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网课

卡夫卡:聊聊刚出炉人口数据的周边

南波兔 2021-05-12 21:38:05
  首先先普大喜奔一下:人口红利还在,人口红利来袭!

  所以呢,这就很容易理解现在媒体们发出的哀叹:为啥工厂喊招不到工,而到处都是35岁+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呢?

  因为人口的红利已经转化为人才的红利啊,以前工厂一月休4天,一天12小时工作量起,那是人口红利的体现。

  现在招聘人才先强调996,要求不顾家庭,300小时本分,这是人才红利的体现。

  因为人才不同于人口,人家并不像那些规规矩矩的工厂打工人一样,满足于计件工资,人家不认可自己过了35岁体力下降,没有了不可替代的专业技术,还依仗资历往高了要报酬,这很不合适,于是资方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直接来了个一刀切。

  但人才自以为不同于人口,知识积累有红利,其实很多人都想多了。

  当资本把社会分工细分到极致,他们就能以非常低成本的拥有知识创造的价值了。实际上,在引入标准化管理体系以后,大部分“人才”干的,其实跟从前打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干的没啥两样。

  当然,有很多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这涉及到很多高端科研创新方向,这对聪明的资本来说,都不叫个事,直接PASS掉就OK了。

  所以你会惊奇的发现,我们国家的所谓民营科技企业做着做着就慢慢的搞平台化,金融化,最后升华成一个超厉害的投资控股公司。

  嘴巴上打着高科技的幌子,实际上都是在重复琢磨怎么压榨底层员工和依附在平台上的那些“生态系”。

  不信请看某想,嗨,搞技术太特么南路,搞贸易多好,贸易规模做大了,人家反手就能控制中国打车租车平台,各种金融工具大MIX,最后悄悄的完成了自己的垄断闭合回路。

  有人以为某想现在电脑卖不动了,那就算被爱国民众给揍趴下了,果然还是图样图森破,人家暴露在表面上的,随便你撕,就跟洋葱一样,你撕了一层还有一次,撕得眼泪汪汪的都没用,根本没心,全员套娃。

  *****

  经常有很多粉丝给我留言,昨天有个人问:年过四十,是留在外资大厂里混日子,还是去民营企业创业?

  我建议他继续苟在外企。

  因为我太了解外企的玩法了,特别是在十几年以前,人家拿着你根本无法拒绝的高薪,把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人才给搜罗过来,然后让你们享受大厂的福利,各种高大上的待遇,但实际上早就在暗中给你做了个职场天花板。

  所有进外企做技术的人才们,往往被限定在某个狭窄的赛道里,养尊处优,自我感觉还挺好的,结果哪天外国老板想跑路的时候,员工们想看看现实世界,都被无情的现实给砸晕了。

  还记得19年甲骨文撤离中国时,犹太老板是怎么说的吗?人家觉得给中国培养技术人员是对美国的犯罪,你看看,好好的人才弄过去养废掉,出来市场彻底丧失了竞争能力。

  鬼子能大言不惭的说出来,结果呢,那些被开掉的员工居然还拉起了横幅恳求丫别走。

  平时被资本喂的迷魂汤给喂得丧失了警惕性,还以为自己真能一辈子当个中产,果然真的是想太多了。

  所以我为啥不建议那位40多岁的粉丝真的跑到民营企业创业呢?因为我见过太多技能过于单一,一身国际范的“人才”了,他的所有的认知体系和技能都是建立在大厂整个架构之上的,这一套资本扼杀创造力的玩法,假如你只在里面混个三五年,且年纪还轻,没有家庭负担,当然要果断的跳出来试试,但现如今这个情况,实在是不合适,因为你没有被逼到绝境上,能有那种悲壮去搏杀,从舒服的养鱼池跑到满是未知的斗兽场里,自己先就扛不住,更何况你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必然有来自家庭层面的各种埋怨,人的心理负担一多,干啥都很难顺手,所以我劝你还是罢了吧。

  中国的小知识分子们总有一种非常不着调的天真,以为自己赚的比工厂的农民工多,真的就产生了什么阶层跃升,看不透所谓阶层背后的脆弱性。

  *****

  从前人口红利的时候,出来打工的农民工们都心里清楚的很,老板不是老爸,随时都有可能一脚把你踢出门,大家都给自己留了个大不了回农村的退路,然而人才们却没想那么多。

  其实底层人民反而没那么多顾忌,这个世界反正就这样,没力气工地搬砖,还可以到小区去当保安不是?无非就没那么自由,再退一步,可以回乡下种田,实在是工作困难还能找国家兜底。

  最惨的还是把自己当成中产阶级的那些人,被消费主义洗脑以后,维持着所谓不掉身份的高“品位”生活,哪天资本一拨动算盘,看看你这个人性价比已经不太合适了,立刻巧妙的利用手段把你看起来体面的收入给剥夺掉,让你猝不及防的重新回归无产者,因为你见识过所谓“体面”的生活,此时痛苦只会比从来没体会过的人要来的更深。

  上面我贴的是逼乎里一个很热的问题,当然,还有35岁、36岁、38岁、39岁、40岁……

  各路求助者往往到了这会子,还以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比如提问题的人,为什么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强?很简单,因为平时工作就让你做一份简单的案头工作,或者老板在招聘的时候,就想找个相对“情商低”的,因为用另一种说法去概括此人,就是单纯好忽悠,在职场中被螺丝钉一样的PUA了若干年之后,根本没有成长性,看起来985的研究生,但现在人才红利期,985研究生在大城市里并不稀奇,干了十年都在反复做重复的工作,所以可能所谓的十年工作经验根本不值一提,找个干练年轻的小伙子,随便捯饬一下,一样能好用,而且还能以人家图样图森破的理由,省下工资开支,PUA起来更趁手。

  我也是在职场中混过的人了,后来我算是明白了所谓职场,大企业病,KPI管理,无非就是要把所有的人属于个性的部分给泯灭掉,打上属于企业的烙印,最糟糕的是,它们还学会了用企业文化来洗脑,搞得好像你真是企业求过来的人才一样,实际上,你不过是个工具而已,因为人毕竟不是工具,要驯化成工具人必须得来回洗脑,个个都跟你说,我们是一家人,这就跟快手的某位巴泪眼汪汪的跪地高喊“家人们!”,是一个道理,人家无非就是看中了你的价值,你看你但凡发现货不对板想反抗,人家又对你这个“家人”是什么嘴脸?

  资本其实不太愿意培养那种全面能打的人才,小资本本钱不足,有可能一不留神就养出了大神,但大资本有的是办法搞人才细分的,大企业里特别忌讳你狗拿耗子管别人的事,哪怕是这件事做好了也是有利于公司,为什么?

  有愿意真正给员工提供多种选择,各种成长机会的企业吗,当然也有,那是真正的好企业。

  如果老板一开始肯老老实实的对你说:这里是企业,不是你家,我们不是家人,你要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假如做得不好,你35岁以后基本就废掉了,那么我以为这种企业是真正的好企业。

  或者有些国企、央企、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大家没必要有那么大的自我压力,但相信我,那些从来不给员工说世道艰险,从来只会要求你本分的,往死里压榨员工的企业,不管它给你多少工资,都是坏企业。

  最坏的是,人家给你划定了窄窄的跑到,把你的脑力压榨到死,最后看到没啥可压榨了,你又产生了错觉,以为还可以一直这样,它却来了个你的技能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把责任安在你头上,就此扔了包袱的企业。

  其实真正的人才都是用出来的,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片子吗?是不是觉得这些老师傅太厉害了,其实很多人连高中都没读过,现在故宫招员工,985硕士以下,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难道普通大学里没有一个心灵手巧,能力出众的大神吗?我在B站里刷到过无数民间手工大神,但凡给他们机会,做得不会比那些牛叉的老师傅们差。

  大才都是在实践里产生的,你们用不留余地的脑力压榨去PUA人才,让人陷入到无休无止的机械工作中去,最后还怪人家能力单一,不堪重用,这叫什么屁话?

  *****

  我们有个企业搞了个叫达摩院的所谓科研机构,然后考核标准就是自负盈亏,神奇吧!

  科研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期容错的过程,贴钱是再正常都不过了,要盈利那成了啥了?再来个KPI考核?你确定就这能科研?

  所以我有时候想,中国的人口红利最后体现在人口结构上就是提前老龄化社会,人才红利可能是35岁+的打工人恐惧。

  日本跟韩国好歹还有个大企业终身雇佣制,虽然这些大企业要求苛刻,但好歹总不至于苟到35岁就开始慌得一比吧。

  所以你让年轻人怎么办?要么疯狂考试,直到上岸,成功进入体制内。

  要么想法钻进大厂,尽可能的在35岁之前实现财富自由,早早规划退休。

  人口被榨取红利以后扔给社会,美团认为自己没毛病。

  马老师告诉你,阿里要大规模的向社会输出十年工作经验的人才,真是有才华的说法。

  那社会成了什么了?社会健康吗?劳动法已经对资本够宽容了,还有人以为劳动法是在搞迫害。

  中国从来就不缺聪明人,中国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但这么多年来,我看到的是许许多多的聪明人,把聪明投入到急功近利中去了,这又是谁在推动的呢?

  随便看看,到处都是焦虑的人,为什么大家疯狂的想买房、买基金、买币、被各种投资项目骗?因为大家潜意识里都明白,劳动真的太廉价,太没有安全感了,资本增值远超劳动,没有人尊重劳动,除非劳动能带来远超过劳动价值的金钱。

  遏制资本无序扩张,其实做起来很难。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 




分享到:
最新评论(0)
更多
匿名者
顶楼