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隋书》目录


正文

  ◎经籍一(经)

  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故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遭时制宜,质文迭用,应之以通变,通变之以中庸。中庸则可久,通变则可大。其教有适,其用无穷。实仁义之陶钧,诚道德之橐籥也。其为用大矣,随时之义深矣,言无得而称焉。故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今,其斯之谓也。是以大道方行,俯龟象而设卦;后圣有作,仰鸟迹以成文。书契已传,绳木弃而不用;史官既立,经籍于是与焉。

  夫经籍也者,先圣据龙图,握凤纪,南面以君天下者,咸有史官,以纪言行。言则左史书之,动则右史书之。故曰"君举必书",惩劝斯在。考之前载,则《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类是也。下逮殷、周,史官尤备,纪言书事,靡有阙遗,则《周礼》所称,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以诏王治;小史掌邦国之志,定世系,辨昭穆;内史掌王之八柄,策命而贰之;外史掌王之外令及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御史掌邦国都鄙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此则天子之史,凡有五焉。诸侯亦各有国史,分掌其职。则《春秋传》,晋赵穿弑灵公,太史董狐书曰"赵盾杀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齐崔杼弑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楚灵王与右尹子革语,左史倚相趋而过。王曰:"此良史也,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然则诸侯史官,亦非一人而已,皆以记言书事,太史总而裁之,以成国家之典。不虚美,不隐恶,故得有所惩劝,遗文可观,则《左传》称《周志》,《国语》有《郑书》之类是也。

  暨夫周室道衰,纪纲散乱,国异政,家殊俗,褒贬失实,隳紊旧章。孔丘以大圣之才,当倾颓之运,叹凤鸟之不至,惜将坠于斯文,乃述《易》道而删《诗》、《书》,修《春秋》而正《雅》、《颂》。坏礼崩乐,咸得其所。自哲人萎而微言绝,七十子散而大义乖,战国纵横,真伪莫辨,诸子之言,纷然淆乱。圣人之至德丧矣,先王之要道亡矣。陵夷踳驳,以至于秦。秦政奋豺狼之心,刬先代之迹,焚《诗》、《书》,坑儒士,以刀笔吏为师,制挟书之令。学者逃难,窜伏山林,或失本经,口以传说。

  汉氏诛除秦、项,未及下车,先命叔孙通草绵蕝之仪,救击柱之弊。其后张苍治律历,陆贾撰《新语》,曹参荐盖公言黄老,惠帝除挟书之律,儒者始以其业行于民间。犹以去圣既远,经籍散逸,简札错乱,传说纰缪,遂使《书》分为二,《诗》分为三,《论语》有齐、鲁之殊,《春秋》有数家之传。其余互有踳驳,不可胜言。此其所以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者也。武帝置太史公,命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开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司马谈父子世居太史,探采前代,断自轩皇,逮于孝武,作《史记》一百三十篇。详其礼制,盖史官之旧也。至于孝成,秘藏之书,颇有亡散,乃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命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就,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向卒后,哀帝使其子歆嗣父之业。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歆遂总括群篇,撮其指要,著为《七略》:一曰《集略》,二曰《六艺略》,三曰《诸子略》,四曰《诗赋略》,五曰《兵书略》,六曰《术数略》,七曰《方技略》。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王莽之末,又被焚烧。光武中兴,笃好文雅,明、章继轨,尤重经术。四方鸿生巨儒,负袠自远而至者,不可胜算。石室、兰台,弥以充积。又于东观及仁寿阁集新书,校书郎班固、傅毅等典掌焉。并依《七略》而为书部,固又编之,以为《汉书·艺文志》。董卓之乱,献帝西迁,图书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犹七十余载。两京大乱,扫地皆尽。

  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大凡四部合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但录题及言,盛以缥囊,书用缃素。至于作者之意,无所论辩。惠、怀之乱,京华荡覆,渠阁文籍,靡有孑遗。

  东晋之初,渐更鸠聚。著作郎李充以勖旧簿校之,其见存者,但有三千一十四卷。充遂总没众篇之名,但以甲乙为次。自尔因循,无所变革。其后中朝遗书,稍流江左。宋元嘉八年,秘书监谢灵运造《四部目录》,大凡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元徽元年,秘书丞王俭又造《目录》,大凡一万五千七百四卷。俭又别撰《七志》:一曰《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二曰《诸子志》,纪今古诸子;三曰《文翰志》,纪诗赋;四曰《军书志》,纪兵书;五曰《阴阳志》,纪阴阳图纬;六曰《术艺志》,纪方技;七曰《图谱志》,纪地域及图书。其道、佛附见,合九条。然亦不述作者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而又作九篇条例,编乎首卷之中。文义浅近,未为典则。齐永明中,秘书丞王亮、监谢朏,又造《四部书目》,大凡一万八千一十卷。齐末兵火,延烧秘阁,经籍遗散。梁初,秘书监任昉躬加部集,又于文德殿内列藏众书,华林园中总集释典,大凡二万三千一百六卷,而释氏不豫焉。梁有秘书监任昉、殷钧《四部目录》,又《文德殿目录》。其术数之书,更为一部,使奉朝请祖?恒撰其名。故梁有《五部目录》。普通中,有处士阮孝绪,沉静寡欲,笃好坟史,博采宋、齐已来王公之家凡有书记,参校官簿,更为《七录》:一曰《经典录》,纪六艺;二曰《记传录》,纪史传;三曰《子兵录》,纪子书、兵书;四曰《文集录》,纪诗赋;五曰《技术录》,纪数术;六曰《佛录》;七曰《道录》。其分部题目,颇有次序,割析辞义,浅薄不经。梁武敦悦诗书,下化其上,四境之内,家有文史。元帝克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经籍,归于江陵,大凡七万余卷。周师入郢,咸自焚之。陈天嘉中,又更鸠集,考其篇目,遗阙尚多。

  其中原则战争相寻,干戈是务,文教之盛,苻、姚而已。宋武入关,收其图籍,府藏所有,才四千卷。赤轴青纸,文字古拙。后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经史,未能全具。孝文徙都洛邑,借书于齐,秘府之中,稍以充实。暨于尔朱之乱,散落人间。后齐迁邺,颇更搜聚,迄于天统、武平,校写不辍。后周始基关右,外逼强邻,戎马生郊,日不暇给。保定之始,书止八千,后稍加增,方盈万卷。周武平齐,先封书府,所加旧本,才至五千。

  隋开皇三年,秘书监牛弘表请分遣使人,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写既定,本即归主。于是民间异书,往往间出。及平陈已后,经籍渐备。检其所得,多太建时书,纸墨不精,书亦拙恶。于是总集编次,存为古本。召天下工书之士,京兆韦霈、南阳杜頵等,于秘书内补续残缺,为正副二本,藏于宫中,其余以实秘书内、外之阁,凡三万余卷。炀帝即位,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构屋以贮之,东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又聚魏已来古迹名画,于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宝迹台,藏古画。又于内道场集道、佛经,别撰目录。

  大唐武德五年,克平伪郑,尽收其图书及古迹焉。命司农少卿宋遵贵载之以船,溯河西上,将致京师。行经底柱,多被漂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其《目录》亦为所渐濡,时有残缺。今考见存,分为四部,合条为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六部,有八万九千六百六十六卷。其旧录所取,文义浅俗、无益教理者,并删去之。其旧录所遗,辞义可采,有所弘益者,咸附入之。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离其疏远,合其近密,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各列本条之下,以备《经籍志》。虽未能研几探赜,穷极幽隐,庶乎弘道设教,可以无遗阙焉。夫仁义礼智,所以治国也,方技数术,所以治身也;诸子为经籍之鼓吹,文章乃政化之黼黻,皆为治之具也。故列之于此志云。

  《归藏》十三卷(晋太尉参军薛贞注。)

  《周易》二卷(魏文侯师卜子夏传,残缺。梁六卷。)

  《周易》十卷(汉魏郡太守京房章句。)

  《周易》八卷(汉曲台长孟喜章句,残缺。梁十卷。又有汉单父长费直注《周易》四卷,亡。)

  《周易》九卷(后汉大司农郑玄注。梁又有汉南郡太守马融注《周易》一卷,亡。)

  《周易》五卷(汉荆州牧刘表章句。梁有汉荆州五业从事宋忠注《周易》十卷,亡。)

  《周易》十一卷(汉司空荀爽注。)

  《周易》十卷(魏卫将军王肃注。)

  《周易》十卷(魏尚书郎王弼注《六十四卦》六卷,韩康伯注《系辞》以下三卷,王弼又撰《易略例》一卷,梁有魏大司农卿董遇注《周易》十卷,魏散骑常侍荀?军注《周易》十卷,亡。)

  《周易》十卷(吴太常姚信注。)

  《周易》四卷(晋儒林从事黄颖注。梁有十卷,今残缺。)

  《周易》九卷(吴侍御史虞翻注。)

  《周易》十五卷(吴郁林太守陆绩注。)

  《周易》十卷(晋散骑常侍干宝注。)

  《周易》三卷(晋骠骑将军王暠注,残缺。梁有十卷。)

  《周易》八卷(晋著作郎张璠注,残缺。梁有十卷。)

  《周易马、郑、二王四家集解》十卷

  《周易荀爽九家注》十卷

  《周易杨氏集二王注》五卷,(梁有《集马、郑、二王解》十卷,亡。)

  《周易》十卷(蜀才注。梁有齐安参军费元珪注《周易》九卷,谢氏注《周易》八卷,尹涛注《周易》六卷,亡。)

  《周易》十卷(后魏司徒崔浩注。)

  《周易》十卷(梁处士何胤注。梁有临海令伏曼容注《周易》八卷,侍中朱异集注《周易》一百卷,又《周易集注》三十卷,亡。)

  《周易》七卷(姚规注。)

  《周易》十三卷(崔觐注。)

  《周易》十三卷(傅氏注。)

  《周易》一帙十卷(卢氏注。)

  《周易系辞》二卷(晋桓玄注。)

  《周易系辞》二卷(晋西中郎将谢万等注。)

  《周易系辞》二卷(晋太常韩康伯注。)

  《周易系辞》二卷(梁太中大夫宋褰注。又有宋东阳太守卞伯玉注《系辞》二卷,亡。)

  《周易系辞》二卷(荀柔之注。)

  《周易集注系辞》二卷(梁有宋太中大夫徐爰注《系辞》二卷,亡。)

  《周易音》一卷(东晋太子前率徐邈撰。)

  《周易音》一卷(东晋尚书郎李轨弘范撰。)

  《周易音》一卷(范氏撰。)

  《周易并注音》七卷(秘书学士陆德明撰。)

  《周易尽神论》一卷(魏司空钟会撰。梁有《周易无互体论》三卷,钟会撰,亡。)

  《周易象论》三卷(晋尚书郎栾肇撰。)

  《周易卦序论》一卷(晋司徒右长史杨乂撰。)

  《周易统略》五卷(晋少府卿邹湛撰。)

  《周易论》二卷(晋冯翊太守阮常撰。)

  《周易论》一卷(晋荆州刺史宋岱撰。梁有《拟周易说》八卷,范氏撰;《周易宗涂》四卷,干宝撰;《周易问难》二卷,王氏撰;《周易问答》一卷,扬州从事徐伯珍撰;《周易难王辅嗣义》一卷,晋扬州刺史顾夷等撰;《周易杂论》十四卷。亡。)

  《周易义》一卷(宋陈令范歆撰。)

  《周易玄品》二卷

  《周易论》十卷(齐中书郎周颙撰。梁有三十卷,亡。)

  《周易论》四卷(范氏撰。)

  《周易统例》十卷(崔觐撰。)

  《周易爻义》一卷(干宝撰。)

  《周易乾坤义》一卷(齐步兵校尉刘瓛撰。梁又有齐临沂令李玉之、梁释法通等《乾坤义》各一卷,亡。)

  《周易大义》二十一卷(梁武帝撰。)

  《周易几义》一卷(梁南平王撰。梁有《周易疑通》五卷,宋中散大夫何諲之撰;《周易四德例》一卷,刘瓛撰。亡。)

  《周易大义》一卷(梁有《周易错》八卷,京房撰;《周易日月变例》六卷,虞翻、陆绩撰;《周易卦象数旨》六卷,东晋乐安亭侯李颙撰;《周易爻》一卷,马揩撰。亡。)

  《周易大义》二卷(陆德明撰。)

  《周易释序义》三卷

  《周易开题义》十卷(梁蕃撰。)

  《周易问》二十卷

  《周易义疏》十九卷(宋明帝集群臣讲。梁又有《国子讲易》议六卷;《宋明帝集群臣讲易义疏》二十卷;《齐永明国学讲周易讲疏》二十六卷;又《周易义》三卷,沈林撰。亡。)

  《周易讲疏》三十五卷(梁武帝撰。)

  《周易讲疏》十六卷(梁五经博士褚仲都撰。)

  《周易义疏》十四卷(梁都官尚书萧子政撰。)

  《周易系辞义疏》三卷(萧子政撰。)

  《周易讲疏》三十卷(陈谘议参军张讥撰。)

  《周易文句义》二十卷(梁有《拟周易义疏》十三卷。)

  《周易义疏》十六卷(陈尚书左仆射周弘正撰。)

  《周易私记》二十卷

  《周易讲疏》十三卷(国子祭酒何妥撰。)

  《周易系辞义疏》二卷(刘瓛撰。)

  《周易系辞义疏》一卷(梁武帝撰。)

  《周易系辞义疏》二卷(萧子政撰。梁有《周易乾坤三象》、《周易新图》各一卷;又《周易普玄图》八卷,薛景和撰;《周易大演通统》一卷,颜氏撰。)

  《周易谱》一卷。

  右六十九部,五百五十一卷。通计亡书,合九十四部,八百二十九卷。

  昔宓羲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盖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及乎三代,实为三《易》,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文王作卦辞,谓之《周易》。周公又作《爻辞》,孔子为《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而子夏为之传。及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汉初,传《易》者有田何,何授丁宽,宽授田王孙,王孙授沛人施仇、东海孟喜、琅邪梁丘贺。由是有施、孟、梁丘之学。又有东郡京房,自云受《易》于梁国焦延寿,别为京氏学。尝立,后罢。后汉施、孟、梁丘、京氏,凡四家并立,而传者甚众。汉初又有东莱费直传《易》,其本皆古字,号曰《古文易》。以授琅邪王璜,璜授沛人高相,相以授子康及兰陵母将永。故有费氏之学,行于人间,而未得立。后汉陈元、郑众,皆传费氏之学。马融又为其传,以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魏代王肃、王弼,并为之注。自是费氏大兴,高氏遂衰。梁丘、施氏、高氏,亡于西晋。孟氏、京氏,有书无师。梁、陈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齐代唯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浸微,今殆绝矣。《归藏》,汉初已亡,案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以本卦尚存,故取贯于《周易》之首,以备《殷易》之缺。

  《古文尚书》十三卷(汉临淮太守孔安国传。)

  《今字尚书》十四卷(孔安国传。)

  《尚书》十一卷(马融注。)

  《尚书》九卷(郑玄注。)

  《尚书》十一卷(王肃注。)

  《尚书》十五卷(晋祠部郎谢沈撰。)

  《集解尚书》十一卷(李颙注。)

  《集释尚书》十一卷(宋给事中姜道盛注。)

  《古文尚书舜典》一卷(晋豫章太守范宁注。梁有《尚书》十卷,范宁注,亡。)

  《尚书亡篇序》一卷(梁五经博士刘叔嗣注。梁有《尚书》二十一卷,刘叔嗣注;又有《尚书新集序》一卷。亡。)

  《尚书逸篇》二卷

  《古文尚书音》一卷(徐邈撰。梁有《尚书音》五卷,孔安国、郑玄、李轨、徐邈等撰。)

  《今文尚书音》一卷(秘书学士顾彪撰。)

  《尚书大传》三卷(郑玄注。)

  《大传音》二卷(顾彪撰。)

  《尚书洪范五行传论》十一卷(汉光禄大夫刘向注。)

  《尚书驳议》五卷(王肃撰。梁有《尚书义问》三卷,郑玄、王肃及晋五经博士孔晁撰;《尚书释问》四卷,魏侍中王粲撰;《尚书王氏传问》二卷;《尚书义》二卷,吴太尉范顺问,刘毅答。亡。)

  《尚书新释》二卷(李颙撰。)

  《尚书百问》一卷(齐太学博士顾欢撰。)

  《尚书大义》二十卷(梁武帝撰。)

  《尚书百释》三卷(梁国子助教巢猗撰。)

  《尚书义》三卷(巢猗撰。)

  《尚书义疏》十卷(梁国子助教费撰。梁有《尚书义疏》四卷,晋乐安王友伊说撰,亡。)

  《尚书义疏》三十卷(萧詧司徒蔡大宝撰。)

  《尚书义注》三卷(吕文优撰。)

  《尚书义疏》七卷

  《尚书述义》二十卷(国子助教刘炫撰。)

  《尚书疏》二十卷(顾彪撰。)

  《尚书闰义》一卷

  《尚书义》三卷(刘先生撰。)

  《尚书释问》一卷(虞氏撰。)

  《尚书文外义》一卷(顾彪撰。)

  右三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通计亡书,合四十一部,共二百九十六卷。)

  《书》之所兴,盖与文字俱起。孔子观《书》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删其善者,上自虞,下至周,为百篇,编而序之。遭秦灭学,至汉,唯济南伏生口传二十八篇。又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伏生作《尚书传》四十一篇,以授同郡张生,张生授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倪宽,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世传之,至曾孙欧阳高,谓之《尚书》欧阳之学。又有夏侯都尉,受业于张生,以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为大夏侯之学。胜传从子建,别为小夏侯之学。故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并立。讫汉东京,相传不绝,而欧阳最盛。初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得其末孙惠所藏之书,字皆古文。孔安国以今文校之,得二十五篇。其《泰誓》与河内女子所献不同。又济南伏生所诵,有五篇相合。安国并依古文,开其篇第,以隶古字写之,合成五十八篇。其余篇简错乱,不可复读,并送之官府。安国又为五十八篇作传,会巫蛊事起,不得奏上,私传其业于都尉朝,朝授胶东庸生,谓之《尚书古文》之学,而未得立。后汉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亦为之注。然其所传,唯二十九篇,又杂以今文,非孔旧本。自余绝无师说。

  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及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济南伏生之传,唯刘向父子所著《五行传》是其本法,而又多乖戾。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之,时又阙《舜典》一篇。齐建武中,吴姚方兴于大桁市得其书,奏上,比马、郑所注多二十八字,于是始列国学。梁、陈所讲,有孔、郑二家,齐代唯传郑义。至隋,孔、郑并行,而郑氏甚微。自余所存,无复师说。又有《尚书逸篇》,出于齐、梁之间,考其篇目,似孔壁中书之残缺者,故附《尚书》之末。

  《韩诗》二十二卷(汉常山太傅韩婴,薛氏章句。)

  《韩诗翼要》十卷(汉侯苞传。)

  《韩诗外传》十卷(梁有《韩诗谱》二卷,《诗神泉》一卷,汉有道征士赵晔撰,亡。)

  《毛诗》二十卷(汉河间太傅毛苌传,郑氏笺。梁有《毛诗》十卷,马融注,亡。)

  《毛诗》二十卷(王肃注。梁有《毛诗》二十卷,郑玄,王肃合注;《毛诗》二十卷,谢沈注;《毛诗》二十卷,晋兖州别驾江熙注。亡。)

  《集注毛诗》二十四卷(梁桂州刺史崔灵恩注。梁有《毛诗序》一卷,梁隐居先生陶弘景注,亡。)

  《毛诗笺音证》十卷(后魏太常卿刘芳撰。梁有《毛诗音》十六卷,徐邈等撰;《毛诗音》二卷,徐邈撰;《毛诗音隐》一卷,干氏撰。亡。)

  《毛诗并注音》八卷(秘书学士鲁世达撰。)

  《毛诗谱》三卷(吴太常卿徐整撰。)

  《毛诗谱》二卷(太叔求及刘炫注。)

  《谢氏毛诗谱钞》一卷(梁有《毛诗杂议难》十卷,汉侍中贾逵撰,亡。)

  《毛诗义问》十卷(魏太子文学刘桢撰。)

  《毛诗义驳》八卷(王肃撰。)

  《毛诗奏事》一卷(王肃撰。有《毛诗问难》二卷,王肃撰,亡。)

  《毛诗驳》一卷(魏司空王基撰,残缺。梁五卷。又有《毛诗答问》、《驳谱》,合八卷;又《毛诗释义》十卷,谢沈撰;《毛诗义》四卷,《毛诗笺传是非》二卷,并魏秘书郎刘潘撰;《毛诗答杂问》七卷,吴侍中韦昭、侍中朱育等撰;《毛诗义注》四卷。亡。)

  《毛诗异同评》十卷(晋长沙太守孙毓撰。)

  《难孙氏毛诗评》四卷(晋徐州从事陈统撰。梁有《毛诗表隐》二卷,陈统撰,亡。)

  《毛诗拾遗》一卷(郭璞撰。梁又有《毛诗略》四卷,亡。)

  《毛诗辨异》三卷(晋给事郎杨乂撰。梁有《毛诗背隐义》二卷,宋中散大夫徐广撰;《毛诗引辨》一卷,宋奉朝请孙畅之撰;《毛诗释》一卷,宋金紫光禄大夫何偃撰;《毛诗检漏义》二卷,梁给事郎谢昙济撰;《毛诗总集》六卷,《毛诗隐义》十卷,并梁处士何胤撰。亡。)

  《毛诗异义》二卷(杨乂撰。梁有《毛诗杂义》五卷,杨乂撰;《毛诗义疏》十卷,谢沈撰;《毛诗杂义》四卷,晋江州刺史殷仲堪撰;《毛诗义疏》五卷,张氏撰。亡。)

  《毛诗集解叙义》一卷(顾欢等撰。)

  《毛诗序义》二卷(宋通直郎雷次宗撰。梁有《毛诗义》一卷,雷次宗撰;《毛诗序注》一卷,宋交州刺史阮珍之撰;《毛诗序义》七卷,孙畅之撰。亡。)

  《毛诗集小序》一卷(刘炫注。)

  《毛诗序义疏》一卷(刘瓛等撰,残缺。梁三卷。梁有《毛诗篇次义》一卷,刘瓛撰;《毛诗杂义注》三卷。亡。)

  《毛诗发题序义》一卷(梁武帝撰。)

  《毛诗大义》十一卷(梁武帝撰。梁有《毛诗十五国风义》二十卷,梁简文撰。)

  《毛诗大义》十三卷

  《毛诗草木虫鱼疏》二卷(乌程令吴郡陆机撰。)

  《毛诗义疏》二十卷(舒援撰。)

  《毛诗谊府》三卷(后魏安丰王元延明撰。)

  《毛诗义疏》二十八卷(萧岿散骑常侍沈重撰。)

  《毛诗义疏》二十卷

  《毛诗义疏》二十九卷

  《毛诗义疏》十卷

  《毛诗义疏》十一卷

  《毛诗义疏》二十八卷

  《毛诗述义》四十卷(国子助教刘炫撰。)

  《毛诗章句义疏》四十卷(鲁世达撰。)

  《毛诗释疑》一卷(梁有《毛诗图》三卷,《毛诗孔子经图》十二卷,《毛诗古圣贤图》二卷,亡。)

  《业诗》二十卷(宋奉朝请业遵注。)

  右三十九部,四百四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七十六部,六百八十三卷。)

  《诗》者,所以导达心灵,歌咏情志者也。故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上古人淳俗朴,情志未惑。其后君尊于上,臣卑于下,面称为谄,目谏为谤,故诵美讥恶,以讽刺之。初但歌咏而已,后之君子,因被管弦,以存劝戒。夏、殷已上,诗多不存。周氏始自后稷,而公刘克笃前烈,太王肇基王迹,文王光昭前绪,武王克平殷乱,成王、周公化至太平,诵美盛德,踵武相继。幽、厉板荡,怨刺并兴。其后王泽竭而诗亡,鲁太师挚次而录之。孔子删诗,上采商,下取鲁,凡三百篇。至秦,独以为讽诵,不灭。汉初,有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作诂训,是为《鲁诗》。齐人辕固生亦传《诗》,是为《齐诗》。燕人韩婴亦传《诗》,是为《韩诗》。终于后汉,三家并立。汉初,又有赵人毛苌善《诗》,自云子夏所传,作《诂训传》,是为《毛诗》古学,而未得立。后汉有九江谢曼卿,善《毛诗》,又为之训。东海卫敬仲,受学于曼卿。先儒相承,谓之《毛诗》。序,子夏所创,毛公及敬仲又加润益。郑众、贾逵、马融,并作《毛诗传》,郑玄作《毛诗笺》。《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唯《毛诗郑笺》,至今独立。又有《业诗》,奉朝请业遵所注,立义多异,世所不行。

  《周官礼》十二卷(马融注。)

  《周官礼》十二卷(郑玄注。)

  《周官礼》十二卷(王肃注。)

  《周官礼》十二卷(伊说注。)

  《周官礼》十二卷(干宝注。梁又有《周官宁朔新书》八卷,晋燕王师王懋约撰,亡。)

  《集注周官礼》二十卷(崔灵恩注。)

  《礼音》三卷(刘昌宗撰。)

  《周官礼异同评》十二卷(晋司空长史陈劭撰。)

  《周官礼驳难》四卷(孙略撰。梁有《周官驳难》三卷,孙琦问,干宝驳,晋散骑常侍虞喜撰。)

  《周官礼义疏》四十卷(沈重撰。)

  《周官礼义疏》十九卷

  《周官礼义疏》十卷

  《周官礼义疏》九卷

  《周官分职》四卷

  《周官礼图》十四卷(梁有《郊祀图》二卷,亡。)

  《仪礼》十七卷(郑玄注。)

  《仪礼》十七卷(王肃注。梁有李轨、刘昌宗音各一卷,郑玄音二卷,亡。)

  《仪礼义疏见》二卷

  《仪礼义疏》六卷

  《丧服经传》一卷(马融注。)

  《丧服经传》一卷(郑玄注。)

  《丧服经传》一卷(王肃注。)

  《丧服经传》一卷(晋给事中袁准注。)

  《集注丧服经传》一卷(晋庐陵太守孔伦撰。)

  《丧服经传》一卷(陈铨注。)

  《集注丧服经传》一卷(宋太中大夫裴松之撰。)

  《略注丧服经传》一卷(雷次宗注。)

  《集注丧服经传》二卷(宋丞相谘议参军蔡超注。梁又有《丧服经传》一卷,宋徵士刘道拔注,亡。)

  《集解丧服经传》二卷(齐东平太守田僧绍解。)

  《丧服义疏》二卷(梁步兵校尉、五经博士贺玚撰。梁又有《丧服经传义疏》五卷,齐散骑郎司马宪撰;《丧服经传义疏》二卷,齐给事中楼幼瑜撰;《丧服经传义疏》一卷,刘瓛撰;《丧服经传义疏》一卷,齐徵士沈麟士撰。)

  《丧服经传义疏》一卷(梁尚书左丞何佟之撰,亡。)

  《丧服传》一卷(梁通直郎裴子野撰。)

  《丧服文句义疏》十卷(梁国子助教皇侃撰。)

  《丧服义》十卷(陈国子祭酒谢峤撰。)

  《丧服义钞》三卷(梁有《丧服经传隐义》一卷,亡。)

  《丧服要记》一卷(王肃注。)

  《丧服要记》一卷(蜀丞相蒋琬撰。梁有《丧服变除图》五卷,吴齐王傅射慈撰,亡。)

  《丧服要集》二卷(晋征南将军杜预撰。又有《丧服要记》二卷,晋侍中刘逵撰,亡。)

  《丧服仪》一卷(晋太保卫瓘撰。梁有《丧服要记》六卷,晋司空贺循撰;《丧服要问》六卷,刘德明撰;《丧服》三十一卷,宋员外郎散骑庾蔚之撰;《丧服要问》二卷,张耀撰;《丧服难问》六卷,崔凯撰;《丧服杂记》二十卷,伊氏撰;《丧服释疑》二十卷,刘智撰。亡。)

  《汉荆州刺史刘表新定礼》一卷

  《丧服要略》一卷(晋太学博士环济撰。)

  《丧服要略》二卷

  《丧服制要》一卷(徐氏撰。)

  《丧服谱》一卷(郑玄注。)

  《丧服谱》一卷(晋开府仪同三司蔡谟撰。)

  《丧服谱》一卷(贺循撰。)

  《丧服变除》一卷(晋散骑常侍葛洪撰。)

  《凶礼》一卷(晋广陵相孔衍撰。)

  《丧服要记》十卷(贺循撰。梁有《丧服要记》,宋员外常侍庾蔚之注;又《丧服世要》一卷,庾蔚之撰;《丧服集议》十卷,宋抚军司马费沈撰。)

  《丧服古今集记》三卷(齐太尉王俭撰。)

  《丧服世行要记》十卷(齐光禄大夫王逡撰。)

  《丧服答要难》一卷(袁祈撰。)

  《丧服记》十卷(王氏撰。)

  《丧服五要》一卷(严氏撰。)

  《驳丧服经传》一卷(卜氏传。)

  《丧服疑问》一卷(樊氏撰。)

  《丧服图》一卷(王俭撰。)

  《丧服图》一卷(贺游撰。)

  《丧服图》一卷(崔逸撰。梁有《丧服祥禫杂议二十九卷,《丧服杂议故事》二十一卷,又《戴氏丧服五家要记图谱》五卷,《丧服君臣图仪》一卷,亡。)

  《五服图》一卷

  《五服图仪》一卷

  《丧服礼图》一卷

  《五服略例》一卷

  《丧服要问》一卷

  《丧服问答目》十三卷(皇侃撰。)

  《丧服假宁制》三卷

  《丧礼五服》七卷(大将军袁宪撰。)

  《论丧服决》一卷

  《丧礼钞》三卷(王隆伯撰。)

  《大戴礼记》十三卷(汉信都王太傅戴德撰。梁有《谥法》三卷,后汉安南太守刘熙注,亡。)

  《夏小正》一卷(戴德撰。)

  《礼记》十卷(汉北中郎将卢植注。)

  《礼记》二十卷(汉九江太守戴圣撰,郑玄注。)

  《礼记》三十卷(王肃注。梁有《礼记》十二卷,业遵注,亡。)

  《礼记宁朔新书》八卷(王懋约注。梁有二十卷。)

  《月令章句》十二卷(汉左中郎将蔡邕撰。)

  《礼记音义隐》一卷(谢氏撰。)

  《礼记音》二卷(宋中散大夫徐爰撰。梁有郑玄、王肃、射慈、射贞、孙毓、缪炳音各一卷,蔡谟、东晋安北谘议参军曹耽、国子助教尹毅、李轨、员外郎范宣音各二卷,徐邈音三卷,刘昌宗音五卷,亡。)

  《礼记音义隐》七卷

  《礼记》三十卷(魏秘书监孙炎注。)

  《礼略》二卷

  《礼记要钞》十卷(缑氏撰。梁有礼义四卷,魏侍中郑小同撰;《摭遗别记》一卷,楼幼瑜撰,亡。)

  《礼记新义疏》二十卷(贺玚撰。梁有《义疏》三卷,宋豫章郡丞雷肃之撰,亡。)

  《礼记讲疏》九十九卷(皇侃撰。)

  《礼记义疏》四十八卷(皇侃撰。)

  《礼记义疏》四十卷(沈重撰。)

  《礼记义》十卷(何氏撰。)

  《礼记义疏》三十八卷。

  《礼记疏》十一卷

  《礼记大义》十卷(梁武帝撰。)

  《礼记文外大义》二卷(秘书学士褚晖撰。)

  《礼大义》十卷

  《礼记义证》十卷(刘芳撰。)

  《礼大义章》七卷

  《丧礼杂义》三卷

  《礼记中庸传》二卷(宋散骑常侍戴颙撰。)

  《中庸讲疏》一卷(梁武帝撰。)

  《私记制旨中庸义》五卷

  《礼记略解》十卷(庚氏撰。)

  《礼记评》十一卷(刘隽撰。)

  《石渠礼论》四卷(戴圣撰。梁有《群儒疑义》十二卷,戴圣撰。)

  《礼论》三百卷(宋御史中丞何承天撰。)

  《礼论条牒》十卷(宋太尉参军任预撰。)

  《礼论帖》三卷(任预撰。梁四卷。)

  《礼论钞》二十卷(庾蔚之撰。)

  《礼论要钞》十卷(王俭撰。梁三卷。)

  《礼论要钞》一百卷(贺玚撰。)

  《礼论钞》六十九卷

  《礼论要钞》十卷(梁有齐御史中丞荀万秋《钞略》二卷;尚书仪曹郎丘季彬论五十八卷,议一百三十卷,统六卷。亡。)

  《礼论答问》八卷(宋中散大夫徐广撰。)

  《礼论答问》十三卷(徐广撰。)

  《礼答问》二卷(徐广撰,残缺。梁十一卷。)

  《礼答问》六卷(庾蔚之撰。)

  《礼答问》三卷(王俭撰。梁有晋益阳令吴商《礼难》十二卷,《杂议》十二卷,又《礼议杂记故事》十三卷,《丧杂事》二十卷;宋光禄大夫傅隆议二卷,《祭法》五卷。亡。)

  《礼答问》十二卷

  《礼杂问》十卷(范宁撰。)

  《礼答问》十卷(何佟之撰。梁二十卷。)

  《礼杂问》十卷

  《礼杂答问》八卷

  《礼杂答问》六卷

  《礼杂问答钞》一卷(何佟之撰。)

  《问礼俗》十卷(董勋撰。)

  《问礼俗》九卷(董子弘撰。)

  《答问杂仪》二卷(任预撰。)

  《礼义答问》八卷(王俭撰。)

  《礼疑义》五十二卷(梁护军周舍撰。)

  《制旨革牲大义》三卷(梁武帝撰。)

  《礼乐义》十卷

  《礼秘义》三卷

  《三礼目录》一卷(郑玄撰。梁有陶弘景注一卷,亡。)

  《三礼义宗》三十卷(崔灵恩撰。)

  《三礼宗略》二十卷(元延明撰。)

  《三礼大义》十三卷

  《三礼大义》四卷

  《三礼杂大义》三卷(梁有《司马法》三卷,《李氏训记》三卷;又《郊丘议》三卷,魏太尉蒋济撰;《祭法》五卷,又《明堂议》三卷,王肃撰;《杂祭法》六卷,晋司空中郎卢谌撰;《祭典》三卷,晋安北将军范汪撰;《七庙议》一卷,又《后养议》五卷,干宝撰;《杂乡射等议》三卷,晋太尉庾亮撰;《逆降义》三卷,宋特进延颜之撰;《逆降义》一卷,田僧绍撰;《分明士制》三卷,何承天撰;《释疑》二卷,郭鸿撰;《答问》四卷,徐广撰;《答问》五十卷,何胤撰;又《答问》十卷。亡。)

  《三礼图》九卷(郑玄及后汉侍中阮谌等撰。)

  《周室王城明堂宗庙图》一卷(祁谌撰。梁又有《冠服图》一卷,《五宗图》一卷,《月令图》一卷,亡。)右一百三十六部,一千六百二十二卷。(通计亡书,二百一十一郎,二千一百八十六卷。)

  自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先王制其夫妇、父子、君臣、上下、亲疏之节。至于三代,损益不同。周衰,诸侯僣忒,恶其害己,多被焚削。自孔子时,已不能具,至秦而顿灭。汉初,有高堂生传十七篇,又有古经,出于淹中,而河间献王好古爱学,收集余烬,得而献之,合五十六篇,并威仪之事。而又得《司马穰苴兵法》一百五十五篇,及《明堂阴阳》之记,并无敢传之者。唯古经十七篇与高堂生所传不殊,而字多异。自高堂生至宣帝时后苍,最明其业,乃为《曲台记》。苍授梁人戴德,及德从兄子圣、沛人庆普,于是有大戴、小戴、庆氏,三家并立。后汉唯曹元传庆氏,以授其子褒。然三家虽存并微,相传不绝。汉末,郑玄传小戴之学,后以古经校之,取其于义长者作注,为郑氏学。其《丧服》一篇,子夏先传之,诸儒多为注解,今又别行。而汉时有李氏得《周官》。《周官》盖周公所制官政之法,上于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献王购以千金不得,遂取《考工记》以补其处,合成六篇奏之。至王莽时,刘歆始置博士,以行于世。河南缑氏及杜子春受业于歆,因以教授。是后马融作《周官传》,以授郑玄,玄作《周官注》。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时亦无传之者。至刘向考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向因第而叙之。而又得《明堂阴阳记》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王史氏记》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汉末马融,遂传小戴之学。融又定《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而郑玄受业于融,又为之注。今《周官》六篇、古经十七篇、《小戴记》四十九篇,凡三种。唯《郑注》立于国学,其余并多散亡,又无师说。

  《乐社大义》十卷(梁武帝撰。)

  《乐论》三卷(梁武帝撰。梁有《乐义》十一卷,武帝集朝臣撰,亡。)

  《乐论》一卷(卫尉少卿萧吉撰。)

  《古今乐录》十二卷(陈沙门智匠撰。)

  《乐书》七卷(后魏丞相士曹行参军信都芳撰。)

  《乐杂书》三卷

  《乐元》一卷(魏僧撰。)

  《管弦记》十卷(凌秀撰。)

  《乐要》一卷(何妥撰。)

  《乐部》一卷

  《春官乐部》五卷(梁有《宋元嘉正声伎录》一卷,张解撰,亡。)

  《乐府声调》六卷(岐州刺史、沛国公郑译撰。)

  《乐府声调》三卷(郑译撰。)

  《乐经》四卷

  《琴操》三卷(晋广陵相孔衍撰。)

  《琴操钞》二卷

  《琴操钞》一卷

  《琴谱》四卷(戴氏撰。)

  《琴经》一卷

  《琴说》一卷

  《琴历头簿》一卷

  《新杂漆调弦谱》一卷

  《乐谱》四卷

  《乐谱集》二十卷(萧吉撰。)

  《乐略》四卷

  《乐律义》四卷(沈重撰。)

  《钟律义》一卷

  《乐簿》十卷

  《齐朝曲簿》一卷

  《大隋总曲簿》一卷

  《推七音》二卷(并尺法。)

  《乐论事》一卷

  《乐事》一卷

  《正声伎杂等曲簿》一卷

  《太常寺曲名》一卷

  《太常寺曲簿》十一卷

  《歌曲名》五卷

  《历代乐名》一卷

  《钟磬志》二卷(公孙崇撰。)

  《乐悬》一卷(何晏等撰议。)

  《乐悬图》一卷

  《钟律纬辩宗见》一卷

  《当管七声》二卷(魏僧撰。)

  《黄钟律》一卷(梁有《钟律纬》六卷,梁武帝撰,亡。)

  右四十二部,一百四十二卷。(通计亡书,合四十六部,二百六十三卷。)

  乐者,先王所以致神祇,和邦国,谐万姓,安宾客,悦远人,所从来久矣。周人存六代之乐,曰《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护》、《大武》。其后衰微崩坏,及秦而顿灭。汉初,制氏虽纪其铿锵彭儛,而不能通其义。其后窦公、河间献王、常山王、张禹,咸献《乐书》。魏、晋已后,虽加损益,去正转远,事在《声乐志》。今录其见书,以补乐章之阙。

  《春秋经》十一卷(吴卫将军士燮注。)

  《春秋左氏长经》二十卷(汉侍中贾逵章句。)

  《春秋左氏解诂》三十卷(贾逵撰。)

  《春秋左氏传解谊》三十一卷(汉九江太守服虔注。)

  《春秋左氏传》三十卷(王肃注。)

  《春秋左氏传》三十卷(董遇章句。)

  《春秋左氏传义注》十八卷(孙毓注。)

  《春秋左氏传》十二卷(魏司徒王朗撰。)

  《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杜预撰。)

  《春秋杜氏》、《服氏注春秋左传》十卷(残缺。)

  《春秋左氏传音》三卷(魏中散大夫嵇康撰。梁有服虔、杜预音三卷,魏高贵乡公《春秋左氏传音》三卷,曹躯音、尚书左人郎荀讷等音四卷,亡。)

  《春秋左氏传音》三卷(李轨撰。)

  《春秋左氏传音》三卷(徐邈撰。)

  《春秋释训》一卷(贾逵撰。)

  《春秋左氏经传朱墨列》一卷(贾逵撰。)

  《春秋释例》十卷(汉公车徵士颖容撰。梁有《春秋左氏传条例》九卷,汉大司农郑众撰。)

  《春秋左氏膏肓释疴》十卷(服虔撰。梁有《春秋汉议驳》二卷,服虔撰,亡。)

  《驳何氏汉议》二卷(郑玄撰。)

  《春秋成长说》九卷(服虔撰。梁有《春秋左氏达义》一卷,汉司徒掾王玢撰,亡。)

  《春秋塞难》三卷(服虔撰。梁有《春秋杂议难》五卷,汉少府孔融撰;《春秋左氏释驳》一卷,王朗撰。亡。)

  《春秋说要》十卷(魏乐平太守糜信撰。)

  《春秋释例》十五卷(杜预撰。梁有《春秋释例引序》一卷,齐正员郎杜乾光撰,亡。)

  《春秋左氏传评》二卷(杜预撰。)

  《春秋条例》十一卷(晋太尉刘寔撰。梁有《春秋公羊达义》三卷,刘寔撰,亡。)

  《春秋经例》十二卷(晋方范撰。梁有《春秋释滞》十卷,晋尚书左丞殷兴撰,《春秋释难》三卷,晋护军范坚撰。亡。)

  《春秋左氏传条例》二十五卷

  《春秋义例》十卷

  《春秋左传例苑》十九卷(梁有《春秋经传说例疑隐》一卷,吴略撰;《春秋左氏分野》一卷;《春秋十二公名》一卷,郑玄撰。亡。)

  《春秋左氏经传通解》四卷(王述之撰。)

  《春秋左氏传贾、服异同略》五卷(孙毓撰。)

  《春秋左氏函传义》十五卷(干宝撰。)

  《春秋左氏区别》三十卷(尚书功论郎何始真撰。)

  《春秋文苑》六卷

  《春秋丛林》十二卷

  《春秋义林》一卷

  《春秋大夫辞》三卷

  《春秋嘉语》六卷

  《春秋左氏诸大夫世谱》十三卷

  《春秋五辩》二卷(梁五经博士沈宏撰。)

  《春秋辩证》六卷

  《春秋旨通》十卷(王述之撰。)

  《春秋经传解》六卷(崔灵恩撰。)

  《春秋申先儒传论》十卷(崔灵恩撰。)

  《春秋左氏传立义》十卷(崔灵恩撰。)

  刘寔等《集解春秋序》一卷

  《春秋序论》二卷(干宝撰。)

  《春秋序》一卷(贺道养注。)

  《春秋序》一卷(崔灵恩撰。)

  《春秋序一卷(田元休注。)

  《春秋左传杜预序集解》一卷(刘炫注。)

  《春秋左氏经传义略》二十五卷(陈国子博士沈文阿撰。)

  《王元规续沈文阿春秋左氏传义略》十卷

  《春秋义略》三十卷(陈右军将军张冲撰。)

  《春秋左氏义略》八卷

  《春秋五十凡义疏》二卷

  《春秋左氏传述义》四十卷(东京太学博士刘炫撰。)

  《春秋序义疏》一卷(梁有《春秋发题》一卷,梁简文帝撰;《春秋左氏图》十卷,汉太子太傅严彭祖撰;《古今春秋盟会地图》一卷。亡。)

  《春秋公羊传》十二卷(严彭祖撰。)

  《春秋公羊解诂》十一卷(汉谏议大夫何休注。)

  《春秋公羊经传》十三卷晋散骑常侍王愆期注。梁有《春秋公羊传》十二卷,晋河南太守高龙注;《春秋公羊传》十四卷,孔衍集解;《春秋公羊音》,李轨、晋徵士江淳撰,各一卷。)

  《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胶西相董仲舒撰。)

  《春秋决事》十卷(董仲舒撰。)

  《春秋决疑论》一卷

  《春秋左氏膏盲》十卷(何休撰。)

  《春秋穀梁废疾》三卷(何休撰。)

  《春秋汉议》十三卷(何休撰。)

  《驳何氏汉议》二卷(郑玄撰。梁有《汉议驳》二卷,服虔撰,亡。)

  《驳何氏汉议叙》一卷

  《春秋公羊墨守》十四卷(何休撰。)

  《春秋公羊例序》五卷(刁氏撰。)

  《春秋公羊谥例》一卷(何休撰。梁有《春秋公羊传条例》一卷,何休撰;《春秋公羊传问答》五卷,荀爽问,魏安平太守徐钦答;《春秋公羊论》二卷,晋车骑将军庾翼问,王愆期答。亡。)

  《春秋公羊解序》一卷(鲜于公撰。)

  《春秋公羊疏》十二卷

  《春秋穀梁传》十三卷(吴仆射唐固注。梁有《春秋穀梁传》十五卷,汉谏议大夫尹更始撰,亡。)

  《春秋穀梁传》十二卷(魏乐平太守糜信注。)

  《穀梁传》十卷(晋堂邑太守张靖注。梁有《春秋穀梁传》十三卷,晋给事郎徐乾注;《春秋穀梁传》十卷,胡讷集解。亡。)

  《春秋穀梁传》十六卷(程阐撰。)

  《春秋穀梁传》十四卷(孔衍撰。)

  《春秋穀梁传》十二卷(徐邈撰。)

  《春秋穀梁传》十四卷(段肃注,疑汉人。)

  《春秋穀梁传》五卷(孔君揩训,残缺。梁十四卷)

  《春秋穀梁传》十二卷(范甯集解。梁有《穀梁音》一卷,亡。)

  《春秋穀梁传》四卷(残缺,张、程、孙、刘四家集解。)

  糜信《理何氏汉议》二卷(魏人撰。)

  《春秋穀梁传义》十卷(徐邈撰。)

  《春秋议》十卷(何休撰。)

  徐邈《答春秋穀梁义》三卷

  薄叔玄《问穀梁义》二卷(梁四卷。)

  《春秋穀梁传例》一卷(范宁撰。)

  《春秋公羊、穀梁传》十二卷(晋博士刘兆撰。)

  《春秋穀梁废疾》三卷(何休撰,郑玄释,张靖笺。)

  《春秋公羊、穀梁二传评》三卷

  《春秋三家经本训诂》十二卷(贾逵撰。宋有《三家经》二卷,亡。)

  《春秋三传论》十卷(魏大长秋韩益撰。)

  《春秋经合三传》十卷(潘叔度撰。)

  《春秋成夺》十卷(潘叔度撰。)

  《春秋三传评》十卷(胡讷撰。梁有《春秋集三师难》三卷,《春秋集三传经解》十卷,胡讷撰。今亡。)

  《春秋土地名》三卷(晋裴秀客京相璠等撰。)

  《春秋外传国语》二十卷(贾逵注。)

  《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虞翻注。)

  《春秋外传章句》一卷(王肃撰。梁二十二卷。)

  《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二卷(韦昭注。)

  《春秋外传国语》二十卷(晋五经博士孔晁注。)

  《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唐固注。梁有《春秋古今盟会地图》一卷,亡。)

  右九十七部,九百八十三卷。(通计亡书,合一百三十部,一千一百九十二卷。)

  《春秋》者,鲁史策书之名。昔成周微弱,典章沦废,鲁以周公之故,遗制尚存。仲尼因其旧史,裁而正之,或婉而成章,以存大顺,或直书其事,以示首恶。故有求名而亡,欲盖而彰,乱臣贼子,于是大惧。其所褒贬,不可具书,皆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说,左丘明恐失其真,乃为之传。遭秦灭学,口说尚存。汉初,有公羊、穀梁、邹氏、夹氏,四家并行。王莽之乱,邹氏无师,夹氏亡。初,齐人胡母子都传《公羊春秋》,授东海嬴公。嬴公授东海孟卿,孟卿授鲁人眭孟,眭孟授东海严彭祖、鲁人颜安乐。故后汉《公羊》有严氏、颜氏之学,与穀梁三家并立。汉末,何休又作《公羊解说》。而《左氏》汉初出于张苍之家,本无传者。至文帝时,梁太傅贾谊为训诂,授赵人贯公。其后刘歆典校经籍,考而正之,欲立于学,诸儒莫应。至建武中,尚书令韩歆请立而未行。时陈元最明《左传》,又上书讼之。于是乃以魏郡李封为《左氏》博士。后群儒蔽固者,数廷争之。及封卒,遂罢。然诸儒传《左氏》者甚众。永平中,能为《左氏》者,擢高第为讲郎。其后贾逵、服虔并为训解。至魏,遂行于世。晋时,杜预又为《经传集解》。《穀梁》范甯注、《公羊》何休注、《左氏》服虔、杜预注,俱立国学。然《公羊》、《穀梁》,但试读文,而不能通其义。后学三传通讲,而《左氏》唯传服义。至隋,杜氏盛行,服义及《公羊》、《穀梁》浸微,今殆无师说。

  《古文孝经》一卷(孔安国传。梁末亡逸,今疑非古本。)

  《孝经》一卷(郑氏注。梁有马融、郑众注孝经》二卷,亡。)

  《孝经》一卷(王肃解。梁有魏散骑常侍苏林,吏部尚书何晏,光禄大夫刘邵、孙氏等注《孝经》各一卷,亡。)

  《孝经解赞》一卷(韦昭解。)

  《孝经默注》一卷(徐整注。)

  《集解孝经》一卷(谢万集。)

  《集议孝经》一卷(晋中书郎荀昶撰,亡。)

  《集议孝经》一卷(晋东阳太守袁敬仲集。梁有《孝经皇义》一卷,宋均撰;又有晋给事中杨泓,处士虞槃佐、孙氏,东阳太守殷仲文,晋陵太守殷叔道,丹阳尹车胤,孔光各注《孝经》一卷;荀昶注《孝经》二卷;宋何承天、费沈,齐光禄大夫王玄载,国子博士明僧绍,梁五经博士严植之,尚书功论郎曹思文,羽林监江系之,江逊等注《孝经》各一卷;释慧始注《孝经》一卷;陶弘景《集注孝经》一卷;诸葛循《孝经序》一卷。亡。)

  《孝经》一卷(释慧琳注。梁有晋穆帝时《晋孝经》一卷,武帝时《送总明馆孝经讲》、《议》各一卷,宋大明中《东宫讲》,齐永明三年《东宫讲》,齐永明中《诸王讲》及贺緌讲、议《孝经义疏》各一卷,齐临沂令李玉之为始兴王讲《孝经义疏》二卷,亡。)

  《孝经义疏》十八卷(梁武帝撰。梁有皇太子讲《孝经义》三卷,天监八年皇太子讲《孝经义》一卷,梁简文《孝经义疏》五卷,萧子显《孝经义疏》一卷,亡。)

  《孝经敬爱义》一卷(梁吏部尚书萧子显撰。)

  《孝经私记》四卷(无名先生撰。)

  《孝经义》一卷

  《孝经义疏》一卷(赵景韶撰。)

  《孝经义疏》三卷(皇侃撰。)

  《孝经私记》二卷(周弘正撰。)

  《古文孝经述义》五卷(刘炫撰。)

  《孝经讲疏》六卷(徐孝克撰。)

  《孝经义》一卷(梁扬州文学从事太史叔明撰。梁有《孝经玄》、《孝经图》各一卷,《孝经孔子图》二卷,亡。)

  《国语孝经》一卷

  右十八部,合六十三卷。(通计亡书,合五十九部,一百一十四卷。)

  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自天子达于庶人,虽尊卑有差,及乎行孝,其义一也。先王因之以治国家,化天下,故能不严而顺,不肃而成。斯实生灵之至德,王者之要道。孔子既叙六经,题目不同,指意差别,恐斯道离散,故作《孝经》,以总会之,明其枝流虽分,本萌于孝者也。遭秦焚书,为河间人颜芝所藏。汉初,芝子贞出之,凡十八章,而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苍、谏议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皆名其学。又有《古文孝经》,与《古文尚书》同出,而长孙有《闺门》一章,其余经文,大较相似,篇简缺解,又有衍出三章,并前合为二十二章,孔安国为之传。至刘向典校经籍,以颜本比古文,除其繁惑,以十八章为定。郑众、马融,并为之注。又有郑氏注,相传或云郑玄,其立义与玄所注余书不同,故疑之。梁代,安国及郑氏二家,并立国学,而安国之本,亡于梁乱。陈及周、齐,唯传郑氏。至隋,秘书监王劭于京师访得《孔传》,送至河间刘炫。炫因序其得丧,述其议疏,讲于人间,渐闻朝廷,后遂著令,与郑氏并立。儒者喧喧,皆云炫自作之,非孔旧本,而秘府又先无其书。又云魏氏迁洛,未达华语,孝文帝命侯伏侯可悉陵,以夷言译《孝经》之旨,教于国人,谓之《国语孝经》。今取以附此篇之末。

  《论语》十卷(郑玄注。梁有《古文论语》十卷,郑玄注;又王肃、虞翻、谯周等注《论语》各十卷。亡。)

  《论语》九卷(郑玄注,晋散骑常侍虞喜赞。)

  《集解论语》十卷(何晏集。)

  《集注论语》六卷(晋八卷,晋太保卫瓘注。梁有《论语补阙》二卷,宋明帝补卫瓘阙,亡。)

  《论语集义》八卷(晋尚书左中兵郎崔豹集。梁十卷。)

  《论语》十卷(晋著作郎李充注。)

  《集解论语》十卷(晋廷尉孙绰解。梁有盈氏及孟整注《论语》各十卷,亡。)

  《集解论语》十卷(晋兖州别驾江熙解。)

  《论语》七卷(卢氏注。梁有晋国子博士梁觊、益州刺史袁乔、尹毅、司徒左长史张凭及阳惠明、宋新安太守孔澄之、齐员外郎虞遐及许容、曹思文注,释僧智略解,梁太史叔明集解,陶弘景集注《论语》各十卷;又《论语音》二卷,徐邈等撰。亡。)

  《论语难郑》一卷(梁有《古论语义注谱》一卷,徐氏撰;《论语隐义注》三卷,《论语义注》三卷。亡。)

  《论语难郑》一卷

  《论语标指》一卷(司马氏撰。)

  《论语杂问》一卷

  《论语孔子弟子目录》一卷(郑玄撰。)

  《论语体略》二卷(晋太傅主簿郭象撰。)

  《论语旨序》三卷(晋卫尉缪播撰。)

  《论语释疑》三卷(王弼撰。)

  《论语释》一卷(张凭撰。)

  《论语释疑》十卷(晋尚书郎栾肇撰。梁有《论语释驳》三卷,王肃撰;《论语驳序》二卷,栾肇撰;《论语隐》一卷,郭象撰;《论语藏集解》一卷,应琛撰;《论语释》一卷,曹毗撰;《论语君子无所争》一卷,庾亮撰;《论语释》一卷,李充撰;《论语释》一卷,庾翼撰;《论语义》一卷,王濛撰;又蔡系《论语释》一卷,张隐《论语释》一卷,郄原《通郑》一卷,王氏《修郑错》一卷,姜处道《论释》一卷。亡。)

  《论语别义》十卷(范暠撰。梁有《论语疏》八卷,宋司空法曹张略等撰;《新书对张论》十卷,虞喜撰。)

  《论语义疏》十卷(褚仲都撰。)

  《论语义疏》十卷(皇侃撰。)

  《论语述义》十卷(刘炫撰。)

  《论语义疏》八卷

  《论语讲疏文句义》五卷(徐孝克撰,残缺。)

  《论语义疏》二卷(张冲撰。梁有《论语义注图》十二卷,亡。)

  《孔丛》七卷(陈胜博士孔鲋撰。梁有《孔志》十卷,梁太尉参军刘被撰,亡。)

  《孔子家语》二十一卷王肃解。梁有《当家语》二卷,魏博士张融撰,亡。)

  《孔子正言》二十卷(梁武帝撰。)

  《尔雅》三卷(汉中散大夫樊光注。梁有汉刘歆,犍为文学、中黄门李巡《尔雅》各三卷,亡。)

  《尔雅》七卷(孙炎注。)

  《尔雅》五卷(郭璞注。)

  《集注尔雅》十卷(梁黄门郎沈注。)

  《尔雅音》八卷(秘书学士江氵崔撰。梁有《尔雅音》二卷,孙炎、郭璞撰。)

  《尔雅图》十卷(郭璞撰。梁有《尔雅图赞》二卷,郭璞撰,亡。)

  《广雅》三卷(魏博士张揖撰。梁有四卷。)

  《广雅音》四卷(秘书学士曹宪撰。)

  《小尔雅》一卷(李轨略解。)

  《方言》十三卷(汉扬雄撰,郭璞注。)

  《释名》八卷(刘熙撰。)

  《辩释名》一卷(韦昭撰。)

  《五经音》十卷(徐邈撰。)

  《五经正名》十二卷(刘炫撰。)

  《白虎通》六卷

  《五经异义》十卷(后汉太尉祭酒许慎撰。)

  《五经然否论》五卷(晋散骑常侍谯周撰。)

  《五经拘沈》十卷(晋高凉太守杨方撰。)

  《五经大义》三卷(戴逵撰。梁有《通五经》五卷,王氏撰;《五经咨疑》八卷,周杨撰;《五经异同评》一卷,贺緌撰;《五经秘表要》三卷。亡。)

  《五经大义》十卷(后周县伯中大夫樊文深撰。)

  《经典大义》十二卷(沈文阿撰。)

  《五经大义》五卷(何妥撰。)

  《五经通义》八卷(梁九卷。)

  《五经义》六卷(梁七卷。梁又有《五经义略》一卷,亡。)

  《五经要义》五卷(梁十七卷,雷氏撰。)

  《五经析疑》二十八卷(邯郸绰撰。)

  《五经宗略》二十三卷(元延明撰。)

  《五经杂义》六卷(孙畅之撰。)

  《长春义记》一百卷(梁简文帝撰。)

  《大义》九卷

  《游玄桂林》九卷(张讥撰。)

  《六经通数》十卷(梁舍人鲍泉撰。)

  《七经义纲》二十九卷(樊文深撰。)

  《七经论》三卷(樊文深撰。)

  《质疑》五卷(樊文深撰。)

  《经典玄儒大义序录》二卷(沈文阿撰。)

  《玄义问答》二卷

  《六艺论》一卷(郑玄撰。)

  《圣证论》十二卷(王肃撰。)

  《郑志》十一卷(魏侍中郑小同撰。)

  《郑记》六卷(郑玄弟子撰。)

  《谥法》三卷(刘熙撰。)

  《谥法》十卷(特进、中军将军沈约撰。)

  《谥法》五卷(梁太府卿贺緌撰。)

  《江都集礼》一百二十六卷

  右七十三部,七百八十一卷。(通计亡书,合一百一十六部,一千二十七卷。)

  《论语》者,孔子弟子所录。孔子既叙六经,讲于洙、泗之上,门徒三千,达者七十。其与夫子应答,及私相讲肄,言合于道,或书之于绅,或事之无厌。仲尼既没,遂缉而论之,谓之《论语》。汉初,有齐、鲁之说。其齐人传者二十二篇,鲁人传者二十篇。齐则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宗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鲁则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韦丞相节侯父子、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并名其学。张禹本授《鲁论》,晚讲《齐论》,后遂合而考之,删其烦惑。除去《齐论·问王》、《知道》二篇,从《鲁论》二十篇为定,号《张侯论》,当世重之。周氏、包氏为之章句,马融又为之训。又有古《论语》,与《古文尚书》同出,章句烦省,与《鲁论》不异,唯分《子张》为二篇,故有二十一篇。孔安国为之传。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本,参考《齐论》、古《论》而为之注。魏司空陈群、太常王肃、博士周生烈,皆为义说。吏部尚书何晏又为集解。是后诸儒多为之注,《齐论》遂亡。古《论》先无师说,梁、陈之时,唯郑玄、何晏立于国学,而郑氏甚微。周、齐,郑学独立。至隋,何、郑并行,郑氏盛于人间。其《孔丛》、《家语》,并孔氏所传仲尼之旨。《尔雅》诸书,解古今之意,并五经总义,附于此篇。

  《河图》二十卷(梁《河图洛书》二十四卷,目录一卷,亡。)

  《河图龙文》一卷

  《易纬》八卷(郑玄注。梁有九卷。)

  《尚书纬》三卷(郑玄注,梁六卷。)

  《尚书中候》五卷(郑玄注。梁有八卷,今残缺。)

  《诗纬》十八卷(魏博士宋均注。梁十卷。)

  《礼纬》三卷(郑玄注,亡。)

  《礼记默房》二卷(宋均注。梁有三卷,郑玄注,亡。)

  《乐纬》三卷(宋均注。梁有《乐五鸟图》一卷。亡。)

  《春秋灾异》十五卷(郗萌撰。梁有《春秋纬》三十卷,宋均注;《春秋内事》四卷,《春秋包命》二卷,《春秋秘事》十一卷,《书、易、诗、孝经、春秋、河洛纬秘要》一卷,《五帝钩命诀图》一卷。亡。)

  《孝经勾命诀》六卷(宋均注。)

  《孝经援神契》七卷(宋均注。)

  《孝经内事》一卷(梁有《孝经杂纬》十卷,宋均注;《孝经元命包》一卷,《孝经古秘援神》二卷,《孝经古秘图》一卷,《孝经左右握》二卷,《孝经左右契图》一卷,《孝经雌雄图》三卷,《孝经异本雌雄图》二卷,《孝经分野图》一卷,《孝经内事图》二卷,《孝经内事星宿讲堂七十二弟子图》一卷,又《口授图》一卷;又《论语谶》八卷,宋均注;《孔老谶》十二卷,《老子河洛谶》一卷,《尹公谶》四卷,《刘向谶》一卷,《杂谶书》二十九卷,《尧戒舜、禹》一卷,《孔子王明镜》一卷,《郭文金雄记》一卷,《王子年歌》一卷,《嵩高道士歌》一卷。亡。)

  右十三部,合九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三十二部,共二百三十二卷。)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然则圣人之受命也,必因积德累业,丰功厚利,诚著天地,泽被生人,万物之所归往,神明之所福飨,则有天命之应。盖龟龙衔负,出于河、洛,以纪易代之徵,其理幽昧,究极神道。先王恐其惑人,秘而不传。说者又云,孔子既叙六经,以明天人之道,知后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纬及谶,以遗来世。其书出于前汉,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有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以广其意。又有《七经纬》三十六篇,并云孔子所作,并前合为八十一篇。而又有《尚书中候》、《洛罪级》、《五行传》、《诗推度灾》、《氾历枢》、《含神务》、《孝经勾命诀》、《援神契》、《杂谶》等书。汉代有郗氏、袁氏说。汉末,郎中郗萌集图纬谶杂占为五十篇,谓之《春秋灾异》。宋均、郑玄并为谶律之注。然其文辞浅俗,颠倒舛谬,不类圣人之旨。相传疑世人造为之后,或者又加点窜,非其实录。起王莽好符命,光武以图谶兴,遂盛行于世。汉时,又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从谶。俗儒趋时,益为其学,篇卷第目,转加增广。言五经者,皆凭谶为说。唯孔安国、毛公、王璜、贾逵之徒独非之,相承以为妖妄,乱中庸之典。故因汉鲁恭王、河间献王所得古文,参而考之,以成其义,谓之"古学"。当世之儒,又非毁之,竟不得行。魏代王肃,推引古学,以难其义。王弼、杜预,从而明之,自是古学稍立。至宋大明中,始禁图谶,梁天监已后,又重其制。及高祖受禅,禁之逾切。炀帝即位,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自是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今录其见存,列于六经之下,以备异说。

  《三苍》三卷(郭璞注。秦相李斯作《苍颉篇》,汉扬雄作《训纂篇》,后汉郎中贾鲂作《滂喜篇》,故曰《三苍》。梁有《苍颉》二卷,后汉司空杜林注,亡。)

  《埤苍》三卷张揖撰。(梁有《广苍》一卷,樊恭撰,亡。)

  《急就章》一卷(汉黄门令史游撰。)

  《急就章》二卷(崔浩撰。)

  《急就章》三卷(豆卢氏撰。)

  《吴章》二卷(陆机撰。)

  《小学篇》一卷(晋下邳内史王义撰。)

  《少学》九卷(杨方撰。)

  《始学》一卷

  《劝学》一卷(蔡邕撰。有司马相如《凡将篇》,班固《太甲篇》、《在昔篇》,崔瑗《飞龙篇》,蔡邕《圣皇篇》、《黄初篇》、《吴章篇》,蔡邕《女史篇》,合八卷,又《幼学》二卷,朱育撰;《始学》十二卷,吴郎中项峻撰;又《月仪》十二卷。亡。)

  《发蒙记》一卷(晋著作郎束皙撰。)

  《启蒙记》三卷(晋散骑常侍顾恺之撰。)

  《启疑记》三卷(顾恺之撰。)

  《千字文》一卷(梁给事郎周兴嗣撰。)

  《千字文》一卷(梁国子祭酒萧子云注。)

  《千字文》一卷(胡肃注。)

  《篆书千字文》一卷

  《演千字文》五卷

  《草书千字文》一卷

  《古今字诂》三卷(张揖撰。梁有《难字》一卷,《错误字》一卷,并张揖撰;《异字》二卷,朱育撰;《字属》一卷,贾鲂撰。亡。)

  《杂字解诂》四卷(魏掖庭右丞周氏撰。梁有《解文字》七卷,周成撰;《字义训音》六卷,《古今字苑》十卷,曹侯彦撰。亡。)

  《杂字指》一卷(后汉太子中庶子郭显卿撰。)

  《字指》二卷(晋朝议大夫李彤撰。梁有《单行字》四卷,李彤撰;又《字偶》五卷。亡。)

  《说文》十五卷(许慎撰。梁有《演说文》一卷,庾俨默注,亡。)

  《说文音隐》四卷

  《字林》七卷(晋弦令吕忱撰。)

  《字林音义》五卷(宋扬州督护吴恭撰。)

  《古今字书》十卷

  《字书》三卷

  《字书》十卷

  《字统》二十一卷(阳承庆撰。)

  《玉篇》三十一卷(陈左卫将军顾野王撰。)

  《字类叙评》三卷(侯洪伯撰。)

  《要字苑》一卷(宋豫章太守谢康乐撰。梁有《常用字训》一卷,殷仲堪撰;《要用字对误》四卷,梁轻车参军邹诞生撰,亡。)

  《要用杂字》三卷(邹里撰。梁有《文字要记》三卷,王义撰,亡。)

  《俗语难字》一卷(秘书少监王劭撰。)

  《杂字要》三卷(密州行参军李少通撰。)

  《文字整疑》一卷

  《正名》一卷

  《文字集略》六卷(梁文贞处士阮孝绪撰。)

  《今字辩疑》三卷(李少通撰。)

  《异字同音》一卷(梁有《释字同音》三卷,宋散骑常侍吉文甫撰。)

  《字宗》三卷(薛立撰。)

  《文字谱》一卷(梁有《古今文字序》一卷,刘歊撰;《文字统略》一卷,焦子明撰。亡。)

  《文字辩嫌》一卷(彭立撰。)

  《辩字》一卷(戴规撰。)

  《杂字音》一卷

  《借音字》一卷

  《音书考源》一卷

  《声韵》四十一卷(周研撰。)

  《声类》十卷(魏左校令李登撰。)

  《韵集》十卷

  《韵集》六卷(晋安复令吕静撰。)

  《四声韵林》二十八卷(张谅撰。)

  《韵集》八卷(段弘撰。)

  《群玉典韵》五卷(梁有《文章音韵》二卷,王该撰;又《五音韵》五卷。亡。)

  《韵略》一卷(阳休之撰。)

  《修续音韵诀疑》十四卷(李概撰。)

  《纂韵钞》十卷

  《四声指归》一卷(刘善经撰。)

  《四声》一卷(梁太子少傅沈约撰。)

  《四声韵略》十三卷(夏侯咏撰。)

  《音谱》四卷(李概撰。)

  《韵英》三卷(释静洪撰。)

  《通俗文》一卷(服虔撰。)

  《训俗文字略》一卷(后齐黄门郎颜之推撰。)

  《证俗音字略》六卷(梁有《诂幼》二卷,颜延之撰;《广诂幼》一卷,宋给事中荀楷撰。亡)

  《文字音》七卷(晋荡昌长王延撰。梁有《纂文》三卷,亡。)

  《翻真语》一卷(王延撰。)

  《真言鉴诫》一卷

  《字书音同异》一卷

  《叙同音义》三卷

  《河洛语音》一卷(王长孙撰。)

  《国语》十五卷

  《国语》十卷

  《鲜卑语》五卷

  《国语物名》四卷(后魏侯伏侯可悉陵撰。)

  《国语真歌》十卷

  《国语杂物名》三卷(侯伏侯可悉陵撰。)

  《国语十八传》一卷

  《国语御歌》十一卷

  《鲜卑语》十卷

  《国语号令》四卷

  《国语杂文》十五卷

  《鲜卑号令》一卷(周武帝撰。)

  《杂号令》一卷

  《古文官书》一卷(后汉议郎卫敬仲撰。)

  《古今奇字》一卷(郭显卿撰。)

  《六文书》一卷

  《四体书势》一卷(晋长水校尉卫恒撰。)

  《杂体书》九卷(释正度撰。)

  《古今八体六文书法》一卷

  《古今篆隶杂字体》一卷(萧子政撰。)

  《古今文等书》一卷

  《篆隶杂体书》二卷

  《文字图》二卷

  《古今字图杂录》一卷(秘书学士曹宪撰。)

  《婆罗门书》一卷(梁有《扶南胡书》一卷。)

  《外国书》四卷

  《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卷

  《一字石经周易》一卷(梁有三卷。)

  《一字石经尚书》六卷(梁有《今字石经郑氏尚书》八卷,亡)

  《一字石经鲁诗》六卷(梁有《毛诗》二卷,亡。)

  《一字石经仪礼》九卷

  《一字石经春秋》一卷(梁有一卷。)

  《一字石经公羊传》九卷

  《一字石经论语》一卷(梁有二卷。)

  《一字石经典论》一卷

  《三字石经尚书》九卷(梁有十三卷)

  《三字石经尚书》五卷

  《三字石经春秋》三卷(梁有十二卷。)

  右一百八部,四百四十七卷。(通计亡书,合一百三十五部,五百六十九卷。)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谓书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说者以为书之所起,起自黄帝苍颉。比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故有象形、谐声、会意、转注、假借、处事六义之别。古者童子示而不诳,六年教之数与方名。十岁入小学,学书计。二十而冠,始习先王之道,故能成其德而任事。然自苍颉讫于汉初,书经五变:一曰古文,即苍颉所作。二曰大篆,周宣王时史籀所作。三曰小篆,秦时李斯所作。四曰隶书,程邈所作。五曰草书,汉初作。秦世既废古文,始用八体,有大篆、小篆、刻符、摹印、虫书、署书、殳书、隶书。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鸟,并藁书、楷书、悬针、垂露、飞白等二十余种之势,皆出于上六书,因事生变也。魏世又有八分书,其字义训读,有《史籀篇》、《苍颉篇》、《三苍》、《埤苍》、《广苍》等诸篇章,训诂、《说文》《字林》、音义、声韵、体势等诸书。自后汉佛法行于中国,又得西域胡书,能以十四字贯一切音,文省而义广,谓之婆罗门书,与八体六文之义殊别,今取以附体势之下。又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经夷语,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录其本言,相传教习,谓之"国语",今取以附音韵之末。又后汉镌刻七经,著于石碑,皆蔡邕所书。魏正始中,又立三字石经,相承以为七经正字。后魏之末,齐神武执政,自洛阳徙于邺都,行至河阳,值岸崩,遂没于水。其得至邺者,不盈太半。至隋开皇六年,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欲补缉,立于国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因用为柱础。贞观初,秘书监臣魏徵,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并秦帝刻石,附于此篇,以备小学。

  凡六艺经纬六百二十七部,五千三百七十一卷。(通计亡书,合九百五十部,七千二百九十卷)

  《传》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之君子,多识而不穷,畜疑以待问:学不逾等,教不陵节;言约而易晓,师逸而功倍;且耕且养,三年而成一艺。自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学者离群索居,各为异说。至于战国,典文遗弃,六经之儒,不能究其宗旨,多立小数,一经至数百万言。致令学者难晓,虚诵问答,唇腐齿落而不知益。且先王设教,以防人欲,必本于人事,折之中道。上天之命,略而罕言,方外之理,固所未说。至后汉好图谶,晋世重玄言,穿凿妄作,日以滋生。先王正典,杂之以妖妄,大雅之论,汨之以放诞。陵夷至于近代,去正转疏,无复师资之法。学不心解,专以浮华相尚,豫造杂难,拟为仇对,遂有芟角、反对、互从等诸翻竞之说。驰骋烦言,以紊彝叙,哓哓成俗,而不知变,此学者之蔽也。班固列六艺为九种,或以纬书解经,合为十种。

  《隋书》 唐·魏徵等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