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蕾莎·梅首相政治生涯面临最大风险的时候,欧盟笑呵呵地给她背后捅了一刀,出手时机之精准,角度之刁钻都堪称一流。
欧洲法院今天裁定,英国可以单方面取消脱欧程序。这意味着英国在不用经过欧盟成员国同意的情况下就能够重返欧盟,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这个判决似乎充满了善意,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高贵冷艳的大不列颠,如果你回心转意,随时回来,不会有任何障碍,更不需要重新谈判,只要你回来。
但英国内阁早就摆明态度: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
大英帝国一辈子给别人玩阴,这次欧盟玩得更阴,首相如同吃了一只苍蝇,你说它干涉英国内政吧,人家只是欧州法院的条款解释,你说它没有干涉内政吧,但马上会影响到脱欧协议投票。
明天,英国议会将对首相和欧盟达成的协议草案进行投票,今天,欧洲法院通过裁定,真是无巧不成书。
对于欧洲政治小白来说,情况复杂到看不明白,更不要说我们。
简单说一下这件事阴谋和圈套:
10月中旬,英国内阁批准了协议草案,11月25日,特蕾莎·梅终于与欧盟达成协议,并不再进行修改。
26日,特蕾莎·梅向议会宣称:我迫不及待地希望在12月11日提交议会投票决定,这是一份对英国民众最有利的协议。
经过五天辩论,明天就是投票日,对特蕾莎·梅来说,情况非常不利,除了自己阵营有一百多名保守党议员反对外,在野党更是要决心拦下这份协议。
上午英国外交副大臣邓肯呼吁大家支持这份协议,否则,英国会陷入混乱,相忍为国,要以大局为重哈。
特蕾莎·梅将自己政治前途押上去赌了一把,她肯定算计过投票结果,觉得可以冒险。
每个人都知道,如果议会否决协议草案,英国只能硬脱欧(无协议),将面临经济阵痛,或说至暗时刻。因为没有退路了,欧盟又不是妓院,想走就走,想进就进。
别无选择情况下,议员们,你们是希望英国少一些伤痛离开?还是要雪上加霜?
说特蕾莎·梅要挟也好,无奈也罢,毕竟,这份协议能从布鲁塞尔带回来,本来就不易。
欧盟的阴险在于,在投票前一天,跟英国说:有另一个选择,回来,没事。
欧盟挺不要脸的,这给明天投票大大增加了反对票,一些原以为没有退路的议员,会重新考虑。
如果协议通不过,只有两种选择:回到欧盟或硬脱欧。
对内阁来说是灾难性的,协议通不过,下议院马上发起对首相不信任提案,导致内阁垮台,特蕾莎·梅只能辞职,工党的科尔宾很有可能上台,就算首相不辞职,保守党内部大佬也会逼宫。
刚刚,特蕾莎·梅宣布,临时推迟议会对脱欧协议的投票,时间待定。
尽管她在之前说过迫不及待地希望进行投票,现在就当没说过了。首相嘛,有的话别太当真。
既然欧盟出损招,她的推迟投票也是一种策略。
然而,再拖也拖不过明年三月,脱欧变成了英国最大的政治难题。留欧派发动舆论,呼吁重新公投,脱欧派上街游行支持首相。
特蕾莎·梅早就明确拒绝“二次公投”的可能,9月1日,她还在《每日电讯报》发表署名文章,阐述这一观点,如果进行“二次公投”将是对民主的严重背叛。
民主程序是正义的,是神圣的,许多网文也在赞美公投的“不可逆性”,无论前路是风是雨,英国把民主精神传递给了全世界。
2016年6月23日上午7点开始公投,结果是52%VS48%,挺脱欧的获胜。
民主胜利了,那就按民主结果来做吧。
可是发现脱欧是如此艰难时,有人呼吁“二次公投”,他们不说自己耍无赖,更不说缺乏民主精神,而是要再民主一次。
民主的错误用民主来纠正,你打算第三次公投?第N次公投?因为任何结果出来,另一些人就会要求再投。
我是有点同情特蕾莎·梅的,屎盆子不是她端出来,是卡梅伦整的,赌一把,输了,拍拍屁股走了。
特蕾莎·梅上来就必须面对德国和法国的双重压力,上个月从比利时带回来的协议草案,谈得很难难,最大问题是北爱尔兰,两种选择:
一,欧盟要求北爱继续保持欧盟共同关税框架,它与爱尔兰不能有“硬边境”。
但北爱是英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份,英国脱欧,肯定要恢复边境检查和设立海关,这是主权,怎么谈判?所以无解。
二,如果欧盟一定要北爱不能存在“硬边境”,那么英国提出让整个英国留在同盟关税之内。
欧盟不可能同意,英国太鸡贼,你只要好处,不承担义务?再加国内脱欧派也不允许这样不明不白的脱欧。
因此,布鲁塞尔谈判时,特蕾莎·梅希望“搁置争议”,拿掉北爱问题,欧盟同意,这才有了协议草案。
协议草案带回国内,却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有的在野党屁股是坐在欧盟一边的,否则,欧州法院这一刀怎么插得如此精准?
从历史看,英国加入欧盟(欧共体)就是个问题,也是公投通过。
根据传统政治理念,丘吉尔他们认为大英帝国与欧洲大陆及美国,亚洲是一个平等体系,日不落帝国加入欧共体,要丧失一部份主权。欧洲多大?帝国多大?
1957年,保守党胜利后,麦克米伦出任首相,他被称为“小粉红”,有点社会主义思想,虽然他不是工党的。
麦克米伦把解决国内诸多难题的办法寄希望于加入欧盟,他认为就是洗个冷水澡,起初会失去利益(给欧洲农业补贴),但英国会更健康。
法国在欧洲大陆最拉风,德国(西德)只是半个,戴高乐将军认为英国申请加入欧盟是恶意满满,跟特洛伊木马一样,它进来,除了挑拨离间,不会有什么好事。
1963年戴高乐一票否决了英国入欧申请,麦克米伦欧洲梦彻底破灭。
6月陆军大臣普罗富莫绯闻爆发,他的小情人是苏联间谍控制的,10月麦克米伦下台,但保守党大佬希思和麦克劳德还是支持麦克米伦的入欧计划的。
麦克米伦被戴高乐反感真正的原因是他过于亲美,1962年底他跟肯尼迪达成《拿骚协议》,同意美国向英国潜艇提供核导弹,所以,只要戴高乐在位,英国别想进入欧盟。
说点题外话, 麦克米伦在那个年代能上台,因为他的老婆身世显赫,她老爸是第9代德文郡公爵,加拿大总督卡文迪什。
麦克米伦1919年时是总督的副官,总督看他忠厚老实,家世清白,就让女儿桃乐丝下嫁于他。
桃乐丝(也称多萝西)可是皇亲国戚,金枝玉叶,情人起码有一个加强连。那领导让他娶,对他来说,也是飞黄腾达的机会,所以选择原谅咯。
问题是桃乐丝婚姻依然放浪,情人有政界的,商界的,文艺界的,英国人相信他们家的老四(小女儿)的父亲不是麦克米伦,但两口子还是走完了一辈子。
麦克米伦在一片大草原中,终于走上了英国首相的宝座。
1970年,保守党卷土重来,希思成为了首相,1975年加入了欧盟,公投支持率是67%。这对英国来说利弊皆有,最大伤害是政坛上永远分成了两派:反欧和融欧。
英国脱欧真正动机:
一,主权丧失不少(连财政预算都要被审核),政治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德国崛起太快。
二,1975年时机不对,正是石油危机时刻,英国帮欧洲买了不少单,农业大国法国等国占了便宜,英国本身没得到多少实惠。
三,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兴起后,再跟着欧洲后面跟中国交易,无法发挥英国自己的工业和金融优势。
是否留在欧盟?应当由经验丰富的政治人物和专业人士去决定。
所谓公投这种“民主”方式,其实是在推卸责任。
说个最现实的问题,等待议会投票的协议草案有五百多页,而且是农林水产等专业问题。
哪个英国老百姓会有兴趣看完这些条款?有几个懂全部专业?现在又想将决定权交给民众。
上次公投结束,脱欧成功,大家就是凭感觉,甚至凭投票当天的心情来决定的。第二天才出来问:感觉很酷,但欧盟是什么?
特蕾莎·梅这份协议,在脱欧派眼中让步过大,在留欧派眼中是脱欧手段。
想两头讨好,结果两头得罪。
拖,就意味着政治交易,谁也不知道最终会怎么样?
二次公投,其实是反民主的行为,但又能如何?体制问题。
玩弄民主的人,最终会被民主玩死。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