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正文

  白毛风卷着地上的积雪,在辽西走廊来回横扫,枯枝败草在狂风中瑟瑟发抖。林彪正在集中精力琢磨着下一步怎样在中长路上打击敌人,李作鹏送来刘少奇代表中央给他的指示,他抬头瞥了一眼,见同时发给了彭真、黄克诚,他们三人在三个不同的地方都收到了这个指示:“你们在锦州、热河、阜新丧失了作战机会,未能给蒋介石以沉重打击,使蒋轻视我在东北的力量,他已相信杜聿明的报告,认为不费大力即可击溃东北我军,控制东北。”

  林彪读了这几行文字心中很不满,气呼呼地又往下读:“现在,此一最后作战机会,你们绝不要再丧失。因为此战关系着我 党我军在东北的地位。你们应该立即布置一切,集中兵力,坚决打好这一仗。”林彪心想,谁不愿意打好这一仗呢?

  他继续看:“即使同杜聿明部队打一个平手,也可以示我勇敢顽强,使敌人不敢放胆横行,也算完成了中央给予你们的战略任务。你们要千方百计夺回北宁路一段以及义县和锦州。要避免打败仗。只要充分准备,向敌人首先发难,就可以打好。总之,一定要抓紧时机,在东北打个大胜仗。”

  林彪把刘少奇代表中央发来的指示往桌面上一甩,皱着眉头,站起来,走开去。李作鹏见林彪一脸阴沉,不高兴,自己悄悄出去了。

  李作鹏出去后,林彪又拿起电报,看了一遍,心中更加不快。他的脸板得很紧,郁郁不乐地走来走去,心想,蒋介石轻视我在东北的力量,是他认为他的部队是美械精锐,是他知道我军武器陈旧落后,而且没有炮。给敌人沉重打击,谈何容易。敌人5个师集中在一起,我军的通讯和装备都不行。他回头看作战地图,读了很久很久,这时恰好尹健来送文 件,他说:“尹科长,你作记录,复中央。如果敌人进攻辽中、台安、盘山、鞍山,我军决攻彰武,然后,从彰武向南进攻。如果敌人向新民、彰武东北进攻,我军即以小部与敌人接触,主力撤到法库,待机再歼灭敌人一部。”尹健把记录稿送他阅。

  他阅毕,用毛笔很大气地签了一个“林”字。风吹着窗棂不住地响着,林彪不住地徘徊着,思潮翻滚。北宁路的敌我态势,在他的脑海里一幕一幕地展现。敌人进入北宁路,占领锦州后,是5个师集中在一起。好在现在敌人终于分散了,分散在热河和北宁路两个方向,我军攻击的目标多了,给了我一个机会,这就好攻击了。不然我林彪真的向中央交不了账了。

  他尽管受到批评,但觉得现在信心足了,心里有底数了,就我军几个部队来说,经过两个多月的发动群众,剿灭土匪,建立根据地,武器装备已有改善,情报来源也解决了,技术状况也好多了,战士们又显得生龙活虎了。在南满我军有两个师,还有曾克林纵队。我军可以进行战略进攻,东西两个方向可以配合作战。

  他仍然是老观点,我军打仗不能只在一个方面。两个方面比一个方面更能奏效。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敌人进行歼灭性大战的时刻来到了。我军各部队要不怕牺牲,不畏严寒艰苦,只有进行英勇猛烈的浴血奋战,才能取得辉煌伟大的战果。勇敢不怕死的牺牲精神,是我军胜利的基本条件。只要我军有了压倒敌人的一往无前的奋勇精神,再加上好一些的武器装备以及技术,胜利是无疑的。

  他思前想后,觉得无论从我党的根本利益来说,还是从国民党蒋介石四大家族的根本利益来说,还是英美要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来说,东北激烈的争夺战即将开始。中东路是东北富庶区,我军与杜聿明部决战的战场,必然是在中东路上。黄克诚意见,东北的战争将首先在西满展开,不对,西满只有战略意义,没有经济意义。蒋介石、熊式辉、杜聿明更看重中东路。为此,中央应令杨得志部牵制平泉、凌源方面的敌人,以便我军在辽西走廊作战。

  按照惯例,每当清晨,李作鹏等人就会来向林彪汇报敌情、我情。

  李作鹏说:“石觉89师的226团在往法库行进时,在秀水河子与265团1营及89师山炮连、运输连在秀水河子会合了。”

  林彪的眉毛在簌簌地动。他突然有一种灵感,意识到彭明治旅和梁兴初师的机会来了。石觉属于少壮派,山海关一战,他觉得威风八面,然后一路北上,浩浩荡荡,如入无人之境,因此目空一切。为了迅速抢占地盘,89师在彰武、新立屯、阜新都只放了一个营的兵力,很分散。离秀水河不远的新民地区有52军的第2师部队。

  林彪想,2师与89师属于两个建制。我军一旦攻击秀水河子,2师增援不会很积极。现在我7旅和1师已完成了作战准备,送上菜板的肉不能不吃呀。李作鹏见林彪在思考,说:“全歼他一坨子。”林彪点点头。

  秀水河子,是法库县城西南彰武至法库公路线上的一个小镇。小镇的东南地势平坦,西北地势起伏,北山和西北是制高点,村东面有一条小河叫秀水河,河面被晶莹的积雪覆盖着。在天主教堂有围墙的独立院落北面的大房子指挥所里,彭明治7旅和梁兴初1师的营以上干部正在根据彭旅长的命令集体跺脚驱寒,发出巨大的声音。

  突然彭明治大喊:“停。”干部们随着彭旅长的目光瞪大眼睛,看见一个白面书生走进来。这位白面书生个头不高,偏瘦,眼睛中露着深沉和凌厉,似乎没有一点行伍气,他就是总司令林彪。

  他觉得即将到来的一仗关系重大,担心部队打不好,要亲自给部队动员一下,亲自给干部们讲战略战术的应用、群众工作以及和平问题。他的小指挥班子成员李作鹏、尹健等与他一同前来,并坐在一个角落里。他望着一张张露着精明气的年轻军官的脸庞,说:“和平协定下来了。目前的和平协定,是蒋介石的一个大阴谋。他的阴谋在于将‘东北除外’,避实击虚。先图我东北,再图我华北。先在东北放手大打,然后再把战火烧向华北。所以,我叫他先东北,后华北。因为蒋介石没有能力同时在东北、华北大打。大家要认识到,在中国,只有经过战争,才能有和平。各部队要抓紧战备,切勿向部队散布和平空气,涣散军心,影响我军战斗力。”

  他稍作停顿,注视着聚精会神的军官们(这些军官多数是老红军),兴奋地说:“7旅和1师是我军头等部队,干部是头等干部,士兵是头等士兵,理应打头等胜仗,取得头等胜利。中央寄希望于你们,东北局寄希望于你们,我寄希望于你们。”

  有些干部站起来激动地呼口号:“与敌人血战到底。”“坚决打好这一仗。”“让中央放心。”“让林总放心。”一阵令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声过后,林彪脸上露着喜气说:“现在敌人已经分散,分散在东西两个方向。中央军委指示我们,与敌人最后作战的时机来了,这个时机我们等了两个月。我军一定要打一个大胜仗,把石觉13军、赵公武52军消灭在北宁路。完成中央给予我们的战略任务。”口号……林彪观察着干部们的情绪,又说:“我考虑我们7旅和1师,首先消灭敌人在秀水河子的4个营。问题是怎样打?怎样才能打胜?我讲讲一点两面的战术问题。在战术上总的来说,在攻击准备中最重要的是了解情况,即了解敌情与地形。毛主席的反对主观主义的主张在军事上更加适用。主观主义就是不重视侦察,不注意了解敌情,不分析地形地物,想当然地打仗。”

  他又想到了少奇同志的批评,说:“从进入东北以来,仗未打好,未完成中央给予的战略任务,攻击准备不足是一条。天冷,风大,怕艰苦,畏寒,不愿意出去,尤其是晚上,不了解敌情和地形,当然打不好。我们这支部队,从井冈山到现在,什么苦没吃过?为什么就单单怕冷呢?东北冷得比过雪山草地还冷吗?我军一定要过怕冷这一关。我说碰到敌人情况未弄清,可以慢点打,这一仗打不成,还有下一仗。主动与被动是由种种条件造成的,但主要条件之一,即情况了解与否,有无准备。”

  林彪说:“军事上最重要的是主动与被动的问题,而决定这点的除力量外是知己知彼。苏联兵团战术概则中说,‘攻击必须首先以了解情况与地形为基础’,另外又讲选择攻击点问题,它说了很多条件,但最后说:‘主攻方面主要是根据地形选择之’。这点看法,一般的书上没有,就是苏联的这本书上有,从我自己的体验上也有这点,即地形条件是选择攻击点的最重要的一条。不懂得选地形,选攻击点,攻击就会受挫,就很难打好。

  指挥员必须养成看地形的作风,否则一切都是空的,一切一点两面战术、猛打、猛冲、猛追战术都不能用,因为一点放在哪儿呢?从哪两面进攻呢?如何猛打、猛冲、猛追呢?不弄清地形是无法使用这些战术的。不管怎样,必须弄清情况再打,这是铁则,这是胜利的密诀。

  我们部队过去打惯了弱的敌人,造成我们不去了解情况的作风,今天敌人变了,你脑子不变就会犯错误。过去能打好,是否今天亦能打好呢?不一定。这一条,我为他起了一个名字叫”不打莽撞仗“。

  这时,林彪的秘书小季拿着两张写满了字的纸,递到林彪眼前,还在林彪的耳旁小声嘀咕了几句。林彪低头看着递来的电文。会场上的眼睛都注视着林彪的一举一动。阅毕,林彪从小季手中接过钢笔,签了一个字。小季出去了。林彪抬起头望了望会场,说:“刚才讲的是第一条,其次,当我们布置好了,准备好了,火力配备好了,包抄到了,攻击开始了,这时就照原订计划硬干下去。一切战术中最重要的战术是死打,坚决的牺牲才能换得更少的牺牲。这就是军事上的辩证法。7旅在这一点上是好的,这是很光荣的。就是打不下来,也锻炼了部队。这样可以使敌人在精神上支持不了,让敌人在精神上垮下来。敌人的武器装备好,但其攻击精神甚差,怕的就是我军死打。敌人怕死,尤其是下级军官和士兵。所以,不要以为第一次冲不开,第二次与第三次也冲不开。其实在我每一次冲锋下,敌人的内部都在起变化,内部在量变着,一次比一次削弱,就是说敌人在精神上逐渐崩溃。在战术动作上必须有这种蛮干精神。”

  林彪说:“然后,我讲讲作风问题。有些部队叫‘打得’的部队,什么叫‘打得’的部队?就是他有那么一股作风,在干部士兵身上体现着,新兵一去就学会了这种作风。作风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它却是个客观存在,有了这种作风就能解决很多问题。部队建立了这种作风就是最宝贵的。作风就是学校,就是教员,就是指挥官,是时时处处都存在的指挥官,作风也会下命令。作风就是一种很神秘很管用的东西。培养作风是部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会议要结束时,他站起来说:“有几个问题,我再说明一下。集中兵力,可能带来粮食、宿营等一系列困难。这些困难怎么办?忍受。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集中兵力。‘一点两面’战术不能机械地孤立地了解,而应联系起来看。‘一点’不要理解为孤立的一点,‘两面’不要理解为平分兵力。战术不是教条,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应用的。‘三三制’是战术动作的布置问题,平常学习‘三三制’,作战时就不会部队挤在一堆。我军在锦州打敌人的89师时太拥挤了,敌人的每弹每炮都可伤人,是个大教训。7旅对这个问题应该是体会很深的,伤亡了一大堆。‘三三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战斗队形是由于火力的进步而由密集到分散的,这是规律性的东西。在战略上要集中兵力,战役上‘一点两面’,而在战术上战斗动作上却是分散兵力,稀疏兵力。这是要点,你们作为指挥员要牢记。兵力集中并不是要求我们在冲锋时密集队形,而是要求在一部分人冲锋时,必须有充分的火力掩护、与配合冲锋的部队及第二梯队,所以兵多不是一下子都冲上去,而是必须用‘三三制’的队形。”这是从井冈山以来,林彪第一次讲“三三制”、“一点两面”的战术原则。最后林彪说:“敌人即使是老虎,但不要忘记我们八路军是专门打老虎的勇士。”“哗哗”一阵掌声。

  天气太冷了,林彪讲话结束后,彭明治喊:“起立,跺脚。”会场内发出一阵跺脚声。林彪对彭明治一笑,他们两个也跺了一阵。然后,彭明治、梁兴初各带自己的部队回到宿舍,组织干部学习讨论,研究作战的战术问题去了。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圣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