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南史》目录


正文

  梁宗室上    吳平侯景子勱 勸 勉 勃 弟昌 昂 昱 長沙宣武王懿子業 孫孝儼 業弟藻 猷 猷子韶 駿 猷弟朗 明 永陽昭王敷 衡陽宣王暢 桂陽簡王融子象 象子慥 臨川靖惠王宏宏子正仁 正義 正德 正德子見理 正德弟正則 正則弟正立 正立子賁 正立弟正表 正信

  吳平侯景字子昭,〔一〕梁武帝從父弟也。祖道賜以禮讓稱,居鄉有爭訟,專賴平之,又周其疾急,鄉里號曰「墟王」。〔二〕皆竊言曰「其後必大」。仕宋終于書侍御史,〔三〕齊末追贈左光祿大夫。三子:長曰尚之,次曰文帝,次曰崇之。尚之敦厚有器業,為司徒建安王中兵參軍,一府稱為長者。遷步兵校尉,卒官。梁天監初,追諡曰文宣侯。子靈鈞,仕齊為廣德令。武帝起兵,行會稽郡事。頃之,卒。追封東昌縣侯。子謇嗣。崇之仕齊官至東陽太守,以幹能顯,政尚嚴厲。永明中,錢唐唐宇之反,〔四〕別眾破東陽,崇之遇害。天監初,追諡忠簡侯。

  景,崇之子也。八歲,隨父在郡,居喪以毀聞。及長好學,才辯有識斷。仕齊為永寧令,政為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居郡,號稱廉平,雅服景為政,乃牓郡門曰:「諸縣有疑滯者,可就永寧令決。」以疾去官。永嘉人胡仲宣等千人詣闕表請景為郡,不許。永元二年,以長沙宣武王懿勳,除步兵校尉。是冬懿遇害,景亦逃難。

  武帝起兵,以景行南兗州事。時天下未定,沔北傖楚,各據塢壁。〔五〕景示以威信,渠帥相率面縛請罪,旬日境內皆平。武帝踐阼,封吳平縣侯,南兗州刺史,加都督。詔景母毛氏為國太夫人,禮如王國太妃,假金章紫綬。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明解吏職,文案無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會年荒,計口振恤,又為饘粥於路以賦之,死者給棺具,人甚賴焉。

  天監七年,為左驍騎將軍,兼領軍將軍。領軍管天下兵要,宋孝建以來,制局用事,與領軍分權,典事以上皆得呈奏,領軍垂拱而已。及景在職峻切,官曹肅然,制局監皆近倖,頗不堪命,以是不得久留中。

  尋出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八年,魏荊州刺史元志攻潺溝,驅迫群蠻,群蠻悉度漢水來降。議者以為蠻累為邊患,可因此除之。景曰:「窮來歸我,誅之不祥;且魏人來侵,每為矛楯,若悉誅蠻,則魏軍無礙,非長策也。」乃開樊城受降,因命司馬朱思遠、寧蠻長史曹義宗、中兵參軍孟惠雋擊志於潺溝,大破之。景初到州,省除參迎羽儀器服,不得煩擾吏人。修葺城壘,申警邊備,理辭訟,勸農桑。郡縣皆改節自勵,州內清靜,抄盜絕跡。

  十三年,復為領軍將軍,直殿省,知十州損益事,月加祿五萬。景為人雅有風力,長於辭令。其在朝廷,為眾所瞻仰。於武帝雖屬為從弟,而禮寄甚隆,軍國大事皆與議決。

  十五年,加侍中。及太尉、揚州刺史臨川王宏坐法免,詔景以安右將軍監揚州,置佐史,即宅為府。景越親居揚州,固讓至于涕泣,帝弗許。在州尤稱明斷,符教嚴整。有田舍老姥訴得符,還至縣,縣吏未即發,姥語曰:「蕭監州符如火,汝手何敢留之!」其為人所畏敬如此。

  遷都督、郢州刺史。將發,帝幸建興苑餞別,為之流涕。在州復有能名。齊安、竟陵郡接魏界,多盜賊,景移書告示,魏即焚塢戍保境,不復侵略。卒于州,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忠。子勱。〔六〕

  勱字文約,弱不好弄,喜慍不形於色。位太子洗馬,母憂去職,殆不勝喪。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或遇風雨,仆臥中路,坐地號慟,起而復前,家人不能禁。景特所鍾愛,曰:「吾百年後,其無此子乎。」使左右節哭。服闋,除太子中舍人。景薨于郢鎮,或以路遠,祕其凶問,以疾漸為辭。勱乃奔波,屆于江夏,不進水漿者七日。廬于墓所,親友隔絕。會叔父曇下詔獄,勱乃率昆弟群從同詣大理,雖門生故吏,莫能識之。後襲封吳平侯,對揚王人,悲慟嗚咽,傍人亦為隕涕。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稱。遷宣城內史,郡多猛獸,常為人患,及勱在任,獸暴為息。又遷豫章內史,道不拾遺,男女異路。徙廣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數百里中,舟乘填塞,各齎酒肴以送勱。勱人為納受,隨以錢帛與之。至新淦縣岓山村,有一老姥以槃擎鰌魚,自送舟側奉上之,童兒數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廣州邊海,舊饒,外國舶至,多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過三數。及勱至,纖豪不犯,歲十餘至。俚人不賓,多為海暴,勱征討所獲生口寶物,軍賞之外,悉送還臺。前後刺史皆營私蓄,方物之貢,少登天府。自勱在州,歲中數獻,軍國所須,相繼不絕。武帝歎曰:「朝廷便是更有廣州。」有詔以本號還朝,而西江俚帥陳文徹出寇高要,〔七〕又詔勱重申蕃任。未幾,文徹降附。勱以南江危險,宜立重鎮,乃表臺於高涼郡立州。敕仍以為高州,以西江督護孫固為刺史。〔八〕徵為太子左衛率。

  勱性率儉,而器度寬裕,左右嘗將羹至胸前翻之,顏色不異,徐呼更衣。聚書至三萬卷,披翫不倦,尤好東觀漢記,略皆誦憶。劉顯執卷策勱,酬應如流,乃至卷次行數亦不差失。少交結,唯與河東裴子野、范陽張纘善。卒於道,贈侍中,諡曰光侯。勱弟勸。

  勸字文肅,少以清靜自立,封西鄉侯,位南康內史,太舟卿。大寶元年,與南康王會理謀誅侯景,事發遇害。

  勸弟勉。

  勉字文祗,封東鄉侯,位太子洗馬,及勸同見害。

  勉弟勃位定州刺史,封曲江鄉侯。大寶初,廣州刺史元景仲將謀應侯景,西江督護陳霸先攻景仲,迎勃為刺史。時湘東王繹在荊州,雖承制授職,力不能制,遂從之。勃乃鎮嶺南,為廣州刺史。後江表定,以王琳代為廣州,以勃為晉州刺史。魏剋江陵,勃復據廣州。敬帝承制,加司徒。紹泰中,為太尉,尋進為太保。及陳武禪代之際,舉兵不從,尋敗,遇害。

  昌字子建,景弟也。位衡州刺史。性好酒,在州每醉,徑出入人家,〔九〕或獨詣草野,刑戮頗無期度,醉時所殺,醒或求焉,亦無悔也。累遷兼宗正卿,屢為有司所劾。〔一0〕久留都,忽忽不樂,遂縱酒虛悸。在石頭東齋,引刀自刺而卒。弟昂。

  昂字子明,位輕車將軍,監南兗州。初,兄景再為兗州,德惠在人,及昂來代,時人方之馮氏。徵為琅邪、彭城二郡太守。時有女子年二十許,散髮黃衣,在武窟山石室中,〔一一〕無所修行,唯不甚食。或出人間,時飲少酒,鵝卵一兩枚,人呼為聖姑。就求子往往有效,造者充滿山谷。昂呼問無所對,以為祅惑,鞭之二十。創即差,失所在。中大通元年,為領軍將軍。久之,封湘陰侯,出為江州刺史。卒,諡曰恭侯。

  昂弟昱字子真,少而狂狷,不拘禮度,異服危冠,交遊冗雜。尤善屠牛,業以為常。於宅內酤酒。好騎射。歷位中書侍郎。每求試邊州,武帝以其輕脫無威望,抑而不許。遷給事黃門侍郎,上表請自解,帝手詔責之,坐免官。因此杜門絕朝覲。

  普通五年,坐於宅內鑄錢,為有司所奏,下廷尉,得免死,徙臨海郡。行至上虞,有敕追還,令受菩薩戒。既至,恂恂盡禮,改意蹈道,持戒又精潔。帝甚嘉之。

  以為晉陵太守,〔一二〕下車勵名跡,除煩苛,明法憲,嚴於姦吏,旬日之間,郡中大安。俄而暴卒,百姓行號巷哭,市里為之諠沸,設祭奠於郡庭者四百餘人。田舍有婦女夏氏年百餘歲,扶曾孫出郡,悲泣不自勝。其惠化所感如此。百姓相率為立廟建碑,以紀其德,又詣都表求贈諡。詔贈湘州刺史,諡曰恭子。

  文帝十男:張皇后生長沙宣武王懿、永陽昭王敷、武帝、衡陽宣王暢。李太妃生桂陽簡王融。融為東昏所害,敷、暢齊建武中卒,武帝踐阼,並追封郡王。陳太妃生臨川靖惠王宏、南平元襄王偉。吳太妃生安成康王秀、始興忠武王憺。費太妃生鄱陽忠烈王恢。

  長沙宣武王懿字元達,文帝長子也。少有令譽,解褐齊安南邵陵王行參軍,襲爵臨湘縣侯。歷位晉陵太守,以善政稱。永明末,為梁、南秦二州刺史,加督。是歲,魏軍入漢中,遂圍南鄭。懿隨機拒擊,乃解圍遁去。又遣氐帥楊元秀攻取魏歷城等六戍。魏人震懼,邊境遂寧。

  永元二年,裴叔業據豫州反,懿以豫州刺史領歷陽、南譙二郡太守討之,叔業懼,遂降魏。武帝時在雍州,遣典籤趙景悅說懿興晉陽之甲,誅君側之罪。懿不答。既而平西將軍崔慧景入寇,奉江夏王寶玄圍臺城,齊室大亂,馳信召懿。懿時方食,投箸而起,率銳卒三千人入援。武帝馳遣虞安福下都說懿曰:「誅賊之後,則有不賞之功,當明君賢主,尚或難立;況於亂朝,何以自免。若賊滅之後,仍勒兵入宮,行伊、霍故事,此萬世一時。若不欲爾,便放表還歷陽,託以外拒為事,則威振內外,誰敢不從。一朝放兵,受其厚爵,高而無人,必生後悔。」長史徐曜甫亦苦勸,並不從。慧景遣其子覺來拒,懿擊大破之,乘勝而進,慧景眾潰,追斬之。授尚書令、都督征討水陸諸軍事。〔一三〕

  時東昏肆虐,茹法珍、王咺之等執政,宿臣舊將,並見誅夷。懿既勳高,獨居朝右,深為法珍等所憚,乃說東昏,將加酷害。徐曜甫知之,密具舟江渚,勸令西奔。懿不從,曰:「古皆有死,豈有叛走尚書令邪?」尋見留省賜藥,與弟融俱殞。謂使者曰:「家弟在雍,深為朝廷憂之。」中興元年,贈司徒。宣德太后臨朝,改贈太傅。天監元年,追崇丞相,封長沙郡王,諡曰宣武。給九旒鸞輅、黃屋左纛,葬禮依晉安平王故事。

  懿名望功業素重,武帝本所崇敬。帝以天監元年四月丙寅即位,是日即見褒崇。戊辰,乃始贈第二兄敷、第四弟暢、第五弟融。至五月,有司方奏追皇考皇妣尊號,遷神主于太廟。帝不親奉,命臨川王宏侍從。七月,帝臨軒,遣兼太尉、散騎常侍王份奉策上太祖文皇帝、獻皇后及德皇后尊號。既先卑後尊,又臨軒命策,識者頗致譏議焉。

  懿子業字靜曠,〔一四〕幼而明敏,仕齊為太子舍人。宣武之難,與二弟藻、象俱逃匿於王嚴秀家。東昏知之,收嚴秀付建康獄,考掠備極,乃以鉗拔手爪,至死不言,竟以免禍。

  天監二年,襲封長沙王,歷位祕書監,侍中,都督南兗州刺史。運私邸米,僦人作甓以砌城,武帝善之。徙湘州,尤著善政。零陵舊有二猛獸為暴,無故相枕而死。郡人唐睿見猛獸傍一人曰:「刺史德感神明,所以兩猛獸自斃。」言訖不見,眾並異之。

  業性敦篤,所在留惠。〔一五〕普通四年,為侍中、金紫光祿大夫。薨,諡曰元王。文集行於世。子孝儼嗣。

  孝儼字希莊,射策甲科,除祕書郎、太子舍人。從幸華林園,於坐獻相風烏、華光殿、景陽山等頌,其文甚美,帝深賞異之。薨,諡曰章。子慎嗣。業弟藻。

  藻字靖藝,仕齊位著作佐郎。天監元年,封西昌縣侯,為益州刺史。時鄧元起在蜀,自以有剋劉季連功,恃宿將,輕少藻,藻怒乃殺之。既天下草創,邊徼未安,州人焦僧護聚眾數萬,據郫、繁作亂。藻年未弱冠,集僚佐議,欲自擊之。或陳不可,藻大怒,斬之階側。乃乘平肩輿,巡行賊壘。賊聚弓亂射,矢下如雨,從者舉楯禦箭,又命除之,由此人心大安,賊乃夜遁。藻命騎追擊,平之。

  九年,徵為太子中庶子。初,鄧元起之在蜀也,崇於聚斂,財貨山積。金玉珍帛為一室,名為內藏;綺縠錦罽為一室,號曰外府。藻以外府賜將帥,內藏歸王府,不有私焉。及是還朝,輕裝就路。再遷侍中。

  藻性謙退,不求聞達,善屬文,尤好古體。自非公宴,未嘗妄有所為,縱有小文,成輒棄本。歷雍、兗二州刺史。頻蒞州鎮,人吏咸稱之。推善下人,常如弗及。普通六年,為軍師將軍,與西豐侯正德北侵渦陽,輒班師,為有司奏,免官削爵土。八年,復封爵。中大通三年,為中軍將軍,太子詹事,出為丹陽尹。帝每稱其小字,歎曰:「子弟並如迦葉,吾復何憂。」入為尚書左僕射,加侍中,固辭,不許。大同五年,遷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中書令,侍中如故。

  藻性恬靜,獨處一室,床有膝痕,宗室衣冠莫不楷則。常以爵祿太過,每思屏退,門庭閑寂,賓客罕通。簡文尤敬愛之。自遭家禍,恒布衣蒲席,不食鮮禽,非公庭不聽音樂,武帝每以此稱之。

  出為南徐州刺史。侯景亂,藻遣世子彧率兵入援。及城開,加散騎常侍。侯景遣其儀同蕭邕代之據京口,藻因感氣疾。或勸奔江北,藻曰:「吾國之台鉉,任寄特隆,既不能誅翦逆賊,正當同死朝廷耳。」因不食而薨。

  藻弟猷,封臨汝侯,為吳興郡守。性倜儻,與楚王廟神交,飲至一斛。每酹祀,盡歡極醉,神影亦有酒色,所禱必從。

  後為益州刺史,侍中,中護軍。時江陽人齊苟兒反,眾十萬攻州城,猷兵糧俱盡,人有異心。乃遙禱請救。是日有田老逢一騎浴鐵從東方來,問去城幾里,曰「百四十」。時日已晡,騎舉矟曰:「後人來,可令之疾馬,欲及日破賊。」俄有數百騎如風,一騎過請飲,田老問為誰,曰:「吳興楚王來救臨汝侯。」當此時,廟中請祈無驗。十餘日,乃見侍衛土偶皆泥濕如汗者。是日,猷大破苟兒。〔一六〕猷在州頗僭濫,客筵內遂有香橙,不置連榻。〔一七〕武帝末知之,以此為愆。還都,以憂愧成疾,卒,諡曰靈,以與神交也。

  猷子韶字德茂,初封上甲縣都鄉侯。太清初為舍人,城陷奉詔西奔。及至江陵,人士多往尋覓,令韶說城內事,韶不能人人為說,乃疏為一卷,客問者便示之。湘東王聞而取看,謂曰:「昔王韶之為隆安紀十卷,說晉末之亂離。今之蕭韶亦可為太清紀十卷矣。」韶乃更為太清紀。其諸議論,多謝吳為之。韶既承旨撰著,多非實錄,湘東王德之,改超繼宣武王,封長沙王,遂至郢州刺史。

  韶昔為幼童,庾信愛之,有斷袖之歡,衣食所資,皆信所給。遇客,韶亦為信傳酒。後為郢州,信西上江陵,途經江夏,韶接信甚薄,坐青油幕下,引信入宴,坐信別榻,有自矜色。信稍不堪,因酒酣,乃徑上韶床,踐蹋肴饌,直視韶面,謂曰:「官今日形容大異近日。」時賓客滿坐,韶甚慚恥。

  韶弟駿字德款,善草隸,工文章,晚更習武,膂力絕人,與永安侯確相類。位尚書殿中郎、超武將軍,封南安侯。〔一八〕城陷,為賊任約所禮。謀召鄱陽嗣王範襲約,反為所害。

  猷弟朗字靖徹,天監五年,例以王子封侯。歷太子洗馬,桂州刺史,加都督。性倨而虐,群下患之。記室庾丹以忠諫見害,帝聞之,使於嶺表以功自效。丹父景休位御史中丞。丹少有俊才,與伏挺、何子朗俱為周捨所狎。初景休罷巴東郡頗有資產,丹負錢數百萬,責者填門。景休怒,不為之償。既而朝賢之丹不之景休,景休悅,乃悉為還之。為建康正,坐事流廣州。

  朗弟明字靖通,少被武帝親愛,封貞陽侯。〔一九〕太清元年,為豫州刺史,百姓詣闕拜表,言其德政,樹碑于州門內。及碑匠採石出自肥陵,明乃廣營廚帳,多召人物,躬自率領牽至州。識者笑之,曰:「王自立碑,非州人也。」

  武帝既納侯景,大舉北侵,使南康王會理總兵,明乃拜表求行。固請,乃許之。會理已至宿預,詔改以明代為都督水陸諸軍趣彭城,大圖進取。敕曰:「侯景志清鄴、洛,以雪讎恥。其先率大軍,隨機撫定。汝等眾軍可止於寒山築堰,引清水以灌彭城。大水一汎,孤城自殄,慎勿妄動。」明師次呂梁十八里,作寒山堰以灌彭城,水及于堞,不沒者三板。魏遣將慕容紹宗赴救,明謀略不出,號令莫行。諸將每諮事,輒怒曰:「吾自臨機制變,勿多言。」眾乃各掠居人,明亦不能制,唯禁其一軍無所侵掠。

  紹宗至,決堰水,明命將救之,莫肯出。魏軍轉逼,人情大駭。胡貴孫謂趙伯超曰:「不戰何待。」伯超懼不能對。貴孫乃入陳苦戰,伯超擁眾弗敢救,曰:「與戰必敗,不如全軍早歸。」乃使具良馬,載其愛妾自隨。貴孫遂沒。伯超子威方將赴戰,伯超懼其出,使人召之,遂相與南還。

  明醉不能興,眾軍大敗,明見俘執。北人懷其不侵掠,謂之義王。及至魏,魏帝引見明及諸將帥,釋其禁,送晉陽。勃海王高澄禮明甚重,謂曰:「先王與梁主和好十有餘年,聞彼禮佛文,常云奉為魏主并及先王,此甚是梁主厚意。不謂一朝失信,致此紛擾。」因欲與梁通和,使人以明書告武帝,方致書以慰高澄。

  東魏除明散騎常侍。及聞社稷淪蕩,哀泣不捨晝夜。魏平江陵,齊文宣使送明至梁,并前所獲梁將湛海珍等皆聽從明歸。令上黨王渙率眾送之。是時太尉王僧辯、司空陳霸先在建康,推晉安王方智為太宰、都督中外諸軍事,承制置百官。渙軍漸進,明與僧辯書求迎,僧辯不從。及渙破東關,斬裴之橫,僧辯懼,乃納明。於是梁輿東度,齊師北反。

  明至,望朱雀門便長慟,迄至所止,道俗參問,皆以哭對之。及稱尊號,改承聖四年為天成元年,大赦境內。以方智為太子,授王僧辯大司馬,遣其子章馳到齊拜謝。齊遇明及僧辯使人,在館供給宴會豐厚,一同武帝時使。及陳霸先襲殺僧辯,復奉晉安王,是為敬帝,而以明為太傅、建安王。報齊云:「僧辯陰謀篡逆,故誅之。」仍請稱臣于齊,永為蕃國。齊遣行臺司馬恭及梁人盟於歷陽。明年,齊人徵明,霸先猶稱蕃,將遣使送明,疽發背死。時王琳與霸先相抗,齊文宣遣兵納永嘉王莊主梁祀,追諡明曰閔皇帝。

  永陽昭王敷字仲達,文帝第二子也。少有學業,仕齊為隨郡內史。招懷遠近,士庶安之,以為前後之政莫及。明帝謂徐孝嗣曰:「學士舊聞例不解理官,聞蕭隨郡唯置酒清言,而路不拾遺,行何風化以至於此?」答曰:「古者修文德以來遠人,況止郡境而已。」帝稱善。徵為廬陵王諮議參軍,卒。武帝即位,贈司空,封永陽郡王,諡曰昭。天監二年,子伯游嗣。

  伯游字士仁,位會稽太守,薨,諡曰恭。

  衡陽宣王暢,文帝第四子也。有美名,仕齊位太常,封江陵縣侯。卒。天監元年,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封衡陽郡王,諡曰宣。

  三年,子元簡位郢州刺史,卒於官,諡曰孝。葬將引,柩有聲,議者欲開視。王妃柳氏曰:「晉文已有前例,不聞開棺。無益亡者之生,徒增生者之痛。」遂止。少子獻嗣。

  桂陽簡王融,文帝第五子也。仕齊位太子洗馬,與宣武王懿俱遇害。天監元年,贈撫軍大將軍,封桂陽郡王,諡曰簡。無子,詔以長沙宣武王第九子象嗣。

  象字世翼,容止閑雅,簡於交游,事所生母以孝聞。位丹陽尹。象生長深宮,始親庶政,舉無失德,朝廷稱之。再遷湘州刺史,加都督。湘州舊多猛獸為暴,及象任州日,四猛獸死于郭外,自此靜息,故老咸稱德政所感。歷位太常卿,加侍中,遷祕書監。薨,諡曰敦。子慥嗣。

  慥字元貞,位信州刺史,有威惠。太清二年,赴援臺城,遇敕還蕃。尋為張纘所構,書報湘東王曰:「河東、桂陽二蕃,掎角欲襲江陵。」湘東乃水步兼行至荊鎮。慥尚軍江津,不以為意,湘東至,乃召慥,深加慰喻,慥心乃安。後留止省內,慥心知禍及,遂肆醜言。湘東大怒,付獄殺之。

  臨川靖惠王宏字宣達,〔二0〕文帝第六子也。長八尺,美鬚眉,容止可觀。仕齊為北中郎桂陽王功曹史。宣武之難,兄弟皆被收。道人釋惠思藏宏。及武帝師下,宏至新林奉迎。建康平,為中護軍,領石頭戍事。天監元年,封臨川郡王,位揚州刺史,加都督。

  四年,武帝詔宏都督諸軍侵魏。宏以帝之介弟,所領皆器械精新,軍容甚盛,北人以為百數十年所未之有。軍次洛口,前軍剋梁城。宏部分乖方,多違朝制,諸將欲乘勝深入,宏聞魏援近,畏懦不敢進,召諸將欲議旋師。呂僧珍曰:「知難而退,不亦善乎。」宏曰:「我亦以為然。」柳惔曰:「自我大眾所臨,何城不服,何謂難乎?」裴邃曰:「是行也,固敵是求,何難之避?」馬仙琕曰:「王安得亡國之言。天子掃境內以屬王,有前死一尺,無卻生一寸。」昌義之怒鬚盡磔,曰:「呂僧珍可斬也。豈有百萬之師,輕言可退,何面目得見聖主乎!」朱僧勇、胡辛生拔劍而起曰:「欲退自退,下官當前向取死!」議者已罷,僧珍謝諸將曰:「殿下昨來風動,意不在軍,深恐大致沮喪,欲使全師而反。」又私裴邃曰:「王非止全無經略,庸怯過甚。吾與言軍事,都不相入。觀此形勢,豈能成功。」宏不敢便違群議,停軍不前。魏人知其不武,遺以巾幗。北軍歌曰:「不畏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武。」武謂韋叡也。〔二一〕僧珍歎曰:「使始興、吳平為元帥,我相毗輔,中原不足平。今遂敵人見欺如此。」乃欲遣裴邃分軍取壽陽,大眾停洛口。宏固執不聽,乃令軍中曰:「人馬有前行者斬。」自是軍政不和,人懷憤怒。

  魏奚康生馳遣楊大眼謂元英曰:「梁人自剋梁城已後,久不進軍,其勢可見,當是懼我。王若進據洛水,彼自奔敗。」元英曰:「蕭臨川雖騃,其下有好將韋、裴之屬,亦未可當。望氣者言九月賊退,今且觀形勢,未可便與交鋒。」

  張惠紹次下邳,號令嚴明,所至獨剋,下邳人多有欲來降。惠紹曰:「我若得城,諸卿皆是國人;若不能破賊,徒令公等失鄉,非朝廷弔人本意也。今且安堵復業,勿妄自辛苦。」降人咸悅。

  九月,洛口軍潰,宏棄眾走。其夜暴風雨,軍驚,宏與數騎逃亡。諸將求宏不得,眾散而歸。棄甲投戈,填滿水陸,捐棄病者,強壯僅得脫身。宏乘小船濟江,夜至白石壘,款城門求入。臨汝侯登城謂曰:「百萬之師,一朝奔潰,國之存亡,未可知也。恐姦人乘間為變,城門不可夜開。」宏無辭以對,乃縋食饋之。惠紹聞洛口敗,亦退軍。

  六年,遷司徒,領太子太傅。八年,為司空、揚州刺史。十一年正月,為太尉。其年冬,以公事左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同三司之儀,未拜,遷揚州刺史。十二年,加司空。十五年,所生母陳太妃薨,去職。尋起為中書監,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如故。

  宏妾弟吳法壽性粗狡,恃宏無所畏忌,輒殺人。死家訴,有敕嚴討。法壽在宏府內,無如之何。武帝制宏出之,即日償辜。南司奏免宏司徒、驃騎、揚州刺史。武帝注曰:「愛宏者兄弟私親,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

  宏自洛口之敗,常懷愧憤,都下每有竊發,輒以宏為名,屢為有司所奏,帝每貰之。十七年,帝將幸光宅寺,有士伏於驃騎航待帝夜出。帝將行心動,乃於朱雀航過。事發,稱為宏所使。帝泣謂宏曰:「我人才勝汝百倍,當此猶恐顛墜,汝何為者。我非不能為周公、漢文,念汝愚故。」宏頓首曰:「無是,無是。」於是以罪免。而縱恣不悛,奢侈過度,修第擬於帝宮,後庭數百千人,皆極天下之選。所幸江無畏服玩侔於齊東昏潘妃,寶屧直千萬。好食鰿魚頭,常日進三百,其佗珍膳盈溢,後房食之不盡,棄諸道路。江本吳氏女也,世有國色,親從子女遍游王侯後宮,男免兄弟九人,因權勢橫於都下。

  宏未幾復為司徒。普通元年,遷太尉、揚州刺史,侍中如故。七年四月薨,自疾至薨,輿駕七出臨視。及薨,詔贈侍中、大將軍、揚州牧,假黃鉞,并給羽葆、鼓吹一部,增班劍為六十人,諡曰靖惠。

  宏以介弟之貴,無佗量能,恣意聚斂。庫室垂有百間,在內堂之後,關籥甚嚴。有疑是鎧仗者,密以聞。武帝於友于甚厚,殊不悅。宏愛妾江氏寢膳不能暫離,上佗日送盛饌與江曰:「當來就汝歡宴。」唯攜布衣之舊射聲校尉丘佗卿往,與宏及江大飲,半醉後謂曰:「我今欲履行汝後房。」便呼後閤輿徑往屋所。宏恐上見其賄貨,顏色怖懼。上意彌信是仗,〔二二〕屋屋檢視。宏性愛錢,百萬一聚,黃牓標之,千萬一庫,懸一紫標,如此三十餘間。帝與佗卿屈指計見錢三億餘萬,餘屋貯布絹絲綿漆蜜紵蠟朱沙黃屑雜貨,但見滿庫,不知多少。帝始知非仗,大悅,謂曰:「阿六,汝生活大可。」方更劇飲,至夜舉燭而還。兄弟情方更敦睦。

  宏都下有數十邸出懸錢立券,每以田宅邸店懸上文券,期訖便驅券主,奪其宅。都下東土百姓,失業非一。帝後知,制懸券不得復驅奪,自此後貧庶不復失居業。晉時有錢神論,豫章王綜以宏貪吝,遂為錢愚論,其文甚切。帝知以激宏,宣旨與綜:「天下文章何限,那忽作此?」雖令急毀,而流布已遠,宏深病之,聚斂稍改。

  宏又與帝女永興主私通,因是遂謀弒逆,許事捷以為皇后。帝嘗為三日齋,諸主並豫,永興乃使二僮衣以婢服。僮踰閾失屨,閤帥疑之,密言於丁貴嬪,欲上言懼或不信,乃使宮帥圖之。帥令內輿人八人,纏以純綿,立於幕下。齋坐散,主果請間,帝許之。主升階,而僮先趣帝後。八人抱而擒之,帝驚墜於扆。搜僮得刀,辭為宏所使。帝祕之,殺二僮於內,以漆車載主出。主恚死,帝竟不臨之。帝諸女臨安、安吉、長城三主並有文才,而安吉最得令稱。

  宏性好內樂酒,沈湎聲色,侍女千人,皆極綺麗。慎衛寡方,故屢致降免。

  宏子十人許,可知者七人,長子正仁字公業,位祕書丞,早卒,諡哀世子。正仁弟正義嗣。

  正義字公威,初以王子封平樂侯,位太常卿,南徐州刺史。屬武帝幸朱方,正義修解宇以待輿駕。初,京城之西有別嶺入江,高數十丈,三面臨水,號曰北固。蔡謨起樓其上,以置軍實。是後崩壞,頂猶有小亭,登降甚狹。及上升之,下輦步進。正義乃廣其路,傍施欄楯。翌日上幸,遂通小輿。上悅,登望久之,敕曰:「此嶺不足須固守,然京口實乃壯觀。」乃改曰北顧。賜正義束帛。後為東揚州刺史,薨。正義弟正德。

  正德字公和,少而凶慝,招聚亡命,破冢屠牛,兼好弋獵。齊建武中,武帝胤嗣未立,養以為子。及平建康,生昭明太子,正德還本。天監初,封西豐縣侯,累遷吳郡太守。正德自謂應居儲嫡,心常怏怏,每形於言。普通三年,以黃門侍郎為輕車將軍,置佐史。頃之奔魏。初去之始,為詩一絕,內火籠中,即詠竹火籠,曰:「楨榦屈曲盡,蘭麝氛氳銷,欲知懷炭日,正是履冰朝。」至魏稱是被廢太子。時齊蕭寶寅先在魏,乃上表魏帝曰:「豈有伯為天子,父作揚州,棄彼密親,遠投佗國。不若殺之。」魏既不禮之,正德乃殺一小兒稱為己子,遠營葬地,魏人不疑,又自魏逃歸。見於文德殿,至庭叩頭。武帝泣而誨之,特復本封。

  正德志行無悛,常公行剝掠。時東府有正德及樂山侯正則;潮溝有董當門子暹,世謂之董世子者也;南岸有夏侯夔世子洪。此四凶者,為百姓巨蠹,多聚亡命,黃昏多殺人於道,謂之「打稽」。時勳豪子弟多縱恣,以淫盜屠殺為業,父祖不能制,尉邏莫能禦。車服牛馬,號西豐駱馬,樂山烏牛。董暹金帖織成戰襖,直七百萬。後正則為劫,殺沙門,徙嶺南死。洪為其父夔奏繫東冶,死於徒。暹坐與永陽王妃王氏亂,誅。三人既除,百姓少安。正德淫虐不革,尋除給事黃門侍郎。

  六年為輕車將軍,隨豫章王北侵。正德輒棄軍委走,為有司所奏下獄。帝復詔曰:「汝以猶子,情兼常愛,故越先汝兄,剖符連郡。往年在蜀,昵近小人,猶謂少年情志未定。更於吳郡殺戮無辜,劫盜財物,雅然無畏。及還京師,專為逋逃,乃至江乘要道,湖頭斷路,遂使京邑士女,早閉晏開。又奪人妻妾,略人子女,徐敖非直失其配匹,乃橫屍道路;王伯敖列卿之女,誘為妾媵。我每加掩抑,冀汝自新,了無悛革,怨讎逾甚。遂匹馬奔亡,志懷反噬。遣信慰問,冀汝能還,果能來歸,遂我夙志。謂汝不好文史,志在武功,令汝杖節,董戎前驅。豈謂汝狼心不改,包藏禍胎,志欲覆敗國計,以快汝心。今當宥汝以遠,無令房累自隨。敕所在給汝稟餼。王新婦、見理等當停太尉間,汝餘房累悉許同行。」於是免官削爵土,徙臨海郡。未至徙所,道追赦之。八年,復封爵。

  正德北還,求交朱异。帝既封昭明諸子,异言正德失職。中大通四年,特封臨賀郡王。〔二三〕後為丹陽尹,坐所部多劫盜,復為有司所奏,去職。出為南兗州,在任苛刻,人不堪命。廣陵沃壤,遂為之荒,至人相食噉。既累試無能,從是黜廢,轉增憤恨,乃陰養死士,常思國釁。聚蓄米粟,宅內五十間室,並以為倉。自征虜亭至于方山,悉略為墅。蓄奴僮數百,皆黥其面。

  太清二年秋,侯景反,知其有姦心。景黨徐思玉在北經與正德相知,至是景遣思玉至建鄴,具以事告。又與正德書曰:「今天子年尊,姦臣亂國,以景觀之,計日必敗。大王屬當儲貳,中被廢辱,天下義士,竊所忿慨。大王豈得顧此私情,棄茲億兆。景雖不武,實思自奮。」正德得書大喜,曰:「侯景之意,暗與人同,天贊我也。」遂許之。及景至,正德潛運空舫,詐稱迎荻,以濟景焉。朝廷未知其謀,以正德為平北將軍,屯朱雀航。景至,正德乃北向望闕三拜跪辭,歔欷流涕,引賊入宣陽門。與景交揖馬上,退據左衛府。先是,其軍並著絳袍,袍裏皆碧,至是悉反之。賊以正德為天子,號曰正平元年。初童謠有之,故以應也;又世人相佷,必稱正平耳。

  正德乃以長子見理為太子,以女妻景。景為丞相,與約曰:「平城之日,不得全二宮。」又令畿內王侯三日不出者,誅之。及臺城開,正德率眾揮刀欲入,賊先使其徒守門,故正德不果。乃復太清之號,降正德為侍中、大司馬。正德入問訊,拜且泣。武帝曰:「惙其泣矣,何嗟及矣。」正德知為賊所賣,深自咎悔,密書與鄱陽嗣王契,以兵入。賊遮得書,乃矯詔殺之。

  先是,正德妹長樂主適陳郡謝禧,正德姦之,燒主第,縛一婢,加玉釧於手,以金寶附身,聲云主被燒死,檢取婢屍并金玉葬之。仍與主通,呼為柳夫人,生二子焉。日月稍久,風聲漸露。後黃門郎張準有一雉媒,正德見而奪之。尋會重雲殿為淨供,皇儲以下莫不畢集。準於眾中吒罵曰:「張準雉媒非長樂主,何可略奪!」皇太子恐帝聞之,令武陵王和止之乃休,及出,送雉媒還之。其後梁室傾覆既由正德,百姓至聞臨賀郡名亦不欲道。童謠云:「寧逢五虎入市,不欲見臨賀父子。」其惡之如是。

  見理字孟節,性甚凶粗,長劍短衣,出入廛里,不為宗室所齒。及肆逆,甚得志焉。招聚群盜,每夜輒掠劫,於大航為流矢所中死。正德弟正則。

  正則字公衡,天監初,以王子封樂山侯。累遷太子洗馬、舍人。恒於第內私械百姓令養馬,又盜鑄錢。大通二年,坐匿劫盜,削爵徙鬱林。帝敕廣州日給酒肉,南中官司猶處以侯禮。

  正則滋怨諸父,與西江督護靳山顧通室,招誘亡命,將襲番禺。未及期而事發,遂鳴鼓會將攻州城。刺史元景仲命長史元孝深討之。正則敗,逃于廁,村人縛送之,詔斬於南海。有司請絕屬籍,收妻子。詔聽絕屬籍,妻子特原。正則弟正立。

  正立字公山,初封羅平侯。母江有寵。初,正仁之亡,宏溺情曲制,以正立為世子。正立微有學,宏薨後,知非朝議,表求讓兄,帝甚嘉焉。諸侯例封五百戶,正立改封實土建安縣侯,食邑一千戶。後位丹陽尹,薨,諡曰敏。子賁嗣。

  賁字世文,性躁薄。正德為侯景所立,賁出投之,專監造攻具,以攻臺城,常為賊耳目。南康嗣王會理謀襲景,賁與中宿世子子邕告之,賊矯封賁竟陵王,子邕隨郡王,並改姓侯氏。賁為宗正卿,子邕都官尚書,專權陵蔑朝政,〔二四〕居嘗晝臥,見柳敬禮、蕭勸入室敺之,賁驚起乞恩。俄而賊惡其翻覆,殺之。

  正立弟正表,封封山侯,後奔樂山。正表弟正信。〔二五〕

  正信字公理,封武化侯。與正立同生,亦被宏鍾愛。然幼不慧,常執白團扇,湘東王取題八字銘玩之。正信不知嗤之,終常搖握。位給事中,卒。

  校勘記

  〔一〕 吳平侯景字子昭 「景」本字「昞」,即魏書世宗紀之蕭昞,此避唐諱改。「子昭」各本作「子照」,據梁書改。按文館詞林四五七有蕭子昭碑銘。

  〔二〕 鄉里號曰墟王 「墟王」通志作「墟主」。

  〔三〕 仕宋終于書侍御史 「書侍御史」梁書作「治書侍御史」,此避唐諱省「治」字。

  〔四〕 錢唐唐宇之反 「宇之」各本作「瑀之」,據梁書改。

  〔五〕 沔北傖楚各據塢壁 「沔北」梁書作「江北」,張森楷梁書校勘記:「景為南兗州,與江近,與沔遠,不當及沔,南史非也。」

  〔六〕 子勱 「勱」各本作「勵」,王懋竑讀書記疑謂當作「勱」,今改正。

  〔七〕 而西江俚帥陳文徹出寇高要 「西江」各本作「江西」。按高要屬廣州南海郡。廣州有西江、南江,各設督護,南齊書所謂「西南二江,川源深遠,別置都護,專征討之」。今乙正 。

  〔八〕 以西江督護孫固為刺史 按陳書杜僧明傳有高州刺史孫冏,或即一人。

  〔九〕 每醉徑出入人家 「入」字各本並脫,據梁書補。

  〔一0〕屢為有司所劾 「屢」梁書作「屬」。

  〔一一〕在武窟山石室中 「武窟山」通志作「虎窟山」,此避唐諱改。

  〔一二〕以為晉陵太守 「以」字各本並脫,據梁書及冊府元龜二七四補。

  〔一三〕授尚書令都督征討水陸諸軍事 「尚書令」各本作「中書令」,據梁書改。按冊府元龜二七六、二九0及安成康王秀傳並作「尚書令」,南齊書東昏紀同。下逕改。

  〔一四〕懿子業字靜曠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六三:「長沙王懿六子,業、藻、猷、朗、明、象,疑皆冠以『淵』字,南史、梁書皆避諱去上一字。惟淵藻、淵明於他傳中可考而知;而又或改淵為深。」按王說是。「業」梁書武帝紀作「深業」,後不出。

  〔一五〕業性敦篤所在留惠 「惠」各本作「意」,據梁書、冊府元龜二九三改。

  〔一六〕是日猷大破苟兒 「是日」各本作「是月」,據太平御覽八二二引及通志改。

  〔一七〕客筵內遂有香橙不置連榻 按「橙」為「凳」之或體字。太平御覽七0六引,注「橙」音「都稜切」,則非柑屬之香橙。

  〔一八〕位尚書殿中郎超武將軍封南安侯 「超武」各本訛「起武」,據冊府元龜七八六及梁書侯景傳改。按梁官制有超武將軍。

  〔一九〕封貞陽侯 「貞陽」冊府元龜四四二作「湞陽」。按南齊書州郡志湘州始興郡領湞陽。

  〔二0〕臨川靖惠王宏字宣達 「靖」各本作「靜」。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六三:「標題云『靜惠』,文中作『靖惠』,標題傳寫誤。張敦頤六朝事跡類編卷下墳陵、碑刻二門皆作『靖惠』,是。」按靜、靖古字通用,冊府元龜所引各條多作「靖」,今改從一律。

  〔二一〕但畏合肥有韋武武謂韋叡也 「武」通志作「虎」,此避唐諱改。

  〔二二〕上意彌信是仗 「信」各本作「言」,據通志改。

  〔二三〕中大通四年特封臨賀郡王 「中大通」各本作「大通」。按大通無四年,武帝紀,立正德為臨賀郡王在中大通四年,今據補。

  〔二四〕專權陵蔑朝政 「朝政」通志作「朝士」。

  〔二五〕後奔樂山正表弟正信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樂山二字誤,當云後奔東魏。」又「正表」各本脫「正」字,據通志補。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