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孙子集注》目录


正文

【张预曰:巳解上文。】

圯地无舍,

【曹操曰:无所依也,水毁曰圯。
○李筌曰:地下曰圯,行必水淹也。
○陈皥曰:圯,低下也。孔明谓之地狱。狱者,中下四面高也。
○孟氏曰:太下则为敌所囚。
○杜佑曰:择地顿兵,当趋利而避害也。
○梅尧臣曰:山林险阻沮泽之地,不可舍止,无所依也。
○何氏曰:下篇言“圯地则吾将进其涂”,谓必固之地,宜速去之也。
○张预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为圯地。以其无所依,故不可舍止。】

衢地交合,

【曹操曰:结诸侯也。
○李筌曰:四通曰衢。结诸侯之交地也。
○贾林曰:结诸侯以为援。梅尧臣曰:夫四通之地,与旁国相通,当结其交也。
○何氏曰:下篇云“衢地,吾将固其结”,言交结诸侯,使牢固也。
○张预曰:四通之地,旁有邻国,先往结之,以为交援。】

絶地无留,

【曹操曰:无乆止也。
○李筌曰:地无泉井,畜牧采樵之处,为絶地,不可留也。
○贾林曰:溪谷坎险,前无通路,曰絶。当速去无留。
○梅尧臣曰:始去国,始出境,犹不居轻地,是不可乆留也。
○张预曰:去国越境而师者,絶地也。危絶之地,过于重地,故不可淹留乆止也。】

围地则谋,

【曹操曰:发竒谋也。
○李筌曰:因地能通。
○贾林曰:居四险之中曰围地,敌可往来,我难出入。居此地者,可预设竒谋,使敌不为我患,乃可济也。
○梅尧臣曰:往返险迂,当出竒谋。
○何氏曰:下篇亦云“围地则谋”,言在艰险之地,与敌相持,须用竒险诡谲之谋,不至于害也。
○张预曰:居前隘后固之地,当发竒谋。若汉高为匈奴所围,用陈平竒计得出,兹近之。】

死地则战。

【曹操曰:殊死战也。
○李筌曰:置兵于必死之地,人自为私鬬,韩信破赵,此是也。
○梅尧臣曰:前后有碍,决在死战。此而上举九地之大约也。
○王晳注上之五地并同曹公。
○何氏曰:下篇亦云“死地则战”者,此地速为死战则生,若缓而不战,气衰粮絶,不死何待也。
○张预曰:走无所往,当殊死战。淮阴背水陈是也。从“圯地无舍”至此为九变。止陈五事者,举其大略也。《九地篇》中说九地之变,唯言六事,亦陈其大略也。凡地有势有变,《九地篇》上所陈者是其势也,下所叙者是其变也。何以知九变为九地之变?下文云“将不通九变,虽知地形,不能得地利”,又《九地篇》云“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不可不察”。以此观之,义可见也。下旣说九地,此复言九变者,孙子欲叙五利,故先陈九变,盖九变五利相须而用,故兼言之。】

涂有所不由,
【曹操曰:隘难之地,所不当从,不得巳从之,故为变。
○李筌曰:道有险狭,惧其邀伏,不可由也。
○杜牧曰:后汉光武遣将军马援、耿舒讨武陵五溪蛮军,次下隽,今辰州也。有两道可入,从壷头则路近而水险,从充道则路夷而运远。帝初以为疑,及军至,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壷头,搤其咽喉则贼自破。以事上之帝。从援策,乃进营壷头。贼乗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会暑湿,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卒。耿舒与兄好畤侯书曰:“舒前上言,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壷头竟不得进,大众怫郁行死,诚可痛惜。”
○贾林曰:由,从也。途且不利,虽近不从。杜佑曰:阨难之地,所不当从也。不得巳从之,故为变也。
○梅尧臣曰:避其险阨也。
○王晳曰:途虽可从而有所不从,虑竒伏也。若赵渉说周亚夫,避殽黾阨陿之间,虑置伏兵,请走蓝田,出武关,扺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是也。
○张预曰:险阨之地,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故不可由也。不得巳而行之,必为权变。韩信知陈余不用李左车计,乃敢入井陉口,是也。】

军有所不击,

【曹操曰:军虽可击,以地险,难乆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则利薄,因穷之,兵必死战也。
○杜牧曰:盖以锐卒勿攻,归师勿遏,穷寇勿迫,死地不可攻。或我强敌弱,敌前军先至,亦不可击,恐惊之退走也。言有如此之军,皆不可击。斯统言为将须知有此不可击之军,卽须不击,益为知变也。故列于《九变篇》中。
○陈皥曰:见小利不能倾敌,则勿击之,恐重劳人也。
○贾林曰:军可威怀,势将降伏,则不击。寇穷据险,击则死战,可自固守,待其心惰取之。
○杜佑曰:军虽可击,以地险难乆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利薄也。穷困之卒,隘陷之军,不可攻,为死战也。当固守之以待隙也。
○梅尧臣曰:往无利也。
○王晳曰:曹公曰:军虽可击,以地险,难乆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则利薄。晳谓饵兵、锐卒、正正之旗、堂堂之陈,亦是也。
○张预曰:纵之而无所损,克之而无所利,则不须击也。又若我弱彼强,我曲彼直,亦不可击。如晋楚相持,土会曰:“楚人德刑政事典礼不易,不可敌也。不为是征。”义相近也。】

城有所不攻,

【曹操曰:城小而固,粮饶,不可攻也。操所以置华费而深入徐州,得十四县也。
○杜牧曰:操舍华费不攻,故能兵力完全,深入徐州,得十四县也。盖言敌于要害之地,深峻城隍,多积粮食,欲留我师。若攻拔之,未足为利,不拔则挫我兵势,故不可攻也。宋顺帝时,荆州守沈攸之反,素蓄士马,资用丰积,战士十万,甲马二千。军至郢城功,曹臧寅以为攻守异势,非旬日所拔,若不时举,挫锐损威,今顺流长驱,计日可捷,旣倾根本,则郢城岂能自固。故兵法曰“城有所不攻”是也。攸之不从,郢郡守柳世隆拒攸之,攸之尽锐攻之,不克,众溃走,入林自缢。后周武帝欲出兵于河阳以伐齐,吏部宇文弼进曰:“今用兵须择地,河阳要冲,精兵所聚,尽力攻之,恐难得志。如臣所见,彼汾之曲戌小山,平攻之,易拔,用武之地,莫过于此。”帝不纳,师竟无功。复大举伐齐,卒用弼计以灭齐。国家自元和三年至于今三十年间,凡四攻寇,魏薄攻寇之南宫县,上党攻寇之临城县,太原攻寇之河星镇,是寇三城,池浚壁坚,篘粟米石,金炭麻膏,凡城守之资,常为不可胜之计,以备官军击。虏攻旣不拔,兵顿力疲,寇以劲兵来救,故百战百败。故三十年间,困天下之功,力攻数万之寇,四围其境,通计十歳,竟无尺寸之功者,盖常堕寇计中,不能知变也。
○贾林曰:臣忠义重,禀命坚守者,亦不可攻也。
○梅尧臣曰:有所害也。
○王晳曰:城非控要,虽可攻,然惧于钝兵挫锐,或非坚实,而得士死力,又克虽有期,而救兵至,吾虽得之利,不胜其所害也。
○张预曰:拔之而不能守,委之而不为患,则不须攻也。又若深沟高垒,卒不能下,亦不可攻。如士匄请伐偪阳,荀罃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服为笑。”是也。】

地有所不争,

【曹操曰:小利之地方,争得而失之,则不争也。
○杜牧曰:言得之难守,失之无害。伍子胥諌夫差曰:“今我伐齐,获其地,犹石田也。”东晋陶侃鎭武昌,议者以武昌北岸有邾城,宜分兵鎭之。侃毎不答而言者不巳。侃乃渡水猎,引诸将佐语之曰:“我所以设险而御寇,正以长江耳。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羣夷,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寇虏,乃致祸之由,非御寇也。且今纵有兵守之,亦无益于江南。若羯虏有可乗之会,此又非所资也。”后庾亮戌之,果大败也。
○梅尧臣曰:得之无益者。
○王晳曰:谓地虽要害,敌巳据之,或得之无所用,若难守者。
○张预曰:得之不便于战,失之无害于巳,则不须争也。又若辽远之地,虽得之,终非巳有,亦不可争。如吴子伐齐,伍贠諌曰:“得地于齐,犹获石田也。不如早从事于越。”不听,为越所灭是也。】

君命有所不受,

【曹操曰:苟便于事,不拘于君命也。
○李筌曰:茍便于事,不拘君命。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是也。
○杜牧曰:《尉缭子》曰:“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
○贾林曰:决必胜之机,不可推于君命。苟利社稷,专之可也。
○孟氏曰:无敌于前,无君于后,阃外之事,将军制之。
○梅尧臣曰:从宜而行也。此而上五利也。
○张预曰:苟便于事,不从君命。夫槩王曰:“见义而行,不待命”是也。自“涂有所不由”至此为五利。或曰,自“圯地无舍”至“地有所不争”为九变,谓此九事,皆不从中覆,但临时制宜。故统之以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

【李筌曰:谓上之九事也。
○杜佑曰:九事之变,皆临时制宜,不由常道,故言变也。
○贾林曰:九变,上九事,将帅之任机权,遇势则变,因利则制,不拘常道,然后得其通变之利,变之则九,数之则十,故君命不在常变例也。
○梅尧臣曰:达九地之势变而为利也。
○王晳曰:非贤智不能尽事理之变也。何氏曰:孙子以九变名篇,解者十有余家,皆不条其九变之目者,何也?盖自“圯地无舍”而下至“君命有所不受”,其数十矣。使人不得不惑。愚熟观文意,上下止述其地之利害尔。且十事之中,君命有所不受,且非地事,昭然不类矣。盖孙子之意,言凡受命之将,合聚军众,如经此九地,有害而无利,则当变之。虽君命使之舍留攻争,亦不受也。况下文言“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其君命岂得与地形而同算也?况下之《地形篇》云“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厥旨尽在此矣。
○张预曰:更变常道而得其利者,知用兵之道矣。】

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

【贾林曰:虽知地形,心无通变,岂惟不得其利,亦恐反受害也。将贵适变也。
○梅尧臣曰:知地不知变,安得地之利。
○张预曰:凡地有形有变,知形而不晓变,岂能得地之利。】

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曹操曰:谓下五事也。九变一云五变。
○贾林曰:五利五变,亦在九变之中。遇势能变则利,不变则害。在人故无常体,能尽此理,乃得人之用也。五变谓途虽近,知有险阻竒伏之变而不由,军虽可击,知有穷蹙死鬬之变而不击,城虽势孤可攻,知有粮充、兵锐、将智、臣忠、不测之变而不攻,地虽可争,知得之难守,得之无利,有反夺伤人之变而不争,君命虽宜从之,知有内御不利之害而不受。此五变者,临时制宜,不可预定,贪五利者,途近则由军,势孤则击城,势危则攻地,可取则争军,可用则受命,贪此五利,不知其变,岂惟不得人用,抑亦败军伤士也。
○梅尧臣:曰知利不知变,安得人而用。
○王晳曰:虽知五地之利,不通其变,如胶柱鼔瑟耳。
○张预曰:凡兵有利有变,知利而不识变,岂能得人之用。曹公言下五事为五利者,谓九变之下五事也,非谓杂于利害巳下五事也。】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曹操曰: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李筌曰:害彼利此之虑。
○贾林曰:杂,一为亲,一为难。言利害相参杂,智者能虑之、愼之,乃得其利也。
○梅尧臣同曹操注。
○王晳曰:将通九变则利害尽矣。
○张预曰:智者虑事,虽处利地,必思所以害,虽处害地,必思所以利,此亦通变之谓也。】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

【曹操曰:计敌不能依五地为我害,所务可信也。
○杜牧曰:信,申也。言我欲取利于敌人,不可但见取敌人之利,先须以敌人害我之事,参杂而计量之,然后我所务之利乃可申行也。
○贾林曰:在利之时则思害,以自愼。一云以害杂利行之,威令以临之,刑法以戮之,巳不二三,则众务皆信,人不敢欺也。
○梅尧臣曰:以害参利,则事可行。王晳曰:曲尽其利,则可胜矣。
○张预曰:以所害而参所利,可以伸巳之事。郑师克蔡,国人皆喜,惟子产惧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后楚果伐郑,此是在利思害也。】

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曹操曰:旣参于利,则亦计于害,虽有患可解也。
○李筌曰:智者为利害之事,必合于道,不至于极。
○杜牧曰:我欲解敌人之患,不可但见敌能害我之事,亦须先以我能取敌人之利,参杂而计量之,然后有患乃可解释也。故上文云“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也。譬如敌人围我,我若但知突围而去,志必懈怠,即必为追击,未若励士奋击,因战胜之利以解围也。举一可知也。
○贾林曰:在害之时,则思利而免害。故措之死地则生,投之亡地则存,是其患解也。
○梅尧臣曰:以利参害,则祸可脱。
○王晳曰:周知其害,则不败矣。
○何氏曰:利害相生,明者常虑。
○张预曰:以所利而参所害,可以解已之难。张方入洛阳,连战皆败,或劝方宵遁。方曰:“兵之利钝是常责,因败以为成耳。”夜濳进逼敌,遂致克捷。此是在害思利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

【曹操曰:害其所恶也。
○李筌曰:害其政也。杜牧曰:恶音一路反。言敌人茍有其所恶之事,我能乗而害之,不失其机,则能屈敌也。
○贾林曰:为害之计,理非一途,或诱其贤智,令彼无臣,或遗以奸人,破其政令,或为巧诈间其君臣,或遗工巧使其人疲财耗,或溃淫乐变其风俗,或与美人惑乱其心。此数事,若能濳运阴谋,宻行不泄,皆能害人,使之屈折也。
○梅尧臣曰:制之以害,则屈也。
○王晳曰:穷屈于必害之地,勿使可解也。
○张预曰:致之于受害之地,则自屈服。或曰,间之使君臣相疑,劳之使民失业,所以害之也。若韦孝寛间斛律光,高颎平陈之策是也。】

役诸侯者以业,

【曹操曰:业,事也。使其烦劳,若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也。
○李筌曰:烦其农也。
○杜牧曰:言劳役敌人,使不得休,我须先有事业,乃可为也。事业者,兵众、国富、人和、令行也。
○杜佑曰:能以事劳役诸侯之人,令不得安佚。韩人令秦凿渠之类是也。或以竒技、艺业、淫巧、功能,令其耽之心目,内役诸侯。若此而劳。
○梅尧臣曰:挠之以事则劳。
○王晳曰:常若为攻袭之业,以弊敌也。田常曰:“吾兵业巳加鲁矣。”
○张预曰:以事劳之,使不得休。或曰,压之以富强之业,则可役使,若晋楚国,强郑人以牺牲玊帛,奔走以事之,是也。】

趋诸侯者以利,

【曹操曰:令自来也。
○李筌曰:诱之以利。
○杜牧曰:言以利诱之,使自来至我也,堕吾画中。
○孟氏曰:趋,速也。善示以利,令忘变而速至,我作变以制之,亦谓得人之用也。梅尧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趋敌之间,当周旋我利也。
○张预曰:动之以小利,使之必趋。】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


○梅尧臣曰:所恃者不懈也。】

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曹操曰:安不忘危,常设备也。
○李筌曰:预备不可阙也。
○杜佑曰:安则思危,存则思亡,常有备。
○梅尧臣曰:所頼者有备也。
○王晳曰:备者实也。
○何氏曰:《吴略》曰:“君子当安平之世,刀剑不离身。古诸侯相见,兵卫不彻警。”盖虽有文事,必有武备,况守边固圉,交刃之际欤?凡兵所以胜者,谓击其空虚,袭其懈怠,茍严整终事,则敌人不至。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昔晋人御秦,深垒固军以待之,秦师不能乆。楚为陈而吴人至,见有备而返。程不识将屯,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吏治军簿,虏不得犯。朱然为军师,虽世无事,毎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使敌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是谓能外御其侮者乎。常能居安思危,在治思乱,戒之于无形,防之于未然,斯善之善者也。其次莫如险其走集,明其伍候,慎固其封守,缮完其沟隍。或多调军食,或益修战械,故曰“物不素具,不可以应卒”。又曰“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常使彼劳我佚,彼老我壮,亦可谓先人有夺人之心,不战而屈人之师也。若夫莒以恃陋而溃,齐以狎敌而歼,虢以易晋而亡,鲁以果邾而败,莫敖小罗而无次,吴子入巢而自轻,斯皆可以作鉴也。故“吾有以待”,“吾有所不可攻”者,能豫备之之谓也。
○张预曰:言须思患而预防之。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故将有五危,

【李筌张预曰:下五事也。】

必死,可杀也。

【曹操曰:勇而无虑,必欲死鬬,不可曲挠,可以竒伏中之。
○李筌曰:勇而无谋也。
○杜牧曰:将愚而勇者患也。黄石公曰:“勇者好行,其志愚者,不顾其死。”《呉子》曰:“凡人之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耳。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将也。”
○梅尧臣同李筌注。
○何氏曰:《司马法》曰:“上死不胜”,言贵其谋胜也。
○张预曰:勇而无谋,必欲死鬬,不可与力争,当以竒伏诱致而杀之。故《司马法》曰:“上死不胜。”言将无策略,止能以死先士卒,则不胜也。】

必生,可虏也。

【曹操曰:见利畏法,不进也。
○李筌曰:疑怯可虏也。
○杜牧曰:晋将刘裕泝江追桓玄,战于峥嵘洲。于时义军数千,玄兵甚盛,而玄惧有败衂,常漾轻舸于舫侧,故其众莫有鬬心。义军乗风纵火,尽锐争先,玄众是以大败也。
○孟氏曰:将之怯弱,志必生返,意不亲战,士卒不精,上下犹豫,可急击而取之。《新训》曰:“为将怯愞,见利而不能进。”太公曰:“失利后时,反受其殃。”
○梅尧臣曰:怯而不果。
○王晳曰:无鬬志。曹公曰:见利怯,不进也。晳谓见害亦轻走矣。
○何氏曰:《司马法》曰:“上生多疑,疑为大患也。”
○张预曰:临陈畏怯,必欲生返,当鼔噪乗之,可以虏也。晋楚相攻,晋将赵婴齐令其徒先具舟于河,欲败而先济是也。】

忿速,可侮也。

【曹操曰:疾急之人,可忿怒侮而致之也。
○李筌曰:急疾之人,性刚而可侮致也。太宗杀宋老生而平霍邑。
○杜牧曰:忿者,刚怒也。速者,褊急也。性不厚重也。若敌人如此,可以凌侮,使之轻进而败之也。十六国姚襄攻黄落,前秦符生遣符黄眉邓羌讨之,襄深沟高垒,固守不战,邓羌说黄眉曰:“襄性刚狠,易以刚动。若长驱鼔行,直压其垒,必忿而出,师可一战而擒也。”黄眉从之。襄怒出战,黄眉等斩之。
○杜佑曰:急疾之人,可忿怒而致死。忿速易怒者,狷戆疾急,不计其难,可动作欺侮。
○梅尧臣曰:狷急易动。
○王晳曰:将性贵持重,忿狷则易挠。
○张预曰:刚愎褊急之人,可凌侮而致之。楚子玊刚忿,晋人执其使以怒之,果从晋师,遂为所败,是也。】

廉洁,可辱也。

【曹操曰:廉洁之人,可污辱致之也。
○李筌曰:矜疾之人,可辱也。
○杜佑曰:此言敌人若高壁固垒,欲老我师,我势不可留,利在速战,揣知其将多忿急,则轻侮而致之。性本廉洁,则污辱之。如诸葛孔明遗司马仲达以巾帼,欲使怒而出战。仲达忿怒欲济师,魏帝遣辛毗仗节以止之。仲达之才,犹不胜其忿,况常才之人乎。
○梅尧臣曰:侚名不顾。
○王晳同曹操注。
○张预曰:淸洁爱民之士,可垢辱以挠之,必可致也。】

爱民,可烦也。

【曹操曰:出其所必趋。爱民者则必倍道兼行以救之,救之则烦劳也。
○李筌曰:攻其所爱,必卷甲而救爱,其人乃可以计疲。
○杜牧曰:言仁人爱民者,惟恐杀伤,不能舍短从长,弃彼取此,不度远近,不量事力。凡为我攻则必来救,如此,可以烦之令其劳顿,而后取之也。
○陈皥曰:兵有须救、不必救者。项羽救赵,此须救也。亚父委梁,不必救也。
○贾林曰:廉洁之人,不好侵掠,爱人之仁,不好鬬战,辱而烦之,其动必败。
○梅尧臣曰:力疲则困。
○王晳曰:以竒兵。若将攻城邑者,彼爱民必数救,则烦劳也。
○张预曰:民虽可爱,当审利害,若无微不救,无远不援,则出其所必趋,使烦而困也。】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陈皥曰:良将则不然。不必死,不必生,随事而用,不忿速,不耻辱,见可如虎。否则闭戸,动静以计,不可喜怒也。
○梅尧臣曰:皆将之失,为兵之凶。
○何氏曰:将材古今难之。其性往往失于一偏尔。故《孙子》首篇言“将者,智信仁勇严”,贵其全也。
○张预曰:庸常之将,守一而不知变,故取则于巳,为凶于兵,智者则不然。虽勇而不必死,虽怯而不必生,虽刚而不可侮,虽廉而不可辱,虽仁而不可烦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贾林曰:此五种之人,不可任为大将,用兵必败也。
○梅尧臣曰:当愼重焉。
○张预曰:言须识权变,不可执一道也。】

孙子集注卷之八

孙子集注卷之九

行军篇

(曹操曰:择便利而行也。
○王晳曰:行军当据地便,察敌情也。〇张预曰:知九地之变,然后可以择利而行军,故次九变。)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

【王晳曰:处军凡有四,相敌凡三十有一。
○张预曰:自絶山依谷至伏奸之所处,则处军之事也。自敌近而静至必谨察之则相敌之事也。相犹察也,料也。】

絶山依谷,

【曹操曰:近水草,利便也。
○李筌曰:军我敌彼也。相其依止,则胜败之数,彼我之势,可知也。絶山守险也,谷近水草。夫列营垒,必先分卒守隘,纵畜牧,收樵采而后宁。
○杜牧曰:絶,过也。依,近也。言行军经过山险,须近谷而有水草之利也。《吴子》曰:“无当天灶,大谷之口。”言不可当谷,但近谷而处可也。
○贾林曰:两军相当,敌宜择利而动,絶山跨山,依谷傍谷也。跨山无后患,依谷有水草也。
○梅尧臣曰:前为山所隔,则依谷以为固。
○王晳曰:絶度也,依谓附近耳。曹公曰:近水草,便利也。
○张预曰:絶犹越也。凡行军越过山险,必依附溪谷而居,一则利水草,一则负险固。后汉武都羌为宼,马援讨之。羌在山上,援据便地,夺其水草,不与战。羌穷困,悉降。羌不知依谷之利也。】

[大连有大黑山,海拔663.1米,山顶有卑沙城,背依悬崖绝地,面北,山势险要,主山余脉北行十余里,下有二河相交。唐王李世民征高丽,尝驻兵于此。半山仍有垒石矮墙,当年遗迹依稀可见。此则绝山依谷、视生处高之意。]

视生处高,

【曹操曰:生者,阳也。
○李筌曰:向阳曰生,在山曰高。生高之地,可居也。
○杜牧曰:言须处高而面南也。
○陈皥曰:若地有东西,其法何如?答曰:然则面东也。
○贾林曰:居阳曰生,视生为无蔽冐物色处,军当在高。
○杜佑曰:高阳也,视谓目前生地,处军当在高。
○梅尧臣曰:若在陵之上必向阳而居,处高乗便也。
○张预曰:视生谓面阳也。处军当在高阜。】

战隆无登,

【曹操曰:无迎高也。
○李筌曰:敌自高而下,我无登而取之。
○杜牧曰:隆,高也。言敌人在高,我不可自下往高迎敌人而接战也。一作战降无登降下也。
○贾林曰:战宜乗下,不可迎高也。
○杜佑曰:无迎高也。谓山下也。战于山下,敌引之上山,无登逐也。
○梅尧臣曰:敌处地之高不可登而战。
○张预曰:敌处隆高之地,不可登迎与战。一本作战降无登迎,谓敌下山来战,引我上山,则不可登迎。】

此处山之军也。

【梅尧臣曰:处山当知此三者。
○张预曰:凡高而崇者,皆谓之山。处山拒敌,以上三事为法。】

絶水必远水,

【曹操李筌曰:引敌使渡。
○杜牧曰:魏将郭淮在汉中,蜀主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欲依水为陈,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旣列陈,备疑不敢渡。
○梅尧臣曰:前为水所隔,则远水以引敌。
○王晳曰:我絶水也。曹说是也。
○张预曰:凡行军过水,欲舍止者,必去水稍远,一则引敌使渡,一则进退无碍。郭淮远水为陈,刘备悟之而不渡,是也。】

客絶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李筌曰:韩信杀龙沮于潍水,夫槩败楚子于淸发,是也。
○杜牧曰:楚汉相持,项羽自击彭越,令其大司马曹咎守成皋。汉军挑战,咎渉汜水战,汉军候半渉,击,大破之。水内乃汭也,误为内耳。
○梅尧臣曰:敌之方来,迎于水濵,则不渡。
○王晳曰:内当作汭。迎于水汭,则敌不敢济。远则趋利不及,当得其宜也。
○何氏曰:如春秋时,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旣成列,楚人未旣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旣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旣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旣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宋公违之,故败也。吴伐楚,楚师败,及淸发,将击之。夫槩王曰:“困兽犹鬬,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鬬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从之,又败之。魏将郭淮在汉中,蜀主刘备欲渡汉水来攻。时诸将等议曰:“众寡不敌,欲依水为陈以拒之。”淮曰:“此则示弱而不足以挫敌,非筭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旣陈备疑不敢渡。唐武德中,薛万均与罗艺守幽燕,窦建德率众十万宼范阳。万均谓艺曰:“众寡不敌今,若出鬬,百战百败。当以计取之。可令羸兵弱马阻水背城为陈,以诱之。贼若渡水交兵,请公精骑百人伏于城侧,待其半渡而击之。”从之。建德渡水,万均击破之。
○张预曰:敌若引兵渡水来战,不可迎之于水边,俟其半济,行列未定,首尾不接,击之必胜。公孙瓉败黄巾贼于东光,薛万均破窦建德于范阳,皆用此术也。】

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

【曹操曰:附,近也。
○李筌曰:附水迎客,敌必不得渡而与我战。
○杜牧曰:言我欲用战,不可近水迎敌,恐敌人疑我,不渡也。义与上同。但客主词异耳。
○杜佑曰:附,近也。近水待敌,不得渡也。
○梅尧臣曰:必欲战,亦莫若远水。
○王晳曰:我利在战,则当差远,使敌必渡而与之战也。
○张预曰:我欲必战,勿近水迎敌,恐其不得渡。我不欲战则阻水拒之,使不能济。晋将阳处父与楚将子上夹汦水而军,阳子退舍,欲使楚人渡。子上亦退舍,欲令晋师渡。遂皆不战而归。】

视生处高,

【曹操曰:水上亦当处其高也。前向水,后当依高而处之。
○梅尧臣曰:水上亦据高而向阳。
○王晳曰:曹公曰水上亦当处其高。晳谓为近水之地下,曹注云:恐漑我也。疑当在此下。
○何氏曰:视生,向阳远视也。军处高远,见敌势则敌人不得濳来,出我不意也。
○张预曰:或岸边为陈,或水上泊舟,皆须面阳而居高。】

无迎水流。

【曹操曰:恐漑我也。
○李筌曰:恐漑我也。智伯灌赵襄子,光武溃王寻,迎水处高,乃败之。
○杜牧曰:水流就下,不可于卑下处军也,恐敌人开决灌浸我也。上文云视生处高也。诸葛武侯曰:“水上之陈,不逆其流。”此言我军舟船亦不可泊于下流,言敌人得以乗流而薄我也。
○贾林曰:水流之地,可以漑吾军,可以流毒药。迎,逆也。一云逆流而营军,兵家所忌。
○梅尧臣曰:无军下流,防其决灌,舳舻之战,逆亦非便。
○王晳曰:当乗上流。魏曹仁征吴,欲攻濡须洲中,蒋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谓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而败。
○何氏曰:顺流而战,则易为力。
○张预曰:卑地勿居,恐决水漑我,舟战亦不可处下流,以彼沿我泝战不便也。兼虑敌人投毒于上流。楚令尹拒吴,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遂决战,果胜。是军须居上流也。】

此处水上之军也。

【梅尧臣曰:处水上当知此五者。
○张预曰:凡近水为陈,皆谓水上之军。水上拒敌以上五事为法。】

絶斥泽,惟亟去无留。

【陈皥曰:斥,咸卤之地,水草恶渐洳,不可处军。《新训》曰“地固斥泽,不生五榖”者是也。
○贾林曰:咸卤之地,多无水草,不可乆留。
○梅尧臣曰:斥,远也。旷荡难守,故不可留。
○王晳曰:斥,卤也。地广且下,而无所依。
○张预曰:《刑法志》云:“山川沈斥。”颜师古注曰:“沈,深水之下。斥,咸卤之地。”然则斥泽谓瘠卤渐洳之所也,以其地气湿润,水草薄恶,故宜急过。】
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

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喜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渡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蒋潢,井生葭苇,山林蘙荟,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藏处也。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者,易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进者,进也。辞诡而强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而居其侧者,阵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阵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倚仗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舎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言入入者,失众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辽中陈而立有顷即定,此则能持重也。】

旌旗动者,乱也。

【杜牧曰:鲁庄公败齐于长勺,曹刿请逐之,公曰若何。对曰:“视其辙乱而旗靡,故逐之。”
○杜佑曰:旌旗谬动,扺东触西,倾倚者乱也。
○梅尧臣曰:旌旗輙动,偃亚不次,无纪律也。
○张预曰:旌旗所以齐众也,而动揺无定,是部伍杂乱也。】

吏怒者,倦也。

【杜牧曰:众悉倦弊,故吏不畏而忿怒也。
○陈皥曰:将兴不急之役,故人人倦弊也。
○贾林曰:人困则多怒。
○梅尧臣曰:吏士倦烦,怒不畏避也。
○张预曰:政令不一则人情倦,故吏多怒也。晋楚相攻,晋禆将赵旃魏锜怒而欲败晋军,皆奉命于楚。却克曰:“二憾往矣,弗备必败。”是也。】

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一云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李筌曰:杀其马而食肉,故曰军无粮也。不返舍者,穷迫不及灶也。
○杜牧曰:粟马言以粮榖秣马也,肉食者杀牛马飨士也。军无悬缻者,悉破之,示不复炊也,不返其舍者,昼夜结部伍也。如此皆是穷冦,必欲决一战尔。缻音府,炊器也。
○梅尧臣曰:给粮以秣乎马,杀畜以飨乎士,弃缻不复炊,暴露不返舍,是欲决战而求胜也。
○王晳曰:粟马肉食,所以为力且乆也。军无缻,不复饮食也。不返舍,无回心也。皆谓以死决战耳。敌如此者,当坚守以待其弊也。
○张预曰:捐粮榖以秣马,杀牛畜以飨士,破釡及缻,不复炊爨,暴露兵众,不复反舍,兹穷寇也。孟明焚舟,楚军破釡之类是也。】

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

【曹操曰:谆谆,语貌,翕翕,失志貌。
○李筌曰:谆谆翕翕,窃语貌。士卒之心恐上,则私语而言,是失众也。
○杜牧曰:谆谆者,乏气声促也。翕翕者,颠倒失次貌。如此者,忧在内,是自失其众心也。
○贾林曰:谆谆,窃议貌,翕翕,不安貌,徐与人言,递相问貌。如此者,必散失部曲也。
○梅尧臣曰:谆谆吐诚恳也,翕翕旷职事也,缓言强安,恐众离也。
○王晳曰:谆谆,语诚恳之貌,翕翕者患其上也。将失人心,则众相与语诚恳而患其上也。
○何氏曰:两人窃语,诽议主将者也。
○张预曰:谆谆,语也。翕翕,聚也。徐,缓也。言士卒相聚私语,低缓而言,以非其上,是不得众心也。】

数赏者,窘也。

【李筌曰:窘则数赏以劝进。
○杜牧曰:势力穷窘,恐众为叛,数赏以恱之。
○孟氏曰:军实窘也。恐士卒心怠,故别行小惠也。
○梅尧臣曰:势穷,忧叛离,屡赏以恱众。
○王晳曰:众窘而不和裕,则数赏以恱之。
○张预曰:势窘则易离,故屡赏以抚士。】

数罚者,困也。

【李筌曰:困则数罚以励士。
○杜牧曰:人力困弊,不畏刑罚,故数罚以惧之。
○梅尧臣曰:人弊不堪命,屡罚以立威。
○王晳曰:众困而不精勤,则数罚以胁之也。
○张预曰:力困则难用,故罚以畏众。】

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

【曹操曰:先轻敌,后闻其众,则心恶之也。
○李筌曰:先轻后畏,是勇而无战者,不精之甚也。
○杜牧曰:料敌不精之甚。
○贾林曰:敎令不能分明,士卒又非精练,如此之将,先欲强暴伐人,众悖则惧也。至懦之极也。
○梅尧臣曰:先行乎严暴,后畏其众离,训罚不精之极也。
○王晳曰:敌先行列暴,后畏其众离,为将不精之甚也。
○何氏曰:寛猛相济,精于将事也。
○张预曰:先轻敌,后畏人。或曰,先刻暴御下,后畏众叛巳,是用威行爱不精之甚,故上文以数赏数罚而言也。】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李筌曰:徐前而疾后曰委谢。
○杜牧曰:所以委质来谢,此乃势巳穷,或有他故,必欲休息也。
○贾林曰:气委而言谢者,欲求两解。
○杜佑曰:战未相伏而下意气相委谢者,欲休息也。
○梅尧臣曰:力屈欲休兵,委质以来谢。
○王晳曰:势不能乆。张预曰:以所亲爱委质来谢,是势力穷极,欲休兵息战也。】

兵怒而相迎,乆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曹操曰:备竒伏也。
○李筌曰:是军必有竒伏,须谨察之。
○杜牧曰:盛怒出陈,乆不交刃,复不解去,有所待也。当谨伺察之,恐有竒伏旁起也。
○孟氏曰:备有别应。
○梅尧臣曰:怒而来逆我,乆而不接战,且又不解去,必有竒伏以待我。此以上论敌情。
○张预曰:勇怒而来,旣不合战又不引退,当宻伺之,必有竒伏也。】

兵非益多也。

【曹操曰:权力均。一云兵非贵益多。
○贾林曰:不贵众击寡,所贵寡击众。
○王晳曰:晳谓权力均足矣,不以多为益。
○张预曰:兵非增多于敌,谓权力均也。】

惟无武进。

【曹操曰:未见便也。
○贾林曰:武不足专进,专进则暴。
○王晳曰:不可但恃武也。当以。】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牧曰:贞元三年,吐蕃首领尚结赞因侵掠河曲,遇疫疠,人马死者太半,恐不得回,乃诈与侍中马燧欵恳,因奏请盟会。燧乃盟之。时河中节度使浑瑊奏曰:“若国家勒兵境上,以谋伐为计。蕃戎请盟,亦听信之。今吐蕃无所求于国家,遽请盟会,必恐不实。”上不纳浑瑊,率众二万屯泾州平凉县,盟坛在县西三十里。五月十三日,瑊率三千人会坛所,吐蕃果裹甲劫盟焉。
○陈皥曰:因盟相劫,不独国朝。晋楚会于宋,楚人裹甲欲袭晋。晋人知之,是以失信也。今言无约而请和,盖总论两国之师,或侵或伐,彼我皆未屈弱,而无故请和好者,此必敌人国内有忧危之事,欲为苟且暂安之计。不然,则知我有可图之势,欲使不疑,先求和好,然后乗我不备而来取也。石勒之破王浚也,先宻为和好,又臣服于浚,知浚不疑,乃请修朝觐之礼。浚许之,及入,因诛浚而灭之。
○杜佑曰:未有要约而便来请和,有间谍也。
○梅尧臣曰:无约请和,必有奸谋。
○王晳曰:无故骤请和者,宜防他谋也。
○张预曰:无故请和,必有奸谋。汉高祖欲击秦军,使郦食其持重寳啖其将贾竖,秦将果欲连和。高祖因其怠而击之,秦师大败。又晋将李矩守荣阳,刘畅以三万人讨之。矩遣使奉牛酒请降,濳匿精兵,见其弱卒。畅大飨士卒,人皆醉饱,矩夜袭之,畅仅以身免,奔走。】

而陈兵车者,期也。

【李筌曰:战有期,及将用,是以奔走之。
○杜牧曰:上文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盖先出车定战场界,立旗为表,奔走赴表以为陈也。旗者,期也。与民期于下也。《周礼?大搜》曰:“车骤徒趋,及表乃止。”是也。
○贾林曰:寻常之期,不合奔走,必有远兵相应,有晷刻之期,必欲合势,同来攻,我宜速备之。
○梅尧臣曰:立旗为表,奔以赴列。
○王晳曰:陈而期,民将求战也。
○张预曰:立旗为表,与民期于下,故奔走以赴之。《周礼》曰:“车骤徒趋,及表乃止。”是也。】

半进半退者,诱也。

【李筌曰:散于前。
○杜牧曰:伪为杂乱不整之状,诱我使进也。
○梅尧臣曰:进退不一,欲以诱我。
○王晳曰:诡乱,形也。
○张预曰:诈为乱形,是诱我也。若吴子以囚徒示不整,以诱楚师之类也。】

杖而立者,饥也。

【李筌曰:困不能齐。
○杜牧曰:不食必困,故杖也。一本从此仗字。
○杜佑曰:倚仗矛戟而立者,饥之意。
○梅尧臣曰:倚兵而立者,足见饥弊之色。
○王晳曰:倚杖者,困馁之相。
○张预曰:凡人不食则困,故倚兵器而立。三军饮食,上下同时,故一人饥则三军皆然。】

汲而先饮者,渴也。

【李筌曰:汲未至,先飮者,士卒之渴。
○杜牧曰:命之汲水,未汲而先取者,渴也。覩一人三军可知也。
○梅尧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以此见其众行驱饥渴也。
○张预曰:汲者未及归营,而先饮水,是三军渴也。】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

【曹操曰:士卒之疲劳也。
○李筌曰:士卒难用也。
○杜佑曰:士疲倦也。敌人来见我利而不能击进者,疲劳也。
○梅尧臣曰:人其困乏,何利之趋。
○张预曰:士卒疲劳,不可使战,故虽见利,将不敢进也。】

鸟集者,虚也。

【李筌曰:城上有乌,师其遁也。
○杜牧曰:设留形而遁。齐与晋相持,叔向曰:“乌鸟之声乐,齐师其遁。”后周齐王宪伐高齐,将班师,乃以柏叶为幕,烧粪壤去。高齐视之,二日乃知其空营,追之不及。此乃设留形而遁走也。
○陈皥曰:此言敌人若去,营幕必空,禽鸟旣无畏,乃鸣集其上。楚子元伐郑,将奔,谍者告曰:“楚幕有乌。”乃止。则知其是设留形而遁也。此篇盖孙子辩敌之情伪也。
○杜佑曰:敌大作营垒示我众,而乌集止其中者,虚也。
○梅尧臣曰:敌人旣去,营垒空虚,鸟乌无猜,来集其上。
○张预曰:凡敌濳退必奔,营幕禽鸟见空,鸣集其上。楚伐郑,郑人将奔,谍告曰:“楚幕有乌。”乃止。又晋伐齐叔,向曰:“城上有乌,齐师其遁。”此乃设留形而遁也。】

夜呼者,恐也。

【曹操曰:军士夜呼,将不勇也。
○李筌曰:士卒怯而将懦,故惊恐相呼。
○杜牧曰:恐惧不安,故夜呼以自壮也。
○陈皥曰:十人中一人有勇,虽九人怯懦,恃一人之勇亦可自安。今军士夜呼,盖是将无勇,曹说是也。
○孟氏同陈皥注。
○张预曰:三军以将为主,将无胆勇,不能安众,故士卒恐惧而夜呼。若晋军终夜有声是也。】

军扰者,将不重也。

【李筌曰:将无威重则军扰。
○杜牧曰:言进退举止,轻佻率易,无威重,军士亦扰乱也。
○陈皥曰:将法令不严,威容不重,士因以扰乱也。
○梅尧臣同陈皥注。
○张预曰:军中多惊扰者,将不持重也。张辽屯长社,夜军中忽乱,一军尽扰。辽谓左右:“勿动,是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士安坐。

众草而多障者,疑也。

【曹操曰: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
○杜牧曰言:敌人或营垒未成,或拔军濳去,恐我来追,或为掩袭,故结草,使往往相聚,如有人伏藏之状,使我疑而不敢进也。贾林曰:结草多为障蔽者,欲使我疑之于中,兵必不实,欲别为攻袭,宜审备之。
○杜佑曰:结草多障,欲使我度稠草中。多障蔽者,敌必避去,恐追及,多作障蔽使人疑有伏焉。
○张预曰:或敌欲追我,多为障蔽,设留形而遁,以避其追。或欲袭我,丛聚草木以为人屯,使我备东而击西,皆所以为疑也。】

鸟起者,伏也。

【曹操曰:鸟起,其上下有伏兵。
○李筌曰:藏兵曰伏。
○杜佑曰:下有伏兵往藏,触鸟而惊起也。
○张预曰:鸟适平飞,至彼忽高起者,下有伏兵也。】

兽骇者,覆也。

【曹操曰:敌广陈张翼,来覆我也。
○李筌曰:不意而至曰覆。
○杜牧曰:凡敌欲覆我,必由他道,险阻林木之中,故驱起伏兽骇逸也。覆者,来袭我也。
○陈皥曰:覆者谓隐于林木之内,濳来掩我。候两军战酣,或出其左右,或出其前后,若惊骇伏兽也。
○梅尧臣曰:兽惊而奔,旁有覆。
○张预曰:凡欲掩覆人者,必由险阻草木中来,故惊起伏兽奔骇也。】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

【杜牧曰:车马行疾,仍须鱼贯,故尘高而尖。
○杜佑曰:车马行疾,尘相冲,故高也。
○梅尧臣曰:蹄轮势重,尘必高锐。
○张预曰:车马行疾而势重,又辙迹相次而进,故尘埃高起而锐直也。凡军行须有探候之人在前,若见敌尘,必驰报主将。如潘党望晋尘,使骋而告是也。】

卑而广者,徒来也。

【杜牧曰:歩人行迟,可以并列,故尘低而阔也。
○梅尧臣曰:人歩低,轻尘必卑广。
○王晳曰:车马起尘猛,歩人则差缓也。
○张预曰:徒歩行缓而迹轻,又行列踈远,故尘低而来。】

散而条达者,樵采也。

【李筌曰:烟尘之候。晋师伐齐,曵柴从之,齐人登山望而畏其众,乃夜遁。薪来即其义也。此筌以樵采二字为薪来字。
○杜牧曰:樵采者,各随所向,故尘埃散衍条达,纵横断絶貌也。
○梅尧臣曰:樵采随处,尘必纵横。
○王晳曰:条达,纤微断续之貌。
○张预曰:分遣厮役,随处樵采,故尘埃散乱而成遂道。】

[点校者按,樵采,李筌以为薪来,其说是。盖采薪砍柴,必无尘埃腾空而起。“尘”之起,分辨其车来、徒来、樵来,三者偶句排比,采字必为来字形近之误。]

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杜牧曰:欲立营垒,以轻兵往来为斥候,故尘少也。
○梅尧臣曰:轻兵定营,往来尘少。
○张预曰:凡分栅营者,必遣轻候四面近视其地,欲周知俭易广狭之形,故尘微而来。】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曹操曰:其使来,卑辞,使间视之,敌人增备也。
○杜牧曰:言敌人使来言辞卑逊,复增垒涂壁,若惧我者,是欲骄我,使懈怠,必来攻我也。赵奢救阏与,去邯郸三十里,增垒不进。秦间来,必善食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果大喜曰:“阏与非赵所有矣。”奢旣遣秦间,乃倍道兼行,掩秦不备,击之,遂大破秦军也。
○梅尧臣曰:欲进者,外则卑辞,内则益备,欵我也。
○张预曰:使来辞逊,敌复增备,欲骄我而后进也。田单守即墨,燕将骑劫围之。单身操版挿与士卒分功,使妻妾编行伍之间,散食飨士,乃使女子乗城约降。燕大喜,又收民金千镒,令富豪遣使遗燕将,书曰:“城即降,愿无虏妻妾。”燕人益懈。乃出兵击,大破之。】

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曹操曰:诡诈也。
○杜牧曰:吴王夫差北征,会晋定公于黄池。越王句践伐吴,吴晋方争长未定。吴王惧,乃合大夫而谋曰:“无会而归,与会而先晋,孰利?”王孙雒曰:“必会而先之。”吴王曰:“先之若何?”雒曰:“今夕必挑战以广民心,乃能至也。”于是吴王以带甲三万人,去晋军一里,声动天地。晋使董褐视之,吴王亲对曰:“孤之事君在今日,不得事君亦在今日。”董褐曰:“臣观吴王之色,若有大忧。吴将毒我,不可与战。”乃许先会。吴王旣会,遂还焉。
○杜佑曰:诡诈驱驰,示无所畏,是知欲退也。
○梅尧臣曰:欲退者,使旣词壮,兵又强进,胁我也。
○王晳曰:辞强示进,形欲我不虞其去也。
○张预曰:使来辞壮军又前进,欲胁我而求退也。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军之士,皆未憗也。来日请相见。”晋臾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秦果宵遁。】

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

【曹操曰:陈兵欲战也。
○杜牧曰:出轻车先定战陈壃界也。
○贾林曰:轻车前御,欲结陈而来也。
○张预曰:轻车,战车也。出军其旁,陈兵欲战也。按鱼丽之陈,先偏后伍,言以车居前,以伍次之。然则是欲战者,车先出其侧也。】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李筌曰:无质盟之约,请和者,必有谋于人。田单诈骑劫纪信,诳项羽,即其义也。
○杜。】

水欲涨,沫先至。皆为絶军。当待其定也。


○梅尧臣曰:流沫未定,恐有暴涨。
○王晳曰:水涨则沬渉歩济也,曹说是也。
○张预曰:渡未及毕济,而大水忽至也。沬谓水上泡沤。】

【凡地有絶涧,前后崄峻,水横其中。】

天井,

【四面峻坂,涧壑所归。】

天牢,

【三面环絶,易入难出。】

天罗,

【草木蒙宻,锋镝莫施。】

天陷,

【卑下污泞,车骑不通。

天隙,

【两山相向,洞道狭恶。六害皆梅尧臣注。】

必亟去之,勿近也。

【曹操曰:山深水大者为絶涧。中方高中央下为天井。深山所过,若蒙笼者为天牢。可以罗絶人者为天罗。地形陷者为天陷。山涧道迫狭,地形深数尺,长数丈者为天隙。
○杜牧曰:《军谶》曰:“地形坳下,大水所及,谓之天井。山涧迫狭可以絶人,谓之天牢。涧水澄阔,不测浅深,道路泥泞,人马不通,谓之天陷。地多沟坑坎陷木石,谓之天隙。林木隐蔽蒹葭深远谓之天罗。”
○贾林曰:两岸深阔,断人行,为絶涧。下中之下为天井。四边涧险,水草相兼,中央倾侧,出入皆难,为天牢。道路﨑岖,或寛或狭,细涩难行,为天罗。地多沮洳为天陷。两边险絶,形狭长而数里,中间难通人行,可以絶塞出入,为天隙。此六害之地,不可近背也。
○梅尧臣曰:六害尚不可近,况可留乎。
○王晳曰:晳谓絶涧当作絶天涧,脱天字耳。此六者皆自然之形也。牢谓如狱牢,罗谓如网罗也。陷谓沟坑淤泞之属,隙谓木石若隙罅之地。军行过此,勿近,不然则脱有不虞,智力无所施也。
○张预曰:溪谷深峻,莫可过者为絶涧。外高中下,众水所归者为天井。山险环绕,所入者隘,为天牢。林木纵横,葭苇隐蔽者,为天罗。陂池泥泞,渐车凝骑者,为天陷。道路迫狭,地多坑坎者,为天隙。凡遇此地,宜远过,不可近之。】

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曹操曰:用兵常远六害。今敌近背之,则我利敌凶。
○李筌曰:善用兵者,致敌之受害之地也。
○杜牧曰:迎,向也,背,倚也。言遇此六害之地,吾远之向之,则进止自由。敌人近之倚之,则举动有阻。故我利而敌凶也。
○梅尧臣曰:言六害当使我远而敌附,我向而敌倚,则我利敌凶。
○张预曰:六害之地,我旣远之向之,敌自近之倚之,我则行止有利,彼则进退多凶也。】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曹操曰: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者,池也。井者,下也。葭苇者,众草所聚。山林者,众木所居也。蘙荟者,可屛蔽之处也。此以上论地形也。以下相敌情也。
○李筌曰:以下恐敌之竒伏诱诈也。
○梅尧臣曰:险阻,隘也。山林之所产。潢井下也。葭苇之所生。皆蘙荟,足以蒙蔽,当掩搜,恐有伏兵。
○张预曰:险阻丘阜之地,多生山林潢井卑下之处,多产葭苇,皆蘙荟,可以蒙蔽,必降索之,恐兵伏其中,又虑奸细濳隐觇我虚实,听我号令。伏奸当为两事。】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

【梅尧臣曰:近而不动,倚险故也。
○王晳曰:恃险,故不恐也。】

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杜牧曰:若近以挑我,则有相薄之势,恐我不进,故远也。
○陈皥曰:敌人相近而不挑战,恃其守险也。若远而挑战者,欲诱我使进,然后乗利而奋击也。
○梅尧臣同陈皥注。
○王晳曰:欲致人也。挑谓擿骁敌求战。
○张预曰:两军相近,而终不动者,倚恃险固也。两军相远而数挑战者,欲诱我之进也。《尉缭子》曰:“分险者无战心。”言敌人先分得险地,则我勿与之战也。又曰“挑战者无全气”,言相去远则挑战而延诱我进,即不可以全气击之,与此法同也。】

其所居易者,利也。

【曹操曰:所居利也。
○李筌曰:居易之地,致人之利。
○杜牧曰:言敌不居险阻而居平易,必有以便利于事也。一本云士争其所居者易利也。
○陈皥曰:言敌人得其地利,则将士争以居之也。
○贾林曰:敌之所居,地多便利,故挑我使前,就已之便,战则易获其利,愼勿从之也。
○梅尧臣曰:所居易利,故来挑战。
○王晳同曹操注。
○张预曰:敌人舍险而居易者,必有利也。或曰敌欲人之进,故处于平易,以示利而诱我也。】

众树动者,来也。

【曹操曰:斩伐树木除道,进来故动。
○梅尧臣同曹操注。
○张预曰:凡军必遣善视者登高觇敌,若见林木动揺者,是斩木除道而来也。或曰不止除道,亦将为兵器也。若晋人伐木益兵,是也。】

众草多障者,疑也。

【曹操曰:不得巳与敌会于斥泽中。
○李筌曰:急过不得战,必依水背树,夫有水树,其地无陷溺也。
○杜牧曰:斥卤之地,草木不生,谓之飞锋。言于此忽遇敌,卽须择有水草林木而止之。
○杜佑曰:一本作背众木,言不得巳与敌战,而会斥泽之中,当背稠树以为固守,盖地利兵之势也。
○梅尧臣:曰不得巳而会敌,则依近水草背倚众木。
○王晳曰:猝与敌遇,于此亦必就利而背固也。
○张预曰:不得巳而会兵于此地,必依近水草,以便樵汲,背倚林木,以为险阻。】

此处斥泽之军也。

【梅尧臣曰:处斥泽,当知此二者。
○张预曰:处斥泽之地。以上二事为法。】

平陆处易,

【曹操曰:车骑之利也。
○杜牧曰:言于平陆,必择就其中坦易平稳之处,以处军,使我车骑得以驰逐。
○王晳同曹操注。
○何氏同杜牧注。
○张预曰:平原广野,车骑之地,必择其坦易无坎陷之处以居军,所以利于驰突也。】

而右背高,前死后生,

【曹操曰:战便也。
○李筌曰:夫人利用皆便于右,是以背之。前死,致敌之地。后生,我自处。
○杜牧曰:太公曰:“军必左川泽而右丘陵。”死者下也,生者高也,下不可以御高,故战便于军马也。
○贾林曰:冈阜曰生,战地曰死。后冈阜,处军稳。前临地,用兵便。高在右,回转顺也。
○梅尧臣曰:择其坦易,车骑便利,右背丘陵,势则有凭。前低后隆,战者所便。
○王晳曰:凡兵皆宜向阳,旣后背山,即前生。后死,疑文误也。
○张预曰:虽是平陆,须有高阜,必右皆之,所以恃为形势者也。前低后高,所以便乎奔击也。】

[点校者按,《淮南子》云:“左前川泽,右背山陵。”“天罡所击,不可与敌”,即“右背高”与“前死后生”之意。下文云:“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兵之利,地之助也。”即伸“右背高”之旨。“前死后生”,诸家解释皆非。]
此处平陆之军也。

【梅尧臣曰:处平陆,当知此二者。
○张预曰:居平陆之地,以上二事为法。】

凡此,四军之利,

【李筌曰:四者,山、水、斥泽、平陆也。
○张预曰:山水斥泽平陆之四军也。诸葛亮曰:“山陆之战,不升其高。水上之战,不逆其流。草上之战,不渉其深,平地之战,不逆其虚。此兵之利也。”】

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曹操曰:黄帝始立,四方诸侯无不称帝,以此四地胜之也。
○李筌曰:黄帝始受兵法于风后而灭四方,故曰胜四帝也。
○梅尧臣曰:四帝当为四军,字之误欤。言黄帝得四者之利,处山则胜山,处水上则胜水上,处斥泽则胜斥泽,处平陆则胜平陆也。
○王晳曰:四帝,或曰当作四军。曹公曰:黄帝始立,四方诸侯无不称帝,以此四地胜之也。一本无作亦。
○何氏曰:梅氏之说得之。
○张预曰:黄帝始立,四方诸侯亦称帝,以此四地胜之。按《史记?黄帝纪》,云与炎帝战于阪泉,与蚩尤战于涿鹿,北逐荤粥。又太公《六韬》言,黄帝七十战而定天下。此即是有四方诸侯战也。兵家之法,皆始于黄帝,故云然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

【梅尧臣曰:高则爽恺,所以安和,亦以便势。下则卑湿,所以生疾,亦以难战。
○王晳曰:有降无登,且远水患也。
○张预曰:居高则便于觇望,利于驰逐,处下则难以为固,易以生疾。】

贵阳而贱阴,

【梅尧臣曰:处阳则明,顺处阴则晦逆。
○王晳曰:乆处阴湿之地,则生忧疾,且弊军器也。
○张预曰:东南为阳,西北为阴。】

养生而处实,

【曹操曰:恃满实也。养生,向水草,可放牧养畜,乗实犹高也。
○梅尧臣曰:养生便水草,处实利粮道。
○王晳曰:养生谓水草,粮糒之属。处实者倚固之谓。
○张预曰:养生,谓就善水草放牧也。处实谓倚隆高之地以居也,军无百疾。】

是谓必胜。

【李筌曰:夫人处卑下,必疠疾。惟高阳之地可居也。
○杜牧曰:生者,阳也。实者,高也。言养之于高则无卑湿阴翳,故百疾不生,然后必可胜也。
○梅尧臣曰:能知上三者,则势胜,可必疾气不生。
○张预曰:居高面阳,养生处厚,可以必胜,地气干熯,故疾疠不作。】

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

【杜牧曰:凡遇丘陵堤防之地,常居其东南也。
○梅尧臣曰:虽非至高,亦当前向明而右依实。
○王晳曰:处阳则人舒以和,器健以利也。
○张预曰:面阳所以贵明,显背高所以为险固。】

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梅尧臣曰:兵所利者,得形势以为助。
○张预曰:用兵之利,得地之助。】

上雨,水沫至,欲渡者待其定也。

【曹操曰:恐半济而水遽涨也。
○李筌曰:恐水暴涨。
○杜牧曰:言过溪涧,见上流有沫,此乃上源有雨。待其沫尽,水定乃可渡。不尔。半渡恐有暴水卒至也。
○杜佑曰:恐半渡水而遂涨。上雨,水当淸而反浊,沫至,此敌人权遏水之占也,欲以中絶军。】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

【凡地有计,智料敌而行。
○张预曰:武刚也,未能用刚武以轻进,谓未见利也。】

足以倂力料敌,取人而巳。

【曹操曰:厮养足也。
○李筌曰:兵众武用力均,惟得人者胜也。
○杜牧曰:言我与敌人,兵力皆均,惟未能用武前进者,盖未得见其人也。但能于厮养之中,拣择其材,亦足幷力料敌而取胜,不假求于他也。
○陈皥曰:言我兵力不多,于敌又无利便可进,不必他国乞师,但于厮养中倂力取人,亦可破敌也。
○贾林曰:虽无武勇之力而轻进,足以智谋料敌,倂力而取敌人也。
○梅尧臣曰:武,继也。兵虽不足以继进,足以幷给役厮养之力,量敌而取胜也。
○王晳曰:晳谓善分合之变者,足以倂力,乗敌间,取胜人而巳。故虽厮养之辈可也。况精兵乎。曹说是也。
○张预曰:兵力旣均,又未见便,虽未足刚,进足以取人,于厮养之中,以幷兵合力,察敌而取胜,不必假他兵以助巳。故《尉缭子》曰:“天下助卒,名为十万,其实不过数万。其兵来者,无不谓其将曰:无为天下先战。”此言助卒无益,不如已有兵法也。】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杜牧曰:无有深谋远虑,但侍一夫之勇,轻易不顾者,必为敌人所擒也。
○陈皥曰:惟犹独也。此言殊无远虑,但轻敌者,必为其所擒,不独言其勇也。《左传》曰:“蜂虿有毒。”而况国乎。则小敌亦不可轻。
○王晳曰:唯不能料敌,但以武进,则必为敌所擒,明患不在于不多也。
○张预曰:不能料人,反轻敌以武进,必为人所擒也。齐晋相攻,齐侯曰:“吾姑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为晋所败,是也。】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

【杜牧曰:恩信未洽,不可以刑罚齐之。
○梅尧臣曰:传上世德以至之恩以亲之,恩德未敷,罚则不服。故怨而难使。
○王晳曰:恩信非素浃洽于人,心未附也。
○张预曰:骤居将帅之位,恩信未加于民,而遽以刑法齐之,则怒恚而难用。故田穰苴曰:“臣素卑贱,士卒未附,百姓不信。”又伍参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是也。】

卒巳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曹操曰:恩信巳洽,若无刑罚,则骄情难用也。
○梅尧臣曰:恩德旣洽,刑罚不行,则骄不可用。
○王晳曰:所谓若骄子也。
○张预曰:恩信素洽,士心巳附,刑罚寛缓,则骄不可用也。】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曹操曰:文,仁也。武,法也。
○李筌曰:文仁恩,武威罚。
○杜牧曰:晏子举司马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也。
○王晳曰:吴起云:“总文武者,军之将,兼刚柔者,兵之事也。”】

是谓必取。

【杜牧曰:文武旣行,必也取胜。
○梅尧臣曰:令以仁恩,齐以威刑,恩威并着,则能必胜。
○张预曰:文恩以恱之,武威以肃之。畏爱相兼,故战必胜,攻必取。或问曰:《书》云:“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言先威也。孙武先爱,何也?曰:书之所称,仁人之兵也。王者之于民,恩德素厚,人心巳附,及其用之,惟患乎寡威也。武之所陈,战国之兵也。覇者之于民,法令素酷,人心易离,及其用之,惟患乎少恩也。】

令素行以敎其民,则民服。

【梅尧臣曰:素,旧也。威令旧立,敎乃听服。
○张预曰:将令素行,其民巳信。敎而用之,人人听服。】

令不素行以敎其民,则民不服。

【王晳曰:民不素敎,难卒为用。
○何氏曰:人旣失训,安得服敎。】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杜牧曰:素,先也。言为将,居常无事之时,须恩信威令,先着于人,然后对敌之时,行令立法,人人信伏。韩信曰:“我非素得拊循士大夫,所谓驱市人而战也。所以使之背水,令其人人自战。”以其非素受恩信威令之从也。
○陈皥曰:晋文公始入国,敎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此言欲令民不苟其生也。于是出定襄王。此言示以事君之大义,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又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伐原以示之信。此言在往年伐原,不贪其利而守其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此言人无贪诈也。明征其辞。公曰:“可矣。”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恭。”于是大搜,以示之礼。及战之时,少长有礼,其可用也。此五者,敎人之本也。夫令要在先申,使人听之,不惑法,要在必行,使人守之,无轻信者也。三令五申,示人不惑也。法令简当,议在必行,然后可以与众相得也。
○梅尧臣曰:信服巳乆,何事不从。
○王晳曰:知此者,始可言其幷力胜敌矣。
○张预曰:上以信使民,民以信服上,是上下相得也。《尉缭子》曰:“令之之法,小过无更,小疑无申。”言号令一出,不可反易,自非大过大疑,则不须更改申明,所以使民信也。诸葛亮与魏军战,以寡对众,卒有当代者,不留而遣之曰:“信不可失。”于是人人愿留,一战遂大败魏兵,是也。】

孙子集注卷之九

孙子集注卷之十

地形篇

(曹操曰: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
○李筌曰:军出之后,必有地形变动。
○王晳曰:地利当周知险隘支挂之形也。
○张预曰:凡军有所行,先五十里内山川形势,使军士伺其伏兵,将乃自行视地之势,因而图之,知其险易,故行师越境,审地形而立胜。故次行军。)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

【梅尧臣曰:道路交达。】【点校者按,通,通达,交通便利之地。】

有挂者,

【梅尧臣曰:网罗之地,往必挂缀。】【点校者按,挂,读为罣,网罗也。】

有支者,

【梅尧臣曰:相持之地。】【点校者按,支,山脉支离之地。】

有隘者,

【梅尧臣曰:两山通谷之间。】【点校者按,隘,《汉书》颜师古注读为嗌,盖如咽喉之地,塞则不通。故为两山通谷之间,道路狭而难通之地。】

有险者,

【梅尧臣曰:山川丘陵也。】

有远者。

【曹操曰:此六者地之形也。
○梅尧臣曰:平陆也。
○杜佑曰:此六地之名,教民居之,得便利则胜也。
○张预曰:地形有此六者之别也。】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

【杜佑曰:谓俱在平陆,往来通利也。
○张预曰:俱在平陆,往来通达。】

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曹操曰:宁致人,无致于人。
○李筌曰:先之以待敌。
○杜牧曰:通者,四战之地,须先据高阳之处,勿使敌人先得而我后至也。利粮道者,毎于津阨,或敌人要冲,则筑垒或作甬道以护之。
○贾林曰:通利者,无有冈坂亦无要害,故两通往来,处高易于望候,向阳视生,通粮道,便易转运,于此利于战也。
○杜佑曰:宁致人,无致于人。巳先据高地,分为屯守于归来之路,无使敌絶巳粮道也。
○梅尧臣曰:先据高阳,利粮通阨,敌人来至,我战则利。
○王晳注同曹操。
○何氏同杜佑注。
○张预曰:先处战地以待敌,则致人而不致于人。我虽居高面阳,坐以致敌,亦虑敌人不来赴战,故须使粮饷不絶,然后为利。】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

【杜佑曰:挂者,牵挂也。】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李筌曰:徃难以返曰挂。
○杜牧曰:挂者险阻之地,与敌共有。犬牙相错,动有挂碍也。徃攻敌,敌若无备,攻之必胜,则虽与险阻相错,敌人巳败,不得复邀我归路矣。若徃攻敌人,敌人有备,不能胜之,则为敌人守险阻邀我归路,难以返也。
○陈皥曰:不得已,陷在此,则须为持乆之计,掠取敌人之粮以伺利便而击之。
○杜佑曰:敌无备,出攻之,胜,可也。有备不得胜之,则难还返也。
○梅尧臣曰:出其不意,徃则获利。若其有备,徃必受制。
○张预曰:察知敌情,果为无备,一举而胜之,则可矣。若其有备,出而弗克,欲战则不可留,欲归则不得返,非所利也。】

我出而不利,彼岀而不利,曰支。

【杜佑曰:支,乆也。俱不便,乆相持也。
○张预曰:各守险固,以相支持。】

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李筌曰:支者,两俱不利,如挂之形,故各分其势。
○杜牧曰:支者,我与敌人各守高险对垒,而军中有平地,狭而且长,出军则不能成陈,遇敌则自下御上,彼我之势俱不利便。如此,则堂堂引去,伏卒待之。敌若蹑我,候其半岀,发兵击之,则利。若敌人先去以诱我,我不可岀也。
○陈皥曰:此说理繁而语倒,但彼此出军,地形不便,敌若设利诱我而去,我愼勿追之。我若引去,敌止则巳。若来袭我,候其半出,则急击之。
○贾林曰:支者隔险阻,可以相要截,足得相支持,故不利先出也。
○杜佑曰:利,利我也。佯背我去,我无出逐,待其引而击之,可败也。
○梅尧臣曰:各居所险,先出必败,利而诱我,我不可爱,伪去,引敌半出而击。
○王晳曰:敌不肯至,则设奇伏而退,且诡之,令必出。
○张预曰:利我,谓佯背我去也,不可岀攻。我舍险则反为所乗,当自引去。敌若来追,伺其半岀,行列未定,锐卒攻之,必获利焉。李靖《兵法》曰:“彼此不利之地,引而佯去,待其半岀而邀击之。”】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

【杜佑曰:盈,满也。以兵陈满隘形,欲使敌不得进退也。】

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曹操曰:隘形者,两山间通谷也。敌势不得挠我也。我先居之必前齐隘口,陈而守之,以岀竒也。敌若先居此地,齐口陈,勿从也。卽半隘陈者,从之而与敌共此利也。
○李筌曰:盈,平也。敌先守隘,我去之。赵不守井陉之口,韩信下之。陈豨不守漳水,高祖下之。是也。
○杜牧曰:盈者满也。言遇两山之间,中有通谷,则须当山口为营,与两山口齐如水之在器而盈满也。
○杜佑曰:谓齐口亦满也。如水之满器与,口齐也。若我居之,平易险阻,皆制在我,然后出奇以制敌。若敌人据隘之半,不知齐口满盈之道,我则入隘以从之。盖敌亦在隘,我亦在隘,俱得地形,胜败在我,不在地形也。夫齐口盈满之术,非惟隘形独解。有口譬如平坡迥泽,车马不通,舟楫不胜,中有一径,亦须据其路口,使敌不得进也。诸可知矣。
○陈皥曰:隘口,言陈是也,言营非也。
○贾林曰:从逐也。盈实也。敌若实而满之,则不可逐讨。若虚而无备,则入而讨之。
○梅尧臣同杜牧注。
○王晳同曹操注。
○张预曰:左右髙山,中有平谷,我先至之,必齐满山口以为陈,使敌不得进也。我可以出奇兵,彼不能以挠我。敌若先居此地,盈塞隘口而陈者,不可从也。若虽守隘口,俱不齐满者,入而从之,与敌共此险阻之利。吴起曰:“无当天灶。”天灶者,大谷之口,言不可迎隘口而居之也。】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髙阳以待敌。

【杜佑曰:居高阳之地以待敌人,敌人从其下阴而来,击之则胜。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曹操曰:地形险隘,尤不可致于人。
○李筌曰:若险阻之地,不可后于人。杜牧曰:险者,山峻谷深,非人力所能作为,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人先据之,必不可以争,则当引去。阳者南面之地,恐敌人持久,我居阴而生疾也。今若于崤渑遇敌,则先据北山,此乃是面阴而背阳也。高阳二者止可舍阳而就高,不可舍高而就阳。孙子乃统而言之也。
○杜佑曰:地险先据,则不致于人也。
○梅尧臣曰:先得险固,居高就阳,待敌则强。敌茍先之,就战则殆,引去勿疑。
○王晳曰:此亦争地形。唐太宗先据武牢以待窦建德是也。
○张预曰:平陆之地,尚宜先据,况险阨之所,岂可以致于人。故先处髙阳,以佚待劳则胜矣。若敌已据此地,宜速引退,不可与战。裴行俭讨突厥,尝际晚下营,壍垒方周,忽令移就崇冈。将士不恱,以谓不可劳众,行俭不从,速令徙之。是夜风雨暴至,前设营所,水深丈余,将吏惊服。以此观之,居高阳不惟战便,亦无水涝之患也。】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曹操曰:挑战者延敌也。
○李筌曰:力敌而挑,则利未可知也。
○杜牧曰:譬如我与敌垒相去三十里,若我来就敌垒而延敌欲战者,是我困敌锐,故战者不利。若敌来就我垒,延我欲战者,是我佚敌劳,敌亦不利,故言势均。然则如何?曰:欲必战者,则移相近也。
○陈皥曰:夫与敌营垒相远,兵力又均,难以挑战,战则不利。故下文云:“势均,以一击十曰走”是也。夫挑战,先须料我兵众,强弱可以加敌则为之,不然则不可轻进,自取败也。
○孟氏曰:兵势旣均,我远入挑则不利也。
○杜佑曰:挑迎敌也。远形去国远也。地势均等,无独便利,先挑之战,不利也。
○梅尧臣曰:势旣均一,挑战则劳,致敌则佚。
○王晳曰:以远致我,劳也。
○张预曰:营垒相远,势力又均,止可坐以致敌,不宜挑人而求战也。】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李筌曰:此地形之势也。将不知者以败。
○贾林曰:天生地形,可以目察。
○梅尧臣曰:夫地形者,助兵立胜之本,岂得不度也。
○张预曰:六地之形,将不可不知。】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贾林曰:走弛陷崩乱北,皆败坏,大小变易之名也。
○张预曰:凡此六败,咎在人事。】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曹操曰:不料力。
○李筌曰:不量力也。若得形便之地,用奇伏之计,则可矣。
○杜牧曰:夫以一击十之道,先须敌人与我将之智谋,兵之勇怯,天时地利,饥饱劳佚,十倍相悬,然后可以奋一击十。若势均力敌,不能自料,以我之一击敌之十,则须奔走,不能返舍,复为驻止矣。
○梅尧臣曰:势虽均而兵甚寡,以寡击众,必走之道也。
○王晳曰:不待斗而走也。
○张预曰:势均,谓将之智勇,兵之利钝,一切相敌也。夫体敌势等,自不可轻战,况奋寡以击众,能无走乎。】

卒强吏弱曰弛。

【曹操曰:吏不能统,故弛坏。
○杜牧曰:言卒伍豪强,将帅懦弱,不能驱率,故弛坼坏散也。国家长庆初年,命田布帅魏以伐王廷凑。布长在魏,魏人轻易之,数万人皆乗驴行营,布不能禁。居数月,欲合战,兵士溃散,布自刭身死。
○贾林曰:令之不从,威之不服,见敌则乱,不坏何为。
○梅尧臣曰:吏无统率者,则军政弛坏。
○王晳同曹操注。
○何氏曰:言卒伍豪强,将帅懦弱,不能驱领,故弛坼坏散也。
○张预曰:士卒豪悍,将吏懦弱,不能统辖约束,故军政弛坏也。吴楚相攻,吴公子光曰:“楚军多宠,政令不一,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果大败楚师也。】

吏强卒弱曰陷。

【曹操曰:吏强欲进,卒弱輙陷败也。
○李筌曰:陷败也。卒弱不一则难以为战,是以强陷也。
○杜牧曰:言欲为攻取,士卒怯弱,不量其力,强进之,则陷没于死地也。
○陈皥曰:夫人皆有血气,谁无鬬敌之心若将乏刑德,士乏训练,则人皆懦怯,不可用也。
○贾林曰:士卒皆羸,鼓之不进,吏强独战,徒陷其身也。
○梅尧臣曰:吏虽强进,不能激之以勇,故陷于死。
○王晳曰:为下所陷。
○张预曰:将吏刚勇欲战,而士卒素乏训练,不能齐勇同奋,茍用之,必陷于亡败。】

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曹操曰:大吏小将也。大将怒之而不猒服,忿而赴敌,不量轻重,则心崩坏。
○李筌曰:将为敌所怒,不料强弱,驱士卒如命者,必崩坏。
○杜牧曰:春秋时,楚子伐郑,晋师救之。伍参言于楚子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无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晋魏锜求公族未得而怒,欲败晋师,请致师。不许。请使许之,遂往请战而还。赵旃求卿未得,请挑战,不许。召盟许之。与魏锜皆命而往。却克曰:“二憾往矣,弗备,必败。”随会曰:“若二子怒楚,楚人乗我丧,师无日矣。不如备之。”先縠曰:“不可。”随会使巩朔、韩穿师七覆于敖前,故上军不败,而中军下军果败。七覆,七处伏兵也。敖山名也。
○陈皥曰:此大将无理而怒小将,使之心内怀不服,因縁怨怒,遇敌便战,不顾能否,所以大败也。
○贾林曰:自上堕下曰崩。大吏小将不相压伏,崩坏之道。将又不量己之能否,不知卒之勇怯强与敌鬬,自取贼害,岂非自上而崩乎。
○梅尧臣曰:小将心怒而不服,遇敌怨怼而不顾,自取崩败者,盖将不知其能也。
○王晳曰:谓将怒不以理,且不知禆佐之才,激致其凶怼,如山之崩坏也。
○何氏曰:三军同力,上下一心,则胜也。
○张预曰:大凡百将一心,三军同力,则能胜敌。今小将恚怒而不服于大将之令,意欲俱败,逢敌便战,不量能否,故必崩覆。晋伐秦,荀偃行令是也,曰:“鸡鸣而驾,唯余马首是瞻。”栾书怒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遂弃之归。又赵穿恶臾騈而逐秦,魏锜怒晋师而乗楚。】

将弱不严,敎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曹操曰:为将若此,乱之道也。
○李筌曰:将或有一于此,乱之道也。
○杜牧曰:言吏卒皆不拘常度,故引兵出陈,或纵或横,皆自乱之也。
○贾林曰:威令旣不严明,士卒则无常禀,如此军幕,不乱何为。谓将无严令,赏罚不行之故。
○梅尧臣曰:懦而不严,则士无常检,敎而不明,则出陈纵横不整,乱之道也。
○王晳曰:乱者,不胜其败。
○张预曰:将弱不严,谓将帅无威德也。敎道不明,谓敎阅无古法也。吏卒无常,谓将臣无久任也。陈兵纵横,谓士卒无节制也。为将若此,自乱之道。】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曹操曰:其势若此,必走之兵也。
○李筌曰:军败曰北,不料敌也。
○杜牧曰:卫公李靖《兵法》有战锋队,言拣择敢勇之士,毎战皆为先锋。《司马法》曰:“选良次兵,益人之强。”注曰:“勇猛劲捷,战不得功,后战必选于前,当以激致其锐气也。”东晋大将军谢玄北鎭广陵时,符坚强盛。玄多募勇劲,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孙无终等,以骁猛应募。玄以牢之,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所向必克也。
○贾林曰:兵锋不选利钝,士卒不知勇怯,如此用兵,自取背道也。
○梅尧臣曰:不能量敌情,以少当众,不能选精锐,以弱击强,皆奔北之理也。
○何氏曰:夫士卒疲勇,不可混同。为一一则勇士不劝,疲兵因有所容,出而不战自败也。故《兵法》曰:“兵无选锋曰北。”昔齐以伎击强魏,以武卒奋秦,以锐士胜汉。有三河侠士,剑客奇材,吴谓之解烦,齐谓之决命,唐谓之跳荡,是皆选锋之别名也。兵之胜术,无先于此。凡军众旣具,则大将勒诸营各选精锐之士,须趫健出众,武艺轶格者,部为别队,大约十人选一人,万人选千人。所选务寡,要在必当,择腹心健将统率,自大将亲兵前锋,奇伏之类,皆品量配之也。
○张预曰:设若奋寡以击众,驱弱以敌强,又不选骁勇之士使为先锋,兵必败北也。凡战,必用精锐为前锋者,一则壮吾志,一则挫敌威也。故《尉缭子》曰:“武士不选,则众不强。”曹公以张辽为先锋而败鲜卑,谢玄以刘牢之领精锐而拒符坚,是也。】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

【陈皥曰:一曰不量寡众,二曰本乏刑德,三曰失于训练,四曰非理兴怒,五曰法令不行,六曰不择骁果,此名六败也。】

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张预曰:巳上六事,必败之道。】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杜牧曰:夫兵之主,在于仁义节制而巳。若得地形可以为兵之助,所以取胜也。助一作易。
○陈皥曰:天时不如地利。
○孟氏曰:地利待人而险。
○贾林曰:战虽在兵,得地易胜,故曰兵之易也。山可障,水可灌,高胜卑,险胜平也。
○王晳曰:兵道则在人。
○张预曰:能审地形者,兵之助耳,乃未也,料敌制胜者兵之本也。】

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

【杜牧曰:馈用之费,人马之力,攻守之便,皆在险阨远近也。言若能料此以制敌,乃为将臻极之道。
○王晳曰:料敌穷极之情,险阨远近之利害,此兵道也。
○何氏曰:知敌知地,将军之职。
○张预曰:旣能料敌虚实强弱之情,又能度地险阨远近之形,本末皆知,为将之道毕矣。】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杜牧曰:谓知险阨远近也。
○梅尧臣曰:将知地形,又知军政,则胜,不知则败。
○张预曰:旣知敌情,又知地利,以战则胜,俱不知之,以战卽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李筌曰:得战胜之道,必可战也。失战胜之道,必无战可也。立主人者,发其行也。
○杜牧曰:主者,君也。黄石公曰:“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故圣主明王,跪而推毂曰:“阃外之事,将军裁之。”
○孟氏曰:宁违于君,不逆士众。
○梅尧臣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张预曰:苟有必胜之道,虽君命不战,可必战也。苟无必战之道,虽君命必战,可不战也。与其从令而败事,不若违制而成功,故曰:“军中不闻天子之诏。”】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王晳曰:皆忠以为国也。
○何氏曰:进岂求名也,见利于国家士民则进也,退岂避罪也,见其蹙国残民之害,虽君命使进,而不进罪,及其身不悔也。】

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寳也。

【李筌曰:进退皆保人,非为身也。
○杜牧曰:进不求战胜之名,退不避违命之罪也,如此之将,国家之珍寳,言其少得也。
○陈皥曰:合犹归也。
○梅尧臣曰:宁违命而取胜,勿顺命而致败。
○王晳曰:战与不战,皆在保民利主而巳矣。
○张预曰:进退违命,非为巳也,皆所以保民命而合主利,此忠臣,国家之寳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李筌曰:若抚之如此,得其死力也。故楚子一言,三军之士皆如挟纩也。
○杜牧曰:战国时,吴起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乗骑,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吴起吮之。其卒母闻而哭之,或问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疽,何为而哭?”母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不旋踵而死于敌,今复吮此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梅尧臣曰:抚而育之则亲而不离,爱而朂之则信而不疑,故虽死与死,虽危与危。
○王晳曰:以仁恩结人心也。
○何氏曰:如后汉段颎为破羌将军以征西,羌行军仁爱,士卒伤者亲自瞻省,手为裹疮。在边十余年,未尝一日蓐寝,与将士同苦。故皆乐为死战也。晋王浚为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举。浚乃严其科条,寛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及后伐吴,先在巴郡之所全活者,皆堪徭役供军,其父母戒之曰:“王府君生尔,尔必勉之,无爱死也。”故吴子有父子之兵。
○张预曰:将视卒如子,则卒视将如父,未有父在危难而子不致死,故荀彧曰:“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如子弟之事父兄。手足之捍头目也。”夫美酒泛流,三军皆醉,温言一抚,士同挟纩,信乎,以恩遇下,古人所重也。故兵法曰:“勤劳之师,将必先巳。暑不张盖,寒不重衣,险必下歩,军井成而后飮,军食熟而后饭,军垒成而后舍。”】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

【曹操曰:恩不可专用,罚不可独任,若骄子之喜怒对目,还害而不可用也。
○李筌曰:虽厚爱人,不合如骄子者,有勃逆之心,不可用也。
○杜牧曰:黄石公曰:“士卒可下而不可骄。”夫恩以养士,谦以接之,故曰可下,制之以法,故曰不可骄。《阴符》曰:“害生于恩。”吴起曰:“夫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章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得不淸,目威于色,不得不明,心威于形,不得不严。三者不立,必败于敌。”故曰:“将之所撝,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卫公李靖曰:“古之善为将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十杀其三,威振于敌国,十杀其一,令行于三军。是知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善无细而不赏,恶无微而不贬。马谡军败,葛亮对泣而行诛,乡人盗笠吕蒙,垂涕而后斩,马逸犯禾,曹公割髪而自刑,两掾辞屈,黄盖诘问而俱斩,故能威克其爱,虽少必济,爱加其威,虽多必败。
○孟氏曰:唯务行恩,恩势巳成,刑之必怨。唯务行刑,刑怨巳深,恩之不附。必使恩威相参,赏罚并用,然后可以为将,可以统众也。
○梅尧臣曰:厚养而不使,爱宠而不敎,乱法而不治,犹如骄子,安得而用也。
○王晳曰:恩不以严,未可济也。
○何氏曰:言恩不可纯任,纯任则还为巳害。
○张预曰:恩不可以专用,罚不可以独行,专用恩则卒如骄子而不能使,此曹公所以割髪而自刑,卧龙所以垂泣而行戮,杨素所以流血盈前而言笑自若,李靖所以十杀其三使畏我而不畏敌也。独行罚则士不亲附而不可用,此古将所以投酒,楚子所以挟纩,吴起所以分衣食,阖闾所以同劳佚也。在《易》之《师》,初六曰:“师出以律。”谓齐众以法也。九二曰“师中承天宠。”谓劝士以赏也。以此观之,王者之兵,亦徳刑参任而恩威并行矣。《尉缭子》曰:“不爱恱其心者,不我用也。不严畏其心者,不我举也。故善将者,爱与畏而巳。”】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

【梅尧臣曰:知巳而不知彼,或有胜耳。】

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

【杜牧曰:可击者,勇敢轻死也。不可击者,顿弊怯弱也。
○陈皥曰:此说非也。可击不可击者,所谓“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也。
○梅尧臣曰:知彼而不知巳,或有胜耳。
○王晳曰:知巳不知彼,知彼不知己,皆未可以决胜也。
○张预曰:或知巳而不知彼,或知彼而不知巳,则有胜有负也。唐太宗曰:“吾尝临陈先料敌心与巳之心孰审,然后彼可得而知焉。察敌气与巳之气孰治,然后我可得而知焉。”言料心审治乱,察气见强弱形也,可战与不可战也。】

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曹操李筌曰:胜之半者,未可知也。
○杜牧曰:地形者,险易远近,岀入迂直也。
○梅尧臣曰:知彼知巳,而不知地形,亦或不胜。
○王晳曰:虽知彼巳可以战,然不可亏地利也。
○张预曰:旣知巳而又知彼,但不得地形之助,亦不可全胜。】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杜牧曰:未动未举,胜负巳定。故动则不迷,举则不穷也。一云动而不困,举而不顿。
○陈皡曰:穷者,困也。我若识彼此之动否,量地形之得失,则进而不迷,战而不困者也。
○梅尧臣曰:无所不知则动不迷闇,举不困穷也。
○王晳曰:善计者不迷,善军者不穷。
○张预曰:不妄动,故动则不误。不轻举,故举则不困。识彼我之虚实,得地形之便利而后战也。】

故曰,知彼知巳,胜乃不殆。

【张预曰:晓攻守之术则有胜而无危。】

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李筌曰:人事、天时、地利,三者同知,则百战百胜。
○杜佑曰:知地之便,知天之时。地之便依险阻,向高阳也。天之时,顺寒暑,法刑德也。旣能知彼知巳,又按地形,法天道,胜乃可全,又何难也。
○梅尧臣曰:知彼利,知此利,故不危。知天时,知地形,故不极。
○王晳同梅尧臣注。
○张预曰:顺天时,得地利,取胜无极。】

孙子集注卷之十

孙子集注卷之十一

九地篇

(曹操曰:欲战之地有九。
○李筌曰:胜敌之地有九,故次地形之下。〇王晢曰:用兵之地,利害有九也。〇张预曰:用兵之地,其势有九,此论地势,故次地形。)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圯地,有围地,有死地。

【曹操曰:此九地之名也。
○张预曰:此九地之名。】

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

【曹操曰:士卒恋土,道近易散。
○李筌曰: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也。
○杜牧曰:士卒近家,进无必死之心,退有归投之处。
○杜佑曰:战其境内之地,士卒意不专,有溃散之心,故曰散地。
○梅尧臣同杜牧注。
○王晳同曹操注。
○何氏曰:散地,士卒恃之怀恋妻子,急则散走,是为散地。一曰地无关键,士卒易散走。居此地者,不可数战。又曰地远四平,更无要害,志意不坚而易离,故曰散地。吴王问孙武曰:“散地士卒顾家,不可与战,则必固守不出。若敌攻我小城,掠吾田野,禁吾樵采,塞吾要道待,吾空虚而急来攻,则如之何?”武曰:“敌人深入吾都,多背城邑,士卒以军为家,专志轻鬬。吾兵在国,安土怀生,以陈则不坚,以鬬则不胜。当集人合众,聚榖蓄帛,保城备险,遣轻兵絶其粮道,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野无所掠,三军困馁,因而诱之,可以有功。若欲野战则必因势依险设伏,无险则隐于天气,阴晦昏雾,出其不意,袭其懈怠,可以有功。”
○张预曰:战于境内,士卒顾家,是易散之地也。郧人将伐楚师,楚鬬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恃近其城,莫有鬬志。”果为楚所败是也。】

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

【曹操曰:士卒皆轻返也。
○杜牧曰:师出越境,必焚舟梁,示民无返顾之心。
○李筌曰:轻于退也。
○梅尧臣曰:入敌未远,道近轻返。
○王晳曰:初涉敌境,势轻,士未有鬬志也。
○何氏曰:轻地者,轻于退也。入敌境未深,往返轻易,不可止息,将不得数动劳人。吴王问孙武曰:“吾至轻地,始入敌境,士卒思还,难进易退。未背险阻,三军恐惧。大将欲进,士卒欲退,上下异心。敌守其城垒,整其车骑,或当吾前,或击吾后,则如之何?”武曰:“军至轻地,士卒未专,以入为务,无以战为故。无近其名城,无由其通路,设疑佯惑,示敌将去,选骁骑衔枚,先入掠其牛马六畜,三军见得,进乃不惧。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敌人若来,击之勿疑。若其不至,舍之而去。”又曰:“军入敌境,敌人固垒不战,士卒思归,欲退且难,谓之轻地。当选骁兵伏要路,我退敌追来,则击之也。”
○张预曰:始入敌境,士卒思还,是轻返之地也。《尉缭子》曰:“征役分军而归,或临战自北,则逃伤甚焉。”言民兵四集,分屯占地,使北来者,当北道则多逃,以其开之耳。】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

【曹操曰:可以少胜众,弱击强。
○李筌曰:此阨喉守险地,先居者胜,是为争地也。
○杜牧曰:必争之地,乃险要也。前秦符坚先遣大将吕先讨西域,坚败绩。后光自西域还师,至宜禾。坚凉州刺史梁熈谋拒之,高昌太守杨翰曰:“吕光新定西国,兵强气锐,其锋不可当。若出流沙,其势难测。高梧谷口,险要,宜先守之而夺其水,彼旣困竭,人自然投戈。如以为远,不可守,伊吾之关,亦可拒之。若废此二要,难为计矣。”地有所必争,眞此机也。熈不从,竟为光所灭也。
○陈皥曰:彼我若先得其地者,则可以少胜众,弱胜强也。
○杜佑曰:谓山水阨口,有险固之利,两敌所争。
○梅尧臣曰:无我无彼,先得则利。
○王晳同陈皥注。
○何氏曰:争地,便利之地,先居者胜。是以争之。吴王问孙武曰:“敌若先至,据要保利,简兵练卒,或出或守,以备我,奇则如之何?”武曰:“争地之法,先据为利。敌得其处,愼勿攻之,引而佯走,建旗鸣鼓,趣其所爱,曵柴扬尘,惑其耳目,分吾良卒,宻有所伏。敌必出救。人欲我与,人弃我取,此争先之道也。若我先至而敌用此术,则选吾锐卒,固守其所,轻兵追之,分伏险阻,敌人还鬬,伏兵旁起,此全胜之道。
○张预曰:险固之利,彼我得之,皆可以少胜众,弱胜强者,是必争之地也。唐太宗以三千人守成皋之险,坐困窦建德十万之众,是也。】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

【曹操曰:道正相交错也。
○杜牧曰:川广地平,可来可往,足以交战对垒。
○陈皥曰:交错是也。言其道路交横,彼我可以来往,如此之地,则须兵士首尾不絶,切宜备之。故下文云“交地吾将谨其守”,其义可见也。
○杜佑曰:交地有数道,往来交相,无可絶。
○梅尧臣同陈皥注。
○何氏曰:交地,平原交通也。一曰可以交结,不可杜絶之。絶之致隙。又曰交通四远,不可遏絶。吴王问孙武曰:“交地吾将絶敌使不得来,必令吾边城修其守备。深絶通路,固其隘塞。若不先图之,敌人已备,彼可得而来,吾不得而往。众寡又均,则如之?”何武曰:“旣我不可以往,彼可以来,吾分卒匿之,守而易怠,示其不能。敌人且至,设伏隐庐,出其不意,可以有功也。”
○张预曰:地有数道,往来通达而不可阻絶者,是交错之地也。】

诸侯之地三属,

【曹操曰:我与敌相当,而旁有他国也。
○孟氏曰:若郑界于齐楚晋是也。】

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

【曹操曰:先至,得其国助也。
○李筌曰:对敌之傍有一国,为之属,先往而通之,得其众也。
○杜牧曰:衢地者三属之地,我须先至其冲,据其形势,结其旁国也。天下犹言诸侯也。
○梅尧臣曰:彼我相当,有旁国三面之会,先至则得诸侯之助也。
○王晳曰:曹公云先至得其国助,晳谓先至者,结交先至也。言天下者,谓能广功则天下可从。
○何氏曰:衢地者,地要冲,控带数道,先据此地,众必从之,故得之则安,失之则危也。吴王问孙武曰:“衢地必先。若吾道远发后,虽驰车骤马,至不能先,则如之何?”武曰:“诸侯参属,其道四通。我与敌相当而旁有他国,所谓先者,必先重币轻使,约和旁国,交亲结恩。兵虽后至,众已属矣。我有众助,彼失其党,诸国掎角,震鼓齐攻,敌人惊,恐莫知所当。”
○张预曰:衢者四通之地,我所敌者当其一面而旁有邻国,三面相连属,当往结之,以为已援。先至者,谓先遣使以重币约和旁国也。兵虽后至,巳得其国助矣。】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

【曹操曰:难返之地。
○李筌曰:坚志也。白起攻楚,乐毅伐齐,皆为重地。
○杜牧曰:入人之境已深,过人之城巳多,津梁皆为所恃,要冲皆为所据,还师返斾,不可得也。
○杜佑曰:难返还也。背,去也,背与倍同。多道里也。远去已城郭,深入敌地,心专意一,谓之重地也。
○梅尧臣曰:乗虚而入,渉地愈深,过城已多,津要絶塞,故曰重难之地。
○王晳曰:兵至此者,事势重也。
○何氏曰:重地者,入敌巳深,国粮难应资给,将士不掠食取。吴王问孙武曰:“吾引兵深入重地,多所踰越,粮道絶塞,设欲归还,势不可过。欲食于敌,持兵不失,则如之何?”武曰:“凡居重地,士卒轻勇,转输不通,刖掠以继食下,得粟帛皆贡于上,多者有赏,士卒无归意。若欲还出,卽为戒备,深沟高垒,示敌且乆。敌疑通途,私除要害之道,乃令轻车衔枚而行,以牛马为饵,敌人若出,鸣鼓随之,阴伏吾士,与之中期,内外相应,其败可知也。”
○张预曰:深渉敌境,多过敌城,士卒心专,无有归志,是难退之地也。司马景王谓诸葛恪“卷甲深入,其锋不可当”,是也。】

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圯地。

【曹操曰:少固也。
○贾林曰:经水所毁曰圯。沮,洳。圯地不得乆留,宜速去也。
○梅尧臣曰:水所毁圯,行则犹难,况战守乎。
○何氏曰:圯地者,少固之地也,不可为城垒沟隍,宜速去之。吴王问孙武曰:“吾入圯地,山川险阻,难从之道,行乆卒劳,敌在吾前而伏吾后,营在吾左而守吾右,良车骁骑要吾隘道,则如之何?”武曰:“先进轻车,去军十里,与敌相候。接期险阻,或分而左,或分而右,大将四观,择空而取,皆会中道,倦而乃止。”
○张预曰:险阻渐洳之地,进退艰难而无所依。】

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

【李筌曰:举动难也。
○杜牧曰:出入艰难,易设奇伏覆胜也。
○杜佑曰:所从入阨险,归道远也。持乆则粮乏,故敌可以少击吾众者,为围地也。
○梅尧臣曰:山川围绕,入则隘,归则迂也。
○何氏曰:围地入则隘险,归则迂回,进退无从,虽众,何用能为奇变。此地可由。吴王问孙武曰:“吾入围地,前有强敌,后有险难,敌絶我粮道,利我走势,敌鼓噪不进,以观吾能,则如之何?”武曰:“围地之宜,必塞其阙,示无所往,则以军为家,万人同心,三军齐力,幷炊数日,无见火烟,故为毁乱寡弱之形,敌人见我备之必轻,则告励士卒,令其奋怒,陈伏良卒,左右险阻,击鼓而出,敌人若当,疾击务突,我则前鬬后拓,左右椅角也。”又曰:“敌在吾围,伏而深谋,示我以利,萦我以旗,纷纭若乱,不知所之,柰何?”武曰:“千人操旌,分塞要道,轻兵进挑,陈而勿抟,交而勿去,此败谋之法。”
○张预曰:前狭后险之地,一人守之,千人莫向。则以奇伏胜。】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曹操曰:前有高山,后有大水,进则不得,退则有碍。
○李筌曰:阻山背水,食尽利速,不利缓也。
○杜牧曰:卫公李靖曰:“或有进军,行师不因乡导,陷于危败,为敌所制。左谷右山,束马悬车之径,前穷后絶,鴈行鱼贯之岩。兵陈未整而强敌忽临,进无所息,退无所固,求战不得,自守莫安。驻则日月稽留,动则首尾受敌。野无水草,军乏资粮,马困人疲,智穷力极,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如彼要害,敌先据之,如此之利,我已失守,纵有骁兵利器,亦何以施其用乎若此死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当须上下同心,倂气一力,抽肠溅血,一死于前,因败为功,转祸为福。”此乃是也。
○陈皥曰:人在死地如坐漏船,伏烧屋。
○贾林曰:左右高山,前后絶涧,外来则易,内出则难,误居此地,速为死战则生。若待士卒气挫,粮储又无,而持乆,不死何待。
○梅尧臣曰:前不得进,后不得退,旁不得走,不得不速战也。
○何氏曰:死地力战或生,守隅则死。吴王问孙武曰:“吾师出境,军于敌人之地。敌人大至,围我数重,欲突以出,四塞不通。欲励士激众,使之投命溃围,则如之何?”武曰:“深沟高垒,示为守备,安静勿动,以隐吾能。告令三军,示不得巳,杀牛燔车,以飨吾士,烧尽粮食,塡夷井灶,割发捐冠,絶去生虑,将无余谋,士有死志。于是砥甲砺刃,幷气一力,或攻两旁,震鼓疾噪,敌人亦惧,莫知所当。锐卒分行,疾攻其后,此是失道而求生。故曰:困而不谋者穷,穷而不战者亡。”吴王曰:“若吾围敌则如之何?”武曰:“山峻谷险,难以踰越,谓之穷冦。击之之法,伏卒隐庐,开其去道,示其走路,求生透出,必无鬬意,因而击之,虽众必破。兵法又曰:若敌人在死地,士卒勇气,欲击之法,顺而勿抗,阴守其利,必开去道,以精骑分塞要路,轻兵进而诱之,陈而勿战,败谋之法也。”
○张预曰:山川险隘,进退不能,粮絶于中,敌临于外,当此之际,励士决战而不可缓也。】

是故散地则无战,

【李筌曰:恐走散也。
○杜牧曰:已具其上。
○贾林曰:地无关闼,卒易散走,居此地者,不可数战。地形之说,一家之理,若号令严明,士卒爱服,死且不顾,何散之有。
○梅尧臣曰:我兵在国,安土怀生,陈则不坚。鬬则不胜,是不可以战也。
○王晳曰:决于战则惧散。
○张预曰:士卒怀生,不可轻战。吴王问孙武曰:“散地不可战,则必固守不出。若敌攻我小城,掠吾田野,禁吾樵采,塞吾要道,待吾空虚而来急攻,则如之何?”武曰:“敌人深入,专志轻斗,吾兵安土,陈则不坚,战则不胜。当集人聚谷,保城备险,轻兵絶其粮道。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野无所掠,三军困馁,因而诱之,可以有功。若欲野战,则必因势依险设伏,无险则隐于阴晦,出其不意,袭其懈怠。”】

轻地则无止,

【李筌曰:恐逃。
○杜牧曰:兵法之所谓轻地者,出军行师,始入敌境,未背险要,士卒思还,难进易退,以入为难,故曰轻地也。当必选精骑,宻有所伏,敌人卒至,击之勿疑。若是不至,踰之速去。
○杜佑曰:志未坚,不可遇敌。
○梅尧臣曰:始入敌境,未背险阻,士心不专,无以战为,勿近名城,勿由通路,以速进为利。
○王晳曰:无故不当止也。
○张预曰:士卒轻返,不可輙留。吴王曰:“士卒思还,难进易退,未背险阻,三军恐惧,则如之何?”武曰:“军在轻地,士卒未专,以入为务,无以战为。故无近其名城,无由其通路,设疑佯惑,示若将去,乃选精骑,衔枚先入,掠其六畜,三军见得,进乃不惧。分吾良卒,宻有所伏,敌人若来,击之勿疑。若其不至,舍之而去。”】

争地则无攻,

【曹操曰:不当攻,当先至为利也。
○李筌曰:敌先居地,险不可攻。
○杜牧曰:无攻者,谓敌人若已先得其地,则不可攻。
○王晳曰:敌居形胜之地,先据乎利,而我不得其处,则不可攻。
○张预曰:我欲往而争之,而敌已先至也。吴王曰:“敌若先至,据要保利,简兵练卒,或出或守,以备我。奇则如之何?”武曰:“争地之法,让之者得,求之者失。敌得其处,愼勿攻之,引而佯走,建旗鸣鼓,趣其所爱,焚柴扬尘,惑其耳目,分吾良卒,宻有所伏。敌必出救,人欲我与,人弃我取,此争先之道也。若我先至而敌用此术,则选吾锐卒,固守其所,轻兵追之,分伏险阻,敌人还斗,伏兵旁起,此全胜之道也。”】

交地则无絶,

【曹操曰:相及属也。
○李筌曰:不可絶间也。
○杜牧曰:川广地平,四面交战,须车骑部伍,首尾聮属,不可使之断絶,恐敌人因而乗我。
○贾林曰:可以交结不可杜絶,絶之致隙。
○杜佑曰:相及属也。俱可进退,不可以兵絶之。
○梅尧臣曰:道旣错通,恐其邀截,当令部伍相及,不可断也。
○王晳曰:利粮道也。交相往来之地,亦谓之通地,居高阳以待敌,宜无絶粮道。
○张预曰:往来交通,不可以兵阻絶其路,当以奇伏胜也。吴王曰:“交地,吾将絶敌,使不得来。必令吾边城修其守备,深絶通道,固其隘塞。若不先图之,敌人巳备,彼可得而来,吾不得而往,众寡又均,则如之何?”武曰:“旣我不可以往,彼可以来,则分卒匿之,守而易怠,示其不能。敌人且至,设伏隐庐,出其不意。”】

衢地则合交,

【曹操曰:结诸侯也。
○李筌曰:结行也。
○杜牧曰:诸侯之交,又云旁国也。
○孟氏曰:得交则安,失交则危也。
○梅尧臣曰:地处四通,何以得天下之助,当以重币合。
○王晳曰:四通之境,非交援不强。
○张预曰:四通之地,先交结旁国也。吴王曰:“衢地贵先至,吾道远而发后,虽驰车骤马,至不得先,则如之何?”武曰:“诸侯参属,其道四通,我与敌相当而旁有他国。所谓先者,必重币轻使,约和旁国,交亲结恩。兵虽后至,众巳属矣。简兵练卒,阻利而处,我有众助,彼失其党,诸国掎角,敌人莫当。”】

重地则掠,

【曹操曰:畜积粮食也。
○李筌曰:深入敌境,不可非义失人心也。汉高祖入秦,无犯妇女,无取寳货,得人心。如此,筌以掠字为无掠字。
○杜牧曰:言居于重地,进未有利,退复不得,则须运粮为持乆之计,以伺敌也。
○孟氏曰:因粮于敌也。
○梅尧臣曰:去国旣远,多背城邑,粮道必絶,则掠畜积以继食。
○王晳曰:深入敌境则掠其饶野,以丰储也。难地食少则危。
○张预曰:深入敌境,馈饷不继,当励士掠食,以备其乏也。吴王曰:“重地多逾城邑,粮道絶塞,设欲归还,势不可过,则如之何?”武曰:“凡居重地,士卒轻勇,转输不通,则掠以继食,下得粟帛皆贡于上,多者有赏。若欲还出,深沟高垒,示敌且乆,敌疑通途,私除要害,乃令轻车衔枚而行扬其尘埃,饵以牛马,敌人若出,鸣鼓随之。阴伏吾士,与之中期,内外相应,其败可知。”】

圯地则行,

【曹操曰:无稽留也。
○李筌曰:不可为沟隍,宜急去之。
○梅尧臣曰:旣毁圯不可依止,则当速行,勿稽留也。
○王晳曰:合聚军众,圯无舍止。
○张预曰:难行之地,不可稽留也。吴王曰:“山川险阻,难从之道,行乆卒劳,敌在吾前而伏吾后,营在吾左而守吾右,良车骁骑,要吾隘道,则如之何?”武曰:“先进轻车,去军十里,与敌相候。接期险阻,或分而左,或分而右,大将四观,择空而取,皆会中道,倦而乃止。”】

围地则谋,

【曹操曰:发竒谋也。
○李筌曰:智者不困。杜牧曰:难阻之地,与敌相持,须用竒险诡谲之计。
○杜佑曰:居此当权谋诈谲,可以免难。
○梅尧臣曰:前有隘后有险,归道又迂,则发谋虑以取胜。
○张预曰:难以力胜,易以谋取也。吴王曰:“前有强敌,后有险难,敌絶我粮道,利我走势,彼鼓噪不进,以观吾能,则如之何?”武曰:“围地必塞其阙,示无所往,则以军为家,万人同心,三军齐力。幷炊数日,无见火烟,故为毁乱寡弱之形,敌人见我备之必轻,则告励士卒令其奋怒,陈练良卒,左右险阻,击鼓而出。敌人若当,疾击务突,则前鬬后拓,左右掎角。”】

死地则战,

【曹操曰:死地战也。
○李筌曰:殊死战,不求生也。陈皥曰:陷在死地,则军中人人自战,故曰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贾林曰:力战或生,守隅则死。
○梅尧臣曰:前后左右无所之,示必死。人人自战也。
○张预曰:陷在死地,则人自为战。吴王曰:“敌人大至,围我数重,欲突以出,四塞不通。欲励士激众,使之投命,则如之何?”武曰:“深沟高垒,安静勿动,告令三军,示不得巳。杀牛燔车,以飨吾士,烧尽粮食,塡夷井灶,割发捐冠,絶去生虑。砥甲砺刃,幷气一力,或攻两旁,震鼓疾噪,敌人亦惧,莫知所当。锐卒分行,疾攻其后,此是失道而求生。故曰:困而不谋者穷,穷而不战者亡。”】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

【梅尧臣曰:设竒冲掩。】

众寡不相恃,

【梅尧臣曰:惊挠之也。】

贵贱不相救,

【梅尧臣曰:散乱也。】

上下不相收,

【梅尧臣曰:仓惶也。】

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李筌曰:设变以疑之,救左则击其右,惶乱不暇计。
○杜牧曰:多设变诈,以乱敌人,或冲前掩后,或惊东击西,或立伪形,或张竒伏,我则无形以合战,敌则必备而众分,使其意慑,离散上下,惊扰不能和,合不得齐集,此善用兵也。
○孟氏曰:多设疑事,出东见西,攻南引北,使彼狂惑散扰而集聚不得也。
○梅尧臣曰:或已离而不能集,或虽合而不能齐。
○王晳曰:将有优劣,则然要在于竒正相生,手足相应也。
○张预曰:出其不意,掩其无备,骁兵锐,卒猝然突击,彼救前则后虚,应左则右隙,使仓惶散乱,不知所御。将吏士卒,不能相赴,其卒巳散而不复聚,其兵虽合而不能一。】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曹操曰:暴之使离,乱之使不齐,动兵而战。
○李筌曰:挠之令见利乃动,不乱则止。
○梅尧臣曰:然能使敌若此,当须有利则动,无利则止。
○张预曰:彼虽惊扰,亦当有利则动,无利则止。】

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

【曹操曰:或问也。
○梅尧臣曰:此设疑以自问,言敌人甚众,将又严整,我何以待之耶?
○张预曰:前所陈者,须兵众相敌,然后可为。故或人问于我,而又整肃则以何术待之也。】

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曹操曰:夺其所恃之利,若先据利地,则我所欲必得也。
○李筌曰:孙子故立此问者,以此为秘要也。所爱,谓敌所便爱也,或财帛子女,吾先困辱之,则敌进退皆听也。
○杜牧曰:据我便地,略我田野,利其粮道,斯三者,敌人之所爱惜倚恃者也。若能俱夺之,则敌人虽强,进退胜败,皆须听我也。
○陈皥曰:爱者不止所恃利,但敌人所顾之事,皆可夺也。
○梅尧臣曰:阶先夺其所顾爱,则我志得行,然后使其惊挠散乱,无所不至也。
○王晳曰:先据利地,以竒兵絶其粮道,则如我之谋也。
○张预曰:武曰敌所爱者,便地与粮食耳。我先夺之,则无不从我之计。】

兵之情主速,乗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曹操曰:孙子应难以覆陈兵情也。
○李筌曰:不虞不戒,破敌之速。
○杜牧曰:此统言兵之情状,以乗敌间隙,由不虞之道,攻其不戒之处,此乃兵之深情,将之至事也。
○陈皥曰:此言乗敌人有不及不虞不戒之便,则须速进,不可迟疑也。盖孙子之旨,言用兵贵疾速也。
○梅尧臣曰:兵机贵速,当乗人之不备。乗人之不备者,行不虞之道,攻不戒之所也。
○王晳曰:兵上神速,夺爱尤当然也。
○何氏曰:如蜀将孟达之降魏,魏朝以达领新城太守,达复连吴固蜀,濳图中国。谋泄,司马宣王秉政,恐达速发,以书绐达以安之。逹得书,犹与不决。宣王乃濳军进讨,诸将皆言达与二贼交构,宜审察而后动。宣王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往讨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宣王分诸将拒之。初,达与诸葛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一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复,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面阻水,达于城下为木栅以自固。宣王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达甥郡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遂斩达。李靖征萧铣,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陷,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乗水涨之势,倐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遂降萧铣。《卫公兵法》曰:“兵用上神,战贵其速。简练士卒,申明号令,晓其目以麾帜,习其耳以鼓金,严赏罚以诫之重,刍豢以养之浚,沟壍以防之,指山川以导之,召才能以任之,述竒正以教之。如此,则虽敌人有雷电之疾,而我则有所待也。若兵无先备,则不应卒。卒不应,则失于机。失于机则后于事,后于事则不制胜而军覆矣。故《吕氏春秋》云:‘凡兵者,欲急捷,所以一决取胜,不可乆而用之矣。’故曰兵之情虽主速,乗人之不及然,敌将多谋,戎卒辑睦,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之邪?答曰:若此则当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其持乆,安可犯之哉。廉颇之拒白起,守而不战。宣王之抗武侯,抑而不进是也。”
○张预曰:复谓或人曰:用兵之理,惟尚神速,所贵乎速者,乗人之仓卒,使不及为备也。出兵于不虞之径,以掩其不戒,故敌惊扰散乱而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待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

【李筌曰:夫为客深入则志坚,主人不能御也。
○杜牧曰:言大凡为攻伐之道,若深入敌人之境,士卒有必死之志,其心专一,主人不能胜我也。克者,胜也。
○梅尧臣曰:为客者入人之地深,则士卒专精,主人不能克我。
○张预曰:深渉敌境,士卒心专,则为主者不能胜也。客在重地,主在轻地故耳。赵广武君谓韩信“去国远鬬,其锋不可当”,是也。】

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王晳曰:饶野多稼穑。】

谨养而勿劳,倂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曹操曰:养士倂气,运兵为不可测度之计。
○李筌曰:气盛力积,加之以谋虑,则非敌之可测。
○杜牧曰:斯言深入敌人之境,须掠田野,使我足食,然后闭壁养之,勿使劳苦,气全力盛,一发取胜,动用变化,使敌人不能测我也。
○陈皥曰:所处之野,须水草便近,积蓄不乏,谨其来往,善抚士卒。王翦伐楚,楚人挑战,翦不出,勤于抚御,幷兵一力,闻士卒投石为戏,知其养勇思鬬,然后用之,一举遂灭楚。但深入敌境,未见可胜之利,则须为此计。
○梅尧臣曰:掠其富饶以足军食,息人之力,幷兵为不可测之计。
○王晳曰:谨养谓抚循飮食周谨之也,幷锐气积余力,形藏谋密,使敌不测,俟其有可胜之隙,则进之。
○张预曰:兵在重地,须掠粮于富饶之野以丰吾食,乃坚壁自守,勤抚士卒,勿任以劳苦,令气盛而力全,常为不可测度之计,伺敌可击,则一举而克。王翦伐荆,常用此术。】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

【李筌曰:能得其力者,投之无往之地。
○杜牧曰:投之无所往,谓前后进退,皆无所之,士以此皆求力战,虽死不北也。
○梅尧臣曰:置在必战之地,知死而不退走。
○张预曰:置之危地,左右前后,皆无所往,则守战至死而不奔北矣。】

死焉不得,

【曹操曰:士死,安不得也。
○杜牧曰:言士必死,安有不得胜之理。
○孟氏曰:士死无不得也。
○梅尧臣曰:兵焉得不用命。
○张预曰:士卒死战,安不得志。《尉缭子》曰:“一贼仗剑,击于市,万人无不避之者,非一人之独勇,万人皆不肖也。必死与必生不侔也。”】

士人尽力,

【曹操曰:在难地,心并也。
○梅尧臣曰:士安得不竭力以赴战。
○王晳曰:人在死地,岂不尽力。
○何氏曰:兽困犹斗,鸟穷则啄,况灵万物者人乎。
○张预曰:同在难地,安得不共竭其力。】

兵士甚陷则不惧,

【杜牧曰:陷于危险,势不独死,三军同心,故不惧也。
○梅尧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陷之难地则不惧,不惧则斗,志坚也。
○张预曰:陷在危亡之地,人持必死之志,岂复畏敌也。】

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

【曹操曰:拘缚也。
○李筌曰:固坚也。
○杜牧曰:往,走也。言深入敌境,走无生路,则人心坚固,如拘系者也。
○梅尧臣曰:投无所往,则自然心固,入深则自然志专也。
○张预曰:动无所之,人心坚固,兵在重地,走无所适,则如拘系也。】

不得巳则斗,

【曹操曰:人穷则死战也。
○李筌曰:决命。
○杜牧曰:不得巳者,皆疑陷在死地,必不生,以死救死,尽不得巳也,则人皆悉力而斗也。
○梅尧臣何氏同杜牧注。
○张预曰:势不获巳,须力斗也。】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

【曹操曰:不求索,其意自得力也。
○李筌曰:投之必死,不令而得其用也。
○杜牧曰:此言兵在死地,上下同志,不待修整而自戒惧,不待收索而自得心,不待约令而自亲信也。
○孟氏曰:不求其胜,而胜自得也。
○梅尧臣曰:不修而兵自戒,不索而情自得,不约而众自亲,不令而人自信,皆所以陷于危难,故三军同心也。
○王晳曰:谓死难之地,人心自然故也。
○张预曰:危难之地,人自同力,不修整而自戒愼,不求索而得情意,不约束而亲上,不号令而信命。所谓同舟而济,则胡越何患乎异心也。】

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曹操曰:禁妖祥之言,去疑惑之计。
○一本作至死无所灾。
○李筌曰:妖祥之言,疑惑之事,而禁之,故无所灾。
○杜牧曰:黄石公曰:禁巫祝,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恐乱军士之心。言旣去疑惑之路,则士卒至死无有异志也。
○梅尧臣曰:妖祥之事不作,疑惑之言不入,则军必不乱,死而后巳。
○王晳曰:灾祥神异,有以惑人,故禁止之。
○张预曰:欲士死战,则禁止军吏不得言妖祥之事,恐惑众也。去疑惑之计,则至死无他虑。《司马法》曰“灭厉祥”,此之谓也。傥士卒未有必战之心,则亦有假妖祥以使众者。田单守卽墨,命一卒为神,毎出入约束,必称神,遂破燕是也。】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

【曹操曰:皆烧焚财物,非恶货之多也。弃财致死者,不得巳也。
○杜牧曰:若有财货,恐士卒顾恋,有苟生之意,无必死之心也。
○梅尧臣曰:不得巳,竭财货,不得巳,尽死战。
○王晳曰:足用而巳。士顾财富则偷生,死战而巳。士顾生路则无死志矣。
○张预曰:货与寿,人之所爱也,所以烧掷财寳,割弃性命者,非憎恶之也,不得巳也。】

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曹操曰:皆持必死之计。
○李筌曰:弃财与命,有必死之志,故割而流涕也。
○杜牧曰:士皆以死为约,未战之日,先令曰:“今日之事,在此一举。若不用命,身膏草野,为禽兽所食也。”
○梅尧臣曰:决以死力,牧说是也。
○王晳曰:感励之使然。
○张预曰:感激之,故涕泣也。未战之日,先令曰:“今日之事,在此一举。若不用命,身膏草野,为禽兽所食。”或曰,凡行军飨士,使酒,拔剑起舞,作朋角抵,伐鼓叫呼,所以增其气。若令涕泣,无乃挫其壮心乎?答曰:先决其死力,后激其锐气,则无不胜。傥无必死之心,其气虽盛,何由克之。若荆轲于易水,士皆垂泪涕泣,及复为羽声,忼慷则皆瞋目,发上指冠是也。】

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李筌曰:夫兽穷则搏,鸟穷则啄,令急迫则专诸曹刿之勇也。
○杜牧曰:言所投之处,皆为专诸曹刿之勇。
○梅尧臣曰:旣令以必死,则所往皆有专诸曹刿之勇。
○张预曰:人怀必死,则所向皆有专诸曹刿之勇也。专诸,吴公子光使刺杀吴王僚者。刿当为沬。曹沬以勇力事鲁庄公,尝执上首,劫齐桓公。】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


○梅尧臣曰:相应之容易也。】

率然者,常山之虵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梅尧臣曰:虵之为物也,不可击,击之则率然相应。
○张预:曰率犹速也,击之则速然相应,此喻陈法也。八陈图曰:以后为前,以前为后,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首尾俱救。】

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

【梅尧臣曰:可使兵首尾率然相应,如一体乎。】

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梅尧臣曰:势使之然。
○张预曰:吴越仇雠也,同处危难,则相救如两手,况非仇雠者,岂不犹率然之相应乎。】

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曰: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此言专难不如权巧,故曰设方马埋轮不足恃也。
○李筌曰:投兵无所往之地,人自鬬,如虵之首尾,故吴越之人同舟相救,虽缚马埋轮未足恃也。
○杜牧曰:缚马使为方陈,埋轮使不动,虽如此,亦未足称为专固而足为恃。须任权变,置士于必死之地,使人自为战,相救如两手,此乃守固必胜之道而足为恃也。
○陈皥曰:人之相恶,莫甚吴越,同舟遇风而犹相救,何则?势使之然也。夫用兵之道虽陷在必战之地,使怀俱死之忧,则首尾前后不得不相救也。有吴越之恶犹如两手相救,况无吴越之恶乎。盖言贵于设变使之,则勇怯之心一也。
○梅尧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此谓在难地自相救耳,虵之首尾,人之左右手,皆喻相救之敏也。同舟而济,在险难也,吴越犹无异心,况三军乎。故其足恃,甚于方马埋轮,曹公说是也。
○张预曰:上文历言置兵于死地,使人心专固。然此未足为善也。虽置之危地,亦须用权智使人,令相救如左右手,则胜矣。故曰虽方马埋轮未足恃,固以取胜所可必恃者,要使士卒相应如一体也。】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李筌曰:齐勇者,将之道。
○杜牧曰:齐正勇敢,二军如一,此皆在于为政者也。
○陈皥曰:政令严明,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三军之士,如一也。
○梅尧臣曰:使人齐勇如一,心而无怯者,得军政之道也。
○王晳同梅尧臣注。
○张预曰:旣置之危地,又使之相救,则三军之众,齐力同勇如一,夫是军政得其道也。】

刚柔皆得,地之理也。

【曹操曰:强弱一势也。
○李筌曰:刚柔得者,因地之势也。
○杜牧曰:强弱之势,须因地形而制之也。
○梅尧臣曰:兵无强弱,皆得用者,是因地之势也。
○王晳曰刚柔犹强弱也言三军之士强弱皆得其用者地利使之然也曹公曰强弱一势是也
○张预曰:得地利,则柔弱之卒亦可以克敌,况刚强之兵乎。刚柔俱获其用者,地势使之然也。】

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曹操曰:齐一貌也。
○李筌曰:理众如理寡也。
○杜牧曰:言使三军之士如牵一夫之手,不得已,故顺从我之命,喻易也。
○贾林曰:携手,翻迭之貌,便于回运,以前为后,以后为前,以左为右,以右为左,故百万之众,如一人也。
○梅尧臣曰:用三军如携手使一人者,势不得已,自然皆从我所挥也。
○王晳曰:携使左右前后率从我也。
○张预曰:三军虽众,如提一人之手而使之,言齐一也。故曰将之所挥,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曹操曰谓:清凈幽深平正。
○杜牧曰:清净简易,幽深难测,平正无偏,故能致治。
○梅尧臣曰:静而幽深,人不能测。正而自治,人不能挠。
○王晳曰:静则不挠,幽则不测,正则不偷,治则不乱。
○张预曰:其谋事则安静而幽深,人不能测。其御下则公正而整治,人不敢慢。】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

【曹操曰:愚,误也。民可与乐成,不可与虑始。
○李筌曰:为谋未熟,不欲令士卒知之,可以乐成,不可与谋始,是以先愚其耳目,使无见知。
○杜牧曰:言使军士非将军之令,其它皆不知,如聋如瞽也。
○梅尧臣曰:凡军之权谋,使由之而不使知之。
○王晳曰:杜其见闻。
○何氏同杜牧注。
○张预曰:士卒懵然无所闻见。但从命而已。】

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

【李筌曰:谋事或变而不识其原。
○杜牧曰:所为之事,所有之谋,不使知其造意之端,识其所缘之本也。
○梅尧臣曰:改其所行之事,变其所为之谋,无使人能识也。
○王晳曰:巳行之事,已施之谋,当革易之,不可再也。
○何氏曰:将术以不穷为竒也。
○张预曰:前所行之事,旧所发之谋,皆变易之,使人不可知也。若裴行俭令军士下营讫,忽使移就崇冈。初将吏皆不恱,是夜风雨暴至,前设营所水深丈余,将士惊服。因问曰:“何以知风雨也?”行俭笑曰:“自今但依吾节制,何须问我所由知也。”】

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

【李筌曰:行路之便,众人不得知其情。
○杜牧曰:易其居,去安从危,迂其途,舍近卽远,士卒有必死之心。
○陈皥曰:将帅凡举事,一切委曲而致之,无使人得计虑者。
○贾林曰:居我要害,能使自移,途近于我,能使迂之,发机微路,人不能知也。
○梅尧臣曰:更其所安之居,迂其所趋之途,无使人能虑也。
○王晳曰:处易者将致敌以求战也,迂途者示远而宻袭也。
○张预曰:其居则去险而就易,其途则舍近而从远,人初不晓其旨,及胜乃服。太白山人曰:“兵贵诡道者,非止诡敌也,抑诡我士卒,使由之而不使知之也。”】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杜牧曰:使无退心。孟明焚舟是也。一本帅与之登高。
○梅尧臣曰:可进而不可退也。】

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


○陈皥曰:发其心机。
○贾林曰:动我机权,随事应变。
○梅尧臣曰:发其危机,使人尽命。
○王晳曰:皆励决战之志也,机之发,无复回也。贾诩劝曹公曰必决其机,是也。
○张预曰:去其梯可进而不可退,发其机,可往而不可返。项羽济河沈舟之类也。】

焚舟破釡,若驱羣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曹操曰:一其心也。
○李筌曰:还师者,皆焚舟梁,坚其志,旣不知谋,又无返顾之心,是以如驱羊也。
○杜牧曰:三军但知进退之命,不知攻取之端也。
○梅尧臣曰:但驯然从驱,莫知其它也。
○何氏曰:士之往来,唯将之令,如羊之从牧者。
○张预曰:羣羊往来,牧者之随,三军进退,惟将之挥。】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曹操曰:险,难也。
○梅尧臣曰:措三军于险难而取胜者,为将之所务也。
○张预曰:去梯发机,置兵于危险以取胜者,此将军之所务也。】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曹操曰:人情见利而进,见害而退。
○杜牧曰:言屈伸之利害,人情之常理,皆因九地以变化。今欲下文重举九地,故于此重言,发端张本也。
○梅尧臣曰:九地之变,有可屈可伸之利,人情之常理,须审察之。
○王晳曰:明九地之利害,亦当极其变耳。言屈伸之利者,未见便则屈,见便则伸,言人情之理者,深专浅散围御之谓也。
○张预曰:九地之法,不可拘泥,须识变通,可屈则屈,可伸则伸审,所利而巳。此乃人情之常理,不可不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

【梅尧臣曰:深则专固,浅则散归。此而下重言九地者,孙子勤勤于九变也。
○张预曰:先举兵者为客,入深则专固,入浅则士散。此而下言九地之变。】

去国越境而师者,絶地也。

【梅尧臣曰:进不及轻,退不及散,在二地之间也。
○王晳曰:此越邻国之境也。是谓邻绝之地,当速决其事。若吴王伐齐近之。
○如此者鲜,故不同九地之例。
○张预曰:去巳国,越人境而用师者,危絶之地也。若秦师过周而袭郑,是也。此在九地之外而言之者,战国时间有之也。】

四逹者,衢地也。

【梅尧臣曰:驰道四出,敌当一面。
○张预曰:敌当一面,旁国四属。】

入深者,重地也。

【梅尧臣曰:士卒以军为家,故心无散乱。】

入浅者,轻地也。

【梅尧臣曰:归国尚近,心不能专。】

背固前隘者,围地也。

【梅尧臣曰:背负险固,前当阨塞。
○张预曰:前狭后险,进退受制于人也。】

无所徃者,死地也。

【梅尧臣曰:穷无所之。
○张预曰:左右前后穷,无所之地。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

【李筌曰:一卒之心。
○杜牧曰:守则志一,战则易散。
○梅尧臣曰:保城备险,一志坚守,候其虚懈出而袭之。
○张预曰:集人聚榖,一志固守,依险设伏,攻敌不意。】

轻地吾将使之属,

【曹操李筌曰:使相及属。
○杜牧曰:部伍营垒,宻近聮属,盖以轻散之地,一者备其逃逸,二者恐其敌至,使易相救。
○杜佑曰:使相仍也。轻地还师,当安道促行,然令相属续,以备不虞也。
○梅尧臣曰:行则队校相继,止则营垒聮属,脱有敌至,不有散逸也。
○王晳曰:絶则人不相恃。
○张预曰:宻营促队,使相属续,以备不虞,以防逃遁。】

争地吾将趋其后,

【曹操曰:利地在前,当速进其后也。
○李筌曰:利地必争,益其备也。此筌以趋字为多字。
○杜牧曰:必争之地,我若巳后,当疾趋而争,况其不后哉。
○陈皥曰:二说皆非也。若敌据地利,我后争之,不亦后据战地而趋战之劳乎。所谓争地必趋其后者,若地利在前,先分精锐以据之,彼若恃众来争,我以大众趋其后,无不克者。赵奢所以破秦军也。
○杜佑曰:利地在前,当进其后,争地先据者胜,不得者负,故从其后使相及也。
○梅尧臣曰:敌未至其地,我若在后,则当疾趋以争之。
○张预曰:争地贵速,若前驱至而后不及,则未可,故当疾进其后,使首尾俱至。或曰趋其后,谓后发先至也。】

交地吾将谨其守,

【杜牧曰:严壁垒也。
○梅尧臣曰:谨守壁垒,断其通道。
○王晳曰:惧袭我也。
○张预曰:不当阻絶其路,但严壁固守,候其来则设伏击之。】

衢地吾将固其结,

【杜牧曰:结交诸候,使之牢固。
○梅尧臣曰:结诸侯,使之坚固,勿令敌先。
○王晢曰:固以德礼威信,且示以利害之计。
○张预曰:财币以利之,盟誓以要之,坚固不渝则必为我助。】

重地吾将继其食,

【曹操曰:掠彼也。
○李筌曰:馆谷于敌也。继一作掠。
○贾林曰:使粮相继而不絶也。
○杜佑曰:深入当继其粮饷。
○梅尧臣曰:道旣遐絶,不可归国取粮,当掠彼以食军。
○张预曰:兵在重地,转输不通,不可乏粮,当掠彼以续食。】

圯地吾将进其涂,

【曹操曰:疾过去也。
○李筌曰:不可留也。
○杜佑曰:疾行,无舍此地。
○梅尧臣曰:无所依,当速过。
○张预曰:遇圯涂之地,宜引兵速过。】

围地吾将塞其阙,

【曹操李筌曰:以一士心也。
○杜牧曰:兵法围师必阙,示以生路,令无死志,因而击之。今若我在围地,敌开生路以诱我卒,我返自塞之,令士卒有必死之心。后魏末,齐神武起义兵于河北,为尔朱兆天光度律仲远等四将会于邺南,士马精强号二十万,围神武于南陵山。时神武马二千,歩军不满三万。兆等设围不合,神武连系牛驴自塞之,于是将士死战,四面奋击,大破兆等四将也。
○孟氏曰:意欲突围,示以守固。
○杜佑曰:塞其阙,不欲走之意。
○梅尧臣曰:自塞其旁道,使士卒必死战也。
○王晢曰:惧人有走心。
○张预曰:吾在敌围,敌开生路,当自塞之,以一士心。齐神武击牛马以塞路而士卒死战,是也。】

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曹操李筌曰:励志也。
○杜牧曰:示之必死,令其自奋以求生也。
○贾林曰:禁财弃粮塞井破灶,示必死也。
○杜佑曰:励士也。焚辎重,弃粮食,塞井夷灶,示无生意,必殊死战也。
○梅尧臣曰:必死可生,人尽力也。
○王晳同梅尧臣注。
○何氏同杜牧注。
○张预曰:焚辎重,弃粮食,塞井夷灶,示以无活,励之使死战也。】

故兵之情,围则御,

【曹操曰:相持御也。
○李筌曰:敌围我则御之。
○杜牧曰:言兵在围地,始乃人人有御敌持胜之心,相御持也。穷则同心守御。
○梅尧臣同杜牧注。
○张预曰:在围则自然持御。】

不得巳则斗,

【曹操曰:势有不得巳也。
○李筌曰:有不得巳则战。
○梅尧臣曰:势无所往必鬬。
○王晳曰:脱死难者唯鬬而巳。
○张预曰:势不可巳,须悉力而鬬。】

过则从。
【曹操曰:陷之甚过,则从计也。
○李筌曰:过则审蹑。又云陷之于过,则谋从之。
○孟氏曰:甚陷则无所不从。
○梅尧臣同孟氏注。
○张预曰:深陷于危难之地,则无不从计。若班超在鄯善,欲与麾下数十人杀虏使,乃谆谕之,其士卒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是也。】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曹操曰:上巳陈此三事而复云者,力恶不能用兵,故复言之。
○李筌曰:三事军之要也。
○梅尧臣曰:巳解《军争篇》中。重陈此三者,盖言敌之情状,地之利害,当预知焉。
○王晳曰:再陈者,勤戒之也。
○张预曰:知此三事,然后能审九地之利害,故再陈于此也。】

四五者不知一,非覇王之兵也。

【曹操曰:谓九地之利害,或曰上四五事也。
○张预曰:四五谓九地之利害,有一不知,未能全胜。】

夫覇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

【李筌曰:夫幷兵震威则诸侯自顾,不敢预交。
○杜牧曰:权力有余也。能分散敌也。
○孟氏曰:以义制人,人谁敢拒。
○陈皥曰:虽有覇王之势,伐大国,则我众不得聚,要在结交外援。若不如此,但以威加于敌,逞巳之强,则必败也。
○梅尧臣曰:伐大国能分其众,则权力有余也。权力有余则威加敌,威加敌则旁国惧,旁国惧则敌交不得合也。
○王晳曰:能知敌谋,能得地利,又能形之,使其不相救、不相恃,则虽大国,岂能聚众而拒我哉。威之所加者大,则敌交不得合。
○张预曰:恃富强之势而亟伐大国,则巳之民众将怨苦而不得聚也。甲兵之威倍胜于敌国,则诸侯惧而不敢与我合交也。或曰侵伐大国,若大国一败,则小国离而不聚矣。若晋楚争郑,晋胜则郑附晋,败则郑叛也。小国旣离,则敌国之权力分而弱矣。或我之兵威得以增胜于彼,是则诸侯岂敢与敌人交合乎。】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音伸)巳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曹操曰:覇者不结成天下诸侯之权也,絶天下之交,夺天下之权,故巳威得伸而自私。
○李筌曰:能絶天下之交,惟得伸巳之私志,威而无外交者。
○杜牧曰:信,伸也。言不结邻援,不蓄养机权之计,但逞兵,威加于敌国,贵伸己之私欲,若此者,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必先顿甲兵,修文德,正封疆,而亲四邻,则可矣。”于是复鲁卫燕所侵地而以好成四邻,大亲,乃南伐楚,北伐山戎,东制令攴,折孤竹,西服流沙。兵车之会六,乗车之会三,乃率诸侯而朝天子。吴夫差破越于会稽,败齐于艾陵,阙沟于啇鲁,会晋于黄池,争长而反威加诸侯,诸侯不敢与争。句践伐之,乞师齐楚,齐楚不应。民疲兵顿,为越所灭。越王句践间战于申包胥,曰:“越国南则楚,西则晋,北则齐。春秋皮币、玉帛、子女以宾服焉,未尝敢絶,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哉,蔑以加焉。”遂伐吴,灭之。
○贾林曰:诸侯旣惧,不得附聚,不敢合从,我之智谋威力有余,诸侯自归,何用养交之也。
○不养一作不事。
○陈皥曰:智力旣全,威权在我,但自养士卒,为不可胜之谋,天下诸侯无权可事也。仁智义谋,巳之私有,用以济众,故曰,伸私威,振天下,德光四海,恩沾品物,信及豚鱼,百姓归心,无思不服,故攻城必拔,伐国必隳也。
○梅尧臣曰:敌旣不得与诸侯合交,则我亦不争其交,不养其权,用巳力而已尔。威亦增胜于敌矣,故可拔其城,可隳其国,此谓覇王之兵也。
○王晳曰:结交养权则天下可从,申私损威则国城不保。
○张预曰:不争交援则势孤而助寡,不养权力则人离而国弱,伸一已之私,忿暴兵威于敌国,则终取败亡也。或曰,敌国众旣不得聚,交又不得合,则我当絶其交,夺其权,得伸巳所欲而威倍于敌国,故人城可得而拔,人国可得而隳之。】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

【贾林曰:欲拔城隳国之时,故悬国外之赏罚,行政外之威令,故不守常法常政,故曰无法无政。
○梅尧臣曰:瞻功行赏,法不预设,临敌作誓,政不先悬。王晳曰:杜奸隃也。曹公曰:军法令不预施悬之。《司马法》曰:“见敌作誓,瞻功行赏。”此之谓也。
○张预曰:法不先施,政不预告,皆临事立制,以励士心。《司马法》曰:“见敌作誓,瞻功行赏。”】

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曹操曰:犯,用也。言明赏罚,虽用众若使一人也。
○李筌曰:善用兵者,为法作攻而人不知,悬事无令而人从之,是以犯众如一人也。
○梅尧臣曰:犯,用也。赏犯严明,用多若用寡也。
○张预曰:赏功不逾时,罚罪不迁列,赏罚之典旣明且速,则用众如寡也。】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

【梅尧臣曰:但用以战,不告以谋。
○王晳曰:情泄则谋乖。张预曰:任用之于战斗,勿谕之以权谋。人知谋则疑也。若裴行俭不告士卒以徙营之由是也。】

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曹操曰:勿使知害。
○李筌曰:犯,用也。卒知言与害,则生疑难。
○梅尧臣曰:用令知利,不令知害。
○王晳曰:虑疑惧也。
○张预曰:人情见利则进,知害则避。故勿告以害也。】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曹操曰:必殊死战,在亡地无败者,孙膑曰:“兵恐不投之死地也。”
○李筌曰:兵居死地必决命而闘,以求生。韩信水上军,则其义也。
○梅尧臣曰:地虽曰亡,力战不亡。地虽曰死,死战不死。故亡者存之基,死者生之本也。
○何氏曰:如汉王遣将韩信击赵,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舎。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观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汝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帜。”令其禆将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遥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军之旗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乆,于是信走水上军。赵空壁逐信,信巳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驰入赵壁,皆拔赵帜,立汉赤帜。赵军攻信旣不得,还壁见汉帜,大惊,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陈余泜水上,擒赵王诸将。因问信曰:“兵法右背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素推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与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非所及也。”梁将陈庆之守涡阳城,与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诸将恐腹背受敌,议退师。庆之曰:“共来至此,渉历一岁,麋费粮仗,其数极多。诸军并无闘心,皆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直聚为钞暴耳。盖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必捷。”诸将壮其计,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所余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而攻,遂大奔溃,斩获略尽。后魏末,齐神武兴义兵于河北,时尔朱兆等四将兵马号二十万,夹洹水而军。时神武士马不满三万,以众寡不敌,遂于韩陵山为圆陈,系牛驴以塞道,于是将士皆死战,四面奋击,大破之。齐神武兵少天光等兵十倍,围而缺之,神武乃自塞其缺,士皆有必死之志,是以破敌也。高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请降后周,周将杨忠与柱国逹奚武援之,于是共率骑士五千人,各乗马一匹,从间道驰入齐境五百里,前后遣三使报消难而皆不反命。去豫州三十里,武疑有变欲还。忠曰:“有进死,无退生。”独以千骑夜趣城下,四面峭絶,徒闻击柝之声。武亲来,麾数百骑以西。忠勒余骑不动,候门开而入,乃驰遣召武。时齐镇城将伏敬逺勒甲士二千人,据东陴举烽严警,武惮之,不欲保城,乃多取财帛,以消难及其属先归。忠以三千骑为殿,到洛南,皆解鞍而卧。齐众来追至于洛北,忠谓将士曰:“但饱食。今在死地,贼必不敢渡水以当吾锋。”食毕,齐兵佯若渡水,忠驰将击之,齐兵不敢逼,遂徐引而退。
○张预曰:置之死亡之地,则人自为战,乃可存活也。项将救赵,破釡焚庐,示以必死,诸侯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当十,遂虏秦将是也。】

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梅尧臣曰:未陷难地,则士卒心不专。旣陷危难,然后胜败在人为之尔。
○张预曰:士卒用命,则胜败之事在我所为。】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

【曹操曰:佯,愚也。或曰彼欲进,设伏而退。欲去,开而击之。
○李筌曰:敌欲攻我,以守待之。敌欲战我,以奇待之。退伏利诱皆顺其所欲。
○杜牧曰:夫顺敌之意,盖言我欲击敌,未见其隙,则藏形闭迹,敌人之所为,顺之勿惊。假如强以陵我,我则示怯而伏,且顺其强,以骄其意,候其懈怠而攻之。假如欲退而归,则开围使去,以顺其退,使无闘心,遂因而击之,皆顺敌之旨也。
○陈皥曰:顺敌之旨,不假多说,但强示之弱,进示之退,使敌心不戒,然后攻而破之,必矣。
○梅尧臣曰:佯怯佯弱佯乱佯北,敌人轻来,我志乃得。
○张预曰:彼欲进则诱之令进,彼欲退则缓之令退,奉顺其旨,设奇伏以取之。或曰,敌有所欲,当顺其意以骄之,留为后图。若东胡遣使谓冒顿曰:“欲得头曼千里马。”冒顿与之。复遣使来曰:“愿得单于一阏氏。”冒顿又与之。及其骄怠而击之,遂灭东胡。】

是幷敌一向,千里杀将。

【曹操曰:幷兵向敌,虽千里能擒其将也。
○杜牧曰:上文言为兵之事,在顺敌人之意,此乃未见敌人之隙耳。若已见其隙有可攻之势,则须幷兵专力以向敌人,虽千里之逺,亦可以杀其将也。
○贾林曰:能以利诱敌人,使一向趋之,则我虽逺千里,亦可擒杀其将。
○梅尧臣曰:随敌一向,然后发伏出奇,则能逺擒其将。
○王晳曰:顺敌意,随敌形,及其空虚不虞,幷兵一力以向之,乗势可千里而覆军杀将也。
○张预曰:敌旣骄惰,则幷兵力以向之,可以覆其军,杀其将,则明如冒顿烕东胡之事是也。】

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曹操曰:是成事巧者也。一作是谓巧攻成事。
○梅尧臣曰:能顺敌而取胜,机巧者也。
○何氏曰:能如此者,是巧攻之成事也。
○张预曰:始顺其意,后杀其将,成事之巧也。】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

【曹操曰:谋定则闭关,以絶其符信,勿通其使。
○李筌曰:政令旣行,闭关折符,无得有所沮议,恐惑众士心也。
○杜牧曰:其所不通,岂敌人之使乎。若敌人之使,不受则何必夷关折符,然后为不通乎?答曰:夷关折符者,不令国人出入,盖恐敌人有间使潜来,或藏形隐迹,由危历险,或窃符盗信,假托姓名而来窥我也。无通其使者,敌人若有使来聘,亦不可受之,恐有智能之士如张孟谈娄敬之属,见其微而知着,测我虚实也。此乃兵形未成,恐敌人先事以制我也。兵形巳成,出境之后,则使在其间,古之道也。
○梅尧臣曰:夷,灭也。折,断也。举政之日,灭塞关梁,断毁符节,使不通也。使不通者,恐泄我事也。
○张预曰:庙筭已定,军谋巳成,则夷塞关梁,毁折符信,勿通使命,恐泄我事也。彼有使来,则当纳之,故下文云,敌之开阖,必亟入之。

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厉,孙校本作励,注文并同。】

【曹操曰:诛,治也。
○杜牧曰:厉,揣厉也。言廊庙之上,诛治其事,成败先定,然后兴师。一本作以谋其事。
○梅尧臣曰:严整于廊庙之上以计其事,言其察也。
○何氏曰:磨厉庙胜之策,以责成其事。
○张预曰:兵者大事,不可轻议,当惕厉于庙堂之上,宻治其事,贵谋不外泄也。】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

【曹操曰:敌有间隙,当急入之也。
○李筌曰:敌开阖未定,必急来也。
○孟氏曰:开阖,间者也。有间来,则疾内之。
○梅尧臣同孟氏注。
○张预曰:开阖,谓间使也。敌有间来,当急受之。或曰,谓敌人或开或阖,出入无常,进退未决,则宜乗之。】

先其所爱,

【曹操曰:据利便也。
○李筌曰:先攻其积聚及妻子,利不择其用也。
○杜牧曰:凡是敌人所爱惜倚恃以为军者,则先夺之也。
○梅尧臣曰:先察其便利爱惜之所也。
○何氏同杜牧注。】

微与之期,

【曹操曰:后人发,先人至。
○杜牧曰:微者,潜也。言以敌人所爱利便之处为期,将欲谋夺之,故潜往赴期,不令敌人知也。
○陈皥曰:我若先夺便地而敌不至,虽有其利,亦奚用之。是以欲取其爱惜之处,必先微与敌人相期,误之,使必至。
○梅尧臣曰:微露之期,使间归告,然后我后人发,先人至也。后发者,欲其必赴也。先至者,夺其所爱也。
○王晳曰:权谲也。微者所以示宻。曹公曰,先敌至也。
○张预曰:兵所爱者,便利之地,我欲先据,当微露其意,与之相期,敌方趋之,我乃后发而先至也。所以使敌先趋者,恐我至而敌不来也。故曰:“争地吾将趋其后。”】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曹操曰:行践规矩无常也。
○李筌曰:墨者出道也。出迟道而从之,恐不及。
○杜牧曰:墨,规矩也。言我常须践履规矩,谨守法制,随敌人之形。若有可乗之隙,则出而决战也。
○陈皥曰:兵虽要在迅速以决战事,然自始及末,须守法制,纵获胜捷,亦不可争竞扰乱也。城濮之战,晋文公登有莘之墟以望其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践墨一作刬墨。
○贾林曰:刬,除也。墨,绳墨也。随敌计以决战事,惟胜是利,不可守以绳墨而为。
○梅尧臣曰:举动必践法度而随敌屈伸,因利以决战也。
○王晳曰:践兵法如绳墨,然后可以顺敌决胜。
○张预曰:循守法度,践履规矩,随敌变化,形势无常,乃可以决战取胜。墨,绳墨也。“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是也。】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戸,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曹操李筌曰:处女示弱脱,兔往疾也。杜牧曰:言敌人初时谓我无所能为,如处女之弱,我因急去攻之,险迅疾速如兔之脱走,不可捍拒也。或曰我避敌走如脱兔,曰,非也。
○梅尧臣曰:始如处女,践规矩之谓也。后若脱兔,应敌决战之速也。
○王晳曰:处女随敌也,开戸不虞也,脱兔疾也。若田单守卽墨而破燕军是也。
○张预曰:守则如处女之弱,令敌懈怠,是以启隙,攻则犹脱兔之疾,乗敌仓卒,是以莫御。太史公谓田单守卽墨,攻骑劫,正如此语,不其然乎。】

孙子集注卷之十一

孙子集注卷之十二

火攻篇

(曹操曰:以火攻人,当择时日也。
○王晳曰:助兵取胜,戒虚发也。
○张预曰:以火攻敌,当使奸细潜行,地里之逺近,途径之险易,先熟知之,乃可往。故次九地。)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

【李筌曰:焚其营,杀其士卒也。
○杜牧曰:焚其营栅,因焼兵士。吴起曰:“凡军居荒泽草木幽秽,可焚而灭。”蜀先主伐吴,吴将陆逊拒之于夷陵,先攻一营,不利。诸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巳暁破敌之术矣。”乃勑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破四十余营,死者万数。备因夜遁,军资器械略尽,遂欧血而殂。
○梅尧臣曰:焚营栅荒秽以助攻战也。
○何氏曰:鲁桓公世焚邾娄之咸丘,始以火攻也。后世兵家者流,故五火之攻以佐,取胜之道也。如后汉班超使西城,到鄯善,初夜,将吏士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舎后,约曰:“见火燃,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余众悉烧死。又皇甫嵩率兵讨黄巾贼张角,嵩保长社。贼来围城,嵩兵少,军中皆恐,召军吏谓曰:“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火,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其功可成。”其夕遂大风。嵩乃约勒军士,皆束苣乗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陈,贼惊乱奔走,大破之。又五代梁太祖干宁中,亲领大军由郓州东路,北次于鱼山。朱宣觇知,卽以兵径至,且图速战。帝整军出砦。时宣瑾巳陈于前,须臾东南风大起,帝军旌旗失次,甚有惧色。帝卽令骑士扬鞭呼啸,俄而西北风骤发,时而军皆在草莾中,帝因令纵火,旣而烟焰亘天,乗势以攻贼陈,宣瑾大破余众,拥入淸河,因筑京观于鱼山之下。又后唐伐蜀,工部任圜以大军至汉州,康延孝来逆战,圜命董璋以东川懦卒当其锋,伏精兵于其后。延孝击退东川之军,急追之,遇伏兵,延孝败,驰入汉州,闭壁不出。西川孟知祥以兵二万与圜,合势攻之。汉州四面树竹木为栅。三月,圜陈于金鴈桥,卽率诸军鼓噪而进,四面纵火,风焰亘空,延孝危急,引骑出陈于金鴈桥,又大败之。
○张预曰:焚彼营舎以杀其士,火攻之先也。班超烧匈奴使者,是也。】

二曰火积,

【李筌曰:焚积聚也。
○杜牧曰:积者,积蓄也。粮食薪刍是也。高祖与项羽相持成皋,为羽所败,北渡河,得张耳韩信军。军修武,深沟髙垒,使刘贾将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烧其积聚,以破其业。楚军乏食。隋文帝时,高颎献取陈之策曰:“江南土薄,舍多茅竹,所有储积,皆非地窖。可宻遣行人,因风纵火,待彼修葺,复更烧之。不出数年,自可财力俱尽。”帝行其策,由是陈人益弊。
○梅尧臣曰:焚其委积,以困刍粮。
○张预曰:焚其积聚,使刍粮不足。故曰“军无委积则亡”。刘贾烧楚积聚是也。】

三曰火辎,四曰火库,

【李筌曰:烧其辎重,焚其库室。
○杜牧曰:器械财货及军士衣装在车中,上道未止,曰辎。在城营垒,巳有止舍,曰库。其所藏,二者皆同。后汉末袁绍相许攸降曹公,曰:“今袁氏辎重有万余两车,屯军不严。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焚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公大喜,选精骑五千,皆用袁氏旗帜,衔枚縳马口,从间道出入,抱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抄略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旣至围屯,大放火,营中惊乱,因大破之,辎重悉焚之矣。
○陈皥曰:夫敌有爱惜之物,亦可以攻之。彼若出救,是我以火分其势也。更遇其心神挠惑,自可破军杀将也。梅尧臣曰:焚其辎重,以窘货财,焚其库室,以空蓄聚。
○何氏曰:如前秦符坚遣将王猛伐前燕,慕容暐师至潞川,燕将慕容评率兵四十万御之,以持乆制之。猛遣将郭庆率歩骑五千,夜从间道起火于晋山,烧评辎重,火见邺中,因而灭之。
○张预曰:焚其辎重,使器用不供,故曰“军无辎重则亡”。曹操烧袁绍辎重是也。焚其府库,使财货不充,故曰“军无财则士不来”。】

五曰火队。

【李筌曰:焚其队伏兵器。
○杜牧曰:焚其行伍,因乱而击之。
○梅尧臣曰:焚其队仗,以夺兵具。队一作隧。
○贾林曰:隧,道也。烧絶粮道及转运也。
○何氏同贾林注。
○张预曰:焚其队仗,使兵无战具,故曰“器械不利则难以应敌”也。】

行火必有因,

【曹操曰:因奸人。
○李筌曰:因奸人而内应也。
○陈皥曰:须得其便,不独奸人。
○贾林曰:因风燥而焚之。
○张预曰:凡火攻皆因天时燥旱,营舎、茅竹、积刍、聚粮,居近草莾,因风而焚之。】

烟火必素具。

【曹操曰:烟火,烧具也。
○李筌曰:薪刍、蒿艾、粮粪之属。
○杜牧曰:艾蒿、荻苇、薪刍、膏油之属。先须修事,以备用。兵法有火箭、火帘、火杏、火兵、火兽、火禽、火盗、火弩,凡此者,皆可用也。
○梅尧臣曰:潜奸伺隙,必有便也。秉秆持燧,必先备也。传曰:“惟事事有备,乃无患也。”
○张预曰:贮火之器,燃火之物,常须预备,伺便而发。】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

【梅尧臣曰:不妄发也。
○张预曰:不可偶然,当伺时日。】

时者,天之燥也。

【曹操曰:燥者,旱也。
○梅尧臣曰:旱熯易燎。
○张预曰:天时旱燥,则火易燃。】

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

【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李筌曰:《天文志》:“月宿此者多风。”王经云,常以月加日,从营室顺数,十五至翼,月在宿,于此也。
○杜牧曰:宿者,月之所宿也。四宿者,风之使也。
○梅尧臣曰:箕,龙尾也。壁,东壁也。翼轸,鹑尾也。宿在者,谓月之所次也,四宿好风,月离必起。
○张预曰:四星好风,月宿则起。当推歩躔次,知所宿之日,则行火。一说春丙丁,夏戊巳,秋壬癸,冬甲乙,此日有疾风猛雨。又占风法,取鸡羽重八两,挂于五丈竿上,以候风所从来。四宿卽箕壁翼轸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梅尧臣曰:因火为变,以兵应之。
○张预曰:因其火变,以兵应之。五火卽火积辎库队也。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曹操曰:以兵应之也。
○李筌曰:乗火势而应之也。
○杜牧曰:凡火,乃使敌人惊乱,因而击之,非谓空以火败敌人也。闻火初作,卽攻之。若火阑众定而攻之,当无益,故曰早也。
○杜佑曰:使间人纵火于敌营内,当速进以攻其外也。
○梅尧臣曰:内若惊乱,外以兵击。
○张预曰:火势发于内,则兵急击于外,表里齐攻,敌易惊乱。】

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

【杜牧曰:火作不惊,敌素有备,不可遽攻,须待其变者也。
○梅尧臣曰:不惊挠者,必有备也。
○王晳曰:以不变也。
○何氏曰:火作而敌不惊呼者,有备也。我往攻则返,或受害。
○张预曰:火虽发而兵不乱者,敌有备也,复防其变,故不可攻。】

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

【曹操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李筌曰:夫火发兵不乱,不可攻。
○杜牧曰:俟火尽巳来,若敌人扰乱则攻之。若敌终静不扰,则收兵而退也。
○杜佑曰:见利则进,知难则退。极,尽也。尽火力,可则应,不可则止。无使敌知其所为。
○梅尧臣曰:极其火势,待其变则攻,不变则勿攻。
○王晳曰:伺其变乱则乗之,终不变乱则自治而蓄力。
○何氏曰:如魏满宠征吴,勑诸将曰:“今夕风甚猛,贼必来烧我营,宜为之备。”诸军皆警。夜半,果来烧营。宠掩击破之者是也。
○张预曰:尽其火势,变乱则攻,安静则退。】

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

【李筌曰:魏武破袁绍于官渡,用许攸计,烧辎重万余,则其义也。
○杜牧曰:上文云五火,变须发于内。若敌居荒泽草秽,或营栅可焚之地,卽须及时发火,不必更待内发作,然后应之,恐敌人自烧野草,我起火无益。汉时李陵征匈奴,战败,为单于所逐,及于大泽。匈奴于上风纵火,陵亦先放火烧断蒹葭,用絶火势。
○陈皥曰:以时发之,所谓天之燥,月之宿在四星也。
○贾林曰:火可发于外,不必待内应,得时卽应发,不可拘于常势也。梅尧臣同杜牧注。
○张预曰:火亦可发于外,不必须待作于内,但有便,则应时而发。黄巾贼张角围汉将皇甫嵩于长社,贼依草结营,嵩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陈,贼惊乱,遂败走。】

火发上风,无攻下风。

【曹操曰:不便也。
○李筌曰:隋江东贼刘元进攻王世充于延陵,令把草东方,因风纵火,俄而廽风,悉烧元进营军,人多死者。杜牧曰:若是东则焚敌之东,我亦随以攻其东。若火发东面攻其西,则与敌人同受也。故无攻下风,则顺风也。若举东可知其它也。
○梅尧臣曰:逆火势,非便也。敌必死战。
○王晳曰:或击其左右,可也。
○张预曰:烧之必退,退而逆击之,必死战,则不便也。】

昼风乆,夜风止。

【曹操曰:数当然也。
○李筌曰:不知始也。
○杜牧曰:老子曰“飘风不终朝”。
○梅尧臣曰:凡昼风必夜止,夜风必昼止,数当然也。
○王晳同梅尧臣注。
○张预曰:昼起则夜息,数当然也。故老子曰“飘风不终朝”。】

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杜牧曰:须筭星躔之数,守风起日,乃可发火,不可偶然而为之。
○杜佑曰:旣知起五火五变,当复以数消息其可否。
○梅尧臣曰:数,星之躔,以候风起之日,然而发火亦当自防其变。
○张预曰:不可止知以火攻人,亦当防人攻巳。推四星之度数,知风起之日,则严备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
【梅尧臣曰:明白易胜。
○张预曰:用火助攻,灼然可以取胜。】

以水佐攻者强。

【杜佑曰:水以为冲,故强。
○梅尧臣曰:势之强也。张预曰:水能分敌之军,彼势分则我势强。】

水可以絶,不可以夺。

【曹操曰:火佐者取胜明也,水佐者,但可以絶敌道,分敌军,不可以夺敌蓄积。
○李筌曰:军者必守术数而佐之水火,所以明强也。光武之败王莾,魏武之擒吕布,皆其义也。以水絶敌人之军,分为二,则可难以夺敌人之蓄积。
○杜牧曰:水可絶敌粮道,絶敌救援,絶敌奔逸,絶敌冲击,不可以水夺险要蓄积也。
○王晳曰:强者,取其决注之暴。
○张预曰:水止能隔絶敌军,使前后不相及,取其一时之胜,然不若火能焚夺敌之积聚,使之灭亡。若韩信决水,斩楚将龙且,是一时之胜也。曹公焚袁绍辎重绍,因以败,是使之灭亡也。水不若火,故详于火而略于水。】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曹操曰:若水之留,不复还也。或曰赏不以时,但费留也。赏善不踰日也。
○李筌曰:赏不踰日,罚不踰时,若功立而不赏,有罪而不罚,则士卒疑惑,日有费也。
○杜牧曰:修者,举也。夫战胜攻取,若不藉有功举而赏之,则三军之士,必不用命也。则有凶咎。徒留滞费耗,终不成事也。
○贾林曰:费留,惜费也。
○梅尧臣曰:欲战必胜,攻必取者,在因利乗便,能作为功也。作为功者,修火攻水攻之类,不可坐守其利也。坐守其利者凶也,是谓费留矣。
○王晳曰:战胜攻取而不修功赏之差,则人不劝,不劝则费财老师,凶害也巳。
○张预曰:战攻所以能必胜必取者,水火之助也。水火所以能破军败敌者,士卒之用命也。不修举有功而赏之,取者水火之助也。水火所以能破军败敌者,士卒之用命也。不修举有功而赏之,凶咎之道也。财竭师老而不得归,费留之谓也。】

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

【杜牧曰:黄石公曰:“夫覇者,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则士疏,赏亏则士不为用。”
○贾林曰:明主虑其事,良将修其功。
○梅尧臣曰:始则君发其虑,终则将修其功。
○张预曰:君当谋虑攻战之事,将当修举克捷之功。】

非利不动,

【李筌曰:明主贤将,非见利不起兵。
○杜牧曰:先见起兵之利,然后兵起。
○梅尧臣曰:凡兵非利于民,不兴也。一作非利不起也。】

非得不用,

【杜牧曰:先见敌人可得,然后用兵。
○贾林曰:非得其利,不用也。】

非危不战。

【曹操曰:不得已而用兵。
○李筌曰:非至危不战。
○梅尧臣曰:凡用兵,非危急不战也。所以重凶器也。
○张预曰:兵凶器,战危事须防祸,败不可轻举,不得巳而后用。】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

【王晳曰:不可但以怒也,若息侯伐郑。
○张预曰:因怒兴师,不亡者鲜。若息侯与郑伯有违言而伐郑,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

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王晳曰:不可但以愠也。若晋赵穿。
○张预曰:因忿而战,罕有不败。若姚襄怒符坚、黄眉压垒而陈,因出战,为黄眉所败是也。怒大于愠,故以主言之。愠小于怒,故以将言之。君则可以兴兵,将则止可言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曹操曰:不得以己之喜怒而用兵也。
○贾林曰:愠怒内作,不顾安危,固不可也。
○杜佑曰:人主聚众兴军,以道理胜负之计,不可以已之私怒。将举兵则以策,不可以愠恚之故而合战也。
○梅尧臣曰:兵以义动,无以怒兴。战以利胜,无以愠败。
○张预曰:不可因巳之喜怒而用兵,当顾利害所在。《尉缭子》曰:“兵起非可以忿也,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恱,

【张预曰:见于色者,谓之喜。得于心者,谓之恱。】

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杜牧曰:亡国者,非能亡人之国也,言不度德,不量力,因怒兴师,因愠合战,则其兵自死,其国自亡者也。
○杜佑曰:凡主怒兴军伐人,无素谋明计,则破亡矣。将愠怒而闘,仓卒而合战,所伤杀必多,怒愠复可以复喜,言亡国不可复存,死者不可复生者,言当慎之。
○梅尧臣曰:一时之怒,可返而喜也。一时之愠,可返而悦也。国亡军死,不可复已。
○王晳曰:喜怒无常,则威信去矣。
○张预曰:君因怒而兴兵,则国必亡。将因愠而轻战,则士必死。】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杜牧曰:警言戒之也。
○梅尧臣曰:主当慎重,将当警惧。
○张预曰:君常慎于用兵,则可以安国。将常戒于轻战,则可以全军。】

孙子集注卷之十二

孙子集注卷之十三

用间篇

(曹操李筌曰:战者必用间谍,以知敌之情实也。
○张预曰:欲素知敌情者,非间不可也。然用间之道,尤须微宻,故次火攻也。)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曹操曰:古者八家为邻,一家从军,七家奉之。言十万之师举,不事耕稼者,七十万家。
○李筌曰:古者发一家之兵,则邻里三族共资之,是以不得耕作者七十万家,而资十万之众矣。
○杜牧曰:古者一夫田一顷,夫九顷之地,中心一顷,凿井树庐,八家居之。是为井田。怠,疲也。言七十万家奉十万之师,转输疲于道路也。
○梅尧臣曰:输粮供用,公私烦役,疲于道路,废于耒耜也。曹说是也。
○张预曰:井田之法,八家为邻,一家从军,七家奉之。兴兵十万,则辍耕作者七十万家也。或问曰:重地则掠,疲于道路而转输,何也?曰:非止运粮,亦供器用也。且兵贵掠敌者,谓深践敌境,则当备其乏,故须掠以继食,非专馆榖于敌也。亦有碛卤之地,无粮可因,得不饷乎?】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

【李筌曰:惜爵赏,不与间谍,令窥敌之动静,是为不仁之至也。
○杜牧曰:言不能以厚利使间也。
○梅尧臣曰:相守数年,则七十万家所费多矣,而乃惜爵禄百金之微,不以遗间,酌情取胜,是不仁之极也。
○王晳曰:恡财赏,不用间也。
○张预曰:相持且乆七十万家财力一困,不知恤此,而反靳惜爵赏之细,不以啖间求索,知敌情者,不仁之甚也。】

非人之将也,

【梅尧臣曰:非将人成功者也。】

非主之佐也(一本作非仁之佐也),


○梅尧臣曰:非以仁佐国者也。】

非胜之主也。

【梅尧臣曰:非致胜主利者也。
○张预曰:不可以将人,不可以佐主,不可以主胜,勤勤而言者,叹惜之也。】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李筌曰:为间也。
○杜牧曰:知敌情也。
○梅尧臣曰:主不妄动动,必胜人。将不茍功,功必出众,所以者何也,在预知敌情也。
○王晳曰:先知敌情,制胜如神也。
○何氏曰:《周官》“士师掌邦谍”,盖异国间伺之谓也。故兵家之有四机二权,曰事几,曰智权,皆善用间谍者也。故能敌人动静,我预知矣。韦孝寛为骠骑大将军,镇玉壁。孝寛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亦有齐人得孝寛金货,遥通书疏,故齐之动静,朝廷皆先知之。时有主帅许盆,孝寛委以心膂,令守一戍,盆乃以城东入。孝寛怒,遣谍取之,俄而斩首而还,其能致物情如此。又李达为都督,义州弘农等二十一防诸军事,毎厚抚境外之人,使为间谍,敌中动静,必先知之。至有事泄被诛戮者,亦不以为悔。其得人心也如此。
○张预曰:先知敌情,故动则胜人,功业卓然,超絶羣众。】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

【张预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以祷祀而取。】

不可象于事。

【曹操曰:不可以祷祀而求,亦不可以事类而求也。
○李筌曰:不可取于鬼神象类,唯间者能知敌之情。
○杜牧曰:象者,类也。言不可以他事比类而求。地之理可以度数验,唯敌之情,必由间者而后知也。
○张预曰:鬼神、象类、度数皆不可以求先知,必因人而后知敌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梅尧臣曰:五间之名也。
○张预曰:此五间之名,因间当为乡间。故下文云“乡间可得而使”。】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寳也。

【曹操曰:同时任用五间也。
○李筌曰:五间者,因五人用之。
○杜牧曰:五间俱起者,敌人不知其情,泄形露之道乃神妙之纲纪,人君之重寳也。
○梅尧臣曰:五间俱起,以间敌而莫知我用之之道,是曰神妙之纲纪,人君之所贵也。
○王晳曰:五间俱起,人不之测,是用兵神妙之大纪,人主之重寳也。
○贾林曰:纪,理也。言敌人但莫知我以何道如通神理也。
○张预曰:五间循环而用,人莫能测其理,兹乃神妙之纲纪,人君之重寳也。】

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

【杜牧曰:因敌乡国之人而厚抚之,使为间也。晋豫州刺史祖逖之镇雍丘,爱人下士,虽踈交贱隶,皆恩礼而遇之。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王感戴。胡有异图,輙宻以闻,前后克获,盖由于此。西魏韦孝寛使齐人斩许盆而来,犹其义也。
○贾林曰:读因间为乡间。
○杜佑曰:因敌乡人,知敌表里虚实之情,故就而用之,可使伺候也。
○梅尧臣曰:因其国人,利而使之。
○何氏曰:如春秋,时楚师伐宋,九月不服。将去宋,楚大夫申叔时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楚子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币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楚子,退三十里。宋及楚平。
○张预曰:因敌国人,知其底里,就而用之,可使伺候也。韦孝寛以金帛啖齐人,而齐人遥通书疏是也。】

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李筌曰:因敌人失职之官,魏用许攸也。
○杜牧曰:敌之官人,有贤而失职者,有过而被刑者,亦有宠嬖而贪财者,有屈在下位者,有不得任使者,有欲因败丧以求展已之材能者,翻覆变诈,常持两端之心者,如此之官,皆可以潜通问遗,厚贶金帛而结之,因求其国中之情,察其谋我之事,复间其君臣,使不和同也。
○杜佑曰:因在其官失职者,若形戮之子孙,与受罚之家也。因其有隙,就而用之。
○梅尧臣曰:因其官属,结而用之。
○何氏曰:如益州牧罗尚遣将隗伯攻蜀,贼李雄于郫城,互有胜负。雄乃募武都人朴泰,鞭之见血,使谲罗尚,欲为内应,以火为期。尚信之,悉出精兵,遣隗伯等率兵从泰击雄,雄将李骧于道设伏。泰以长梯倚城而举火,伯军见火起而争縁梯,泰又以绳汲上尚军百余人,皆斩之。雄因放兵,内外击之,大破尚军。此用内间之势也。又隋阴寿为幽州总管,高寳宁举兵反。寿讨之,寳宁奔于碛北。寿班师留开府成道昻镇之。寳宁遣其子僧伽率轻骑掠城下而去,寻引契丹鞋鞨之众来攻,道昻苦战连月,乃退。寿患之。于是重贿寳宁,又遣人阴间其所亲任者,赵世模、王威等月余,世模率其众降。寳宁复走,契丹为其麾下赵修罗所杀,北边遂安。又唐太宗讨窦建德,入武牢,进薄其营,多所伤杀。凌敬进说曰:“宜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居守,更率众鸣鼓建旗,踰太行入上党,先声后实,传撽而定,渐趋壷口,稍骇蒲津,收河东之地。此策之上也。行必有三利,一则入无人之境,师有万全;二则拓土得兵;三则郑围自解。”建德将从之,王世充之使长孙安世阴赍金玉,啖其诸将,以乱其谋,众咸进諌曰:“凌敬书生耳。岂可与言战乎?”建德从之,退而谢敬曰:“今众心甚锐,此天赞我矣。因此决战,必然大捷。巳依众议,不得从公言也。”敬固争,建德怒,扶出马,于是悉众进逼武牢。太宗按甲挫其锐,建德中抢,窜于牛口渚,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生获之。又王翦为秦将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商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金,使为反间,曰:“李牧、司马商欲与秦废赵,以多取封于秦。”赵王疑之使,赵葱及颜聚伐将,斩李牧,废司马商。后三月,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也。
○张预曰:因其失意之官,或刑戮之子弟,凡有隙者,厚利使之。晋任析公,吴纳子胥,皆近之。】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李筌曰:敌有间来窥我得失,我厚赂之,而令反为我间也。
○杜牧曰: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陈平初为汉王护军尉,项羽围于荥阳城。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和。项王弗听。平曰:“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锺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所为,不问出入。平旣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锺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分王其地。”项王果疑之,使使至汉。汉为太牢之具,举进,见楚使卽阳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也。”复持去,以恶草具进楚使。使归,具以报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击下荣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亚父闻项王疑之,乃大怒,疽发而死。卒用陈平之计灭楚也。
○梅尧臣曰:或以伪事绐之,或以厚利啖之。
○王晳曰:反间反为我间也。或留之使言其情,又或示以诡形而遣之。
○何氏曰:如燕昭王以乐毅为将,破齐七十余城。及惠王立,与乐毅有隙,齐将田单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巳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卽墨,以待其事。齐人戍惧,唯恐他将之来卽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燕人士卒离心,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戮辱先人。”燕军从之。即墨人激怒请战,大破燕师,所亡七十余城悉复之。又秦师围赵阏与,赵将赵奢救之,去赵国都三十里不进。秦间来,奢善食遣之,间以报秦,将以为奢师怯弱而止不行。奢随而卷甲趋秦师,击破之。又范睢为秦昭王相,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睢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赵括耳。廉颇军易与,且降矣。”赵王旣怒廉颇军多亡失,数败,又反坚壁不战,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括代颇。秦闻括将,以白起为上将军,射杀括及坑降卒四十万。
○张预曰:敌有间来,或重赂厚礼以结之,告以伪辞,或佯为不知觉而慢之,示以虚事,使之归报,则反为我利也。赵奢善食秦间,汉军佯惊楚使,是也。】

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


○李筌曰:情诈为不足信,吾知之,令吾动也。间而待之。此筌以待字为非传也。
○杜牧曰:诳者诈也。言吾间在敌,未知事情,我则诈立事迹,令吾间凭其诈迹,以输诚于敌,而得敌信也。若吾进取,与诈迹不同,间者不能脱,则为敌所杀,故曰死间也。汉王使郦生说齐,下之,齐罢守备。韩信因而袭之。田横怒烹郦生,此事相近。
○杜佑曰:作诳诈之事于外,佯漏泄之,使吾间知之。吾间至敌中,为敌所得,必以诳事谕敌。敌从而备之,吾所行不然,间则死矣。又云敌间来闻我诳事,以持归,然皆非所图也。二间皆不能知幽隐深宻,故曰死间也。萧世诚曰:所获敌人及以判亡军士,有重罪系者,故为贷免,相勑勿泄,佯不秘宻,令敌间窃闻之,吾因纵之使亡。亡必归敌,必信焉。往必死,故曰死间。
○梅尧臣曰:以诳告敌,事乖必杀。
○王晳曰:诈吾闻,使敌得之,间以吾诈告敌事,决必杀之也。
○何氏曰:如战国郑武公欲伐胡,先以其子妻胡,因问羣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思期曰:“胡可。”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已不备郑,袭而取之。此用死间之类也。又班超发于阗诸国,兵击莎车、龟兹二国,扬言兵少,不敌罢散,乃阴缓生口,归以告龟兹,王喜而不虞。超卽潜勒兵驰赴莎车,大破降之,斯亦同死间之勒。又李靖伐突厥,颉利可汗以唐俭先在突厥结和亲,突厥不备,靖因掩击破之。
○张预曰:欲使敌人杀其贤能,乃令死士持虚伪以赴之。吾间至敌,为彼所得,彼以诳事为实,必俱杀之。我朝曹大尉尝贷人死,使伪为僧,吞蜡弹入西夏,至则为其所囚,僧以弹告,卽下之,开读,乃所遗彼谋臣书也。戎主怒诛其臣,幷杀间僧,此其义也。然死间之事非一,或使吾间诣敌约和,我反伐之,则间者立死。郦生烹于齐王,唐俭杀于突厥,是也。】

生间者,反报也。

【李筌曰:往来之使。
○杜牧曰:往来相通报也。生间者,必取内明外愚,形劣心壮,趫捷劲勇,闲于鄙事,能忍饥寒垢耻者为之。
○贾林曰:身则公行,心乃私觇,往反报,复常无所害,故曰生间。
○杜佑曰:择巳有贤材智谋能,自开通于敌之亲贵,察其动静,知其事计所为,已知其实,还以报我,故曰生间。
○梅尧臣曰:使智辨者往觇其情而以归报也。
○何氏曰:如华元登子反之床而归。又如隋达奚武为东秦刺史,时齐神武趣沙苑,太祖遣武觇之。武从三骑,皆衣敌人衣服,至日暮,去营数百歩下马潜听,得其军号。因上马历营,若警夜者,有不如法者往往挞之,具知敌之情状,以告太祖。太祖深嘉焉,遂破之。
○张预曰:选智能之士,往视敌情,归以报我。若娄敬知匈奴之强,以告高祖之类。然生间之事亦众,或已欲退,告敌以战,或巳欲战,告敌以退。若秦行人夜戒晋师曰:“来日请相见。”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秦果夜遁。又吕延攻乞伏干归,大败之。干归乃遣间,称东奔成纪,延信而追之。耿稚曰:“告者视高而色动,必有奸计。”延不从,遂为所败是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

【杜牧曰:受辞指踪,在于卧内。
○杜佑曰:若不亲抚,重以禄赏,则反为敌用,泄我情实。
○梅尧臣曰:入幄受词,最为亲近。
○王晳曰:以腹心亲结之。
○张预曰:三军之士,然皆亲抚,独于间者,以腹心相委,是最为亲宻也。】

赏莫厚于间,

【杜佑曰:以重赏赏之,而頼其用。
○梅尧臣曰:爵禄金帛,我无爱焉。
○王晳曰:军功之赏,莫厚于此。
○张预曰:非高爵厚利,不能使间。陈平曰愿出黄金四十万斤间楚君臣。】

事莫宻于间,

【杜牧曰:出口入耳也。宻一作审。
○杜佑曰:间事不宻,则为已害。
○梅尧臣曰:几事不宻,则害成。
○王晳曰:独将与谋。
○张预曰:惟将与间得闻其事,非宻与。】

非圣智不能用间。

【杜牧曰:先量间者之性诚实多智,然后可用之。厚貌深情,险于山川,非圣人莫能知。
○梅尧臣曰:知其情伪,辨其邪正,则能用。
○王晳曰:圣通而先识,智明于事。
○张预曰:圣则事无不通,智则洞照几先,然后能为间事。或曰圣智则能知人,非仁义不能使间。
○陈皥曰:仁者有恩以及人义者,得宜而制事,主将者旣能仁结而义使,则间者尽心而觇察,乐为我用也。
○孟氏曰:太公曰:“仁义着则贤者归之。”贤者归之,则其间可用也。
○梅尧臣曰:抚之以仁,示之以义,则能使。
○王晳曰:仁结其心,义激其节,仁义使人,有何不可。
○张预曰:仁则不爱爵赏,义则果决无疑,旣啖以厚利,又待以至诚,则间者竭力,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杜牧曰:间亦有利于财寳,不得敌之实情,但将虚辞以赴我约,此须用心渊妙,乃能酌其情伪虚实也。
○杜佑曰:用意宻而不漏。
○梅尧臣曰:防间反为敌所使,思虑故宜几微臻妙。
○王晳曰:谓间者必性识微妙,乃能得所间之事实。
○张预曰:间以利害来告,须用心渊微精妙,乃能察其眞伪。】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杜牧曰:言毎事皆须先知也。
○梅尧臣曰:微之又微,则何所不知。
○王晳曰:丁宁之当,事事知敌之情也。
○张预曰:宻之又宻,则事无巨细,皆先知也。】

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杜牧曰:告者非诱间者,则不得知间者之情,杀之可也。
○陈皥曰:间者未发其事,有人来告其闻者,所告者亦与间者俱杀以灭口,无令敌人知之。
○梅尧臣曰:杀间者,恶其泄,杀告者,灭其言。
○何氏曰:兵谋大事,泄者当诛。告人亦杀,恐传诸众。
○张预曰:间敌之事,谋定而未发,忽有闻者来告,必与间俱杀之一,恶其泄,一灭其口。秦已间赵,不用廉颇,秦乃以白起为将,令军中曰:“有泄武安君将者,斩。”此是已发其事,尚不欲泄,况未发乎。】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舎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李筌曰:知其姓名,则易取也。
○杜牧曰:凡欲攻战,先须知敌所用之人贤愚巧拙,则量材以应之。汉王遣韩信、曹参、灌婴击魏豹,问曰:“魏大将谁也?”对曰柏直。汉王曰:“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骑将谁也?曰冯敬。曰:“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歩卒将谁也?曰:项它。曰:“是不能当曹参,吾无患矣。”
○陈皥曰:此言敌人左右姓名,必须我先知之,或敌使间来,我当使间去。若不知其左右姓名,则不能成间者之说。汉高伐秦至峣关,张良曰:“吾闻其将贾竖尔,可以利啖之。”又曰:“其将虽曰欲和,其军士未肯,不如因其懈而击之。”乃进兵击破之。又宋华元夜登子反之床,以告宋病,若非素知门人、舎人、左右姓名,先使间导之,又何由得登其床也。
○杜佑曰:守谓官守軄任者,谒,告也,主告事者也。门者,守门者也。舎人,守舎之人也。必先知之,为亲旧,有急则呼之,则不可不知。亦因此知敌之情。
○梅尧臣曰:凡敌之左右、前后之姓名,皆须审省而令吾间先知,则吾间可行矣。
○王晳曰:不可临事求也。
○张预曰:守将,守官任軄之将也。谒者,典宾客之官也。门者,阍吏也。舎人,守舎之人也。凡欲击其军,欲攻其城,欲杀其人,必先知此左右之姓名,则可也。欲潜入其军,则呼其姓名而往。若华元夜登子反之床以告宋病,杜元凯注引比文谓元用此术,得以自通,是也。又汉高祖入韩信卧内,取其印,亦近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舎之,

【杜佑曰:舍,居止也。令吾人遗以重利,复遇而舎之,则可令诡其辞】

故反间可得而用也。

【曹操曰:舎,居止也。
○杜牧曰:敌间之来,必诱以厚利而止舎之,使为我反间也。
○杜佑曰:故能取敌之间而用之。
○梅尧臣曰:必探索知敌之来间者,因而利诱之,引而舍止之,然后可为我反间也。
○王晳曰:此留敌间,以询其情者也。必谨舎之,曲为辩说,深致情爱,然后啖以大利,威以大刑,自非至忠于其君王者,皆为我用矣。
○张预曰:索,求也。求敌间之来窥我者,因以厚利诱导而馆舍之,使反为我间也。言舎之者,谓稽留其使也。淹延旣乆,论事必多,我因得察敌之情。下文言“四间皆因反间而知”,非乆留其人,极论其事,则何以悉知。】

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

【杜牧曰:若敌间以利导之,尚可使为我反间,因此乃知厚利,亦可使乡间内间也。此言使间非利不可,故上文云:“相守数年,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情者,不仁之至也。”下文皆同其义也。
○陈皥曰:此说踈也。言敌使间来,以利啖之,诱令止舎,因得敌之情,因间内间,可使反间,诱而使之。
○杜佑曰:因反敌间而知敌情,乡间者皆可得使。
○梅尧臣曰:其国人之可使者,其官人之可用者,皆因反间而知之。
○张预曰:因是反间,知彼乡人之贪利者,官人之有隙者,诱而使之。】

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

【张预曰:因是反间,知彼可诳之事,使死间往告之。】

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

【杜牧曰:可使往来如期。
○陈皥曰:言五间皆循环相因,惟生间可使如期。
○杜佑曰:因诳事而知敌情,生间往返,可使知其敌之腹心所在。
○梅尧臣曰:令吾间以诳告敌者,须因反间而知敌之可诳也。生间以利害觇敌情,须因反间而知。其踈宻则可往得实,而归如期也。
○张预曰:因是反间知彼之情,故生间可往复如期也。】

五间之事,主必知之。

【李筌曰:孙子殷勤于五间,主切知之。】

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杜牧曰:乡间、内间、死间、生间,四间者皆因反间知敌情,而能用之。故反间最切不可不厚也。
○杜佑曰:人主当知五间之用,厚其禄,丰其财,而反间者又五间之本,事之要也。故当在厚待。
○梅尧臣曰:五间之始,皆因缘于反间,故当厚遇之。
○张预曰:人主当用五间以知敌情,然五间皆因反间而用,则是反间者,岂可不厚待之耶。】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

【曹操曰:伊挚,伊尹也。】

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曹操曰:吕牙,太公也。
○梅尧臣曰:伊尹吕牙,非叛于国也。夏不能任而殷任之,殷不能用而周用之,其成大功者,为民也。
○何氏曰:伊吕圣人之耦,岂为人间哉。今孙子引之者,言五间之用,须上智之人,如伊吕之才智者,可以用间。盖重之之辞耳。
○张预曰:伊尹,夏臣也,后归于殷。吕望,殷臣也,后归于周。伊吕相汤武,以兵定天下者,顺乎天而应乎人也。非同伯州犁之奔楚,苗贲皇之适晋,狐庸之在吴,士会之居秦也。】

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李筌曰:孙子论兵,始于计而终于间者,盖不以攻为主,为将者可不慎之哉。
○杜牧曰:不知敌情,军不可动,知敌之情非,间不可,故曰“三军所恃而动。”李靖曰:“夫战之取胜,此岂求于天地,在乎因人以成之。历观古人之用间,其妙非一,卽有间其君者,有间其亲者,有间其贤者,有间其能者,有间其助者,有间其邻好者,有间其左右者,有间其纵横者。故子贡、史廖、陈轸、苏秦、张仪、范睢等,皆凭此而成功也。且间之道有五焉。有因其邑人,使潜伺察而致辞焉。有因其仕子,故泄虚假,令告示焉。有因敌之使,矫其事而返之焉。有审择贤能,使觇彼向背虚实而归说之焉。有佯缓罪戾,微漏我伪情浮计,使亡报之焉。凡此五间,皆须隐秘重之,以赏宻之又宻,始可行焉。若敌有宠嬖,任以腹心者,我当使间遗其珍玩,恣其所欲,顺而旁诱之。敌有重臣失势不满其志者,我则啖以厚利,诡相亲附,采其情实,而致之敌。有亲贵左右,多辞夸诞,好论利害者,我则使间曲情尊奉,厚遗珍寳,揣其所间而反间之。敌若使聘于我,我则稽留其使,令人与之共处,矫致殷勤,伪相亲昵,朝夕慰谕,倍供珍味,观其辞色而察之,仍朝夕令使独与巳伴居,我遣聪耳者潜于复壁中听之,使旣迟违,恐彼恠责,必是窃论心事,我知事,计遣使用之。且夫用间以间人,人亦用间以间巳。巳以宻往,人以宻来,理须独察于心,参会于事,则不失矣。若敌人来欲候我虚实,察我动静,觇知事计,而行其间者,我当佯为不觉,舎止而善饭之,微以我伪言诳事,示以前却期会,则我之所须,为彼之所失者,因其有间而反间之。彼若将我虚以为实,我卽乗之而得志矣。夫水所以能济舟,亦有因水而覆没者。间所以能成功,亦有凭间而倾败者。若束髪事主,当朝正色,忠以尽节,信以竭诚,不诡伏以自容,不权宜以为利,虽有善间,其可用乎?”
○陈皥曰:晋伯州犁奔楚,楚苗贲皇奔晋,及晋楚合战于陵,苗贲皇在晋侯之侧,伯州犁侍于楚王,二人各言旧国长短之情,然则晋所以胜楚者,楚所以败者,其故何也?二子则有优劣也。是知用间之道,间敌之情,得不愼择其人,深究其说也?故上文云:“非圣智,莫能用间者。”夫圣智知人,人卽附之,贤者受知,则戮力为効。非圣非智,必猜必忌,公道不启,仁义不施,则义士贤人,因而衔愤。此将上天不佑。幽有鬼神,设无人事之变,恐有阴诛之祸。岂上智之士为其用哉?故上文云:“非仁义,莫能使间。”然则汤武之圣,伊吕宜用,伊吕获用,事宜必济。圣贤一会,交泰时乗,道合乾坤,功格寰宇。当其耕夫于畎畆,钓叟于渭濵,知我者,谁能无念也。
○贾林曰:军无五间,如人之无耳目也。
○王晳曰:未知敌情者,不可动也。
○张预曰:用师之本,在知敌情。故曰:“此兵之要也。”未知敌情,则军不可举。故曰:“三军所恃而动也。”然处十三篇之末者,盖用非兵之常也。若计战攻形势虚实之类,兵动则用之,至于火攻与间,则有时而为耳。】

孙子集注卷之十三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