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邓彪字智伯,南阳新野人,
《续汉书》曰:“其先楚人,邓况始居新野,子孙以农桑为业。”太傅禹之宗也。父邯,中兴初以功封鄳侯,
鄳音莫庚反。仕至勃海太守。彪少励志,修孝行。父卒,让国于异母弟荆凤,
本或无“荆”。显宗高其节,下诏许焉。
后仕州郡,辟公府,
《东观记》曰:“彪与同郡宗武伯、翟敬伯、陈绥伯、张弟伯同志好,齐名,南阳号曰‘五伯’。”五迁桂阳太守。永平十七年,征入为太仆。数年,丧后母,辞疾乞身,诏以光禄大夫行服。服竟,拜奉车都尉,迁大司农。数月,代鲍昱为太尉。彪在位清白,为百僚式。视事四年,以疾乞骸骨。元和元年,赐策罢,赠钱三十万,在所以二千石奉终其身。又诏太常四时致宗庙之胙,
胙,祭庙肉也。礼,凡预祭,异姓则归之胙,同姓则留之宴。彪不预祭而赐胙,重之。河南尹遣丞存问,常以八月旦奉羊、酒。
《东观记》曰“赐羊一头,酒二石”也。 和帝即位,以彪为太傅,录《尚书》事,赐爵关内侯。永元初,窦氏专权骄纵,朝廷多有谏争,而彪在位修身而已,不能有所匡正。又尝奏免御史中丞周纡,纡前失窦氏旨,故颇以此致讥,然当时宗其礼让。及窦氏诛,以老病上还枢机职,诏赐养牛酒而许焉。五年春,薨于位,天子亲临吊临。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国人也。
祖父况族姊为皇祖考夫人,
皇祖考,钜鹿都尉回。数往来南顿,见光武。光武为大司马,过邯郸,况为郡吏,谒见光武。光武大喜,曰:“乃今得我大舅乎!”因与俱北,到高邑,以为元氏令。迁涿郡太守。后为常山关长。会赤眉攻关城,况战殁。
关,县,属常山郡,今定州行唐县西北有故关邑城。《东观记》曰:“况迁涿郡太守,时年八十,不任兵马,上疏乞身,诏许之。后诏问起居何如,子歆对曰‘如故’。诏曰:‘家人居不足赡,且以一县自养。’复以况为常山关长。会赤眉攻关城,况出战死。上甚哀之。”父歆,初以报仇逃亡,
《东观记》曰:“歆守皋长,有报父仇贼自出,歆召囚诣合,曰:‘欲自受其辞。’既入,解械饮食,便发遣,遂弃官亡命,逢赦出,由是乡里服其高义。”与此不同。后仕为淮阳相,终于汲令。
《东观记》曰:“歆为相时,王新归国,宾客放纵,干乱法禁,歆将令尉入宫搜捕,王白上,歆坐左迁为汲令,卒官。” 禹性笃厚节俭。
《东观记》曰:“禹好学,习欧阳《尚书》,事太常桓荣,恶衣食。”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身自寄止。
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杨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涉。
郦元《水经注》曰,吴王赐子胥死,浮尸于江。夫差悔,与群臣临江设祭,修塘道及坛,吴人因为立庙而祭焉。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怨德美恶,莫不自归焉。
元和二年,转兖州刺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
《东观记》曰:“坡水广二十里,径且百里,在道西,其东有田可万顷。”“坡”与“陂”同。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东观记》曰:“禹巡行守舍,止大树下,食糒饮水而已。后年,邻国贫人来归之者,茅屋草庐千户,屠酤成市。垦田千余顷,得谷百万余斛。”功曹史戴闰,故太尉掾也,权动郡内。有小谴,禹令自致徐狱,然后正其法。
徐,县名也。《东观记》曰“闰当从行县,从书佐假车马什物。禹闻知,令直符责问,闰具以实对。禹以宰士惶恐首实,令自致徐狱”也。自长史以下,莫不震肃。
永元六年,入为大司农,拜太尉,和帝甚礼之。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
《东观记》曰“禹留守北宫,太官朝夕送食,赐闟登具物,除子男盛为郎”也。闻车驾当进幸江陵,以为不宜冒险远,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及行还,禹特蒙赏赐。
延平元年,迁为太傅,录《尚书》事。邓太后以殇帝初育,
育,生也。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舍宫中,给帷帐床褥,太官朝夕进食,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禹上言:“方谅闇密静之时,不宜依常有事于苑囿。
郑玄注《论语》曰:“谅闇谓凶庐也。”《尚书》曰“帝乃徂落,四海遏密八音”也。其广成、上林空地,宜且以假贫民。”太后从之。及安帝即位,数上疾乞身。诏遣小黄门问疾,赐牛一头,酒十斛,劝令就第。其钱布、刀剑、衣物,前后累至。
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乡侯,食邑千二百户,与太尉徐防、司空尹勤同日俱封。其秋,以寇贼水雨策免防、勤,而禹不自安,上书乞骸骨,更拜太尉。四年,新野君病,
邓太后母阴氏。皇太后车驾幸其第。禹与司徒夏勤、司空张敏俱上表言:“新野君不安,车驾连日宿止,臣等诚窃惶惧。臣闻王者动设先置,止则交戟,清道而后行,清室而后御,
《前书》曰:“旧典,天子行幸,所至必遣静室令先案行,清静殿中,以虞非常。”离宫不宿,所以重宿卫也。陛下体烝烝之至孝,亲省方药,恩情发中,久处单外,百官露止,议者所不安。宜且还宫,上为宗庙社稷,下为万国子民。”比三上,固争,乃还宫。后连岁灾荒,府臧空虚,禹上疏求入三岁租税,以助郡国禀假。
禀,给也。假,贷也。诏许之。五年,以阴阳不和策免。七年,卒于家。使者吊祭。除小子曜为郎中。长子盛嗣。
徐防字谒卿,沛国铚人也。
铚故城,今亳州临涣县也。祖父宣,为讲学大夫,以易教授王莽。
王莽置《六经》祭酒各一人,秩上卿。长安国由为讲《易》祭酒,宣为讲学大夫,盖当属于祭酒也。父宪,亦传宣业。
防少习父祖学,永平中,举孝廉,除为郎。防体貌矜严,占对可观,显宗异之,特补《尚书》郎。职典枢机,周密畏慎,奉事二帝,未尝有过。和帝时,稍迁司隶校尉,出为魏郡太守。永元十年,迁少府、大司农。防勤晓政事,所在有迹。十四年,拜司空。
防以《五经》久远,圣意难明,宜为章句,以悟后学。上疏曰:“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
《史记》,孔子没,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其后诸家分析,各有异说。
《前书》:“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汉承乱秦,经典废绝,本文略存,或无章句。收拾缺遗,建立明经,博征儒术,开置太学。
武帝时开学官,置博士弟子员也。孔圣既远,微旨将绝,故立博士十有四家,
《汉官》曰:“光武中兴,恢弘稽古,《易》有施、孟、梁丘贺、京房,《书》有欧阳和伯、夏侯胜、建,《诗》有申公、辕固、韩婴,《春秋》有严彭祖、颜安乐,《礼》有戴德、戴圣。凡十四博士。太常差选有聪明威重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也。”设甲乙之科,
《前书》曰:“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以勉劝学者,所以示人好恶,改敝就善者也。伏见太学试博士弟子,皆以意说,不修家法,
诸经为业,各自名家。私相容隐,开生奸路。每有策试,辄兴诤讼,论议纷错,互相是非。孔子称‘述而不作’,
但述先圣之言,不自制作。又曰‘吾犹及史之阙文’,
古者史官于书事,有不知则阙,以待能者。孔子言“吾少时犹及见古史官之阙文,今则无之”,疾时多穿凿也。见《论语》也。疾史有所不知而不肯阙也。今不依章句,妄生穿凿,以遵师为非义,意说为得理,轻侮道术,寖以成俗,诚非诏书实选本意。改薄从忠,三代常道,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周而复始。”僿音西志反,《史记》“僿”或作“薄”。专精务本,儒学所先。臣以为博士及甲乙策试,宜从其家章句,开五十难以试之。解释多者为上第,引文明者为高说;若不依先师,义有相伐,
伐谓自相攻伐也。皆正以为非。《五经》各取上第六人,《论语》不宜射策。虽所失或久,差可矫革。”
《东观记》防上疏曰:“试《论语》本文章句,但通度,勿以射策。冀令学者务本,有所一心,专精师门,思核经意,事得其实,道得其真。于此弘广经术,尊重圣业,有益于化。虽从来久,六经衰微,学问寖浅,诚宜反本,改矫其失。”诏书下公卿,皆从防言。
十六年,拜为司徒。延平元年,迁太尉,与太傅张禹参录《尚书》事,数受赏赐,甚见优宠。
安帝即位,以定策封龙乡侯。食邑千一百户。其年以灾异寇贼策免,就国。凡三公以灾异策免,始自防也。
《东观记》曰:“郡国被水灾,比州湮没,死者以千数。灾异数降。西羌反畔,杀略人吏。京师淫雨,蟊贼伤稼穑。防比上书自陈过咎,遂策免。” 防卒,子衡当嗣,让封于其弟崇。数岁,不得已,乃出就爵云。
张敏字伯达,河闲鄚人也。
鄚,今瀛州县也。音莫。建初二年,举孝廉,四迁,五年,为《尚书》。
建初中,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其子杀之,肃宗贳其死刑而降宥之,
贳,宽也,音示夜反。自后因以为比。是时遂定其议,以为轻侮法。敏驳议曰:“夫轻侮之法,先帝一切之恩,不有成科班之律令也。夫死生之决,宜从上下,犹天之四时,有生有杀。若开相容恕,著为定法者,则是故设奸萌,生长罪隙。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由,从也。言设政教,可但使人从之,若知其本末,愚者或轻而不行。事见《论语》也。《春秋》之义,子不报仇,非子也。
《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注云:“不受诛,罪不当诛也。”而法令不为之减者,以相杀之路不可开故也。今托义者得减,妄杀者有差,使执宪之吏得设巧诈,非所以导‘在丑不争’之义。
导,教也。丑,类也。又轻侮之比,寖以繁滋,至有四五百科,转相顾望,弥复增甚,难以垂之万载。臣闻师言:‘救文莫如质。’故高帝去烦苛之法,为三章之约。建初诏书,有改于古者,可下三公、廷尉蠲除其敝。”议寝不省。敏复上疏曰:“臣敏蒙恩,特见拔擢,愚心所不晓,迷意所不解,诚不敢苟随众议。臣伏见孔子垂经典,皋陶造法律,
史游《急就篇》曰“皋陶造狱法律存”也。原其本意,皆欲禁民为非也。未晓《轻侮》之法将以何禁?必不能使不相轻侮,而更开相杀之路,执宪之吏复容其奸枉。议者或曰:‘平法当先论生。’臣愚以为天地之性,唯人为贵,杀人者死,三代通制。今欲趣生,反开杀路,一人不死,天下受敝。记曰:‘利一害百,人去城郭。’夫春生秋杀,天道之常。春一物枯即为灾,
《礼记》《月令》曰“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落”也。秋一物华即为异。
《月令》曰“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也。王者承天地,顺四时,法圣人,从经律。愿陛下留意下民,考寻利害,广令平议,天下幸甚。”和帝从之。
九年,拜司隶校尉。视事二岁,迁汝南太守。清约不烦,用刑平正,有理能名。坐事免。延平元年,拜议郎,再迁颍川太守。永初元年,征拜司空,在位奉法而已。视事三岁,以病乞身,不听。六年春,行大射礼,陪位顿仆,乃策罢之。
《东观记》载策曰:“今君所苦未瘳,有司奏君年体衰羸,郊庙礼仪仍有旷废。鼎足之任不可以缺,重以职事留君。其上司空印绶。”因病笃,卒于家。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
华容,县,故城在今荆州东。六世祖刚,清高有志节。平帝时,大司徒马宫辟之。值王莽居摄,刚解其衣冠,县府门而去,遂亡命交址,隐于屠肆之闲。后莽败,乃归乡里。父贡,交址都尉。
广少孤贫,亲执家苦。
《襄阳耆旧记》,广父名宠,宠妻生广,早卒,宠更娶江陵黄氏,生康,字仲始。长大,随辈入郡为散吏。太守法雄之子真,从家来省其父。真颇知人。会岁终应举,雄来真助其求才。雄因大会诸吏,真自于牖闲密占察之,乃指广以白雄,遂察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
《谢承书》曰:“广有雅才,学究《五经》,古今术蓺皆毕览之。年二十七,举孝廉。”《续汉书》曰“故事,孝廉高第,三公《尚书》辄优之,特劳来其举将,于是公府下诏书劳来雄焉。及拜郎,恪勤职事,所掌辨护”也。旬月拜《尚书》郎,五迁《尚书》仆射。
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曰:“窃见诏书以立后事大,谦不自专,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恃神任筮,既不必当贤;就值其人,犹非德选。夫岐嶷形于自然,
《诗》云:“克岐克嶷。”郑玄注云:“岐岐然意有所知也。其貌嶷然,有所识别也。”伣天必有异表。
伣音苦见反。《说文》曰:“伣,譬谕也。”《诗》云:“文王嘉止,伣天之妹。”文王闻太姒之贤则美之。言大邦有子女,譬天之有女弟,故求为配焉。宜参良家,简求有德,德同以年,年钧以貌,稽之典经,断之圣虑。
《左传》曰“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嫡,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也。政令犹汗,往而不反。
《易》曰:“涣汗其大号,王居无咎。”刘向曰“汗出而不反”者也。诏文一下,形之四方。
形,见也。臣职在拾遗,忧深责重,是以焦心,冒昧陈闻。”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
时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广复与敞、虔上书驳之,曰:“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
即明四目,达四聪也。臣以献可替否为忠。
《左传》曰,齐晏子曰:“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书》载稽疑,谋及卿士;
稽,考也。考正疑事,谋及卿士。见《尚书》。《诗》美先人,询于刍荛。
《诗·大雅》曰:“先人有言,询于刍荛。”注云:“询,谋也。刍荛,薪采者也。言有疑事,当与薪采者谋之也。”国有大政,必议之于前训,咨之于故老,
《国语》叔向曰:“国有大事,必顺于典刑,而访于耇老,而后行之。”是以虑无失策,举无过事。窃见《尚书》令左雄议郡举孝廉,皆限年四十以上,诸生试章句,文吏试笺奏。
周成杂字曰:“笺,表也。”《汉杂事》曰:“凡群臣之书,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章者需头,称‘稽首上以闻’。谢恩陈事,诣阙通者也。奏者亦需头,其京师官但言‘稽首言’,下‘稽首以闻’,其中有所请,若罪法劾案,公府送御史台,卿校送谒者台也。表者不需头,上言‘臣某言’,下言‘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曰‘某官臣甲乙上’。”明诏既许,复令臣等得与相参。窃惟王命之重,载在篇典,
《礼记》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尚书》曰:“王言惟作命,弗言,臣下罔由禀令。”又曰:“令出惟行,不惟反。”当令县于日月,固于金石,遗则百王,施之万世。《诗》云:‘天难谌斯,不易惟王。’可不慎与!
《诗·大雅》也。谌,信也。斯,词也。天之意难信矣,不可改易者天子也。盖选举因才,无拘定制。六奇之策,不出经学;
《前书》陈平设六奇策以佐高祖。郑、阿之政,非必章奏。
《说苑》曰:“子产相郑,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也。子产从政也,择能而使之。晏子化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晏子请改道易行。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晏子对曰:‘臣前之化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君反以罪臣。今则反是,而更蒙贺。’景公下席而谢。”甘、奇显用,年乖强仕;
《史记》曰,秦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闲之地。甘罗年十二,使于赵,说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闲,秦乃封罗为上卿。《说苑》曰,子奇年十八,齐君使主东阿,东阿大化。《礼记》曰:“四十强而仕。”终、贾扬声,亦在弱冠。
《前书》,终军年十八,为博士弟子,自请愿以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上奇其对,擢为谏大夫,往说越。越听命,天子大悦。贾谊年十八,以诵《诗》属文称于郡中,文帝召为博士。汉承周、秦,兼览殷、夏,祖德师经,参杂霸轨,
宣帝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理之。”圣主贤臣,世以致理,贡举之制,莫或回革。今以一臣之言,刬戾旧章,
刬,削也。戾,乖也。便利未明,众心不猒。
猒,服也。矫枉变常,政之所重,而不访台司,不谋卿士。若事下之后,议者剥异,异之则朝失其便,同之则王言已行。臣愚以为可宣下百官,参其同异,然后览择胜否,详采厥衷。敢以瞽言,冒干天禁,
瞽,无目者也。不察人君颜色而言,如无目之人也。孔子曰:“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干,犯也。惟陛下纳焉。”帝不从。
时陈留郡缺职,《尚书》史敞等荐广。曰:“臣闻德以旌贤,
旌,明也。《书》曰“德懋懋官”也。爵以建事,
能建立事则与之爵。‘明试以功’,《典》《谟》所美,
明白考试之,有功者则授之以官。《舜典》、《咎繇谟》皆有此言,故云“典谟所美”也。‘五服五章’,天秩所作,
五服谓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五者之服必须章明。《尚书·咎繇谟》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秩,序也。是以臣竭其忠,君丰其宠,
丰,厚也。举不失德,下忘其死。窃见《尚书》仆射胡广,体真履规,谦虚温雅,博物洽闻,探赜穷理,《六经》典奥,旧章宪式,无所不览。柔而不犯,文而有礼,
柔而不犯谓性和柔而不可犯以非义也。忠贞之性,忧公如家。不矜其能,不伐其劳,翼翼周慎,行靡玷漏。密勿夙夜,
密勿,僶勉。十有余年,心不外顾,志不苟进。臣等窃以为广在《尚书》,劬劳日久,后母年老,既蒙简照,宜试职千里,匡宁方国。
《诗》云:“厥德不回,以受方国。”陈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纪纲颓俗,使束修守善,有所劝仰。”
广典机事十年,出为济阴太守,以举吏不实免。复为汝南太守,入拜大司农。汉安元年,迁司徒。质帝崩,代李固为太尉,录《尚书》事。以定策立桓帝,封育阳安乐乡侯。以病逊位。又拜司空,告老致仕。寻以特进征拜太常,迁太尉,以日食免。复为太常,拜太尉。
延熹二年,大将军梁冀诛,广与司徒韩演、司空孙朗坐不卫宫,皆减死一等,夺爵土,免为庶人。后拜太中大夫、太常。九年,复拜司徒。
灵帝立,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复封故国。以病自乞。会蕃被诛,代为太傅,总录如故。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
盛弘之《荆州记》曰“菊水出穰县。芳菊被涯,水极甘香。谷中皆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七八十者犹以为夭。太尉胡广所患风疾,休沐南归,恒饮此水,后疾遂瘳,年八十二薨”也。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
《礼记》曰:“夫为人子者,恒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
逊,顺也。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孔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及共李固定策,大议不全,
质帝崩,固为太尉,与广及司空赵戒议欲立清河王蒜。梁冀以蒜年长有德,恐为后患,盛意立蠡吾侯志。广、戒等慑惮不能与争,而固与杜乔坚守本议。又与中常侍丁肃婚姻,以此讥毁于时。
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
广以顺帝汉安元年为司空,至灵帝熹平元年薨,三十一年也。六帝谓安、顺、冲、质、桓、灵也。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辄复升进。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
《谢承书》曰:“咸字元卓,汝南西平人。孤特自立。家贫母老,常躬耕稼以奉养。学《鲁诗》、《春秋公羊传》、《三礼》。三府并辟,司徒胡广举茂才,除高密令,政多奇异,青州表其状。建宁三年,自大鸿胪拜太尉。自在相位,约身率下,常食脱粟饭、酱菜而已。不与州郡交通。刺史、二千石刬记,非公事不发省。以老乞骸骨,见许,悉还所赐物,乘敝牛车,使子男御。晨发京师,百僚追送盈涂,不能得见。家旧贫狭,庇荫草庐。”蕃等每朝会,辄称疾避广,时人荣之。年八十二,熹平元年薨。使五官中郎将持节奉策赠太傅、安乐乡侯印绶,给东园梓器,谒者护丧事,赐冢茔于原陵,谥文恭侯,拜家一人为郎中。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皆缞绖殡位,自终及葬。汉兴以来,人臣之盛,未尝有也。
初,杨雄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
杨雄传曰:“箴莫大于《虞箴》,故遂作《九州箴》。”《左传》曰,昔周辛甲之为太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人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其九箴亡阙,后涿郡崔骃及子瑗又临邑侯刘騊駼增补十六篇,广复继作四篇,文甚典美。乃悉撰次首目,为之解释,名曰《百官箴》,凡四十八篇。其余所著诗、赋、铭、颂、箴、吊及诸解诂,凡二十二篇。
熹平六年,灵帝思感旧德,乃图画广及太尉黄琼于省内,诏议郎蔡邕为其颂云。
《谢承书》载其颂曰:“岩岩山岳,配天作辅。降神有周,生申及甫。允兹汉室,诞育二后。曰胡曰黄,方轨齐武。惟道之渊,惟德之薮。股肱元首,代作心膂。天之烝人,有则有类。我胡我黄,钟厥纯懿。巍巍特进,仍践其位。赫赫三事,七佩其绂。奕奕四牡,沃若文辔。衮职龙章,其文有蔚。参曜乾台,穷宠极贵。功加八荒,群生以遂。超哉邈乎,莫与为二!” 论曰:爵任之于人重矣,全丧之于生大矣。怀禄以图存者,仕子之恒情;审能而就列者,出身之常体。
列,位也。夫纡于物则非己,直于志则犯俗,
纡,曲也。辞其艰则乖义,徇其节则失身。
徇,营也。统之,方轨易因,险涂难御。
统者,总论上事也。方轨谓平路也。若履平路,易可因循;如践险涂,则难免颠覆也。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迟于岐路之闲也。
呈材效职,则受之分明矣。迟迟,疑不前之貌也。明其分,则不可妄进。如令志行无牵于物,临生不先其存,后世何贬焉?
守志直道,视死如归,则后之人何从而贬责矣。古人以宴安为戒,岂数公之谓平?
《左传》曰:“宴安酖毒,不可怀也。” 赞曰:邓、张作傅,无咎无誉。敏正疑律,防议章句。胡公庸庸,饰情恭貌。朝章虽理,据正或桡。
桡,曲也,易曰“栋桡凶”也。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