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正文

公署

闽为东南一藩镇,环数十郡县之地,而统数百万之民,于是乎有岳牧以宣政化,有臬司以正百度,有帅臣以诘戎兵,而复莅之以重臣,察之以台宪,其间百僚庶职分任其事者又纷然不一,而莫不有公署焉。公署者,凡其听事之堂与其燕处之室皆是也。虽职位有崇卑,而等威有隆杀,然堂必高明,室必静深,皆足以为听事安身之所,是岂徒尊崇其身而已哉!实所以疏视瀹听,澄神净虑,以清政令之源也。自版图入我皇朝,初仍元旧,其后渐次改作,迄今百二十余年。自藩省以及列郡大小诸司公署,盖罔有不备,而亦罔有不饰矣。诸君子攸宁于是者,必勉其力之所能为,而尽其职之所当为,使夫俯仰无怍,如《羔羊》大夫之委蛇自公,斯可矣。攸宁于是者,必端于而身,刑于而家,使夫隐显一致,如卫武公之不愧屋漏,斯可矣。若乃刑赏出于爱憎,曲直徇于货贿,假公以营私,矜己以凌人,则处非其据。《曹风》侯人之刺,《周易》负乘之讥,其能免乎?朝廷崇公署,以处有位,有意盖如此,而凡吾徒皆不可以不知也。乃志公署。

方面

统莅使臣公署

镇守衙门在福星坊内,宋尚书王祖道故宅也。国朝洪武初,驸马王恭居之。正统间,遂为镇守内臣公署。其东为花园。其中门外,左为供应所,右家属居室。按《三山志》并续志:伪闽五州1诸侯馆所、宋帅属廨舍、元都转运盐使司俱在福星坊内,疑即此也。

巡抚公署在府学大成殿后,旧贡院地也。其前古府学杏坛之址。洪武十七年,布政使薛大昉割以盖贡院。成化七年,迁建贡院于平山之下。八年,遂改创为察院。今为巡抚都御史公署。

提督市舶衙门在光泽坊内,旧织染局地也。初建于府治西南法光寺东。成化十六年,提督市舶都知监太监韦查与织染局互易创建2。(上三公署俱布政司东南。)

巡按监察御史察院在布政司西南,旧在按察司西偏。永乐十九年,巡按监察御史陈绍夔以都指挥佥事扬□宅创建。至正统十年,御史陈永始奏迁焉,即今所也。其厅堂南向,自仪门外折而西,复折而北,通西街,为外门。天顺间,乃广其南偏地,建外门于仪门之外,而通道于外门前之东西,旧通西街之外门遂塞焉,成化八年,改建旧贡院为察院,遂以为按察分司。弘治元年,改察院为巡抚公署,仍以此为巡按公署,今俗呼西察院。

清军监察御史察院在布政司之东百步许,永乐间为都指挥钱3贵宅。正统六年,以创军器局。其后知府吴信徙局于府治之西,遂旷其址。景泰三年,布政使黄懋重修葺之,以为往来使客寓宿之馆。今为清军御史公署,今呼东察院。

文职公署(属司附)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在子城坊当三山之中。晋郡守严高建为刺史衙。唐为都督府,又为观察使衙,又为威武军衙。五代梁为大都督府。伪闽僭号,改作逾制。宋兴,钱氏纳土,悉废撤焉,独明威一殿仅存。守臣避不敢居,以为设厅,凡勅设宴集,乃在于此。而即其西建大厅,以为视事之所。天圣五年,郡守章频始于其东创都厅。九年,郡守郑载重建大厅。景祐四年,郡守范亢复于大厅之西建小厅,后更名清和堂。宋末,端宗即位于此,以设厅为垂拱殿。元或为行省,或为宣慰司,更置不常。至元十九年火。二十年,右丞蒙古歹建省厅于设厅旧址。置左右司,创诚心堂,立仪门,列东西吏舍军庑。国朝洪武初,为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正堂。匾曰“宣政”,后堂匾曰“退思”。永乐中,东廊火,布政使吴福重修。正统中,西廊火,布政使孙升重修。仪门前东西旧各有门,东即古东康门,今塞之,而以其地建分守便厅。西即古西园门,今亦塞之,而以其地建巡海便厅。外为醮楼,其下即外门也。经历司在宣政堂之左。照磨所在宣政堂之右。理问所在仪门外西旁。元至元二十年,右丞蒙古歹建。厅之东有吏目厅。司狱司在理问所内西南,又西为监房。广积库在布政司西廊后西南隅。

福建等处提刑按察司在布政司之南,少西即宋提刑司也。按旧记,公宇有上下衙,盖提刑与同提刑各为一司,皆明道二年提刑刘立之建。乾道间增置武臣,初寓转运行司。淳熙三年,武提刑叶南仲始分建公宇为东西两厅以视事。元初,改为福建广东道提刑按察司,后复改为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并以东厅视事,以西厅为南台监察分治行司。大德八年,宪使普化增筑东厅旧址,建公厅,匾曰“中正”。复建后堂,匾曰“钦恤”。仍葺两庑而新之。至治三年,仪门火,宪使咬咬重建。国朝洪武二年,改为福建等处提刑按察司。十七年,佥事谢肃重修,更前堂之匾曰“澄清”,而移中正之匾于后堂。建福宁道于中门之东偏,以旧监察行司为察院,巡按监察御史居之。正统五年,移福宁道于钱局,移察院于西街,其地皆入本司。第二门及仪门,旧皆折而东出。天顺三年,按察使胡新更为仪门于中门之南。以旧仪门前之地易民居,辟为广衢东出,其西通西衙小巷。成化元年,按察使马文昇复鬻民居辟为广衢西出。又以旧二门仪门之间空地建便厅西向以为分司。经历司在正堂之东。照磨所在正堂之西。司狱司在按察司中门外之西南。赃罚库架阁库(俱在照磨所之西北。)

属司附

福建都转运盐使司在谯楼之西,即宋西外宗正司也。按旧记宋转运行衙,在威武门西南,东为运判司,西为转运司,而于其南同一门曰西总。熙宁既筑子城,并二司为一,更其门东向。时提刑二司实在其北,政和间始并入提刑司,而迁转运行司于府东迎仙馆。靖康元年,又以廉访使者衙为之,在试院之西,即旧驻泊厅地也,而迎仙馆遂为转运东行司,寻废。元更置福建等处盐课市舶都转运使司于福星坊内旧福星馆后,或为福建等处都转运使司,或为福建盐课都提举司,或为福建等处都转运盐使司,更改不常。皇庆元年,始移置今所。延祐四年,运使郭朵喜建。国朝洪武初,改为福建都转运盐使司。成化十四年,运使康骥重建正堂之东夹室。二十三年,运使金迪重建后堂及外门。外门之前,旧有坊匾曰“国计”,亦重新焉。又创建运使及添设同知廨舍各一所。经历司在正堂之东。架库阁在经历司之东。广盈库在正堂之西。南台盐仓在闽县时升里,宋天宁寺遗址也。元延祐五年创建,国朝洪武五年重建,凡为廒二十又四,缭以周垣。天顺八年,运使刘玑增建廒六。弘治元年,运使金迪重修,复创建官厅并鼓楼外门。

福建市舶提举司在布政司西南,侯官县之西,都指挥佥事王胜宅也。旧置司于泉州,后番舶入贡,多抵福州河口。成化五年,巡抚副都御史张瑄奏请移建于此。内有吏目厅。进贡厂在府城东南河口,国初创建。凡番国贡献方物,初皆贮于此,然后转以上进。怀远驿在进贡厂之南。国朝创建以为番国使臣馆寓之所。

武职公署

福建都指挥使司在布政司之东南,即宋试院地也。元为福州路总管府。国朝洪武元年,改为福州卫。八年,更为福建都指挥使司,驸马都尉王恭辟而新之。三十一年,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署福建都指挥使司事陈俊重建正堂。宣德八年,都指挥佥事刘海重建后堂。景泰间,都指挥同知刘宽重修。成化十九年,都指挥同知马澄、都指挥佥事辛晟建吏舍三十六间。二十二年,复修葺后堂,并增建左右厢房四间。经历司在正堂之左。断事司在都指挥使司之西,亦宋试院地也。元为录事司。国朝洪武元年,改为福州卫镇抚司。八年,始以为断事司。厅之东有吏目厅。司狱司在断事司之西。烽火门等五水寨造船厂在府城东南河口。旧福州三卫各置一厂,左卫厂在庙前,中卫厂在象桥,右卫厂即今所是也。景泰间,镇守监丞戴细保议悉并于此。每岁选委清干指挥一员,提督修造各水寨备倭舟船。

郡县

福州府

上司公署

布政司分司在府治东北一里许,与按察分司相并。洪武二十一年,指挥佥事柏坚等创建仓廒,名曰“常俶”,后废。成化间改建以为布政司,清理军政官视事于此,俗呼清军馆。长乐县一所,在县治之西。洪武初建。成化二年,参政赵昌撤而新之。连江县一所,在县治西福宁道之左。旧在钦平上里,成化十年,知县章武改建今所。福清一所,在县治东南,旧为际留仓。天顺七年,参事尹淳建。古田县一所,在县治北文登坊内,正统间建。罗源县一所,在县治西衮绣坊内。旧为税课局,正统元年,典史华崇改建为分司。成化十七年,知县陈瑷重修。

按察司分司在府治东北一里许,与布政分司相并。洪武二十一年,指挥佥事柏坚等创建仓廒,名为“常俶”,后废。成化间改建,以为按察司,清理军政官视事于此。

福宁道在布政司西南三山驿之西,即元西驿也。旧在按察司中门内之东,正统五年迁于钱局。成化七年改建为贡院,迁移今所。长乐县一所,在县治东儒学之北。洪武初建为按察分司。二十八年改今名,后仿此。连江县一所,在县治西。洪武十一年,主簿由祐建。福清县一所,在县治西南,元捕盗司也。国朝洪武十二年改建。古田县一所,在县治西,洪武十一年知县王安建。永福县一所,在县治西,洪武十四年建,后毁。藩臬行部至邑,俱寓治重光寺。闽清县一所,在县治东,洪武九年建。成化五年,知县左辅重建。罗源县一所,在县西衮绣场内,洪武九年署县事税课局大使杨清卿建。

贡院在布政司东北平山下。旧在谯楼之东。宋元祐五年,郡守柯述创建。国朝洪武十七年,布政使薛大昉移于城南兴贤坊内,即今巡抚公署也。成化七年,移建今所。其地元时为三皇庙。洪武二十九年,以古帝王非郡县宜祀,遂废。永乐九年,为铸钱局。正统五年,改为福宁道。至是,尽撤其旧,中建至公堂,后为衡鉴堂,两旁为厢房。堂之东为誊录、受卷、弥封之所,西为对读、供给之所。衡鉴堂之北为内帘中堂,匾曰“公明堂”。东西列屋数间,为考官阅卷之所。两旁庖湢列焉。至公堂之前为试场,场之中为明远楼,南为门三重,前临长街,中建一坊,匾曰“贡院”。两旁为二坊对立,东曰“论秀”,西曰“登俊”。莆田柯潜为记。

文职公署

福州府在布政司之西,即宋安抚司春台馆忠义堂之地也。元为亳州万户府。国朝洪武二年,改建为福州府。七年辟廨宇,二十一年火,二十六年知府廖崇德重建。中门外西南为营造军器库,东为土地庙,直南为外门。外门直街出百步许,临西街立坊,匾曰“宣化”。经历司在正堂之西。照磨所在正堂之东。司狱司在府治中门外之西。大储库在照磨所之东。架阁库在穿堂之西。税课司在府治东南安泰桥北西偏。常丰仓在府治西南,旧为雪峰寺廨院。五代时,王审知改为罗汉寺,后废。国朝洪武十七年,遂以其址建常丰仓。正统五年火,八年重建,为廒凡二十有六。织染局在府治西南地平寺东,旧为提督市舶公署。洪武八年,建于府治东南光泽坊内。成化□□年,以其地建提督市舶公署,遂以此为织染局4。阴阳学在布政司谯楼之东。医学在谯楼前街西。景泰三年,镇守奉御来往重建。(上二学俱洪武十八年设,后仿此。)僧纲司旧在府治东南闽县左二坊石井巷,后废。今寓于开元寺内。道纪司在府治东南九仙观。(上二司俱洪武十五年设。)后凡僧纲、僧会、道纪、道会司,俱仿此。三山驿在府治西南,即宋提刑司团结军寨之故基。宋时城中为驿五,后尽废。元至元间,以宋赵资政府为在城驿。元贞二年,平章高兴移今所,创东西二驿,今驿即东驿也,其西驿,成化七年改为福宁道。三山递运所在府治西南三山驿前少东。申明亭旌善亭(上二亭在府治前宣化坊之左右也。旧俱在布政司东,今东察院地也。正统六年,知府吴信移建今所。)

闽县在府治东南秀实坊内,净业寺故址也。旧在闽都坊内,宋嘉祐七年重建。元大德二年,县尹郭升之复建。国朝洪武二年,知县路圆玉移建今所。□□□年,知县邵奎重建典史厅,在正厅之东。县狱在中门外之西。五虎门官母屿巡检司在府城东南嘉登里,洪武二年建。闽安镇巡检司宋为监镇衙,元为巡检司,国朝洪武二年建。税课局在府城南时升里中洲,今省其税闽安镇税课局领之。闽安镇税课局洪武二年建。(上二公署俱在府东南江左里。)大田驿在府城南西集里。江南河泊所在府城南嘉崇里,洪武十六年建。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县治外门之左右。)横山铺在嘉崇里。江南铺在时升里。白湖铺在光德里。龙卧铺在开化里。方北铺圆屯铺(上二铺永福里。)方南铺□□□铺梁山铺在集善里。大田铺在西集里。义溪铺在□□里。尤铺在□□里。(已上十二铺俱府城南。)

侯官县在府治南官贤坊内,唐贞元间始自旧县徙入郡城。元至大间,又徙建于城西旧澄澜阁址。至大十六年,为普平章衙。国朝洪武三年,后为县治。二十九年火,知县张继重建。永乐元年复火,乃權构以莅事。宣德七年,主簿张铎、典史李伟始建厅宇。厅之东为典史厅,西为库。中门外之西为县狱。正统五年,知县梁叔蒙增建穿堂。竹崎巡检司在府城西北十六都,正统六年建,十四年火,景泰五年重建。洪塘税课局在府城西二都,洪武三年建。小箬驿在府城西北三十四都。白沙驿在府城西北三十四都。(上二驿俱元时置,国朝因之。)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县治之左右。)城西铺在西关厢。陈湖铺在三十五都。叶洋铺□□□□。白沙铺在二十四都。马坑铺在三十四都。大濑铺松岭铺在十九都。丰田铺在三十四都。汤池铺在二十三都。小箬铺在三十四都。横路铺在府城西北。嵩滩铺在二十五都。(上十二铺俱在府城西北。)

怀安县在府治北子城坊内,初治芋原江北。洪武十一年,县丞张希关奏移入城。十二年,知县薛武始建于今所。景泰五年,知县吴益重修正厅之东为典史厅,又东为库,中门外西偏为县狱。五县寨巡检司在府城西北十七都。以其地接闽,侯官、闽清、古田县界,故名。元至元三年设,国朝因之。杨崎税课局在府城西南九都,洪武元年设。旧无廨宇,十七年以没官卓子康宅为之。芋原驿其怀安递运所之西北一都。怀安递运所在府城西南一都,即旧县治也。洪武十二年,县治移入府城,遂为递运所。旌善亭申明亭(俱在登云坊内。)总铺在布政司谯楼内之东,洪武初建。梅亭铺土枢铺(上二铺在二都。)游崎铺在十二都。葛崎铺在十四都。铁岭铺在十五都。(上六铺俱府城西。)来宜铺在二都。北岭铺在三都。宦溪铺在四都。任溪铺在五都。(上四铺俱府城东北。)

长乐县在六平山之前,唐武德间置于敦素里平川。上元初,防御使董玠以其地湫隘移建今所。至元三十年,达鲁花赤荅失蛮重建,匾其正堂曰“承宣”,后堂曰“退思”。国朝景泰元年,知县龙韬修建一新。正堂之东为典史厅,西为库,中门外之东为县狱。石梁蕉山巡检司在县东南十五都。旧在梅花千户所城,洪武二十年迁今所。小祉山巡检司在十八都龙江。松下巡检司在二十都大祉。(上二司并洪武初建,在县南。)税课局在县治西,洪武间建。成化十七年知县罗叙重建。长乐仓在县东二十四都梅花千户所城东门内。旧隶于所,正统六年,改属本县。后凡卫所仓俱仿此。阴阳学医学(上二学在税课局前,今毁。)河泊所在县东南十五都。僧会司在县治西天王寺内。际留仓在县治中门外之西。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俱在县东隅。)总铺在县治之西。沙径铺在十都。沙头铺在十七都。梅花北辽铺在二十四都梅花城东。(上三铺俱县东。)巴头铺在县东南十九都。

连江县在龙际山之南,鳌江之北百步许,唐武德间建。宋治平四年重建。元至元三十一年,县尹董正重修。至正六年毁于寇,唯仪门谯楼存。国朝洪武元年,知县王得钦重建,匾其正堂曰“新民”,后堂曰“明德”。正堂之西为典史厅。二堂之间,东为库,西为架阁库。仪门之外,东为土地祠,西为县狱。北茭巡检司在县东二十六都。旧为荻芦巡检司,洪武二十年更今名。二十三年,巡检李朝英重建。税课局在县治西钦平上里通济桥西。旧在县治前大街东古收税亭内,洪武十八年圮于水,遂移建今所。定海仓在县东定海千户所城内东北隅,洪武二十年创建。阴阳学在县治西小龙津坊内。医学在县治前大街西,即旧惠民药局也。蛤沙河泊所在县东二十七都,洪武十六年河泊官卫文杰建。僧会司在县治西钦平上里天王寺内。道会司在县治东钦平下里龙兴观内。府公馆在县治西钦平上里。旧为布政分司。成化十年,知县章武迁分司于福宁道之左,遂以此为府公馆。际留仓在县厅西偏耳房内。洪武三年,知县王得钦建于县西天王寺。永乐十四年,知县董庸移建于钦平上里陈厚得没官房地,后改建今所。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县治前之左右,俱洪武十六年建。成化十八年,知县凌玉玑重建。)县西铺在县治西百五十步许。罗仑铺在清河里。潘渡铺陈山铺(上二铺在光临里。)陀岭铺俞家铺(上二铺在清河里。)赤崎铺在仁贤里。(上六铺俱县西北。)丹阳铺东禅铺(上二铺俱在县北中鹄里。已上九铺,俱元至正十五年建,国朝洪武五年主簿张人卿修。)东湖铺在钦平上里。贤义铺在贤义里。(上二铺俱县北。)财桥铺在县东北嘉贤下里。松坞铺在二十九都。官岭铺丽澳铺埕角铺(上三铺在县东二十七都。已上七铺俱洪武二十七年主簿杨安建。)

福清县在鹫峰山之麓。自唐嗣圣以来,名号数易,县治不改。宋熙宁三年,县令崔宋臣始大新之。簿廨旧在鹫峰路口,亦迁于县门内之东。明年置丞,又明年,县令胡景通为创丞厅于中门内之西。七年复建尉厅于中门外之左。元至元二十八年毁,大德四年,知州母逢辰、同知冯喜重建。国朝洪武四年仍改为县匾正堂曰“公生明”5,后堂曰“燕清”。典史厅在正堂之东。县狱在中门之左。壁头山巡检司在县南江阴里。元至元间,置于南日里,名南日巡检司。牛头门巡检司在县东南平南里岭前。元至正间置于径江,名径江巡检司。泽朗山巡检司在县东化北里。元至元间置于练门,名练门巡检司。(上三巡检司俱国朝洪武十二年移建今所,改今名。)南门税课局在县南龙首桥之北。元至元元年置6,旧名南门务。海口税课局在县东南方民里镇头,元至正间置,旧名海口务。(上二局俱国朝洪武初改今名。)径江税课局在县西南灵得里。宋元丰元年建于径江,名径江务7。国朝改为税课局。洪武十八年圮于水,明年乃徙建于径江之北。福清仓在镇东城内东南隅。洪武二十一年,指挥同知王得建,为廒凡二十有三。万安仓在县万安城内千户所之南,洪武二十一年正千户王忠建。阴阳学医学在县南隅场前。宏路驿在县西善福里。宋时建于太平铺之左。元至元十六年徙建今所,名宏路站。国朝洪武十二年改为驿。蒜岭驿在县西南光贤里。宋时建于渔溪市之南。元至元间徙建今所,名蒜岭站。国朝洪武十二年改为驿。蒜岭递运所在蒜岭之旁。宏路递运所在宏路驿之旁。(上二所俱洪武十二年设,后并省入各驿。)河泊所洪武十二年设。海口场盐课司元延祐六年司丞庞证建。(上二公署在县东南方民里海口里。)牛田场盐课司在县南时和里。元延祐间司丞赵焕卿建,后毁于兵。至正十年,司丞刘志重建。(上二司旧名司令司,俱国朝洪武初改为福建都转运盐使司分司。二十五年又改为盐课司。)盐廒在东西南北团之左右,共九十一间。僧会司在清远里黄檗寺。道会司在方民里福真观。际留仓在县门内,即旧县库也。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县门外之左右。)县前铺在县治南五十步。常思铺磨石铺(上二铺在方兴里。)太平铺高车铺(上二铺在修仁里。已上四铺俱县西北。)金应铺玻璃铺(上二铺在清远里。)渔溪铺在万安里。苏溪铺在安香里。(上四铺在县西南。)蒜岭铺在县南光贤里。(已上九铺俱元至元间设。)宏路铺在善福里。浯溪铺在清源里。(上二铺俱县西。)店头铺在县南仁寿里。海口铺在县东新安里。三山铺在县东南化北里。桃林铺在平北里。后坑铺城西铺(上二铺在平南里。已上三铺俱县南。)薛田铺在县东永宾里。(已上十铺俱洪武间增设。)

古田县在平山之南,双溪之汇,唐开元二十九年建。宋初尉簿并置,簿厅在县之侧,尉厅在县之东南。绍兴十年,复移尉厅于行衙右。元丰元年,增置西尉,又建治于教场间。崇宁间复置丞,又为厅于县西。元至大二年,达鲁花赤木薛重修县治,并建典史幕于正厅之西。至正十六年,达鲁花赤刺会萨重修。国朝因之,改典史幕于正厅之东。外为谯楼。楼之下为县门。其左右为县狱。洪武三年,知县韩秉嘉始建廨舍。杉洋巡检司在县东三十六都,宋、元间设。国朝洪武十二年,巡检袁兴重建。成化十九年,巡检陈□修。阴阳学在县治西云津坊之东,久废。医学在县治北兰魁坊,即旧惠民药局也。今废为民居。黄田驿在县西二都,宋名使华亭,元改黄田驿,国朝因之。水口驿在县南一都。宋时置,名嵩淡驿,其地即太平兴国所迁县治之故址也。元改今名。国朝洪武初重建。水口递运所在水口驿旁。洪武三年设置所事水口驿丞姚斌建。成化间,驿丞屠安书修。僧会司在县治西北吉祥寺内。道会司在县治北贤兴坊佑圣宫西畔。府公馆在布政分司之北。洪武二十二年,县丞魏庸建。成化十五年,福州府通判罗锷重建。际留仓在县治北兼善坊。元大德七年创,国朝因之。岁储米以给官吏月俸,而廪使客,给孤穷,皆取诸此。成化十六年重修。旌善亭洪武十六年设。申明亭洪武三年设。(上二亭在县治前之左右。)总铺在县治前。洪武初建,成化十七年重建。曹阳铺茶亭铺崎岭铺(上三铺在七都。)汤寿铺常濑铺宋初建在水口驿下,成化十七年移建于水口驿上一里许。(上二铺在一都。)朱坑铺秀岭铺(已上七铺俱县西。)预洋铺谷口铺竹园铺云顶铺(上六铺俱在县西北二都。)

永福县在双溪之上。宋初建尉厅于古楼门内之西。元丰二年,建簿厅于县治东隅。崇宁中又建。丞厅于古楼门内之左。建炎三年毁。县令陈炎仅立厅宇。绍兴初王禹同继之,乃建鼓楼。二十一年,县令叶秉彝修建始备。宋末复毁于兵。元至元十六年,达鲁花赤扈全重建。国朝洪武间又毁,草创以视事。成化□□年,知县□□重建典史厅,在□□□。县狱在仪门内之西。际门巡检司8在县西三十三都。宋建于辜岭,名辜岭寨。元至元间移建于此,改今名,国朝因之。阴阳学在县治北大街。医学在县治南。僧会司在县治南重光寺内西庵。道会司在县治北香山堂。府公馆在县治东。洪武二十四年建,今废。际留仓在县治内。元时建,名常平仓。洪武十四年改今名。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县门外之左右,今俱废。)总铺在县治前。汰口铺在十都。葛岭铺在六都。峡上铺在三都。(上三铺俱县东。)创岭铺在县东南一都。

闽清县在梅溪之南里许,即梅溪场故址也。五代梁乾化中草创。宋大中祥符初,史温为令,政通人和,大姓四十四人,鸠财大建厅宇。熙宁元年,悉为洪水所荡,县令徐绛谋欲缔造,有僧思远等八十余人以住院遗积复鼎新之。淳熙四年毁。明年县令朱启建,寻复毁。十年,县令胡持重建。□祐四年又毁,独鼓楼存。是年重修,宝祐改元又毁。县令陈仍复建,独鼓楼未备。国朝洪武九年,主簿郑本始构厅宇及谯楼。正统十三年悉毁于兵,独仪门六房仅存。景泰元年,知县余祯权于旧址构小屋三间莅政。天顺七年,典史余铭始建县厅及幕厅。成化四年知县左辅、八年知县黄漟,相继增葺其所未备。阴阳学在县治东升平坊。医学在县治东和丰坊。(上二学俱成化十三年毁。)僧道司在县西十六都普贤寺。府公馆在县治南。洪武二十五年建,成化四年知县左辅重建八年圮于洪水。际留仓在县治内之西,成化四年知县左辅重建。梅溪铺在县治前二十步。眠石铺在县东升平坊。甕口铺在县北和丰坊。(上三铺俱洪武元年建,成化六年知县左辅修。)

罗源县在东戴坑。南宋庆历八年县令陈偁建。建炎初毁于建寇。三年县令吴确仍建。淳熙六年县尉施炎重建尉厅。元至治元年主簿刘秉仁复新县治。国朝洪武二十五年,县丞甘志和重加修葺。成化八年知县施弘又撤而新之。十六年,知县陈瑗改建,视旧有加。阴阳学在县治东三皇庙之北。元至治元年主簿刘秉仁建。国朝洪武二十九年圮。寓于县北天庆观法堂之左,今亦废。医学在县治西急递铺之东,即元时惠民药局也。河泊所在县治南沈尉桥之北。洪武十一年县丞庞益建。景泰七年河泊官张用成重建。僧会司在县北徐公里仙茅寺。道会司在县东北起步桥北天庆观。(上二司俱废。)府公馆在县治之东,城隍庙之西,旧三皇庙址也。成化十年知县施弘建。际留仓在县东隅沈尉桥之北。洪武二十九年县丞田敬建。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在县治谯楼之左右,俱洪武十一年县丞庞益建。成化十九年,知县陈瑷重建。)县前总铺在县治西五十步。岭头铺三源铺护国铺(上三铺俱在县治东北徐公里。)鳌峰铺应德铺(上二铺在县西梅溪里。)黄沙溪铺在新丰下里。新丰铺在新丰上里。(上二铺俱县西北。)

武职公署

福州左卫指挥使司在都指挥使司东南。宋为荐福寺,元时废。至正十九年,以其地建勉斋书院。国朝洪武八年,指挥佥事宋允创为右卫,内立五所,十八年复增一所。二十一年改为左卫。正统二年,指挥王智重修。经历司在正堂之东。镇抚厅在中门外之左。左、右、中、前、后、中,左六千户所(俱在卫内,列于两廊前之东西,各有十百户所。)盛储军器库在侯官县右一坊英达坊内。成造军火器局在闽县南津坊内。屯田新旧共三十九所洪武二十八年并,永乐二年制令分军屯种,以赡军储,共田地四百九十七顷三十八亩八分,计旗军一千六百九十七名。左所屯五所,俱在侯官县二都西禅铺起至二十二都岭柄白沙止。右所屯五所,俱在闽清县升平坊渡口起至十都鱼坑止。中所屯五所:闽清县三所,在十六都大樟起至二十一都林浦门止。永福县二所,在一都大樟起至四都牛斜止。前所屯五所,俱在永福县八都郑洋起至十二都鱼坑止。后所屯五所,俱在永福县十九都铁场起至二十四都杉洋止。中左所屯五所,俱在永福县二十五都界竹口起至三十都葛洋止。新屯九所俱在泉州府永春县十都卓铺起至二十都前窗止。

福州右卫指挥使司在都指挥使司之东9,即元福州路总管府司狱司故址也。国朝洪武八年省,以其公署为左卫,二十一年复设。二十四年,指挥佥事常弘始改建于此。经历司在卫堂之东。镇抚厅在卫南百步许子城坊内。左、右、中、前、后、中、左六千户所(俱在卫中门外,列于东西,各有十百户所。)盛储军器库在侯官右三坊合潮桥西。成造军火器局在怀安县小古楼。屯田新旧共三十九所共田地五百七十六顷六十四亩三分三厘,计旗军一千九百二十六名。左所屯五所,俱在怀安县二都社坞洋起至十三都官口止。右所屯五所,俱在怀安县十五都前冲起至二十都下冲坑止。中所屯五所:怀安县一所在三都上洋;古田县四所,俱在五都破寨乾起至十都前山止。前所屯五所,俱在古田县十二都起至四十四都赤桩止。后所屯五所:古田县一所,在四十五都胭脂;罗源县四所,俱在二都小获起至七都小桥止。中左所屯五所,俱在罗源县黄童里霍口起至灵济里官口止。新屯九所,俱在泉州府。永春县五所,俱在二十都梅坂起至二十四都汤头止。惠安县四所,俱在十都长轮起至十四都大中止。

福州中卫指挥使司在左卫之东,宋太平寺故址也。国朝洪武八年,指挥佥事张得创为左卫。二十七年改为中卫。景泰五年指挥李善重修。经历司在卫堂之东。镇抚厅在卫中门外。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俱在卫内,列于两廊前之东西,各有十百户所。)盛储军器库在闽县左三坊法海寺前。原在法海寺内,正统间本寺重建,为改造于今所。成造军火器局在闽县南津巷内。屯田新旧三十所其田地五百四十顷一十四亩,计旗军一千五百九十三名。左所屯四所,俱在闽县南嘉崇里吉祥洋起至嘉登里刘崎止。右所屯四所:闽县一所,在瑞圣里埔头;长乐县一所,在二都姿岭等处;连江县二所,俱在永贵里王孙至二十六都沃里止。中所屯四所,俱在连江县集政里敦玻山起至贤义里桂林止。前所屯四所,俱在连江县沱市起至仁贤里了然止。后所屯四所,俱在连江县中鹄里杜塘起至仁贤里鲤溪止。新屯一十所:泉州府惠安县一所,在二都涂岭;兴化府仙游县九所,俱在光山里砂溪起至来苏里上董止。教场在府城南门外九仙山之南,周围约四里许,中有都帅厅事,并福州左、右、中三卫厅事。城西旧亦有教场废。水口关在古田县南一都。宋初设镇,有监镇官,元时革。今本卫委百户一员守御。

镇东卫指挥使司在福清县方民、新安二里间镇东城内。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奉旨创建。经历司在正堂之左。镇抚厅在正堂之右。左、右、中、前、后、中左六千户所(俱在卫内列于两廊前之东西,各有十百户所。)教场在卫之东门外五十步,方广二百步中有演式亭。垾寨三处松下寨在县东永宾里;大丘寨在南平里;白鹤寨在平北里。(上二寨俱县南。)屯田新旧一十八所共田地四百二十七顷九十二亩三分八厘,计旗军一千四百三十二名。左所屯三所:长乐县一所,在永福里等处;福清县二所,俱在遵义里。右所屯三所:福清县二所,俱在平元里,兴化府莆田县一所,在□□里。中所屯三所:福清县二所,俱在灵得里起至新丰里止;莆田县一所,在延寿里。前所屯三所:福清县二所,俱在修仁里;莆田县一所,在常泰里。后所屯三所:福清县二所,俱在善福里;莆田县一所,在合浦里。中左所屯三所:内福清县二所,俱在灵得里;莆田县一所,在合浦里。烽燧凡七处松下、峰前(上二处在县东永宾里)、大丘、后营(上二处在平南里)、白鹤、大壤、垅下(上三处在平北里。以上五墩俱县南)。万安千户所在福清县南平南里万安城内。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奉旨创建。吏目厅在所厅之左。镇抚厅在所厅之右。十百户所在仪门左右。教场在所城西门外三里方广三百步。垾寨四处俱洪武二十年置。沙坞寨连盘寨长沙寨(上三寨在平南里。)峰头寨在光贤里。(已上四寨俱县南。)小埕澳水寨在府城东北。连江县每岁分附近卫所军士更番备倭于此。方岳重臣合议,推择闽诸卫指挥之有才略者一人,以总督之。其因合分军卫所,又各推指挥一人以分督之。亦终岁而更,后各水寨仿此。福州右卫官一十一员,旗军一千三百八十九名。镇东卫梅花、万安二千户所,官一十七员,旗军二千五百四十二名。福宁卫镇海千户所,官四员旗军四百名。

建宁府

上司公署

镇守公馆在紫霞洲之西南行都司之左,旧名黄衙,本建阳卫公署也。洪武十二年,卫调于太平府,始改为公馆,凡郡所造贡献品物,悉藏于此,及镇守内臣按部煎销各坑银课亦居焉。布分政司在宣化坊府学东,左卫仓故址也。景泰四年,知府贺沈创建。浦城县一所,在县治东西山精舍之后,正统六年主簿周聚创建。建阳县一所,在建宁道之东,正统五年以旧三官堂创置。成化十三年参政刘观建咨度坊于其左。松溪县一所,在县治南临大溪,正统五年创建。崇安县一所,在军营岭之左,宗省仓址也。成化十一年知县王肃创建。政和县一所,在县治西,正统五年知县江显创建。寿宁县一所,在儒学之东,天顺七年,按察副使郎胜命知县沈能建。建宁道在府治东,宋徐参政、元李万户居第也。国朝洪武初,创为福建按察分司。二十三年更为宁武道。二十八年改今名。宣德七年,副使刘棻重建后厅,增庖湢及吏胥之舍。天顺间,佥事牟俸增建外门。成化十八年,佥事谈俊并知府张正增建花亭并小厢廊。按旧志徐参政、李万户俱不言其名。考之《人物志》及《名宦志》,疑徐清叟及李铉也。浦城县一所,在县治东。洪武二年知县周鹏举创建。建阳县一所,在县治东南隅。洪武二年知县吴义建。永乐十四年圮于水,宣德三年重建。松溪县一所,在县治东。洪武初,即旧城隍庙地创建。崇安县一所,在县治左。洪武初创建。政和县一所,在县治东。天顺四年按察副使沈讷重建。寿宁县一所,在县治西,景泰七年按察佥事沈讷建。

福建行都指挥使司在府城内中和、平理二坊之间,旧府治也。唐建中初,刺史陆长源建。乾符间毁于巢寇,郡守高愔重建厅宇。天祐中,节度王崇文乃建大厅为视事之所。宋建炎四年,守韩珉始建便厅。绍兴三年,守向伯奋增创设厅、仪门、东西两廊。东置架阁、甲杖10、军资、上供、常平、诸库,西置佥厅、吏舍及支盐库。十四年,双门谯楼圮于水,守张铢重建。二十六年,守宋瑗创射圃,建堂于其中,曰“正已”。孝宗登极,乃升潜藩,更置府额于门上。门之外有二亭,左曰“宣诏”,右曰“颁春”。淳熙间,守韩元吉、苏峤相继缮治。绍兴元年,守郑侨建仪门。至正十七年,改建宁路总管府。二十二年,又改为建宁分省。国朝洪武初,改为建宁卫。八年,更为行都司。经历司在正堂之左。成化十二年,经历叶寿重修。断事司在仪门外之右。宋为西通判厅。元改为瓯宁县。国朝洪武八年,始改为断事司。岁久寝坏。成化十四年,断事夏白于行部大臣,遂给公帑,而命府同知李明共修葺之。厅之东有吏目厅。

文职公署

建宁府在府城宣化坊内,即宋提举司、元肃政廉访司故址也。旧在中和、平理二坊之间。国朝洪武元年改为卫,寻改为行都司,府治寓于建安县。八年知府胡祯始移建今所。堂之北,为架阁、仪杖二库。后堂之东北,为元明庙,宣德七年,知府张顺重修。成化三年,知府刘钺于府门之前为平政坊。又前临大街建楼,为府外门。经历司在府堂之右。照磨所在府堂之左。司狱司在府治之右。旧在行都司前宋之左狱址也。国朝洪武八年设,十四年移建于府治西从化坊之东南。景泰四年,知府贺浤又奏迁今所。税课司在府城中兴仁坊,即宋瑞华馆故址也。国朝洪武八年创建。永乐十四年圮于水,署司事广实仓副使周訚复建。成化十六年,同知李明重建。广实仓凡五所一所在府城中宣化坊,即宋西仓旧址也。国朝洪武八年,知府胡祯建。十九年,改为建阳卫仓。三十一年,改今名。知府苪麒11创建廒十又五,为间凡七十又五。一所在府城中朝天门德胜坊黄华山,即宋盐仓故址也。国朝洪武八年,知府胡祯建廒一,为间凡五。所在府治之右从化坊内。洪武二十三年,知府鲁仁杰建廒四,为间凡二十。一所在府城中亲贤坊内。永乐五年,知府刘敬建廒九,为间凡四十又五。一所在府城中德胜坊内。永乐三年,同知杨志铭建廒十又一,为间凡五十又五。十年,知府刘敬建廒三,为间凡一十又五。十三年,又建廒八,为间凡四十。新仓在府城中宣化坊。旧为指挥杨晔居室,没入于官。成化十八年,知府张正、同知李明建廒一十又二,为间凡三十又六。永丰库在府治之右,旧白云寺址也。洪武十三年建,今不设官。原降铜记本府经历司兼领之。织染局在府城中崇儒坊。洪武六年创建于黄华山下。永乐六年迁府学于其地,遂以旧府学地为之。永乐十四年圮于水,正统十二年重建。弓箭局洪武九年设。旧寓通玄观。正统十二年移附织染局。阴阳学旧景福堂址也。医学(上二学俱在府城中定安坊。)僧纲司在瓯宁寺西隅开元寺。洪武十五年,设于大中寺。二十八年寺毁,徙城南光孝寺。永乐十四年,寺圮于水,因徙今所。道纪司在府城东报恩观12。建宁递运所在府城通济门外敬客坊。洪武八年建。永乐十四年圮于水,宣德四年重建。公馆在府城内从化坊。成化七年,通判李明建,为清理军政之所,匾曰“东瓯书院”。旌善亭洪武十六年设。申明亭洪武三年设。

建安县在府治东从化坊,即宋东通判厅址也。初治黄华山下,唐大历间,州寄治于县署,自是遂不知县署徙于何地。宋治平三年,析置瓯宁县,建署于宁远门内。熙宁中,瓯宁县废,遂即其址为建安县署。建炎间没于兵。绍兴二年,知县石廉重建。中门外之左为丞厅,右为簿厅。元至正二年,县尹徐属移建今所。国朝洪武元年重建。正厅之东为典史厅,西为县狱。正统十二年,知县胡钦重建仪门及三门。景泰六年,知县葛琬重建后堂及庙舍。成化七年,知县徐宗重建穿堂,九年,又建库房于后堂之右。筹岭巡检司在县南南才里龙门桥头。宋建炎间建于岭上,名筹岭寨。元改为巡检司。国朝洪武初因之。九年,巡检穆毅移建今所。东游税课局在县东安泰里。元至正间始设,国朝洪武八年重建。太平水驿在县西南登仙里。元为太平站。国朝洪武二年改为驿。北苑茶焙在府城东吉苑里凤凰山之麓。伪闽龙启中,里人张晖居之。以其地宜茶,悉表而输于官,由是始有北苑之名。北苑之茶为天下第一,而凤凰山所产者,又冠于北苑。山之旁曰壑源,外曰沙溪,皆产茶,官私之焙,凡千三百三十有六,官焙三十有二,以北苑冠其首。苑之中,宋有漕司行衙。后经兵燹,惟茶堂星辉馆及前二门尚存。门之左有仓,受建宁北苑二里秋苗,以给春天之食。茶堂之后有御泉亭,盖造茶时取水于此,景祐间重修,丘荷为记。亭之前有红云岛,元时重加修葺。国朝洪武十年,建御茶亭于其中。亭之前为茶场,场之前为仪门,匾曰“清风”。门之左为茶焙,右为库房,前为外门,南直凤凰山之麓,为御泉亭。外门之东为执事者栖息之舍。宣德八年,知县戴肃建茶堂三间。成化元年,县丞马□建贮茶之室凡六间。三年,知县周正重建御泉亭,并建门楼。成化十八年,知县桂镐建焙茶之室凡三间。申明亭在县治南崇儒坊内。洪武三年建。报恩铺赤铺岸(上二铺在登仙里。)莒口铺在房村下里。(已上二铺俱宋时设,国朝因之。)刘坑铺谢坑铺(上二铺在登仙里。)八仙铺房村铺(上二铺在房村下里。已上七铺俱府城南。)瓦口铺横谷铺(上二铺在吉苑里。)枣林铺井崎铺箬溪铺(上三铺在建宁里。)马鞍铺东游铺(上二铺在安泰里。)牛头铺笼逢铺蕉坑铺(上三铺在川石里。已上十铺俱府城东。通上一十四铺,俱洪武四年设,成化十四年重修。)

瓯宁县在府治西宣化坊,元白公主衙故址也。按旧志,宋治平三年始置,县治在宁远门侧,熙宁中,县废,遂为建安县治。元祐四年复置,乃建治于城北朝天门外。后毁于兵。绍兴四年,知县范璿重建,乃移其故址稍前,以便坊市,后废。国朝洪武元年,知县展鉴因旧址重建。十二年,知县王迪迁于今所。正厅之右为幕厅。仪门内之右为县狱。天顺七年,知县乔铭重建正厅、幕厅及两廊。明年复建县狱,修仪门外门。成化九年,知县林鸿建库房于后堂之左。营头巡检司在县北禾吉里。正统四年设。九年,巡检郑宽建。成化十五年,巡检蔡珣创建鼓楼。税课局在县西高阳里上洋口。元至正间建,国朝因之。洪武十四年,知县王迪重建。成化十四年,大使高子晖重修。城西驿在府城西通济门外敬客坊之右。元为城西站。国朝洪武二年改为驿。叶坊圮在府城西北丰乐里。元为叶坊站。国朝洪武二年重建,改为驿。永乐十二年圮于水,惟前厅及庖房仅存。成化十六年,驿丞夏璥重建两廊及鼓楼。河泊所在府城西临江门外移忠坊。洪武十四年设。十六年始建。永乐十四年圮于水,成化四年,河泊所官罗俊建。公馆在县北营头巡检司之右。成化十八年,知县陈英建,为上官止宿之所。旌善亭洪武十六年,知县王迪建。申明亭洪武三年,知县展鉴建。(上二亭俱在县治西南管门之侧。正统丁卯,知县焦从周重建。)总铺在府治前之左,元刘万户居第故址也。国朝洪武四年建。宣德八年灾,正统五年,知府张瑛重建。县前铺在旧县治前太平坊。城西铺在敬客坊。长汀铺后沙铺即旧白沙。交溪铺丰乐铺中黄铺(上五铺在丰乐里。已上七铺俱县西。)雷石铺横山铺黄屯铺花桥铺冲村铺溪头铺(上六铺在崇安里。)北坑铺箬村铺营头铺宝历铺西瓯铺浒州铺罗滩铺瀛州铺(上八铺在禾供里。)郭道铺北平铺北津铺(上三铺在慈惠里。已上一十七铺俱县北。)塔岭铺蓬岭铺井后铺新岭铺(上四铺俱在县西北禾义里。)

浦城县在县城光禄街之东,建宁道之西,汉建安中建。宋绍兴四年毁于寇,知县吴中美重建。元至元中,达鲁花赤倚南海涯重修。岁久而圮,国朝洪武元年,知县张鹏举重建。厅之左为幕厅,谯楼之西为县狱。正统十四年悉毁于寇,知县张镛重建,未就而卒。景泰二年,县丞何俊踵而成之。盆亭巡检司在县西北安乐里。宋元丰三年建为盆亭寨,元因之。国朝洪武三年改今名。知县张鹏举建。高泉巡检司在县东高泉里。洪武三年,知县张鹏举建。溪源巡检司在县东北登俊里。宣德八年,巡视银场监察御史杨禧以地连江、浙,寇盗出没,奏请增设,寓县东万安桥局以视事。税课局在县治北皇华坊。元至正间建,名税课司。国朝洪武三年改为税课局。宣德七年省。正统十三年复设官,僦民居以视事。阴阳学寓县治谯楼之上。医学在县治正街之西。僧会司在县治西北天心寺。道会司在县治东玄妙观。府公馆在县治东南。成化九年,府通判李明以玄妙观左隙地创建。公馆四所一所在县治之西。正统丁卯知府张瑛命主簿阮苗建。凡达官贵客宦游经过者,皆寓宿于此。一所在县治南石岐。一所在县治南临江。(上二所俱成化十八年府同知李明建。凡上官行部,皆寓宿于此。)一所在县北安乐里。宋为枸木铺,元废,今改为公馆。际留仓二所一所在县治西北。宋为常平仓,元因之。国朝洪武二年,知县张鹏举重建,改今名。一所在县治东半里许,罗汉寺故址也。正统十年,知县甘棨以旧际留仓狭隘增置于此。教场在县治西西隅,为民快演武之所。旌善亭申明亭(上二亭俱在县治南。)县前铺在县治南。旧名县下铺。宋时设,元因之。国朝洪武四年,知县张鹏举建。十里铺在登云里。余回铺在孝悌里。临江铺石岭铺(上二铺在清湖里。)大湖铺蔡家铺(上二铺在靖安里。)张家铺在人和里。象家铺在东礼里。南岸铺在总章里。(已上九铺俱县南。)

校注

1指福、建、泉、漳、汀五洲,闽越设刺史分治。

2《闽都记 织染局》作“太监尚春以其地建市舶府,移建今所”。

3《闽书 都督府》作“在将军山之西,本指挥王贵宅”。

4《闽书 提举市舶衙门》作“成化十六年移建织染局”。

5似应作“匾正堂曰公生明”,前“曰”字疑衍。

6此指元顺帝至元(即后至元)元年置。万历《福州府志 建置》只称元置。不标年号,海口税课局亦同。

7万历《福州府志 建置》作“迳上税课局,宋建于迳口,名迳口务”。

8万历《福州府志 建置》作“漈门巡检司”。

9万历《福州府志 兵戎》作“在左卫之西”。

10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甲仗”,此误。

11嘉靖《建宁府志 官师》作“芮麟”。

12嘉靖《建宁府志 公署》作“在府城兴贤坊通玄观”。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