。)带帽山其峰高峻,顶如手掌。九溪居人多依此山。钟石山上有仙门洞,石门高阔大余。其东有碑刻云:“古有樵者遇一翁,问其所居,曰,居此山五百余年矣。问其屋宇所在,翁以手指石,遂开为门,入门乃化鹤而去。因号‘仙门洞’。”(上二山在养志里。已上四山俱县西南。)龟峰文笔峰峰秀拔如笔,席麻林氏居焉。(上二峰在县西南养志里。)乌头岩在县东兴泰里。有石池清泉。宋林光朝目此山为小武夷。飞锡岩在县西闻贤里。北山岩旧经云:“群山之巅,两石峙立,负一石焉,号曰石室,可坐百许人。初泉源以岩石不通,相传雷裂其石,泉始达于石室之下,裂石今尚存。”宋郑樵诗:“倚杖岩头秋独望,稀疏烟垄是人间。”罗汉岩何岩俗呼寒岩。上有古河城。城之东,有石洞,可坐百余人。下为何岭。宋陈谠书“何岭”二大字,刻于石,俱以何氏九仙得名。路旁有仙泉井,宋陈照度《仙水第一源记》:“何氏兄弟经行于鸡子城,憩于岭畔,炼丹于湖上,丹成,乘九鲤鱼仙去。”后人号其湖曰“仙湖”,岭曰“何岭”,水曰“仙水”,县曰“仙游”。岩之侧有石所山,旧经云:“县中北为坦途,山皆石也,故号‘石所’。又有滴水岩、麦斜岩、极乐岩、云霄岩、林际岩、南湖岩、名山岩18、乐应岩、高望塔,皆错峙于石所之间。山之下有平埔19十余里,宋黄定斋建书堂其麓。林光朝、刘夙时至其所,尝曰:“天下佳山水,未有如鲤湖石所者也。”石所之南有玳瑁山,下有龟台冈、西瞻山,又有九仙宫。蔡溪岩宋陈易隐居于此。岩前有石如双阙,曰“石门”,高三十余丈,广百十丈。石门之北,洪崖石壁,凌云环立。上有瀑布泉,悬流石壁数百丈,频年不竭。下有龙潭,深不可测。又流而为溪涧,因总名“蔡溪”。又有普陀岩,石壁间可坐三五十人,风日不到处也。与普陀岩相对,有罗汉洞。石门之下有幻游洞,岩水至此,会流如奔雷声,潴为一湖。大木百围,盘屈石上,虽盛夏犹寒。岩之东有象五峰,西有狮子峰。象五峰之下有望赏台20,易结庐于其间。台畔有藏真坞21、眠云石。(已上四岩俱在县东北兴泰里。)石碑岭22岭路甚峻。有石立道侧,平阔数石23上有鸟迹书,其文漫不可晓。仙岭相传何仙尝憩于此。(上二岭在永兴里。)马岭在连江星岭之上有亭,为迎送使客之所。(已上三岭俱县南。)归仙岭在善化里。按旧志名“孤单岭”。五代唐陈乘、陈光又24居岭畔,登第还乡,因改今名。白隔岭在万善里。石狮岭磨石岭(上二岭在闻贤里。已上四岭俱县西。)辜岭白马岭长岭在何岩之东北,通郡治孔道也。昔邑人黄鹏创庵道侧,买田付住僧,使备薪水,以给行旅之宿食者。牛头岭旧经云:“按《九域志》旧载百丈岭,今诸岭之峻,犹有绝高于百丈者。大抵环兴化县皆山也,大山如奔虬,小山如促浪,来自建昌、昭武,越尤溪,至于永福,分为三、四。自洑口达九座为仙游,至壶山入于海,笔架、仙台、大雪至于香山,乃其支出也。东自杉溪出为长寿峰,又东为二支:一自浪山为仙寿峰,为日月角山,金芝、璎珞、旸谷、夹漈、越王、鸟石皆其别名;一为瑞云峰,为兜率,为百丈,达于福清。其中则为小辜山,为牛岭,为兴化县治。过辜岭、双髻、覆鼎,至于石所,号何岩,下有九鲤湖,直出为龟山,为广化,为华岩,为兴化军治。(上四岭在县东北兴泰里。)梯云岭在县西北永兴里。历险沿危,又三十里至九座。罗汉墩在县治之南,高一丈,广数丈。古谶云:“水流罗汉墩,仙游出状元。”浮龟墩在紫泽观之东,有石墩阙溪旁。相传昔有潦涨,民居悉淹没,独墩上数十家无恙。九鲤湖在县东北兴泰里。汉何氏兄弟九人炼丹于此,丹成各乘一鲤仙去,故名。湖上有九仙宫,西有仙阁。宫之前,左右两山蟠踞环抱湖;其中一水,沿石涧由宫之左而下,汇于湖,澄泓渟蓄,深不可测。前复通一涧,两壁夹耸,石底平远。湖上下凡九漈,春水时至,汹涌激烈,其声如雷。流下石壁,喷为真珠帘;再折而下,散为烟雾。其下即为万仞之壑,为鱼龙蛟螭之所窟宅。西山有瀑布,悬岩数百尺,下与漈水合,奔流数里为莒溪。宫之前有大石平旷,下瞰于湖。石上有穴如烟突,其中水深亦不可测,盖下通于湖也。湖之左右及漈之上,水落石出,其石底有穴,小者如盘,大者如臼,又其大者如鼎镬,不可以数计。每一穴则两窍并立,其中各相关通。又于众窍中迂回虬曲,泉脉亦相流属,虽不雨,水亦不涸。又有湖光台,并棋抨、药炉、丹灶之属。岁旱,乡人祷雨于溪南,隐隐若有声,一、二日声不止,乃雨征也。国朝黄孟良诗:“石遗丹灶潺湲里,云锁琼楼缥缈中。青鸟去来犹夜月,碧桃开落自春风。”徐资用诗:“石门断处疑无地,洞府深中别有天。画幛远开横晚岫,珠帘倒挂泻寒泉。碧桃开谢三千岁,赤鲤飞腾几百年。”赤湖在县南连江里,枫亭市之西。旧经云:“周环五里,土色皆紫。其下为焦坑,地形如豹隐眠,故又号“豹眠”。仙溪在县南永兴里。合县西众水,流入莆田县界。佘溪在县北。源出永春县,流入大目溪。溪旁有佘姓者居之,故名。郡志云:“其溪屈曲,状似盘蛇,因号蛇湾溪”,非也。可溪源出香山潘岩,并会仙水桥。周溪东绕龙井,下接仙溪。(上二溪在县南孝仁里。)安吉溪源出九座山之龙湫,流四十里为碧溪,又天里25为清光潭,又五里为龙击溪,流入于蒋溪。三坑桥溪在常德里。源出富洋山东,由瀑布山龙潭水磨坑而来。昆溪在安贤里。源出安吉溪,东流至仙水桥而南,出昆仑山前。王十朋诗:“昆溪想自昆仑决。”由此观之,旧郡志以坤溪即昆溪误矣。(上五溪俱县东。)蒋溪在龙华寺前。源出金沙,其沙如金,故名。九溪溪流凡九曲,故名。(上二溪在养志里。)大济溪源出九座飞□,合众流,由耶湖过石峡为飞鸟溪,又三里为龟峰潭。神堂溪源出富洋山。三会溪其源有二:一出白隔岭,东过古濑溪;一出金华岭,历东山溪、大目溪、石碧潭,与古濑溪会。(上三溪在善化里。)大目溪在万善里。其源有三:一出九座岩,一出佘溪,一出石狮岭,东流与众水合。(已上六溪俱县西。)飞鸟溪在县西北。源出德化县,流入大目溪。其溪水浅沙平,群鸟翔集,因名。(已上十三溪皆流会于仙溪。)枫亭溪在县东连江里。其源有二:一出皂洋,合吴坑水而下;一出新岭,东流至沙溪,与众水合,从双溪口而出,至太平港,以达于海。沙溪在县东南。溪之旁,人烟稠密,号沙溪市。双溪亦名沧溪,山水环抱,风景可爱,溪之上,林氏世居焉。坤溪在县东永兴里。其源亦有二:一出皂洋坤村之鹫峰,一出白石山,流会于枫亭溪。游洋溪在县东北兴泰里。源出上院山,与郭洋、石马二溪合,历洙溪与寻阳溪会,为虺潭。又与小姑水会,达于龟岭溪,逾永福大樟入于海。郭洋溪源出云顶峰。石马溪源出银岩山。寻阳溪源出蕨阳岭,迳亮峰26与众会历凤阳溪、洙溪。小姑水源出永福县白宝山。白浮山27源出屏山,下接寻阳。兴角溪源出东山,下接郭洋溪。(上二溪皆流会于游洋溪。)黄龙坑在县北兴泰里。水出三峡间,潴为一潭,名曰“龙潭”。宋嘉定改元,亢旱,县尉朱子昌祷雨,奠献毕,有物似蛇浮水面,大雨随注。越月复旱,知县陈齐精诚祷之,次日大雨。何岩水在何岩之下。其源有三:一出谷目溪,一出杨梅溪,一出莲花峰。吴坑山龙潭在永兴里。卓洋28龙潭在连江里。(上二潭俱县南。)西明院后龙潭在连江里。寒洋龙潭在养志里。(上二潭俱县西。)夫人潭在县北闻贤里角溪中。按《游洋志》:“东瓯吴氏女善巫,尝居于此,潭因以名。”龙冈漈上有二潭,水出潭底,下流为漈,其势甚高。下有石洞,岁旱,乡人率扪崖攀萝诣之,以祷雨泽。仙人漈发源于峰山之下。(上二漈在县东北兴泰里。)蔡坑池在县南连江里。龙池在养志里龙华寺寝室之前,龙井之右。其水虽旱不涸。放生池在孝仁里。中有恩波亭。(上三池俱县西。)温泉一在永兴里29双林院前,一在安贤里天柱庵侧,一在兴泰里。旧经云:“县西南大溪,蟠石中有三两穴,泉出如汤,旁有精舍,以“汤泉”名。旧经所谓县,指旧兴化县也。圣泉在县南孝仁里平坂上,亦号“龙井”。旁有昭灵祠,春农将作,先致祭于祠,泉方涌注,丰岁不加,旱亦不减,溉田千有余顷,冬则枯涸。伍泉泉窟泉洋峬泉营前泉乾尾井泉洋泉大泉(上七泉俱在县东常德里。)瑞泉在县西养志里灵阳山之下。俗传僧正觉卓锡南岩,以杖击开石罅,有泉涌出,失名氏诗:“坐断鳌头千仞壁,击开石眼一支泉。”白岩保泉勋洋上保泉勋洋下保泉滩溪保泉坑泉阴泉(上五泉俱在县西北闻贤里。)义井一在县东街,一在县西街。大井一在县前南门街,一在县东北登贤坊前,一在县学明伦堂前。(已上五井俱建功里。)东井在永兴里石碑、东溪二岭之间,旧名“张赵井”。旧志云:“溪之中流有盘石,上圆,广数尺,旁有膝足迹及鞭迹,俗传张赵跪饮于此。道者井在常德里。自马鞍山而下,旁有泓泉,其味甘美,深不三、四尺,虽旱不竭。相传昔僧伽经行卓锡于此,故名。(上二井俱县东。)月台院前井在县西万善里。

福宁州

本州

龙首山在州治后,峰峦秀拔,高出诸山,分为数支。其直下者为州之主山。前挹长溪,东抱华峰,西接莲坡,水光山色,映带城郭。山之顶,平夷千丈,唐季巢寇南侵屯兵于此,号黄巢坪。山之西有泉号“圣水”,其水清冽,可以愈疾,故名。飞来山30在二十八都。势极高大,上有石岩,轩豁幽邃,俗呼“仙洞”。相传尝有异人修炼于此,仙去。失名氏诗:“覆石云间丹灶冷,采芝人去洞门宝。”(上二山俱州北。)洪山在四十八都。其绝顶势凌青苍,盖州南第一山也。登高眺远,温台之境,如在目中。旧传葛洪至此炼丹,后仙去,因名。山有石洞,洞内有石屏、矶、棋局,浑然天成。上有篆文六字,人莫能识。洞口又有石窍、石罩、石泓,泉通海眼,深不可测。西有大郓山、石马峰、卧龙潭、钓鱼石、桃坑、桔洞、丹泉。东有三丫岭,山阴有洪下村。瓢峰山在四十都。山青水秀,乡之名胜,人多游眺其上。鼓楼山山之下旧为温麻县治。有鼓楼与山相连,因名。宋改建为寺。红山在龙旁山31之南,亦名小葛洪山。元教授吴南诗:“眼穷沧海三千里,脚踏红山数万层。”上有大小风门,天欲雨则吐云雾。东有龙潭,西有双髻岩。(上二山在四十一都。)罗浮山在海滨。旧传此山浮海而来,与水澳山相连。石笋山峰峦耸秀,上有清泉一穴,冬夏不竭。(上二山在四十二都。)文岐山在四十三都海中,广袤五里。上有玉井峰32、钟冠峰、罗汉岩、金牛迹,桃花村、梅坡33。凝烟积霭,宛如海上青螺。霞浦山在四十七都。昔有陀罗仙翁者居此。宋谢邦彦诗:“十里湾环一浦烟,山奇水秀两鲜妍。渔人若问翁年代,为报避秦不计年。”南金山广袤二十里。旧传有客从海道来,宿山下人家,翌日早,遗金二大锭而去。主人兄弟知客所亡,追十里许还之。客谢曰:“得金不取,必非常人,异日声价,当比南金。”后人因称其山曰“南金”,又曰“大金”。伪闽四门博士杨农稷诗:“双金误失在须臾,追送还金世所无。过此令人怀往事,山名万古播芳誉。”石洞。相传尝有仙居之,内有炼丹灶。□剑岩。(已上俱在南金山上。)笔架山。在江中,望之若浮于水上。沙龙。沙堤若龙,以障海涛者也。(已上俱在南金山下。)保老山、中峰山。二山南北相向,宛如宾主。小金山。在南金山之南,山下居民多以鱼为业。浮膺山34在海中。失名氏诗:“绝顶试穷千里目,烟波深处是琉球。”上有四澳,控压海道。宋元间居民甚蕃,亦有显宦者,如镇国大将军林国祥辈皆居此。国朝洪武二十一年,江夏侯周德兴奏迁其民于大金山,防倭寇也。一本“浮膺”之“膺”作“鹰”。笔架山亦在海中。三峰秀耸于烟波苍莽之中,望之如笔架然。(上三山在五十一都。已上十一山俱州南。)积谷山在十三都,峰峦秀拔,景概幽胜,有泉一泓,清泚可玩。旧传有仙游于此,岁旱,取其水祷雨,多获丰年之乐,故名。铁障山在二十都。壁立千仞,其色如铁,亦名“昆岗”。旧有驻履亭,宋时里人程氏所建。知县孙侑诗:“闻说君家千仞岗,着亭山麓费平章。”俞山35在大海中。内有三十六澳,其地肥饶,生齿繁盛。洪武中,江夏侯周德兴徙其民于八都,以防倭寇。七星山在前山之东。浮立海面如七星北拱,故名。莲花山在四十八都。五峰攒簇,如莲花状。山麓有大小二石如龟,其色莹白俱36,首尾可动,背有拆文。宋林杞诗:“天开五华□□□,神龟引子巢其中。千年皮骨老化石,玉色不与□□同。”(以上五山俱州东。)龙榜山在州西三十九都。□□飞仙石37,石凹38,又有仙马迹,山下□□39多登科者,故名。大姥山在十都。旧名“上山”40,□□牧录41,容成先生尝栖之。今中峰下有鼎、石臼尚存。王烈《蟠桃记》:□时有老母□□□,□□□业42后,获九转丹砂法。乘九色龙而仙□,□□为“大母山43”。下有九龙墩,汉武帝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文,乃改“母”为“姥”。山有新月、天冠、神羊、球头、宝旌、仙女、仙童、仙仗、迎仙、象简、呈珠、团玉、碧锷、怪石、三灵、抗天、捧玉、摘星、飞盖、灵龟、龙角、天圭,凡二十二峰,最号秀拔。又有仙掌、石虎、摩霄、悬钟、石笋、天柱、拨云、卓笔、□子44、莲花、石鸦、飞仙、棋盘、隐真,凡一十四峰,合之为三十六奇。其他悬崖飞瀑,千岩万壑,不可殚纪。九龙墩。或云,王氏兄弟九人肄业于此,后为九州太守,故名。宋林嵩记:“山旧无寺,祥符间,僧师待始筑居于此,乃图其秀拔二十二峰示林陶,陶因名之如此。”州志所列峰名多与此不同,恐当以嵩之记为正。一本谓闽王封此山为西岳。考之《三山志》,有云:“伪闽将郊天,乃封高盖山为西岳,霍童山为东岳。”《三山志》修于宋时,去伪闽未久,必有所据。马冠山在二十都。女仙马氏炼丹于此,井臼犹存。昆岗山在二十一都。高耸凌空,望之如半月。山脊时吐云雾,可知雨旸。草堂山在十一都。旧号灵山。唐林嵩尝筑草堂山间读书,因名。上有岩泉,虽旱不枯。里人祷雨,必有蜂自岩中出45,俄而石壁流液,乃取以归,甘霖随应。(上四山俱州东北。)望海山在二十八都。距海百余里,山势极高,上有石池,四时不涸。又有棱层石,蛎壳粘其上甚多。高峰时有云气,土人恒视之以候雨旸。下有二小山,对峙如门,每岁重九日,乡人多登高于此山。双髻山在三十三都。双峰并立,其状如髻。柘洋东山在三十一都。视诸山为极高,绝顶春深积雪不消。东望海外数百里,西南北诸山皆在屡舄之下。(上三山俱州西北。旧志“柘洋”之“洋”作“阳”。)松山在州东南,濒海。唐乾符中,白水仙陈蓬居于此。今山下人家离离,鸡犬之声相闻。蓬尝题所居诗云:“竹篱疏见浦,茅屋陋通星。”古谶云:“东去无边海,西来万顷田。东西沙径合,朱紫出其间。”昔时风涛险恶,岁有溺舟之患;今流沙渐合,可褰裳而涉也。台澳仙崎山在五十都。俗传葛仙翁尝燕群仙于此。江中有小屿,形如樽俎,又有仙屏山、仙倚石,远望若台。白瓢山在三十六都。其山色白如瓢,卧大海中,山脊则宁德县界也。(上二山俱州西南。)展旗峰在在坊都。以形似名。又有檀林46、文笔峰、石鉴轩、寿山屋、翠萝屏、湛恩池、偃松塔、涅槃石、仙人冢,合之为十奇。文笔峰在西隅都。以其状名。(上二峰在州城西。)白虎岩在十七都桐山之北,状如伏虎。州有登科者,其岩辄鸣。合掌岩在十五都。岩顶之石皆如合掌状。有石鼓、石角,又有石上印指足痕。旧传僧仙居之,祷雨辄应。(上二岩在于州东。)任公岩在州东北。俗传任公旧栖于此,夜眠石碛,驱两龙兴云行雨。岩后悬岩下有篆刻,其文曰“任公凤栖”,崖谷清幽。又有“卧石”二字沉渊底,字皆盈尺,笔力精劲,世传任公手笔也。宋元丰中,王谨惩□追记其事,至今乡人目其地为仙源。分水岭在州北十九都。闽□47,之界也。松桥岭在州南四十四都。宋开宝中。虞部员外郎周济作施饮亭于其上,并以田给之,今废。王头陀岭在州东六都。昔有王头陀者,尝砌岭路,因名。北连九岭,崎岖险峻,为九岭之最。宋嘉定中,知县杨志用石甃之,以便行者。方宪武48为记。池家岭在二十六都,中有古涧,深百余仞。又有石门,俗呼仙人洞。洞之右石上有巨人□49,俗呼仙迹。相传深夜或闻丝竹之音。杨梅岭在□□都。旧多产杨梅,故名。宋开禧间建寺,僧始砌岭路。自岭而下,东抵九里亭50,西抵十八溪,然犹路崎岖荦确,行者患之。宋嘉定十六年,知县杨志捐俸甃之以石。邑人名曰“杨公路”。(上二岭俱州西。)石马岭在□□都。岭甚高峻,有石危立如马。下有石乳流沫,俗传其能耗四乡之粟,居人因凿缺其口。骆驼岭在五、六都。岭之势如骆驼状,其下居人多贵显者。(上二岭俱州东北。)梨溪岭在州西北二十五、六都。其上多产梨木,下临清溪。唐林嵩登第归,结庐憩其上。马迹岭在州西南三十八、九都。上有马蹄行迹,又有石室、石棋盘,皆出天成,世传神仙所居。渔洋垾在渔洋山。势如蜂腰,去海甚近,而隔绝不通,故曰“垾”。若凿港引潮,而舟楫可通,则不经大海,可以避驴头马头之险,舟舶辐辏,实郡之利也。宋淳熙中,县宰议兴是役,邑人翕然聚财至数千缗,后凿之,遇石而止。白水江旧记云:闽之先居海岛有七种:卢亭、白水郎、乐山、莫傜、游般子、山夷、云家之属是也。此江在州西南一百七十里,先是白水郎停舟之处,因名。按州志谓,昔闽人先居海岛者有七种,或云白水郎乃卢循余种,散居海上,以船为家,冲波逆浪,略无惧惮。唐武德中,招其首领降之。二说不同。董江在州东北廉江里。江边有山,旧传董奉尝居之,后丹成而去,江因以名。霞浦江中有青、赤、黄、玄四屿,若霞之映水,而其状又若凤之展翼然。砚江与霞浦接流。中有屿,顶平如掌,上有石人拱立,随水出没。(上二江在州西南。)长溪在州西门外。源出白岩,流经建善寺前,迤逦至沙塘,溉田数百顷。秦溪在州西三十六、七都。倒流溪在四都。源出九都乌岩,流至赤岸,其水冬夏不竭,溉田万顷。以其西流,异于众水,故名。蓝溪在十都。源出大姥山西北,东南流。每岁八月中,溪水变蓝色,俗传大姥染衣。居民候其时取水,沤蓝染帛最佳。(上二溪俱州东北。已上三溪俱达于海。)松山港在州东南□□□都。其上流接白岩前溪之水至松山前,两潮会合,有沙洲,今海航多泊于此。陈八娘坑在州治北石濠中。有泉自石洞中出,味甘而清,夏月州人多汲而饮。旧传陈八娘病,饮此水得愈,因名。龙潭在州南□□都。源出洪山,至此潴而为潭,溉田数百顷。袁二娘潭在州东□□都,中有石床、石龙51、石印、石马蹄,两两相对,□涸52见之。相传袁二娘仙于此。少府潭53在□□都。旧传尝有县尉祷雨于潭,随感因名。盖石潭在□□都。潭有三穴。旧传上穴为龙居之处,上有石盖;中穴有一大石坦平,而水清冷,为龙浴之处;下穴水泉澄湛,为乡人祈祷之处。凡岁旱精诚祷之,则潭中波涛汹涌,霖雨随至。(上二潭俱州西。)纬丝潭其水澄澈,俗云以纬丝测之,莫知其深。北坑、西斜二潭岁旱,乡人迎其水及鱼虾蟹之类而归,祷雨多应。藜溪潭54旧传中有伏龙,每旦至午,云雾不散,岁旱祷之或验。(上三潭在州东北。)石池在望海里。四时不涸。双泉井一在州治东,一在州治西。曲井西巷井55上二井在西门外。东津玉井在州北二十九都。上有怪石穹窿,高数十仞,井门可容一人出入。当门水浅,门内深不可测。绝顶有水三、五点常滴,如更漏之声。相传有龙居其中,岁旱祷雨辄应。咸井在五十二都。其井并田,或八月潮大,田中俱没,潮退,井水清甘如旧。里人供酿,酒味特佳,诸井皆不及也。后崎双井在四十都。其地滨海,居民咸赖是井以汲。(上二井在州南。)蒙井在州东十都灵峰寺前,泉清而甘。莆人郑樵尝品题为第一,不让惠山泉。又佛殿石罅中一泓,旧传能愈疾,今湮塞久矣。义井在州西北四十三都。泉水清甘,居人五十余家咸取给焉。

宁德县

霍童山在县北十二都。神仙霍童所居洞天,记谓霍林洞天是也。唐司马承祯于此修炼,后驾鹤飞升,遂名“鹤林”。又吴郡邓元、沛国王元甫、盐官褚伯玉于此授青精饭、白霞丹景之法。天宝间,改名“仙游山”,伪闽封为东岳。山之中,幽岩邃壑,人迹所不到者,不能悉数。每天睛月皎,居人往往闻空中有乐声。山之西有支提山、那罗延岩,西有神僧石窟、葛公仙岩,南有苏溪鹤岭,北有菩萨、紫帽二峰。大童峰、小童峰。二峰并峙,壁立无际。左右弼峰。《仙经》云:茅君为左弼仙卿,韩众为右弼仙伯。宝剑岩。霍林亦城洞。都泉湖,广十丈,旁近田资以灌溉。都尉甘露坑。水绝甘美,饮之去疾延年,俗传茅君尝与二大都尉会于此。莲花石。石仙坛。海鳅井。广五六丈,其深莫测,相传中有海鰌甚巨。或时出井面弄水,久晴必雨,久雨必晴。石廊。长三十余步,又有石室,室东有石桥横跨涧上,亦有捣药石臼、石盆、石盂,皆天成也。(已上俱在霍童山中。)高盖山。山之别峰也,洞天正在其上,常有紫云覆之。石钟山在四都。山之脉与石壁岭相连,顶有一石如钟,扣之,有声鍧然,因名。龟山在十都。唐太和中,有二僧携铁钵铜瓶入于幽谷,逢龟即止,曰:“此吾居也。”因名。宋程师孟诗:“香焚檐蔔岩云晓,花发莎萝海口春。”凤山在十四都。山之高者卓然万仞,旁分两翼,如凤凰之飞,故名。山有凤池圣僧岩、虚石岩,其岩四面玲珑。又有卓锡泉。旧传僧湛庵遇旱,泉竭,无水以供湢浴,遂以杖卓地,其泉涌出。(上四山俱县北。)金瓯山在一都。四际平旷,山突出其中,形如覆瓯。又名覆釜山。勒马山东接飞鸾岭,西俯大海。前峰回顾拱挹,状若勒马,为县之前山,与学宫相对。梅溪山在飞鸾岭之东。前有笔峰,后有屏山,而鸾江绕其下,亦一胜处也。城澳山山四面环绕如城郭然。内有南、北、中三澳,可容万人,然四际皆海,中无所产,人迹罕到。真龟山四峰壁立,青翠插天,远望若屏风然。上有一石如龟,凭岩左顾,因名。杨溪山与梅溪山相连。(上五山在二都。已上六山俱县南。)棋盘山地极幽胜,中有仙人坐卧形迹及棋盘石。元道士周净白因构庵以祀焉。石碑山其山多石少树木,石皆温润。又有一石突出山前如碑碣之形,故名。(上二山在二十二都。)白象山在二十三都。其山自展旗峰发脉以至于此。其形如象。后峙三台,前对环溪,溪之流萦回清澈,俗谓之“白象临湖”。(上三山俱在县西。)莲花峰其形如莲花万朵,青翠插天,盖一邑之胜概也。星帽峰林木蕃茂,溪谷幽夐,与白鹤峰、瑞峰皆为县治之形胜。亦名展诰峰。(上二峰在一都。)双廌峰在九都。两峰并立,秀拔千仞,宋提刑郑南家于峰下。其后一门多中科甲,因名。(已上三峰俱县北。)玉女峰在一都。四际皆小山,而此峰独立群山之上,云烟缥缈,如玉女之在帷中,堪舆家谓之“帘幕贵人”。仙茅峰旧传茅仙炼丹于此。中有虚土,击之辄有声,号“仙土鼓”。按《罗源县志》亦有仙茅山,亦谓其中有土鼓,疑即此峰,而界于二县之间也。白马峰峻极云霄,如马昂首之状。(上二峰在二都。已上三峰俱县南。)瑞峰在县东三都海上。秀拔万仞,与白鹤峰对峙,为县治之左山。昔韩、董二仙修炼于此,丹井、棋枰之类尚存。白鹤峰其脉起于白岩,逶迤数里,秀拔千仞,南连飞鸾岭,北接莲花峰,县治之山最高大者无出于此。其下为白鹤岭,道通罗源县。石磴崎岖,峰峦百折,宋枢密曹辅尝构亭凿泉于其上,以便行者。今亭废,而泉犹存。文笔峰其尖如笔,故名。展旗峰峰峦千仞,舒徐委曲,形如风中之旗。西乡诸山皆本于此。又有钟峰,峰之下有大湖曰“钟湖”,水深莫测,鱼龙宅焉。相传昔有金钟自湖中飞腾而去。(上二峰在二十二都。已上三峰俱县西。)五云岩在四都金刚寺。相传旧尝有五色云浮其上,故名。狮子岩在七都。以形似名。凤凰岩在十二都。形如凤凰展翼,因名。仙迹岩在百步溪边。上有双仙掌及马迹。响山岩二山相对峙,人语则山谷响应,因名。(上二岩在十三都。)燕窠岩在十五都。形如燕窠,因名。显圣岩在十六都。石室可容数百人,有虎溪桥、灵岩井、醉经堂、铁罗汉、灵凉阁、石炉峰、石塔、显然泉、天然池,合之为十奇。(已上十二岩俱县北。)万石岩在县东三都。岩石如室,可容数百人,中有石龟、石井、石床,旁有仙人石,两山之间有石桥。道者岩在县西二十三都。中有石门、石室。昔有姚道人居此,故名。金鸡岩在县东北十都龟山寺。峬岭在七都下。有东墙渡通宝丰银场。新岭在十五都,路通宝丰银场。最高者曰“大新岭”,其次曰“小新岭”。上有瀑布,如银河倒泻。人过其下,虽盛暑亦萧爽如秋。(上二岭在县北。)飞鸾岭在县南二都。形如飞鸾展翼,与勒马、梅溪山一脉,逶迤曲折,以达罗源。岭之下有飞鸾渡,又有飞鸾桥。石壁岭在四都,与石钟山相连。上有石壁峭拔,盖岭之最高者也。上有黯井,巨石之中泉水涌出,清澈而甘美,虽旱不涸,虽涝不盈。(上二岭在县西。)石塘岭在县西北二十都,路通古田县。岭之下有塘,以石甃之,清泓可鉴。元陈尚德居岭下,学者因称为石塘先生。金仙洞在县北八都际山。罗汉洞在二十三都,与石壁岭相对。四山崒嵂,树木蒙密。相传秋夜或闻钟声。尝有樵夫深入,忽遇行脚僧数十趑其后,查无所见56,洞边有罗汉桥。石室洞在二十二都。岁旱,或闻洞中有音乐声,必雨,岁乃丰稔。穹窿石57在二十三都。其形穹窿,故名。(已上三洞俱县西。)天柱窟在县西二十三都穹窿溪尾,有巨石窟,乃天成也,约围十丈,深不可计。琢玉洲在八都。桃花洲在二十都鹤林观东一里,相传唐初始有此洲。其上种桃甚盛,今洲存而桃已竭。柜洲在十四都。水极险恶难渡,居人凭倚其险,鲜畏怯者。(上三洲俱县北。)官井洋在县东三都。源出处洲龙泉县界,东流百里至斜滩,过载首,合松潭溪至廉首村,而汇于洋。油溪在四都。源出古田,合罗源至溪口村,同出于三屿之左,汇于洋。外渺溪在十三都。源出政和县界,至程溪口渡南,合甘露溪、溪,经深渡浦,至长境平水分为二,而汇于洋。(上二溪俱县北。)飞鸾溪在县南二都。源出罗源,至于三屿之右,而汇于洋。环溪在二十一都。源出古田县,双溪夹拱,周围环绕,经于天柱窟互峬源而汇于海。穹窿溪在二十三都。源出古田县,合周仙湖东流至此。又东为淀尾,经赤鉴湖而下,汇于海。(上二溪俱县西。)栖云龙潭在县南二都。澄深莫测,有龙宅焉,祷雨屡验。百丈龙潭在石壁岭中。有三潭,险绝不可到,缘石攀藤而上,约百余丈乃至,因名。险峻龙潭从石壁岭沿溪而入,其潭有三,地极险绝,故名。(上二潭在四都。)午日龙潭在二十三都桃溪尾58。四山环绕,岩头瀑布千寻而下,下有三潭。定泉在县西一都灵溪寺。深仅二尺,大浸不没,大旱不减。故以定名。

福安县

铜冠山在县东北,为县之主山。四时云气蒸郁,青翠不改。山下流泉清冽,有疫疠饮之多愈。扆山在县治后。列峙如扆。(上二山在一都。)石马山在五都。以形似名。玉案山在六都。顶平如案,上有玉女洞。石羊山在七都。上有石如群羊。菖蒲山山中多产菖蒲。其右有乐道岩,岩之上旧有紫微庵,旁有乐道堂,故名。少师王宾诗:“林端仙馆千山合,石罅灵泉一派清。”昆仑山高耸万仞,上有天池,池畔有人家。(上二山在八都。)东山在九都。上有天池,积雪不消。相传昔有缪仙者修行于此,邑人呼为“缪仙峰”。下有银坑。虎口山在十一都。(已上七山俱县北。)重金山在县治南,今布政分司在其前。失名氏诗:“东迎五马青峰秀,后拥重金紫气高。”三公山距县二里,即儒学之前山。上有尼庵,旁有石塔,邑人谓之文笔山。以三公名,所以期后学也。(上二山在一都。)灵岩山下有金印石、钓鱼台,前有双剑水交流。唐薛令之居此,尝闻龙吟之声,后令之归隐,赐名“廉岭”59。里人郑孔材诗:“拨破尘怀强自宽,瘦筇扶步访名山。坐看流水心偏静,吟对落花春已阑。梵刹古碑苍藓合,草堂残础白云闲。清风高节今还在,欲酌幽馨想未难。”湖山山之绝顶有积善岩,下有石龟潭。相传古潭水深阔,唐、宋以来,流沙渐拥。古谶云“石龟沙合状元生”。唐薛令之首擢巍科,为闽破天荒进士。其后廉村之人,簪组蝉联不绝,人以为应。城山薛令之弃官隐居之处也。相传唐季巢寇乱,乡民筑城于此拒之,故名。缪家峬山唐时缪氏有子,七岁聪慧能文。开元间以神童召试,赋《新月》诗云:“初出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十五团圆照满天。”人怪其志高迈,窃掘其山,有淡血流出,遂不显。今或呼为蛾眉山。(上四山在二十都。)流水坑山在二十二都。高峰上有一洞,人迹罕到。每山头云起,甘霖即至,邑人视之以占雨旸。凤山在二十六都。形如翔凤,故名。覆钟山在三十三都。以形似名。上有魏、虞二仙石,岁旱祈雨多应。马鞍山在三十四都。如马鞍状,与文笔峰相连,邑人谓之“文武峰”。周大山宋止斋陈传良60尝经此留题。旗山形如覆釜,连下三级,又若旗然。(上二山在三十五都。已上十一山俱县南。)马顶山在二、三都。其山两端高起,中央平凹,其顶朝邑中,若奔马状。岩湖山在三都。上有巨石如掌,又有仙掌、马蹄迹。(上二山俱县东。)龟仙山在一都。上有马仙遗迹,岁旱,祷雨多诣焉。至则以空瓶置岩石间,须臾水自溢出,乃迎以归,霖雨随霪。山下有泉,自石眼中出,仅容一勺,取之不竭。仙境山在十五都。峰峦峭拔,怪石嵯峨,岩洞宽豁,石门封固。相传尝有耕叟见三人服唐衣冠,由洞门而入,盖神仙也。因以名山。岁旱,祷雨辄应。马仙山在二、三都。相传马仙尝憩于此。山顶有泉清冽,岁旱祷之多应。叶仙山相传闻昔有叶姓者,修炼于此。福源山(上二山在十八都穆洋。)牛山在三十六都。山石巉岩,上有牛迹,因名。(已上六山俱县西。)狮子峰在七都蒲家山。峰峦峭峻,岩穴幽邃,其上时有烟雾冥濛。天池峰在十三都。山巅有池,泉水清泚,虽大旱不竭。主簿徐元德诗:“地灵特遣泉通石,天近常流水满池。”紫藤峰在二十六都。峰峦峭耸,紫翠参错,亦邑之胜处也。莲花峰在三十五都。文笔峰在三十四都。端重秀丽,尖如卓笔。天柱峰在三十六都。有巨石端方而高,势若擎天之柱,因名。(上四峰俱县南。)龙首峰下有凤渚。揭旗峰与龙首峰对峙(上二峰在县东二都。)奏儒峰太宰余泽生于此,后人因以名山。考之《科名志》无余泽名,或疑为余深,然深罗源人,岂初生于此,而其后迁居罗源也欤?凤翔峰三峰高耸如凤舞然。(上二峰在县西十八都。)更漏岩在八都。两峰屹立,有瀑布泉沿崖而下百余丈,远闻其声如更漏然。俗呼百丈漈。虎口岩以形似名。白公岩在载首山下,有石室广数丈,俗传灵泽夫人洞,乡人多于此祷雨泽。(上二岩在十都。已上四岩俱县北。)宝生岩在二十一都。旁有三石岩,石形如笏,面有红晕一抹,俗以为仙书,其文奇古,人莫能识。柳屯岩在二十五都。相传尝有异人乘牛至此,牛迹印石上,至今犹存焉。百辟岩在二十九都。相传宋少帝航海入闽,集勤王之师于此,因名。旁有龙。韫秀岩在三十一都,五峰之旁。岩前有石甚平坦。(以上四岩俱县南。)狮子岩里人缪梦攸尝赋诗曰:“蛟龙跃,狮子吼,头角峥嵘,精神抖擞;若问破天荒,还吾霹雳手。”后梦攸擢巍科,岩有响震。按《科名志》缪姓无名梦攸者,惟乾道五年武举有名梦攸者,乃黄姓也,而此岩在县之黄坂,疑作黄梦攸为是。普照岩上有观音阁,名曰“普照”,因以名岩。(上二岩在县西十八都。)金鸡岩在县东北二十四都西峰寺右。相传尝有金鸡出入岩中,故名。横障岩在十三都。壁立苍翠,如画障然。岩之半有石龛,下有石潭。金刚岩在三十四都。石室巉岩,顶有蛎壳,山下分歧如展旗之形。白气岩在三十五都。常有气冒其顶,邑人望之以卜阴晴。(以上三岩俱县东南。)积善岩在县西南二十都。湖山绝顶,石洞幽险,上有朱元璋题名石刻。岩之半,石上有仙掌迹痕,其石扣之有声。岩湖障在县北五都。高二、三十仞,阔六、七十仞,其平如掌。可容数百人。半岩有穴,可容数十人。下有湖,名曰岩湖。铁仙障在县西北十三都。三峰峙秀,石林阴森,俗传旧有仙人舍于其上。宋郑南诗:“瘦节扶我云中去,有怀欲共山灵语。南阳催起卧龙人,早为苍生作霖雨。”北岭在县北五都。闽川岭在二十八都。双岩岭在三十四都。宋建炎间韩世忠讨建寇范汝为尝屯兵于此。(上二岭俱县南。)栖云岭在十五都。正统间,邑人李伯达建亭其上,以憩行者。景泰五年,郑景修重建。枣岭福岭急堠岭牛岭(上四岭在十八都。已上五岭俱县西。)道者岭在三十五都。飞霞岭在三十六都。(已上二岭俱县东南。)洪三娘洞在县东二十五都,俗传洪三娘显灵于此。王母洞在县西二十一都龙首峰之后。相传尝有仙修炼于此,洞中时闻鼓乐之音。松源洞在二十二都。马仙洞在二十四都。俗传有仙自武夷山来,留迹于此,常有云气出洞中。(上二洞俱县东南。)沙洲在二十都。旁有望京桥。兴庆洲在二十五都。夹两溪之中,有良园数顷。(上二洲俱县南。)龟湖在县治西一都,旧学宫之泮池也。元至大丙午元旦,水忽应潮盈缩,湖中巨鱼咸见而跃,邑之举子皆以为化龙之祥,竟为文祭之。孚斋张常立石以记。考之元史,前丙午大德十年,后丙午至正二十六年也,今县志以为至大,盖误。苏江在三十一都。宋大观末杨秕寇发61,欲劫江东,请于江之神不许,中夜强进,民逆涛击之而止。建炎间叶侬之乱,渡江亦然。通判刘詧尝为文祭之。六印江在三十二都。中有六屿,故名。(上二江俱县南。)洗心台在县北东溪中,盘石屹立,方围数十仞,平坦如掌。宋有林氏兄弟争田,乡人劝之遂感悟,置酒石上,相与欢洽如初,因命工镌石曰“洗心台”,志悔过也。东溪源出温州平阳,西流下白石溪,合流至洞口入于海。廉溪在二十二都。源出政和县牛岭白石尖,下穆洋,合流至廉首入于海。唐薛令之归隐溪上,后人因以名溪。失名氏诗:“不是先生清节在,此溪何以得廉名。”秦溪在县治东二十二都。源出福宁州钟龙井,派流至此,以达于大江。大梅溪在县东南二十五都。源出杉洋,北接大溪,南达于海。甘棠港在县南三十四都。旧名黄崎港。先有巨石为舟楫之患,唐观察使王审知祷于海灵,一夕震雷,暴雨达旦,则移其艰险,别注平流。闽人以审知德政所致,表请赐今名,封其港之神为显应侯。沙潭在县北六都。潭水清澈,深不可测,有蛟潜焉。每风雨雷电,则飞跃于潭中。庙山潭在县南二十都。尝有渔人见潭中石洞砑然,疑神物所居也。栖云潭在县西一都。广百余丈,深二十余丈,长不可计。潭中有一巨鼋,屡现灵怪。或亢旱,鼋辄浚潭,有木查竹屑,浮涌潭面,上雾下潦,次日轰雷震地,则骤雨倾盆矣。黄牛滩在县北七都。两旁怪石巉岩,状如黄牛,滩甚流急。相传昔有池道士者,死为滩神,舟楫上下,必献楮币而后行。倒由滩62在县南二、三都。滩水清冽,居人多汲以供餴、饎之用。龟镜井在二十五都。其井潮退则泉满,潮长则泉涸,人不敢饮。帽头井在二十九都。泉清而甘,冬夏不竭。附近居民凡千家,咸资给焉。(上二井俱县南。)阜井在环溪之旁。井高溪下,相去悬绝。井深仅四、五尺而泉涌,冬温夏凉,其味甚甘,凡有疾者饮之多愈,元学士龚浚所砌也。龟湖井在西禅寺下。泉清而甘,邑人汲以供酿酒味香冽。(上二井在县西一都。)圣泉井在县东南二、三都,泉水四时不竭,冬温夏凉。上有石屋覆之。锦屏井在县西南一都。泉出石匣中,其味异于常水,邑之百余家共取给焉,冬夏不竭。

潮汐

福州府

闽县

海在府城东南。唐太和中,闽令李葺63筑海堤,跨闽、长乐二县东。汐自闽安镇而入,过马头江,歧而为二:左行者为东西岐江,右行者为南台江。县境河口通南台江潮,迤逦至府城下,分为三派:一派由水部门入城,一派绕城东,一派绕城南。沧州诸处亦通南台江潮,濑江诸处则通西峡江潮。各支分派别,几遍县境。其潮侯初一、初二、十六、十七日俱午时至;初三、初四、十八、十九日俱末时至;初五、初六、二十、二十一日俱申时至;初七、初八、二十二、二十三日俱酉时至;初九、初十、二十四、二十五日俱卯时至;十一、十二、二十六、二十七日俱辰时至;十三、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俱巳时至;十五、三十日俱巳未午初至。此潮入府城内河之候也。江潮缓海潮三刻至,入河则又少迟。

侯官县

潮汐县境黄江、南屿诸处,接怀安县阳岐江潮、古灵、浯江诸处,接怀安县瓜山潮,俱旁入港浦,几遍县界。

怀安县

潮汐入县境,阳岐江接西峡江潮,仙崎江接阳岐江潮。俱傍入诸浦。

长乐县

海在县东南。县东有海堤,详见《闽县潮汐至》64。潮汐自闽县下洞江而入县境,太平港、龙门渡、白田渡,广石渡皆通潮。

连江县

海在县东南。潮汐入县境凡十有二派:一派抵官塘洋,一派抵荻芦峡,一派抵鳌江,一派抵蛤沙以达大小埕澳,一派抵琯头澳及门边,一派抵大小澳以达东岱澳,一派抵赤崎以达双髻焦,一派抵定海澳以达黄崎澳,一派抵鹤屿澳以达洪下澳,一派抵港头澳,一派抵马鼻澳及黄沙崎澳,一派抵赤石澳及蒜屿澳,一派抵连江港以达罗源县界。

福清县

海在县东南。潮汐入县境,凡二派:一派流入迎仙港、迳港,入迎仙港者至莆田县子鱼潭而止,入迳港者至应天院前而止;一派入海口镇,至水陆院西而止。

永福县

潮汐入县境永福溪,接侯官县浯江潮汐。

罗源县

海在县东南。潮汐自招贤里廉澳门入,历白水洋,经禹步迹,歧而为二。县境起步溪、九龙溪、沈尉桥港皆通潮。

泉州府

晋江县

海在府城东南正东。海道行二日至高华屿,又二日至屿,又二日至琉球国。潮汐自晋江洛阳江入县境。烟浦、陈埭埔、玉栏浦、植壁港、安海港诸处皆通潮。其潮候初一、初二、十六、十七日俱巳亥时至;初三、初四、初五、十八、十九、二十日俱子午时至;初六、二十一日俱丑未时至;初七、初八、初九、初十、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俱寅申时至;十一、十二、二十六、二十七日俱卯酉时至;十三、十四、十五、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俱辰戌时至。

南安县

潮汐入县境,双溪口、金鸡桥俱通晋江潮汐。潮大至双溪口,潮小至金鸡桥。

同安县

海在县东南。县境双溪通潮。

惠安县

海在县东南。县境添崎港、峰崎港、网川澳、仪场澳、大岞澳、獭窟澳俱通潮汐。

漳州府

龙溪县

海在府城东南。潮汐分三派入县境:中一派自泥仔洲、乌礁洲、许墓洲三门入,复合流环绕郡治,经通津门外,至西溪而止;左一派由濠门山下入,经柳营江桥,至北溪而止;右一派由海门山下入,至南溪而止。县境一、二、三都、四、五都、八都诸澳,皆通潮汐。

漳浦县

海在县东南一百里许陆鳌千户所城之东,其西旁有溪。潮汐通至陆溪桥五里许,经邑之南门桥至官迳而止。县境浯港、径港、黄淡港、蔗港、竹港皆通潮。

兴化府

莆田县

海在府城东南。潮汐入县境凡三派:一派自碧头而入,抵迎仙港;一派自上黄竿而入,抵涵头港;一派自下黄竿而入,抵白湖港。又各旁入于县境诸港浦。

仙游县

潮汐入县境凡二派,俱自莆田系蓼而入,行二十五里许,经小屿以及太湖,又行一十五里,一派入于枫亭溪下,曰太平港,一派入于双溪,曰双溪港。

福宁州

本州

海在州城东南。潮汐按《三山志》,入州境凡五派:一派自松山港口而入,一派自鸟崎港口而入,一派自敛港口而入,一派自怯港口而入,一派自沙埕港口而入。州境大桥斗门、饭溪、杨门潭、圆塘、桐山诸处皆通潮。

宁德县

海在县东南。潮汐入县境,凡五派:一派自南桥而入,一派自跨教桥而入,一派自蓝田桥而入,一派自东墙渡而入,一派自铜镜渡而入。

福安县

海在县南。潮汐自县南官井洋、古镇门而入县境。甘棠港、黄崎岭、白沙镇、廉村、化蛟桥诸处皆通潮,又旁入诸港澳。

校注

1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谓“亦作鸣峰山”。

2“拖露”疑为“挹露”之误。

3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唐妙应禅师”。

4重刊宋本《仙溪邑志 山川》作“数十人”。

5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大官陂”。

6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及《仙溪邑志 山川》作“数里”。

7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谓系“覆鼎山”之讹,《闽书 方域志》亦作“覆鼎山”。

8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南湖岩”。

9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烽山”。

10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燕峰”;《闽书 方域志》作“燕峰岩”,并云:“岩有石窟,燕冬蛰焉。”

11《闽书 方域志》谓为“啄木”之误。

12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山水娟秀”。

13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雷喧”。

14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及《仙溪邑志 山川》均作“大柘山”,《府志》并云:“以山多柘木得名。”

15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吴氏”。

16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仙溪邑志 山川》及《闽书 方域志》均作“紫幕山”。

17应为“上二山”之误。

18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鸣山岩”。

19《仙溪邑志》作“平坡”。

20《仙溪邑志 山川》作“梦赏岩”。

21《仙溪邑志 山川》作“藏春坞”。

22《仙溪邑志 山川》作“石牌岭”。

23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数尺”。

24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陈光义”。

25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又五里”

26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凫峰”。

27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白浮溪”,此误

28《仙溪邑志 山川》作“皂洋”。

29应为“一在永兴里”。

30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飞来峰”。

31应作“龙榜山”。

32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玉牛峰”。

33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梅陂”。

34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浮瀛山”。

35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及《闽书 方域志》均作“嵛山”。

36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及民国《霞浦县志 山川》均作“形体皆具”。

37《闽书 方域志》作“下有飞仙石”。

38《闽书 方域志》作“石臼”。

39有关志书用语互殊,据文意寻绎,似阙“居人”二字。

40《闽书 方域志》作“才山”。

41据《闽书 方域志》,《力牧录》上缺一字,据文理似是“按”字。

42据《闽书 方域志》全句为“尧时有老母家路傍,练蓝为业”。

43两句应为“乘九色龙而仙去,因呼为太母山”。

44《闽书 方域志》及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均作“童子”。

45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必有蟛蜞见”。

46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旃檀林”。

47据《闽书 方域志》为“闽浙”。

48《闽书 方域志》作“杨宪武”。

49《闽书 方域志》及民国《霞浦县志 山川》均作“有巨人迹”。

50《闽书 方域志》作“东抵五里台”。

51《闽书 方域志》作“石笼”。

52《闽书 方域志》作“水涸”。

53《闽书 方域志》作“少府龙潭”。

54《闽书 方域志》及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均作“梨溪潭”。

55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西港井”。

56据《闽书 方域志》,“查”为“杳”之误。

57《闽书 方域志》作“穹窿洞”。

58《闽书 方域志》作“姚溪尾”。

59《闽书 方域志》作“廉溪岭”。

60《闽书 方域志》作“陈傅良”。

61道光《福安县志 祥异》作“政和中,山寇汤粃率众寇村”。

62《闽书 方域志》作“倒油滩”。

63乾隆《福州府志 山川》作“李茸”。

64为《闽县潮汐志》之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