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正文


  易稱:「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二〕」詩云:「鐘鼓鍠鍠,磬管鎗鎗,降福穰穰。〔三〕」書曰:「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四〕」鳥獸且猶感應,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夫樂者,聖人所以動〔五〕天地,感鬼神〔六〕,按〔七〕萬民,成性類者也。故黃帝作咸池〔八〕,顓頊作六莖〔九〕,嚳作五英〔一0〕,堯作大章〔一一〕,舜作韶〔一二〕,禹作夏〔一三〕,湯作@,〔一四〕武王作武〔一五〕,周公作勺〔一六〕。勺,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一七〕;武,言以〔一八〕功定天下也;護,言救民也;夏,大承二帝也;韶,繼堯也〔一九〕;大章,章之也〔二0〕;五英,英華茂也〔二一〕;六莖,及根莖也〔二二〕;咸池,備矣〔二三〕。其後,周室陵遲,禮崩樂壞〔二四〕,諸侯恣行,競悅所習,桑間、濮上〔二五〕,鄭、衛、宋、趙之聲,彌以放遠,滔湮心耳,乃忘和平〔二六〕,亂政傷民,致疾損壽。重遭暴秦,遂以闕忘〔二七〕。漢興,制氏世掌大樂,頗能紀其鏗鏘,而不能說其義〔二八〕。武帝始定郊祀,巡省〔二九〕告封,樂官多所增飾,然非雅正〔三0〕,故繼其條暢曰聲音也〔三一〕。  〔一〕蘇頌曰:「聲音六,子抄云:「十三。」」  〔二〕豫卦文。

  〔三〕周頌執競文也,今詩作「磬管將將」,荀子富國篇作「管磬瑲瑲」,說文作「管磬●●」,古同聲通假,蓋三家詩異文也。毛傳:「將將,聲和貌;穰穰,眾也。」

  〔四〕堯典文。  〔五〕漢書禮樂志「動」作「感」。

  〔六〕漢志作「通神明」。  〔七〕「按」,漢志作「安」,按左傳襄公十一年:「樂以安德。」安子義長。大戴禮記禮三本篇:「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性、生古通。

  〔八〕白虎通禮樂篇:「禮記曰:「黃帝樂曰咸池。」」莊子天地篇:「黃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呂氏春秋古樂篇:「黃帝又命伶倫與榮將鑄十二鐘,以和五音,以施音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文選嘯賦注引樂緯動聲儀,初學記十五引樂協圖徵,禮記樂記疏、類聚四一、御覽五六六、初學記十五引樂緯,並云:「黃帝樂曰咸池。」白虎通禮樂篇:「黃帝曰咸池者,言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載,咸蒙德施也。」初學記十五引劉向五經通義:「黃帝所以為咸池者何?咸,皆也,施也,(「施」上脫「池」字)黃帝時道皆施于民。」樂記:「咸池,備矣。」鄭注:「咸,皆也;池之言施也。言德之無不施也。」(周禮大司樂注同)初學記十五引樂緯注:「池音施,道施于民,故曰咸池。」又引宋均樂協圖徵注:「咸,皆也;池,取無所不浸;德潤萬物,故定以為樂名也。」御覽五六六引樂緯注:「池,施也,道施於民,故曰咸池。」

  〔九〕廣雅釋樂「莖」作「●」。白虎通:「禮記曰:「顓頊樂曰六莖。」」又:「顓頊曰六莖者,言和律呂以調陰陽。莖者,萬物也。」樂記疏引樂緯:「顓頊曰五莖。」宋均注:「五莖者,能為五行之道立根莖也。」(書鈔一0五引樂緯及注,類聚四一引樂緯,初學記十五引樂協圖徵及宋均注,文選魏都賦注,又傅毅舞賦、周禮大司樂疏引樂緯動聲儀,並同。)初學記十五引樂緯:「顓頊曰五莖。」注:「道有根莖,故曰五莖。」御覽五六六引樂緯:「顓頊曰六莖。」注:「道有根莖,故曰六莖。」通典樂典一:「顓頊作六莖。」注:「莖,根也,謂澤及下也。又樂緯云:「樂名五莖。」」

  〔一0〕廣雅「英」作「韺」。白虎通:「禮記曰:「帝嚳樂曰五英。」」又:「帝嚳曰五英者,言能調和五聲以養萬物,調其英華也。」樂記疏引樂緯:「帝嚳曰六英。」宋均注:「為六合之英華。」類聚四一引樂緯:「帝嚳曰六英。」通典:「帝嚳作五英。」注:「英謂華茂也。又樂緯云:「樂名六英。」」初學記十五引樂緯:「帝嚳曰六英。」注:「道有英華,故曰六英。」御覽五六六引樂緯:「帝嚳曰五英。」注:「道有英華,故曰五英。」呂氏春秋古樂篇:「帝嚳命咸黑作為聲,歌九招、六列、六英。」困學紀聞五:「樂緯動聲儀:「顓頊之樂曰五莖,帝嚳之樂曰六英。」漢志、白虎通云:「六莖、五英。」帝王世紀:「高陽作五英,高辛作六莖(宋翔鳳集校本失引此條)。」列子注(周穆王篇)以六瑩為帝嚳樂,通鑑外紀(卷一)云:「漢志、世紀放六樂撰其名,故多異。」」  〔一一〕樂記:「大章,章之也。」鄭注:「堯樂名也,言堯德章明也。」疏引樂緯:「堯作大章。」白虎通:「禮記曰:「堯樂曰大章。」」又:「堯曰大章者,大明天地人之道也。」書鈔一0五引樂緯:「堯曰大章。」注:「言其德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其道大章明也。」類聚四一引樂緯:「堯曰大章。」初學記十五引樂緯曰:「堯曰大章。」注:「堯時仁義大行,法度章明,故曰大章。」御覽五六六引樂緯:「堯曰大章。」注:「堯時仁義大行,法度彰明,故曰大章。」呂氏春秋古樂篇:「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谿谷之音以歌,乃以麋●置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