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皇朝经世文编》目录


正文

  储饷议 
卢纮

今夫师动而饷随焉。未有师行于前。而饷不继于后。能必战胜而攻取者也。闻之战其野。即食其野之粟。因粮于敌。我无转运之劳。而敌假赍粮之便。如楚失敖仓之守。而汉乘之。隋失洛口之守。而唐藉之。此天之所假。故令敌人自蹈其瑕。而我阴收其利。实不可恃以为常。万一楚不失敖仓之守。隋不失洛口之守。汉亦何所乘。而唐亦何所藉。此裕饷之计宁取必其在我者。而无妄意其在人者。萧何挽关中之粟。以助沛公百战之功。所谓根本之图也。然而道里险远。日月旷迟。夫役疲顿。一锺之粟所费十锺。甚矣挽输之为害。亦未可更仆数。万一敌出奇兵。塞吾饷道。则三军之士嗷嗷而待者。何以为济乎。此古人用兵又谓远之不可恃。而不如近之为可图。屯田之议所由起也。西羌之不服。塞下虚耳。于是赵充国上金城屯田之略。祈山之无功。蜀运艰耳。于是孔明定渭南屯田之计。效必见于持久。而议易夺于阻挠。以宣帝之英明。充国之议十余上而后定。其功亦幸成于垂老之年。若孔明者。议虽同而功不能竟。此屯田之可恃而不可恃。又若有天意存乎其间也。然则屯田之议。则疑于迂且迟矣。转输之议。又疑于远且阻矣。至于因粮于敌。乃若贫国恐其人逃而土荒。富国又虑其坚壁而清野。等之乎不可为恃。欲用兵而饷莫之给。将若之何。则莫如议积储于将用兵之地。一二年之前。或百里二三百里内。审择便利险要。可以陆通挽而水通舟者。置仓于其地。责附近郡邑陆续运积其中。计可以支数年之用。可以饷百万之兵。然后师动于前。而次第挽随其后。随地支给。庶不忧其匮缺。而又不虑其烦远。诚可恃为战胜攻取之要策也。此有事用兵。惟以预计积储为先。若无事而谋经久。则屯田之议。为终不可易矣。

  兵饷策 
储方庆

今天下之兵饷。犹不至于重困。而天下皇皇然。莫不以为困者。则以司农之供亿烦也。则以小民之催科亟也。夫司农之供亿诚烦矣。而未至殚府库之藏。小民之催科诚亟矣。而未尝有额外之征。催科之与供亿。均不足以贻上下之忧。而上之皇皇于调遣者。既有不可终日之势。下之皇皇于输纳者。亦有不能旦夕之虞。若是乎兵之为害者大。而饷之害害者深也。而去兵省饷之说起矣。汰兵清饷之说亦起矣。且以兵足饷之说亦起矣。夫去兵省饷之说。似与古人偃武修文之议。相为表里。然方今天下之势。虽车书一统。而山海之遗孽。未必不藉师武臣力也。且天下虽安。不攻忘战。昔人已言之矣。而谓兵可尽去。饷可遽缺乎。此去兵省饷之说。所以不可行也。至于汰兵清饷之说。似可见诸施行矣。然而今日兵之最多者。莫如江海。而江海之兵可汰乎。今日兵之最聚者。莫如滇黔。而滇黔之兵可汰乎。兵未可汰。而饷可遽清乎。即云增饷不如核饷。多兵不如练兵。而孙子中驷之法。未尝不以老弱为误敌之术也。而谓兵可言汰。饷可言清乎。此汰兵清饷之说。所以不可行也。若夫以兵足饷之说。则莫切于兴屯。而屯政可轻议乎。古者戍其地。即食其地之粟。用其人即兼其人之食。故天下无养兵之患。而不苦于饷之不给。今东南屯重兵。而东南无可垦之土。西北有间田。而西北无久驻之兵。古今之势殊。而南北之形易。而谓屯政之可行乎。此以兵足饷之说。所以又不可行也。然则如之何而可。曰。卫民者兵之职也。养兵者民之事也。守国者兵之功也。足兵者国之威也。国不可一日无兵。而兵安得轻言汰。兵不可一日无饷。而饷安得轻言减。如曰国不堪供亿也。则节浮费裁冗食一策也。更不然而省番休定久戍亦一策也。宁变通于兵之法。勿裁减夫兵之额。而兵有不可胜用之兵矣。如曰。民不堪催科也。则禁加派严耗赠一策也。更不然而重本色轻折色亦一策也。宁权衡于饷之外。勿吝啬于饷之中。而饷有不可胜用之饷矣。苟以兵多之故。而节其饷。且以饷重之故。而减其兵。是一时省养兵之费。而使万世乏强兵之用也。非愚之所敢出也。

  屯田说 
雷鋐

今日言拨兵屯田。此书生纸上之谈也。然则赵充国诸葛公非与。曰汉时近古。文帝开孝弟力田之科。率农以礼义。无事则驱之为农。有事则调之为兵。唐府兵之法犹然。自府兵之法坏。兵农分为二。至宋而骄养益甚。宋太宗端拱中。以陈恕为河北东路营田使。恕密奏戍卒皆惰游。仰食县官。一旦使冬被甲兵。复春执耒耜。恐变生不测。儒生议者往往援汉唐故事以责恕。呜呼。是何其不识时务也。自宋元而明以迄今。兵农之分益久。各习其力而不相通。纵无恕之虑。胼胝不力。田卒污莱。功亦难成。然则田终不可屯矣乎。曰。自古屯法或用兵。或用民。今惟募民力胜耕者屯之。给以牛种农器庐舍。而宽其租税。成田十年。乃定赋。农隙时。教之鸟鎗弓箭之法。练为步兵。能兵者即以其田为粮饷。俾足赡数口之家。年五十及有废疾不胜任。准其丁壮力耕者继之。其余丁有能者。另拨地给之。老而无子者。另召募。鳏寡孤独有养。编以队伍。联以保甲。平时籍隶地方文官。农隙操练。则会同武弁董其事。古之屯田兵兼农。今之屯田农兼兵。至于边塞之地。仍用兵不兼农者。守御防卫之久。则人人能耕。亦人人能兵矣。

  请兴屯政疏 
孙廷铨

窃观古帝王混一区夏之后。无岁不蠲租薄赋。与民休息。故其时百姓和乐。国运灵长。良以其湛恩濊泽入人者深也。今  皇上威加四海。尺土一民。悉遵 王路。正当轻徭薄赋。爱养休息之时也。而按时审势。似有所深愿而未遑者。刖以兵食至重。府无余藏。不能不需之于民耳。然以目前计之。一岁之赋。曾不敷一岁之饷。况后此者。民力日疲而有限。兵食日增而未穷。更何以给之。以  皇上神略开天。佐命之臣。老成尚在。不于此时计其通久。尚何待耶。考明初有军屯之制。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钱。及其有事调发。方措给行粮。兵休事已。旋即停给。岁费不过数百万。自此而外。则皆天府之藏也。安得不左藏充溢。红朽相因。坐享殷富之利耶。  皇上亲政以来。廷议亦及兵屯矣。及经部覆。事下督抚往往以外议摇阻。辄罢不行。不过以兵力无多。调征分防之外。固无闲力可耕耳。今四方大定。征调用稀。至于分防之说。尤非将略所宜。盖古人有言。山有猛虎。藜藿不采。言其威神在已。无远弗震也。若必画地分土。尺寸而守之。将狎而无威。兵分而愈弱。人将易之。何变之足防也。臣谓宜  下各督抚镇道。凡有零兵散布。皆宜收还本营。以时训练。汛地有事。则星驰电发。卷甲而趋之。虽远必赴。即有小丑妄肆。当必有震于先声。而不敢动者。兵力不分。然后徐令讲求屯政。于其屯营近处。或有荒田可垦。或因明季旧屯。作何方略。可以有成。悉心实力确议具题。该部即措给牛种。俾其刻日兴事。侯二三年后。籽粒收熟。军食可赖。则此一镇钱粮。即可永停不拨。然后再将其已试之效。发诸处。照例举行。而其首事着绩之官。亦应破格优。夫古人一言悟主。尚可爵拜通侯。似此兵食大计。若果有人能为 国家兴万年之利。着先事之勤。此其为效。当不在攻城略地开疆展土之下。即酬以封侯世赏。谁曰不宜。而其以次修举者。亦优世荫之。如此则前事可师。施行有渐。即不能一时尽收其利。但使一二先有成劳。即岁减司农数十万之金钱。 国计可以日盈。民力亦可渐息。此圣子神孙万世之计也。

  军屯疏顺治十四年 
左都御史魏裔介

今天下治平之效未奏。山陬海隅。警报屡闻。幸  天意降康。大有频书。故兵食之计。稍得赡给。设使有方一二千里饥馑之忧。不知司国计者。何以待之。夫搜括裁省之计。可暂而不可久也。俸禄裁而室人交谪。则官困。优免裁而廪给缺。则士困。船只封而价莫偿。则商困。敲扑急而疮肉俱尽。则民困。征戍频兴。马匹衣甲之需日烦。霜露寒暑之忧不免。则兵亦困。是今天下之大患也。然官士商民皆困于兵。而兵亦未尝不困。则其隐忧将在于 国。尚可不知所变计乎。如欲变计。莫如取古人良法而施之。三代兵农合一。其后兵民分。而兵出死力以卫民。民出供给以养兵。然民力往往重困。是以宇文周行府兵之法。而唐与明皆法之以立制。当明之初。养兵百万。不费一钱。则卫所之屯政修也。今旧卫所既废坏。难以复用。而天下兵饷费至一千余万。若不议屯田之法。数年之后。必不可支。往岁亦曾议屯政矣。而所招者民。既谓之民。各有籍贯。各有有司管辖。何事于屯。是以贻讥画饼。而且大为民害。今所议者军屯。每兵一千。择堪战者教习训练外。其老弱者。每于内拣四五百名。以为耕种之兵。凡系屯兵。府镇及扼要关塞地方。不拘民卫。查有荒芜田地。不论有主无主。及各王府未变价旧地。闲废官田。俱拨与守兵耕种。况山东河南川陕湖广等处。地旷人稀。可耕之田尤多。每兵拨一区。大约不过二三十亩。其牛具种粒。官为给与。免其粮税。使自食其谷。比照各地方民粮银数。算作兵饷。仍令该管将领官尽力督催。该镇道总提辖之。岁课籽粒。以为殿最。如此则一岁之中。各直省屯兵之所。可添粮数百万石。可省饷银数百万两。然自明季以来。兵骄将惰。以耕耨为耻。坐食耗粮。其弊久矣。昔郭子仪功在唐室。封王汾阳。自耕百亩以励军士。诸葛屯于渭滨。羊祜屯于襄阳。古之经济名臣。未有不心于此者。是在督抚提镇以身倡率。斯法制可行耳。然屯政所费赀本。必先得数十万金。议者或难设处。臣以为屯政当今天下第一大务。此政不行。财用终无足法。或将盐课拨给。或将正项借用。赎锾赎谷操省等项。俱可措支。至于所在富民。愿纳监者。惮于道路跋涉。未能至京。今听其于各布政司。及各督抚道府处。上纳银谷转交京师。即准入监。则援纳者必多。而可藉以集事。总之 朝廷先费数十万金钱。亦当捐帑为之。况所费赀本。可作正饷抵算。而获利无穷。实为兵食久远之计。未有可行于古。而不可行于今者。伏祈  皇上考之旧典。询之众论。  下该部速行打算。详议妥确。务及明春肇举其事。天下且拭目以观善政。兵之困苏。则官民士商积因俱苏。一代久安长治之业。必权舆于是矣。

  军屯省饷疏康熙十一年 
左都御史艾元征

臣窃惟各地方之财。原无不足供各地方之用。所恃者  庙堂之经理。有以使之各给。固无所用其裒多益寡。权宜那借之计。矧我 国家方当全盛之时。尺土莫非王土。一民莫非王民。则即以天下之地。生天下之财。以天下之财。充天下之用。何患不给。顾不免坐耗于协拨。云南则需协银岁常一百七十余万。贵州则需协银岁常五十余万。四川则需协银岁常八十余万。福建则需协银岁常一百六十余万。广东则需协银岁常一百二十余万。广西则需协银岁常十七八万。以致内地近边各省。则有兼协两省。甚至三四省者。内地近京各省。则又有远协至数千里外者。甚至万余里外者。凡此协拨银两。一皆克期完解。时刻不容宽假。臣诚不知云贵闽广四川等省。三十年来如何全无经理。既时时以饷银不足。耗 公家无数之金钱。又时时以协解不前。罄民间有限之膏脂。此实民穷财尽之所以日甚一日。而莫知所底也。臣得以一语断之曰。总由于屯政。实实未尝举行。而荒田犹多未垦故也。夫有可耕之田而不使之耕。则与无田同。有可屯之人而不使之屯。则与无人同。天下之地。何一处不应使为 朝廷生财之地。天下之人。何一人不应使为 朝廷生财之人。乃需协各省。则实有其地而若无地。实有其人而若无人。此正如惰农治家。不亲耒耜。终年温饱。惟倚邻里而活。不止邻里效之。势必并困。即邻里壶餐。岁岁可继。亦岂长策。臣实为此反侧靡宁。细稽前代盈亏强弱之由。备察近今多寡难易之势。断然以屯田为古人屡行屡效之良法。确可为功于今日。请历为述其事。在汉则有赵充国。以兴屯可以息徭役。罢骑兵。广积蓄。省大费。因疏陈便宜十二事。诏许之。遂敝先零。魏则有枣祇及韩浩。请建置屯田。操从之。屯许下。得谷百万斛。因之州郡皆置田官。所在积谷。遂并中夏。后汉诸葛亮出斜谷伐魏。以前者数出皆以运粮不继。使己志不伸。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军食因以不匮。晋羊祜镇荆襄。始至时军曾无百日之粮。祜因减戍逻以垦田。至季年遂有十年之积。后魏文帝时。值岁凶。以李彪请立农官。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为屯田。又以赃赎杂物。市牛科给。令其肆力。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甄其正科并征。此后即公私丰赡。虽水旱不为害。唐宪宗时振武军饥。以李绛请。命韩重华起代北垦田三百顷。出赃罪吏九百余人。给以耒耜耕牛。假粮种。使偿所负粟。一岁大熟。因募民为十五屯。垦田三千八百余里。岁因省度支钱二千余万缗。太和末。值党项大扰。河西节度使毕諴。亦募士开营田。岁因省度支钱数百万缗。又元初当征讨时。每遇坚城大敌。则屯田以守之。后各卫行省又皆立屯。或因古人之旧。如甘肃瓜沙等处。其地利亦不减于旧。或相地势之宜。如陕西四川等处皆其所肇为。亦未尝遗其利。明初则命诸卫分屯于龙江等处。及边境荒田。拨军屯粮为官军俸粮。其法则每军种田五十一亩为一分。大率以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即洪武所谓养军百万。不费民间一文者也。

又宋辽金如欧阳修范仲淹吴充耶律昭田琢亦各建此议。前后皆互相发明。至明邱浚之大学衍义补。言此事又独详。盖未有不以此为扈边实塞足国裕民要务者。兵法有云。取敌一锺。可当吾二十锺。屯田一石。可当转输二十石。诚有味乎其言之也。然臣尤以为天下有必不可不屯之地。则边地之荒弃者是也。有必不可不屯之人。则士卒之游惰者是也。载观汉唐之兴屯于边地者。行之莫不有功。而宋之兴屯于腹里者。行之莫不有弊。又魏晋至宋之凡以民屯者。则时闻其扰民。而汉之兵屯者。则未闻其苦民。固昭然可知也。然犹虑各边士马置星罗。既难议减。恐兴屯已为不易。去协饷终亦大难。况国计之盈亏。与戍卒之多寡。皆关生计。何可不并为熟筹。殊未思今日之兵。固并不多于古。无论周初之封建。多至千八百国。凡幅百里者。皆可有调发之兵七千五百。守土者尚未可以数计。即五霸兼并之余。其大国亦不过止得如今日一省。而兵车一出。动以数万计。且有称带甲百万者。再如汉季当三分未定时。袁术袁绍马腾张鲁辈兵常至十余万二三十万不等。晋末东迁以后。刘渊石勒李寿等兵亦各数十万不等。延及梁陈。盖二百八十余年。无一日非割据世界。若兵饷一有匮乏。计必无取资于敌国之理。故地方之需协与不需协。诚不在守兵之多与不多也。臣则谓今日之可以耗 国家之物力者。经理之。即无一不可益 国家之豫大。如四川一省。通计需饷。岁不过百万而止。其地则素所称沃野千里。民殷国富。一大都会。今犹然荆榛蔽野。若使之开垦。岂难复成膏腴。粤西需饷。又不过止得蜀省之半。其荒芜非尽石田。若使之开垦。当亦可资饱腾。是四川广西之协银。可尽省也。若广东福建则需饷较多而闲田较少。然沿海固皆可屯。况屯政一举行。且见边要所在。无地非屯。无地非兵。则海禁可开。食用益饶。再减额兵。即广东福建之协银。亦可尽省也。惟滇黔以平定独后。戍兵视前代不啻加倍。虽尚有故明沐英世守田产。诚不足供今日多兵之赡养。又伪永历以养兵最多。致民重困。其陋例亦无足法。但我兵则固不更多于伪永历时。且藩下丁壮。已照八旗圈给田土。其食用自应即于田土中取足。今止是备查边荒分兵垦种。务期足用。当亦无难。其各营汛绿旗官兵。亦各查其附近荒田。谕令垦种。则不但可使地无遗利。固亦古人善守门户者守藩篱之意。然要在藩镇大小。手足齐而心力一。庶滇黔西省之协银。亦可尽省也。从来所最难得者。承平无事之时。臣实以时不可失。备陈管见。惟冀  皇上垂察。特  该部确酌详议。勿以为目前可支。而畏言远算。勿以为成效难期。而祗事因循。即从此亿万斯年。 国与民皆实享其利矣。

  请停查屯田疏乾隆十一年 
御史赵青藜

查屯田一项。沿自前明以至于今。其各卫所多有。以年代久远。册籍散失。无从稽查者。亦有册籍仅存。而陵谷变易。坐落界址无可征实者。有军逃地荒。系民自开垦者。亦有运丁贫乏。将田典佃于民。而展转相售。屡易其主者。更有典佃之久。民从而建造庐舍。营治坟墓者。是以顺治十三年。漕臣即请清田归运。而究未办结。非奉行之不力。势不能也。今部臣议令清田归运。意不过丁以济漕耳。臣窃以为现行津贴之例。民出费以赡丁。丁得项以承运。其于漕。非不济也。法无容更议者。就使清田归运。果有益于丁。犹得病其累民。谓 朝廷赤子。不应歧视。况丁虽得田。不能自耕。南北挽运。旷日持久。势必召佃布种。收其租息。与未赎之津贴。同一得项承运。不见其益也。且该丁等素封有几。赎田之费。势必贷之富人。朝得田而暮转售。转年以后。又循故辙。徒令丁之狡黠者。藉以行其挟制诈骗。而民失其业。含冤赴诉讼庭。将无虚日。诚不如现在津贴之无碍于漕。而军民得以相安也。乃部议之尤难行者。谓船已减运。不当仍给屯田。是必取减运之田。以予现运之丁。而不知此日之减丁。即当年之现运。目下之现运。又即他年之减丁。效力于前。备签于后。各有减歇。各有现运。轮流既周。无不均平者。安用官之劳劳于忽取忽与为也。取与之间。册必更造。案愈烦而绪愈难理。恐军与军亦不得相安也。近蒙  特恩截漕。觉此项减运。不在轮流之内。未免稍优。然以 国家深恩。人被其泽。而运军适逢其会。稍沾优渥。似不为过。且每年减运。丁数不少。夺其屯。将必致流离失所。殊非矜之道。仰荷  皇上如天之仁。各丁经费。俱属有余。现在条例已为周详。但  饬各督抚谕令县卫等官。清津贴之册。严典卖之禁。而军民固已相安。漕运可永无误矣。利不十不变法。故臣愚以为不若照旧办理为便。

  停止加饷疏康熙元年 
给事中李鹏鸣

近因军需不敷。暂加练饷。户部初议。每地一亩。加银一分。其法大为不均。夫地土有肥瘠。钱粮因之为多寡。如各直省田地有分上中下三等者。有分金银铜铁锡五等者。有以一等分为三则。三等共分为九则者。其起科之数。或每亩征银一钱。或不止一钱。或递减至一分。而且有不及一分者。则壤成赋。次第较然。载在全书。班班可考。若概以一分加之则止。照原额有加十之一二者。有加十之六七。而更有不止过倍者。上之为法。轩轾异等。下之为力。难易殊势。易者诚乐输矣。难者何以勉图。此中艰苦。不待各直省抚臣之绘图入告。始知其难行也。及其入告。而部覆谓其借口控吁。请  敕务照原定一分之数。酌量完解。如复凤抚林起龙遵征练饷一疏是也。又谓酌量通融。与原派一分之银数。俱不亏少。请  敕确议完解。如复浙抚朱昌祚各省镇兵饷找拨届期等事一疏是也。又云各直省乃有称未便照一分之例派征。若照银数派征。仍遵前  旨。照一分之例。原定限期。作速征解。皆奉有依议行之  旨矣。军饷至急。功令至严。各该抚臣谁复敢辞难取戾。而不极力催科乎。臣谓 朝廷立法。期于中正。百姓急公。要在能行。若强之以不便之法。即能行之于暂时。必不能行之于将来。敢为  皇上悉陈其故。据浙抚疏称。则壤异等。山荡殊科。应照岁征额银算派。可无轻重悬殊之叹。倘计臣以照亩加饷之议。必不可更。合无令各印官酌量通融。总期无亏照亩加分之数。可见照粮算派。本是不易之良法。各省通融。乃为不得已之变计。夫照亩加饷之议。安见其必不可更。而又委曲以就功乎。且通融岂为长策。今天下额编赋税。较若列眉。而奸胥吏。尚有飞洒裁派舞文挠法之弊。矧明明示以无定之法。自州县及于府司吏胥。层层作奸。增减在手。欺罔任意。该管各官岂尽精明廉干。无为鼠者。而部议谓如有混派多征等弊。该督抚题参重处。臣恐上下积。通同作祟。诡秘之状。非督抚耳目所能及。究竟卖富挤贫。开无穷诈骗之门。而民间之物力。先为此辈耗其大半。兵饷又何赖焉。此通融二字之为厉阶。断乎不可为训者也。至凤抚疏称江北田地。当江南十分之六。其额编赋税。止及江南十分之三。今江南以三百三十六万七千之原额。新增不过四十余万。而江北以一百一十六万七千之原额。骤加至五十七万八千。较之上下两江。不啻过倍。乃部议亦云酌量民便征收。夫此五十七万八千之数。总不出一百一十六万原额之中。任其酌量。无处求宽。何以便民。至于部臣所谓各直省仍有称未便照一分之例派征者。臣虽未详其说。大抵不外凤浙抚臣二疏之意。如是。则每亩一分之例。到处难行。而原定一分之数。究竟不移。其新增无多者。仿浙省通融之规。则蚕丛滋弊。万万不得均平。其新增特重者。仿江北征收之例。则土瘠民贫。亦万万不能支持。势必民逃地荒。赋逋饷缺。即将经征各官严加处分。究于军需何益。夫经国大计。自有至公至平行之无弊者。何不取而效之。乃争此必不可得之数乎。如直隶各省岁征地粮。皆有酌定额则。今将天下岁征银数。通盘打算。共有几许。以新增之五百余万。按其旧额之数。从公均派。每银一两。应加若干。照例通行。普天一体。不论地数而论赋额。自无畸轻畸重之纷纷。又岂尚有称艰告苦而不早图完纳者乎。此于事理最安。于民情极便。吏不得为奸。官无所棘手。其于饷额。毫无亏短。又完之甚易。亦何惮而不为此简易直捷之举乎。况正赋皆有差等。而新加独欲混同。一事两例。何以服人。如谓照银加派。不便于地粮之原多者。此又一偏之见也。夫原粮多者。其地力本厚。原粮少者。其地力本薄。今反为力厚者图宽便。而使地方薄者受重累。据理而谈为不公。审势而图为不顺。果系明季旧例。败国敝政。正宜急为主张。奈何因之以自误。否则民生既困。 国计亦诎。异时方图改弦。亦已晚矣。

  论营兵屯田不便疏康熙七年四川提督
查前任四川总督臣苗澄。奏请于各镇抽兵七千名开垦。岁得屯米四万二千石。即支来岁秋冬兵食。可岁省饷银五万六千两等语。窃思抽兵屯田。利赖军国。谬叨蜀帅。敢不殚心。及奉部文今岁播种踰期。并兵丁实未开垦。不给钱粮。何所依赖。以免生事。宜咨行各镇营确查去后。兹据各回称前督苗部院。于康熙七年二月内准到部文。通行各镇营承领牛种农器。因四川地方辽阔。奉行在三月。及差人赴重庆承领。回日往返耽延。又在五六月不等。不但时已踰春。而且夏季将尽。康熙七年分。是以实未开垦也。至于兵丁既未开垦。钱粮仍旧支给。诚有如  皇上体恤之至意。乃各镇营严责将领。督率屯兵。芟草开荒。预为康熙八年分兴屯之计。不料各兵身亲南亩。以荷戈之夫荷锄。非其所长。欲耕不能。即强耕无益。势必兵农两误。纷纷泣诉。处处皆然。且谓全川四面环夷。其中百里无。弹压防御差使护饷。民铺未设。安塘递送。尽系兵丁。兵农势难兼顾。恐致贻误地方。各镇营身任封疆。目击各兵不能开屯之状。不得不据实陈请。代为控吁者也。臣再四思维。前督臣苗澄。抽兵七千名开屯。原取其销兵省饷。今以素不耕获之人而欲求以耕获之利。恐兵徒销而饷不可省。何如就事变通。从长酌议之为得也。以臣管见计之。与其抽兵七千人日后兵农两误。不若于防御稍缓之地。量为裁汰。其可裁汰者。共计缺额并实在官兵一千七百余员名。马八百八十余匹。俸饷干米操赏等项。每岁共减出银五万六千三百有奇。是上可有裨于 国计。下亦无误于地方。似于销兵省饷之  庙谟。庶可少佐其万一云尔。倘荷  俞允。仍行各镇营将原领牛种农具。如数变价还官。似为两便。臣久在边疆。熟习军情。既目见此重大之事。窒碍难行。未便缄默。用敢冒昧直陈。伏祈  睿鉴。

  汛兵授田疏 
孙嘉淦

窃惟天下大势。在兵与农。三代以上。兵民合一。故无养兵之费。而收富强之实。三代而下。赋民养兵。而以兵卫民。兵少则不足卫。兵多则民不胜其养。其始每苦于相妨。而其终乃至于交困。史册具在。可考而知也。唐之府兵。颇为近古。但抚绥无法。而战守不分。罢战从农。则耕耘未习。释耒荷戈。则技艺未娴。兼顾而两有所不能精。所以难于久行也。我 朝兵制。较古精祥。八旗禁旅。各省驻防绿旗之营。星罗云布。兵威有加于前。而赋额无增于旧。故正供所入。大半用以养兵。欲减赋以裕民。而兵额难裁。欲增饷以裕兵。而民力重困。兵民尚有相妨之势。不可不思所以变通之也。伏查各省兵制。督抚提镇之标兵。备援剿而不防汛。其副参游守之营兵。则在营者少而在路者多。通计天下守路防汛之兵。不下二十余万。身离本营。自不能以时操演。往返轮流。又不能专工守望。且小营之内。马兵无多。不出则有误巡查。尽出则有误骑射。此操演之所以多旷。而道路之所以有防也。夫善为政者。贵因其势而利导之。若欲责标兵之在城者使离营而种田。其势诚有所不可。至守汛之兵。则固日在田间也。所居即场圃之地。所行即陇亩之中。现今墩台之下。汛兵多为圃而种菜。若授田而使之耕。亦其心之所乐从也。臣尝行历各省。见北直山东河南陕西等处。道路甚为宽阔。两旁余田。清理区画。皆堪种艺。据臣愚见。守汛之兵。似皆可以授田。计每兵饷银若干。每亩租银若干。使租银所得。符其饷银而止。则每兵所需。不过一二百亩也。每一墩台例有五兵。两墩相去约有五里。道旁余田。分给五家。不足。则买民田以补之。计其田价所需。不过二三年之饷银也。地制已定。给与一年之饷。使其制田器。买籽粒。或雇人承种。或子弟代耕。夫使人耕种而己率之。则不误骑射缉之务也。而且谋生之计。日在道旁。督人种田。即是守路。防人窃禾。即是查匪。其于守望。不令而自严矣。种田有粟。兼能有草。收获之后。再给一年之饷。使买马而自养之。人皆有马。声援自壮。朝夕刍牧。络绎往来。其于巡缉。不督而自勤矣。汛兵既有常业。不需营中抽换。则在营之兵。自可勤习骑射。专工操演。将技艺精熟。而营伍亦皆振饬矣。夫在城者习战。在野者习耕。其势甚便。非难行之事也。习耕者居守。习战者出征。各专其业。无旷误之虞也。买田买马之需。皆支岁给之饷。非分外之费也。各省督抚。果能明于大计。而善为经营。勿张大以惊众。勿欲速以滋扰。择人任事。因地制宜。非难成之功也。以三年之饷买田。一年树艺。一年买马。五年之后。各省守汛之兵。皆可自食其力。而停给饷银。则是并未裁减兵额。而岁省库帑数百万两。无庸折给草干。而骤增营马数十万匹。而且道路之巡防日密。营伍之操演日勤。无屯田之名。而有屯田之实。收府兵之利。而不滋府兵之弊。一举而数善备焉者。此之谓也。

  请实边屯疏乾隆三十七年 
陕甘总督文绶

窃见乌鲁木齐。内倚天山。外抚远人。延袤广阔。营制星罗。洵诸路之中权。实重门之保障。其所属吉木萨特纳格尔昌吉玛那斯等处屯田甚多。商民辏集。又迤东之巴里坤。南踞崇山峻岭。东峙德胜雄关。地势峥嵘。屹然重镇。其所属奇台木垒等处水土肥美。营屯相望。又东南为哈密。泉甘水肥。宜于稼穑。年来田园广辟。商民日以众多。且地处冲途为诸路之要津。新疆之锁钥。臣查以上各处。俱经设有重兵。而幅辽阔。正应添营增垒。以壮声威。近蒙我  皇上睿虑周详。于乌鲁木齐巴里坤二处。分驻满兵五千名。从此西接伊。外控遐方。南俯回部。东拱甘凉。声势联络。军威远震。洵万年久远之  鸿规也。伏查重兵久驻之区。自宜多设  天庾。以广储蓄。乃皆未立常平。似应急为筹备。又安西府肃州二属。毗连哈密。田多渠广。向藉山雪消融引灌。连年屡获丰收。该属地势平衍。为四通八达之区。转输甚易。亦宜积贮充盈。以便随时拨运。则东可供内地之缺乏。西可备边屯之接济。于民食兵糈。均为有益。臣查新疆各处。仰蒙  圣泽涵濡。天和地润。物产丰美。已成乐土。惟每当丰收之岁。未免有縠贱伤农之虑。今各该处商贾云集。轮蹄络绎。若准令各省商贾士民报捐监粮。洵足以实边屯而足兵食。裕商贾而济农民。合无仰恳  皇上天恩。俯准于乌鲁木齐巴里坤哈密三处。各额收监粮十万石。吉木萨奇台木垒昌吉等处。各额收监粮五万石。安西肃州二府州及所属各县。各额收监粮二十万石以上。安西肃州二处。每生俊输纳粮数色样。悉照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前督臣吴达善奏定安西肃州粮数色样报捐。其哈密及迤西各处。悉照安西之例报捐。至粮色。悉随本地所产交纳。如此。则自肃州以至昌吉。沿边万有余里。重兵驻札之区。食储处处充盈。远近皆为有备。不特支食有资。兼得转输便易。且商贾人等。争相购籴。农民咸知粟贵。益皆尽力耕耘。诚如  上谕新疆屯政日丰。既可以实边储。而贫民亦得生养繁息。  圣主筹虑边屯民食。实为一举两得。将见阡陌广开。地无遗利。产粟日多。边储愈足。兵民商贾。共沐  皇仁于亿万斯年矣。

  饷兵兼用麦米说 
王心敬

兵粮八麦二米。此汉代饷军法也。此法不独利兵。并于国于民无一不利也。兵以气壮而胜。气以充饱而壮。麦米皆养人之物。而北人食麦。视米味为美。其性则视米性为足增气而健力。故北方人无一日不食饼。即陕省坐镇之兵。每领来官米。亦往往粜钱市饼而食也。故曰于兵甚利。国之用兵为御寇尔。兵气而壮。是乃制胜之具。况西北多夏旱。故麦率十年七八成。而谷则生长成就于三夏。十年中往往四五薄歉。饷兵八麦二米。既属兵情所宜。且于国家备预兵饷之途为尤便。兼麦轻于米。运送亦省脚力。故曰于国亦利。国家之廪糈。皆民力所输。而兵用为多。至于今日。则西边用兵。其供用为尤多。若通用麦米。则小民可就夏秋之获。均输而易办。况北方诸省。种麦三倍于种谷。故谚有三秋不敌一夏之语。兼秋谷多薄。时为民病。故兵粮不但宜麦米兼饷。抑且断宜麦八米二。为不可易之经常。盖一通变而利兵兼足利国。而且以利民。法莫良于此也。如以性易变为疑。则如何易以麦。一如汉代之制。又倘以磨具为难。则独不思边上驻兵之镇。每城不下千家数千家。何家不有磨具。一磨一畜。一日可得五六十斤。即可养五六十人。况如但有微利。即磨主闲丁。无不可代办。正不需于兵之自备乎。倘又谓大营乏磨。独不思巴里坤久住之兵。一队各制一磨。只一二匠数日之工力乎。且即使不设磨具。口外气侯凉冷。但令边庭所运之麦。不必入水淘洗。即可久贮数月。且即全解净麦。兵丁或炒而食。或炒熟捣末。作饼而食。或即食炒。总之尽胜陈仓粟米之味之性。而通行不难。盖即腹里地方。磨具在前。亦正有或炒而食。或炒熟捣为炒而食者。种种皆是。想汉代兵饷八麦二米。亦不离此法。断不至生吞浑咽。又何疑于今也。是在任饷兵之责者。调剂得宜。以助成奏凯之全功。且永为饷兵立此良法。垂裕百世尔。

 右说兵粮悉取近地既不至公私过于劳费且饷兵兼麦并可壮兵气而生兵力庶几筹粮一事稍合事宜然如大兵久已出屯口外不但深入进剿之粮糗宜谋万全即使坐守大营而万一更逢狡寇盗掠之衅将轻兵逐利所不能免而粮运缓急难随即胜负之机直与敌共是亦宜虑也则如古方牛脯炒一方与纪效新书中油一方可以约赍随身缓急恃赖是宜按方多制速制逐兵给二三斤无以惮劳惮费而止是为宜耳其牛脯炒方凡兵皆知无俟开载谨录纪效新书油一方以备查制

 每兵一名各将米二升炒黄包裹一升研为细末一升另包麦二升炒熟一升用熟香油作媒一升取六合用好烧酒浸晒干再浸以不入为度研为另包四合用盐醋晒浸亦以不入为度晒研为末另包上书本军姓名行军之际非被贼围困至紧与自已追贼大粮急未能到兵情饥疫不许妄用敢有一兵不如法制与出兵随行忘带者与失军器同罪而如预先制造则责在本营将领亲检点查下令之后偶到一营差人监提有一不具不实本营将领队长即与同罚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